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镇静药物的比较

2022-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icu镇静药物的比较

几种ICU镇静药物的应用比较

2015-07-09台州市立呼吸内科台州市立呼吸内科

台州市立呼吸内科

微信号 iam02818

功能介绍 本公众平台系台州市立医院呼吸内科的“王小医”同志操作,目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学习与知识更新。 内容包含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各知识点、医学科普、医患时政。王小医署名系列系我原创,但仅代表王小医个人见解,欢迎指正。欢迎其他平台转发,请注明出处。

几种ICU镇静药物的应用比较

转自 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ICU镇静的操作可是个真本事,牛人总是能够做到一夜患者睡得舒服,自己也不会那么累到看着床躺不下。最关键的是夜班值班的护士妹妹们也争相愿意和你搭伴。为了大家都开心,请好好读一读下文。

作者:于湘友 王毅来源:临床外科杂志

ICU常用镇静药物分类

ICU内常用镇静药物大体分为苯二氮卓类与非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目前ICU最常用的镇静药物,包括地西泮(Diazepam)咪达唑仑(Midazo-lam)和劳拉西泮(Lorazepam)。常用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有丙泊酚(Propofol)右美托嘧啶(Dexmedetomi-dine)等。理想的镇静药物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特征:价格便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作用小,代谢产物无活性,无药物相互作用,无组织细胞毒性,不易蓄积,清除过程稳定快速且不受组织器官功能影响。目前ICU临床常用镇静药物尚不能完全满足以上特点,因此临床医师需要充分了解各种常用镇静药物的药理学特点,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镇静药物,以期能够提供个体化治疗。

ICU常用镇静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1.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能增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抑制中脑网状结构对皮层的激醒,抑制边缘系统神经元活动,产生剂量相关的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顺行性遗忘作用,无镇痛作用,使用个体差异较大,经肝肾代谢,长时间应用可引起蓄积,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

地西泮具有抗焦虑和抗惊厥作用,大剂量可引起一定的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静脉注射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单次给药起效快,苏醒快,可用于急性躁动患者治疗。其代谢产物去甲基西泮和奥沙西泮有类似地西泮的药理活性,半衰期长达20~50h,反复用药易引起体内蓄积,负荷剂量为5~10mg。

咪达唑仑为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衍生物,作用强度是地西泮的2~3倍。起效快,2~4min达中枢峰效应,半衰期1.5~3.5h,大剂量对呼吸血压抑制明显。其代谢产物α-羟基咪达唑仑具有药理活性,特别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易蓄积,临床一般短期使用(<72h),否则难以预测清醒和拔管时间。常用负荷剂量为0.01~0.05mg/kg,维持剂量为0.02~0.1mg/(kg·h)。

劳拉西泮目前在国内应用不多。国外常用于ICU的长期镇静,起效慢,半衰期长,不适于治疗急性躁动。对呼吸及血压影响较小,易蓄积,长时间应用其溶剂丙二醇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代谢性酸中毒高渗透压状态。

2.非苯二氮卓类:丙泊酚为γ受体激动剂,起效快,半衰期短,大剂量应用丙泊酚时对呼吸及心血管抑制作用明显,可减少脑血流、降低颅内压、降低脑氧耗代谢率。短期使用无明显蓄积作用,长期使用可致周围组织饱和,延长作用时间。常用负荷剂量为1~3mg/kg,维持剂量0.5~4mg/(kg·h)。长期或大量使用后需监测甘油三酯水平,并考虑其在营养支持中提供的能量。丙泊酚输注综合征(propofol infusion syn-drome,PRIS)是最新被认识的与丙泊酚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一般指长时间大剂量丙泊酚输注后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高脂血症和心力衰竭伴肝脏肿大并最终导致死亡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发现还有横纹肌溶解、高钾血症、肾衰竭、难治性心律失常、肝脏脂肪浸润、肝衰竭等。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共同结局是心血管系统衰竭。PRIS一旦发展,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其对液体治疗及血管活性药物不敏感。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酸中毒和脂质代谢,综合其他支持治疗有望扭转PRIS的进展。目前认为控制丙泊酚的输注速度和剂量对预防PRIS的发生尤其重要,尽量避免连续48h输注丙泊酚大于4mg/(kg·h),一旦怀疑可能发生PRIS,应立即停用丙泊酚,改用其他镇静药物。

右美托嘧啶为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蓝斑部位,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从而发挥镇静和镇痛作用。经肝脏代谢,肝功不全患者其半衰期会延长。快速推注可出现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低血压和抗交感作用有关,高血压的发生和药物与外周血管平滑肌α2β受体作用有关。因其兼具镇静与镇痛双重作用,对呼吸抑制作用弱,安全性较高,越来越多的医师选择其用于ICU患者的镇静。常用负荷剂量为1μg/kg,维持剂量为0.2~0.7μg/(kg·h)。

不同镇静药物的临床应用比较

1.对预后的影响:既往的一些研究提示持续使用苯二氮卓类的镇静方案可能与不良临床预后有关,可造成呼吸机依赖、延长ICU住院时间,发生谵妄。目前关于ICU患者镇静药物对预后影响的研究多比较苯二氮卓类与非苯二氮卓药物的效果。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既往6项质量级别较高的临床实验表明,苯二氮卓类与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相比有延长ICU住院时间的趋势,增加大约0.5dICU住院时间(P=0.04),但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一项系统评价评估了16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比较了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预后的影响发现,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组机械通气时间略有减少,ICU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关于ICU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研究大多提示,相对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也无明显差异。但有一项质量较高的研究提示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机械通气时间较咪达唑仑有大幅减少(3.7dvs5.6d)。

2.谵妄:既往很多研究提示苯二氮卓类药物本身可能引起谵妄,而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相对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对谵妄发生影响的研究较少,质量等级不高。总体提示丙泊酚相对于苯二氮卓类并不能减少谵妄的发生率,而右美托咪定可能在某些亚组患者中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其他

一些研究探讨了吸入性麻醉药在维持ICU患者镇静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snil等对比研究了长期使用七氟醚和静脉输注丙泊酚或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发现七氟醚组苏醒及拔管时间更短,发生精神障碍的比率更低。异氟醚也有类似效果。

小结

虽然目前的研究更加支持非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在ICU的使用,但苯二氮卓类在治疗ICU患者躁动?癫痫发作等方面作用依旧重要,在深度镇静、遗忘、联合治疗等方面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达到安全有效的镇静,需要医师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根据各类镇静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实施个体化镇静方案,同时还需要及时有效的评估与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使ICU内镇静更加规范有效

第2篇: 对于ICU重症患者的镇静与镇痛治疗的体会

金塔县人民医院ICU 常丰收

【摘要】ICU重症病人救治的目的在于保护支持多器官功能,恢复机体内环境稳定;救治手段则可以大致区分为祛除致病因素和保护器官功能。机体器官功能的维护有赖于循环(组织灌注)和通气氧合功能的正常。当重症病人的病理损伤来势迅猛时,致病因素一时难以立即祛除,器官功能若强行代偿则有可能因为增加代谢氧耗做功而进一步受到损害。因此,通过镇痛镇静的治疗手段使得重症病人处于“休眠”状态,降低代谢和氧需氧耗,以适应受到损害的灌注与氧供水平,从而减轻强烈病理因素所造成的损伤,为器官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创造条件。ICU中的治疗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缺陷都可能影响整体疗效。因此,镇痛镇静治疗与其它各种治疗手段和药物一样重要,不可或缺,需要危重症医师认真重视并掌握,趋利除弊,合理应用,减少患者的疼痛、焦虑和烦躁,可以保证治疗措施的实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以达到更好地挽救重症病人生命的目的。

关键词:ICU;镇静;镇痛

一、镇静镇痛的概念

镇静镇痛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疼痛,减轻或预防病人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的治疗。

二、ICU重症患者产生疼痛、焦虑和躁动的原因 有文献报道:超过50%的ICU清醒病人有焦虑症状,综合ICU中超过70%病人发生躁动。

(一)引起疼痛的原因:

1、手术后疼痛;

2、创伤后疼痛:意外创伤、医源性创伤、心理创伤等;

3、疾病本身引起的疼痛;

4、隐匿性疼痛:气管插管及其它各种插管,长时间卧床等。

(二)引起焦虑的原因:

1、各种疼痛引起焦虑;

2、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因为

1

病情严重而难以自理和感到惧怕;

3、环境因素:患者被约束于床上,灯光长明,昼夜不分,各种噪音(机器声、报警声、呼喊声等),邻床患者的抢救或去世等;

4、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对死亡的恐惧,对家人的思念等。

(三)引起躁动的原因:

1、疼痛:是ICU中的术后患者产生躁动的主要原因;

2、焦虑;

3、低氧血症:低氧被误认为躁动,在ICU并不少见,PO:低于60mmHg易于发生躁动;

4、低血压也会导致躁动,与低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关;

5、低血糖会导致严重躁动;

6、脑损伤;

7、药物;

8、机械通气非同步;

9、气管内导管的刺激,短期和长期插管的病人都会产生躁动,气管插管患者由于无法交流而更为焦虑;

10、不安静的环境和持续强光刺激等;

11、血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升高,如铅、汞和锰也被证实是重症患者产生躁动的重要原因。

三、疼痛和焦虑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一)疼痛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1、对精神和心理影响:出现或加重焦虑情绪,扰乱患者身心安静,妨碍患者休息和睡眠等;

2、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可出现心率增快、心律失常、血压增高,增加心肌氧耗量,导致心肌缺血、梗塞、绞痛及心脑血管意外的机会增多等;严重疼痛还可导致虚脱、休克、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等;

3、对呼吸系统影响:尤其是胸腹部手术或创伤,由于疼痛患者不敢深呼吸、咳嗽、咳痰,易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肺部感染、肺不张等;

4、对内分泌系统影响: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致心率增快、血管收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升高,导致蛋白、脂肪分解增加出现氮负平衡、高血糖;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升高,导致水钠潴留;疼痛、焦虑、交感神经兴奋和睡眠不好,还可抑制催乳素、催产素的分泌,不利于产妇尽早泌乳,影响婴儿母乳喂养等;

5、对消化系统影响:是消化功能障碍,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减弱,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甚至麻痹性肠梗阻等;

6、对泌尿系统影响:可因反射性血管收缩,抗利尿激素增加致

2

尿少;也可因疼痛出现尿潴留等;

7、对凝血系统影响:血小板粘附功能增强,纤溶功能降低,呈现高溶状态等;

8、对免疫系统影响:淋巴细胞减少,网状内皮系统抑制,使免疫功能减弱等;

9、对其他影响:由于疼痛限制活动,使某些肌肉处于僵直状态;长时间不活动使静脉血淤积,加之凝血功能的影响,易致血栓形成等。 (二)焦虑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1、导致不安、躁动、加重患者身心痛苦、影响睡眠等;

2、导致心动过速、血压增高、心肌缺血和氧耗量增加等;

3、导致呼吸不规则,影响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等导致不配合治疗,甚至不愿接受治疗或拒绝治疗;

5、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影响康复;

6、导致行为和认知异常;

7、对于儿童患者可导致畸形心理发育,而造成意想不到的社会后果。

四、IGU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作用

1、减轻或缓解疼痛:疼痛严重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可引起恶心、呕吐、肠蠕动减弱、肌肉痉挛、血栓形成、心肺并发症及器官功能恢复延迟等不良后果,是除手术因素和病情等因素以外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疼痛常混合着焦虑或情绪上的困苦,是加重创伤后疼痛的心理因素。各种创伤及创伤后疼痛均可导致“全身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对机体有利,过度的应激则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削弱生理储备。镇痛可减轻手术创伤激发的过度应激反应,调节细胞因子变化,维持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减轻免疫抑制。许多研究发现,创伤后镇痛能减轻患者血液中促炎因子的浓度,早期抑制了炎症反应的启动,改善应激,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进入ICU的病人常常病情严重,创伤重,疼痛合并焦虑不安,还需接受一些有创性治疗,如静脉穿刺、腰椎穿刺、伤口换药等。因此,解决ICU病人术后的疼痛和焦虑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2、消除心理恐惧:进入ICU的重症患者因为病情严重而难以自理和感到惧怕,身处陌生环境,被约束于床上,不能交流,灯光长明,昼夜不分,睡眠被剥夺,各

3

种噪音(机器声、报警声、呼喊声等)的刺激,邻床患者的抢救或去世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对死亡的恐惧,对家人的思念等因素,常引起精神高度紧张,心理极度恐惧,难以配合治疗。尤其是重症小儿患者,反应更强烈。因此,镇静治疗已经成为重症监护治疗室基本规范技术之一。

3、降低耗氧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ICU重症患者全身应激反应强烈,加之多种因素引起疼痛、焦虑和烦躁,均可使氧耗量增加,尤其是神经外科手术后和头部损伤的病人,在保持充分脑灌注压的同时,并维持脑灌注压在70mmHg以上,控制病人的颅内压,降低病人已经升高了的颅内压,或至少不再升高病人的颅内压。为避免早期包括脑功能在内的应激反应,镇静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要求能够快速逆转镇静,以便于对病人的神经学状态进行评估。许多研究发现,多种镇痛和镇静剂除能降低耗氧外,还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起到器官保护作用。

4、保证治疗措施的实施,降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ICU中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的导管刺激,及一些有创性治疗,如静脉穿刺、腰椎穿刺、伤口换药,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原发疾病以及ICU的环境因素等均可引起机械通气患者不适、焦虑、恐惧、以及疼痛,这些不适会伴随有不安、激动和无法睡眠,甚至躁动,造成各种管道的脱落、断裂,对重症患者产生进一步的损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采用镇静镇痛的方法,使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接受有效的治疗,是必需的和重要的。保持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处于最舒适和安全的镇静状态,是ICU治疗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总之,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手术、机械通气、周围环境刺激而常伴有疼痛、谵妄、焦虑、烦躁、躁动,感觉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构成对患者的恶性刺激,引起精神障碍,加重了患者的身心痛苦,甚至使其因为这种“无助与恐惧”而躁动挣扎,危及生命安全。重症医学的发生与发展旨在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非终末

4

期重症患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生命支持,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并最大程度地恢复和保持病人的生活质量。国外学者的调查表明,离开ICU的患者中,约50%以上对自己在ICU中的经历保留有痛苦的记忆,而70%以上的患者在ICU期间存在着焦虑与躁动。因此,我们在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意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感,使病人不要感知或者遗忘其在危重阶段的多种痛苦经历,并且尽可能不使这些痛苦加重病人的病情或影响其接受治疗,尽可能缩短重症患者在ICU的救治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治愈率及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最终目的。故认为,对ICU重症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应将镇静镇痛治疗作为ICU内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之一。镇静镇痛治疗应成为重症医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症监测治疗基本规范技术之一。

第3篇:ICU镇静、镇痛指南:2002 vs. 2013

ICU镇静、镇痛指南:2002 vs. 2013 2013年04月02日 ⁄ 指南导读, 进展交流 ⁄ ICU镇静、镇痛指南:2002 vs. 2013已关闭评论

2013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发布了新的镇静、镇痛和谵妄治疗指南 本文简单比较了新旧指南的主要改变

有关指南的详细解读,敬请期待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张翔宇医生及其同事的点评 2002年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sustained use of sedatives and analgesics in the critically ill adult

2013年指南

说明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标题特意增加了谵妄,凸

Management of Pain,

现了近年来对谵妄的研究

Agitation, and Delirium

进展

in Adult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临床实践指南:危重病成临床实践指南:ICU中成人镇静药和镇痛药的持续人病人疼痛、躁动和谵妄 使用(2002) 的处理(2013) 证据等级:A,B,C;从A证据等级:1,2,3,4,5,

到C证据级别逐渐降低;6;从1到6证据级别逐渐

专家意见不做为证据采降低。

用。

推荐级别:-2,-1,0,1,2;推荐强度区分为强(1)推荐级别:A,B,C;从A

和弱(2);支持(+)和反对推荐方式与前不同

到C推荐级别逐渐降低。

(-),0表示无法给出推荐意见。

疼痛和镇痛

所有危重病人均有权利接受充分镇痛和疼痛处理 (C)

无论在休息抑或接受常规治疗期间,内科ICU、外科ICU和创伤ICU的成年患者通常都经历疼痛(B)。

特别说明罹患疼痛的患者

心脏外科患者中疼痛非常

人群

普遍,且很少得到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经历更多疼痛(B)。

操作相关的疼痛也很普遍(B)。

用适合病人人群的量表,对于所有成年ICU患者,系统记录疼痛情况和对治推荐常规进行疼痛监测 疗的反应(C) (+1B)。

对于不能自行描述疼痛但

运动功能正常且行为可以观察的内科ICU、术后或创伤的成年ICU患者(不包括颅脑外伤),疼痛行

为量表(Behavioral Pain 不再推荐采用NRS评估疼病人主诉的疼痛程度可以Scale, BPS)和重症监护痛 用于评估疼痛及对治疗的疼痛观察工具推荐新的评估量表 反应。推荐用数字评分尺(Critical-Care Pain 是否需要针对上述评估工评估疼痛(B) Observation Tool,CPOT)具中文版进行效度的验

是用于监测疼痛的最为准证? 确、可靠的行为量表。在其他ICU人群中使用这两个量表,或将其翻译成法语或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效度尚需证实(B)。 不能交流的病人可通过观察疼痛相关反应(活动、面部表现、姿势)和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这些指标的变化来评估疼痛情况。

反对单纯根据生命体征

(或包括生命体征在内的不再根据生理指标评估疼观察性疼痛量表)评估成痛 年ICU患者的疼痛(-2C)。 建议生命体征可以作为上述患者需要接受进一步评 估疼痛的提示(+2C)。

所有医护人员都要知道每个病人疼痛治疗的目标和

方案,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C)

成年ICU患者拔除胸腔引流管前,推荐进行预先镇

痛和(或)非药物性干预(如放松)(+1C)。 成年ICU患者接受其他有创或可能引起疼痛的操作

前,建议进行预先镇痛和(或)非药物性干预以减

轻疼痛(+2C)。

推荐静脉(IV)阿片类药物如果需要静脉使用阿片类

(opioids)做为治疗危重镇痛药,推荐使用芬太尼、

病患者非神经病性疼痛的盐酸氢吗啡酮、吗啡(C)

一线药物(+1C)。 为了保持持续镇痛,推荐按照既定方案定时给予或持续静脉输入阿片类药

物,而不要按需给予。能够理解和使用PCA装置的,可以考虑使用(B)

当根据相似的疼痛强度目

不再优先推荐芬太尼,认推荐使用芬太尼治疗急性标调整药物剂量时,现有

为所有阿片类药物疗效相疼痛,因为它起效快(C) 的所有IV阿片类药物疗

效相同(C)。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芬太尼或盐酸氢吗啡酮更合适

(C)。因为持续时间较长,吗啡和盐酸氢吗啡酮间断使用更合适。(C)

删除某些镇痛药物的特殊适应症

建议考虑使用非阿片类镇某些病人,可考虑加用痛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仍然推荐考虑使用非阿片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镇用量(或避免使用IV阿片类药物,以减少阿片类药痛。(B) 类药物)以及药物相关副物用量

作用(+2C)。 酮咯酸最多用5天,警惕肾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出

血。其他合适的病人,可肠道用其他NSAIDs。(B)

治疗神经病性疼痛时,除

IV阿片类药物外,推荐经肠道给予加巴喷丁 (gabapentin)或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1A)。

对于接受腹主动脉瘤手术

的患者,推荐考虑使用行有关硬膜外镇痛治疗的适胸椎硬膜外麻醉/镇痛用应症 于术后镇痛治疗(+1B)。 由于没有证据显示硬膜外

应用阿片类药物优于胃肠

外用药,因此对于接受腹主动脉瘤手术的患者术后经硬膜外或胃肠外应用阿片类药物,不做任何推荐(0, A)。

因为没有证据或证据相互矛盾,对于接受胸腔内手术或腹部非血管手术患者

是否应当进行胸段硬膜外镇痛,不做任何推荐(0, B)。

建议对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考虑进行胸段硬膜外镇 痛治疗(+2B)。

由于缺乏证据,对于内科ICU患者是否应当进行神经节/局部镇痛抑或全身 镇痛治疗,不做任何推荐(0,没有证据)。

躁动与镇静

对躁动的危重病人,只有充分镇痛和治疗可逆原因 后才能镇静(C)

为每个病人确定一个镇静目标或终点,并规律性评 估,系统记录治疗反应(C)

对于成年ICU患者维持轻

度镇静可以改善临床预后(如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日[LOS])(B)。

镇静目标明确为轻度镇静,而之前的指南仅提出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设定镇静目标

维持轻度镇静增加生理应激反应,但并不增加心肌 缺血的发生率(B)。 上述患者镇静深度与心理应激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C)。

除非存在禁忌症,推荐成年ICU患者调整镇静药物 剂量维持轻度而非深度镇

静(+1B)。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 RASS)和镇静躁动推荐使用已经过验证的镇

评分静评分量表(SAS,MAAS

(Sedation-Agitation 或VICS)(B)

Scale, SAS)是评估成年ICU患者镇静质量与深度最为有效和可靠的工具(B)。

既往指南推荐使用所有经过验证的镇静评分量表 新指南仅推荐使用SAS或RASS

对于未昏迷且未接受肌松治疗的成年危重病患者,反对采用脑功能的客观评估指标(如听觉诱发电位客观测量镇静程度的指[AEPs]、脑电双频指数标,如BIS,并未经过完[BIS]、麻醉趋势指数仍不建议使用客观评估指整评价,也没有证据表明[NI]、患者状态指数[PSI]标,包括BIS等 它们有用(C) 及状态熵[SE]等)做为镇

静深度的主要监测方法,这是由于这些监测手段尚不足以替代主观镇静评分系统(-1B)。

接受神经肌肉阻滞药物治疗的成年ICU患者无法进行主观镇静评价,推荐采用反映脑功能的客观指标(如AEPs, BIS, NI, PSI或SE)做为主观镇静评价的辅助手段(+2B)。

有关镇静的客观评估指标仅用于无法进行主观镇静评估的情况,如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后

对于已知或怀疑癫痫发作的成年ICU患者,推荐使用脑电图(EEG)监测非抽搐性痫样发作,EEG监测

也可用于颅内压升高的成年ICU患者调整脑电活动抑制药物以达到爆发抑制(+1A)。

推荐急性躁动的病人用咪

达唑仑或地西泮镇静(C)

需要快速唤醒时(如神经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成年既往指南推荐短期镇静可系统评估或拔除气管插管ICU患者,建议采用非苯考虑使用苯二氮卓,而长时),异丙酚是恰当的镇静剂(B)。仅推荐短期使用咪达唑仑,因为使用超过48-72小时宜导致唤醒及拔管延迟(A)。推荐间断静脉注射或持续静脉泵入劳拉西泮用于大多数病人(B)

二氮卓类(镇静药物(异丙酚[propofol]或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的镇静策略,其对临床预后的改善可能优于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药物(咪达唑仑[midazolam]或劳拉西泮

[lorazepam]),以改善临床预后(+2B)

时间镇静建议使用异丙酚 无论镇静时间长短,新指南不再推荐优先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转而推荐优先使用异丙酚或右美托咪啶

推荐按照预设的终点调整镇静药物剂量,系统地减少用量,或者每日中断镇 静药物并重新调整剂量,以缩短过长镇静(A) 静脉泵入异丙酚两天后需监测甘油三酯浓度,其带

来的脂类能量摄入应纳入营养支持方案中(B) 推荐应用镇静指南、流程

或方案(B)

大剂量或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异丙酚超过7天需考虑它

们的撤药症状,并通过系统减量方案来避免这些症状(B)

谵妄

由于强调保持轻度镇静,因此无需进行每日唤醒

成年ICU患者的谵妄伴随病死率升高(A)。

成年ICU患者的谵妄伴随ICU住院日及总住院日延 长(A)。

成年ICU患者的谵妄伴随ICU后认知功能障碍(B)。

推荐对成年ICU患者进行建议常规评价是否存在谵

谵妄的常规监测(+1B)。

妄(CAM-ICU是有用的评仍推荐使用CAM-ICU评价

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价ICU病人是否谵妄的工量表

(Confusion Assessment 具)(B)

Method for the ICU,

CAM-ICU)和重症监护谵妄筛查表(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 ICDSC)是成年ICU患者谵妄监测最为准确可靠的评估工具(A)。 临床实践中对成年ICU患者常规进行谵妄监测是可行的(B)。

四种基础情况与ICU谵妄的发生显著相关,即既往罹患痴呆、高血压和(或)酗酒病史,以及住ICU时病情严重(B)。

昏迷是ICU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B)。 成年ICU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与发生谵妄之间的关系,临床证据相互矛盾(B)。

新指南增加了有关谵妄发

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

生的危险因素

是成年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B)。

目前资料尚不足以确定成年ICU患者使用异丙酚与发生谵妄之间的关系(C)。 对于有发生谵妄危险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年ICU患者,与输注苯二氮卓类药物相比,输注右美托咪定可能减少谵妄的罹(li)患率(B)。

对于成年ICU患者,如有

可能,推荐早期活动以减推荐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少谵妄发生,缩短谵妄持预防谵妄 续时间(+1B)。

由于缺乏资料显示谵妄的药物预防方案能够降低谵

暂不推荐药物措施预防谵

妄的发病率,或缩短谵妄

持续时间,因此不做任何推荐(0, C)。

联合采用药物及非药物谵

妄预防方案不能降低成年

ICU患者谵妄的发病率,因此不做任何推荐(0, C)。

反对成年ICU患者使用氟哌啶醇(haloperidol)或

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预防谵妄(-2C)。

由于没有证据限制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预防成年

ICU患者发生谵妄,因此不做任何推荐(0, C)。

没有证据表明氟哌啶醇可氟哌啶醇是适宜的治疗危以缩短成年ICU患者的谵不再推荐使用氟哌啶醇治重病人谵妄的药物(C) 妄持续时间(No 疗谵妄

Evidence)。

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可能缩短成年ICU患者的谵 妄持续时间(C)。

反对使用利伐斯的明(rivastigmine)缩短ICU

患者的谵妄持续时间(-1B)。

如果患者具有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危险(即基础需监测使用氟哌啶醇病人

QTc间期延长,服用可延的心电变化(QT间期延长

长QTc间期的药物,或有及心律失常)(B)

心律失常病史),反对使用抗精神病药物(-2C)。

若患者的谵妄与酒精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戒断无关,

建议采用持续IV输注右仍然推荐右美托咪啶而非美托咪定而非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 药物进行镇静治疗,以缩短谵妄持续时间(+2B)。

疼痛、躁动及谵妄的处理策略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成年ICU患者,推荐常规采用每日中断镇静或维持轻度镇静目标(+1B)。

每日中断镇静与维持轻度镇静目标两者可以相互替代,即如维持轻度镇静则无需每日中断镇静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成年ICU患者,建议镇静治疗 前优先进行镇痛(+2B)。

推荐采用多种方法促进成通过优化环境和非药物方年ICU患者的睡眠,包括法使病人放松,必要时使优化环境、控制光线和噪

用助睡眠药物以促进睡眠音、集中进行医疗护理工(B) 作和减少夜间刺激以保护

患者的睡眠周期(+1C)。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成年ICU患者,临床证据不足以显示特殊通气模式促进 睡眠的作用,因此不做任何推荐(0, No Evidence)。 推荐采用多学科的ICU团队策略,包括针对医务人员的教育,预先制定和(或)计算机化的治疗方案和医嘱表,以及ICU质 量核对表等,以促进疼痛、躁动和谵妄治疗指南或流程在成人ICU的实施(+1B)。

上一篇:应收账款的作用主要有下一篇:会计基础习题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