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以西昌市为例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的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农药化肥等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不仅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更是对环境照成了破坏。为了保障生态环境、和满足居民更高要求的食品安全要求,生态农业应运而生。但生态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现在需要进行探索的问题,因此对于生态农业可持续问题的研究不仅仅可以丰富当前理论研究中的空白,也可以通过其研究为区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以西昌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农业生态文明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对西昌市生态农业的表现、问题以及SWOT分析进行深入的探析。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数据来源;第三章是西昌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第四章是西昌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及西昌市生态农业发展策略分析;第五章是国内外生态农业案例分析;第六章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生态农业现状表现为生态农业发展认知还有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需要加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再对西昌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发现西昌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资源禀赋丰富、交通设施完善、产业基础扎实等优势;区位制约问题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困难、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滞等劣势;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四川省发展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等发展机遇;区域竞争加剧、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升、生态农业发展保障体制缺位等发展挑战。通过对西昌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策略集合分析,并借鉴参考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1)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意识、强化节约农业资源意识、强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意识;(2)提升农业合作社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能力、提升新技术使用能力;(3)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完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完善各方参与机制;(4)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健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体系、健全生态农产品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困境;对策;可持续发展;西昌市

学科专业: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

1.2.2 生态农业发展困境研究

1.2.3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数据来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农业

2.1.2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循环经济理论

2.2.2 农业生态文明理论

2.2.3 农业现代化理论

3 西昌市生态农业现状分析

3.1 基本概况与数据来源

3.1.1 基本概况

3.1.2 数据来源

3.1.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2 西昌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3.2.1 生态农业认知现状分析

3.2.2 农业生产环境现状分析

3.2.3 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3.2.4 生态农业技术化水平现状分析

3.2.5 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

4 西昌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组合

4.1 西昌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4.1.1 西昌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势分析

4.1.2 西昌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劣势分析

4.1.3 西昌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机遇分析

4.1.4 西昌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挑战分析

4.2 基于SWOT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4.2.1 机遇和优势组合的策略集(SO)

4.2.2 机遇和劣势组合的策略集(WO)

4.2.3 挑战和优势组合的策略集(ST)

4.2.4 挑战和劣势组合的策略集(WT)

5 国内外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及启示

5.1 国外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及启示

5.1.1 美国“商业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案例及启示

5.1.2 德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案例及启示

5.2 国内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及启示

5.2.1 建阳市特色果园套种模式案例及启示

5.2.2 南平市“烟草-水稻-紫云英”绿肥循环模式案例及启示

6 西昌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构建

6.1 强化农业生态文明意识

6.1.1 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意识

6.1.2 强化节约农业资源意识

6.1.3 强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意识

6.2 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6.2.1 提升农业合作社服务能力

6.2.2 提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能力

6.2.3 提升新技术使用能力

6.3 完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6.3.1 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6.3.2 完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

6.3.3 完善各方参与机制

6.4 健全公共政策保障体系

6.4.1 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6.4.2 健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体系

6.4.3 健全生态农产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调查问卷

致谢

上一篇: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概念教学的高中数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