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英语教学满足社会需求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成为当代主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也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该培养出一批适合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基础课程,但是创新创业项目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特色英语教学满足社会需求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特色英语教学满足社会需求论文 篇1: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气象行业特色高校改革途径探析

【摘 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为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行业特色高校势必要进行一系列改革,气象行业高校更是如此。本文将在分析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应从五个方面构建气象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更新行业特色教学理念、编写特色教材和教辅材料、创新行业特色教学方法、打造行业特色精品课程、构建行业特色评估体系。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 国际化 改革 教学模式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正朝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教育也随着国际化的浪潮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并在观念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力发展也对高校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提出了新的专业特色要求。这就无疑对现行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试着分析气象行业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探索行业特色高校的改革途径。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正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出的定义,它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由原来的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调整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地方政府管理的一类高校。200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陈希在第三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暨共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经过10年的实践,高等教育界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正在形成两项基本共识。一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这两项基本共识,为进一步促进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行业特色高校因其行业特点和专业特殊性,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较之其他院校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把自身的行业特色凸现出来,就要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发出应有的声音。这对这类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对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

二、国际化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为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教育背景和有利条件。针对行业特色高校的专业特点,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应思考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从本质上讲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直接面向教学实践活动,又能对教学活动提供指导,所以通常被称为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为搭建这样一座桥梁,必须具备以下4个基本条件:

(一)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论作指导。目前大多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大纲仍是1992年1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以下简称《大纲》) , 其中对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 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这个大纲的出台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我国硕士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是它毕竟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无法完全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生的英语教学要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纳入进去,编写符合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教学指导纲要。在教学理念上,应坚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基本能力的指导方针,把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的思想观念深入贯彻到常规教学和学习中去。

(二)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种类繁多,林林总总中要寻找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也非易事。行业特色高校在研究生英语教学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也不乏诸多局限性。有些学校可以自身专业优势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农林特色高校就可以把某些课程放到农林科学实验站、试验田等地方开展,让学生以实地考察的形式把英语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但是正是由于行业特色高校的自身特色,使得其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词汇也比较生僻,普通英语交流基本用不到,从而导致不少学生觉得专业英语的学习难度较大,而且使用性不强,即使用心学习也觉得收效甚微,索性放弃对此的学习。综合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应从学生学习英语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既能通过公共英语的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起到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的作用,一举两得。

(三)要有密切结合实践的教学素材。教材是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教学改革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各高校使用的研究生英语教材比较集中的是上海外教社、外研社和人大出版的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按类别分为综合教程,精读、阅读、听说、翻译教程等。该类教材对于综合性高校的研究生来说似乎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但是不太适合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生。目前关于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教材寥寥无几。所以,急需根据各行业特色,编写一系列富有专业特色的英语教材,为其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素材。

(四)要有合理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们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才能建立一套合理化、多元化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现在普遍采用的教学评估方法是考试。虽说随着教学评估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考试的形式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传统意义上的考试形式依然是主导。笔者认为,最能真实体现教学效果的方法是用事实说话。让学生在实践中体现出他们的专业知识领域的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气象行业特色高校创新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英语越来越多地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主要语言,这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学习经历,因为他们现在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学术话语环境的常规做法,以便了解他们所在的学科并自如地在其中遨游”。国际化教育的浪潮使得学生不得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英语能力。气象行业又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行业,每年通过世界气象组织主办或其下设各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各类国际会议就有上百个,这些会议的工作语言基本都是英语。学生要参与或获取最新的信息就必须借助英语这个工具。

研究生自身特点和需求促使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训练,研究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比较强,而且也具备一定的专业研究素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研究生的学习需求。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从课本获取基础知识,而是更注重应用。目的有三:一、为了日后工作的需要,二是为了促进本专业的知识学习,阅读国外文献,了解国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动态。三是了解更深层次的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运用技巧,提高英语能力。所以,为满足研究生的这些需求,一定要彻底改变为应付考试而设立的教学模式。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水平的高要求促使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气象类行业的毕业生主要工作单位是各省市县气象局、气象站(台)、航运和海运行业的气象部门等。很多岗位都需要经常使用英语,对英语阅读、听说、写译等方面的能力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就会在考虑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择优录取英语应用水平较高的毕业生。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业需求成了教学模式的指挥棒。

行业特色高校的长远发展要求对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国内,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策略已经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为了长远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高校更应具有向全球发展的眼光和胆识,与国际上同类的高校建立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必然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水平上有相应的提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把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改革推到体现国际化水平的最前沿。在江苏省的行业特色高校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为代表的气象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南信大作为气象行业的领军高校,在保持自身行业特色的同时,紧跟教育国际化发展步伐。学校对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采取培养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相结合的方针,处处体现气象行业特色。

四、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

(一)更新行业特色教学理念

凡事理念应先行,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亦是如此。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学术和工作。在学术上,他们需要借助英语查询并阅读专业英文文献,撰写英文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用英语交流,或者进一步出国学习深造。在工作方面,一些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岗位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彻底改变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更应从转变思想观念的角度入手,制定一系列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教学指导方针和措施,切实做好基础专业知识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工作。

(二)编写特色教材和教辅材料

对于气象行业特色高校而言,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行业的特点,引进或编撰一批富有专业特色的英语教材和教辅材料。新编的教材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时代感,应把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囊括进去。例如,气候变化问题、防灾减灾和气象公共服务等问题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编写新教材时可以选取相关材料作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熟悉气象专业知识的规范表达,从而为学生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参加国际会议或撰写学术论文等提供帮助。

(三)创新行业特色教学方法

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为了突出行业高校的特色,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应有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应不断更新讲授方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来讲,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最直接也最易于操作的就是词汇知识的讲授。简单词的讲授看似最简单却往往是最难记忆的,而且很多单词都是多义词,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充分把握一些基本词汇在气象专业领域中的含义。例如。tail,本义为:尾巴,辫子等。但与wind 组合起来后,是专门的气象用语“顺风”。所以,在阅读气象类英语文献时,切忌望文生义。另外,有些词组在日常用语中的含义与气象英语中的含义不太符合,这就要求掌握一些气象英语通用说法,如在气象词汇里, trade wind译成“信风”而不是“贸易风”,favorable wind译为“顺风”,head wind 译为“逆风”。

词汇教学中还有很多技巧可以用,构词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只要掌握一个词根或核心词的意思,相关的一连串词或词组就基本都会了。在英语中有很多词缀,例如, sphere指球体,范围,与专业词汇中的一些词根组合表示“层”的含义。如atmosphere指大气,大气层,troposphere 指对流层,stratosphere 平流层等。通过词根和词缀相结合记忆的方式可以快速高效地记忆同一系列的单词,从而减轻记忆难度,节省时间,提高学习兴趣。

(四)打造行业特色精品课程

据研究表明,目前国内除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为数不多的一些院校开设了不同种类的选修课程外,大部分院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仍以精读、听说等必修课程为主。即使在开设选修课程的院校中,成功地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的院校也屈指可数。而在气象行业特色高校中,更是极其少见富有气象行业特色的公共英语必修或选修课程。

所以,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生应注重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英语课程进行学习。而作为传授知识和提供平台的该行业高校,更应立足学生的需求,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开设富有行业特色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课程,打造精品课程教学平台。

(五)构建行业特色评估体系

气象行业的教学评估和测试应结合行业特点,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例如针对学习天气预报专业的学生,考察其公共英语学习情况时,可以试着摆脱笔试考试的形式,让学生即时用英语播报一段天气情况等,或者适当地让学生模拟演练不同气象岗位工作的实景,考察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打算组织一次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会议,需要邀请一批国内外知名气象专家和学者参会,这时就可以把考试题目设定为模拟举办国际会议的场景,考查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构建行业特色型评估体系,可以尝试联合其他同行业高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专业英语知识竞赛,模拟国际会议,举办辩论赛等。可以考虑与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能部门合作,邀请一批专业知识过硬,英语水平又高的专家和领导参与进来。所有参赛队员按角色分为不同的国家代表队,由一人担任联合国主持人,假设在讨论一次世界气象组织的代表大会,各个国家都在会上做自我陈述,说明本国的立场和观点。各气象行业高校可以借鉴国家气象局经典案例的经验,与同行高校合作,组织气象行业英语技能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各个学校选拔一批优秀学生组成代表团,模拟各类国际会议,从而为评价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效果拓宽渠道和实现形式。

五、结语

总之,为了更好地推进气象行业特色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应从上述五个方面对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换句话说,改革就是要更新教学理念,借助教材这种媒介,通过多种有效的方法和开设特色的精品课程,最终以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些措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开来对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气象行业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顺利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张芹.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05(1):1.

[2]李爱民. 行业特色型高效研究现状评述[J]. 中国高校科技,2012(10):54-57.

[3]陈希. 高水平行业院校要坚持走特色化办学道路[N]. 中国教育报,2009-12-20(1).

[4]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2.

[5]张晓君. 英国EAP教学发展对公外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1):152-155.

[6]柳君丽. 研究生公共英语选修课程设置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08(3): 42-45.

作者:马婧雯 王晶

特色英语教学满足社会需求论文 篇2:

创新创业背景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成为当代主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也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该培养出一批适合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基础课程,但是创新创业项目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创新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融合创新出发,在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创新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思想对大学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在以往的创新创业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创业教育一般作为课外公共课程,并不受学校的重视,未能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融合。部分学校虽然提倡学生自主创业,但是不仅没有给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创新创业项目,因为许多项目具有局限性,想要拓宽这些项目的领域,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英语学科的发展及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分析

1.1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大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应该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基准,完善高校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渴望提出了新的标准,创新创业人才目前是企业最渴望的人才。当今企业生产生活环境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是单纯地依靠某一固定的思维、技能与知识已经不符合当今企业发展情况,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高校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比如刘强东创造了京东,并创造了京东物流,开辟了平台与物流的融合创新,同时促进了网络平台网店的产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岗位,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了创新创业思想,所以创新创业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企业非常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高校只有输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才能使毕业生更符合市场的标准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教育之中是时代的需求。

1.2推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校中能够为高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途径,是高等教育学校及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能够革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更加满足学生需求,形成满足时代发展的创新方案并实施。在以往的大学英语课堂当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时,忽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创新创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局限学生的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能够为学生的创业拓宽渠道,引领学生把握创新机会,显现出学生创业的能力,满足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有利于促进高校发展,促进专业人才走向社会。

2.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在现如今创新创业兴起时代,高校更应该将创新创业融入基础课程当中。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独立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课程的独立性,导致这些创新创业课程并未与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课程融合,导致目前创新创业课程未实现与英语专业课程的接轨,一些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理念落后。就现状来看,一些大学并未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搭建项目工作,创新创业途径受到限制。基于目前社会已经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了明确的呼喊,学校应该融入创新创业理念促进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拓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领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及创业的项目机会,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更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只有真正为大学生提供了平台,在新的模式下学习英语才能让大学生具备参与国际企业创新项目的能力,才能让大学教育真正实现与岗位的对接,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策略分析

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是一个很好的措施,由于大学本身创新创业项目的局限,因此大学内部很少给学生提供专门的创新创业平台供其发展。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下文将从几个方面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并促进教育改革提出策略。

3.1制订符合英语专业的创新创业培养方案

英语作为国际上最受欢迎的语言,决定了它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英语专业具有联系世界的独特优势,如果学校能够基于创新创业模式,为学生搭建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平台,就能为学生提供就业选择,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学校在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制订培养方案时,一定要基于现在的情况,制订适合英语专业的创新创业培养方案。首先,培养学生基本的交际能力、语言交流能力,为学生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学校应该大力和外企建立连接,为学生提供更多渠道,让学生走出去,在实践当中得到成长。要求学校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并且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以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实际交流能力发展。其次,学校在设定培养方案时,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拓展道路,提供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在选择当中发挥自主性,得到锻炼和提升。鉴于与外国企业合作及交流的困难性,学校应该设计有层次的培养目标,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只有推动学生发展,让学生真正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渠道、实践方向,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发展。所以,学校应该研发出英语加专业加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创新的项目和平台,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和实践,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

3.2创新改革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有针对性,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必须和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岗位相吻合。实践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就业发展,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实践课程必须与对应的岗位要求的核心职业技能相吻合。高校要对学生以后工作岗位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找到学生从事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并将其合理地融合相关课程当中。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在设计过程当中,除了考虑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岗位需求外,还应该结合本校特点开设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如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实践课,促进学生基础能力掌握的课程,培养企业特色人才的实践课程。高校在开展课程时应该紧紧围绕岗位对接和分阶段螺旋,建设实践课程体系。目前高校生源多样化,如普通高中生、职业高中生、中专生、技校生等。这些不同层次的在校生,文化知识基础有差距,抽象思维能力有差距,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距。由此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地阶段化开设实践课程,并以此为基础,建设有层次的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3.3打造创新创业师资团队

教师是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引导者,教师水平决定了英语专业课程开设质量。高校应该重视教师师资团队建设,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专业有素质的教师团队是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关键。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多元化发展,为教师建立师资培训工作站,推动教师团队建设。所谓促进教师多元化发展就是夯实教师的知识基础,确保教师知识专业化,为教师由理论型转向实践型做基础。其次,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除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要能够对知识进行实践。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效建立起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从业素质。最后,高校应该培养教师的工作能力,教师只有知道如何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如何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才能推动学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发展。比如,高校可以安排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较为丰富的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战演练,让教师在企业中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在实践当中积累经验。其次,对于基础薄弱的教师团队而言,高校可以与相应的企业对接,邀请有实战经验的从业人员、工作人员到高校为教师开展教学理论专题培训课,促进教师对企业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工作责任的理解,弥补教师专业程度不高的不足,促进教师实战经验的积累和实战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教师的多元化发展。

3.4注重英语专业创新实践模式

英语专业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为了更好地促进英语专业的发展,高校应该为学生打造一定的实践场所,为实践课程的开设提供保障。首先,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课程,开设不同类型的英语专业实训教室。比如,运用信息技术室、程序设计室及英语专业室,为学生开展基础训练室、岗位训练室、岗位能力发展室。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上岗能力,开设对岗课程,高校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校内开设的综合能力实训教室,让学生在校内不同的训练室得到不同能力的提高。最后,为了促进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发展,高校可以先后与多种类型的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开设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的途径,学校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教师时,促进企业内部的发展,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工作,让学生承担实际责任,处理实际问题,无疑让学生在岗位实践当中能力得到提高。

3.5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创业体系

产学研结合使科研教育及社会不同资源在优势上得到协同和集成,技术得到创新,上中下游对接和耦合,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体系,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体系,并且在运用过程当中体现出综合性优势。产学研能够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满足各领域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促进有效组合。高校学生迟早都会走入社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生活工作,如果能够提早引领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未来发展将有不可替代的帮助。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要努力争取机会构建创新创业体系,让学生在企业内部得到实践,走入企业,感受真实的环境,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实践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水平,学校还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为其引入一些优质资源,让学生接触更多、更专业化的知识,进而为学生走入职场做铺垫。

简而言之,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大学英语专业应该重视创新创业理念的融合,为拓宽创新项目领域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机会。高校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有效融入这一理念教育,首先,高校应该具备一套完整的英语创新创业体系,同时加强与外国企业及其他机构的合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找好平台。其次,在学校内部打造一批师资力量雄厚的团队,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理论基础。不仅如此,高校还应该做好激励和引领工作,让学生学会结合专业所学,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在企业内部发展当中基于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园园.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206-207.

[2]曾小珊,余丽,王晓红,张明杰,李俊丽.基于需求分析的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1):11-13.

[3]顾晓琳.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2019(01):59-60.

[4]何丽婵.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大学英语教改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59-60.

[5]李莉娅.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及需求分析[J].状态·轨迹·思考,2015:5.

作者:吴德宇

特色英语教学满足社会需求论文 篇3:

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性教学研究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这种背景下,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是对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性教学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事业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要帮助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用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同时,也对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从当前情况看,我国高校现有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和落后,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为此,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大对英语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英语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是当今高校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急需一批高素质的英语应用型人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依然还是坚守过去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沿用陈旧落后的英语教学模式,仅仅注重强调专业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略掉英语的“应用型”这一显著的特点,进而忽视了学生们在英语学科中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知识面狭窄、系统结构知识单一,无法达到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考验和挑战,同时也给心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有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工具性的英语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和地位明显下降,那些具有知识的英语功底,同时兼备金融、外贸、法律等综合性人才受到各大公司企业的喜爱。即使是翻译人才,也必须要具备某一个领域的知识。这些都充分的证明了现今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步伐。为此,只能对现有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才可以确保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符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关于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有效建议

为了要紧跟社会的发展脚步,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的应用型英语人才,高校要对现今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和进行。

1、把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的导向,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出更多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是高校的义务和责任,也是高校得以长远发展的必要保证。高校在培养英语人才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的导向,树立正确的英语应用型培养目标。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但具有知识的英语功底,对各个特定领域知识也熟悉和了解的综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2、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建独具特色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要想在社会发展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与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利用现有的资源,创建出独具特色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的培养过程当中,从听力、口语、翻译等全方位去着重培养,探索出一条“英语+特色”的人才培养途径,确保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3、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基础能力

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都知道现今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此,加大改革力度,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基础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在实际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摒弃过去传统单调的教学手法,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文化的同时,还可以获取英语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爱上英语,体验到英语所带来的乐趣。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提升学生们的英语能力,努力把学生们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教师们可以采取游戏、户外教学、自由讨论、小组辩论赛等方式,鼓励学生们踊跃参加,在活动中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达到共同成长与进步的目的。保证每一位学生们的英语基础过硬,在未来社会竞争中能够力于不败之地。

4、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的关键和重要的。高校一定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帮助学生们创建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在实习期间可以拥有更多的平台去学习和展示才华。让学生在企业管理者与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自身所学的知识得以在社会中施展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社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们创造出了更多有利的学习条件,学生们可以在实际中,不断提高了自身的勇气与交流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获取更多丰富宝贵的人生经验,加速成长,为将来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我们可知道,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资源,寻求出一条更为科学合理的英语人才培养途径,为国家提供出更多优秀的英语应用型人才,从根本上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晶伟. 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9(06): 120-123.

[2] 林 川.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09(03): 150-152.

[3] 田昌景. 地方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12(06): 443-445.

[4] 张小妹. 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9(01): 88-91.

[5] 刘红梅, 张晓松. 21世纪初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06(05): 97.

[6] 杨贤玉, 柯宁立. 地方高校特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外语界, 2011,14(01): 55.

【作者简介】

周玫(1985—),女,汉族,陕西安康人,学士学位,安康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周玫

上一篇:公路实习小结范例下一篇:村官经验交流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