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论文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的审查与对策

摘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滇西边疆农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有力的发展后劲。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农户生态意识淡薄、农业生产规模不显、生态产业带动不强、生态农技人才不足等现实问题,这主要是传统粗放型农业经营模式、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基层组织引导不到位等因素引起的。据此提出树立生态农业理念、加强生态产业建设、推进农村生态旅游、加大政府生态农业投入等对策建议,对于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边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普惠式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农业;产业建设

滇西边疆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以高原山区为主,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受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水平的制约,滇西边疆地区农业环境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信息交流显著不对称,农户在对当地农业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总体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停留在认知不足的区位上,边疆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需进一步恢复与重建。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2020年考察云南时关于“加快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重要讲话精神,致力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探讨边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而,需致力加强边疆地区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1边疆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户生态农业意识淡薄,制约了乡村振兴

滇西边疆地区平均海拔1900m,95%以上属于高原山地,雨季降水量分布不均,水土流失大。农业生产多呈现面积小规模、单户的传统农业、兼业农业、老龄农业,人们受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对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认识不足,过多注重农业产后的短期行为。从人口分布看,滇西边疆地区人们多聚居于坡地,可耕作地相对较少,人口的增长、开发强度、频度的加大与可供农业利用的现实之间产生极大矛盾,出现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家庭生活污染物随意排放、农膜农药化肥超量施用、乱砍滥伐生态林、散养牲畜家禽排泄物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意识淡薄造成这种掠夺式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快速发展。

1.2农业生产规模不显,挫伤农户生产积极性

边疆农业生产呈现规模小而分散的局面,品牌效应难以形成,缺乏整体品质竞争力,加上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农民多属文盲或半文盲,对科技兴农的成果转化利用明显不足。农业执法监管对于部分低素质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频繁使用农药化肥、水质污染、破坏植被林的行为往往面临追责难问题。同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较低,且只让使少部分头脑“活络”的人受益,多数村民实际收益状况并不佳。分散的农业产业结构使得农业、林业、旅游业生产无法形成高质量的规模效应,挫伤了农户扩大农业规模经营的积极性。

1.3生态农业产业带动不强,限制农业品牌张力不显

近几年来,滇西边疆农业企业、民族药业、畜牧业、观光旅游农业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些发展起来的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等程度不高,“农业工人”吸纳数量少,农业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且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产业链条短,在附加值较高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业、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经营程度低。农业生产经营的自发性和经营机制不健全,使涉农产业无法有效地抵制市场风险,生态农产品品牌效益张力明显不足。

1.4生态农业技能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土地利用、人才培养、特色产品、农业技术与信息等资源整合,还需要实施良种培育、土地耕作、土壤改良等农业技术攻关,支持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滇西边疆地区的地理区位造成交通发展参差不齐,远离发达的中心城市,对先进农技人才的吸引力弱。同时,边疆农业缺少推进经济发展的项目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老龄化”“妇女化”“空心化”现象凸显,农业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更缺乏有关生态、经济、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制约了边疆农业科技利用的生机和活力。

2边疆生态农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偏利性影响

边疆农户生态意识淡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经营。滇西边疆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单一,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模式仍占据着农业发展的大多数,对耕地重用轻养,片面追求农业资源的短期效应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益不高;对林地重采伐轻培育、毁林建房搞旅游,加剧水土流失;对山坡草地粗放经营及过度放牧,致使植被及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畜禽污粪资源化、秸秆农膜的回收与利用、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等科学施用还没有得到实现。农户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偏利性对边疆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2.2农业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边疆地区农业生产规模不大,生态农业效益不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营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滇西边疆城市主要涉及德宏、保山、临沧、普洱4州市13县(市),人口达360万,主要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年,大多数是小学文化程度,普遍没有接受过中等高等教育。文化层次低的农民不愿花费更多的资本和时间去接受生态农业方面的培训,导致农民生态农业发展技能水平偏低。较低的人口素质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滞阻了滇西边疆地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与发展。

2.3政府对农业的开发利用投入不足

生态产业与科技农业对生态农业带动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农业的有效开发与管控不足,在于资金投入和宏观决策机制的不健全。边疆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有限,对生态产业、特色农业项目、龙头企业等的扶持力度往往捉襟见肘,对灾害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料的供给、病虫害的预防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风险预测等方面也投入不足。再者,滇西边疆地区因山高坡陡,农户居住分散,管理监督缺位,乱砍滥伐、环境污染、植被破坏、耕地错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

3边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树立生态农业理念以提高乡村振兴认识

乡村振兴步伐缓慢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于农户让农业生产处于简单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能量交换之中,没有把自己从传统的自然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引导出来,故需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推进。

3.1.1更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生态优势是绿色边疆的最大后发优势,农户要积极转变传统农业的耕作理念,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富民兴边的重要抓手。

3.1.2改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一方面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知识,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

3.1.3调整农业科学种养结构根据边疆地区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的具体实际,调整基本粮食、经济作物、畜牧水产等不同产业的科学种养结构,全面提高生态农业综合效能。

3.1.4积极开展对坡地的综合治理山顶继续绿色生态草木植被覆盖,坡地充分发展茶园、果园、坚果、苗圃等经济农业;平缓地发展特色种养与加工、休闲农庄、稻蔬种植等项目,形成粮、林、果、草、菜、畜、渔科学的生态型配置,促进乡村坡地有效治理。

3.2以生态产业促进农业效益显著提升

3.2.1积极推行家庭生态农业庄园模式边疆山区农业资源收入有限,农村存在一定数量的无力耕作或运营的土地或撂荒地,农村“能人”可积极进行山地承包、田地流转或集约经营,推出农家特色“土菜”、地方民居、特色农产品售卖、农家旅游等农业庄园生态模式,努力使“小庄园”变为“大农场”,培育出更多“家庭农业庄园”或“庭院农场”,以服务生态农业高效发展。

3.2.2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共赢联结作用农业是弱势产业,可加快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同业型、同域型、差异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规模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方面的共赢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适应和风险问题。

3.2.3多方培育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新路子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出台相关农业产业政策,积极培育一批有辐射带动力、有市场竞争力的生态农业企业,突出农业企业在生产性服务、乡村生活性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发挥农业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新时代新型农民,帮助搭建农村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实现乡村农业与地区文化、旅游康乐、绿色品牌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3.3积极打造山水人城的旅游之路

3.3.1加强乡村旅游策划宣传力度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农业优势、自身所拥有的产业以及地区所拥有的各种条件来进行农业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注入农业自然休闲旅游、农家旅游教学培训、农村特色文化旅游等多个概念,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新媒体、抖音等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绿色生态的短视频开展旅游宣传,架构好农村与城市间山水人城互联互通的宣传桥梁。

3.3.2积极完善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基层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扶持,扩大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大乡村道路、公共卫生间、停车场、民间食宿、垃圾处理等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为生态旅游在行、吃、游、住、乐、购等创造良好的绿色发展新篇章;积极发展特色花卉、绿色蔬菜、农瓜水果、牲畜家禽等主导产业与多元消费模式,创造出更加新颖、更加奇特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效果。3.3.3争创特色农业旅游品牌推进荒山荒地治理,加快绿化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发挥绿化本身的自净功能,大力打造农业旅游生态生产生活天然“氧吧”;切实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优质、生态、健康、安全农产品生产旅游基地创建,确保农业生态旅游的原生态安全;加快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认证,让边疆生态农产品占领更多旅游市场份额,提升生态旅游环境的持久承载力。

3.4加大投入以发挥基层政府的指导作用

3.4.1加大生态农业项目资金投入与补贴力度基层政府统筹整合乡镇财政涉农生态项目资金,健全监督机制,落实项目补贴与税收减免,不断创新生态农业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发挥信用社、农业银行、企业联合、社会资金等多方作用,为生态农业投入保驾护航。

3.4.2科学规划农业生产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基层组织统一编制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积极保护清洁饮水和灌溉水源,管控生活污水及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引导发展畜-沼-果(林、茶、菜)-田(稻、鱼)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推进秸秆还田还地的全量化利用,以恢复和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天然生产能力,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卫生。

3.4.3有效推进科技农业振兴之路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为专业农技人才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方面解决后顾之忧,以便于农业科技人才留在农村服务于农村,积极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农业资源要素整合、劳动力分配、良种培育、作物嫁接、污染防治、节肥减药等方面加大科技服务培训与指导,培养一批批涉农“新骨干”与“土专家”,真正让农业科技和农业人才渗透于田间地头,积极推进科技农业振兴新路子。3.4.4加强执法检查监督以促进生态农业健康运行一方面加强执法检查,对乱砍滥伐、非法耕种、污染排放等破坏农业环境的行为加强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采用市场经济手段,发挥农户、合作社、企业在绿色农产品与食品开发方面的主体功能,做好市场检验和标准论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4参考文献

[1]朱捷.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作物研究,2019(4):317.

[2]李莉莉.宁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业科学研究,2019(2):66-70.

[3]王超,吕建平.新发展理念下的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探究———以H省为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4):20-23,41.

[4]凌莹,马凤,李青松.安徽省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7-132.

[5]屈波,柴瑞杰,况福虹.四川盆周山区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综述[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1-106.

[6]陈嫔杰,徐忠.基于生态视角的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效率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0(5):115-120.

[7]贾明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天水市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20(6):119-120.

[8]方应波,胡建团,王厚俊.生态文明视角下农业生产效率评价———以广东省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20(6):67-75.

[9]谭超,徐运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发展[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6):117-118.

[10]王晶,胡一,白清俊.治沟造地背景下延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0(9):3154-3162.

[11]吴梵,高强,刘韬.农业科技创新、空间溢出与农业生态效率[J].统计与决策,2020(16):82-85.

作者:周茂春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第2篇:在生态经济需求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整体实力和综合国力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之一,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就目前形势而言,我国为了促进农村发展,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抓农业经济中的主要矛盾,以政策和实际行动整合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同时,为生态农业发展铺筑道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化的发展农业经济是很有必要的,生态与农业经济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当下农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针对一些农业生产效率偏低、新农业模式发展缓慢这一问题,更是要求相关人员在结合生态经济的要求下,探索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生态经济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速度可谓是一日千里。特别是自土地集约化理念提出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开始从小农个体经济转向现代化的农业模式。但是,发展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问题,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问题愈发突出,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被提上日程。一方面,农业的发展不应局限在解决粮食问题上,更是要在确保产量的基础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保障了食品安全,实现了农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从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形式来看,我国的耕地资源偏少,农村人口多,一些地区旱涝情况严重,这都对我国在生态经济要求下发展农业产生了阻碍。故此,笔者对生态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展开以下探讨。

一、构建生态化农业发展体系,为农业经济发展助力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农产品是农业建设的基础支柱。在农业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其经济模式发展的基础就是农产品能够顺利地供给,农产品的供给也是确保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产品设计的方面较为广泛,农业的基础生产力也有着较大的规模和体系。就现阶段的发展模式而言,农业生产力既包括一些基础性的生产资料和起始资金,还包含着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仪器,必要的农业经营技术和发展模式和人才。要明确的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有效地推动生态经济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农业价值。由此可见,生态化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严格按照农民的基本需求和实际需要,通过合理分析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和自然经济的发展规律,依照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有针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具体的农业活动,进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准备。并且,不同的农村拥有不同的情况,其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而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进行体系构建,能够有效确保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生态农业的基本理念下,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成为了现实。故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应以当地生态为准,根据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发展农业经济,进而在相互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共性,借此实现农业生态化体系的构建。

具体构建生态化农业发展体系的方式为:首先,明确农业生产力的范围和规模,前文已经提到,农业生产力所囊括的范围是很大的,在构建生态化农业发展体系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和经济学家应结合当地的环境,分析研究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情况,并结合农业生产力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体系,进而做到最有效、最合理、最科学地构建生态化农业发展体系。其次,生态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完善应立足于现实、依托于群众,结合农村发展的情况和实际的情况,以自然发展的规律为准则,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农业化生产。此外,在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应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遵循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不同地域、定向针对的方式,选择适合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业模式,以此来确保当地的环境能够与农业经济共同发展。最后,在体系规划规程中,应结合当地的环保产业,从根源上打造生态化的农业生产体系,最终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

二、科学整合农村资源,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准备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准则,更是经济发展的依据,这同样适用于农业经济。自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开始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逐步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互结合了起来,既提高了农业经济的效益,又缓解了农业资源的短缺现象。由此可见,在生态发展的背景要求下,科学整合农业和农村的资源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细化来说,科学地整合农村的资源可以从资源合理调配和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两个方面来探讨,具体表现为。

(一)农村资源的合理调配

首先,应着手宣传生态化农业经济的好处和益处,对生态经济的优点进行重点宣传。在不断宣传的环境下,生态观念深入人心,农民和农户对生态经济的具体模式和发展优势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进而为之后的农村资源合理调配提供必要的基础准备。其次,可以采用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座谈会的方式,让一些专业人员更好地开发农村中的资源,并让农民认识到资源开发的关键意义。对于一些坡度较高,存在一定危险和风险的地区,可以着手准备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农户一定的补偿,进而为农业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此外,要重点建设生态农业信息化,将一些新型的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借助一些必要的网络平台来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工作。最后,完善土地责任制,将土地流转的程序简化,让农村能够实现集约式发展,能够实现机械化生产,以此来减少农民的生产压力。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农业生态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监管,政府应优化完善农业监管机制,以此来确保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

(二)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作物和农产品的供给工作是确保经济效益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手段。为了更好地进行供给工作,确保农业经济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构建一个新型的、完善的、科学的农业服务体系被提上日程,并受到了农民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注。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可以从农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进行探讨,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农产品生产方面来看。这一方面的进行是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的,国家理应结合农村发展的基本形式,出台一定的补助和优惠政策。比如说:种一亩地粮食补偿两百块等。与此同时,应完善农村的基础性设备和设施,鼓励农民生产绿色健康的农业产品,改善农业作物的品种,研发更加高质量的种子。通过以上措施,为农产品的生产工作保驾护航,促进农业经济能够在生态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化发展。

第二,从农产品的销售方面来看。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农村应顺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针对农村的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生态化的旅游业和农家乐。同时,农村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重点对生态化的农产品进行宣传,以此来确保农产品能够有路可销。在宣传和顺应发展策略的前提下,农民会进一步了解生态发展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更好地进行生态化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还可以从修筑新的道路和构建专业物流基地等方面展开。具体可以通过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定期进行专业指导;营造和谐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设立共同目标,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也是很艰巨的,应结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并且科学的发展结构,并做好实时记录,以此来促进农业与生态的良性发展。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重点提升农业经济的质量

就目前的科技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现代化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一般是应用在工业领域和医疗领域的。这些技术一般很少应用到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但这不妨现代化技术成为农业经济质量提升的关键点。在信息化时代,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到农业中是非常值得。首先,在农村地区可以建立一些高新技术学习点,让现代化技术走进农村,定期开展一些培训课程,让农民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同时,还可以重点引进一些现代化的设备,通过让农民实际操作的方式提高农业经济的质量。其次,重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相关技术的正确选择匹配当地适宜生长的作物,并通过模型分析出优良的作物种子,进而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措施提高农业经济的质量;并且,一些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耕地中,将其应用到传感器中并插进土壤。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析土壤中的养分情况和盐碱性,以此来判断土壤的基本情况,为之后的耕作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观察工作,可以具体采用实际摄像等技术,记录作物生长的过程;同时,可以将一些智能化的设备留在土地之中,打造出一个智能化的“稻草人”,进而减少鸟类对农作物的损坏。最后,利用智能设备制作除草装置,通过对农田相关数据的分析,筛选出一些杂草,然后进行智能化地除草工作;同时,减少农药使用对土壤的破坏,真正贯彻落实环保这一理念,还可以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对田间农作物病虫害情况进行预测,比如说:通过智能视觉技术采集病虫害的种类、程度、原因等相关数据;另外,还可以利用声音设备采集病虫声,利用语音处理技术识别不同病虫害类型,建立相应的模型,并结合模型来分析实际情况,以此来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发展的环境背景下,研究和探析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是极为重要的。我国相关的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理应在合理分析相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经济二合一的基本理念,构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实际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在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作物的质量,进而为规范农业经济模式奠定基础。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未来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无论是农业部门,亦或是环保部门都应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通过具体事项,针对分析的方式进行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伟.浅谈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J].种子科技,2020(16):136-137.

[2]张永艳.浅谈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J].商讯,2020(21):181-182.

[3]张宗帅.生态经济要求下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探究[J].新农业,2020(11):70-71.

[4]曹洪菊.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20(7):136-137.

[5]张冬冬.浅谈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J].山西农经,2020(4):71-72.

[6]张洮.生态经济要求下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37-39.

(作者单位:中共阜新市委党校辽宁阜新123000)

作者:寇爽 单位:

第3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蔬菜大棚可持续

摘要:以生态农业蔬菜大棚持续化种植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种植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蔬菜种植、生猪饲养及沼气生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蔬菜种植大棚,可对蔬菜种植时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堆肥发酵处理,生成沼气用于取暖照明,发酵液及残渣用于喂猪或有机肥添加,降低种植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形成一种生态化持续种植模式。分别对生态蔬菜大棚和传统蔬菜大棚的投入产出和投入收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态蔬菜大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蔬菜大棚,且废弃物排放少。

关键词:生态农业;蔬菜大棚;持续种植;经济效益

0引言

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生产活动的内部调节,促进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及废物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农业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生产进程[1]。

蔬菜大棚的主要废弃物为农业废弃物,包含蔬菜秸秆和蔬菜残体。在500m2蔬菜种植大棚内,1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约1.2t[2]。蔬菜残体及蔬菜秸秆被运出蔬菜大棚随处堆放,直接造成农业种植区域的环境污染、滋生细菌及病虫害,阻碍现代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笔者以生态农业技术为基础,建立了蔬菜种植大棚,可有效地将蔬菜种植、蔬菜秸秆发酵及生猪养殖进行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供给的生物链,实现了蔬菜种植过程中的资源可持续利用。

1生态农业蔬菜大棚组成

生态农业蔬菜大棚主要包含大棚菜地、沼气池、猪圈以及其他辅助设施,如图1所示。

菜地主要进行蔬菜的种植,选用塑料大棚或玻璃大棚,要求保温效果好,所选区域水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猪圈要求可实现冬季保温增温、夏季降温防晒,保证生猪的全年生长[4]。猪圈顶棚设置出风排气口,地面采用下排放式地面,方便猪圈清理,同时保证粪便可流入沼气池。猪圈与菜地之间通过通道连接,保证蔬菜秸秆的运输及猪圈与菜地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5]。沼气池采用新型沼气池,可在有限的资源内获得较多的沼气,同时可进行自动搅拌[6]。菜地区域及猪圈内安装6台沼气取暖炉,菜地5台,猪圈1台;35盏沼气节能灯,菜地30盏,猪圈5盏。生态农业蔬菜大棚能量循环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2蔬菜大棚废弃物处理方式

进行蔬菜大棚内蔬菜秸秆和蔬菜残体处理时,利用粉碎机将其粉碎,便于后期的沼气池发酵利用,粉碎完成后对碎渣含水率进行测量调节,保证含水率约为60%[7-8]。同时,选用发酵菌种促进蔬菜残体及秸秆的发酵,在堆料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可达到60℃,快速地使蔬菜残体及秸秆腐烂,并完成残体和秸秆当中的病虫害消杀[9]。蔬菜秸秆及残体处理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蔬菜种植区域附近对蔬菜秸秆进行堆肥,是一种常用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蔬菜成熟采摘后,就近区域进行码垛式秸秆堆肥,蔬菜秸秆当中碳氮含量较低,可添加部分玉米秸秆,按照宽3m、高1m的体积进行堆肥码垛,并使用塑料布进行围挡,防止出现渗漏现象[10]。

进行蔬菜废弃物处理时,随着堆料发酵时间的延长,堆料温度不断上升,发酵腐烂过程加快;温度进一步上升,当达到最高温度后,发酵腐烂速度开始降低,同时温度逐渐下降,直到堆料发酵结束。堆肥发酵时温度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在大棚蔬菜废弃物处理时,会产生残渣及发酵液,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发酵液和残渣经配比后可用于蔬菜种植追肥,提升蔬菜大棚种植的生态持续发展。

3蔬菜大棚持续种植资源利用

基于生态农业建立的蔬菜大棚,除生产蔬菜外,还可进行沼气、肉食、发酵液以及发酵残渣的生产。其中,蔬菜和肉食可用于人类生活供给,副产品之间能够进行循环再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种植模式。

蔬菜在光合作用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形成蔬菜秸秆,并生产蔬菜。蔬菜残体及秸秆经过发酵生成沼气,并产生发酵液和残渣。沼气用于进行照明或取暖在进行取暖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发酵液及残渣进行再利用。发酵液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机物及氨基酸,可与猪饲料进行混合,用于猪饲料添加物,可有效提高猪的食欲、增强抗体,增重速度快。发酵液喷洒在蔬菜茎叶表面,可有效改善蔬菜生长条件,防治病虫害;发酵残体内含有丰富的氮、磷等元素,是无公害蔬菜的最佳肥料。

4蔬菜大棚持续种植数据分析

采用数据对比的方式对传统种植模式和生态农业种植进行分析说明,以产出投资比例来判断两种种植模式的优缺点。分别选取同一地区两种种植模式下的4个蔬菜大棚进行投资及产出数据统计。表1为传统种植模式下蔬菜大棚投资产出统计数据。

传统种植模式下的每个蔬菜大棚可使用3年,投资金额为3年总投资额,产出为每季产出额,按照生长周期计算。西红柿在3年时间内可种植8个生长季,每个生长季内人工及其他辅助投资需2600元;黄瓜在3年时间内可种植10个生长季,每个生长季内人工及其他辅助投资需2200元;豆角在3年时间内可种植6个生长季,每个生长季内人工及其他辅助投资需3100元;茄子在3年时间内可种植10个生长季,每个生长季内人工及其他辅助投资需1850元。表2为传统种植模式下蔬菜大棚3年投资产出统计数据。

基于生态农业建立的蔬菜大棚,每个蔬菜大棚可使用10年,按照不同的蔬菜品种其硬件建设略有差异。每个种植季的人工投资额与传统种植蔬菜大棚基本相同,随着生态蔬菜大棚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可减少化肥等辅助材料的费用,同时生产的肉食可产生部分经济效益。表3为生态农业蔬菜大棚投入产出统计表。按照各种蔬菜生长周期,10年时间内西红柿可种植26个生长季,黄瓜可种植33个生长季,豆角可种植20个生长季,茄子可种植33个生长季。表4为生态农业蔬菜大棚经济效益统计。

对两种种植模式下的投入产出及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包含年均投入、年均产出、年均收益、年均产出投入比及年均收益投入比,如表5所示。图5为投入比以及收益投入比对比曲线。

通过曲线对比可以发现:生态蔬菜大棚的年均投入比传统蔬菜大棚的年均投入低17%,生态蔬菜大棚的年均产出比传统蔬菜大棚的年均产出高12%,生态蔬菜大棚的年均收益比传统蔬菜大棚的年均收益高28%。生态蔬菜大棚的年均产出投入比为3.4,传统蔬菜大棚的年均产出投入比为2.6。由此得出生态蔬菜大棚的年均产出投入比比传统蔬菜大棚年均产出投入比高30%,同理得出生态蔬菜大棚的年均收益投入比比传统蔬菜大棚年均收入投入比高50%。

5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

基于生态农业建立的蔬菜大棚持续种植模式,在进行蔬菜秸秆及残体处理时需要在专用堆肥场地内进行集中收集、粉碎及堆积发酵,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实现了现代农业蔬菜大棚现代化清洁生产。在蔬菜种植时,秸秆及残体发酵后的残渣可当作基本肥料,实现残渣再利用,同时发酵液可用于蔬菜叶面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由于蔬菜大棚内往往进行单一种植,在进行蔬菜秸秆及残体收集时时间集中,无法形成发酵时所需原材料的持续供应,在蔬菜成长期导致发酵池内堆积物无法连续发酵。

6结论

基于生态农业理念建立的蔬菜大棚,可进行蔬菜秸秆及残体的收集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照明及取暖,发酵液及残渣可用于蔬菜生长所需的肥料或用作猪饲料添加剂,整个种植生产过程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参考文献:

[1]刘国庆.蔬菜基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循环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0,40(2):33-34.

[2]刘洪.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3):105,107.

[3]严海莲.新时期农村发展蔬菜大棚经济的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9(18):102-103.

[4]张廷光,谭永泉,陆廷文.种植绿肥土壤的肥料效应研究进展[J].农技服务,2019,36(6):27-28,31.

[5]陆诗苇.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6]王广辉.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2):37-39.

[7]颜振荣,赵志珍.生态农业循环技术模式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161-162.

[8]刘凤艳.农业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24):100.

[9]孙秀萍.蔬菜温棚建沼气,绿色能源增效益[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2(1):33-34.

[10]李国.高效生态蔬菜大棚[J].科学种养,2006(5):54-55.

作者:刘洋洋 单位: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上一篇:单片机智能垃圾桶设计下一篇:纳米TiO2PFS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