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课后习题

2022-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池上课后习题

巧妙利用课后习题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摘 要:统编教材中,教师如何正确地解读课后习题,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从而帮助学生把握阅读的要领,是现今语文教学中必须攻克的一大难题。利用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发掘语文要素,让语文知识更加突出,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思想感悟,培养复述能力,拓宽学习视野,从而在真实的、有情趣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后习题;语文要素;策略运用

语文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策略、语文学习习惯等,是学生阅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课后练习的设计与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得非常紧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课程学习的目标任务,使得学生对学习重点掌握得更准确,这也是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明确课后习题意图,建立语文要素序列化概念

“语文要素”可以分成多个点,但它们并不是独立散乱的,而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各领域的要求,结合文本特点,分步有序地体现,从而在小学阶段得到持续性落实。因此我们要清晰各个年级、各个阅读单元的训练着力点,建立语文要素序列化概念。其中,二年级上册课文单元的要素在教材中的分布独具匠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不同年级的有序培养

1. 朗读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二年级对朗读能力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并落实在课后习题中:一年级上册为“读准字音;读出句子间的停顿”。一年级下册为“读好长句子;读出感叹句和疑问句的语气;分角色朗读”。二年级上册为“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分角色朗读;带着自己的体会读”。

2. 字词句学习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阅读单元要重视识字写字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为日后的大量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年级上册的主要目标是“借助拼音、生活情境等识字学词;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一年级下册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各种方法自主识字;分类积累词语或短语”。二年级上册的主要目标是“积累并运用动作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仿说句子”。

3.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起步,从理解字词句起步,促进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一年级上册的主要目标是“圈圈画画,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一年級下册的主要目标是“圈圈画画,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二年级上册的主要目标是“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提取课文中的重要信息,根据信息做出推断”。

(二)同一单元的梯度提升

每一单元由三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每一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语文要素,这一语文要素在每篇课文中的表现方式不是平面化的,而是细化后由浅入深逐步落实的,科学地放大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

(三)一篇课文的综合呈现

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除了识字表、写字表外,一般还有三个学习任务,除了每一单元的主要语文要素之外,还有其他需要达成的基础能力,体现了语文知识日积月累、语文能力逐步养成的学习规律。

二、优化教学策略运用,围绕语文要素展开阅读过程

(一)字词句积累运用

字词句积累运用是低年级语言学习的主要方式,常见的语言学习内容有:感受用词的准确性与丰富性;了解特殊词组、短语的结构现象;明白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掌握同义句的不同表达方式;等等。对于这些学习内容,课后习题都有提示学习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课后习题蕴含的语言现象,以此为范例进行语言的习得。

1. 比较异同,为己所用

汉字具有丰富的意思内涵,但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用语言清晰地辨析它们之间的差异。教学中我们常常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品味字词的不同用法:比较重的物体用“打”,相对轻的物体用“飘”。在比较中学生感受到动词的形象性与丰富性,然后在角色换位中进行有情有趣的朗读体验,最后学着运用。

2. 引读发现,类比拓展

这一策略多用于学习词组、短语的特殊结构,如动宾结构、主谓结构等。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发现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联系文本内容和生活经验,进行拓展运用。

3. 以读促悟,语境运用

教材中的很多句子是学生模仿、积累的范例。我们要充分用好教材,用好课后习题中提示的典型句子,提供画面情境或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

(二)文本信息提取运用

1. 边读边思,促进学生感悟的个性化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感悟的心智活动。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状态,在阅读中形成独立的想法,然后在与同伴、与组员、与全班同学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互动交流中培养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使阅读活动更深入。为避免学生的感悟形式化、笼统化,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文本中具体的字词句等相关信息谈感悟,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让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有血有肉。当然,我们重在激发并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表达时的正确通顺、有理有据,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

2. 圈圈画画,培养学生语感的敏锐度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边读边思,边思边画,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融入阅读中,让学生在圈画中品味字词,提高对语言的敏锐度。

3. 合作分享,体现学生思维的异同性

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同伴间的合作分享是保证低年级学生人人外显思维过程与取得阅读收获的有效方式。在合作分享中,在思维的求同存异中,学生对阅读信息进行理解与推断。

4. 多元表达,关注学生语言输出的有效性

阅读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结合阅读的表达涉及字、词、句、段、篇,关联阅读后表层信息的整理、提取与交流,是文本语言的内化与输出。课后习题明确了课文表达的内容、方式与要求。比如,课后习题对每次的“讲故事”都有明确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有明确的方法提示:或者是根据图片讲故事,或者是抓住关键词句讲故事,或者是按照地点转换讲故事……不管是哪种提示,都是帮助学生说清楚、说好故事的学习支架。教师要充分用好这些学习支架,把这一学习任务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板块,采用形象化、直观化的图示,以降低难度,实施层级分步铺垫训练,避免因一步到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时,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乐趣与内驱力,可以采用多形式情境化合作学习,如与同伴一起分工讲故事,扮演故事中的某个动物或人物并进行讲述,做小小播音员介绍一个场面,等等,让学生在情景化合作中分享学习快乐,拥有学习成就感。

总之,课后习题是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学习的显性体现。教师要正确解读课后习题,明确语文要素学习的序列化结构以及课文教学中的具体目标,把课后习题作为课堂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在阅读教学全过程中,切忌为习题而指导、为习题而练习的机械化操作。同时以点及面,连接生活场景与认知经验,在真实的、有情趣的阅读教学中举一反三,细水长流、扎扎实实地推进语文要素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邱菊.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价值研究[A].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四)[C].2020.

[2]谢静.紧抓课后习题 切入备课要点——围绕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有效运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5).

[3]罗秀玲.刍议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导学、导练功能[J].当代教研论丛,2016(06).

[4]吴雪玲.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训练“虚化”现象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11).

[5]寇长秀.处理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几点体会[J].小学教学参考,2012(06).

作者:陈少芳

第2篇:中学化学教材课后习题使用情况的调研

1 问题的提出

化学习题是化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教科书编写时要注意开发新的题型,增加思考题、讨论题、实践题和开放题的比例;编制的习题应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调查、咨询、进行实验,最终解决化学问题;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经分析,现行三套高中化学教材(必修)课后习题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观题比重较大。选择题的比重约占20%-26%;填空题中约有三分之一为客观题。主观题占习题总数的70%。(2)设置体现多样性,综合性和灵活性。除了常见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问答题外,还有大量的实践性习题,有实验设计、调查、讨论,上网查询、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制作实物模型和绘制表格等。(3)实践性习题注重科学探究和能力培养。

那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这些课后习题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如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限制课后习题使用的因素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和应对策略的思考。

2 调查内容及方法

抽取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初高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和文献研究。调查地点包括三个地区,福州、长乐和连江。总共发送问卷161份,其中福州60份、长乐44份、连江57份。161人老师中初三56人、高一48人、高二34人、高三2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一职称94人、中二等初级职称66人,所在学校包括市区各级达标学校和农村学校,因此调查结果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课后习题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

3.1.1 调查结果

3.1.2 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教材课后习题全部使用的情况只占49.0%,部分使用的情况占44.1%。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教材课后习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从表2可以知道课后习题在教学中具体的使用方法,有63.9%的老师是把课后习题作为正式作业批改,58.9%的老师是把课后习题作为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做的占19.0%。

从表3中数据处理的结果看,对把课后习题作为正式作业批改这种情况,初三有44.6%的老师选了这一项,高一72.9%,高二76.4%,高三65.2%。对比之下,初三的老师中选择把课后习题作为正式作业批改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偏小。对福州地区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这和初三年级习题的设计有一定关系。

此外,从文献查阅的情况看,一份对浙江省丽水市各高中高一、高二老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部分教师对教材习题的使用很随意,一般作为课堂教学的候补内容,视课堂教学情况而定。如果教学时间有余,就从中选几道作为课堂练习;如果时间紧张,则留作学生课后选做。

可见部分教师对教材习题缺少关注,不重视对教材习题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对教材中的习题也不屑一顾,只顾埋头于良莠不齐的参考书的题海战中,致使教材习题变为教材内容体系的附属,变得可有可无,这其实是对教材资源的极大浪费。

3.2 限制教师使用课后习题的原因

3.2.1 调查结果

3.2.2 结果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限制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的主要原因是难易不当,其次是量太少,还有是教辅练习的影响等。调查中了解到部分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课后习题很简单,没必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后习题上。此外,习题呈现仍以节为单位(苏教版的“单元”相当于其它版本的“节”),由于每节教学含多个课时,习题的呈现不是以课时为顺序,而是以选择题、填空题等习题类型为顺序,加之试题的综合性增强,有些试题只能学完整节后才能做,这些试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过大,这些原因都限制了习题的使用。

此外,我国实验本教科书的习题量比统编教科书的有所降低,较其他教科书的习题量低。但从调查中我们矛盾地看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题量不足。以课标要求的每模块18周、36个课时为标准(实际课时数远多于36课时),三套版本的教材中苏教版习题量最多,但平均每课时也只有2.9道习题,远不能满足巩固知识、培养应用能力的需要。笔者认为适当增加题量使教科书“变厚”并不一定就是“加负”,与其让学生去寻求市面上的各类习题集来补充,不如让教科书更加实用,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有利于因材施“练”;与其从数量上减轻负担,不如花更大的精力来研究提高习题的质量和匹配。

3.3 调查研究、论文、研究性学习习题的使用情况

3.3.1 调查结果

3.3.2 结果分析

实践性习题包含实验设计、调查、讨论、上网查询、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制作实物模型和绘制表格等,这类习题在三种教材习题中占的比重约15%。

从表5可以看出实践性习题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少做的占了39.1%,至于完成的效果还有待考究。实践性、开放性习题是本次新教材习题改革的最大亮点,但调查显示这类习题的实际使用率是最低的一类。

从类似的研究也可以发现,在新课程实施中,很多教师并没认真研究教材课后习题的潜在价值,还是采用老一套的办法,即需要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地方不实践,该让学生查阅资料独立完成的也由教师包办讲出来,或是轻描淡写,无法体现这些实践性习题的能力价值。

3.4 限制实践性习题使用的原因

3.4.1 调查结果

3.4.2 结果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限制实践性习题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的设施和管理,其次是太费时间,与考试关系不大。实践性习题的活动方式多是调查、参观、上网查阅资料等,提倡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但当前不少普通高中都实行寄宿制、封闭式管理。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学校和老师要负一定的安全责任。对于网络,虽然不少学校建有计算机教室,但为了防止学生上网聊天、玩游戏,很少有学校对学生开放。

对于太费时间这点,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需查阅资料的调查类实践题学生能独立完成,而需走访的调查类实践题难度较大,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独立完成,显然很费时间,而且工作量非常大。而老师在资料查阅、教学设计、实验研究、情景素材的准备、学生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需要花费比旧课程大得多的精力,学生也提出更多的难于回答的问题。

与考试关系不大也是限制实践性习题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传统的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这就使广大师生认为实践性习题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多大帮助,得不偿失。

从表7可以看出,在调查的这三个地区的几所学校里,实验用品齐全、够用的仅占11.8%;基本齐全、够用的占52.2%;其中实验用品不齐全、不够用的占32.3%;而严重缺乏的占3.7%,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我国的教学条件离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尤其是农村学校、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学条件更是落后,甚至有的山区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极度缺乏,这都给研究性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践性习题在实行的过程中步履维艰。

4 几点建议

4.1 教材习题编制

调查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学化学新教材课后习题和以往相比,虽然做出了探索式的改进,但在习题的编制上仍存在不足。难易不当,其次是题量太少,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不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文献查阅,新教材习题编制应注意如下几点。

4.1.1 适当调整课后习题的内容和难度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52.7%的老师认为限制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的原因是难易不当(见表4),所以应对教材课后习题进行准确定位,适当调整课后习题的内容和难度。

4.1.2 注重习题的层次和联系

在给习题进行准确定位时,需要将习题划分层次。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于2005年出版的新教材《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化学:概念和应用》)中的习题设计。这本教材习题设计由易到难,分成多个层次,使学生经历从掌握知识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一层次理解概念,是针对该章的一些基本概念、定理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个层次应用概念和批判思维,是知识的应用,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类题目约占总题数50%左右,是习题的重点所在。

第三个层次知识和能力回顾,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通过复习前面的内容,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

第四个层次写作和解决问题,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解决一栏中的题目难度稍大且综合性强,能够激起学生的挑战意识并达到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类题数量较少,一般在1-3道之间。

4.1.3 适当增加习题量,改进习题编制方式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30.4%的老师认为限制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的原因是教材习题量太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见表4)。所以应适当增加每课时的习题量,保证每个课时之间习题量的基本均衡。并在保证基础题量的同时,增大选做题目的量,提高试题的选择性。此外,还应该改变现有的以试题类型为顺序的呈现方式,改成以课时为单位,按教学顺序进行呈现。为了方便使用,也许可以将习题从教材中独立出来,集中到教材的最后部分。也可以将习题部分完全从教材中分离出来,单独编制成配套作业本。

4.1.4 发挥典型例题的作用,注重知识的迁移

提高习题的典型性,适当增加典型例题的数量和设置适量迁移练习,注重解题过程,讲究方法,充分发挥典型例题的作用,让教科书更实用。

4.1.5 进一步完善习题本身的设计

从数据处理的结果看,对把课后习题作为正式作业批改这一情况,初三有44.6%的老师选了这一项(见表3)。其原因是:教材中部分题目的设计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再现,试题简单、机械,忽视了学生对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启迪。

斯多克(Stokes,1999)认为,对于获得创造力至关重要的早期训练环境应该是具有充分创造空间的、挑战性的训练,而不是一种重复的机械性的训练。教师在布置作业和测验中应该增加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例如,在命题中尽量减少描述性、程序性知识等记忆性的题目,而增加一些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分析或综合的题目。

4.2 教材习题教学

习题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教材课后习题都是经过编写者仔细筛选、精心设置的,既可以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基本训练,又能作为深化知识的增长点,具有许多潜在的教育功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教材课后习题全部使用的情况只占49.0%,部分使用的情况占44.1%(见表1)。教材课后习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是实践性、开放性习题,它们是本次新教材习题改革的最大亮点,但却是使用率最低的一类。为了充分发挥新教材习题的功能,新教材习题编制应注意如下几点。

4.2.1 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性习题教学活动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如化学实验条件)和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是限制新课程实践性习题使用的最主要因素(见表6、表7)。所以学校方面应切实加强配套资源和实验室的建设,为新课程化学学科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此外,教师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老师的统一组织下安排下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将一些实践性习题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去完成。

4.2.2 灵活使用教材课后习题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实践性习题需要大量时间的问题(见表6),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如可以对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实验设计性的习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实验室进行,开展实验研究;实践性活动也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等结合起来。在布置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时,还可以改变以往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部作业的做法,应该将课本中的章节习题分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和合作完成部分。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较复杂的实践型作业。对调查报告和写小论文类型的习题,可让组内的学生转换分工角色,轮流执笔完成书面报告。

4.2.3 转变教育评价观,实行多元评价

还有23.9%的老师认为与考试关系不大是限制实践性习题使用的又一个因素(见表6)。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评价观,改变以往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教师唯一标准的评价制度,实行多元评价。通过纸笔测验,强化对学生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运用表现性评定的方法,突出对学生实验探究、开放式活动式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考查;运用观察法、成长档案袋法强化过程性评定。这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更强的指导性。

作业的批改不要像测试题批改那样只针对答案的正误进行总的评判,应像批改作文那样对学生的双基水平、思维水平、学习态度和解题策略等方面分别评判,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注重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创造能力。可以设置学习园地或利用网络展示学生作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宣讲自己的论文、报告,并进行点评。给学生以交流、探讨的空间,使学生在作品的交流、评价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反思、领会,并进行新的尝试。

4.2.4 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

调查发现,实践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如何设计和组织学生活动极为生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不是仅仅考虑是否有学生活动,而应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在认识上存在什么误区、在学习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把学生认识上的盲点或前概念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设计出真正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探究活动方案,同时要研究所学习的课题中蕴涵着哪些科学方法、思维训练的教育因素,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学习方案。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意创设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找到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的真实情景,注意探究学习活动和其他教学环节的整合。

4.2.5 求真务实

在使用新教材的习题时,必须一切从学校的现状、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求实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课后习题潜在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将习题与知识的深化、新问题情境等联系起来。在精选的变化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达到会学、精练,跳出题海,回归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科学态度。

(责任编辑:王宁荪)

作者:潘则南

第3篇:巧借课后习题 达成单元整组教学目标

统编语文教材已在小学全面启用,课后习题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架。教学中,教师可将习题转化为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以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为例,谈巧借课后习题,单元整体推进语文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一、比对教材:明确“学什么”,找准单元学习目标

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共有《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灯光》,这些课文在原人教版教科书中都有编排,且前三篇课文学生已开展过学习。老课文新编并重组,从选择上跨度非常大,教师可利用新教材优势开展学情分析。

(一)利用新教材优势

将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中的四篇课文与原人教版教材的单元主题、训练要素和课后习题等进行分析比对,我们可以发现:

1.所处册组集中整组编排

《七律·长征》和《开国大典》原编排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狼牙山五壮士》编排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这组课文中还有《圆明园的毁灭》《难忘的一课》和《最后一分钟》,《灯光》这篇课文则被编写在了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而统编版将这四篇文章集中编排在了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文主题统一为“革命岁月”。

2.单元训练要求指向明确

如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灯光》单元训练的要求是侧重于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运用。而统编版“革命岁月”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指向习作的语文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3.习题设计体现语文要素

统编版“革命岁月”单元的课后习题凸显了语文要素的学习,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课后习题第3题为“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要求学生结合相关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习题旨在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运用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的形式和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开国大典》课后习题第2题则为“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同样旨在让学生体会以点面结合来写场面的方法。

(二)开展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的制定不仅需要教师对不同版本教材和课后习题进行深入对比,还需分析学情,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从而更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落实“学为中心”“精准教学”的教学理念。

1.文章内容和背景层面,学生已有一定学习经验

对学习经验来说,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中的《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原人教版教材也有收录,因此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相关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类似的革命传统题材类文章中,如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家国之殇”单元,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结合查找的资料,从分段叙述中逐步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法。

2.单元语文要素层面,需要不同程度加以落实

对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运用点面结合来写场面的方法”,以往学习是零散的,没有进行重点专项学习。为此,学习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表达情感的基础上,重点习得抓“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能力。如《七律·长征》需要适当点拨提升,《狼牙山五壮士》则应提升到点面结合层面进行比较。《开国大典》重在迁移运用“介绍阅兵式中的某一个场面”,《灯光》需要注意让学生从场景描写角度去体会蕴含的感情。

3.立足全面系统思考,精准确定整组学习目标

在不同版本教材、前后几课课后习题对比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形成这样的学习构想,即利用课后习题整合,优化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以单元整体设计学习。整个单元的学习主要目标是达成单元语文要素,同时制定单篇课文的学习活动目标。如《狼牙山五壮士》的学习目标为“比较中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开国大典》学习目标为“批注中体会情感,学习用点面结合来写阅兵式场面的方法,并创造性尝试运用”,使单篇课文学习目标既有与单元主要目标一致的共性,又有每课一得的个性,以改变单篇学习目标中面面俱到、各自为政的弊病,避免“篇”和“组”脱节的弊端,将每篇课文的学习有机、系统地融合起来。

二、巧借习题:聚焦“怎么学”,推进单元整组学习

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借助课后习题来设计学习,努力将习题转化为学习活动,形成单元整组学习活动设计,推进整组学习的展开,形成学、教、评一体化,以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在单元整组学习目标的统整引领下,教师可打破原整组课文编排的学习顺序,将课后习题与课堂学习融合起来,合理转化为学习活动,整体推进学生学习。

(一)打破课文编排学习顺序,使学习功能更大化

整组课文的学习立足语文要素的更好落实,将课文学习顺序进行调整重组。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两篇课文,利用《狼牙山五壮士》课后习题第3题和《开国大典》课后习题第2題来开展互文学习,使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有深入学习,接着学习课文《七律·长征》和《灯光》,旨在拓展延伸。打破课文编排学习顺序,使学习在单元语文要素引领下,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将习题转化为学习活动,使学习支架动态化

课后习题是学生静态的学习支架,教师应根据学情和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将静态的学习支架转化为动态的学习活动,将课后习题与课堂学习融合起来,推进学生学习和落实语文要素。整个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根据课后习题共设计六个主要的学习活动,如《七律·长征》利用课后习题第1、2题转化为学习活动“以点带面,理清内容,感受情感”,《灯光》一课的学习利用课前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转化为学习活动“理解课文在谋篇布局上的独特之处”。

(三)单元整体推进学习活动,使学习达成系统化

学习活动在课堂学习推进过程中逐层开展,《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主要的学习活动是“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并迁移运用”,《语文园地·习作》学习活动是“观看阅兵式,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活动推进中同样呈现了对单元语文要素的系统落实。

三、达成目标:解决“怎么学”,亲历学习过程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教师以单元整体推进学习活动达成整组学习目标,这需要教师对单篇课文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开展。单篇课文的学习活动应倡导密切联系、环环相扣,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一)细化活动目标,从低目标迈向高目标

要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就必须科学细化学习活动核心目标,确定各学习环节的子目标,从较低层次目标逐步达到较高层次目标,最终实现学习活动的核心目标。如在切准《狼牙山五壮士》单篇学习活动核心目标“以比较阅读、尝试运用等体会课文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的表现形式,学会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的基础上,将核心活动目标分解成四个子目标:首先为“明确课文特点、巩固以往语文要素”,其次是“感知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的表现形式,学会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再次是“深化用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的表现形式”,最后“迁移运用个体特写进行扩写”,使每部分的学习环节有目标,呈螺旋上升、渐进的态势发展。

(二)遵循认知规律,从低阶思维迈向高阶思维

学习活动推进除了要在单元整体设计上体现坡度,在单篇课文学习活动的展开中同样需要由浅入深。单篇课文学习活动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做到有层次、有坡度,由低阶思维逐步迈向高阶思维训练,进行深度学习。如在《狼牙山五壮士》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及语文教学的规律,设计分层次的学习(见表1)。

通过《狼牙山五壮士》几个层次的学习,学生更好地体会了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结合来写场面的好处。

(二)实现“学为中心”,从教师的“教”迈向学生的“学”

从动态发展角度来看,理想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将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追求从“教过”走向“教会”,从“学过”走向“学会”。《狼牙山五壮士》单篇课文的学习活动把“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分为“扶、放、迁”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着力于通过对五位战士神态、动作和人物特点进行概括,让学生感知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第二阶段让学生对比学习,学习深化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第三阶段在课文语境下迁移扩写,让学生运用个体特写对其他战士用石头痛击敌人的场面进行扩写。三个阶段的递进展开,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體,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理念。

教师立足“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借助课后习题单元整体来设计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学习活动,将课后习题这一学习支架与课堂学习有机交融,从而以单元整组学习活动为主线来构建学习过程,解决了“怎么学”的问题,使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集中,更好地实现精准教学。

(责任编辑:李晶)

作者:何祝仙

第4篇:《池上》课后反思

《池上》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喜欢经典文章,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第5篇:课后习题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如何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914年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势力范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师姐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它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炮火还曾燃烧到我国边境,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邓小平理论: 时代主题的转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三个代表”: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平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全权政治又有新的体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科技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 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如何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特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5.如何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理论: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武器。

6.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卖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可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得关系?

8.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实事求是?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6.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的理解理论创新?

第6篇:课后习题

第一章

•如何理解中国蒙古人种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态性? •请列举中国早期农业阶段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考古学家是怎样归纳中国新石器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的? •中国早期原始聚落的演进反映出原始先民社会组织形式怎样的发展过程? •在上古人群集团划分问题上,对史前传说的研究已取得哪些成果?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考古发现从哪些方面集中反映了各地区社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演化?

•试分析中国早期文明多样性和多中心格局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 第二章

•请说明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对论证夏王朝存在的意义。 •请列举商代考古已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表明,商代国家形态有怎样的特点? •请列举商代文化的几项重要表现。

•张光直先生说:“夏商周„„彼此之间的横的关系,才是了解三代关系与三代发展的关键。”根据本段的学习,谈谈你对夏商周三代关系的理解。

•如何理解西周“分封”的性质、作用以及对西周政治体制的影响? •西周时期的宗法关系对社会秩序的建立起到怎样的作用? •怎样理解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试分析西周衰亡的原因。

•请举例说明西周礼乐文明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第三章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春秋战国兼并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进入春秋战国之后,各地域政治、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试说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中层急剧变动的具体情况。

•春秋战国期间,各国是如何向集权体制转化的? •请列举战国前期各国改革的主要主持者。

•简要评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又有怎样的结果和意义? •请说明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 •请评述战国儒法道墨诸家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第四章

•战国七雄中为何是秦国统一了中国?

•简析秦始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唐代章碣的感史诗句。请结合相关史实,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秦朝何以短促而亡? •试析楚汉胜负的原因。

•比较汉初的分封与西周封建的异同。

•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对汉代历史乃至汉以后历史有何影响? •简述汉初的无为而治及其意义。 •简析西汉的重农抑商政策。

•两汉经学对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第五章

•简述王莽改制的因由、内容,王莽改制为何难以成功? •大族势力为何能在东汉得以迅速发展?其历史影响又是怎样? •简论东汉“党人”和太学生反宦官专权的性质和意义。 •说明两汉经营西北的异同点。

•简述三国分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西晋为何会出现“八王之乱”? •简析“九品官人法”。

•比较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的异同。 •魏晋的刺史与两汉刺史有何不同? •简述东晋南朝的政治特征。 •评析北魏孝文帝改革。

•简述北朝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条件及其表现。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简要说明魏晋玄学在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六章

•隋朝能在长期分裂后重新统一全国,有哪些主客观因素? •隋朝在政治制度上有哪些创制?对后世影响如何? •隋朝为保证赋税征收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隋朝为何短期而亡?

•唐朝的政府机构在前代基础上作了哪些改进与完善? •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有哪些具体规定?实施情况如何? •唐朝军队建置的演变情况如何? •“贞观之治”的出现可给后人哪些启示? •武则天统治时期有哪些重要举措?历史影响如何?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如何?

•中国文化至唐代呈现出宽宏而开放的新气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七章

•五代的迅速兴替,基于哪些原因?

•宋初皇帝为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科举制度经隋、唐、宋三朝有何发展与变化?历史影响如何? •两宋经济的发展水平如何?经济格局有何变化? •如何看待宋朝的“重文”政策?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有何异同?失败的原因何在? •如何评析宋与辽、西夏、金的和战?

•两宋时期有何重大科技发明?其对人类历史有何影响?

•宋代理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发展经过如何?有哪些重要人物和学派?

•辽政权控制中国北方地区后,为适应境内不同的民族及其生产方式,对行政机构作了哪些调整?

•金朝取代辽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其行政制度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八章

•简述蒙古的三次西征。

•蒙古帝国与元朝的疆域变化和行省制度。 •简论元朝的双重民族政策。 •元朝的政治制度与对外开放政策。 •请列举元朝的主要科技成就。 •简述元代的赋役制度。

•简论元代的社会阶层与种族主义。 •简析元末的民变与朱元璋的兴起。 •大运河与元朝的经济政策有何关系?

第九章

•胡蓝之狱与明初政治。 •明朝的边患与政府应对。 •明朝的对外贸易与海禁政策。 •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明初的开国祖制及其影响。 •明代的科举制度。 •明代的粮长制度。 •明代小说的主要成就。 •明代中叶的宦官专权。 •晚明的党争与时局。 •晚明民变与社会变迁。 •晚明三大案。

•倭寇之乱与中国沿海社会。 •一条鞭法的推行与影响。 •张居正改革及其评价。 •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 •南明王朝变革大势。

第十章

•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社会变迁。 •明清时期江南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清初巩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金奔巴瓶掣签制度。 •清代的八旗制度。 •清代的文字狱及其影响。 •清代的学术与文化。

•清代的中外交流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清代实行的“改土归流”措施及其意义。 •清代中后期的人民反叛与社会矛盾。 •雍正朝惩贪措施。 •清代中枢权力机关的演变。

•台湾的统一与多民族国家的边疆政策。 •摊丁入地政策述评。

•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贸易状况。

•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对于西藏地区管理和控制的异同。

第7篇:雅舍课后习题

一.把握内容要点,领悟文章主旨

1.在作者的眼中,自己的住处富有“个性”,具有“雅趣”。 2.“陋”是实情,“雅”是情趣。

七大陋处:(1)结构简陋(2)风雨难避(3)地点荒凉(4)行走不便(5)门窗不严(隔墙传音)(6)鼠子瞰灯(老鼠肆虐)(7)蚊子猖獗(聚蚊成雷)

三大雅点:一是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二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三是常有客到,尽显“主雅客来勤”。

3.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苦中作乐的情趣,是作者不为外物所屈的品格的体现。

二.揣摩语言,深入理解主旨,体味语言特色。

1.本句描绘了雅舍的结构简陋。其中“像”字突出了他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因为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语言幽默诙谐,表现了梁实秋从容的文风,也包含了作者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

2.本句描写了房屋的破旧、残损,已经到了毫无隐私可言的地步。“彼此均可”更突出了雅舍门窗不严、隔墙传音的特点。

3.“蚊风之盛”有谐音的效果,具有新颖幽默的雅趣。“聚蚊成雷”通用义相当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义,这种成语的灵活引用,产生了夸张的效果,使读者对于雅舍中蚊子猖獗的情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以清新、自然的笔调,骈散相间的句式,将雅舍的月色图景描写得优美而富于诗意,读来令人向往不已。

5.形象地描绘出雅舍破旧、残损,风雨难避,这本是让人难受、难堪的事,作者却形之以“如奇葩初绽”,说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鲜花绽放,这是何其悠然超然的境界啊。

第8篇:法规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法?

罗马的法学家赛尔苏斯认为是善良公正之本,英法认为是主权者的命令,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师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指定货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1、 什么是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6)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6、我国建筑业实行资质管理的企业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建筑企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

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

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实行听证会制度有利于沟通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使经营者加强经营管理;有利于提高消费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可以分为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承担赔偿责任。依据该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律规定的产品归责原则为严格责任原则,即凡缺陷产品导致损害的,无论生产者在主观上是否有错,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具体的讲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以缔结合同为目的的,要约必须是相对人发出的行为,必须由相对人承诺,虽然相对人的人数可能为不特定的多数人。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志,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力保障实施的具体行为规范。

2、 什么是项目管理法律法规? 项目管理法律法规是指在调整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什么是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是与自然人相对应的概念,是法律赋予社会和组织具有人格的一项制度。

4、 代理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名义实施的,其民事责任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行为。 1) 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

内实施代理行为

2)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

施代理行为

3) 代理人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

围内独立的表现自己的意志 4) 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行为承

担民事责任

第二章,项目组织管理法律制度 1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有哪些? 1) 人合资和兼备 2) 筹集资金的封闭性 3) 公司资本的不等额性 4) 股东人数限制性 5) 股权转让严格性 6) 组织机构简化性

2、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包括哪些?

董事会的职权时: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制定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定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制定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决定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3、公司破产清算的法定程序 1)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2)成立清算组

3)破产企业的全面接管 4)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 5)破产财产的清理清算 6)制定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 7)制定破产清算报告

4、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有哪几种方式?

1)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 2)由部分合伙人执行 3)由一名合伙人执行 4)各合伙人分别执行

5、合伙企业解散的原因有哪些? 1)合伙期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三十天

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

7、施工企业资质分几类?各自的从业范围有什么不同? 建筑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

总承包单位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工程,可以对所承接的施工总承包工程内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专业工程或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 专业承包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 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的劳务作业。

第三章,项目成本管理法律制度

1、《会计法》规定的对会计人员的特别保护措施有哪些?

1)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主体,切实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示、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3)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

4)对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2、简述会计核算的要求和内容 要求:

1) 对会计核算的依据的

基本要求;

2) 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

3) 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

要求

内容:

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 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 资本,基金的增减

5)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

核算的其他事项

3、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有哪些?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2)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检举

3)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

4、我国《价格法》规定的定价方式有哪几种? 1)市场调节价 2)政府指导价 3)政府定价

5、我国《价格法》规定哪些商品或服务可以采用政府定价?

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是:1)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

2)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 3)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 4)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 5)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6、简述我国的价格听证会制度 《价格法》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使价格决策形成多方制约的格局,提高政府制定价格的科学性、全面性,减少盲目性片面性。

第四章,项目质量管理法律制度

1、我国质量法律从内容上可以分几类?

从内容上可以分四类:

一、作为质量管理技术基础的标准化法和计量法;

二、有关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规定;

三、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规定;

四、有关服务质量管理的法律规定。

2、为什么建筑产品不是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 《产品质量法》规定:建筑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建筑工程是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其中也有一些是用于销售,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与一般工业产品不同的特点,《产品质量法》的许多规定难以使用,所以需要另行立法予以调整。

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哪些方面的技术要求需要制定标准?

1)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的要求;

2)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实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3)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4)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5)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制图方法,互换配合要求

6)农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要求

7)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

4、我国标准化法把标准分为几类?他们的效力层次是怎样的?

分为四类,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效力层次: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为最高效力;行业标准的效力仅次于国家标准,并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地方标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使用在公布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企业标准时最低一级的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和地方标准相冲突。

5、 我国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有哪些? 1) 安全保障权 2) 真情知悉权 3) 自主选择权 4) 公平交易权 5) 依法求偿权 6) 依法结社权 7) 获得相关知识权 8) 受尊重权 9) 监督权

6、 试述产品的责任的归责原则

和构成要件 1

都应该相受害者赔偿损失。

构成要件:1)产品有缺陷2)有损害结果3)产品缺陷和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7、 简述我国建设工程的保修范

围及其最低保修期限 保修范围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供热供冷系统等项目。 保修期限:

1) 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

基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

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3) 供热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

冷期

4) 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

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5)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

人与承包方约定

6) 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

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8、 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

量认证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1) 企业按照自愿原则申

请产品质量认证

2) 认证机构为国务院产

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所认可的认证机构 3) 认证的标准为具有国

际水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4) 我国的产品质量认证

分为合格认证和安全认证两种。实行安全认证的标准是产品的安全性能,而实行合格认证的标准时产品的使用性能。

第五章项目合同管理法律制度

1、简述合同的分类 1)基本分类 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汽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

2)其他分类

计划于非计划合同,双无合同与单务合同,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主合同与从合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2、为什么我国合同法对合同形式采用不要式原则?

1)合同本质对合同形式不作要求 2)市场经济要求不应对合同形式进行限制

3)国际公约要求不应对合同形式进行限制

4)电子技术对合同形式的革命

3、要约应符合哪些条件?要约与要约邀请有哪些区别? 月底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并不是合同成立过程中的必经过程,它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在法律上无需承担责任。这种意思的表示的内容往往不确定,不含有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内容,也不含相对人同意后受其约束的表示。

4、哪些合同时可变更或可撤销的合同?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3)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5、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提供人有哪些限制?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5、承担低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4)违反缔约中的保密义务

6、合同当事人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应当先履行合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1)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

以逃避债务的 3) 丧失商业信誉

4) 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

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7、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1)继续履行 2)采取补救措施 3)支付违约金 4)赔偿损失 5)定金罚则

8、简述索赔的程序 1)索赔事件发生28天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 2)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28天内,向工程师提出补偿经济损失和延长工期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3)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交送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于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 4)工程师在28天内未予答复或未对承包人做进一步要求,视为该索赔已经认可。

5)当该索赔事件持续进行时,承包人应当阶段性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在索赔事件终了后28天内,向工程师提供索赔的有关资料和最终索赔报告。

第六章 项目采购法律制度

1、招标投标的原则 1)公开透明原则 2)公平竞争原则 3)公正原则

2、项目采购方式有哪些? 1)公开招标 2)邀请招标 从事的劳动。

2、我国的社会保险结构分为哪几个层次?

基本社会保险,单位补充保险,个人储蓄保险三个层次

3、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与劳动者解除合同?

保险利益又称可保利益,是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在经济上遭受的损失。保险利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财产保险利益和人身保险利益。

《保险法》第12条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因此,3)因原子核裂变造成的损失

4)由于合同罚款及其他非实质性损失

5)因施工机具本身原因即无外界原因情况下造成的损失

6)因设计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7)因纠正或修复工程差错而增加的3)竞争性谈判

4)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5)询价采购方式 6)自营工程

3、公开招标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1)在涉及使用公共基金时,政府代理机构必然对所有与公共基金有直辖或间接捐款关系的潜在投标人提供均等的机会。

2)竞争的结果有利于最经济的利用公共基金。

3)公开竞争性招标的方法可以起到防止浪费、贪污和偏袒的保证作用。 缺点:1)单纯依靠书面文件确定中标人本身的缺陷2)招标成本高3)招标周期长。

4、简述联合体共同投标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联合体共同投标是指由两个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共同组成非法人的联合体,以该联合体的名义即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参加投标的组织方式。 法律特征:第一,必须签订联合协议 第二,不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

第三,联合体各方承担相连带责任 第四,联合体投标应当是潜在投标人的资源行为,也只有这种资源的基础,才能发挥联合体的优势。

5、投标文件的重大偏差和细微偏差各有哪些? 重大偏差

1) 没有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

供投标担保或者所提供的投标担保有瑕疵

2) 投标文件没有投标人授权代

表签字和加盖公章

3) 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完成期

限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期限 4) 明显不符合技术规格,技术标

准的要求

5) 投标文件载明的货物包装方

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等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6) 投标文件附有招标人不能接

受的条件

7) 不符合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其

他实质性要求 细微偏差

细微偏差时指投标文件在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但在个别地方存在漏项或者提供了不完整的技术信息和数据等情况,并且补正这些遗漏或者不完整不会对其他投标人造成不公平的结果。

6、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1)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总和评标标准 2)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件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第七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1对女职工和未成年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有哪些?

女职工:1)妇女就业方面的保护2)禁忌劳动范围3)女职工的“四期”保护

未成年人: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应当如何对劳动者进行补偿?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5、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6、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公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7、简述我国《工会法》的适用范围 1)公会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工会法从何时开始实施,至何时停止生效,以及有无溯及既往的效力。

2)工会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工会法试用的地域范围,国内一切领域。 3)工会法对人的效力即工会法适用于哪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第八章 项目风险管理法律制度

1、保险合同的特点有哪些? 1)保险合同时双务有偿合同 2)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 3)保险合同时格式合同 4)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

2、什么是保险利益?《保险法》对保险利益是如何规定的? 保险利益必须是得到法律的承认和收到法律保护的利益,不法利益不能成为保险利益。

3、简述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 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应当将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实如实的告知保险人,如果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注意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4、我国《保险法》规定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2)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4)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的安全义务,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 5)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

6)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年龄限制,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扣除手续费,返还保险费。

5、我国现有法律中,有哪些对工程项目保险做了相关规定? 《保险法》《担保法》《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6、简述我国建筑工程一切险承保的内容

建筑工程一切险承保的内容包括: 1) 工程本身

2) 施工用设施和设备 3) 施工机具 4) 场地清理费 5) 第三者责任

6) 工地内现有的建筑物

7) 由被保险人看管或监护的停

放于工地的财产

7、国际上,建筑工程一切险的除外责任一般都有哪些?

1)由于军事行动、战争或其他类似事件,以及罢工骚动民众运动或当局命令停工等情况造成的损失

2)因被保险人的严重失职或蓄意破坏造成的损失

支出

8、安装工程一切险的保险期间如何确定?

安装工程一切险的保险责任,自投保工程的动工日或第一批被保险项目卸至施工地点时,即行开始,其保险责任的终止日可以是安装完毕验收通过之日或保险物所列明的终止日,这两个日期同样以先发生者为准。安装工程一切险的保险责任也可以延展至为期一年的维修满日。

第九章项目管理纠纷处理法律制度

1、项目管理纠纷的处理形式有哪些?

项目管理纠纷处理的基本形式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哪些代表组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公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人数应当是单数,主任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3、仲裁协议的内容有哪些? 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

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4、简述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的组成由两种方式

1) 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

成仲裁庭

当事人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

2) 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组

成仲裁庭

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5、简述民事诉讼的管辖

是指人民法院系统内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与权限。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四种。 级别管辖是上下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权限。

地域管辖是指按照当事人的住所地与法院管辖区域的关系来确定管辖。 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法院将某一案件指定其辖区内的下级法院管辖。

6、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

第9篇:雷雨 课后习题答案

二、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的内涵的丰富性。

1.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课文中鲁侍萍几次说到这样意思的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2.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什么?

(鲁侍萍的反问,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

3.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这四个短句表达的意思,可以说成"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试做点分析。)

4.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第二句话巧妙在哪里?表现了侍萍什么复杂的感情?)

参考答案:

1.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惠,也很规矩"。鲁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

2.周朴园认为鲁侍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敲诈他,因此他急于用钱把鲁侍萍打发走,以保证从此周、鲁两家再不会发生什么联系,他的这句问话暴露了他已习惯以现实功利思想考虑问题;侍萍的反问,既有因为人格受到侮辱的愤怒,又有对周朴园的失望和蔑视。

3.说"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只是平实的叙述,无法传达出说话者此时应有的复杂感情。用四个短句,形成急促的语气,表现了周朴园极度吃惊、恼怒的心情;连续出现上升语调,又使他的吃惊、恼怒中带上了几分惶惑,真实地再现了他当时的感受。 4.侍萍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还抱有幻想,但当她看到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特别是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她的幻想破灭了,于是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表现了她感情上受的刺激。第二句利用同音词语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又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上一篇:化验员岗位培训下一篇:五年级体育上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