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小知识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品质小知识

辐照对小龙虾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摘 要:為研究常温贮藏条件下辐照对熟制小龙虾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60Co-γ射线对真空包装条件下的熟制小龙虾进行辐照灭菌处理,并设置2.93、6.62、8.50、10.66 kGy 4 个辐照剂量组,将未辐照组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蛋白质特性等相关指标研究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小龙虾常温贮藏货架期及蛋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辐照剂量虾肉贮藏过程中的初始菌落总数存在显著差异,10.66 kGy组贮藏0 d的菌落总数仅为76 CFU/g,比未辐照组贮藏0 d的菌落总数降低90%以上,且辐照组的TVB-N含量增长趋势明显低于未辐照组,这说明辐照剂量越高,灭菌效果越明显;10.66 kGy组小龙虾辐照后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为10.07 μg/mL,未辐照组为14.48 μg/mL,高剂量辐照组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比低剂量辐照组明显降低,说明辐照促进了蛋白质的氧化分解,对其营养成分有一定影响。当辐照剂量为6.62 kGy时,小龙虾货架期得到有效延长的同时也更好维持了虾肉品质。

关键词:小龙虾;常温贮存;辐照灭菌;蛋白质;货架期

Effect of Irradiation on Storage Quality of Crayfish at Room Temperature

ZHENG Du1,2, LI Beiping1, XIONG Guangquan1, BAI Chan1, WANG Juguang1, LIAO Tao1,*

(1.Hube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rradiation, Institute of Agro-Products Processing and

Nuclea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China;

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China)

10.07 μg/mL compared to 14.48 μg/mL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 myofibrillar protein content of the high-dose irradi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w-dose group, indicating that the irradiation promoted the oxidative decomposition of protein, affecting the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cooked crayfish. The irradiation dose of 6.62 kGy effectively prolonged the shelf life of cooked crayfish and maintaine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10408-097

引文格式:

郑读, 李北平, 熊光权, 等. 辐照对小龙虾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1, 35(6): 44-49.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10408-097. http://www.rlyj.net.cn

ZHENG Du, LI Beiping, XIONG Guangquan, et al. Effect of irradiation on storage quality of crayfish at room temperature[J]. Meat Research, 2021, 35(6): 44-49.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10408-097. http://www.rlyj.net.cn

克氏原螯蝦,俗称红螯虾、淡水小龙虾等,小龙虾肉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并且在国内小龙虾拥有广泛的消费市场,据测算,2019年国内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4 110 亿元[1]。因此,维持小龙虾产品品质安全、营养价值及延长贮藏时间的保鲜技术将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瞿桂香等[2]研究电子束辐照条件下小龙虾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会促进蛋白质的分解,氨基酸的含量也会增加,提高了小龙虾营养品质,且电子束辐照有效延长了小龙虾的货架期。Shi Liu等[3]研究冷冻温度对小龙虾贮藏保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30 ℃是最适宜小龙虾的冷冻贮藏温度,且此条件下小龙虾保鲜期在30 d左右。但冷冻产品需要冷链运输,其物流成本较大。因此,延长常温条件下小龙虾的货架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目前,辐照技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非热食品加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γ射线辐照杀菌技术的原理为在辐照过程中,γ射线作用于微生物,破坏微生物的核糖核酸,破坏其DNA结构,使得微生物无法继续繁殖,辐照灭菌具有低消耗、无污染、无残留、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优良的发展前景[4]。本研究以小龙虾为原料,测定虾肉的货架期指标和蛋白质指标(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等相关指标,研究γ射线辐照对于真空常温贮藏条件下小龙虾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辐照剂量,完善小龙虾辐照灭菌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小龙虾均来源于潜江市昌贵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体长(8.79±0.42) cm,体质量(30.86±1.15) g。

氢氧化钠、硼酸、轻质氧化镁(均为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平板计数琼脂 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蛋白质羰基含量测定试剂盒、总巯基含量测定试剂盒、超微量ATP酶(Ca2+)检测试剂盒、总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 仪器与设备

SPARK酶标仪 帝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K98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YM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PHS-25 pH计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TA.XT Plus质构仪 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s

公司;NMI20-025V-I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ZT125辐照装置 核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

1.3 方法

1.3.1 样品处理

小龙虾用自来水清洗3~4 次,剥去虾头,去除肠线后再对虾尾进行清洗、沥干,随后放入蒸锅,在100 ℃条件下蒸制7 min,待沥干冷却后进行真空包装。对真空包装后的虾尾进行分组后送至湖北省辐照实验中心进行60Co-γ射线辐照,辐照剂量设定为0(未辐照)、3、5、7、9 kGy,采用重铬酸盐跟踪实际吸收剂量,测得实际吸收剂量分别为0.00、2.93、6.62、8.50、10.66 kGy。辐照完成后将各组小龙虾均放入25 ℃恒温培养箱贮藏,定期取样测定。

1.3.2 货架期指标测定

菌落总数测定:参照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5];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测定:参照GB 5009.2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6];pH值测定:参照GB 5009.23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pH值的测定》[7]。

1.3.3 蛋白质相关指标测定

采用超微量ATP酶(Ca2+)检测试剂盒测定小龙虾中Ca2+-ATP酶活性;采用蛋白质羰基试剂盒测定小龙虾蛋白质羰基含量;采用总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小龙虾中肌原纤维蛋白含量;采用总巯基试剂盒测定小龙虾中总巯基含量。

1.3.4 硬度测定

虾尾剥壳,取尾部虾肉,应用质构仪,采用TPA模式,选取直径0.5 cm的P/0.5平底柱形探头,设置测定参数为:检测速率1 mm/s,探头距离被测物体表面高度10 mm,感应力1.5 N,平行测定3 次,取平均值。

1.3.5 水分迁移测定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测定小龙虾的水分分布情况,设置仪器共振频率为23.40 MHz,磁体强度0.5 T,线圈直径25 mm,磁体温度30 ℃。扫描实验结束后,对信号进行反演,获得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反演谱。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采用SPSS分析软件检验组间差异,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辐照对小龙虾贮藏过程中TVB-N含量的影响

小龙虾TVB-N含量增加与残存细菌分解虾肉蛋白质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有关[8],根据国家肉类行业标准GB/T 5009.44—2003《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9],一般水产品的TVB-N含量≥20 mg/100 g时,可认定水产品已腐败。由表1可知,常温贮藏条件下,未辐照组贮藏2 d时就已腐败,这一实验结果与陈东清等[10]研究电子束辐照对蒸煮小龙虾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实验中测得常温贮藏条件下小龙虾的货架期一致。6.62 kGy辐照组贮藏6 d时TVB-N含量才达到21.12 mg/100 g,而10.66 kGy组贮藏12 d时TVB-N含量为15.33 mg/100 g,表明辐照杀菌能够显著抑制TVB-N含量的增加,辐照剂量越大,TVB-N含量增加越缓慢。

2.2 辐照对小龙虾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菌落总数也是反映食品货架期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水产品的菌落总数应在50 000 CFU/g内。由表2可知,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小龙虾菌落总数增长也越慢。10.66 kGy辐照组小龙虾贮藏12 d时菌落总数为47 000 CFU/g,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临界值,未辐照组贮藏0 d的菌落总数为900 CFU/g,10.66 kGy辐照组贮藏0 d的菌落总数仅为76 CFU/g,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辐照杀菌具有较强的灭菌功效,能极大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并且辐照后各组初始菌落总数具有显著差异,辐照剂量越高,杀菌效果越明显。

2.3 辐照对小龙虾贮藏过程中pH值的影响

pH值升高是由于在虾体内的微生物和内源酶作用下,使得蛋白质分解生成氨基酸、三甲胺及吲哚等含氮碱性化合物,致使pH值上升、品质下降[11]。由表3可知,贮藏0 d时,辐照剂量高的虾肉pH值更高,这说明辐照可能会促进虾肉中某些碱性物质的分解。一般认为,虾的pH值低于7.7表明品质良好[12]。6.62 kGy辐照组小龙虾常温贮藏4 d时pH值为7.61,而更高剂量辐照组贮藏4 d时均接近8.0,已不适宜食用,说明小龙虾的贮藏加工技术不适宜采用超过7 kGy的辐照剂量进行辐照灭菌。

2.4 辐照对小龙虾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相关指标的影响

羰基含量是反映虾肉中蛋白氧化的重要指标,羰基通常由肽链的断裂和氨基酸侧链的氧化生成[13]。由表4~6可知,未辐照组小龙虾贮藏0 d的羰基含量为2.34 nmol/mg,而8.50 kGy辐照组的羰基含量达到4.99 nmol/mg,这说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羰基含量呈上升趋势。未辐照组小龙虾贮藏0 d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为14.48 μg/mL,而辐照后小龙虾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均低于12 μg/mL,且随着辐照剂量增加而下降,高剂量的辐照可能会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使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含量降低[14],这一指标与羰基含量上升对应。总巯基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增加随后降低,可能是由于低剂量的辐照使得包埋在蛋白质内部的巯基暴露出来,而高剂量辐照产生的羟自由基会氧化生成游離巯基,进一步形成二硫键,使得总巯基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5]。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10.66 kGy辐照组小龙虾贮藏12 d的羰基含量较初始羰基含量增加了1 倍以上,其他辐照组羰基含量也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这可能是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的肽链断裂导致的[16]。而各辐照组的总巯基含量总体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巯基在贮藏过程中发生氧化,形成二硫键,巯基含量随之下降。肌原纤维蛋白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8.50 kGy辐照组贮藏8 d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较贮藏0 d下降42.50%,6.62 kGy辐照组贮藏4 d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较贮藏0 d下降23.20%,这可能是由于辐照产生的自由基促进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因此小龙虾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不断下降,这也与巯基和羰基含量变化相对应[17]。

小龙虾的Ca2+-ATP酶活性主要来源于肌球蛋白,因为肌球蛋白具有ATP酶活性,能够显著促进ATP的分解,因此小龙虾的Ca2+-ATP酶活性可以看作是肌球蛋白分子完整性的一个指标。由表7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小龙虾的Ca2+-ATP酶活性降低,6.62 kGy辐照组贮藏4 d时Ca2+-ATP酶活性基本消失,10.66 kGy辐照组贮藏12 d时Ca2+-ATP酶活性基本消失,这说明在贮藏过程中蛋白质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小龙虾的肌球蛋白变性,并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小龙虾肌球蛋白也逐渐发生氧化,使得小龙虾Ca2+-ATP酶活性消失。

2.5 辐照对小龙虾贮藏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影响

利用LF-NMR技术测定小龙虾的T2弛豫特性,根据横向弛豫时间T2的不同,可以很容易区分小龙虾内部不同状态的水分分布。选取最高辐照剂量(10.66 kGy)组为例,研究辐照后小龙虾贮藏过程中的水分迁移变化。由图1可知,10.66 kGy辐照组存在3 个峰,其中T21(T2横向弛豫时间0.1~10 ms)代表结合水,T22(10~100 ms)代表不可移动的水,T23(>100 ms)代表自由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 个峰的峰面积均大幅下降,说明小龙虾中水分均大幅流失,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结合水含量下降,可能是随着小龙虾贮藏时间的延长,使肌原纤维蛋白微观结构被破坏,导致细胞内水质子流动性变小。

2.6 辐照对小龙虾贮藏过程中硬度的影响

由表8可知,贮藏0 d时,辐照剂量高的组别硬度明显增加,这说明辐照对虾肉质构有一定影响,而在贮藏过程中各辐照组硬度随贮藏时间延长均显著降低,10.66 kGy辐照组贮藏12 d的硬度比贮藏0 d下降60.10%,而6.62 kGy辐照组对比贮藏0 d时硬度仅降低16.30%,较好维持了虾肉的质构特性及口感。研究表明,虾肉的硬度下降可能与虾肉水分迁移、汁液流失导致各组织间交互作用力减弱有关[18]。

3 讨 论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能明显提高小龙虾常温贮藏的货架期,不同辐照剂量组的初始菌落总数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辐照剂量越高,灭菌效果越好。与此同时,辐照灭菌由于其优异的灭菌特性,使得微生物与内源性酶难以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和其他含氮类物质,因此辐照能有效抑制TVB-N的增加,减缓小龙虾腐败,这一结果与彭玲等[19]研究辐照对鸡爪的灭菌效果实验结果一致,同时在徐远芳等[20]对豆制品的辐照实验中也证实,即使是非肉类制品,辐照也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辐照对虾肉蛋白质结构也有影响,在李新等[21]的研究中,小龙虾的蛋白质会随着辐照而分解,低辐照剂量条件下蛋白质分解所得氨基酸含量升高,而高辐照剂量会破坏氨基酸支链,使其含量下降,这一实验结果和本研究中辐照后肌原纤维蛋白含量下降相一致,但后续贮藏过程中其氨基酸变化规律还需进一步研究。

虽然辐照能有效延长小龙虾的贮藏货架期,但并非更高的辐照剂量就能带来更好的效果,本研究发现,高剂量组的小龙虾有明显的辐照异味。李斌等[22]研究发现,高剂量辐照会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导致蛋白质及含硫氨基酸发生辐照降解,而Feng Xi等[23]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辐照肉类产生的挥发性异味的主要来源和产生机制是通过对氨基酸侧链的辐照降解产生二甲基硫、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等含硫挥发性物质[24],对小龙虾的风味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运用辐照技术对小龙虾进行灭菌贮藏时应控制好辐照剂量,或在辐照产品中添加适宜的抗氧化剂[25-26]。

4 结 论

6.62 kGy剂量组的小龙虾在有效延长货架期的同时,在贮藏过程中也较好地维持了小龙虾的pH值,说明在该辐照剂量下蛋白质氧化程度较低,微生物分解碱性物质较少,品质较为优异。后续研究将会结合贮藏温度、优势腐败菌、包装材料、保鲜剂等方式[27-30]来筛选最适宜熟制小龙虾的贮藏条件,进一步在保证小龙虾营养成分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延长小龙虾调理品的货架期。

参考文献:

[1] 曾诗淇. 小龙虾大市场: 解析《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J].

中国水产, 2018(7): 18-19.

[2] 瞿桂香, 马文慧, 钱文霞, 等. 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即食小龙虾的品质分析[J]. 食品科技, 2020, 45(10): 155-161. DOI:10.13684/j.cnki.spkj.2020.10.026.

[3] SHI Liu, XIONG Guangquan, DING Anzi, et al. Effects of freezing temperature and frozen storage on the bio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rocambarus clarkii[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2018, 91: 223-229. DOI:10.1016/j.ijrefrig.2018.04.027.

[4] 李娜. γ射線辐照熟食HACCP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方案研究[J]. 同位素, 2019, 32(4): 279-282. DOI:10.7538/tws.2019.32.04.0279.2019-04-00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2—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GB 5009.228—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pH值的测定: GB 5009.237—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8] 傅丽丽, 林敏, 高原, 等. 电子束辐照对三文鱼品质的影响研究[J]. 核农学报, 2017, 31(8): 1521-1527. DOI:10.11869/j.issn.100-8551.2017.08.1521.

[9] 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44—2003[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10] 陈东清, 汪兰, 熊光权, 等. 电子束辐照对蒸煮小龙虾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9, 37(3): 39-45. DOI:10.11889/j.1000-3436.2019.rrj.37.030401.

[11] HUI Guohua, LIU Wei, FENG Hailin, et al. Effects of chitosan combined with nisin treatment on storage quality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J]. Food Chemistry, 2016, 203:

276-282. DOI:10.1016/j.foodchem.2016.01.122.

[12] ZHANG Zhen, XIA Guanghui, YANG Qiang, et al. Effects of chitosan-based coatings on storage quality of Chinese shrimp[J].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19, 7(12): 32-35. DOI:10.1002/fsn3.1275.

[13] BERLETT B S, STADTMAN E R. Protein oxidation in aging, disease, and oxidative stress[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97, 272(33): 20313-20316. DOI:10.1074/jbc.272.33.20313.

[14] RIEBROY S, BENJAKUL S, VISESSANGUAN W, et al. Effect of irradiation on properties and storage stability of Som-fug produced from bigeye snapper[J]. Food Chemistry, 2007, 103(2): 274-286. DOI:10.1016/j.foodchem.2006.07.046.

[15] 张晗, 高星, 宣仕芬, 等. 电子束辐照对鲈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及其构象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13): 81-8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80518-265.

[16] WALAYAT N, XIONG Zhouyi, XIONG Hanguo, et al. Cryoprotective effect of egg white proteins and xylooligosaccharides mixture on oxidative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myofibrillar proteins of Culter alburnus during frozen stora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0, 158: 865-874. DOI:10.1016/j.ijbiomac.2020.04.093.

[17] 刘芳芳, 林婉玲, 李来好, 等. 金鲳肌球蛋白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理化性质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46(12): 37-43.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3644.

[18] 王智能, 高立琼, 崔文利, 等. 黄鳝片冷冻保藏的质构变化与控制[J]. 食品工业, 2019, 40(5): 214-219.

[19] 彭玲, 徐遠芳, 张祺玲, 等. 60Co γ射线辐照对酱卤鸡爪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17, 33(12): 110-114; 134. DOI:10.13652/j.issn.1003-5788.2017.12.022.

[20] 徐远芳, 李文革, 彭玲, 等. 休闲豆干辐照灭菌研究[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0, 38(2): 18-26. DOI:10.11889/j.1000-3436.2020.rrj.38.020401.

[21] 李新, 熊光权, 廖涛, 等. 小龙虾虾肉辐照后理化指标与蛋白质性质分析[J]. 核农学报, 2016, 30(10): 1941-1946. DOI:10.11869/j.issn.100-8551.2016.10.1941.

[22] 李斌, 杨秦, 肖洪, 等. 辐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及辐照食品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9, 32(4): 4-6. DOI:10.3969/j.issn.1008-9578.2019.04.002.

[23] FENG Xi, LEE E, NAM K, et al. Mechanisms of volatile production from amino acid esters by irradiation[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6, 81: 100-107. DOI:10.1016/j.foodres.2016.01.006.

[24] 何立超, 杨海燕, 孙秀秀, 等. 3 种抗氧化剂对辐照猪肉火腿肠异味的控制技术研究[J]. 核农学报, 2019, 33(3): 509-517. DOI:10.11869/j.issn.100-8551.2019.03.0509.

[25] 乔宇, 廖李, 雷琪, 等. 竹叶黄酮对泡椒鸭掌辐照异味的去除及抗氧化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 32(3): 79-85; 157.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16.3.014.

[26] LI Chengliang, HE Lichao, JIN Guofeng,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irradiation dose treatment on the lipid oxidation, instrumental color and volatiles of fresh pork and their changes during storage[J]. Meat Science, 2017, 128: 68-76. DOI:10.1016/j.meatsci.2017.02.009.

[27] 江杨阳. 小龙虾低温贮藏品质变化规律及其腐败菌鉴定[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9: 58-69.

[28] 郑静静, 林琳, 张艳凌, 等. 熟制小龙虾冷冻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 11(5): 1468-1474. 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0.05.020.

[29] 李肖婵, 林琳, 郑静静, 等. 不同复合包装材料对即食小龙虾品质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 2020, 45(3): 118-124. DOI:10.3969/j.issn.1000-9973.2020.03.025.

[30] 于晓慧, 林琳, 姜绍通, 等. 即食小龙虾复合生物保鲜剂的优选及保鲜效果研究[J]. 肉类工业, 2017(3): 24-32. DOI:10.3969/j.issn.1008-5467.2017.03.005.

作者:郑读 李北平 熊光权 白婵 王炬光 廖涛

第2篇:小空间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品质的策略研究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阳光体育大课间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不仅仅有助于缓解学生学习疲劳,还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实现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但是在中学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的过程中,小空间学校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制约了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基于此,笔者对小空间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中面临的困难展开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正策略。

关键词:小空间;阳光体育;大课间;改进策略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75

素质教育背景下,基于当前中学生身体素质不高的现状,“阳光体育”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大课间作为落实“阳光体育”的重要途径,可最大限度缓解学习疲劳,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受到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小空间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还面临诸多问题,难以保障大课间的顺利开展。基于此,必须要结合小空间、小场地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一套与其相适应的大课间模式,真正落实阳光体育的理念,不断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必要性分析

结合当前青少年的体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呈现出下降趋势。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必然需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已经在学校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为此,国家相关部门也提出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恰恰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关键途径。与传统的体育活动相比,阳光体育大课间内容更加丰富、组织形式也更加灵活,可促使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力量、耐力、协调性等,最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二,是构建体育文化的需求。校园体育活动是以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等共同组成的活动。其中,大课间则是课外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从其内涵来说,大课间体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体育文化。因为大课间的内容、形式比较丰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最大限度缓解学生的疲劳现象,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放松心态、改变不良情绪等,真正实现学生的劳逸结合。另外,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文化,真正实现和谐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目标。

第三,是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中小学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还应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针对性的体育活动。如此一来,学生在体育大课间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了体质、锻炼了身体,真正实现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1]。

二、小空间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策略分析

(一)依据场地,合理规划体育器材

体育场地是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体育器材则恰恰是开展体育大课间的重要条件。在小空间、小场地的前提下,如何对体育器材进行合理地规划,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对现有的体育场地进行合理地划分。基于小空间、小场所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必须将学校内外各种体育场所进行整合、改造,对其进行科学划分,将其规划成为多个体育活动区域,包括公共通道、教学楼拐角处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依据现有的体育活动场地,布置相关的体育活动器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同时,在布置体育活动器材的过程中,还应不断加强体育活动器材的管理工作,指导学生将其有序存放、摆放整齐,以免出现乱摆乱放、占据空间的现状[2]。

(二)结合小场地特点,设计丰富的大课间内容

在小场地、小空间的情况下,中学在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最终确保大课间活动的高品质展开。首先,结合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多数中学生对学校重复性的课间体操不甚感兴趣,教师应立足于小场地、小空间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武术操、健美操、啦啦操等内容,将其作为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其次,还应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等,选择与其運动规律相适应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再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内容。部分中学生基于场地小、体育设备缺乏等现状,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的过程中,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学校特有的资源,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最后,在选择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过程中,结合场地小的现状,应尽量选择轮换的方式,避免体育器材出现匮乏的现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需求。

(三)因材施教,创新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

基于小场地、小空间内的体育大课间现状,为了不断提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品质,必须要对大课间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其与小场地、小空间的需求相适应。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第一,构建“立体式”大课间活动模式。“立体式”大课间活动模式与小场地、小空间的特点相适应,主要是针对当前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场地小、班级多、人数多而设计的体育课间活动形式。具体来说,这一体育大课间的主要形式是将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场所进行充分的利用,包括操场、教室、走廊、安全空地等,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能够同时运用的大课间活动体系。同时,在这一模式下的大课间活动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也从原来的广播体操进行转变,使其成为学生喜欢的武术操、健身操等,并引导学生在现有的体育活动场所内进行活动,真正适应了小场地、小空间的体育活动需求。第二,构建“循环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基于学校体育活动场所小、空间小的现状,可借助循环式的体育活动模式,指导每一个年级的学生在每天不同时段参与不同的体育课间活动。第三,构建“小场地立体循环式”大课间模式。基于小场地、小空间的特点,学校在创新体育课间活动形式的过程中,还可以将“立体式”和“循环式”结合起来,借助体育活动场地、时间、内容循环利用,努力构建一套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3]。

(四)因地制宜,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

基于小场地、小空间内的体育大课间开展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提升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品质,学校在对其进行优化和更新的过程中,还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科学、合理安排体育大课间活动。第一,年级分开活动。面对小场地、小空间的特点,教师在创新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其锻炼需求,对体育课间活动进行调整。第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针对性开展体育课间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利用学校的台阶,指导学生开展跳台阶训练,发展和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还可以借助楼道的走廊等,指导学生开展俯卧撑训练,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第三,结合不同的场所,创新不同的体育课间活动内容。基于学校场地小、空间小的现状,在提升体育大课间活动品质的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活动环境,采取不同的体育活动方式。

(五)强化管理、优化大课间活动品质

实践证明,面对小空间、小场地的现状,为了最大限度提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品质,学校应全面加强体育大课间的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将学校的体育大课间管理工作进行划分,使其成为区域管理、跟班管理等。在进行区域管理的过程中,可将学生的体育活动场所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几个合理的区域,并分别由专业的教师进行管理,引导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特定的活动区域内展开相应的体育活动。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件活动中,出现乱占位置、影响其他班级学生体育活动的现象。跟班管理则是在学生进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安全、有序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展开管理[4]。

三、结语

小空间、小场地是制约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关键性因素,直接降低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难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落实“阳光体育”的理念,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必须要紧紧围绕空间小、场地小的现状,对体育器材进行合理规划、丰富体育大课间内容、创新体育大课间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大课间活动、强化管理等,不断提升大课间活动的品质,并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费利平.运动处方在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中的运用和推广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7):144.

[2]   王政.阳光体育大课间实施体美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2):56.

[3]   唐菊红.阳光体育大课间中的拓展项目创新——简易攀岩在我校大课间活动中的恰当运用[J].体育风尚,2019(6):234.

[4]   吴玉红.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与方法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上),2018(8):27.

作者:查胜山

第3篇:小龙虾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小龙虾的加工和贮运流通是小龙虾全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小龙虾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关系到百姓食品安全保障、风味和营养需求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等,需要重点关注。本文根据原料及加工工艺、风味、贮运、消费要求及售卖产品特点不同,重点对小龙虾生鲜产品、半成品冻品、成品冻品和即食小龙虾在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小龙虾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风险分析、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与实践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旨在为促进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龙虾;加工;流通;食品安全;产品品质;控制技术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Crawfish during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 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QIU Binghui1,2, WANG Haifan1, QIN Lerong1, WANG Haibin1,3,*, LIAO E1,3, PENG Lijuan1,3, CHEN Jiwang1,3, ZOU Shengbi3,4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2.College of Agriculture, Xiang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angyang 441050, China;

3.National R&D Center for Crawfish Processing Technology, Qianjiang 433100, China;

4.Hubei Lake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Qianjiang 433100, China)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10406-092

中圖分类号:TS251.1 文献标志码:A

引文格式:

邱秉慧, 王海帆, 秦乐蓉, 等. 小龙虾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21, 35(9): 43-50.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10406-092. http://www.rlyj.net.cn

QIU Binghui, WANG Haifan, QIN Lerong, et al.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crawfish during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 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J]. Meat Research, 2021, 35(9): 43-50.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10406-092. http://www.rlyj.net.cn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即小龙虾,因其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能力旺盛,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主要优势物种。我国是小龙虾加工和生产大国,依据《2020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1]的数据,各地小龙虾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国目前共有23 个小龙虾养殖省份;小龙虾全产业链条在长江中下游几个主产省份,如湖北和江苏等已相对较为完备,所在区域的小龙虾加工业发展迅速;但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和目前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近年来小龙虾国际出口受阻,但国内市场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已基本建立并十分畅通,同时多地配套建设了小龙虾冷链物流系统,国内市场一直保持增长[2]。

小龙虾的加工和贮运流通过程是小龙虾全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关系到百姓食品安全保障、风味和营养需求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等,需要重点关注。根据原料及加工工艺、风味、贮运、消费要求不同,分为鲜活小龙虾和小龙虾半成品及成品,分别属于生鲜农产品和食品,在加工和流通过程中损耗大且易腐败,所以存在保鲜和贮存难的问题。根据小龙虾售卖产品的特点可大体分为生鲜产品、半成品冻品、熟成品冻品、即食成品,熟品按照加工工艺可分为油焖、油炸、卤制、清蒸、干制、烟熏、糟制等,按风味又分为麻辣、香辣、蒜蓉、五香、十三香等。针对这些产品有GB 10136—2015《动物性水产制品》、

SC/T 3305—2003《烤虾》和SC/T 3602—2016《虾酱》等标准,分别对不同种类产品对应的专业术语、感官要求进行规定,对理化指标(具体包含基本物质成分和含量、与小龙虾肉品特性及腐败变质相关的物理和化学指标、重金属和抗生素指标等)、微生物指标及其检测方法与标准、出厂及包装运输等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影響小龙虾产品食品安全的因素按种类主要分为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2 种,微生物主要包括致病菌、寄生虫、病毒,化学污染物主要指农药、兽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按来源大体可分为内源性危害因子和外源性危害因子:内源性危害因子主要是来自于小龙虾死后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降解和酶的作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外源性危害因子主要来自于小龙虾生长过程中水体环境的污染以及在产品的运输、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外界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对小龙虾的污染,进而导致产品品质劣变和质量安全性能降低。

针对以上几种风险来源和危害因子,小龙虾加工和流通过程中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做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二是如何延缓品质劣变;三是如何降低营养损失。优化加工和贮藏工艺是解决食品安全、品质劣变和减少营养损失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主要通过严控原材料质量安全和品质、改进加工及贮运技术手段,如优化贮藏工艺(冷冻和冷藏技术、添加保鲜剂、真空包装、灭菌技术等);此外,也要通过传统和新兴的科学技术手段针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与防控,如因食用小龙虾引起的食物中毒、食物过敏等;以上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在小龙虾产品具体的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结合实际生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本文根据上述小龙虾产品分类情况重点对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相关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小龙虾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和升级提供参考。

1 小龙虾生鲜产品、半成品冻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

小龙虾生鲜产品、半成品冻品不仅是直供酒店、商超的货源、老百姓餐桌上的好菜,也是小龙虾深加工产品(熟成品冻品及即食小龙虾产品)错季节生产的主要原料,这类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控制是小龙虾加工业良好发展的基础。

以冻煮小龙虾虾仁产品为例,生产工艺流程[3]如下:原料验收→原料运输→挑选→原料暂存→清洗→蒸煮→常温水冷却→冰水冷却→冰水暂存→去壳、去肠、去黄(或不去黄)、分级→挑选、分级→水洗、沥水(带黄不水洗)→称质量、装袋→真空封口→速冻→金属探测→标签检查→装箱→冷藏→集装箱装运。

1.1 原料筛选和清洗技术

小龙虾生鲜产品、半成品冻品的原材料对小龙虾生、熟产品品质起决定作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养殖环境下,小龙虾产品的品质差异较大。例如,

徐晨等[4]对比分析南京浦口、苏州太湖和宿迁泗洪地区小龙虾的营养成分与品质发现:宿迁泗洪地区小龙虾咀嚼性和弹性较好,苏州太湖地区小龙虾的嫩度较高;粗蛋白含量以宿迁泗洪地区小龙虾相对较高,粗脂肪含量以南京浦口地区小龙虾相对较高;宿迁泗洪地区小龙虾的必需氨基酸占比最高,南京浦口地区小龙虾的鲜味较为明显;三地小龙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营养价值均较高。

小龙虾产品的清洗可大幅度降低质量安全风险,提高产品品质。国内目前在小龙虾清洗方面已经公开多项专利,主要集中在方法和清洗设备上,清洗设备相关专利共30 项,清洗方法7 项,如李新等[5]发明了一种二次超声波清洗鲜活小龙虾的方法,在第1次超声波清洗时向水中添加食盐、柠檬酸和食用碱,第2次超声波清洗时向水中添加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超声后采用手持式色度仪测定虾体胸腹部亮度值,代替传统的人工肉眼评定虾体洁净度。

1.2 贮藏技术

小龙虾极易腐败变质,在加工和流通过程中贮藏技术是关键。通常使用的贮藏技术有冷藏和冷冻、添加防腐剂等,这些贮藏手段都是围绕如何延缓小龙虾内部成分的分解变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降低酶活性进行的,良好的贮藏直接影响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例如,虾类死后虾肉会发生黑变的现象,这主要是虾体内的多酚氧化酶的作用,这种酶与虾肉内的酚类物质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后生成的邻苯醌是产生黑变的主要原因,此过程中有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参与,因此虾肉的营养也会有损失[6],如能有效降低或破坏酶活性,将能显著提高产品品质。

通过降低产品贮藏温度,如采用冷冻和冷藏手段等,能较大程度抑制小龙虾产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虾体内酶的活性,从而延缓虾的腐败变质,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庞杰等[7]发明了一种抑制小龙虾黑变的保鲜方法,对小龙虾用魔芋-葡甘露聚糖处理后,添加有较好保鲜性能的复合保鲜剂喷雾保鲜,可将虾的不黑变货架期从原来的5 d延长至30 d以上,做成的冻虾食用前仅需先解冻后用清水冲洗即可烹调,此方法安全、生产工艺简单,且适合工业化生产。江杨阳等[8]对4 ℃冷藏小龙虾进行研究,发现高通量法检测到的菌属更具多样性,培养基法提取的腐败菌种类均包含在高通量测序菌属内,并确定了小龙虾的优势腐败菌有希瓦氏菌、肉食杆菌、环丝菌属、嗜冷菌属、漫游球菌属、不动杆菌属、气单胞菌及束毛球菌属等,为后期研究抑制小龙虾优势腐败菌的生长和延长小龙虾货架期提供参考。

在小龙虾贮藏过程中配合使用适宜的保鲜剂和涂膜保鲜技术,能够有效抑制腐败菌的大量滋生及酶的活性,并能延缓脂肪的氧化分解,使产品品质在更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李睿等[9]发明一种小龙虾复合保鲜剂及小龙虾保鲜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植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茶多酚、氯化钠及海藻糖相互协同作用,防止小龙虾在贮藏过程中发生黑变,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量,而且还能保持小龙虾的鲜度并延长小龙虾产品货架期。李新建[10]采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分别与甘油、抗坏血酸、茶多酚、氯化钙等天然无毒无害材料制成2 种复合涂膜,对小龙虾虾仁分别进行涂膜处理时,发现可食性涂膜保鲜能显著降低蒸煮损失率、解冻过程中的汁液流失率、干耗率和细菌总数,壳聚糖制成的复合涂膜保鲜效果优于海藻酸钠制成的复合涂膜。

2 小龙虾成品冻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

小龙虾成品冻品相较于小龙虾生鲜产品、半成品冻品多了熟制和调味步骤,成品一般为熟制品,在贮藏保鲜方面一般采取-18 ℃以下保存和冷链运输。

2.1 熟制、调味方法和风味改进

小龙虾熟制方式是产品风味来源的重要因素,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熟制、调味、风味改进是关注的焦点,常规的有盐煮、油炸、卤制、浸渍入味等熟制、调味和风味改进方法,还有微波加热等方法,也有针对小龙虾肉糜产品通过添加植物分离蛋白等方法对产品进行风味改进的做法。

范海龙等[11]对小龙虾微波加热过程中的研究发现,高功率和长时间的微波加热有利于小龙虾温度和橘红色泽分布趋于均匀,其中5 W/g微波加热4.5 min和5.5 min的小龙虾外观評分分别与水煮4.5 min和5.5 min的小龙虾无显著性差异,3 W/g微波加热3.5 min的虾尾口感评分最高,且与水煮3.5 min的虾尾口感无显著差别,但非水环境下微波加热的小龙虾比水煮小龙虾品相差,表明小龙虾的微波加热有一定应用潜力。Fan Hailong等[12]通过微波和水煮2 种方式加热小龙虾虾尾发现,2 种方式加热小龙虾虾尾的成熟度和过热值变化不一致,呈相反趋势;低功率微波加热后的成熟度和过热值高于水煮,但微波加热比水煮更容易影响小龙虾虾尾蛋白质完全变性时的肉质。

徐晨等[13]向小龙虾虾丸中添加小麦面筋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花生分离蛋白3 种不同外源性蛋白,研究其对小龙虾虾丸品质的影响,发现不同添加量的3 种非肌肉蛋白均能够改善小龙虾虾丸凝胶特性,提高保水性,降低蒸煮损失率,改善小龙虾虾丸内部空间三维网络结构,降低白度,各指标之间相关性显著,添加6%小麦面筋蛋白更能有效提高小龙虾虾丸品质并被消费者接受。

2.2 速冻和解冻技术

在熟制小龙虾成品冻品的贮藏方面,赵立等[14]以熟制小龙虾虾肉为原料,分别在-20、-30 ℃进行速冻处理后,于-18 ℃贮藏6 个月,得出工厂速冻熟制小龙虾用-20 ℃进行速冻处理即可。郑静静等[15]研究6 种不同解冻方式对带壳和不带壳熟制小龙虾理化性质的影响,发现冰箱低温解冻最慢,而微波解冻最快,去壳小龙虾解冻比带壳小龙虾快;综合多指标得出,冷冻小龙虾采用4 ℃低温解冻(冰箱解冻、低压静电场解冻)更有利于其品质保持。

3 即食小龙虾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

休闲即食小龙虾是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易于存储和流通的一类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对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要求也更高,特别是在杀菌和包装方面需采取合适的处理才能达到产品的预期。

以即食麻辣小龙虾为例,加工工艺流程[16]大致如下:原料选择→初加工→飞水→汤浸→煮制→真空包装→灭菌→成品。

3.1 即食小龙虾的熟制、调味方法和风味改进

在即食小龙虾的熟制、调味方法和风味改进中,徐言等[17]探究盐煮工艺对小龙虾品质的影响发现,在食盐质量浓度4 g/100 mL条件下煮制3 min,即食小龙虾虾肉肉质紧实、嫩度较好,外壳色泽较好,大肠杆菌未检出,乳酸菌数量和菌落总数也较低,得出盐煮工艺显著影响即食小龙虾品质的结论。同时杨海琦等[18]以盐煮调味的小龙虾虾尾为原料,研究130~170 ℃大豆油油炸40~120 s的工艺,发现当油炸温度150 ℃、油炸时间80 s时,小龙虾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色泽红亮、口感Q弹),虾肉蛋白质结构较为完整且油脂含量较低。

崔阳阳等[19]对整只小龙虾经油炸和汤汁冷却处理后浸渍入味发现,浸渍温度和时间对小龙虾的入味效果有显著影响,小龙虾在4、12、20 ℃条件下分别浸渍15.0、10.5、9.0 h可达到较好的入味效果,同时产品的风味、质构、卫生状况均较好。这些都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参考。

3.2 即食小龙虾的贮藏保鲜技术

即食小龙虾的贮藏保鲜技术也有一定的突破。于晓慧等[20-21]对小龙虾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进行评价,发现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钾、ε-聚赖氨酸均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并得出以山梨酸钾0.50 g/L、脱氢乙酸钠0.31 g/L、ε-聚赖氨酸0.21 g/L和壳聚糖2.84 g/L进行复配时效果较好,可有效减缓小龙虾产品感官品质的下降,微生物数量、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K值(衡量水产品新鲜度的指标)、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等指标的变化均得到抑制。周涛等[22]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即食小龙虾菌群的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4 ℃贮藏末期优势菌群为海洋杆菌属(81.522%)和希瓦氏菌属(3.625%),25 ℃贮藏末期优势菌群为哈撒韦氏菌属(78.700%)、芽孢杆菌属(12.380%)和狭义梭菌属(8.707%),产品在25 ℃和4 ℃条件下的货架期分别为6 d和35 d。这些发现为后期针对不同贮藏条件下贮藏末期优势腐败菌的贮藏保鲜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

3.3 即食小龙虾的包装技术

在对小龙虾产品进行无菌包装的过程中,包装材料本身的材质和性能对贮藏保鲜的效果有显著影响;材料本身的防潮性、水蒸气透过率、透气率将直接影响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产品品质。包装材料本身的各种特性与抗性,如热稳定性、抗化学性、耐紫外线、热成型稳定性及单体与食物接触过程中对食物的浸出和渗透性将直接影响食品的卫生和质量安全。李肖婵等[23]采用4 种不同复合包装袋对30 ℃贮藏温度下即食小龙虾(110 ℃反压杀菌20 min)进行对比研究发现,4 种包装袋中使用铝箔复合包装袋(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铝箔/尼龙/未拉伸聚丙烯薄膜)能得到较高的产品品质和较长的货架期。

3.4 即食小龙虾的杀菌技术

在小龙虾的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灭菌技术一直是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的重要环节。贺江等[24]认为,加工过程中原料清洗、熟制入味、杀菌、冷藏和加保鲜剂、包装等处理对小龙虾的产品品质影响较大,在这些环节做好灭菌工作可以为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3.4.1 过热蒸汽杀菌

过热蒸汽杀菌属于一种热力杀菌方法,适宜作为直接接触加热的理想介质。张泽伟等[25]研究过热蒸汽杀菌对熟制小龙虾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发现,与巴氏杀菌相比,过热蒸汽杀菌能降低产品初始菌落总数,减缓贮藏期间菌落总数和TVB-N含量的增加,延长达到感官评分终点的贮藏时间,减缓小龙虾挥发性气味的变化,过热蒸汽杀菌组的货架期为48 d(4 ℃)和27 d(10 ℃),分别比巴氏杀菌组延长24 d(4 ℃)和15 d(10 ℃)。张泽伟等[26]发现熟制小龙虾过热蒸汽杀菌不同阶段优势腐败菌的存活规律,利用模型拟合其过热蒸汽温度、流量和杀菌时间对熟制小龙虾优势腐败菌的灭活动力学过程,发现结论与实测值较接近。

3.4.2 超高压杀菌

超高压杀菌作为一种新型高新食品加工技术,可以破坏食物中微生物的细胞膜和原本的内部结构,食品内部也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理机能或直接导致微生物死亡,从而实现灭菌。此方法在小龙虾深加工过程中已有多篇报道。例如,李肖婵等[27]发现,在4 ℃贮藏条件下,超高压杀菌处理的即食小龙虾货架期比巴氏杀菌组多2 d,且虾肉的硬度、黏着性和咀嚼性显著优于巴氏杀菌组,其他质构指标的差异不明显,2 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即食小龙虾理化性质和菌落总数差距不大。超高压处理受到设备成本的制约,目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周蓓蓓等[28]研究发现,应用超高压工艺进行小龙虾虾仁的生产,在达到商业无菌的同时,可控制产品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并使产品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3.4.3 辐照杀菌

辐照杀菌是一种高效、节能、低残留、操作适应范围广的食品保鲜技术,此项技术结合其他食品贮藏技术,能够实现食品较长时间贮藏。耿胜荣等[29]在真空包装条件下研究发现:辐照强度0~8 kGy熟制小龙虾虾肉水分含量、亮度值、红度值、弹性和黏度呈下降趋势,而黄度值、硬度和咀嚼性呈上升趋势,虾青素含量和蛋白疏水性增加,蛋白质含量下降,虾肉的综合品质稍有劣变;与高压灭菌相比,6 kGy辐照灭菌较好抑制了贮藏期虾肉水分含量下降和色泽发暗的现象;辐照灭菌抑制80 kDa高分子质量蛋白组分效果尤为明显。陈东清等[30]对聚乙烯袋真空包装小龙虾经蒸汽加热10 min,采用高能电子束辐照杀菌后置于25 ℃条件下贮藏,发现4 kGy以上辐照剂量组的小龙虾常温贮藏货架期达10 d以上,8 kGy以上辐照剂量组小龙虾的虾肉气味相似度、含硫挥发性物质含量显著增加,使虾肉产生明显的辐照异味,得出电子束辐照可以有效延长小龙虾货架期,蒸煮小龙虾电子束辐照杀菌较适合的剂量为6 kGy。

4 风险分析、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4.1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小龙虾作为一种具有一定致敏性和风险的产品,外贸市场集中在欧美国家,这些国家往往设置苛刻的技术检测指标,使得我国出口的淡水小龙虾在较早年份因微生物和药物残留等方面不达标出现出口受阻的

现象[31]。近年来,针对风险可能来源,在小龙虾养殖生产和流通环节、如剥壳、清洗等关键工艺点,生产厂家通过HACCP、食品生产良好操作规范、卫生标准操作规范、ISO9001、ISO22000等质量管理体系的普及、建立和应用,小龙虾产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控制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32]。在湖北潜江市,依托熊口华山园、浩口莱克园、后湖宝龙园3 个密集型水产品加工企业集群中的11 家小龙虾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出口经济,园区内的企业完成了HACCP国际质量监控体系的产品认证和英国零售商协会認证,其中的部分企业在对欧美、韩国、日本等国的出口中获得水产食品的自营出口权[33]。

4.2 危害识别与风险控制技术

小龙虾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危害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可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对危害物进行危害识别;通过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对危害特征进行描述;通过膳食暴露概率分析评估;对危害物进行暴露评估;通过定量评价对具体的风险进行描述[34]。

Gedik等[35]研究砷(As)和其他金属元素(镉、铜、铅、锌)在小龙虾体内的分布发现:含量最高的砷在小龙虾体内各部位的分布为鳃((4.04±1.70) mg/kg)、肝胰脏((3.42±1.57) mg/kg)、外骨骼((1.52±0.85) mg/kg)和肌肉((1.50±0.69) mg/kg)次之;不同组织中砷的蓄积现象差异较大,主要在鳃和肝胰脏积累,小龙虾个体越大,砷含量越高;小龙虾对应饲料水稻、杂草、谷粒和枝条中砷含量均有明显变化,且与水中砷含量呈正相关,检测出小龙虾肌肉组织中砷的平均含量整体在人类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Zhou Mengying等[36]收集来自中国湖北、江西、江苏、山东4 个地区的养殖和野生小龙虾,进行多元素分析发现:小龙虾体内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脏器、外骨骼和肌肉中,且含量为脏器>外骨骼>肌肉;所有区域的小龙虾肌肉样本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镍、铬和硒)含量均高于有毒元素(汞、镉、砷、铅);在湖北、江西和江苏的野生小龙虾中,某些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这些区域的养殖小龙虾,这可能与野生小龙虾的暴露时间和周围沉积物的接触情况有关;可采取多元素结合同位素分析方法区分小龙虾的产地;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得出,从小龙虾中摄取微量元素并不存在严重的健康风险,但应避免过度食用。

小龙虾过敏原研究对危害识别有重要意义。许宁宁等[37]认为,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磷酸丙糖异构酶和血蓝蛋白亚基等是小龙虾中主要的过敏原物质。杨文君等[38]认为,针对小龙虾的过敏原,可采用食物常用的处理方法,如超高压处理、美拉德反应和酶处理法进行过敏原性消减。张轶群等[39]对南美对虾的研究显示,果糖和木糖与虾蛋白产生的美拉德反应并不能对虾过敏原活性产生显著影响。杨荣玲等[40]发明了一种加工方法,通过利用草本植物结合高压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或消除小龙虾中主要变应原蛋白的过敏原性。赵祥杰等[41]发明并公开了一种利用糖酵解方式对小龙虾过敏原性进行消减的加工方法,加工后的小龙虾过敏原性显著降低,大大提高了小龙虾产品安全性。

甄理[42]通过HACCP体系分析出口冻煮小龙虾的加工工艺,提出蒸煮作为最重要的关键控制点,是控制冻煮小龙虾微生物的有效方法,并对蒸煮过程中蒸煮时间和蒸煮温度2 个关键限值做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在国内一些以外贸为主的小龙虾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扩大了小龙虾熟制品的比例,改善了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品出口一直以冷冻小龙虾仁为主的结构,解决了小龙虾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指标难以控制到符合欧美标准的难题。舒新亚等[43]

发明的小龙虾虾仁加工“三三管理法”操作技术,通过严格控制虾仁的加工温度、提高虾仁的加工速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控制了产品内杂质和微生物菌群总数,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巴氏杀菌法产品存在的贮存时间短、运输成本高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4.3 小龙虾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

小龙虾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是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的重要内容,产品的标准直接体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的水平。小龙虾目前在养殖、加工、流通领域现行有效的专门标准有30多项,以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推荐标准居多,也大都由近几年颁布和实施;国家标准、部委、行业和强制标准为空白,一般都是参考虾类和水产品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冠名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现行有效的标准如表1所示。

目前小龙虾产品可参考的国家标准、部委、行业和强制标准主要包括GB 273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是一项强制标准,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发布,适用的水产品范围较广且适用于小龙虾,对产品的感官、理化和污染物限量等作了相关规定[44]。2012—2020年,小龙虾产品一直参照的NY/T 840—2012《绿色食品 虾》是由农业部发布的

农业行业推荐标准,小龙虾品类虽未列入其中,但小龙虾加工多参照此标准中的要求,2021年初NY/T 840—2012废止,由NY/T 840—2020《绿色食品 虾》代替,NY/T 840—2020已将小龙虾归属的螯虾科列入其中,且标准的制定有小龙虾企业参与,这是小龙虾产业标准化的一大突破。目前很多部门和企业也在推进相关方面的标准制定和颁布,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0-12-09发布的一项轻工标准QB/T 5499—2020《即食虾》已在2021-04-01实施。

4.4 小龙虾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采用食品溯源与识别分析技术实现对产品和有机食品等的溯源和鉴别,也将是小龙虾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趋势之一。同时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小龙虾养殖、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的相关指标与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化管理,也是近年来各级政府一直努力提升农产品安全和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突破口。

艾金龙等[45]梳理物联网技术在小龙虾育苗、收购、物流、加工中的应用场景,为小龙虾全产业链智慧化的突破提供了思路。

而这些想法目前在有些区域已经实现,例如,在彭阳等[46]报道的潜江市熊口农场东大垸分厂虾稻田中得以实现。农户可以不用出门巡塘,只需打开手机APP,直观获得夏天的水温、水位、pH值、含氧量等具体信息,远程操作可以自动化完成部分塘间管理。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的“中国虾谷360”,是建成的全国首家可视化的“互联网+小龙虾+流通”S2B2C的小龙虾垂直式电商交易平台,该平台与匹配的全程智能跟踪物流服务平台“虾谷快运”构成集小龙虾收购、批发、检验检疫和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小龙虾大数据交易中心,小龙虾交易基本能实现覆盖周边、辐射全国。

5 未来发展趋势

5.1 注重从小龙虾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管理

小龙虾一般在水质较差的环境也能生存,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對小龙虾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存在威胁;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水体环境不仅对小龙虾的养殖产量和效益有较大影响,还对小龙虾原料的品质起决定性作用;另外,养殖过程中是否规范饲喂、用药和管理也非常重要,一直以来以上2 个问题是直接影响小龙虾质量安全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强调加工和贮运流通的同时,也要注重产业链的源头(养殖端)、销售消费市场(消费端)的质量安全监管与品质控制,树立全产业链的思想,并有相应技术措施进行保障。

5.2 积极发展小龙虾质量安全和品质控制相关的快速

检测方法及技术手段

小龙虾生产季节性很强,集中收获、上市量大,急需快速检测方法及技术手段为小龙虾质量安全和品质控制把关。利用快速检测方法和高新技术手段对小龙虾质量安全和品质特性进行检测是小龙虾产业急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例如,张毅等[47]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小龙虾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快速检测,发现对比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国家标准(GB/T 4789.4—2008)方法,此方法的检出限和阳性率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相同,说明此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5.3 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在小龙虾全产业链中的作用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和智能化完成小龙虾产业全链条质量安全与品质监管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曹惠敏[48]提出可利用区块链技术、二维码技术、条码技术基本实现小龙虾区块链溯源技术体系的构建。类似的小龙虾生鲜、半成品、成品的数据化监管和大数据平台已经在部分区域的示范区开始实践和尝试。

5.4 进一步加强小龙虾副产品高值化综合利用,助力小龙虾产业提质升级

小龙虾副产品综合利用在食品领域的延伸将助力小龙虾产业提质升级,这类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例如,王紫微[49]采用超声辅助酶解小龙虾的方式,制备小龙虾风味调味料,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条件。Bonilla等[50]将一般在小龙虾生产过程中较小的小龙虾采取适当的技术冷冻,分析贮藏180 d过程中水分含量、颜色、pH值及脂质氧化的变化,为规模过小和未被充分利用的小龍虾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这类成果转化生产出的产品,如何在工业化生产中保证产品品质和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控制也是未来面临的实际问题。

6 结 语

小龙虾产品的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受原料本身、产品类型、加工工艺特点、贮藏保鲜手段等各方面细节的影响较大,要实现小龙虾产品的安全性,必须从农田到餐桌实行全链条监管,不仅要对常规的危害物进行质量控制,还要对特定时期内的潜在危害物进行风险评估与质量控制,因此必须在做好规范化养殖的同时,将管理和控制的重心放在加工和流通领域。小龙虾营养价值高、产业链长、经济价值高且涉及面广,其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也将伴随今后深入的科学研究与应用以及小龙虾产业工业化进程的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0)[R]. 盱眙: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020.

[2] 刘凯文, 赵恒彦, 朱建强,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小龙虾产业发展对策: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0): 10-17. DOI:10.13304/j.nykjdb.2020.0449.

[3] 梅冬生, 许正红. 冻煮小龙虾仁加工工艺设计[J]. 科学养鱼, 2021(1): 75-76. DOI:10.14184/j.cnki.issn1004-843x.2021.01.047.

[4] 徐晨, 葛庆丰, 诸永志, 等. 不同地区小龙虾的营养价值和品质比较[J].

肉类研究, 2019, 33(8): 7-11. DOI:10.7506/rlyj1001-8123-20190428-094.

[5] 李新, 黄建联, 熊光权, 等. 二次超声波清洗小龙虾的方法: 中国, CN201811529405.9[P]. 2021-01-22.

[6] 邓宗贵, 毛相朝, 余华. 虾深加工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35.

[7] 庞杰, 陈钰, 董秀萍, 等. 一种抑制虾黑变的保鲜方法: 中国, CN202011126180.X[P]. 2020-12-18.

[8] 江杨阳, 杨水兵, 余海霞, 等. 基于培养基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冷藏小龙虾优势腐败菌[J]. 食品科学, 2019, 40(16): 130-136.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80718-229.

[9] 李睿, 杨俊, 毕旺来, 等. 一种小龙虾复合保鲜剂及小龙虾保鲜处理方法: 中国, CN201711067489.4[P]. 2018-01-26.

[10] 李新建. 淡水龙虾虾仁可食性涂膜技术的研究[J]. 肉类研究, 2011, 25(1): 37-39. DOI:10.3969/j.issn.1001-8123.2011.01.010.

[11] 范海龙, 朱华平, 范大明, 等. 微波加热对小龙虾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41(18): 8-16.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0.18.002.

[12] FAN Hailong, FAN Daming, HUANG Jianlian, et al. Cooking evaluation of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a) subjected to microwave and conduction heating: a visualized strategy to understand the heat-induced quality changes of food[J].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20, 62: 102368. DOI:10.1016/j.ifset.2020.102368.

[13] 徐晨, 诸永志, 葛庆丰, 等. 不同外源蛋白对小龙虾丸品质的影响[J]. 肉类研究, 2020, 34(4): 20-26. DOI:10.7506/rlyj1001-8123-20200228-056.

[14] 赵立, 陈军, 邵兴锋, 等. 冷冻方式对熟制克氏原螯虾虾肉冷冻贮藏(-18 ℃)条件下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10):

232-234.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2.10.018.

[15] 郑静静, 林琳, 张艳凌, 等. 不同解冻方式对熟制小龙虾理化特性的比较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36(9): 188-194; 108.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20.9.0209.

[16] 李锐, 江祖彬, 童光森, 等. 即食麻辣小龙虾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 40(5): 138-143. 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9.05.025.

[17] 徐言, 陈季旺, 楚天奇, 等. 盐煮工艺对即食小龙虾品质的影响[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0, 39(5): 1-8. DOI:10.3969/j.issn.2095-7386.2020.05.001.

[18] 杨海琦, 陈季旺, 楚天奇, 等. 油炸工艺对即食小龙虾品质的影响[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0, 39(6): 9-16. DOI:10.3969/j.issn.2095-7386.2020.06.002.

[19] 崔陽阳, 姜启兴, 许艳顺, 等. 浸渍入味对冷冻熟制小龙虾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技, 2014, 35(14): 297-300; 304.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4.14.057.

[20] 于晓慧, 林琳, 姜绍通, 等. 即食小龙虾复合生物保鲜剂的优选及保鲜效果研究[J]. 肉类工业, 2017(3): 24-32. DOI:10.3969/j.issn.1008-5467.2017.03.005.

[21] 于晓慧. 即食小龙虾保鲜剂的复配及其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D].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 2017: 23-39. DOI:10.7666/d.Y3196937.

[22] 周涛, 吴晓营, 罗海波, 等. 贮藏温度对即食小龙虾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19, 35(9): 141-146. DOI: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9.028.

[23] 李肖婵, 林琳, 郑静静, 等. 不同复合包装材料对即食小龙虾品质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 2020, 45(3): 118-124. DOI:10.3969/j.issn.1000-9973.2020.03.025.

[24] 贺江, 易梦媛, 郝涛, 等. 小龙虾产品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 2019, 35(6): 232-236. DOI: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6.042.

[25] 张泽伟, 吉宏武, 段伟文, 等. 两种灭菌方式对熟制小龙虾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9, 39(6): 93-100. DOI:10.3969/j.issn.1673-9159.2019.06.012.

[26] 张泽伟, 段伟文, 陈铭, 等. 过热蒸汽对熟制小龙虾优势腐败菌的杀菌动力学及其机理[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 40(1): 87-96. DOI:10.3969/j.issn.1673-9159.2020.01.012.

[27] 李肖婵, 林琳, 朱亚军, 等. 巴氏杀菌和超高压杀菌对即食小龙虾货架期的影响[J]. 渔业现代化, 2020, 47(4): 83-88. DOI:10.3969/j.issn.1007-9580.2020.04.012.

[28] 周蓓蓓, 陈小雷, 鲍俊杰, 等. 超高压加工工艺对小龙虾仁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J]. 食品科技, 2018, 43(6): 154-160. DOI:10.13684/j.cnki.spkj.2018.06.029.

[29] 耿胜荣, 熊光权, 李新, 等. 不同灭菌处理对小龙虾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12): 2324-232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2.031.

[30] 陈东清, 汪兰, 熊光权, 等. 电子束辐照对蒸煮小龙虾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9, 37(3): 39-45. DOI:10.11889/j.1000-3436.2019.rrj.37.030401.

[31] 何志刚, 王冬武, 黄向荣, 等. 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J]. 湖南饲料, 2012(2): 25-27. DOI:10.3969/j.issn.1673-7539.2012.02.010.

[32] 杨宝琴. 加工企业拉动、养殖新技术推广潜江小龙虾: “意外”背后的两大利器[J]. 渔业致富指南, 2011(14): 20-22.

[33] 万正鹏. 潜江市小龙虾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 开封: 河南大学, 2019: 18-21. DOI:10.27114/d.cnki.ghnau.2019.000095.

[34] 燕志. 扬州市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小龙虾重金属风险评估[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8: 6.

[35] GEDIK K, KONGCHUM M, DELAUNE R D, et al.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and other metals in crayfish tissues (Procambarus clarkii) under different production practice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 574: 322-331. DOI:10.1016/j.scitotenv.2016.09.060.

[36] ZHOU Mengying, WU Qingqing, WU Hao, et al. Enrichment of trace elements in red swamp crayfish: influences of reg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and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J]. Aquaculture, 2021, 535: 736366. DOI:10.1016/j.aquaculture.2021.736366.

[37] 許宁宁, 赵祥杰, 杨荣玲, 等. 克氏原螯虾过敏原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19, 39(8): 9-10. DOI:10.19754/j.nyyjs.20190430003.

[38] 杨文君, 赵祥杰, 杨荣玲, 等. 小龙虾过敏原及其消减方法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研究, 2018(12): 52-54. DOI:10.19704/j.cnki.xdnyyj.2018.12.022.

[39] 张轶群, 李振兴, 林洪, 等. 果糖和木糖在美拉德反应中对虾类过敏原活性影响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30(9): 11-14.

[40] 杨荣玲, 赵祥杰, 宁泽坤, 等. 降低小龙虾食品中过敏原性的加工方法: 中国, CN201910156663.5[P]. 2019-06-28.

[41] 赵祥杰, 杨荣玲, 许宁宁, 等. 小龙虾过敏原性消减的食品加工方法: 中国, CN201910156668.8[P]. 2019-07-09.

[42] 甄理. 蒸煮是控制冻煮小龙虾微生物的有效方法[J].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 2006(1): 33-35.

[43] 舒新亚, 郑中龙, 郑玉柏, 等. 一种小龙虾虾仁加工三三管理法操作技术: 中国, CN201510815324.5[P]. 2016-03-09.

[44] 夏珍珍, 张隽娴, 周有祥, 等. 我国小龙虾质量安全标准的现状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36(3): 310-318.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20.3.041.

[45] 艾金龙, 王欢. 物联网技术在小龙虾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乡村科技, 2020(4): 124-125.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0.04.065.

[46] 彭阳, 徐博伦, 丁康. 湖北潜江: 多场景智慧用电赋能乡村振兴[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0(14): 24-27.

[47] 张毅, 胡定金, 付云洁, 等. PMA-LAMP法对克氏螯虾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23): 5854-585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3.23.022.

[48] 曹惠敏. 基于区块链的小龙虾溯源技术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应用[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36. DOI:10.27136/d.cnki.ghunu.2019.000347.

[49] 王紫微. 超声辅助酶解制备克氏原螯虾调味料的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9.

[50] BONILLA F, REYES V, CHOULIENKO A, et al. Influence of energy removal rate on the quality of minced meat from undersized crawfish during frozen storage[J].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Nutrition, 2020, 2(1): 20. DOI:10.1186/s43014-020-00033-x.

作者:邱秉慧 王海帆 秦乐蓉 王海滨 廖鄂 彭利娟 陈季旺 邹圣碧

第4篇:小质量 大品质

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在日常骑行的过程中最担心和关注度最高的便是其安全性能的高低。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提高,如今的电动车时速以不能同日而语,每天当您下班回家,走在路上,您或许都会被身边呼啸而过的电动车吓一跳。但是面对如此高速度骑行的电动车,如何在突发情况下保证紧急制动的成功,从而保证驾驶者和行人的安全呢?如此的责任便落在了电动车一个虽小,但是却非常重要的配件身上了,他就是车闸。一个好的车闸不仅能保证驾驶者日常骑行的安全,其更能使电动车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将伤害减小到最下程度。对于这样品质的电动车闸,环顾整个电动车配件行业,我们不禁会将目光停留在一个为行业奉献多年,并以高品质高质量著称的企业身上,他就是唐泽。

产品质量是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融合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整个电动车产业中,2011年唐泽产品覆盖了电动车一半以上的市场,也就是说,现今电动车市场中每两辆电动车中就有一辆使用唐泽制造的车闸。细数配件行业为何唐泽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那就是唐泽车闸的高品质。 其实产品品质的高低与否不仅仅只来源于硬件的不断购置,更重要的是企业悠久历史与文化和当今企业创新精神的融合。这家创建于1998年的专门以生产自行车、电动(三轮)车、轮椅车车闸产品的企业,与电动车产业有着相同的历史进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泽”这个源自日本的品牌,其具有着90年的品牌积淀,在90年的品牌运作与企业发展中,唐泽积累了深厚的企业文化与品牌价值,特别是在对于产品品质的把控与关注上,唐泽更是不遗余力。 在中国获得新生的唐泽品牌,不仅很好的传承了品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品质观念,更重要的是唐泽依据时代而变,以市场为导向,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将产品品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阶段,为唐泽品牌,更为唐泽产品无尽的高品质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经历了几近一个世纪的腥风血雨,如今的唐泽在传承与创新的不断融合下,才真正的容光焕发,生命无限。

传承是对优秀的品牌文化的肯定,创新是一个企业与时俱进的显著标志,这就是唐泽产品质量在当今配件市场不断创造奇迹原因之所在。

产品质量是理念与责任的相互辉映

对于唐泽人来说,为市场提供高品质、安全的产品是员工们进入工厂之际,就必须牢记的口号与永不推卸的责任。在唐泽,上至企业高层领导,下至一线生产员工,始终都是产品的质量作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之所在。

“恪守安全承诺 呵护生命价值”,这是唐泽人发自内心的期许,这也是唐泽人每时每刻都在铭记的使命。为了使每个唐泽人对产品质量的意识更加强烈和关注,唐泽从上到下都会定期的举行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讲座。以安全技能培训,从实践和生产中,不断提高和提升员工在进行一线产品生产时的技能,从生产上杜绝次品在线上的诞生;而安全意识的讲座,则是从意识、理念上将高质量产品意识对员工的灌输,以期从思想上使员工牢牢树立“品质意识”,然后将这种意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从而达到理念与责任在产品生产的有机结合,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下线。

正是在这种安全产品理念与意识,责任与行动的不断结合之下,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在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一些列管理体系的认证中,唐泽堪称行业的标杆与楷模。 可以这么说,正是这些理念的不断深入早就了唐泽高端的品质,而也确实唐泽高端的品质稳住了如今唐泽牢不可破的市场根基。

产品质量是精工与严控的完美匹配

一个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除了对理念的深入贯彻和责任的肩负之时,更重要的就是保证产品生产所需的基本要求,那就是高端的硬件设备和对产品原料的严格把控。

唐泽为了更好配合完美产品的不断下线上市,唐泽从产品诞生的采购就开始层层把关,严格把控。为了使企业采购的原料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唐泽设置了专门的原料检测和采购人员,从原料的出厂到到进厂生产每个环节都有唐泽专人看守与把关;在生产产品的配置上,公司不断花巨资从全国和世界各地引进最高端的生产设备,到如今在唐泽已经形成了装配线12条、冲压加工线4条、焊接线2条、压铸机5台,制动蹄总成加工线1条,全自动镀镍、镀锌、涂装线各1条和专业高效车加工设备30多台,专业生产模具1000多套,在每个阶段上,都以高精尖的设备保证唐泽产品的顺利诞生。其实一个产品能否安全上市,最终的环节就是在产品检测,这也是保证产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面对与最后的把控,唐泽更是将其看成是重中之重。为此,唐泽在检测环节中配备了专业的检测人员,这些员工都有着多年的产品生产和检测经验,此外还设立了专门的非机动车车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测试中心,建立了有害物质专业测试室及材料快速分析室,并配置直读光谱仪、高精X射线荧光光谱仪、六价铬检测仪、定速式摩擦试验机、粗糙度仪、三坐标测量仪等先进的检测设备。

正是精工的铸造与严格的把控才使得唐泽的产品历经千秋万代。

结语:

车闸对于电动车配件来说虽然是一个小产品,但是其关乎着驾驶者的生命安全,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唐泽来说已经早就领会。如今的唐泽正是本着小配件,大责任的胸怀不断在车闸配件行业开疆扩土,造福万年,守候电动车骑行安全这方似静不静的土!

第5篇:传承红色精神塑造独小品质

独山镇中心小学“将军中队”授旗仪式暨“辉煌六十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 人间三月芳菲始,梨花风起正清明

今年是“六霍起义”胜利81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崇高品质引导我校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塑造独山镇中心小学良好品质。在清明前夕,我校积极开展了清明悼念活动。

4月2日上午我校三至六年级近六百名师生在少先队鼓号队的引领下列队来到“六霍起义”纪念塔前,向烈士们敬献花圈,肃立默哀。在庄严肃穆的“六霍起义”纪念塔前独山镇关工委副主任潘士远向我们讲述了烈士的英勇事迹,重温了烽火燃烧、硝烟弥漫的岁月,并宣读了《少先队“将军中队”命名的决定》。镇关工委李道余主任为“将军中队”授旗。在队旗下,将军中队全体队员庄严宣誓:争当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的好队员;争当学雷锋做好事、品质优良的好队员;争当参加文体活动、身体健康的好队员。走将军路、接革命班,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我校在授旗仪式后举行了“辉煌六十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的乐读、会读,有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感。(独山镇中心小学陈忠菊供稿)传承红色精神塑造独小品质

第6篇:品质主管需具备的品质管理知识

一、目标清楚。品质是为公司中长期利益服务的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公司中长期利益的质量目标。在每时每刻个人和部门的每个行为都应符合公司中长期利益这一目标。

二、坚持原则。所谓原则我个人的理解什么是合格,什么是不合格,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质量管理体系。

三、协调和沟通。这主要是指当需要跨部门合作时或部门之间出现分歧时要统一思想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做,可以怎样做变通。要做一个好的品质主管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做协调和沟通时我的经验是把握住以下几点

1位置低一点以一种较低的姿(心)态切入

2眼光高一点在讨论的分析问题时应站在比部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也就是尽量避免本位主义 3办法多一点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应提供多种选择方案以供部门实施。

四、正确看待挫折和失败。做品质主管更多的是和顾客投诉、质量事故、不符合项、各部门和领导的不满等打交道在这时候最关键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把这些都当做是前进中的问题和自己提高和成熟的机会持续改进愈挫愈勇。

五、培养自己的影响力。以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塑造自身的魄力和魅力。从而最终达到一种不怒而威的效果。举个例子我刚进公司时仅是一名质量工程师专门负责处理顾客投诉当时公司里最拖拉效率最低最不守信用的部门是技术部公司所有的部门主管都对他们怨声载道。我于是在分析和制定纠正措施时先让各部门做出承诺然后到各部门跟踪完成情况开始时技术部主管总是说很忙没时间我就搬张椅子在他的办公桌边坐着不说话就看着他忙东忙西直到履行了该部门的纠正措施为止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技术部就能够到时间自动完成纠正措施了在全公司也就知道有一个质量工程师很厉害把技术部门搞定了。当然在具体处理中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品管人员职责一品质经理

1.督导各部门提升产品质量,防止异常发生,达到公司的品质目标. 2.协调及推动各部门按ISO9000各要素运作.

3.召开各种品质会议,协调各部门处理品质异常问题. 4.审核相关部门呈交的品质文件.

5.对进料品质进行最终判定,并推动IQC、QE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辅导、稽核、评估、追踪改善等. 6.定期主持召开供应商评审会议及对供应商评估

7.督导QE主管及时处理生产品质异常问题和客户投诉的回复追踪,确保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8.督导产品可靠性测试和新产品试投产的品质改善及可靠性测试

9.对成品的品质进行最终判定,

10.协调IQC验货的各项工作.

11.督导并审核品质周报、月报表.

12.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二、品质保证主管

1.确认及更改公司之品质体系有效文件,维护公司品质体系有效运行.

2.根据公司程序文件指引指定切实可行的

二、三级支持文件

5.定期制定内部评审及管理审查计划,推动各部门人员执行ISO9000之要素.

6.协调及督导各部门对品质体系中出现不符合项目的改善和追踪是否有效,并记录存档,汇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7.分配及安排外部评审之时间和评审前准备工作.

8.督导各部门正式文件之排版及校正,并进行统一编号的标准化管理.

9.督导内部文件之文件分发、回收、保存、更改作业.

10.协助品质经理相关的品质管理工作

11.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三、QE主管

1.根据工程资料内部要求及时对产品的有关项目组织实验室测试

2.制订品质计划.

3.对各种材料及成品之检验标准书进行审核.

4.即时处理客户抱怨及退货,以确保客户满意.

5.主持每周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6.统计、分析各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7.统计、分析各阶段品质不良,并推动各部门改善,以达到目标.

8.针对材料不良辅导供应商分析、改善.

9.做好品质记录,以便追溯.

10.稽核评估供应商,并做好相应记录.

11.考核下属业绩.

四、IQC主管遵照并执行公司的品质管理制度.并督导全体IQC人员确实执行;,尽最大能力完成任务.

2对IQC的总体事物进行规划,制定IQC内部之品质检验计划、目标,并督导完成.

3.工作的合理分配.合理分配IQC的日常事务至组长,并督促其完成.

4.培训计划的执行.制定IQC、季度、月份的培训计划,并对实验员的指导考核.

5.完成对检验标准书、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工作.

6.品质鉴定与判定.针对IQC进料检验时的材料异常,相关标准作鉴定与判定,并签署意见.

7.对每日、每周、每月的品质检验表的审核.

8.对内与各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协调处理IQC日常事务,对外与各供应商主动沟通,了解供应商品质状况,并督促其进行品质改善.

9.每月协助品质经理定期召开三级供应商评审会议,督促供应商的品质改善。

10.对下属业绩考核

品管七大手法

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

散布图——展示变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

PDCA _计划

实施

检查

改进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为了贯彻预防原则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察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满足要求的均匀性。 品管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一、检查表 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

①确定检查的项目 ②确定检查的频度 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

①确定检查对象

②制定检查表

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

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

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 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

① 确定研究的主题

② 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

③ 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

④ 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

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 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 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 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 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 ① 降低不良的依据

② 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③ 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3、实施步骤

① 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 ② 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 ③ 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 ④ 绘制柱状图 ⑤ 绘制累积曲线 ⑥ 记录必要事项 ⑦ 分析柏拉图 要点

A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

B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C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

4、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① 柏拉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柏拉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效果 ② 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九可以了

③ 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定得太少,5~9项教合适,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做柏拉图无实际意义

④ 作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就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集数据再作分析

⑤ 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项别已经清楚者则无需浪费时间制作柏拉图 ⑥ 其它项目如果大于前面几项则必须加以分析层别检讨其中是否有原因 ⑦ 柏拉图分析主要目的是从获得情报显示问题重点而采取对策但如果第一位的项目依靠现有条件很难解决时或者即使解决但花费很大得不偿失那么可以避开第一位项目而从第二位项目着手。

四、因果图 所谓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主要用于分析品质特性与影响品质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是一种用于分析品质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又称为鱼骨图。

1、分类

1追求原因型在于追求问题的原因并寻找其影响以因果图表示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的关系

2追求对策型追求问题点如何防止、目标如何达成并以因果图表示期望效果与对策的关系。

2、实施步骤

① 成立因果图分析小组3~6人为好最好是各部门的代表 ② 确定问题点

③ 画出干线主骨、中骨、小骨及确定重大原因一般从5M1E即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 法Method、测Measure、环Environment六个方面全面找出原因

④ 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依据重大原因进行分析找到中原因或小原因绘至因果图中 ⑤ 因果图小组要形成共识把最可能是问题根源的项目用红笔或特殊记号标识 ⑥ 记入必要事项

3、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① 确定原因要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集思广益以免疏漏 ② 原因解析愈细愈好愈细则更能找出关键原因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有多少品质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 ④ 如果分析出来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要想改进有效果原因必须要细分直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⑤ 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主要性

⑥ 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5W2H的方法逐项列出绘制因果图时重点先放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原因、结果”分析后要提出对策时则放在“如何才能解决” Why——为何要做对象 What——做什么目的 Where——在哪里做场所 When——什么时候做顺序 Who——谁来做人 How——用什么方法做手段 How much——花费多少费用 ⑦ 因果图应以现场所发生的问题来考虑

⑧ 因果图绘制后要形成共识再决定要因并用红笔或特殊记号标出 ⑨ 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

五、散布图 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系上,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及相关的程度如何,这种图形叫做“散布图”也称为“相关图”。

1、分类

1正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增大 2负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却减小

3不相关变量X或Y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并不改变

4曲线相关变量X开始增大时Y也随着增大但达到某一值后则当X值增大时Y反而减小。

2、实施步骤

1确定要调查的两个变量收集相关的最新数据至少30组以上 2找出两个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两个变量描入X轴与Y轴 3将相应的两个变量以点的形式标上坐标系 4计入图名、制作者、制作时间等项目 5判读散布图的相关性与相关程度。

3、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1两组变量的对应数至少在30组以上最好50组至100组数据太少时容易造成误判 2通常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自变量纵坐标表示效果或因变量 3由于数据的获得常常因为5M1E的变化导致数据的相关性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数据获得的条件进行层别否则散布图不能真实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当有异常点出现时应立即查找原因而不能把异常点删除

5当散布图的相关性与技术经验不符时应进一步检讨是否有什么原因造成假象。

六、直方图 直方图是针对某产品或过程的特性值利用常态分布也叫正态分布的原理把50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分组并算出每组出现的次数再用类似的直方图形描绘在横轴上。

1、实施步骤

1收集同一类型的数据

2计算极差全距R=Xmax-Xmin

3设定组数K K=1+3.23logN 数据总数 50~100 100~250 250以上 组 数 6~10 7~12 10~20 4确定测量最小单位即小数位数为n时最小单位为10-n 5计算组距h组距h=极差R/组数K

6求出各组的上、下限值 第一组下限值=X¬¬min-测量最小单位10-n/2 第二组下限值第一组上限值=第一组下限值+组距h

7计算各组的中心值组中心值=组下限值+组上限值/2 8制作频数表

9按频数表画出直方图。

2、直方图的常见形态与判定

1正常型是正态分布服从统计规律过程正常 2缺齿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3偏态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4离岛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5高原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6双峰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7不规则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七、控制图

1、控制图法的涵义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有静态因素也有动态因素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即时监控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以便改善生产过程减少废品和次品的产出?控制图法就是这样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法它利用现场收集到的质量特征值绘制成控制图通过观察图形来判断产品的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控制图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控制图又叫管理图它是一种带控制界限的质量管理图表。运用控制图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观察控制图上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状况分析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消除使生产过程恢复稳定状态。也可以应用控制图来使生产过程达到统计控制的状态。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是一种统计分布因此绘制控制图需要应用概率论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控制图是对生产过程质量的一种记录图形图上有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并有反映按时间顺序抽取的各样本统计量的数值点。中心线是所控制的统计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界限与中心线相距数倍标准差。多数的制造业应用三倍标准差控制界限如果有充分的证据也可以使用其它控制界限。 常用的控制图有计量值和记数值两大类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每类又可细分为具体的控制图如计量值控制图可具体分为均值——极差控制图、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等。

2、控制图的绘制 控制图的基本式样如图所示制作控制图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按规定的抽样间隔和样本大小抽取样本

②测量样本的质量特性值计算其统计量数值 ③在控制图上描点

④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并行。

控制图为管理者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生产过程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工序的质量情况合理地选择管理点。管理点一般是指关键部位、关健尺寸、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对下工存有影响的关键点如可以选质量不稳定、出现不良品较多的部位为管理点 ②根据管理点上的质量问题合理选择控制图的种类 ③使用控制图做工序管理时应首先确定合理的控制界限

④控制图上的点有异常状态应立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进行生产这是控制图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 ⑤控制线不等于公差线公差线是用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而控制线是用来判断工序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 ⑥控制图发生异常要明确责任及时解决或上报。

制作控制图时并不是每一次都计算控制界限那么最初控制线是怎样确定的呢?如果现在的生产条件和过去的差不多可以遵循以往的经验数据即延用以往稳定生产的控制界限。 下面介绍一种确定控制界限的方法即现场抽样法其步骤如下 ①随机抽取样品50件以上测出样品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做控制图

②观察控制图是否在控制状态中即稳定情况如果点全部在控制界限内而且点的排列无异常则可以转入下一步

③如果有异常状态或虽未超出控制界限但排列有异常则需查明导致异常的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使之处在控制状态然后再重新取数据计算控制界限转入下一步

④把上述所取数据作立方图将立方图和标准界限(公差上限和下限)相比较看是否在理想状态和较理想状态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平均位移动或标准偏差减少采取措施以后再重复上述步骤重新取数据做控制界限直到满足标准为止。

3、怎样利用控制图判断异常现象 用控制图识别生产过程的状态主要是根据样本数据形成的样本点位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失控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样本点超出控制界限

②样本点在控制界限内但排列异常。当数据点超越管理界限时一般认为生产过程存在异常现象此时就应该追究原因并采取对策。排列异常主要指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③连续七个以上的点全部偏离中心线上方或下方这时应查看生产条件是否出现了变化。

④连续三个点中的两个点进入管理界限的附近区域(指从中心线开始到管理界限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域)这时应注意生产的波动度是否过大。

⑤点相继出现向上或向下的趋势表明工序特性在向上或向下发生着变化。

⑥点的排列状态呈周期性变化这时可对作业时间进行层次处理重新制作控制图以便找出问题的原因。 控制图对异常现象的揭示能力将根据数据分组时各组数据的多少、样本的收集方法、层别的划分不同而不同。不应仅仅满足于对一份控制图的使用而应变换各种各样的数据收取方法和使用方法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图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现了超越管理界限的异常现象却不去努力追究原因采取对策那么尽管控制图的效用很好也只不过是空纸一张。 品管新七大手法 ☆ 关联图 ☆ 系统图 ☆ 亲和图 ☆ 矩阵图 ☆ PDPC法过程决策方法 ☆ 箭条图 ☆ 数据矩阵解析法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职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能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人,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的效率.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上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以上八大质量管理原则形成了质量管理体标准的基础.

第7篇:品质控制基本知识(最终版)

品质控制基本知识

一、品质控制的演变

1.操作者控制阶段:产品质量的优劣由操作者一个人负责控制。 2.班组长控制阶段:由班组长负责整个班组的产品质量控制。 3.检验员控制阶段:设置专职品质检验员,专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

4.统计控制阶段:采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是品质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创了品质控制的全新局面。 5.全面质量管理(TQC):全过程的品质控制。 6.全员品质管理(CWQC):全员品管,全员参与。

二、品质检验方法

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 适用于以下情形: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

①适用于以下情形:a. 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b. 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 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d. 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也可以将一个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b.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d.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e.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

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

1、S-

2、S-

3、S-4,一般情况下,采用一般水平Ⅱ。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⑤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还是多次抽样方案。 ⑥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三、检验作业控制

1、进料(货)检验(IQC):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①进料检验项目及方法 :a 外观:一般用目视、手感、对比样品进行验证;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②进料检验方法:a 全检, b抽检

③检验结果的处理:a 接收; b拒收(即退货); c 让步接收; d全检(挑出不合格品退货);e 返工后重检 ④依据的标准:《原材料、外购件技术标准》、《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理化检验规程》等等。

2、生产过程检验(IPQC):一般是指对物料入仓后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品质控制,即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而相对于该阶段的品质检验,则称为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①过程检验的方式主要有:a. 首件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b. 过程控制与抽检、巡检相结合; c. 多道工序集中检验; d. 逐道工序进行检验;e. 产品完成后检验; f. 抽样与全检相结合; ②过程品质控制(IPQC):是对生产过程做巡回检验。

a. 首件检验; b. 材料核对;c. 巡检:保证合适的巡检时间和频率,严格按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检验。包括对产品质量、工艺规程、机器运行参数、物料摆放、标识、环境等的检验; d检验记录,应如实填写。

③过程产品品质检验(FQC):是针对产品完工后的品质验证以确定该批产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属定点

检验或验收检验。a. 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理化特性等;b. 检验方式:一般采用抽样检验;c.不合格处理;d.记录; ④依据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序检验标准》、《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等等。

3、最终检验控制:即成品出货检验。(Outgoing Q.C)

4、品质异常的反馈及处理:

①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车间立即处理;

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则持不良样板交主管确认,再通知纠正或处理; ③应如实将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④对纠正或改善措施进行确认,并追踪处理效果;

⑤对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应作好明确的状态标识,并监督相关部门进行隔离存放。

5、质量记录:为已完成的品质作业活动和结果提供客观的证据。 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字迹清晰、完整并加盖检验印章或签名。 还要做到:及时整理和归档、并贮存在适宜的环境中。

四、统计技术简介(参见《统计技术应用指南》)

1、分层法:是运用统计方法作为管理的最基础工具,目的是把杂乱无序的资料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和统计。

2、调查表: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常用调查表来收集数据。如不良项目调查表、不合格原因调查表等。

3、排列图: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理(即二八原理)制作而成的。排列图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以百分比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至右依次排列。

4、因果分析图:是用于分析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图表,一般从人、机、料、法、环、测等6个方面分析。

5、直方图:(略)

6、控制图:(略)

五、质量管理常用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方法

1、PDCA管理循环

PDCA管理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程序),把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划为P(plan计划)、 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处理)四个阶段。 第一为P(计划)阶段,其中分为四个步骤 (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4)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定出目标 第二为D(实施)阶段:按照制订计划目标加以执行

第三为C(检查)阶段:检查实际执行结果看是否达到计划的预期效果。 第四为A(总结处理)阶段,其中分二步:

⑴总结成熟的经验,纳入标准制度和规定,以巩固成绩,防止失误 ⑵把本轮PDCA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轮PDCA循环中去解决。

2、5W2H法 : Why: 为何----为什么要如此做? What: 何事----做什么?准备什么? Where: 何处----在何处进行最好?

When: 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 Who: 何人----谁去做? How: 如何----如何做? How much:成本如何?

3、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励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和潜在的质量改进机会。一般应用在分析讨论会议中,特别是QC小组会议 、质量分析会等。 在运用头脑风暴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禁止批评:不准批评和反对他人的意见;

2.自由奔放:尽情地想象,自由地发言,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欢迎多提观点:提出的观点越多越好;

4.结合改善:与别人的意见相结合,不断启发和改善自己的想法; 5.如实记录:对任何人的发言包括相反的意见都要如实记录下来。一是获得全面的信息,二是给人以重视感,从心理上感召他人多发表意见。

六、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 1 QC小组的组建

①QC小组的定义:QC小组(Quality Control的缩写)即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生产现场或工作岗位上的职工自愿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解决工作场所存在的问题,以达到质量改善的目的。QC小组是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②QC小组活动的作用:A. 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B. 预防质量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改进; C. 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强化团队意识和质量意识,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③组建QC小组的原则:A. 自愿参加,自愿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基本原则; B. 由上而下,上下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基础;C. 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好形式;D. 事实求是,结合实际。 ④QC小组的人数:QC小组人员不宜过多,一般3-10人为宜。

⑤QC小组组长的职责:A. 组织小组成员制订活动计划,进行工作分工,并带头按计划开展活动;B. 负责联络协调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小组活动情况,争取支持和帮助;C.抓好质量教育,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D. 团结小组成员,充分发扬民主,为小组成员创造宽松的环境,增强小组的凝聚力;E.经常组织召开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各种问题,做好小组活动记录,并负责整理成果和发表。 2 QC小组活动步骤

① 活动课题的选择:选题范围 :提高改善产品质量的课题;降低损耗的课题;优化环境的课题;改善管理的课题;提高职工素质的课题。

对选题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提倡大小课题相结合,以小课题为主;选题要具体明确;选题应选周期短,见效快的课题,一个课题一般应在3—6个月完成,最多不超过一年时间。

② 现状的调查:通过调查表或其他形式,运用数据说话的方式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主攻方向,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③设定目标:制定的目标应是经过大家的努力可以达到的。

④原因分析:运用恰当的工具,把现状调查的主要问题按人、机、料、法、环、测等六大因素,采用调查表、

因果图、排列图等恰当的工具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并确定主要原因。注意:在原因分析时,应召开小组会议,运用头脑风暴法,发挥团队的智慧,尽可能将原因一一找出。

⑤制定对策:一般以对策表的形式列出具体项目,在制定对策表时,应采用5W1H法,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对

策表应包括:为什么要制定对策(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哪里执行(WHere),谁去执行(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和如何执行(How)等。

⑥实施对策:按制定的对策或计划执行。

⑦效果检查验证。

类似问题再发生。

⑧巩固措施: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并纳入有关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度和规定之中,以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同时防止

PDCA 简介

1. PDCA是一种很科学的管理程序﹐又称管理循环。

P Plan计划

D Do执行

C Check查核

A Action处理改善

2. PDCA的实施方法及原则

2.1 Plan

a. 首先主题要清楚﹐以5W2H进行分析﹕

Why 为何 What 何事 Where 何处 When 何时 Who何人

How 如何做 How much 多少资源

b. 目标要明确﹐订定目标要掌握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

Specific : 目标清楚﹐主题明确。

如﹕降低产品不良率 Measurable : 目标要可衡量的﹐要以数据作目标。

如﹕不良率从3%降至1%

Attainable : 目标经过努力是可达到的﹐不要订做不到的目标。

Relevant : 目标要组织与个人能结合﹐有关联的。

Time Table : 目标地达成要有时程。

2.2 Do

a. 掌握3现(现场﹑现状﹑现物)

现场﹕确定问题发生的具体地点(客户﹑厂内﹑市场或其它)

现状﹕确定现问题出现拭爱状况(客户刺戳刺客诉或退货﹐厂内现出现什幺样异常现象) 现物﹕确定问题所发生的具体产品

b. 具体执行

采用5M2E分析问题来源因素﹕即﹕机器﹑材料﹑方法﹑人员﹑管理﹑环境﹑工程

(1)层别法进行资料统计

(2)柏拉图排列重点﹐按照80/20原则﹐优先级

(3)鱼骨图法进行重点项目分析原因﹐并提出即刻对策各长期对策。

2.3 Check

a. 执行Do的检讨结果﹐排定日程表﹐包括﹕实施时间﹑完成时间﹑责任者﹑确认者以及确认效果。

b. 制定查核表定期查核改善效果。

2.4 Action

将最终检讨结果与原计划比较﹕

a.当效果不理想或不明显时﹐究其原因通常是﹕

(1)对计划的工作﹐事先未进行现状分析。

(2)计划目标不当。

(3)计划做法不对。

(4)未依计划充分准备。

(5)未依计划做彻底执行。

(6)执行过程中未有效控制。

这些可能的原因应加以逐项分析﹐进行修正措施﹐再次拟定新的计划方案。

b.如效果很理想时﹐要继续维持并加以突破﹐并拟定新的目标﹐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2.5 以上PDCA一直循环﹐新的阶段又有新的目标。PDCA管理循环﹐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停的改善﹐永无休止的追求完美。

第8篇:原料知识——原料的品质与鉴定

原料的品质从根本上决定着菜品的质量,因此科学合理地把握原料的性质与性能,正确判断原料品质的优劣好坏,是选择使用原料的关键问题。

一、影响原料品质的基本因素

直接影响原料品质的环节主要有生长过程、加工过程、包装过程、运输过程、贮存过程等,影响原料品质的基本因素主要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物理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化学因素主要有工业三废的污染、农药、化肥、洗涤剂中的残留物,铅、铜、锌等有毒重金属物质和其他化学放射性有害物质等。生物因素主要有昆虫的侵蚀蛀咬;微生物主要有霉菌、细菌、酵母菌、乳酸菌、葡萄球杆菌、芽孢杆菌、变形杆菌等。这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对烹饪原料的侵袭会引起烹饪原料的变质。

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有动物组织中的多种活性分解酶的作用,以及植物组织自身的呼吸作用。这些因素也会引起烹饪原料的变质。

二、原料品质的鉴定指标

烹饪原料的品质是由烹饪原料固有的纯度、新鲜度、成熟度决定的。

1.感官指标

主要包括原料品种的颜色、气味、形态、质地、重量、粘度、弹性等。

2.理化指标

主要包括原料品种的营养物质、化学物质、毒害物质、酸碱度、硫化度、胺的含量等。

3.生物指标主要指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和细菌等。

第9篇:环保知识、小知识

环保小知识

1、顺手关水龙头。洗手擦肥皂时,要关上水龙头。不要开着龙头用长流水洗碗洗衣服。看见漏水的龙头一定要拧紧它。

2、一水多用,尽量使用二次水。例如,淘米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脸、洗衣后的水可以留下来擦地、冲厕所。多淋浴,沐浴节水且更卫生。

3、在马桶的水箱里放一个可乐瓶。这一小小行动每次可节约1.25升水。

4、少用洗洁精。大部分洗涤剂是化学产品,会污染水源。洗餐具时如果油腻过多,可先将残余的油腻倒掉,再用热面汤或热肥皂水等清洗,这样就不会让油污过多地排入水道了。有重油污的厨房用具也可以用苏打加热水来清洗。

5、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待机状态时,实际并没有完全切断电源。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小时。

6、用温水煮饭。用温水煮饭,可省电30%。

7、争做公交族或自行车族。这样既可节约汽油,又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还可以缓解交通堵塞。

8 选购绿色食品。很多蔬菜水果都喷洒过农药、化肥,还有很多食品使用了添加剂。这样的食品会危害健康和智力。

9、选无磷洗衣粉。含磷洗衣粉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10、买充电电池。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电能的。当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

11、拒绝过度包装。不少商品如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12、自带菜篮买菜。买东西时少领取塑料购物袋,上街购物时带上布袋子或菜篮子。

13、少用一次性餐具。外出就餐时,自备筷子和勺子。少用快餐盒、纸杯、纸盘等,尤其要少用一次快筷子。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14、少用木杆铅笔,多用自动铅笔。

15、充分利用白纸,尽量使用再生纸。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拒绝接受那些随处散发的宣传物,制造这些宣传物既会大量浪费纸张,又会因为随处散发、张贴而破坏市容卫生。再生纸是用回收的废纸生产的。一吨废纸=800千克再生纸=17棵大树。

环保知识

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臵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臵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舆论宣传而使全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书,书中阐释了农药杀虫剂滴滴涕(DDT)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美国政府开始对剧毒杀虫剂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通过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该书被认为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中国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1972年开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厅水库保护办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共同研究处理位于官厅水库畔属于河北省的沙城农药厂污染官厅水库问题,导致中国颁布法律正式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有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厅)。并设立环保举报热线12369和网上12369中心接受群众举报环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职责是执行各级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励开发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以控制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一、物种灭绝。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保约有200个特有属。然而,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据统 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 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近年来,非法捕猎、经营、倒卖、食用野生动物 的现象屡禁不止。广东省吴川县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胆等案件在国际上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植被破坏。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 盖率仅13.9%。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很严重, 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 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国年均达837万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风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十年来土地沙 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1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 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 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应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全国每年 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十大环祸患威胁人类

一、土壤遭到破坏

据参考消息报道,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亚洲、 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 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 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 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 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

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 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如孟加拉国、中国沿海地带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 都将本水淹没。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据预计,1990-2010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能源消费将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 源消费将增加50%-70%。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 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 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的灭绝。因为一些物种的绝迹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品的 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能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会 引起瘟疫。

四、森林面积减少

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在1980-1990 年,世界上有1 .5亿公顷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 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再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 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六、化学污染

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 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 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 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七、混乱的城市化 到本世纪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将达21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拥 挤、水被污染、卫生条件差、无安全感---------- 这些大城市的无序扩大也损害到了自然区。因此,无限制的城市化应当被看作是 文明的新弊端。

八、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由于过渡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因此,许多靠摄取海 产品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集中存在于鱼肉种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 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 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挤在离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 方。这种人口拥挤状态使常常很脆弱的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九、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 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十、极地臭氧层空洞

尽管人们已签署了蒙特利尔协定书,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两个极地的上空仍再次 形成臭氧层空洞,北极的臭氧层损失20%到30%,南极的臭氧层损失50%以上。

日常环保知识

1、不要烧落叶和废纸

树叶本身能吸收和蓄积一些有害物质,同时还积存不少灰尘。废纸中含有一些油墨,里面含有铅和其它有害物质。燃烧时,树叶上的一些有害物质会随烟雾排入空气,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致癌物3,4苯并芘。污染的空气必然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废纸在燃烧时,除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外,还会向空气中排放铅等有害金属。因此,不应随意地焚烧落叶和废纸。树叶在清扫后,可以装入垃圾集装箱由环卫部门处理,最好能埋入土里,让其腐败变成养料。废纸应回收进行处理,有些保密材料应送到有关工厂处理,这样废纸即能做纸浆减少浪费,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2、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 洗菜、淘米后的水可以供家畜宠物饮用或浇灌花木,洗衣后的水可以用业拖地、冲马桶等。洗脸水可以用来脚,然后再冲马桶。

● 在卫生间、厨房这些常用水的地方备一只小水桶,把用过一次的、还可再用的水储存下来再利用。

3、 节约用电

我们每个人的用电方式和周围的大气环境息息相关。节电既是节能又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节约一度电就会消耗330-440克煤当量的煤,少排放1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和30克左右的二氧化硫。

4、环保地板

基材板全部采用速成林或用其他人工林来代替,从而避免大量地使用珍贵树种,不至于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甲醛释放量,抑制螨菌,减少了患气和呼吸疾病的可能性。

5、家庭装潢注意环保

家庭装潢时,要简单化装修,既可以节约资源,又避免污染隐患。购买对人体无害的木板、油漆、家具、石村、瓷器、建材等,常开窗流通空气,避免残留化学用品、放射性物质损伤健康。

6、 植树造林,种花养草

● 积极参加各种植树和认养绿地活动。人人都多出一分力,世界就多一份绿。

● 爱护绿色植物,不采摘花草,不践踏草坪,不破坏树木花草。看到毁坏树木的行为要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7、 不宜选购超白卫生纸

在购买卫生纸、纸尿布等纸质用品时,一定要挑选没有经过漂染的,切记不要单看颜 色洁白就购买,这样的纸制品很可能是经过氯漂染的。在漂染的过程中,除了会消耗大量能源外,同时也会对水流和河道造成有毒化合物的污染。

8、 以步当车或做骑车族和公交族

汽车以燃烧汽油为动力,汽油中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化合物等,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近几年,轿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随之而来的是城市道路的压力剧增,大气污染进一步加剧。因此,从减少污染、呵护健康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尽量少用私家车。

9、 拒绝豪华包装

豪华包装造成的浪费是巨大的,其所造成的污染也是显见的。对此,我们要以简约为荣,以环保为荣,注重商品内在的品质,而不是外在包装。

10、 支持废物再生利用

废物再生利用的意义一是节约资源;二是减少污染。因此,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废物的再生利用。

11、 如果你已经成了有车族,应努力从环保角度使用汽车

● 尽量选择无铅汽油

● 采取措施减少尾气排放

● 到正规的洗车行洗车

● 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车内

12、 野餐时不遗洒垃圾

作为野餐者,应该怎样做呢?首先要探明所到之处是否允许野餐,如没有禁令,野餐时牢固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一旦找不到垃圾箱,就把垃圾装在袋子里带回来。另外,碰到烧肉、点篝火或野炊,要等为星熄灭了才能离开,以免发生火灾。

13、 餐桌上的重金属污染

人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农产品和动物食品,农产品或动物饲料受到污染就会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在对居民经常吃的各类食品的测量中,鱼虾贝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鱼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蔬菜和水果。在粮食食品中,玉米粉的铅含量居首位,旱稻米的镉含量最高。这些食品经消化道、呼吸道吸收后转入血液的铅,以不溶性磷酸铅形态积聚在骨骼中,其他存在于肝、肾、肌肉等部位,有的铅化合物则在脑组织中富集。

14、对色彩鲜艳的食品说不

色素是食品着色剂的俗称,分为天然食用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天然食用色素从天然食物中提炼,无毒无害。人工合成色素大部分从煤焦油中提取,具有一定毒性。商标上只标明“食用色素”的通常可能就是人工合成色素。所以,对颜色特别鲜艳诱人、特别漂亮的饮料食品还是躲开为好。

15、 对付厨房中的污染采取的措施

● 更多地使用电磁炉、电饭煲等无烟炉具,同时不断关注有关部门对燃气灶具和煤灶的改进信息,选用相对安全的灶具,使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尽可能少地生成和排放污染物。

● 安装油烟机和排风扇。

● 经常开窗。

● 控制烹调油温。

16、 食品包装ABCD

A 食物不要与塑料为伍。注意不用塑料包裹热的食品,更不要用微波炉加热有塑料包装的食品。

B 不要在金属容器中保存蜂蜜。

C 不能用印刷品包食品。

D 用白纸包装食品也有问题。

17、 居室排污攻略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自然通风30分钟以上,或机械通风15分钟。

● 保持家居清洁及干爽,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以下。

● 堵塞、密封室内地板上的缝隙和水、电等管道的空隙,覆盖暴露的地基土壤或从地板下抽气,以降低氡气浓度。

● 在装满水的容器中加入适量醋放在通风的房间并打开家具门,既可适量蒸发水分保护土墙顶涂料面,又可吸收消除残留异味。

上一篇:我和我的祖国下一篇:校园健康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