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规划设计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寺庙规划设计

寺庙景观中的“禅意”设计

摘要:在中国园林中,寺庙园林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园林景观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布也非常广泛。寺庙园林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蕴含大量的“禅意”文化,其在当代园林景观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南京牛首山为例,通过对牛首山景观的分析,探讨“禅意”在园林景观中的设计表达。

关键词:寺庙园林;禅意;意境;牛首山佛顶寺

1 寺庙园林与“禅意”

中国的文人墨客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自然山水的精妙绝巧,所以他们在造园时也着力于再现自然,师法自然[1],但中国园林并不仅仅是拙劣地模仿、照搬自然景观,而是以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山石水土、植物草木进行精心布置,体现出造园者寄情山水的山情野趣,借助山水花木解忧怡情。

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和佛教影响颇深,依旧以自然山水为造园要素之重,但比起中国园林对自然之美直接呈现的手法,日本园林更倾向于运用写意的方法,逐渐将真实的山水景观转变为枯山水,用石头代替山川,用沙砾代替水流,仅仅以白色的沙砾和形态各异的石头来突出作为自然和生命力代表的植物这一主体,将高山流水的悠远意境以简简单单的元素勾勒出来,简朴、庄重、肃穆、深邃又精妙绝伦[2]。枯山水几乎摒弃了所有具有动态感的景观,也不会使用会开花结果的植物,多用常绿树、绿苔、沙砾、岩石等静态元素,营造静谧的氛围,营造沉郁、空灵的意境。这种沉郁的意境之感来源于每个人的人生和历史的沉重、苍涼,以及对世界的哀怨愤懑,但这种哀怨愤懑是哀而不伤的,是温和、纯净的。而空灵之境是禅宗之中“悟”的文化境界,是主张从丰富充实的日常生活的“有”中领悟空寂缥缈的天地宇宙之中的“无”。在这沉郁、空灵的意境中静静悟道,犹入参禅之境,体现了闲寂幽玄的禅的意趣。

寺庙因为自身的特殊性,承担着连接世俗与信仰的责任,在这一基础上,寺庙独有的园林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其景观色彩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地方环境等都是息息相关的。而寺庙园林的受众与用途皆与其他园林不同,所以寺庙园林更加注重园内景观对“禅意”的空间表现,让游人的内心感受到淡泊、宁静。美学家叶朗在《美学原理》中提出美的层次分为三层:材料层、形式层和意蕴层[3],顾名思义,便是美的表现形式由实体向意象的转变。而寺庙园林中的“禅意”格调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也从草木之画境(材料层、意蕴层)升华到了自然的意境(意蕴层)。意境是由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交融结合的产物,情景交融,相辅相成,在营造作为最基础的“材料层”——花石草木的过程中,以小见大、叠山理水、动静结合,在咫尺之内体现万里之遥,在方寸之中展现千里之峻,给人以脱离尘世辛劳诟病之感,清静无尘,领悟物我合一的禅意之境[4]。

禅宗对寺庙园林的影响是细致又深远的,两者在根本上都是抒情写意的意境,但在中日园林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的园林更能体现那些文人墨客的闲情雅致,是雅俗共赏又超脱世外的,给人闲趣高雅的感受,施法自然又不限于自然。而日本园林则是在自然景观中提炼出想要体现的元素,进行纯粹的物化与抽象,用枯山水的写意手法表达宇宙洪荒的凝固永恒之境,借此达到“物我两忘”“超脱物外”的禅宗的精神境界[4]。

2 牛首山佛顶寺景观中的“禅意”设计

2.1 曲径通幽的路径设计与质朴统一的铺装

在所有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园林的整体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在园内遍布各地的园路,根据各个区域自然的、跌宕起伏的地势巧妙地布置园路,不仅通过各种形式的园路将整个园林分割成各个功能不同的景区[5],还通过遍布全园的园路系统,犹如一条纽带一般,将园内看似不规整、零散的景观、景点富有层次地串联起来,构出一个景色鲜明、布局统一、具有韵律的林园空间。

园路作为连接园内主要建筑与场所的重要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交通通道和景观构成要素。园路的骨架、网络是园路景观的重要表现形式,园路的处理手法都追求“斗折蛇行”这样深幽空远的意境。在牛首山佛顶寺旁就有一条通幽的曲径(见图1),蜿蜒向前方,用绿植遮蔽视线,这条小道的起点到出口的直线距离只有短短不到数十步,但让人一眼望不到尽头。以这种处理手法营造的是更加深邃、幽远的园林景观,在视觉和空间上都极大地拓展了园林的层次[5]。

牛首山的园路也不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在佛顶寺周围的卫生间旁,因为地势的关系,需要在主园路与卫生间之间设置台阶,在台阶旁安置残障通道(见图2),附有扶手,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当今也受到足够的重视。

园路的纹理与色泽是由铺装决定的,不同的铺装材质和铺装方法会形成不同的纹理效果和色泽变化,水磨石板、花岗石、青石砖、鹅卵石等常被用来铺设道路,如牛首山的一条绿地小道(见图3),用整个块状的青石砖构出园路的大致走向,再用细长的小块青石砖加以填充铺装,将小道与旁边绿地勾勒分离开来[4]。

砖、瓦、石这一类冷色调的铺装材质,也具有特别的意义,能够彰显自然、朴素之感,其与周边建筑、植物等各种元素的色调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空间。在佛顶寺更有着独具寺庙特色的莲花纹饰的青石铺装(见图4)。在庄严肃穆的佛顶寺,青石砖的冷灰色调更显韵味,而莲花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元素,使游人生出质朴、淡薄的心境。

2.2 富有“禅意”的植物配置

植物对于园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在所有园林中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对植物种类的选择,更要考虑植物品种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且将场地内的设计理念和精神文化展现出来也是植物景观的重要作用。就牛首山内的景观来说,迎合园内的“禅意”文化是十分关键的,牛首山的重要建筑——佛顶寺内大量运用枯山水景观,所以很少使用开花的植物。寺庙的植物景观往往统一整体、主次相辅,在大体上仍采用较多深邃色调的植物,以便更好地突出佛教传承之地的庄严肃穆之感。除此之外,园林中还在深邃色调的基础上搭配些许具有趣味和色彩的植物,增强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就如牛首山佛顶寺,在主要的绿植中加入火红的红枫(见图5),彰显“禅意”中的生命之感,再加上植物前的僧人景观小品,更显活泼有趣,让游人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也能有轻快、宁静的心情。

从佛顶寺到佛顶宫的路上有一大片竹林(见图6),其与园内的“禅意”主题遥相呼应。竹子是寺庙园林中重要的植物景观之一,象征着高洁、幸福、长寿以及生命的真理,这与禅的思想不谋而合。佛顶寺外一大片的竹林与寺内的绿植、红枫相辅相成,彰显淡泊与宁静,却并不显得死气沉沉,饱含着生命力。在道路上也有禅的踪影,人行道与车行道和旁边的绿植景观之间种植着荻花丛(见图7),显得萧瑟、孤寂,与枯山水的风格相得益彰。走到佛顶宫下,道路旁原本是空地的区域被别出心裁地布置了一个微景观(见图8),在白色沙砾中,五针松与罗汉松高低错落,辅以桂花和灌木,并在旁边孤植一株红枫点缀,是枯山水的典型表现方式,给长时间行走、身体劳累的游客带来宁静、轻松的感受。

2.3 肃穆庄重的寺庙建筑

寺庙的建筑与其他地方的建筑最直接的区别是表面上古朴,但依旧不缺恢宏的气势来展现佛教的庄重肃穆。无论是大殿还是楼榭,建筑结构和细节都精致又不失大气,能让游客产生肃然起敬的情怀。佛顶寺以白灰色调为主(见图9),灰白的墙面透露出质朴素雅的格调,用来分割各个区域的围墙利用漏窗通透的视线,使空间不至于沉闷,结合周围的景观营造出内外一体的空间格局,从而形成光影的效果,不管是地表的青砖,还是各种建筑,往往都能够诱发人们对禅宗意境的想象[4]。

牛首山不仅有寺庙建筑,还有很多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建筑,如观光车的车站、游人的休憩亭、格局特色的卫生间等,无不体现出佛教特色中的“禅意”。

2.4 简洁清晰的道路导视

牛首山的导视系统,不仅仅是要给游客提供信息、指示、引导,更是要与大环境相融合,体现出“禅意”的主题。园内的导视风格以简约的立式竖向导视牌为主,采用白底深灰字或是深灰底白字,依靠简洁的线条和文字,给人一种轻松、静谧之感,同时在材质方面,也使用木料与石料,与寺庙园林的景观相融合,不破坏整体感,放置在景观节点与道路交叉口处,给游客与朝拜者更好的引导指示(见图10)。

牛首山的导视系统不局限于导视牌的设置,在一些铺装细节上也会有体现,如在临近佛顶寺的一个枯山水景观的角落,有一小块木料与石料相结合的,引导佛顶寺方向的铺装(见图11),在起到导视作用的前提下,比立式竖向导视牌能更好地融入环境,又更具有“禅意”质朴、宁静之感。

2.5 宁静深邃的水景设计

水是园林景观的“生命之源”[6]。水是无色无相的,所以水的色彩和形态往往是通过外物形成的。就如堤岸旁随风摇曳的嫩芽垂柳、敦实的土黄石块、旺盛生长的乔木、灌木等,以辅景的色彩和水中辅景的倒影体现出水体景观的色彩。就如牛首山隐龙湖边的景观(见图12),草木、黄石、铺装映入波光粼粼的湖水中,岸边的辅景为实,水中的倒影是虚,虚实结合,相互交织,意境深远,将寺庙园林景观的宁静、深邃、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以水池、水潭这些形式营造水景之外,也惯用潺潺溪流,用花木与之相互掩映,引起游人无限遐想。

佛顶宫上亦有水景布置,池水清澈无比,水面平静如镜,浅浅一层,映着周围的景物,淡薄又宁静(见图13)。这种宽阔又平缓的水面进一步扩大了原本就宽敞的空间的尺度,也调和了周围景物的色彩,将一旁山石上植物色彩的对比淡化,蓝天、建筑、植物倒映在水中,更显清澈明亮。

2.6 佛顶寺枯山水景观中的“禅意”设计

佛顶寺位于南京牛首山的腹地,西边有竹海涛涛,南边有松林肃立,氛围庄重肃穆。佛顶寺的建筑结构风格是仿造唐朝建筑,但寺庙内园林的布局是典型的日本枯山水风格,这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唐式建筑中轴对称的森严沉闷、令人感到压抑的宗教空间氛围,增强了视觉空间上的节奏性和流动性[2]。

虽然佛顶寺的景观是典型的日本枯山水风格,但有着与众不同的创意和构思。山石作为枯山水庭院不能缺少的构成要素,在石景的处理上展现了极致的抽象与纯净。寺院多用白色的沙砾和石块组合搭配,白砂那純净的白色象征着洁净,而布满白砂的圣洁之地,拒绝一切世俗的污垢,体现出禅宗“心性本净”的境界[2],以这种象征明净之物,安置于寺院空旷之处,“观空如色,观色如空”,给人以空寂、荒芜之感,以利于沉思与修行。

枯山水的山水景物是恒定不变的,在这尺寸之地,水是纯净白色的沙砾,山是堆砌的石块,而植物都是选用四季常绿的树种,丢弃了真实水体的随意性,也失去了植物生长、凋零的交替,摆脱了盈涸运息,摆脱了四季荣衰,园内沙石的细小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柔软”与岩石的“坚硬”,各个石块不同的表现形态一一形成对比,一实一虚,一刚一柔,一生命一非生命,以这种造景手法,渗透出细腻、凄清、悟彻的物哀之美。游客往来于园内,体会枯山水静谧、朴素、自然的氛围,感受景观本身以外的禅宗意境之感。

枯山水的庭院承担着为僧侣提供冥想、参禅场所的职能,没有高低起伏的地形,没有太多曲折变化的空间[1],没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园内景观是被提炼之后的自然、纯粹的意境,追求禅的朴素、玄幽,追求亘古不变的永恒之美,不受尘世的惊扰,超脱物外,让人凝神于其间。

3 结语

叶朗《美学原理》中美的三个层次恰恰形象地说明了隐匿在园林之中的禅宗意境。对于第一层“材料层”,还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状态,欣赏的也仅仅是山水景观本身,但当欣赏者抱着情思游览园林,看到竹林会想到高洁,看到松树会想到坚忍,就如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在景物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等达到最后的“意蕴层”,园林景观便不再有概念的分析,而是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领悟精神上的意境。在牛首山,运用枯山水的造景手法,不仅是山水植物的表现,更是寺庙园林独有的禅的意境的表达。

参考文献:

[1] 刘婉华.文心与禅心:中日古典园林审美意境之比较[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4

[2] 彭姝文.寺院中枯山水庭院的禅意表达:以南京牛首山佛顶寺为例[J].现代园艺,2018(21):130-131.

[3]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27-259.

[4] 钟泉潇.禅宗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初探[DB/OL].佛教在线,http://news.fjnet.com/fjlw/201108/t20110809_183470.htm,2011-08-09.

[5] 孟伟.解析原理园林绿化中的道路规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1):180-181.

[6] 庞佳童,徐江凤,樊亚明.我国寺庙园林景观色彩时空分异特征探析[J].建筑与文化,2021(5):103-104.

作者简介:于子森(2001—),男,江苏盐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寺庙景观中的“禅意”设计。

作者:于子森

第2篇:探析普陀山寺庙园林设计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中华历史文化中起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普陀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佛教界有崇高的胜誉。本文通过探析普陀山寺庙园林重新发现寺庙园林设计的精妙。

【关键词】普陀山;寺庙园林;园林设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哲理部分与儒、道等汇合、激荡,汇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中国园林植根于中华文化中,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本文探讨的普陀山寺庙园林,具有中国佛教寺庙园林的大体特征,但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功能和地位而区别于其它寺庙园林,是中国寺庙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1/普陀山寺庙园林的特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吸收优秀,结合自然、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佛教寺庙园林。普陀山寺庙园林设计建造中巧妙运用一切自在之物来表现和宣扬佛教的自然观和世界观。鉴于古代江南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建都江南的历代帝王均推崇佛教,普通民众也大多信奉观音,因此在江南民众车船可及的范围出现观音的道场也是情理之中。加之普陀山极佳的山海自然环境,江南深厚的文化底蕴,鱼米之乡的财富,杭派园林师傅高超的营造技巧,成就普陀山山海寺庙园林的特色,被赞誉为“海天佛国”, 冠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2/哲学思想在设计中的运用

寺庙园林在中国古代不同于皇家园林专供君主、私人园林属于私人专用,是各个阶层百姓游赏踏青之处,具有现代公园绿地、郊野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部分功能。

2.1寺庙园林布局

普济寺(南寺)、法雨寺(北寺)、慧济寺这三大寺庙最为著名,分布于普陀山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各自周边又分布了一些较小的寺庵,与山峰岭沙、岩石洞门、泉井池涧、碑刻石雕和塔亭阙坊等景点,形成各自组团,通过香客进山的步道衔接,构成了普陀山佛教景区,形成一个广义的普陀山寺庙园林。

普陀山的营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善于根据寺庙所处的地貌环境,利用溪涧、沙滩、清泉、山岩、洞穴、奇石、丛林、古树等自然景貌要素,通过桥、亭、廊、坊、堂、阁、佛塔、山门、院墙、碑石题刻等的组合、点缀,创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带有宗教意味的园林景观。三大寺庙园林着力于寺院内外天然园林的开发,通过少量宗教建筑、园林景物的点缀和步道的连接,构成环绕全岛、贯连寺院内外的风景园林式布局。

普陀山的香道,既是寺庙的主要交通路线,也是寺庙园林游览的序幕景观,在宗教意义上是“尘世”通向“净土”、“仙界”的阶梯,结合山海、丛林的自然特色,精心选定路线,点缀山门、山亭、牌坊、题刻等,起着铺垫、渲染宗教气氛,增强游人兴致,逐步引入宗教天地和景观佳境。

2.2三大寺院空间构成

现保存的普济寺,位于灵鹫峰南,群山环抱,古木参天,乾隆御笔立碑于此,是供奉观音的主刹,虽历经天灾人祸的损毁,但依然保留了清代重建时的格局。寺庙坐北朝南,建筑沿中轴线向纵深布局,依次为石牌坊、照壁、御碑亭、八角亭、瑶池桥、海印池、御碑殿、天王殿、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灵鹫殿。主殿是圆通殿,专供观音,主殿两侧设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海印池是寺庙前的一个莲池,也叫放生池,池上有桥三座,正中间一桥一头接寺庙正门,一头接御碑亭,桥中设湖心八角亭。东面一桥为石拱桥,桥上石栏柱头刻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桥前影壁上书有“观自在菩萨”五个大字。西面拱桥,桥身有龙嘴泄水孔。海印池种植莲花,夏日月静,荷香沁人,池中月影花伴,成就普陀“莲池夜月”景色。

法雨寺位于光熙峰南、锦屏峰西,三面环山,面朝大海,寺庙建筑因地就势,建筑采用中轴线纵深布局,沿六层台地升级,依次为海会桥、九龙壁、天王殿及天后殿、玉佛殿、九龙殿及配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殿,结构庄严、肃穆。天王殿是一座重檐歇山建筑,黄瓦盖顶,殿前古樟成林,设有旗杆,天王殿与玉佛殿间设有钟楼鼓楼,其后的九龙殿是观音殿,气势最为恢弘。

慧济寺主供释迦摩尼佛,由于地处佛顶山山顶,地形所限,因地制宜,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为短轴,寺庙建筑一字排开,两翼为大悲殿和藏经阁,院落式布局。这种将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横向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确实别具一格。整座寺院掩映在森林中,幽静深邃,正是“远者尘世,念经静修”。

2.3植物选择特色

古代僧众,大多住在郊外幽静的林地里,所以僧众居住的地方,即以“兰若”称之。兰若,梵语阿兰若,是指无诤的闲静处。佛陀非常肯定山林生活的意义,因为树林能帮助修道者达到身心的宁静,易于耕植智能的种子,所以体验森林生活,对修道者智能的显现和开展有很大的助益。“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普陀山园林植物成为表现佛教自然观、世界观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是通过植物本身的体形、线条、色彩、空间组合等实体语言来表现,另一方面通过植物所蕴涵的各种人格化的精神内涵表达出来,形成“明心见性成佛”的意境。

除了“五树六花”这些与佛陀有关的植物,寺庙园林中植物也按修法用的植物、药用的植物、香料植物、花卉植物、粮食植物、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用途来选择配置。但千年风雨,岛上的许多灌木植物、地被植物在历史的浩劫中毁灭,一些植物群落受到破坏,当代园林人又重新补植植物,比如近年重新大面积种植梅花,就是力图恢复“梅岑”的梅林。

庆幸的是普陀山寺庙园林中仍然还保留有许多古树,岁月流转,早已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三千尺”。茂密的古树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让人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这与宗教想传达给人的某些禅意相契合。

2.4文化景点的营造

借景抒情,感染游人,使人们浮想联翩,产生“寓情于景”、“即景生情”的园林艺术效果。普陀山寺庙园林通过景点、楹联匾额上的文字来提升园林意境,如咏“普陀十二景”的诗,又如普济寺圆通宝殿内 “古樟清隐,夜凉疑有雨;宝鼎香馥,院静飏天花”的楹联。设计的巧妙给文人诗词创作以无限灵感,许多描写寺庙园林的诗词应运而生,如明代屠隆《游补陀赠素明上人》:“一苇渡娑竭,栖迟梅岭岑。相依许元度,再来支道林。独往丘中寂,双跏石上深。潮音明月夜,虚白印禅心。”文人把佛教清静脱俗的理念注入自然景物之中,使如画的诗意带有无尽的空灵与禅思。

3/启示

开创与衰微、兴建与重建都是普陀山曾经经历的循环周期,在这不断变化的兴衰中,始终是坚持按照中国的审美和情趣创造一处佛教圣地,始终坚持平民百姓的参与,最终使观音中国化并创建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而放眼当下一些园林作品,把園林设计简单当成一门生财之道,重形式不重实质,选择性忽略了中外民众在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的差异,一味抄袭西方的某门某派某大师,而不知不学不用中华文化。正印证佛经中观音的话“学我者病”,虽然能博人眼球,但往往在一定时期后,新鲜感消失,反而成为突兀在土地之上的建筑垃圾。历史证明坚持有中华特色的园林作品,既有外在的形式美,又有内在的文化美、意境美,还有广泛接受度和参与度。随着中国软实力的国际推广,把握住中华民族新的盛世机遇,中国园林必将有更大的作为。

参考文献:1、《普陀山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普陀山志》。

2、于君芳著。《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商务印书馆。

作者:曹明

第3篇: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

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了寺庙园林中寺庙“丛林”和寺庙“园林”两种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详细分析了植物与寺庙建筑、寺径、寺庙水体、山石等造园要素的景观空间构成,总结出寺庙园林造园艺术中植物景观与其空间构成方面所蕴含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手法。

关键词: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一、前言

寺庙园林原来是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的祠庙的园林。在公园4世纪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可以说是历时悠久。在寺庙园林当中,主要是作为“神”的宫苑,它描绘道教的仙境和佛教的极乐世界。特殊的地理景观是多数寺庙园林所具有的突出优势,不同特色的风景地貌,给寺庙园林提供了不同特征的构景素材和环境意蕴。寺庙园林的营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善于根据寺庙所处的地貌环境,利用山岩、洞穴、溪涧、深潭、清泉、奇石、丛林、古树等自然景貌要素,通过亭、廊、桥、坊、堂、阁、佛塔、经幢、山门、院墙、摩崖造象、碑石题刻等的组合、点缀,创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带有或浓或淡的宗教意味的园林景观。

寺庙总体组群一般包括宗教活动部分、生活供应部分、前导部分和园林游览部分。宗教活动部分由供奉偶像、举行宗教仪礼的殿堂、塔、阁组成。通常多占据寺庙的显要部位,采用四合院或廊院格局,以对称规整、封闭静态的空间,表现宗教的神圣气氛。布局上大多与寺庙的园林部分隔离,有时也采用空廊、漏花墙,让园林景色渗透进来。在地段紧迫、地形陡变处,往往突破庭院式格局,随山势散点布置,融入自然环境。这样,宗教建筑自身也成了景观建筑,与园林游览部分融成一体。植物有强烈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建造功能,使植物与寺庙园林其他造园要素一样,成为景观空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植物的景观构成要素与寺庙人文环境中的空间构成要素相结合,按人们对植物环境的视觉审美需求,形成在特定寺庙园林空间内植物景观的多种空间类型及组合方式。

二、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

(一)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寺庙园林景观空间尺度对远、中、近的景观空间构成的调控,产生了平面上的曲折,立面上的起伏和质感,使景象产生层次和自然的节奏。“千尺势,百尺形”决定了园林空间的总体布局,但是实现千尺与百尺、形与势之间的自然转换至为关键,尤其是在园林空间中,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建筑、山石等形体重叠堆砌,或变换过多,产生混乱无序之感。在寺庙园林中,往往利用植物景观产生的空间效果来实现远、中、近空间尺度的转换。

(二)植物对寺庙园林各造园因素的景观空间构成

寺庙建筑、寺径、山石、水体、植物是寺庙园林的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植物往往通过与建筑、山石、水体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体现其生态及艺术等方面的功能。植物艺术作用主要表现为植物景观空间形式及意境的营造等,直接影响寺庙园林的外貌,体现寺庙文化,是其他造园材料无法替代的。园林植物景观是以植物为主营造的景观,在视野感觉上应以植物为主,但是并不排斥其他园林要素。与植物天然的特性所不同的是,建筑、山石、水体、园路及小品的色彩、线条可以人为塑造,且十分丰富,选择余地很大,可与植物一起创造出协调的景观,是创造园林植物景观形式美的重要手段。

(三)植物与寺庙水体的景观空间构成

寺庙园林中设置的水体,园林中的各类水体,无论是作为主景还是配景或小景,都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景观空间,使之更富自然情趣,构筑园林水体景观幽静含蓄的空间基调。池,即放生池,是寺庙园林中最重要的水体形式。河,在寺庙的周围常常有河环绕,一方面丰富了寺庙的外环境景观,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僧人的生活。湖,寺庙园林中,水体常常也以湖的形式出现。湖边的植物景观常以植物季相色彩来衬托水体空间景观。溪涧,在寺庙从林中,寺庙的周边常有流出与山峡的溪涧,一般都是水草茂盛,溪上有树阴,溪中有砥石的自然水景,在落差大的地方甚至以瀑布的形式出现,形成一派自然的景观空间,保持了自然山林的基本情调;寺庙丛林周边的溪涧在秋冬季节亦有可能是干涸的,每到秋冬,便无水流经过,干涸的溪涧配以枯树反而为寺庙增添了几分沧桑、古朴之风。

三、佛学思想的体现

“善言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其中佛学思想的体现,对于现代规划中人文思想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寺庙的选址,多于风景优美、远离尘世的名山大川,有利于“解佛法,远离邪妄贪欲”,“离惟神惟我惟物等迷谬妄见”,便于“慧命增上,道业早成”。从动静空间分区上来说,以“静”的空间为主,“梵刹”也意即“清净的地方”。僧人的居住区、生活区、塔林等都为寂静禅林空间,便于修行,“得寂灭境,生死解脱,众苦云消”。在空间视域通道的开辟上,对景、借景的选取多为自然景观,或天空、山水、树木,而少世俗喧闹之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关系,以空明、清静之景,参悟证道,从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教还提倡“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因此佛寺平日一般都是开放的,每到宗教节日举行各种法会、斋会,更是吸引大量的民众,因此在环境处理上,必然会把宗教的肃穆和世俗的愉悦相结合考虑,设施更加完善,区域格局更加明确,同时注重园林的经营和庭院的绿化。

参考文献:

[1]杨新华等.金陵佛寺大观[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初日红,女,辽宁丹东人,大连工业大学,设计学硕士,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初日红

第4篇:寺庙设计寺庙规划总平面说明

一、项目概况:寺庙设计

二、设计单位:湖北中柱古建园林有限公司

三、 项目背景: 场地概况

1、该项目位于河南省云台山。

2、本项目总规划面积40亩。寺庙建筑3000平方米。

四、

五、 整体布局: 本寺庙设计总体思路顺应山地地形特点,坐南向北朝向为主要走向;沿大门为 轴线,依次布置山门,前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殿,左右分别书本焕殿和伽蓝殿。

六、平地寺院的典型化布局 |寺庙设计图集,寺庙规划设计,寺庙建筑施工图设计,寺庙规划鸟瞰设计图

寺庙布局单院式:这是我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形式,院落由回廊围成方形,有的在院外也有建筑。这种布局,是受当时印度佛寺样式的影响,与中国传统宫署建筑相结合而形成的形制。

七、寺院设计布局纵轴式:这种布局将各主要殿堂井然有序的布置在一条轴线上,每个殿堂前后左右各置一座配殿,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一些大型寺院还可以并列两条或三条轴线。

八、寺庙规划三院式:这是比较特殊的形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列三院互不连接各自独立成单院;中院最大,东西二院较小,方向各朝向中院。另一种方式是三院接连,中院最大,左右二院的南北向宽度小于中院的进深,三院全部由回廊围绕。

九、设计思路: 本项目是以古建筑仿古寺庙定位,设计中采用了古建筑风格水,飞檐斗拱,以雕刻莲花灯图案体现佛教文化思路。本项目是继承佛教建筑的诸多长处,突出时代特色,实现智能化、实用化、多功能化,建筑风貌达到与山与树和谐,实行房让树,保护树为原则,成为树包寺院的一大建筑特色。整个寺院在规划中注重环境绿化设计,力求使整个寺院花木葱绿,生机盎然,整洁安全、清净庄严、彰显人与众生和谐美景,为香客、游客提供了舒适、清静的活动环境。

十、古建设计,寺庙设计寺院建设的基本原则,大略有两条:一是继承传统,二是应机弘法。传统必先继承,名山祖庭,应基本依旧制修复,在建筑风格、园林规划、佛像塑画等方面,宜古香古色,保护佛寺的文物价值,造成一种古而常新、清净脱俗的梵刹气氛,现代化的建筑、商业性的设施,应尽量置于正院之外。旅游观光的寺院,须努力维持秩序,严禁男喧女闹、喝酒抽烟、播放靡靡之音,保持庄严清净。还须从应机弘法的需要出发,对传统寺院格局巧作取舍,增加必要的新设施。一所能适应新时代弘法需要的寺院,应具备四个中心的设施和功能。

第5篇:寺庙建筑设计:中国寺庙设计的建筑布局

——(湖北中柱古建有限公司)

汉传佛寺标准建筑的式样,实际上大同小异。一般来看,佛寺建筑受到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和礼制的影响,每个佛寺都遵守礼制。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全寺以中轴线贯穿整个佛寺,主要建筑都安排在中轴线上,中轴线左右两旁对称;一进山门是天王殿,二进建有塔院、大雄宝殿、后殿、后楼、左钟楼、右鼓楼,左右排房为僧尼从事佛教活动之场所。然后在其间穿插建立牌坊、香炉、种种的门制以及回廊等。

在一座佛寺中包括的殿宇房屋等内容计有:总门、山门、二门、前殿、中佛殿、大雄宝殿、法堂、浴室、客堂、僧舍、大斋堂、讲经堂、大礼堂、墓塔、牌坊、阙门、禅堂、法堂、照堂、厢房、钟鼓楼、大佛阁、藏经阁、方丈院、亭、台、碑楼、焚帛炉、香炉、放生池、莲池、影壁、塔、经幢等。根据佛寺之大小以及佛寺的经济水平,对这些建筑设施的安排有所不同,房屋殿阁的数量也不相同。

我国的佛寺自唐宋以来分出许多宗派。慈恩宗、华严宗都源自西安,禅宗遍及全国,天台宗创自浙江天台山,净土宗创自山西玄中寺,福建福清有杨岐宗,青海有密宗。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佛寺除密宗之外,其他各宗派对佛寺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佛寺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一种固定的式样,一见到那个样子的房屋、那种布局,就知道是佛寺了。

作者:皮燕

第6篇:寺庙设计说明

一、 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 场地概况

1、该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城区。

2、本项目总建筑积8528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188。

整体布局:

本项目体顺应基本本身的地块特点,即东西向为主要走向;沿大门为 轴线,依次布置前殿,大雄宝殿,后殿,观音殿,左右分别书本焕殿和伽蓝殿。

有关依据:

1、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在本装饰工程设计中主要采用阻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

二、 设计思路:

本项目是以现代寺庙定位,设计中采用了现代感比较强的阿富汗玉石,海南黑等石材,以雕刻莲花灯图案体现佛教文化思路,本焕殿采用砗磲雕刻本焕长老的生前事迹,墙面以雕刻的形式把本焕长老的血经表现出来,体现本焕生前为佛教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本项目是继承佛教建筑的诸多长处,突出时代特色,实现智能化、实用化、多功能化,建筑风貌达到与山与树和谐,实行房让树,保护树为原则,成为树包寺院的一大建筑特色。整个寺院在规划中注重环境绿化设计,力求使整个寺院花木葱绿,生机盎然,整洁安全、清净庄严、彰显人与众生和谐美景,为香客、游客提供了舒适、清静的活动环境。

古建设计,寺庙设计寺院建设的基本原则,大略有两条:一是继承传统,二是应机弘法。传统必先继承,名山祖庭,应基本依旧制修复,在建筑风格、园林规划、佛像塑画等方面,宜古香古色,保护佛寺的文物价值,造成一种古而常新、清净脱俗的梵刹气氛,现代化的建筑、商业性的设施,应尽量置于正院之外。旅游观光的寺院,须努力维持秩序,严禁男喧女闹、喝酒抽烟、播放靡靡之音,保持庄严清净。还须从应机弘法的需要出发,对传统寺院格局巧作取舍,增加必要的新设施。一所能适应新时代弘法需要的寺院,应具备四个中心的设施和功能。 。

第7篇:齐全的古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整个寺庙)

齐全的古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整个寺庙) 第一章

编制总说明

一、编制说明

作为本工程的施工方,我公司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施工图纸,广泛听取有关古建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独立编制了温州护国寺修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涵盖了施工图中本工程所包括的施工范围内的全部工程内容---土建、安装及配套工程,并且着重从工程承包商的角度,阐述了我公司对温州护国寺修建工程的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服务协调,特别是关于质量、工期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的设想,以期高质量、高效率的全面履行我公司作为承包商的职责。 为在将来的施工过程中,使本施工组织设计能切实指导施工,为树精品工程服务,编制之前,我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尽的踏勘,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国家、浙江省及温州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了解本地区的地方建筑特点、市场行情,熟悉工程图纸,研读招标文件,掌握了我公司所施工的范围、区域和管理职责;编制过程中,我公司多次有幸邀请到有关专家指导我们的编制工作,专家们提出了大量的、宝贵的、科学的、实施性很强的建议,从而使我公司结合本工程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此,特对各位专家的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施工组织设计对温州护国寺修建工程所涉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作了详尽的介绍。

根据本工程的仿唐特点,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并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的社会重要性,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中,重点介绍了主体结构和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在管理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保证体系、劳动力、机械的配备,以及工期、工程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及总体协调管理的各种措施;同时,我公司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又对工程回访和维修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各种承诺,这些将作为合同条款列入施工承包合同中,使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我公司承诺派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带领多次紧密合作的施工管理人员进驻现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连续考核,以确保本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为确保实现“树精品,创优质”的目标,我公司将严格依照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进行管理,定期派员赴现场检查考核现场的管理工作。

二、编制依据

温州护国寺修建工程依照ISO9000:2000版标准和公司相关程序,依照工程所及的相关施工验收规范,依照国家建设工程和古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依据建设单位的图纸以及国家、地方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本施组,作为贯彻指导施工管理全过程的指南。

主要依据文件、文献:

1、温州护国寺修建工程的施工图纸

2、《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5、《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9、《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11、《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2、《建筑地面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古建筑营造法原》

14、《古建筑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

15、《中国园林建筑施工技术》

三、工程目标和承诺

1、工程质量目标:确保优良,争创瓯江杯。

2、工程进度:确保在153个日历天内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按时交付业主投入使用。

3、工程安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4、文明施工:创建一流的施工现场,争创温州市安全文明标化施工工地。

5、施工现场到位率:项目经理现场到位率80%,其它管理人员现场到位率90%。

第二章 工程范围和工程特点

一、工程范围

本标段面积施工图范围内的土建、安装及配套工程。范围为先中轴线建筑大雄宝殿,天王殿,后其它建筑施工。

二、

工程概况

(一)各方情况简介

建设单位:温州市护国寺修建工程办公室 设计单位:浙江古今园林建筑研究院

(二)建筑工程一览表 石阙门:整体石制。

牌坊:四柱三间冲天式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七如来:花岗石七宝塔。中有浮雕,须弥底座。

山门:通面阔 15.0米,进深 2.7 米,三间五楼牌楼式建筑,设铺作。

钟鼓楼:位于天王殿前,中轴线之东、西两侧。平面呈方形,二层重檐歇山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大雄宝殿:面阔七间31.5,进深五间22.5。其柱网由内外二周组成,形成了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内外槽形式。内槽后部置佛坛,檐柱上设栌斗承七铺作。屋顶采用重檐四阿顶(即庑殿顶),上覆青色陶瓦。

藏经楼:位于玉佛殿后,二层建筑歇山重檐顶出平座,七间五进,底层围廊,檐柱上设六铺作重拱。 藏经楼两侧各以廊与厢房相连接。

玉佛殿:五间四进,通面阔 16.4米,通进深12.0 米。单檐庑殿顶 。 药师殿:通面阔 11.7米,通进深8.4米 ,屋顶悬山式样。

法堂:五间三进,通面阔 17.4米,通进深10.8米。单檐歇山顶建筑。 厢房:二层双坡顶,前檐廊轩 。

方丈院:三合院组合,主体为歇山顶建筑 ,建筑二层。另设 廊轩,中为庭院,庭院内凿池堆山。

塔:五层楼阁式塔,平面为方形,内设楼梯可拾级而上。 此次先修建大雄宝殿和天王殿。

三、工程特点说明:

温州护国寺坐落于温州市区西南的景山公园丛林环抱的山坞中,寺址地貌完整,西倚山林,朝向东南,地势平坦,东面最低高程44.0米,西面最高高程为57.9米。是东低西高的缓坡地,形成步步增高之势,可谓传统的天下名山寺占多的风水宝地. 护国寺始建于唐贞观至五代后梁乾化年间,迄今千余年,素有外有护国、太平,内有嘉福、天宁的美称,是浙南一大名刹,也是我市最大的佛教丛林,还是浙南最早佛学院(原称山家讲舍)的旧址。寺内文物古迹众多,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宋朝有处严大师出家护国,三十年代有能明、万定和尚住持护国,其弟子象贤与授玉均系名僧,而护国禅寺四字还是弘一大师的手迹。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丰富瓯越文化内涵,保护文化古迹,弘扬中国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提高温州城市文化品位,护国寺的重扩建便提上了日程。

(一)、自然特征:

温州地区系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特色各异:春季细雨霏霏,

五、六月份为梅雨季节,

七、

八、九月份为夏季高温季节,

九、十月份有台风、暴雨,到次年三月,冬季施工期一般为80天。地区全年最高气温可达39度,最低气温可达-5度,年降雨量1500mm。本工程施工时间为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施工要经历雨季和夏季。

(二)、地域特征:

本工程地处在温州景山山麓,西倚山林,朝向东南,地势平坦,环境整体较为优越。

(三)、建筑结构设计概况:

建筑的虚与实、繁与简、装饰与色彩、整体与局部等等,皆纳入整体的统一中。从总体效果考虑建筑的创作应保持中轴线上建筑的重点性,充分体现其主体建筑绝对明显的突出地位。 设计以护国寺大雄宝殿为寺之主体, 故其余建筑从体量、尺度到形式均应以此为度量标准,避免喧宾夺主。建筑的细部设计结合江南的做法及瓯越风情,使建筑呈现活泼、轻快感。如屋角的“发戗”、“昂”、“鸱尾”等。

唐代建筑整体风格特点表现为屋面坡度较缓,屋檐和缓的起翘以及造型遒劲的鸱尾,使整个立面呈现出庄重稳定的形象。斗拱与柱高的比例近1:2,所以感觉斗拱尺度极为硕大。这种比例关系,表现了唐代建筑稳建雄丽的风格。

①大雄宝殿、天王殿等为单层双重檐,多柱组成的结构设计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圆柱与上部砼梁整体现浇屋面结构,随建筑要求考虑,梁、檩条、椽、起翘主要构件为钢筋砼现浇,并与屋面有整体连接。

②藏经楼、鼓楼、钟楼、塔楼、方丈楼等荷载较大,结构为砼梁板。

③鱼沼飞梁采用钢砼现浇,池底、池壁用防水砼现浇,池中间立钢砼柱,架桥梁板。让游客漫步赏鱼,并与山门、天王殿、鼓楼、钟楼相通。且池子与周边建筑基础脱开,设沉降缝。作设计时应仔细考虑与周边基础的关系,防水基础倾斜和不均匀沉降。

牌楼采用钢筋砼现浇,侧面设抱鼓石保证牌楼侧向的稳定。七如来上部为石头制作,基础为钢筋砼现浇。

④一般的生活设施工程按普通民用建筑处理。一般采用砖石结构形式用小孔砖墙承重,加墙内构造柱,与圈梁设置以增强房屋整体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对大开间可设承重柱、承重梁的方案。

⑤护国寺为一古建筑群以钢筋砼取代过去的砖木结构。柱梁层次,柱高错落之序必须做好相互的连接。屋面大坡度、大飞檐、梁檩条、椽等纵横斜交错,与屋面板又必须有好连接,设计基本采用现浇形式,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但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⑥屋面上层采用瓦、筒瓦等材料,其自重较大,设计应充分考虑。 ⑦所有建筑物均为不设沉降缝和伸缩缝。

(四)、施工条件:

施工现场已基本平整。测量用基准点有业主协助提供,道路进场后需沿设计的永久性道路进行铺路,确保场内运输通畅。水电源已引至现场,且供应充足。

(五)、工期与质量:

工程日期:确定原则是在2004年10月31日前竣工为准,为绿化施工单位留足时间,使得整个工程在2004年底完工。我单位综合自己的实力,计划日历工期为480个工作日,从2003年6月1日开工,确保在2004年10月31日完工。 工程质量:使整个工程确保优良,力争瓯江杯。 第三章 施工部署

本工程为古建筑复建兼仿唐建筑新建工程,不仅涉及到文物保护、木构复建,也包括部分现代结构、作法在仿古建筑中的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古建筑“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施工中以现状测绘研究为依据,恢复建筑原有的整体风貌;尽量利用建筑的原有材料,必须换新的部分应采用相似的材料及构造做法;推测复原的部分应与当时做法基本吻合。并在维修中提高木材的防火、防腐、抗虫的能力。在现代建筑中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一、施工准备

(一)现场交接准备

我公司中标本工程后,将在收到中标通知书3天内派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现场交接的准备,其重点是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对目前的施工现场进行调整准备,以使整个现场能符合我公司的布置原则及要求,这些工作拟在进场前全部完成。

(二)技术准备

自进场之日立即着手技术准备,一方面使有关人员能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相关细节,另一方面开展有关钢筋翻样,木工翻样,石工翻样、混凝土级配试配,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技术准备工作,同时根据施工需要编制更为详尽的施工作业指导书,以使从工程开始就受控于技术管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三)机具准备

进场后,对中、小型机具将按进场计划分批进场,设专人对其维修保养,并使所有进场设备均处于最佳的运转状态。

(四)材料准备

我公司将根据翻样单,混凝土级配单等及时提供钢筋用量及水泥用量,报送业主备案,并落实有关其他材料供应商报业主审批,同时进行由我公司组织的采购工作,及时组织前期的周转材料进场,以确保顺利施工。

(五)人员准备

在接到中标通知书3天内项目班子、总承包管理部人员及相关人员立即进场,作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及承担起施工总承包管理职责。开工之前10天,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将全部就位,而施工人员将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并在公司内部备足各类专业的施工操作人员。

二、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主要分为人员组织、机械设备组织、材料组织、运输组织、协调组织等五部分,这些组织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整个施工的生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故根据我公司各部门进行内部协调后,对这五大组织的安排主要为:

(一)项目班子配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本工程的重要性及管理方式决定了管理层人员的配备必须全面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在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班子时,我公司将选派曾施工过类似古建结构形式的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进驻现场直接参与本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在本工程施工管理上将严格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执行全面责任承包制,在部门设置上将配齐从开工至交工所有的职能部门人员,以确保整个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具有连贯性。公司技术、质量、安全、材料等职能部门严格遵照公司项目法检查要求,定期深入项目,切实监督、指导、控制、服务于项目,从而为全面管理、全面协调、全面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见下页图表:

(二)劳动力调配计划

施工劳务层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人员,是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最直接的保证者。故我公司在选择劳务层操作人员时的原则为:在我公司劳务优良的人员名册中选择;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具有较高的古建技术等级;具有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劳务人员。

劳务层的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专业化强的技术工种,配备人员约为20人,其中包括机操工、机修工、维修电工、焊工、架子工、实验工、测量工等,这些人员均为我公司曾经参与过相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丰富的经验,持有相应之上岗操作证的人员。第二类为普通技术工种,配备人员平均为75人,其中包括木工、瓦工、石工、油漆工、钢筋工、砼工等,并施工过类似工程施工人员为主进行组建,且配备三名古建技师作指导。第三类为非技术工种,配备人员约为25人,此类人员的来源为长期与我公司合作的成建制施工劳务队伍,进场人员具有一定的素质。高峰人数达120人,平均人数为100人。今后工程量如有增加,人员按工程量的变化而变化。

劳务层组织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项目部的每月工程的工作量、进度、质量要求,选择确定具有古建施工能力、经验丰富的劳务队伍,并办理好各项用工手续,在全公司进行平衡调配,并以确保施工顺利为最基本之原则。

(三)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1)基础阶段

本工程的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基础已完成,其它建筑基础拟采用自拌混凝土来满足工程需要。具体根据业主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操作。

(2)主体阶段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人工垂直运输。

(3)装修阶段

装修施工阶段:砌筑、地面找平的砂浆及零星砼搅拌采取集中拌制点,配备一台J1-400搅拌机、二台砂浆机。水平运输在地面上配备2台1t小翻斗车和小推车配合使用。 上述设备目前正进行全面维修、保养,并随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调试、动用。

本工程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设备能力 进场时间 备注

1 砼搅拌机 J1-400 2 装料容量0.4m2 2003.6.1

2 砂浆搅拌机 UJZ200 2 50m3/m3 2003.6.1

3 钢筋切割机 GJ40 1 1台班/台 2003.6.1

4 钢筋弯曲机 GJ40 1 1台班/台 2003.6.1

5 电平刨 MPF-5AC 2 1台班/台 2003.6.1

6 电压刨 MJ104 1 1台班/台 2003.6.1

7 角向切割机 Mc-4 6 1台班/台 2003.6.1

8 电焊机 As1-330 1 1台班/台 2003.6.1

9 挖土机 SH140 1 1台班/台 2003.6.1

10 振捣棒 HZ-50 10 1台班/台 2003.6.1

11 其它手持

2003.6.1

12 照明

2003.6.1

13 汽车

2 5吨 2003.6.1

14 汽车

2 10吨 2003.6.1

另需配小推车10辆。

(四)周转材料调配计划

原材料组织主要分二大类:第一类材料为自行采购材料,这部分材料我公司将货比三家,从质量上、单价上把关,并通过业主及相关部门审批后再行采购;第二类材料为建设单位采购材料,我公司将在业主授权下,对进场材料质量进行把关。

本工程所用周转材料,均由项目经理部和公司材料处共同组织,对一些须先行定制的周转材料及时进行加工定制,并根据进度计划进行调整、补充,以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周转材料的配备计划表详见:《周转材料具配备计划表》 序号

周转材料名称 规

格 需用量 来

源 备注

1 钢管 Φ48 260T 租赁

2 扣件

十字、对接、旋转 0.6万 租赁

3 碗扣脚手架 三支两板 1套 自有

4 脚手板

50x300x4000 70块 购置

5 可调支撑 Φ50 50套 自有

6 木方

50x100x4000 50m3 购置

7 竹胶合板 915x1830x18 100张 购置

8 钢模板 300x1500 250x1500 150x1200 其它模数 共200m2 租赁

9 密目安全网 1.8mx6m 100张 购置

(五)现场及运输组织

本工程处于温州市景山,现场施工用地已有临时围墙围合,需对周围环境进行保护,因此现场运输组织遵循一下原则:

A、在施工准备时在所设计的永久性道路处进行路基的铺设,作场内运输道路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施工。

B、在整个工程施工阶段,现场设置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工具房和安全保卫设施。充分利用业主提供的设施或以前留下的废弃房。

C、现场在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测量清理、基础外露钢筋除锈;第二阶段做混凝土主体施工;第三阶段做内外装修。材料位置充分考虑,多点集中布置,减少材料的场内二次搬动。

(六)与业主、监理和设计院的协调

我公司如能中标承接本工程,将把协调组织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工程内部的协调管理主要是围绕工程建设本身而确定的,主要有业主、设计方、监理方相互间的协调管理。项目经理部着重对施工队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度进行协调和管理,并为各施工队提供合理的施工作业面,协调各工序的衔接,提供水源、电源、提供已有的垂直运输设备,提供已有的脚手架,提供必要的办公、仓储条件,为本工程的整体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A、与业主协调组织

协调好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是项目经理部的一个工作重点。通过良好的合作,确保本工程承包合同全面履行,其主要表现在:定期参加与业主的碰头会,讨论解决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及问题,理顺每一阶段的关系;从施工角度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出发,并在施工当中为业主着想,达到满足业主提出的各种合理的要求,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B、与设计院协调组织

与浙江古今园林建筑研究院进行友好协作,保证工程能符合设计方的构思、要求及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主要表现为:定期向设计方介绍施工情况及采用的施工工艺;在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提交与设计方有关的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听取设计方的意见;交换我们对设计内容的意见,用我们丰富的施工经验来完善设计,以达到最佳效果。并特邀该设计院一名主设计人员在现场进行对施工图进行更改与完善。

C、与监理单位协调组织

与监理单位进行紧密的合作,在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上共同努力,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在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我们将提交有关的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并听取监理方的意见。监理方在实施监理工作时,我们除坚持其独立性以外,将为其实施监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方便,配合监理方把监理工作做好。

D、对外协调组织

对于进驻本工地的施工,我们高度重视,珍惜这次机会,一定在这个工地上树立我公司的良好形象。在此,我们将明确在项目组织架构中设立专门协调人员负责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对外协调工作,并作为项目的重点工作来抓,以确保本工程能顺利施工,以达到我们所承诺的各项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的对外协调工作内容广泛,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施工现场周围的居民的协调工作及温州市政府各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

由具有较强民事协调能力的管理人员深入附近派出所、居委会、交警等有关部门,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沟通与民警、交警和居民的关系。

对于温州市政府各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我们将理清思路,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是否与政府各主管部门有所关联,列出清单,并及时与温州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联系,把工作做到前面,以使对外协调工作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在与温州市政府各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中,同样及时沟通,及时了解,并与温州市政府各主管部门相互理解取得信任,以座谈会、咨询会、学习会等各种形式进行联络。根据我们以往的施工经验,这些部门主要为:佛教协会、质监站、安检站、环卫部门、市政部门、公安局及所属警署、供电部门、供水公司、卫生防疫部门、建管部门、消防局、交警队及市容监察部门等等,尊重这些部门对现场管理的意见,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整个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顺利,为按时保质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thread-41573-1-1.html)

第8篇:宗教寺庙建筑设计:汉传佛寺的建筑布局(天成国际景观)

宗教寺庙建筑设计:汉传佛寺的建筑布局

——(天成国际景观策略规划有限公司)

汉传佛寺标准建筑的式样,实际上大同小异。一般来看,佛寺建筑受到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和礼制的影响,每个佛寺都遵守礼制。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全寺以中轴线贯穿整个佛寺,主要建筑都安排在中轴线上,中轴线左右两旁对称;一进山门是天王殿,二进建有塔院、大雄宝殿、后殿、后楼、左钟楼、右鼓楼,左右排房为僧尼从事佛教活动之场所。然后在其间穿插建立牌坊、香炉、种种的门制以及回廊等。

在一座佛寺中包括的殿宇房屋等内容计有:总门、山门、二门、前殿、中佛殿、大雄宝殿、法堂、浴室、客堂、僧舍、大斋堂、讲经堂、大礼堂、墓塔、牌坊、阙门、禅堂、法堂、照堂、厢房、钟鼓楼、大佛阁、藏经阁、方丈院、亭、台、碑楼、焚帛炉、香炉、放生池、莲池、影壁、塔、经幢等。根据佛寺之大小以及佛寺的经济水平,对这些建筑设施的安排有所不同,房屋殿阁的数量也不相同。

我国的佛寺自唐宋以来分出许多宗派。慈恩宗、华严宗都源自西安,禅宗遍及全国,天台宗创自浙江天台山,净土宗创自山西玄中寺,福建福清有杨岐宗,青海有密宗。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佛寺除密宗之外,其他各宗派对佛寺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佛寺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一种固定的式样,一见到那个样子的房屋、那种布局,就知道是佛寺了。

天成国际景观策略规划有限公司

作者:皮燕天成国际景观策略规划有限公司

第9篇:寺庙管理系统,寺庙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定稿]

寺庙信息化

近日游览一座寺庙,寺庙香火旺盛、游人如织,但是和尚们一边忙于修炼、一边忙于香火俗务,分身乏力。而且一心向佛的和尚们天天与俗务打交道,甚至还在操心寺庙的创收,实在有点不妥。如何更好解决寺庙的主业和副业产生的矛盾,如何协调之关系,让诸位高僧从寺庙经营中解放出来,并且更为高效地进行寺庙建设、自身修炼——笔者联想到了寺庙的信息化建设。

如果从性质上对寺庙进行分析,它比较复杂,首先有部分学术研究的性质、也有部分服务人民大众的服务行业的性质,当然它还肩负着部分对外交流互通友好的政治使命,以上从某种意义上算是寺庙的主业了。

而且寺庙尽管不能算是一个盈利组织,但是它存在消费(因为和尚尽管念经颂佛,但是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它也要吃饭、也要穿衣、也要看书、也要住房、也要用电用水),也存在收入这么一块,但是寺庙的经济来源比较特殊,大一点、有名的寺庙不仅仅有政府支持的活动经费、还有旺旺的香火钱,还有世界友好人士的捐资;至于稍微小一点、名气也不那么大的寺庙则是在生存问题上自己操心更多一些。

如果从组织上来看,寺庙它是一个由住持领导着诸位和尚的一个机构,住持不仅仅要操心个人修为的励练,还要关心每个和尚的颂经念书,还有大大小小这一摊子的寺庙杂事:行政啊、寺庙的基本设施建设、以及香火旺不旺。别看盈利不算是寺庙的主业,但是也关系到每个和尚饭钵里的斋饭,吃不饱斋也没劲念经了是不。这样看来住持相当于寺庙的ceo或者总裁。

寺庙局域网建设

既然寺庙要消费,也涉及创收,那么自然而然就引入了经营。以寺庙a为例,寺庙a在圈内享有盛名,占地面积较大。山顶有大殿,山下也有庙堂,但是由一个住持管理,和尚们住在山腰。这样就比较麻烦,山上的和尚和山下的和尚互通有无比较麻烦,需要徒步行走2小时,才能进行一个单程。

比如说,住持在山腰下令:今晚我们要有个重大的颂经活动,需要大家晚上7点在山脚下集合,并且大家携带哪本经书、哪本佛书。这就得要两个小和尚,一个往山下跑通知山下庙堂的和尚们;另一个往山上跑通知山上大殿的和尚们。跑到山下的和尚跑得气喘吁吁2小时,还要每个人通知到,包括带的经书、佛书传达准确无误。如果是一对多的沟通,一次通知到可能还好一点,假若刚巧那时候有和尚看着香炉、正好给人解签看卦,没空听到,负责通知的跑腿和尚又得要再次传达一次。与此同时跑到山上的和尚也做这样的重复劳动。

如果有电话、手机做这种通知是不是就方便很多了节约人力、时间,而且更加准确。但是仅有手机是不够的。到大家一起温习功课,还是不够用。再加上佛门本来是清静之地,突然手机乱响,不把正在许愿的香客瞎跑;手机乱响对于佛爷们也是不敬。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寺庙的局域网的建设,这对于寺庙无论是主业、副业都是有好处的。山上、山下、半山腰各配电脑,建设局域网。大家可以在网上休晚课,不用费着心思想在哪里集合比较好;住持还可以很方便地在局域网上处理各类事务;至于通知大家集会更是小菜一碟,哪用这么兴师动众的?

而且电脑配好、局域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好之后,甚至可以上一些简便适用的系统,譬如办公系统(当然这里是是寺庙办公系统),以及简便好用的财务软件。

寺庙门户网以及电子商务

如果说寺庙局域网是内部沟通交流的好帮手,那么寺庙门户网就是对外的交流窗口。

寺庙网有的门户寺庙的重大活动介绍、以及寺庙路线的介绍、以及各类的服务项目。而且寺庙门户网可以实现在线座谈、问答,寺庙高僧们可以足不出户定期在线回答各地信徒的各种问题。

作用之一,方便与虔诚的信徒们的交流,可以进行网络参拜,上香、在线捐赠。类比于网上购物,在线上香、捐赠等,都可以在线实现。极大丰富了e时代的佛教信徒;作用之二,寺庙自身的推广,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吸引更多善男信女,广结佛缘。

可见,寺庙门户网以及电子商务既产生经济效应也产生社会效应,一举多得。

业务外包

以寺庙b为例,寺院b在某市市郊,尽管离市区较远、香客们每次往来都不太方便,但是香火旺盛。

这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香火钱收入更是节节看涨,这且不说。随着寺庙b的声名远播,不少虔诚的参拜者,希望在庙里住个三五天;也有人偏爱此处风景秀丽,希望不仅仅拜佛,更是游览周围山川。于是寺庙b的庙堂扩建的需求、住宿的需求来了,与此同时,还有购买旅游纪念品、参拜纪念品的需求。这么多的需求,但是寺庙b基础设施、人力、资金等各类资源都缺乏的情况下,无力为之。于是有开发商主动上门。愿意与寺庙合作进行庙堂的扩建、以及建设客房。

可以让寺庙b选择业务外包,以招标方式选择出更为专业熟练、资源更为丰富的开发商来具体操作这件事情。不仅如此,而且还可以进行寺庙基础设施建设的外包、客房管理的外包、相应服务设施的外包等等。把诸位高僧解放出来,达到了更理想的经营效果,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这样一来,比较相似于信息化中的外包。对于寺庙之外的客房甚至可以把运营外包给运营商来打理。和尚们更多地被解放出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业的修炼中来,副业打包给外界经验丰富的专业运营商管理,可谓一举多得。

一个寺庙如同一个企业,人事需要管理,业务需要管理,财务需要管理,文档资料也需要管理;如何让更多的信众光临、如何将佛科学传播给信众、如何慈悲为怀、如何统筹收支、如何管理各类档案等等,无一不需要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如今的寺庙已经不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典故所能释喻的,寺庙需要应用高科技的设备、信息化的手段、MBA的课程来管理和发展。

三盟软件经过多年开发和完善的寺庙信息管理软已经成功应用于上海的一些寺庙,现经过整理后计划推广到整个寺庙行业,希望能引领寺庙行业的信息化管理。

上一篇:安全生产行动实施方案下一篇:内部价格转移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