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人教学特色管理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校自2000年建校之初便确立了“人的才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来有多么聪明,而是通过教育,使孩子变得聪明,在某些方面变得更聪明”的办学理念,突出英语教学特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培育“IbelieveIcanfly(我相信我能飞)”的文化自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个人教学特色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个人教学特色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小学语文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一、构建小学语文个人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在这个信息的时代,教与学的时空被无限地放大延伸。小学语文教师不再是依靠教材、教学参考等有限的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了。同时,教师们对网络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深,网络上各种形式的资源库为小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无疑推动了广大教师的课堂创新能力。然而,仅依赖于这些共享式的资源库很难满足教学的全部需求,教材体系不同,评价机制不同,以及每个教师的教学特色不同,决定了构建教师个人资源库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必将走向信息化。因此,语文教师要从多渠道获取各类数字化资源,创建个人教学资源库,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二、构建小学语文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思路

1.以教材为基础,建立资源库目录分类

科学的分类是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教学资源库的前提,也是教师建立资源库的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依据资源素材类型将教育资源分为以下九种类别: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然而,就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而言,可将这些分类作为子目录归于两大文件夹之中:年级教学资源库和通用资源库(具体子目录如下图所示),努力做到层次分明、格式统一、内容详尽。这样的文件夹便于以后的使用和查找。

2.以网络为平台,收集各种教学资源

目前,网上教学资源无限丰富,创建个人教学资源库自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的途径很多,如搜狐、网易、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K12网等教育网站;百度、Google等通用搜索引擎;hao123、5566、2345等通用网址导航;电子杂志、博客等搜索功能。教师通过网络搜索获得所需资源后,经过处理保存到相应的目录中。在收集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如何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增值原有资源,对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方向。

3.以苏教版为基础,涵盖多种教材版本

全国各地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网络教案试题等版本自然也很多。因此,在构建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时候,应按照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本地所用的苏教版教材基础上,博采众长,及时吸纳其他主流教材版本的同步资源。资源库的生命力在于更新,所以,要加强对教学资源库的更新管理。

三、构建小学语文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意义

1.有利于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首先,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多样性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课堂上传统的讲解说教。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能够在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提供典型而又有操作性的各种资源,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无疑能够激发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其次,构建教师个人资源库还要求构建者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这需要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学习必用的软件,培养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再次,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要求教师注意平时积累。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的信息越多越好,无论是上网搜寻信息,还是阅读有关纸质材料,都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那些隐含的信息,这是对教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锻炼。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对已有资源的整合能力,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创造性地策划、再加工。

2.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了大量素材。那些贴合教材内容的图片,甚至是视频资料的使用,具有很强的直观冲击力,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不断吸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调动起学生的认知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知识。利用视觉、听觉的直观性,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领悟教材的思想,这是新课标的特点和要求之一。实践证明,这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有利于共享教学资源,提高区域教学质量

关于教学资源共享的问题,目前不少学校都重视课程改革和建设,大多购买了商品化教育资源库,或使用一些免费赠送的教育资源库。然而,不同的教材版本,不同区域评价机制各异,仅依赖一些现成的资源库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如果将区域内教师个人的教学资源库加以整合和共享,一方面,可以为区域内教师提供交互、开放、易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共享既减轻了教师个人备课的压力,又能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区域资源共享的氛围。教师们互相学习,暗含竞争,这是一种良性的刺激,能够推动区域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黄允娟

语文个人教学特色管理论文 篇2:

基于自信教育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发学生优势智能

我校自2000年建校之初便确立了“人的才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来有多么聪明,而是通过教育,使孩子变得聪明,在某些方面变得更聪明”的办学理念,突出英语教学特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培育“I believe I can fly(我相信我能飞)”的文化自信。有了五年的实践积累之后,我校于2006年正式确立了学校自信教育特色发展方向,决定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实践创新自信教育的办学框架,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自2006年至今,我校每五年一个周期,先后引入了多元智能理论、优势智能理论和翻转课堂理念,展开了“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创建特色学校的教育行动研究”“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内涵发展——学生优势智能开发与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发小学生优势智能的实践研究”等一系列科研课题的实践研究,带领师生在自信教育的园地中年复一年精耕细作,从学校德育活动到课堂教学改革,逐渐培育师生的全面自信,树立起自信教育的学校特色品牌。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A类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发小学生优势智能的实践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将我校的自信教育引向了时代发展的前沿,有效地促进了我校自信教育的内涵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文化积淀及“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

(一)“十一五”期间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探索

2006—2010年,我校立项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创建特色学校的教育行动研究”,开始借助多元智能理论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建构学校自信教育的办学格局。

由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首次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能不是一种智能而是一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等8种智能;智能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每个人都同时拥有8种智能,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呈现,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呈现出智能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环境和教育造成的,也就是说,智能是一种潜能,有待环境和教育激发。我们组织教师深度研习8种智能,结合素质教育实践谋划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结合学科教学揣摩体会8种智能的深刻内涵,结合英语教学特色谋划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按照加德纳的定义:语言智能是指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并加以自如运用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围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身体动觉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音乐智能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人际智能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包括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自然认知智能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的能力。加德纳在后期还增补了第九种智能即存在智能,他认为,存在智能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为了将博大精深的多元智能理论有效运用于我校的办学实践,我们调查分析了我校学生多元智能的结构特点,并从校本教研、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德育活动、多元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策略方法,最终形成了我校魅力德育体系和英语校本课程等多项科研实践成果(编者注:相应成果可见本刊2009年总第655期《管理宝典》),初步构建起我校自信教育的办学框架。

(二)“十二五”期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优势智能开发

2011—2015年,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我校开始聚焦课堂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我们以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内涵发展——学生优势智能开发与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为龙头课题,同时开展了3个自治区级科研课题、7个市级子课题和3个城区级子课题的教育实践研究。

在开展多元智能實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换一个角度理解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性,可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我们的教育应该也可以做到努力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在时任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梁全进的带领下,我们坚定了学生优势智能开发的如下信条: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一旦找准了他(她)的优势智能并发展下去,其个性潜能必能得到极大的释放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有强势、中势、弱势之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就是要强化优势智能、改善弱势智能、促进多元智能协调发展,最终让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优势智能。经过五年扎扎实实的课题实践研究,我们厘清了“多元智能发展”“优势智能开发”“自信水平提高”和“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内涵发展”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校自信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学生搭建了更为丰富的展示自我优势智能的舞台,形成了各学科齐头并进开发学生优势智能的有效策略。

(三)“十三五”期间“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

“十二五”末至今,基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我校放眼“互联网+教育”,开始将翻转课堂理念融入学校自信教育体系,在翻转课堂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践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

2014年7月,笔者应邀出席“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全国中小学名校长、名师高峰论坛,并作“铸自信教育品牌,做面向未来教育”的专题发言,提出了我校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构想,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肯定;之后与我校科研团队一起应邀前往香港交流学习,在浸信会天虹小学首次“触电”翻转课堂,发现它能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合作学、做中学、教中学”中表现出更加主动的学习行为,可有效解决学生因智能差异带来的学习不同步等诸多问题。返校后,笔者开始在学校布局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教学案例分析和校本化实践探索等。2015年,在我校的“十二五”规划课题正式结题以后,我们开始全力探索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发小学生优势智能的策略方法,并主推了科学课翻转课堂教改实验。2016年9月,我校科研室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专项研修,通过骨干引路的方式,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2016年12月,我校获准立项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南宁市东葛路小学‘互联网+学科拓展型校本创新课程’实验研究——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创新小学学科课堂教学”。2017年8月,在各学科广泛实践的基础上,我校“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发小学生优势智能的实践研究”获准立项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A类课题。

我们希望借助新的科研课题实践研究,系统改革课堂教学,将翻转课堂理念与我校学生优势智能开发、核心素养培养等融会贯通,不断提高我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自信教育内涵发展的品质。

二、翻转课堂理念与我校自信教育的融合点

(一)翻转课堂理念的校本解读

源自美国的翻转课堂,原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又译为“颠倒课堂”,指的是颠倒学生课内外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学生首先在家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答疑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运用。这是一种“课外知识传授,课堂知识内化”的教学结构翻转,在操作中需要教师运用微课技术帮助学生完成课前的知识学习,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实情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有效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运用。该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且是一种差异化、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方式,可以为实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提供更加有利的课堂支持,切实促进我校学生优势智能的开发,确保每一个学生更加自主自信地展开个性化的学习。

(二)翻转课堂理念与我校自信教育的融合点及教学研究的三大重点

将翻转课堂理念融入我校自信教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充分地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成为我校自信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需要着重研究以下三个重点内容。第一,通过抓好“课前”“课中”教研来确保翻转课堂教学结构的顺利翻转。课前微课教研,旨在用高品质的微课和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支撑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切实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课中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充分内化与灵活运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深度学习,不断强化优势智能、改善弱势智能,有效促进自身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第二,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前、课中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生个体智能的结构差异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精心设计知识教学和活动教学,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学习机会,激发学生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不断强化自身优势智能、改善自身弱势智能。第三,通过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益,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不断提高知识内化水平,协调发展多元智能。

三、从优势智能开发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外知识传授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微课视频,一种是纸质图文资料。微课视频以其多变的形式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远比静态的图文符号刺激要高效,这个观点在脑神经科学上早有定论。微课视频是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响、音乐等媒体元素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构建的有序化、一体化的整合体,其本身的多元性可以成为激活多元智能的重要信息源。也就是说,微课视频与我校优势智能开发的理念更加匹配。

加德纳指出:“智能并不是可以看到或者可以计量的东西,而是潜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潜能,它们可能会被激活,也可能不会被激活。这些潜能能否被激活有赖于特定文化下的价值观、文化中可以获得的机会以及个体通过自己、家庭和老師等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在自信教育文化背景下,为了激活学生潜能,深度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我校决定采用微课视频的方式来实现翻转课堂理念上的翻转,并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构建了如下教学流程(见表1)。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我校实施翻转课堂的难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优势智能、提高学生实力和自信水平为旨归的翻转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更为精准的把握。为了确保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前沿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开发学生优势智能,充实我校自信教育的文化内涵,我们要求各年级备课组必须集中全组智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教研,精心准备四类关键材料,包括微课视频、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探究任务单和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设计,其中微课视频的制作是难点中的难点,教师们没有任何前期经验可循。

四、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发小学生优势智能的策略方法

遵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针对翻转课堂实施的三大重点强化教研,我校在进行课题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发小学生优势智能的如下策略方法。

(一)创建优质信息化资源,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学科优势智能,支持学生课外高效自主学习

尽管微课视频在激活学生多元智能方面有天然优势,但每一节微课视频都不太可能同时激活全体学生的8种智能,更可能的情况是,以某一两种智能的激活为起始,相应激活更多智能活动或多元智能的组合活动。微课视频配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可以在日积月累中不断促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形成和发展。于是我们提出了微课视频创建的如下原则:好的微课视频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科特点开发学生优势智能的设计思想,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为此我们提出了如下四点要求:第一,微课视频的导入和演绎过程要能够抓住全体学生的重点关切,基于学科特点调动学生的感知觉和学习兴趣,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学科优势智能,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学习活动中,比如选择学生关注的话题作为微课视频设计的切入点,多采用视频或动画设计的方式,使知识演绎的过程轻松活泼、富于趣味和学科味道等。第二,微课内容设计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要能够承载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达成教学目标起到辅助或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比如设计一些问题作为教学目标的载体,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等。第三,严格控制微课视频的时长,以5分钟以内为宜,确保学生高效学习,避免影响学生的课外休息。第四,不断提高微课视频制作技术,确保声音和画面清晰、影音同步、影音变化适度、背景音乐适宜等。

(二)运用结构化材料,以开发语言智能、交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为先导,因势利导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关注问题的产生和有效解决

“任务单”是我校翻转课堂中应用较广的结构化材料,包括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课堂探究任务单两种,二者在内容上紧密相关。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功能包括:让学生明确课前学习任务,确保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能够有效自主学习,能够把重要的学习信息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和期待进入课堂,带着问题求知,怀揣期待表现,不断提高自信水平。课堂探究任务单的作用则是分层递进设计课堂学习活动,有效引导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合作学习中高效达成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两种任务单既是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导航的支架,它们的设计同样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份结构化学习材料,须特别关注以下两点:第一,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使用任务单的心理感受,尽量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设计,课前学习任务以1—5个为宜,常规观看微课视频和完成任务的总耗时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个别难度较大的课程内容除外。第二,任务的设计须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多样性,可以围绕课时目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作为任务主题,并使各个具体的问题之间不仅具备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问题作答方式也尽可能地多样化,比如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问题的难易度使五个任务设计分别以填图、画图、判断、选择、连线的不同题型呈现等。我们认为,不同的题型需要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作答,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和优势智能的开发,便于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比如科学课在《昼夜交替现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让学生把自己猜想到的地球与太阳相对运动的可能情况写出来、画出来,便需要学生综合调用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等。

(三)在课堂活动中用积分规则等学习激励策略来稳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深度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

人类情绪对认知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认知需求,而且有情绪需求,“被认同感”和“成就感”是学生特别看重的情绪体验。于是我们提出,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也要注意采取适当的学习激励策略,满足学生“被认同感”和“成就感”的情绪需求,让学生充满热情,有目标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自然而然地发展优势智能,不断提高学习自信。积分规则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惯用的一种激励策略。

在我校,每个班的学生都被分成了几个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以利于学生在长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默契,发展合作技能。为了鼓励组间公平竞争,我们用积分规则引导学生学会组内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本组创造积分,获得“被认同感”和“成就感”的情绪体验。比如在四年级语文课《鱼游到了纸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为每个小组布置了一朵不同颜色的“大纸花”,学生每达到一次积分要求,本组的“大纸花”中间就能增加一条“小鱼”,最后,“游到”大纸花上的“小鱼”数量最多者为优胜组——积分规则与课堂学习内容无缝衔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由衷地生发出快乐的情趣,这种情趣是学生自主发展优势智能的重要环境氛围。

(四)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通过优化教学手段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

我们提倡“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學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实情,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情绪状态等;“定教”,就是恰当地确定教学的起点,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机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有效达成学习目标。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须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智能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所有课堂学习活动,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在提问时要问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指导时要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我们提倡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这些手段包括直接面向全体学生和间接面向全体学生两种情况,而融合了信息技术优势的“面向全体学生”更加灵活、高效。直接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手段包括:课堂板书、课堂演示、课堂互动时顾及全体学生、巡堂时经过每一个学生(或小组)并视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等。间接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丰富的课堂活动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活动,比如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引入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生动实例等。

“随机点名”是一种随机抽号软件,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优化教学的间接手段,深得全体师生的喜爱,教学效果显著。我们把班级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输入该随机抽号软件,设置2—3秒的抽号时间,软件启动后发出有节奏的钟表嘀哒声,一旦抽号完成,大屏幕上会立即显示被抽中学生的学号、姓名并伴随有悦耳的音乐声。运用该软件随机抽号,让不爱发言的学生都能积极投身相关活动。此外,互动游戏、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合作、组间竞争、组间互助等教学活动,也是学生普遍喜爱的活动,也都可以有效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率。

(五)精准掌握学情信息,有效实施多元、多维、多样化的课堂评价,将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情信息反馈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一是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反映出来的任务完成的学情信息,二是學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互动反映出来的学情信息,三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或教师通过移动学习设备即时收集上来的学习成果信息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翻转课堂对学生学情信息的反馈可以做到即时、准确、全面、可视化,关键是能够让教师通过课前、课中的学情对比,发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长进和优势智能所在。比如目前有许多移动智能设备的APP与电脑应用程序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无线传屏”,即把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当作一个移动投影仪或数字化学习工具,学生通过这个移动终端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即时上传到教室大屏幕,便于教师准确、全面、可视化和可对比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情信息。

学习评价是课堂上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好的评价让学生充满获得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知识内化的效率,有利于学生优势智能的开发。我们所倡导的课堂评价,从三个方面立意。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回答“谁来评价”的问题,要求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有时甚至可以是家长、社会人士对学生的评价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不仅有利于实现评价多元和评价公平,而且有利于协调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语言智能和交际智能等多元智能。二是评价内容多维化,回答“评价什么”的问题,要求教师无论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除了指出问题外,还应在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独特的优势智能,给予学生符合其优势智能特征的恰当评价,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不断强化学生的优势智能。适当指出不足,旨在帮助学生改善弱势智能,协调发展多元智能。三是评价方法多样化,回答“怎样评价”的问题,要求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不断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

尽管我们努力追求评价多元,但我们也发现,学生更在乎老师的评价是否公平公正,最渴望老师和同学关注其自我认知智能的提升和优势智能的个性化表现,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差异性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尽可能地将多元、多维、多样化的评价匹配于学生对公平、差异性评价的期许。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相对直观地记录和展示学生学习和评价发生的全过程,“班级优化大师”就是一个很好的评价工具。比如我校科学老师执教四年级科学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在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评价工具前,先将班级学生名单和分组信息录入其APP,并自定义了“火眼金睛”“团队合作”“最佳发言”“实验能手”等几个评价向量,分别指向学生的自然认知智能、交际智能、语言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等,随着课堂活动的推进,该评价工具会自动记录下学生个人或者学习小组的实际表现,教师借助该评价工具的记录便可顺利给出公平而具差异性的学习评价。

我们始终认为,学生有实力才会有自信,这种实力指的就是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和优势智能的充分开发。我们用翻转课堂理念进一步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提升学生的个人实力,进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自信水平,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喜爱。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我校的自信教育内涵丰满,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校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专业发展充满勃勃生机,学生学习的个性、自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我们信心满满地行进在实践探索的路上。

[本文是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领航工程”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互联网+校本创新课程”实验研究专项课题“南宁市东葛路小学‘互联网+学科拓展型校本创新课程’实验研究——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创新小学学科课堂教学”(2016JD002)以及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A类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发小学生优势智能的实践研究”(2017A005)的研究成果]

(责编 白聪敏)

作者:李雪红

语文个人教学特色管理论文 篇3:

教学点“全覆盖”项目

摘要:为了补齐基础教育神经末梢的数万个教学点巨型短板,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成功实施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该文在对“全覆盖”项目目标、做法和发展状况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路径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三个方面探讨其在弥补基础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创新特色,提出由“全覆盖”到“全融合”,实现环境融合、教材融合、教师融合、学生融合、活动融合再发展的提升教学点层次的新思路。研究有助于讲好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创新故事,有助于教学点“互联网+”的提升发展,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学点;“全覆盖”项目;教育信息化

教学点是根据贫困地区相当大区域内适龄儿童人数少的特点而设置的不完全学校,是农村等偏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基本构成单元。我国有教学点6.7万个,长期存在教师缺乏、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教学方式落后、信息闭塞、教学质量低等问题相当严重。常年闭塞的环境,使农村贫困地区难以获得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资源难以惠及当地的学生,新的思想难以通达教学点教师。在教育公平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今社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点的问题,于是2012年我国全面启动实施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以下简称“全覆盖”项目),试图借助信息化手段补上这块基础教育发展中最短的短板。“全覆盖”项目实施两年多,取得巨大成效。学术界缺少对这创新实践的理论概括,也没有上升为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路子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因此,探索、剖析“全覆盖”项目的创新特色,总结其发展经验,可填补创新实践的研究空白,对于讲好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故事,对于教学点“互联网+”的提升发展,对于推动教育公平再上新台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点及“全覆盖”项目概述

党的十八大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教育部、财政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立即付诸行动。教育部组织制定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实施方案,于2012年11月决定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财政部及时下达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中央补助资金。

“全覆盖”项目的基本做法是:配置设备,收集制作适配的优质教育资源,远程输送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到教学点。

一方面,在教学点覆盖网络、卫星,建设配备通信接收播放设备,配备电子白板、投影机等,中央财政在“全覆盖”项目启动当年即下达财政资金30849万元,为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播放设备,截至2016年,教学点已配备6.4万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另一方面,组织建设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配套开发小学1-3年级英语、美術、音乐等九门学科的不同版本教材传送至教学点,并在项目网站上同步播发,同时,河南省还通过省级自建平台,提供同步课堂3000余节课程视频及名师课程辅学资源、教研备课资源。

与此同时,将汇集的全国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卫星源源不断地向教学点远程传送,仅2016年11月就向教学点传送54.9GB资源,全年资源传送总量超过423GB。

国家开通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专题网站和中心答疑热线,在网站上发布最新的实施新闻动态和优质的课程资源、应用案例,以及软件操作说明,以帮助各教学点推进项目的实施。

截至2014年11月,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开课率显著提升,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长期以来缺师少教、师生难以得到外界先进的教育信息、教学普通话不标准、无法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开课质量不高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教学点的课堂开始变得丰富多元、生动活泼,既提升了教学质量,也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学点学生培育适应信息时代的观念、习惯和生活方式开辟了渠道,让大山里的孩子一定程度地跟上城里的脚步。

“全覆盖”项目取得巨大成功,得到全社会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成就”报道中,曾以“瞄准末梢补短板,托起最薄弱环节”为题,开篇播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2014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全覆盖”项目开展的专项督导表明,项目两年的实施与发展,使教学点面貌全新:(1)课程开齐率得到大幅提升。“全覆盖”实施后,通过卫星、网络、中心校拷贝三种方式,国家统一组织开发的优质数字资源均能播发至教学点,音乐、美术、英语等各门课程可通过教师播放优质资源以及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得以开设,截至2014年底,能够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点达到88%,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21%。(2)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2012年,国家拨款大力支持教学点的信息化建设,地方形成省、市、县逐层拨款并吸引企业支持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改善教学点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网络、卫星的连接以及多媒体设备的配备改变了教学点只有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环境。其中,有2.5万个教学点连接了网络,其他教学点均可使用卫星接收优质资源。信息化教学环境不仅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提升,适应信息时代学习和发展的要求。(3)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教学点教师感叹,“全覆盖”项目让他们敢于颠覆黑板+教材+粉笔的传统模式教学,应用丰富的资源开展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4)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教学点更成为留守儿童的集中区,在我国中西部偏远贫困教学点,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70%。教学点大量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这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全覆盖”实施后,教学点连接网络使留守儿童能够和在外工作的父母通过视频对话,加强了亲子联系,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分享学习、生活的点滴,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二、“全覆盖”项目的创新特色

“全覆盖”项目是智慧性地采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的典型范例,其价值在于让大山里的孩子不离乡土就可跟上城里人的现代化脚步,其实施及持续推进,有效解决了教学点师资短缺和教学点总体教学水平不高的实际困难,既提升了教学质量,也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学点学生培育适应信息时代的观念、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开辟了渠道,这对于处于深山的孩子而言,为其命运的极大改变创造了条件。

“全覆盖”项目本身就是创新,但是其创新还至少具体表现在路径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三个方面。

(一)路径创新

“全覆盖”项目的最大创新在于以最具活力的信息化手段,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送到祖国教育最薄弱的地方——数万个教学点,让几十万学生从最低质的教育一下子跃迁到利用祖国最优质的资源进行学习,现代远程教育打破了信息传播壁垒,缩小了因地域差异导致的教育鸿沟。

“全覆盖”项目实施前,教学点信息闭塞、缺资少教、教师学科结构失衡,部分学科教师缺乏等问题严重。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4万多所教学点的班师比平均仅为1:1,远低于全国1:1.9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西部地区9个省(区)3万多所村小的班师比1:1.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督导评估中心2011年报告显示,教学点办学条件不足主要体现在图书资源和仪器设备两方面,有32%的教学点无图书配置,而且生均仪器费用的中位数仅为39元。从中可以看出,教师、资源、资金难以完全覆盖到所有教学点,农村等贫困地区的教学点,是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全力弥补的最薄弱环节。

目前,“全覆盖”项目在打破城乡信息传播壁垒,补齐基础教育最薄弱环节方面,已取得瞩目成绩。项目采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方式,首次运用网络、卫星并巧妙结合“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将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传送给全国6万多个教学点,创造了中国农村教学点教育的新模式。

“全覆盖”项目在促进公平方面作用突出,可借用物理学中重力势能、液体压强的两个公式就此加以类比。重力势能公式Ep=mgh、液体压强公式p=pgh表明,同一物体,其重力势能与高度成正比,高度越高,势能越大,同样,液体的压强也和高度差成正比。“全覆盖”项目在提升教育公平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就相当于“大势能”和“高压强”的作用,越优质的资源作用于最薄弱的学校一一教学点,使教学点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力是最大的,对我国基础教育最低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最多的,因此对教育公平的提升度是最大的。

“全覆盖”项目缩小教育鸿沟、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还在于大大地缩小了数字鸿沟。“全覆盖”项目实施前,教育信息化的曙光还未普照到农村教学点,教学点似乎与信息化无缘,与城镇学校数字化的不断攀升存在天壤之别,“全覆盖”项目首次将“卫星”“网络”“多媒体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接入教学点,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就像高山之巅上的瀑布涌入久旱之地,给教学点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革。仅2016年,“全覆盖”项目就向教学点播发了32期教学资源,总量超过423G。可见,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打破信息壁垒的成效显著,仅从资源传送总量来看,其他任何政策和手段都无法与之比肩。截至2017年3月,有84%的农村学校实现互联网接入,教学点的教育信息化正在一步步迈上新台阶。“全覆盖”项目的巩固发展,将助力农村新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在推进教育均衡,相比较而言,“全覆盖”项目是最大的促进教育均衡的战略之举,因为它将通常意义上教育均衡着眼于县内、市内,一下子上升到全国一盘棋,而且对薄弱环节的提升度是无与伦比的,此外,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均衡是以有形物的分配作为前提的,是一种“打地主、分田地”式的均衡,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决定资源调配的捉襟见肘,使均衡的度是极为有限的,而“全覆盖”是利用信息资源具有近乎零成本复制的特点,作为公共产品的传播具有投入小、受益广、绩效高的优势,是很好地运用时代化的信息资源公共产品观。

“全覆盖”项目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地域差异的典范。过去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是高山挡不住视线、距离不再遥远。

“全覆盖”项目的路径创新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一下子解决了地广、点多、交通不便、基础薄弱等众多问题,充分利用了近几年不断发展完善的信息化设施,其创新把握的时机和火候恰到好处。

(二)平台创新

“全覆盖”项目运用“平台思维”和“公建共享”理念,建立了“全覆盖”项目专题网站,以此打通资源传送的时空界限,为教学点教师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创造多种途径,扩大了优质资源的共享范围。

“全覆盖”项目网站上汇集国家组织打造的小学1-3年级语文、英语等九门课程的每门2-3个不同版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各省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并囊括“名师课堂”等教学视频,联通了不同的资源信息结点,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聚合与联通。当然,这只是优质资源的初步聚合联通,更高层次的资源聚合联通应该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能性的资源自动聚合联通网络,由联通性的资源网向智慧性資源转变。

资源共享网的形成,打破了贫困地区“教师与书本是唯一知识源”的瓶颈,为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与教学资源提供了多元性通道。同时,新疆双语和内蒙古语、藏语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资源建设已于2016年启动,可见,“全覆盖”项目以多元化的教育群体为关注点,注重数字教育资源内容的创新,这在其他建设中是前所未有的。

“全覆盖”项目资源的建设由国家组织研发并遵循统一的标准、有完善的评价指标,保证了资源的质量。优质教育资源库是一个不断动态生成的系统,各地区根据地区需求和教学特色,不断优化资源,实现资源的聚合进化和优化再生。如安徽省打造的“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内设15个资源共享栏目,其中“学科资源”“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在线课堂”等栏目提供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供师生下载应用和观摩学习,“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资源应用排行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19日,六安市资源上传总量已达4706219个,师均上传量达122个。资源应用平台的建设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能主动用资源、建资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平台创新不仅在于聚合再生资源,其优势还在于创建互动空间,实现师生的虚拟交互。如“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开设学校社区和班级社区,让每个学校、班级和教学点都有一个资源共享和师生互动的社交空间。平台创新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和信息传输的高效、便捷及广泛性、大众性特点,让资源、信息和人构成一个互动流通的生态圈。

(三)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是“全覆盖”项目以高质量、快速度达到教学点开齐、开好课的关键,“全覆盖”项目实施了协同创新管理、多元投入应用、督导评测考核、同步互动教学等多方面的创新。

1.协同创新管理

教育部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基础教育司牵头项目的规划与统筹,中央电化教育馆主要负责技术保障和方案的实施,如此的设计保障了国家层面上对项目的宏观把控。在此基础上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给予地方政府极大的发展和创新空间,形成了教学点所在地方政府、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与中央协同管理机制。许多地方就此采取了适合地方的具体政策措施,比如安徽省建立了分工协作的领导机制和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以地方政府的信息化政策文件为主导,进行统筹协调,分工协作。

2.多元投入应用

以教学点的资源应用为出发点,政府负责招标、购买相关设备;由企业组织提供相关信息化设备、开发应用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进行设备运营管理;教育部门则实行总体监管。将设备的应用、投入、建维与监管分管而治,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不仅优化了项目实施环节,还提高了效率。

3.督导评测考核

中央督导与地方考核并进,中央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等进行督导评测,地方根据不同模式,建立相应的应用质量考核与教师能力考核的政策与标准。

4.同步互动教学

“全覆盖”项目创新了一种适合地方特色、行之有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一一同步互动课堂,其着眼点不仅在于促进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应用,更关注资源如何更好应用、如何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各地涌现了许多同步互动教学的典型。比如,安徽省实施的“在线课堂”,通过网络连接“主讲教室”和“接收教室”,实现授课内容实时传送到教学点,进行双向互动。再比如,湖北省“教学点网校”,教学点以网络为载体,开创了“1+2网络联校”和“1+3网络联校”模式。

尽管目前同步课堂授课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异地学生同步观看为主。但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效果却是显著的。一方面,在线课堂促进主讲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同时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激励其不断学习,整合优质资源,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在线同步教学。另一方面,在线课堂不仅帮助教学点开齐课程,更有助于开好课程。优质资源传送给教学点,仍面临教学点教师应用不充分的情况。开展在线课堂,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点教师提供了学习应用优质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机会。截至2017年4月,已有820堂主讲课堂进行同步授课,有1812个教学点课堂接受在线同步学习。可见,在线课堂已逐步优化,逐步成为教学点接受优质资源进行教学的常态,也充分说明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教学点发展、均衡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当然,尽管在线网络教学通过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和专递课堂等形式展开,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成效,但如何增强“接收教室”或“远端教室”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提高在线课堂的交互性、如何对“接收教室”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情感激励、如何整合资源、教学要素来提高质量等等,都是教学点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和改进的方面。

三、信息化促进教学点提升再创新——由“全覆盖”走向“全融合”

“全覆盖”项目为教学点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教学点现代化的基础性、奠基性的工作。如今,基础已经打好,就要在扎实的基础上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显然不能停留在基础阶段。

当今时代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创新不断的时代,决定了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永远在路上。作为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典型范例,尽管“全覆盖”项目取得的成效世人瞩目,对我国教育公平的提升作用非常大,但是时隔3年再站在時代高度审视,“全覆盖”项目的作用还是有限的,还是不完善的,只是用信息化手段将名校教师的课堂搬到了教学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增强版的移植使用。基础教育由教育均衡向高位均衡的发展给我们以启示,在信息化促进教学点的现代化方面,在以教学点的提升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不能止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应该探讨如何在“全覆盖”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学点教学质量再提升,使教育公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我们认为,以信息化支持的教学点再提升,要拓展思路,改变以资源、知识、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要从仅仅由知识的培养转向增加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使教学点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紧跟时代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联通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是通过多种途径建立信息结点之间的连接、融合多种观点构建网络的过程,以连接、流通、创新知识。教学点的发展也可以借鉴联通主义观点,联合多方力量、融合各方所长、汇聚各方资源,打通资源、观点、方式方法流通,师生交流的渠道,使之在一个能够“全融合”的大环境中动态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教学点由“全覆盖”到“全融合”再发展的提升教学点层次的新思路,全融合主要由环境融合、教材融合、教师融合、学生融合、活动融合等多融合所构成。

(一)环境融合

促进教学点再提升发展的环境,应该是一个连通同级和更高层次的教与学群体、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并能促进学习者和教学者能力提升和知识生成的“全融合”环境。环境融合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不完全学校的教学点与名校联通。20世纪初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城乡教育“手拉手”活动,旨在通过举行一些城乡学生“手拉手”的活动,增进不同环境学生沟通,促进农村学生成长,但此活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生的需求。教学点与名校联通不仅仅是城乡“牵手”,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同步课堂、教学观摩、教师互助传播、渗透到教学点的日常教学中,使教学点适应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并融入不断变革发展的大环境中。

2.教学点与周边学校联通。教学点由于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中应该内含一定的地方特色,而周边学校优于教学点但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学点有共通之处,教学点与周边学校联通就可使教学点减少学习提升过程中的孤独感和力不从心感,更容易接受并融入新的观念、资源、方法、模式等,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更好地改造家乡。

3.教学点与外界联通。过去教学点交通不发达,外界信息难以快速传播到,不易了解外部世界和时代发展,现在不同了,网络使信息传播不再受交通限制。基于此,中心校可建立一个传播平台,搜集我国和时代发展的信息以及科技、教育等的最新的消息通过平台发布给教学点,连接网络的教学点可通过平台学习或由当地教师自行搜集信息,没有网络的教学点则由中心校负责下载拷贝。教学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了解外部迅速变化的世界。

(二)教材融合

纵观我国教学点分布,西部13个省(区)共有36586个教学点,占教学点总数的55%,这些地区中以云南省教学点最多,许多教学点都分布于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地均有独特的人文风貌和生态景观。义务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点不仅仅要承担传授知识的重任,更要以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和高尚情怀为己任,仅仅依靠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几种教材,难以满足学生对家乡不同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的了解。因此,可采用教材融合策略,将正式出版教材与乡土教材进行融合,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教学,并可采取两项有效措施:

1.建立乡土资源库。以地区为单位,以中心校为中心,组织建立乡土教学资源库,从中心校辐射的各个教学点搜集、筛选、整理优秀的乡土资源,经过整合再编并上传至乡土资源库,所有师生均可下载使用。

2.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教学点天然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为乡土教材在教学中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地和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融入现实场景理解教师和教材所传授的知识,让其在“做中学”,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认识、理解、操作、掌握、巩固知识。如位于牧区的教学点可组织放牧等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如何经营畜牧业。

(三)教师融合

动态、隐性和生长性的知识往往更易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及社会网络的互动产生,时代的发展对教师要求更高,更需要教师之间紧密的联系和沟通,教学点教师更不例外,可通过以下策略促进教师融合:

1.建立专家社区。此专家社区并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搭建一个专门平台,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如QQ空间、博客、微信群等就可轻松实现。只要有一个教师发起,就可加入同领域、同学科的全国各地教师,同时,可以特别邀请某领域的领军人物、研究人员等加入,教师可以通过专家社区交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以及时代发展中某学科的变革性发展。

2.创建微信公众号。中心校教师可创建一个地区发展微信公众号,动态更新下托教学点的发展状况,可通过公众号发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向社会各界寻求建议和帮助。

3.教师结对。在实现上述“环境融合”的基础上,教师可与名校教师和周边学校教师结对,通过实地示范、集中培训、网上交流、同步课堂等方式融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技术知识等。教师融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学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及优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的热情,能辅助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学生融合

分布式认知理论强调个体认知的生成并不仅仅发生在个体的内部,而是广泛地分布于周围的环境、所应用的媒介以及社会文化当中,并且会随着时间分布。教学点学生认知力的提高也不仅仅是学生的自我建构,更与所接受的教育和获取的资源紧密相关。除了接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外,学生应尽可能的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自我:

1.构建学习共同体。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已成为教育资源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学生可广泛借助于社交网络,建立个人空间、QQ、微信学习群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交互,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使之成为学习的工具和助手。

2.學生结对。通过“环境融合”,名校学生和周边学校学生可与教学点学生结成学习帮手,相同的课程与教学进度易使其在交流中进行深度学习。通过学生融合,使其逐渐改变观念,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被动接受知识向学会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掘知识、创新知识转变。

(五)活动融合

“全覆盖”项目着力通过网络、卫星等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传送给教学点,以课程、教材、教师和知识为中心,在某种程度上是用信息化手段共享传统时代的优质教学资源,而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应转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为主,进行活动融合,具体的包括:

1.物理环境中的活动融合。中心校和下托教学点是学习和教学共同体,所以在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方面可通过中心校教师主导,教学点教师监管实行的策略进行活动融合,使教学点与中心校同步开展教学活动,达到巩固内容、提高质量的目的。同时,结对名校或周边学校教师可在教学点实地组织教学活动,融合不同的理念和特色。另一方面,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具有特色的学生拓展活动。如在体育课或自然课上组织趣味性的小游戏,根据地方习俗组织劳动实践等。

2.虚拟环境中的活动融合。教学点和结对的周边学校以及名校可通过网络进行活动融合。一是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进行教学活动,二是名校或周边学校可通过录制视频或直播的形式将其优质、特色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传播给教学点,使其观摩学习。

四、结束语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条特色化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且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已做出了很大贡献,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作为弥补基础教育短板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的“全覆盖”项目是该特色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成为世界范围内应用信息技术大面积促进教育公平的典范,但发展无止境,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015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所说,虽然目前基本实现了资源全覆盖,但仍要继续做好拓展工作,“要努力拓展应用、丰富应用、提升应用质量”。我们要不适时机地将教学点由“全覆盖”推向“全融合”,使教育公平再跃上新台阶,为我国伟大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做出历史性贡献。

作者:王丽娜 陈琳 陈丽雯 陈耀华

上一篇:党支部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车险核保体系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