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故事朗读指导

2022-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儿童绘本故事朗读指导

浅析儿童英语启蒙阶段故事绘本的渗透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幼儿语言高速发展期启蒙英语教育的现状,总结得出: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儿童英语启蒙阶段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loud儿童英语故事教习社利用教具、组织课堂活动创设语境,以英语为目标,以故事为载体,有效地结合故事绘本、图文音乐和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行之有效地促使幼儿第二语言的习得,进一步探讨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开展故事绘本渗透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 英语;启蒙教育;绘本;教学

【作者简介】巫宝莲,李丹,张冰婷,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李淑兰,广东白云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东白云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Cloud儿童英语故事教习社”(编号:201910822110)研究成果。

一、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实施的现状分析

现今,英语学习者越来越年轻化。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愈加重视。很多家长将四到六岁的孩子送往英孚,卓越等英语辅导机构进行启蒙英语学习。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可以开发儿童智力,为其今后学习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尽管现在一些幼儿园已经把少儿英语启蒙教育纳入了原本体系,儿童英语启蒙教学的原理、方法、课内外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安排、园内组织的活动与游戏以及课程还有待探索与提高。因此,今后应在儿童英语启蒙教育中渗透人文主义精神,更好地启发儿童,拓宽儿童的视野。为了促进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发展,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需共同努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学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误区

目前,英语在世界的流通性越来越强,在我们国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讲英语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儿童英语教学行业发展势不可挡。因此,对儿童学习英语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1.对启蒙教育的认知有所偏差。有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觉得孩子现在还小,不想给孩子压力;或者觉得英语太难太复杂,暂时没必要专门去学习,想着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去学习。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语言启蒙的最佳年龄段在3-5岁,如果错过了这个年龄段也就失去了为孩子学习一门语言打下良好基础的机会。启蒙晚会导致孩子在学习语言之初觉得异常艰难,从而对这门语言生出厌恶感,还可能会因为一直学不好而自暴自弃,最后恶性循环。

2.缺乏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启蒙教育。有一部分人认为儿童学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英语, 只要会一点英语的人都能教儿童英语。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但有部分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慢慢重视启蒙英语的培养,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去引导孩子学习英语,然后买了各种各样的英语故事书、英语绘本,但是孩子自己看不懂。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如果家长担心自己发音不够标准从而误导孩子,那么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阅读英文绘本,观看英文动画,这也是一个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机会。

三、儿童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教学探索

1.万事开头难,幼儿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常有发音含糊、不敢开口、语法混乱的情况,多次指出错误容易挫伤其信心,使儿童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畏难心理。

2.受到语文汉语拼音的影响,容易混淆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的读音。

3.低年级学生具有注意力易分散、记忆力水平低、抽象思维能力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的特点。

把儿童英语的学习融入有趣的故事里,是现在的教育机构很流行的儿童英语学习法。以让孩子喜欢上英语故事为切入点,后续培养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主动学习了解英语,这对于未来孩子的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主动学习的效果大于被动接受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儿童英语故事呢?

第一,老师得先喜欢。在孩子开始启蒙学习的阶段,用英文绘本与课堂趣味互动给孩子讲,引导学生英语入门,或者说让孩子们喜欢上听读英语故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自己要喜欢英文绘本故事,而且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认知水平的绘本,如何将故事讲得生动形象有趣是又一大难点。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尽量不翻译,因为儿童的读图能力比大人预想的要强得多,实在理解不了可以详细描述图片,尽量多读几遍,让孩子建立起图和英语单词的联系。

其次就是,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不同的孩子喜欢的事物是不同的,讲课过程中可以观察孩子,以此来找到兴趣点,根据这个兴趣点打开孩子对英语故事的好感。比如,小孩子都喜欢图多的故事书,看看他们最喜欢什么类型的,选择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绘本,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接受英语启蒙。

四、绘本阅读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绘本阅读是集图文性、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阅读教材。有趣生动的图文形式极大地吸引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将英语故事绘本应用于课堂,有助于我们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同时,儿童故事绘本类型多样,品种丰富,对孩子的吸引力强,有利于孩子有效地学习英语。而且,儿童故事绘本生动形象的特点贴近孩子的年龄需求,我们相信,在将来利用故事绘本教学将成为一种趋势、潮流。虽然儿童英语故事绘本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前景,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我们要保持信心,从一定程度上看,故事绘本教学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环境相对友好,其体制体系一定可以不断改进完善。

在此次教学实践中,我们作为教师挑选了与儿童年龄特征相符的绘本教材,如熟悉的小动物,熟悉的交通工具以及向家人表达爱等教材。我们通过播放一段与教材配套的动画视频作为课堂导入,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几个简单词汇以及简单句型的了解。通过带领学生阅读绘本,给学生讲述故事情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教师组织看图片猜词游戲,在学生会认会读会写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用简笔画把小动物画出来,并写下英语单词。学生通过自主创作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保持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两堂课的讲述,在第二节课时,我们进行了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用简单的词句把故事讲述以及演绎出来,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通过把绘本应用于课堂,教师可渐渐地选择多维度知识的教材,如自然、人文、科学文化等,渗透人文主义精神到教学中,更好地启发学生,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是课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中做到始终注意激励和保持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前人多注重研究当前的学前儿童英语教育 ,主要包括可行性探讨、实践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等三方面,理论性研究方面尚较薄弱。在实践性研究方面初获成果,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建构上,已有相关的文献报告,但同时也存在不少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侧重于启蒙教学法研究的同时分析教学案例,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不断完善。

英语启蒙教育项目的实践与研究能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明确儿童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深入地探讨、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有益于英语启蒙教学模式的课程建设探索及提高教學质量和效率,打造高质量的小学英语课堂。

六、英专学生对儿童英语启蒙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激发学习兴趣是课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中做到始终注意激励和保持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生理学家Eric Lenneber 在对正常儿童语言行为和知识发展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作为一种生理机制在合适或特定的时期内才能发生作用,这个时期称之为语言习得关键时期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CH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幼儿语言高速发展期的启蒙阶段。

通过这个项目,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依据儿童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结合故事绘本的渗透教学的概念,分析开展应用技术类院校语言类学生教学能力自主培养与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和理论基础,分析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实施现状的个案,探讨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开展故事绘本陪读教学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启蒙教学实践,旨在表明儿童英语启蒙阶段故事绘本的渗透教学的重要性。

儿童英语故事教习社注重课程趣味,从兴趣开发内容,互动性教学体验。陪学伴读形式。寓教于乐学习与娱乐实践两不误。致力于启蒙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孩子轻松开口说英文,学习进步。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系教学设计十分重要,听说读写全面启蒙,同时,有贴心助教陪伴教学。在时间安排方面,随时随地约课上课,有专门的助教老师录制课堂情景供随时查看,家长不用担心,拓展式多学科学习,培养英语思维,以寓教于乐的互动课堂为主,让孩子爱上学英语。

在少儿英语课堂上,教师选取内容积极向上、贴近儿童生活、兼具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教案,通过游戏、演绎的方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且给予学生合适的思维上的引导与启发。教师善于丰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譬如,将英语游戏贯穿于课堂教学,图片匹配单词、你画我猜、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生活化的口语场景训练、绘画学单词等环节,做到寓教于乐,加强学生的文化氛围感知力。

由于幼儿对于新奇的事物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见到不熟悉的新鲜事物时,时常会表现出兴奋。丰富的教学活动可以让语言学习的趣味性更强,让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更高,以此来吸引儿童把认知集中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儿童的英语学习求知欲。

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团队会根据小朋友的教学反馈发展新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首先,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推进外国语学院的课程改革,同时也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做准备。英专学生充分应用专业知识,积累教学工作和相关创业经验,在服务学员的同时也能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发展,锻炼职业素养,为今后进入社会从事教育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突破性发展。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反馈来进行学院的课程建设探索,能够促进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培养一批教育方向的外语人才,合作双赢、相得益彰。

其次,英专生在实践中能够了解到少儿英语教学的特点,有利于专业知识的融合与发展。Cloud儿童英语故事教习社这个项目一方面对小朋友初学英语具有较好的启蒙作用,能够提高小朋友的英语兴趣,增强其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与耐心。

七、结语

总之,儿童语言高速发展的启蒙阶段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而英语教育无疑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做好儿童英语教育,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做好阶段性教学计划的分析总结,确定个案实施辅导,进行集体备课,更主要的是在项目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探索新颖有效的英语故事绘本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颜晓芳.学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误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4):132-135.

[2]袁秀萍.儿童英语教学原则及模式探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5):104-107.

[3]赵小兰.绘本阅读助力小学英语学习的几点实践探究[J].校园英语,2020(21):237.

[4]周晓丽.儿童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教育,2020 (30):73.

作者:巫宝莲 李淑兰 李丹 张冰婷

第2篇:儿童绘本故事大全下载

最近在“哪吒看书”儿童阅读平台上,整理了近期受3-18岁孩子喜欢的绘本故事目录,希望对宝妈们有用,我家孩子目前是迷上了这些故事! 《笨狼的故事》

1、笨狼的故事

2、笨狼和他的爸爸妈妈

3、笨狼和聪明兔

4、笨狼和胖棕熊

5、笨狼旅行记

6、笨狼的学校生活 《神奇泰山号》

1、神奇的吊桥

2、夏天真好玩

3、其妙的变色龙

4、小雪人

5、热闹的农场

6、猴子捞月亮

7、美丽的秋天

8、青蛙真厉害 《三个兄弟鼠》

1、三个兄弟鼠建大厦

2、三个兄弟鼠补尾巴

3、三个兄弟鼠做香水

4、三个兄弟鼠晾毛线 《幼儿情商启蒙绘本》

1、长颈鹿先生和长颈鹿小姐

2、小猪的围脖

3、让我抱抱你 《爆炸头米拉》

1、米拉的大秘密

2、米拉的大蛀牙

3、米拉的大水花

4、米拉的大发现

5、米拉的大家庭

6、米拉的大烦恼 《微童话时代绘本馆》

1、兔子摔倒了

2、小青蛙捉星星

3、老鼠的梦想 《我会读》

1、丁丁的小房子

2、两个好朋友

3、圈圈羊病了

4、圈圈羊的红气球

5、天好热

6、好香的汤

7、小红鱼历险记

8、小鱼超市

9、小鸟的家

10、巨人丁丁

11、捉迷藏

12、流星雨

13、海底嘉年华

14、海底城市

15、点点羊笑了

16、狐狸的蛋

17、猫的世界

18、相遇了

19、神奇的手指

20、要迟到了

21采蘑菇

22、飞起来了

23、魔盒

《新美南吉童话故事全集》

1、两只小青蛙

2、小和尚念经

3、小狐狸阿权

4、盗贼和小羊羔

5、螃蟹做生意

6、跟踪的蝴蝶 《蒲蕾英玩英语》

1、I Don’T Like

2、In The Living Ro

3、We like Winter

4、What Is This

5、A Lost Boy

6、No Opening

7、Puss in Boot 3

8、It Is Blue 《中国儿童原创绘本》

1、帽子镇

2、遇鬼记

3、兔子的胡萝卜

4、小荷花

5、我生气了

6、狐狸莫莫的肥皂泡泡

7、玛丽娅的记忆瓶

8、田鼠卖花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夜探夏令营

2、玩具想回家

3、尿了头大象

4、糖果牙医

5、眼睛要关门

6、围裙妈妈减肥记

7、给爸爸过节

8、合家欢

9、找啊找

10、最愉快的一件事 《小狮子咖喱系列-萌宝1+1》

1、妈妈,给我生个小狮子吧

2、一箱子宝贝

3、一起去野营

4、你好,金叶儿

5、冬日里的蝴蝶谷

6、咖喱,我们爱你

7、噢,这是个秘密

8、幸福的一家

9、我要当哥哥了

10、甜蜜的小麻烦 《动物嘉年华》

1、鸟类的盛会

2、史前终结者

3、天空小精灵

4、海洋神行侠

5、陆地好朋友

6、草丛中的精灵 《阅读起步走-彩色注音读物》

1、猫头鹰所罗门

2、灌猪班尼

3、蝈蝈基迪

4、蝴蝶贝特西

5、小猪阿蛮

6、松鼠弗里斯基

7、狐狸汤米

8、水貂彼得

9、老龟蒂莫西

10、小熊卡飞 《彩色世界童话》

1、丑小鸭

2、皇帝的新衣

3、豌豆公主

4、豆荚里的五粒豆

5、吹魔笛的孩子

6、偷山羊的老妖怪

5、冬天的童话

6、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7、乌特-辽斯特的乌鸦

8、小象阿考

9、飞翔的电梯

10、水晶姑娘

11、列那狐偷鱼

12、笼子里的星星

13、蓝色的金鱼

14、家里珀特先生的点心

15、穿靴子的猫

16、机器人佐丘

17、美女与野兽

18、国王的兔子

19、最最奇妙的鸡蛋

20、小傻瓜

21、迈克斯和月亮

22、夏天的雪人

23、魔桌、驴子和口袋

24、淘气的小水怪

25、糊涂彼得的故事

26、风雪女皇

27、三只小猪

28、杰克与豆茎

29、狂妄的尼俄柏

30、赫拉克勒斯勇斗巨狮

31、小刺猬的病好了

32、小玛莎和大黑熊

33、报恩的金鱼

34、狗熊捡了个烟斗

35、国王、王后和渔夫

36、小麻雀的故事

37、狐狸和葡萄园

38、快乐王子

39、宙斯与普罗米修斯

40、穷人的幸福

41、奇妙的夜晚

42、最后一道彩虹

43、自私的巨人

44、向日葵大街的房子

45、吹牛大王历险记

46、猫和乌鸦

47、獴的故事

48、贪吃的小熊

49、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50、赫拉克勒斯勇斗九蛇头

51、阿尔忒弥斯与奥利温

52、点金术

53、阿拉丁神灯

54、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55、半只鸡

56、玩弄大海的螃蟹

57、盐

58、过夜的床

59、七色花

60、八音盒里的小城

61、爱吹牛的巴尔鲍斯

62、不肯长大的小爱莎

6

3、会魔法的魔手

6

4、带货舱的船

6

5、罪有应得的坦塔罗斯

6

6、阿波罗与达芙妮

6

7、北斗七星的故事

6

8、老虎和柿饼

6

9、小龙的红马车

70、泥巴怪物

7

1、克林王

72、仙女和樵夫

73、兴夫与诺夫

74、太阳和月亮

7

5、孝女沈青

7

6、神奇的泉水

7

7、红豆粥婆婆

78、金斧头

7

9、魔鬼的磨盘

80、灰脖鸭

8

1、勇敢的人

82、夜游人

8

3、王子的新娘

84、渔夫和魔鬼

85、瓦夏和神奇的木马

86、魔钟

87、爱米拉的猫

88、梨娃

89、闯入禁地的阿克特翁

90、小熊的愿望

91、帕尔修斯的战斗

9

2、会变魔术的赫伯特

9

3、银鼻子的故事

94、爱跳舞的小象

95、小鳄鱼上学

9

6、机灵的狗 《小瓢虫》

1、冬日的太阳

2、蜜蜂家族

3、海滨仲夏

4、露营夜

5、四月雨

6、小艺术家

7、冬之舞

8、动物朋友

9、化妆秀 《点击世界》

1、一起庆祝吧

2、数字之旅

3、昆虫世界

4、海底世界

5、探索自然

6、随鸟儿飞

7、竖起你的耳朵

8、雨的洗礼

9、陌生鼻子 《虫宝宝》

1、小火车

2、秋天来了

3、夏日荷塘

4、昆虫记

5、春之声

6、秋之韵

7、冬日来客

8、童话夜

9、讲卫生

第3篇:儿童绘本故事:我爱妈妈

这套图画书以“爱”为主题,旨在培养小朋友大胆表达自己感情的习惯,也让家长在为小朋友讲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说出“我爱你”。

这是一套精美的绘本,以可爱的小熊为形象,讲述他与家人发生的温馨故事,图文间洋溢着融融的亲情——小熊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他也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充满疑问。幸运的是,无论是他的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总是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让他学会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每一次获得帮助之后,小熊都会对家人说“我爱你”,而小熊的家人也总是温情地回应说“我也爱你”。

故事内容:

1、有一天,小熊和妈妈一起出去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周围的景色十分美丽。“看我的,妈妈!”小熊叫道,“我要去抓鱼。”“等等,”熊妈妈说,“有些事情要注意。”可是小熊已经跑向小河边了。

2、这时熊妈妈也跟着跑向河边。她看到小熊跳到一块石头上。这时小熊正伸出爪子去抓河里的小鱼。可是石头太小了,小熊开始晃晃悠悠起来。

3、扑通!小熊一下掉到了水里。“这下糟糕了。”小熊心想。

4、“不错啊!”熊妈妈笑着说,“但是,你现在要看我是怎么做的。你要先学会游泳,再去抓鱼。” 于是小熊看到妈妈在河里自由自在地划水,羡慕极了。“现在轮到你了,小家伙。”她说。小熊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划水。“太棒了,”小熊心里说,“我爱妈妈。”

5、他们上了岸,小熊看到有只小松鼠在摘浆果吃,高兴极了。“看我的,妈妈!”小熊叫道,“我要去摘果子。”“等等,”熊妈妈说,“有些事情要注意。”可是,小熊已经开始爬树了.......

6、妈妈看到小熊抱着树枝往上爬,十分危险。当它伸出爪子去抓浆果时,由于身体不平衡,小熊开始抱着树枝摇摇晃晃了起来。

7、砰!的一声,小熊从树枝上摔了下来,小熊心想:“这一点都不好玩,妈妈肯定会责备我的”。

8、然而熊妈妈却说“还不错,不过,你现在要看我是怎样做的,你要先学会爬树才能再去摘浆果”。小熊则在一边仔细的看着妈妈在爬树时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现在轮到你了,小家伙”妈妈说。小熊于是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爬树并摘到了浆果。“真好吃!”小熊心里说,“我爱妈妈”。

9、他们路过草地,小熊笑着说:“看,妈妈!那些小朋友正在玩,我也要过去。”“等等,”熊妈妈说:“有些事情要注意。”听到这里,小熊停下脚步,转向妈妈,说:“那你告诉我吧”。“玩的时候要温柔些,”熊妈妈说:“看,就像这样。”妈妈伸出手,用手环抱住小熊,在草地上翻滚。

10、小熊在心里说:“我爱妈妈。”于是他跑了过去,学着妈妈的样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他们玩得可高兴了,“真好玩!”小熊在心想

11、回到家的时候,小熊已经很累了。可他还有话要说。“我想告诉你„„”小熊说。“什么呀!”熊妈妈问。“我爱你,妈„„”可是,小熊还没说完就睡着了。

12、看着睡熟的小熊,妈妈亲了亲它,温柔的说“宝贝,我也爱你!”

第4篇:儿童论文:儿童 绘本 绘本阅读 绘本教学

儿童论文: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

【中文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杭州市儿童绘本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在于:(1)当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和绘本教学的认识现状;了解当前教师进行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比较不同教师在认识绘本和绘本教学,开展绘本教学中的不同表现;(3)比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认识绘本及绘本阅读,开展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异同;(4)针对相应状况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分别从杭州市6所幼儿园和6所小学中抽取173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分别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问卷”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资料用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加以分析;并对2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对2个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和2个小学绘本教学活动进行实录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教师比较喜欢绘本,教师喜欢绘本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绘本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第二,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有一定认识,但程度不深。特别是在对绘本与其他读物的区别认识以及绘本活动独特价值的认识方面。教师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和深入;第三,不同背景的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有差异。不同教龄,不同学历,所带班级人数不同的教师在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或者组间显著差异:... 【英文摘要】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reading in several prim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in Hangzhou.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realiz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comparison of kindergarten te... 【关键词】儿童 绘本 绘本阅读 绘本教学

【英文关键词】Children Picture books Picture book reading Picture book instruc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7-813-2613-17ABSTRACT8

致谢

5-7

摘要第一章 绪论

图表目录11-13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3一、绘本与图画书13-16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析

二、绘本教学与其他阅

一、读教学活动16-17儿童绘本的教育价值18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17-1917-18

二、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18-19第四节 已有研究回

二、国顾及分析19-24内关于绘本的研究23-2

4一、国外关于绘本的研究19-2020-2

3三、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方案设计24-26

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2

4三、研究

一、研究目标2

4方法24-26第二章 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26-

51一、基本信息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26-3026-27

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27-30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2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1绘本教学的认识31-32教学认识上的差异差异32-3535-37

32-38

一、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园

二、从访谈结果看幼儿园教师对

第三节 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及绘本

一、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

二、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三、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喜好程度与其对绘本及绘本教

37-38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

一、调查结果分析38-40

二、幼儿学认识之间的关系读教学的现状38-51园绘本教学课堂实录及分析40-49析49-

51三、幼儿园绘本教学实践分

第一节 小第三章 小学绘本教学现状51-70

51-54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

一、基本信息分析51-

52第二节 小学教师对绘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52-54本教学的认识54-56

54一、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难度的认识

三、小学教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环节的认识

5454-55师对绘本教学适用场合及形式的认识本适用领域的认识的认识565656-60

55-56

四、小学教师对绘

五、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目标和重点

六、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有利之处及难处的认识第三节 不同小学教帅对绘本及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一、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差异56-58

二、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58-60学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的现状60-6

160-70

第四节 小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三、小学

二、小学绘本阅读课堂实录分析61-68

68-70绘本教学实践分析比较70-76识之比较70-7370-7171-73比较73-7

4第四章 幼儿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

第一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

一、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比较

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比较第二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接触绘本及绘本教学程度的

一、教师接触绘本程度上的比较73-7

4二、教师接触绘本教学程度上的比较74本教学实践的比较7

474-76

第三节 幼儿园和小学绘

一、教师对绘本选择的比较

三、

二、绘本教学的基本流程和内容的比较74-7

575-76绘本教学形式的比较来展望76-83教学现状76-77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与未

76-80

一、幼儿园绘本

三、幼儿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77-79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的比较79-8080-8

2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为儿童绘本阅读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80-8

1二、在教师群体中构建关于绘本和绘本教学的学习共同体81-82入研究82献83-8896 第三节 未来展望82-8

3一、关于绘本教学的深

参考文

二、关于绘本教学的实践探索82-83附录

88-9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第5篇:朗读指导

六年级朗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朗读的重要性,在平时阅读时积累朗读的素材。

2、指导《半截蜡烛》的朗读,以备课本剧之需。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有关------“朗读”的问题。(老师板书“朗读”这两个字)

2、师:朗读这个词语大家恐怕在课后的要求当中经常见到。你们平时都是怎样朗读的呢?预设学生回答如下:

生1:我在朗读时,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生2:我朗读课文时,都是大声地把课文读出来。 生3:我在读课文时还带有感情。

3、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朗读就是清晰响亮的把文章念出来。那么朗读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边说边出示课件:) 朗读的要求:

1、读音正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联想指导环节

1、师过渡: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可是,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谁来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 预设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1:把句子当中重点的词读出来。(重音、朗读技巧) 生2:注意声音的高低变化。(语调)

2、师过渡:其实,朗读的技巧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听这段录音。

(备注说明:如果老师想自己范读,一定要让学生闭上眼睛来认真倾听。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让学生只关注老师的声音,而不被老师朗读时的神态/语气/动作等吸引。)

3、提出倾听时的要求: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备注:老师向学生说完倾听的要求后,再出示课件:老师《大江保卫战》的声音)

4、师过渡:老师看到大家那专注的神态,我想你们一定是听到了什

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1:我仿佛听到当时的狂风暴雨声(环境) 生2:我好像听见了人们的喊叫声(语言) 生3:我仿佛看到了解放军叔叔光着脚,踩着泥泞,肩扛沉重的麻袋。(动作)

生4:我仿佛看到了解放军叔叔受伤时,咬紧牙关,仍然坚持在河堤上干活。(神态) „„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总结板书在黑板上:环境、语言、动作、神态„„)

5、师:同学们刚才所想到的,所听到的就是联想。(板书联想)

6、课件出示:柯南

7、师:柯南大家都知道吧?他是个什么人?

8、师:他靠什么来破案啊?

生:他利用眼前收集到材料,去进行推理,想象案发时的情景。

9、师过渡: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柯南就是利用眼前的蛛丝马迹,推理出案发当时的情境。其实,我们朗读也一样,课本上的文字就是我们的线索,我们必须依靠这些线索,进行合理的联想,联想当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并且把自己置身于联想中,只有这样,(师指着板书)我们才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去给大家描绘一个生动的故事,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听的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我们仍然建议老师为学生补充第一次讲课时的有关朗读的30%和70%理论)

三、指导朗读《半截蜡烛》

1、师过渡:刚才我们讲了朗读要注意的几点。大家马上就有一个练习展示的机会。你们的语文老师委托我在咱们班挑选几个小演员,一起去排练课本剧《半截蜡烛》。这一课,难度最大的就是最后几个自然段,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能把这几个自然段读的最好,谁就是我们学校的小演员了!

2、师过渡:为了使大家更好地进入情境,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片段,(课件出示二战的资料)

3、师:看着这血淋淋、沉甸甸的画面,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4、师:60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

国家染上战火,人民饱受煎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课文《半截蜡烛》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一天晚上,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老师课件屏示第3小节的第

一、二句话。)

(1)师指导学生进行联想:读这两句话时,你想一想德国军官闯进伯诺德夫人家里是不是偶然一次的事情? 预设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不是,德国人闯进民房进行检查,在当时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生:他们在别人的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随便。

(2)师:既然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们在朗读时就应该用自己的声音把它再现出来。谁来试一试这第一道测试题。 生:(用平静的语气进行朗读) 师生进行适当的评价。

8、老师课件出示第3小节的第三句话。

(1)师:默读这一句话,你仿佛会看到什么?又仿佛会听到什么? 预设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我仿佛看到蜡烛在一点一点地燃烧着,光苗也在不断地跳动着。 生:我仿佛看到德国军官那可怕的脸,像恶狼一样,正凝视着这燃烧的蜡烛。随时都有可能要了这一家三口的性命。 生:我仿佛听到了伯诺德夫人那咚咚的心跳声。我感到她心里很紧张。 (2)师:那你现在的心情如何?生:我也很紧张。 (3)师:谁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这种紧张来? (指一名学生读这一句话)进行适当的评价。

(课件出示学生朗读的背景音乐:破门而入的声音、钟表走动声音、紧张的背景音乐、越来越短的蜡烛)

9、课件出示:第3小节的最后三句话。

(1)师:自由读这几句,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怎样读这句话。 (备注:如果学生读得不到位,老师此时可故意读得紧张、哆哆嗦嗦地把烛台端走,让学生体会出:应读出伯诺德夫人内心虽紧张,但语气却是平静、从容的,动作也是不慌不忙的。) 学生试读。

10、老师课件出示整个第三小节的内容,找一名学生来配乐朗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学生进行现场评分。(学生朗读要有一个“平静----紧张----内紧外松”的变化。)

11、师:下面我们进行必答题的朗读测试。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四、

五、六自然段。

(1)老师提出朗读要求:你喜欢哪一自然段就认真读那一个自然段,

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将自己融入文本之中,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2)学生自由朗读。 (3)朗读交流。

(老师分别找三个学生:一个喜欢第四自然段、一个喜欢第五自然段、一个喜欢第六自然段的进行朗读展示。)

(4)师:学生朗读之前要让学生讲一讲你仿佛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老师总结:全家人都注意力都在那半截蜡烛上面,可是又不敢使劲盯着蜡烛看。他们的心里无比焦急可是又不能表现在脸上、动作上。他们是那么憎恨德国鬼子,可也不敢表现出半点的不尊敬。就是一种怎样的矛盾心理啊。听这了几位同学的朗读,你体会到当时的情景了吗?评出朗读好的同学,并要说出你打分的根据。

12、分四人小组进行表演读第

四、

五、

六、七自然段。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13、小组上台展示。

14、师:通过这几轮的测试,师生共同评选出朗读小明星。

四、与机器的对比试验结束这节课:

播放同一段文章计算机合成语音读出的文章,让学生更加深刻意识到人类语言的魅力。同学们这是计算机合成的语音,他所读出的每一个文字都好像是打字机打出来的词语一样,没有任何的情感可言。人与机器的差别就在于此,人类用来交流的语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大作家萧伯纳说:英语的“yes”和“no”只有一种写法,但可以有100种不同的说法。语音传情达意的这种丰富的可能性和复杂性,与音乐是相通的。契柯夫也曾说:“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这些大作家们的话告诉我们正确的朗读一定要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联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语调、当时的环境等,并把自己也融入其中,做到眼到、心到、声到。努力把文本以外的信息正确地表达出来。而这些情感色彩的调味品从何而来?是靠我们平时的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班上也保不齐出几位语言学家什么的? 下课

板书设计(凸显方法指导总结):

动作 神态 表情 心理 环境

朗读

联想

语气 语调 重音 停顿

朗读是一件既有意义而又愉快的事情,在教学中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尤其是在讲求积累、感悟的语文教学阶段,更是不可或缺的形式。对学生来说,一个人朗读水平的高低,能看出他的语文表现力如何,同时朗读能力标志着他的文学修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

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在上课指导朗读时,只注重学生的朗读次数,缺乏具体指导的用语屡见不鲜,使朗读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也读来无趣,像念经似的,这是不能达到语文新课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确定初读课文的感情基调。

唱歌会根据内容先定调子。朗读也不例外,每次学课文之前,我都要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确定读课文的感情基调。如,《海上日出》一课,我问:谁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象?用简洁的话语来概括看到的景象(对于没有见过海上日出景象的同学来说,进一步启发结合风景图上或影视作品唤起海上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回答出:高兴、愉快、激动、兴奋„„

这时,我会说:好,就请大家带着愉快激动的心情,带着兴奋的表情朗读全文。这样,一入课文,读课文的基调就定准了,使朗读有了初步的效果。

二、在学生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感受不断读好。

注重朗读细节指导环节,给学生反复朗读语句的机会,一遍一遍地指导,每次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新要求,直至进步为止,使朗读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草原》一课,有这么一句话:“突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学生体会出蒙古族

同胞的热情并不困难,但当我要求他们带着感受朗读时,却全是慢慢腾腾的一个调子,使句子感情不能充分流露出来。我问:“这样的朗读和理解没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是客人,你听了朗读会觉得热情吗?再试一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又开始认真地练习。为了淋漓尽致地表达这样的热情,我让学生在桌上模拟骏马奔驰的节奏,老师带动,范读引路,使朗读达到高潮。孩子们在兴趣盎然的师生朗读中,结束了这一片段的处理。

三、随时产生朗读指导语的生成,突出“读字当头”的理念。

我在实践中,经常在学生研读文本语言的同时,把学习目标落实在朗读上。我总结了许多成功的有关朗读指导语的范例。通过引导点拨,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朗读的质量。如,“谁愿意用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明白课文的意思?”“你不但朗读的技巧好,而且对作者的感情体会得深刻到位。”“读书的时候一定要集中全部注意力,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做到除了自己和书本,旁无别人和事物。这样就会读好。来,听老师读一遍。”„„课上,在学习过程中,处处能听到“书声琅琅”的场面,充分体现了朗读的指导作用,使学生的朗读收效很大。

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计划

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 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视朗读这一环节。

(一)计划如下:

1、保证读书时间。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而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割裂的现象普遍存在,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可想而知,学生能读出来吗?要学生读出感情,一定要先理解课文。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这样,学生才能读出语言的韵味,读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5、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适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适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二)、开展各种活动评价朗读能力:

1、古诗词朗诵比赛

2、讲故事

3、美文诵读

二、目标

1、能用普通话读,读得正确、流利。

2、要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

读破句子。

3、朗读时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朗读时,要根据标点符号的运用,掌握住停顿时间的长短。

三、措施

1、在课堂上,要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读好一个字音、一个词、一个句子,反复指导、示范、领读,直到学生读准读好为止。

2、朗读指导要有层次,初读使学生能读准,再读要读通,三读要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四读学习语言,背诵好的句段。

3、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使学生打消怕读错的顾虑,消除紧张的情绪,变得敢于读书,乐于读书。

4、在朗读时采用多种方式,如:指名读、自己先分段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 „„ 因生而宜。

5、在学完一篇课文后,给学生留出通篇感知的时间,再次朗读课文。

6、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名家名篇名段名句名言的诵读赏析。

四、预期效果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例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来练习朗读诗歌《花的学校》。

二、读准字音。

1、教师配乐朗诵全诗。

2、每一个孩子都听得那么专注,你们一定是被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给吸引了。自己想去看看吗?那就赶紧拿起诗歌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

4、想把小诗读得更好,一定要先把诗中的每一个词语读准确。

出示词语:轰响润湿 口笛 狂欢 站壁角 碰触 飒飒 急急忙忙

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

1、词语读好了,这样的句子你会读吗?试着读读看,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出示长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2、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不完,恰当地在一些地方停顿一下,读起来会更有诗意。 师范读,生练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3、注意这两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句子: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4、自己再把这几个长句读一读,指名读,纠正。

三、感情朗读

1、指名读第一节

课堂上最美的就是琅琅的书声,谁来给我们读一读第一小节。 师范读,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如语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等。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2、朗读第二小节

花儿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出示第二小节)谁来读一读? 师范读。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3、朗读第三小节

雨来了,花孩子们放假了。外面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

请男孩子和女孩子合作来读一读这一小节。男生读上面一句,女生读下面一句,读出外面世界的热闹和花孩子的急切和快乐。 在雨中花孩子是怎样出来的?“冲”应重读。生试读,指名读。

4、朗读第四小节

这么美丽的风光他们都无心欣赏,这是要急着到哪儿去呀?原来是想家了。谁能读出想家的感觉?(出示第一句) 指名读。谁读得更好一些?好在哪里?让学生自己来比较评析。练读。 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快乐啊!让我们深情地来读最后一句。指名读,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读。

四、配乐朗诵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学完了这首小诗。诗人写了花孩子的开心和幸福,同时也希望我们这些孩子也能永远开心幸福。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着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五、练习朗读《纸船》

我们今天朗读的这首《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纸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下面请同学们练习朗读《纸船》。

《诗歌朗读指导》课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读得正确、流利)

1、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爱。当太阳升起,我们会感到光明与希望;而母亲的拥抱,我们会感受到温馨与幸福。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对母亲的爱一起走进泰戈尔先生的《金色花》,一起来感受母子至深之情。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3、扫除字词障碍

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衍(yǎn)

4、检测同学们朗读准确性,注意纠正字音。

二、整体感悟(激发朗读欲望)

(录音范读)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清新自然,韵律优美,我们要读好这首诗,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录音,然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你听诗文后的感受。

(可指导生从语速、语调、重音、节奏或诗文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谈论)

听过之后,我们都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三、指导朗读,感受语言美。(有感情朗读)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该用什么语气去读,为什么? (1)、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抓关键词:“笑嘻嘻”、“ 摇摆、跳舞”。 朗读指导:关键词重读、读出轻松、欢快的语气,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教师提示,学生读)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不见了孩子非常着急,语速稍快,读出焦急之情,“哪里”重读,语速稍快。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哪里、坏”重读。 语速稍快。

语气: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告诉”重读,这句应读出 “我”的顽皮,撒娇。

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请同学们揣摩其他语句,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

然后老师请同学来演读、评点。 最后一起来读,再次感受语言美。(朗读指导: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四、配乐齐读:(钢琴曲《至高无上的爱》)

五、拓展朗读选文:

第6篇:朗读指导

谈有效教育之朗读

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代讲,带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美、文字美、情感美”,将会收到出其不意的良好效果。怎样指导学生朗读呢?

一、朗读课文要注意语速

语速是指导朗读时速度的快慢,具体可以分为缓慢、稍慢适中、稍快、较快等。语速的快慢是根据文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朗读《鸟的天堂》一文中的众鸟纷飞景象这一部分时,为了体现出鸟多、树上的热闹和我们眼睛的应接不暇就应读得快一些,反之,如果语速缓慢,就很难体现出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总之,语速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内容变化。所以,要想使学生能正确了解内容的变化,教师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住语速。

二、朗读课文要注意语调

语调是指朗读时声音的高低。一般可以为低沉、高昂先抑扬或先扬后抑(也就是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等。准确地把握语调的高低就能正确地抓住作者或文章主人公的心情,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文章主要表现人们送总理灵车时那种深切缅怀和极度痛苦的心情,为了体现这一心情,语调要低沉。再如读《火烧云》一文时,全文表现作者因见到奇异景象而喜悦的心情,所以朗读时语调应高昂。再如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当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部队”到“从发起冲锋号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这一部分时,由于前一段写的是战友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情景,所以为了表现邱少云的品质和作者的心情,语调就应低一些,而后一段写战友们为邱少云报仇而战斗的过程,为了表现战友们被邱少云的品质感染而奋勇作战的场面就应读的高昂一些,整体也就是先抑后扬。

三、朗读课文要注意语气

语气是指导朗读出怎样的感情。如赞美、喜爱、喜悦、高兴、悲伤、气愤……。一篇文章正确地读出语气是学生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一般来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读的语气中都能体会出来。如朗读《桂林山水》一课,教师采用喜爱赞美的语气去读,就很容易使学生体会到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再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出悲伤、同情、愤恨的语气,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体会文章的内涵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难点,因此,要想学生准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应该从注意朗读文章的语气入手,加强训练。

四、朗读课文要注意重读或轻读

朗读时的语速、语调、语气是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的关键,而重读和轻读也是阅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语速、语调、语气指的是对句、段、篇整体地处理,而重、轻读则是指句、段、篇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的一词。一般来说,一个词的重读和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密不可分的。也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字词才能重读。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由于文章的中心是为赞颂詹天佑的伟大成就和爱国思想,所以这句中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词就是“杰出”和“爱国”这两个词,理所当然应该重读,其它词“轻”读,才更能体现出这两个词的“重”。

综上所述,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第一自然段等灵车为例,“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

望着灵车开来的方向。一位白头银发……”为了体现当时的环境,人们的心情,整段就应读出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语气上读出悲伤、沉痛、盼望和焦虑。文中加点的词都是为了体现文章中心而重读的,一个“满”字,两个“那样”体现出了送总理的人数多,连续三个“都”则说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心情——无比悲痛,从而说明人们对总理的感情之深。文中的几个数量词,一方面体现出人数多,另一方面体现出总理得到全社会从老人到小孩深深的爱戴;三个动词是为了表现出当时人们那种渴望见到总理灵车的焦急心情。

总之,指导学生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训练项目,如果我们能把上述四个方面紧密地结合,再加上多样化的朗读,如配乐、分角色等,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将显著提高学生们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7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总结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课文,要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

有感情地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更富有魅力。加强朗读指导,学生就能很好地领略文章中所体现的意境美、所反映的情感美、所营造的和谐美、所表现的音乐美、所富有的变化美,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趣味。根据本次教研活动,我总结如下:

一、适当地进行教师范读

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尽管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学习,但并不等于不要教师教了。相反,接受性学习与自主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读不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你可能“读得不好”,但你可以“读得很认真、很动情”,这样一来,学生在你的影响下也会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的,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就更近了。

二、适当地介绍写作背景

我觉得有感情朗读应以学生的感悟为基础,使学生做到有感而发,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感情朗读这一目标。可我们现在的小学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离实际生活还是挺远的,我们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如果对这些文章不作必要的背景介绍,想必学生是难以读出感情的。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尽管许多课堂上初读、引读、领读、对读、轮读、接读、齐读等形式多样、读声琅琅,可是就是感觉没有读出语文课的味道。这样一味、单调地读书,学生究竟获取了多少语文素养?因此给学生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可以帮学生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再多读、细读,慢慢去咀嚼、品尝。我觉得适当地将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一下介绍,要创设适时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用自己的朗读自然地传达出文本所要表达的感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提倡个性化的朗读

为了达成“有感情朗读”,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往往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把xx感情读出来”。这种要求显然是“千人一面”,是老师将自身的感受强加给学生的。同一句话、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读出相同的感觉,显然是不符合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使更多同学的朗读达到老师满意,老师们便在语速、语调、轻重等朗读技巧上下功夫,课堂上这样的话不绝于耳:“你把这个词读得重一些。”“读得快一点就好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当然地装腔作势,甚至拿腔拿调。过分强调朗读技巧的做法根本是本末倒置,不可能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朗读也如此,可能不同经历的学生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一样。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只要是真心地读、真情地读即可)。

有感情地朗读胜于教师精讲细讲。

上一篇:弘扬共青团精华演讲稿下一篇:美文欣赏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