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环境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保护环境, 爱护我们这个生存的星球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危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工业技术的进步, 生物物种和化学物质的开发, 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 极地冰山融化, 动物生存环境的减少和恶化, 有些物种正在濒临灭绝。海平面的不断上升, 陆地面积在不断地减少, 土地沙化、流失;河流和饮用水的污染, 酸雨的增加, 伴随而来的是疾病的不断的增加。保护环境, 爱护我们这个生存的星球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没有得到安全的生产、管理和使用, 必将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我国突发性事件不仅总量很大, 而且频率很高、损失巨大, 研究相对较少、应对能力相对较差, 因此加强监管非常有必要。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没有限制的开采资源和浪费能源, 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当今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 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建立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不断恶化和持续不断的灾难的面前, 深刻认识到的发展之路。加强环境保护,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人类生存的必然要求。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类必须与自然界协调相处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 通过大量开采资源和消耗不可再生资源, 发展工业, 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生活消费水平。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富差距拉大和全球环境恶化的社会问题。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 社会保持和谐发展, 保护好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不仅涉及人类未来生存的前途和命运, 也是保护好全球物种的多样性的问题。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 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 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 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 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随之而来的是地震、海啸、酸雨、沙尘暴、飓风等自然灾害。所以, 我们倡导人类在生产和消费时, 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节能减排。以减少自然界的负荷, 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 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环境功能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是全人类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同时也是所有物种赖以生存的条件。主要功能有:一是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 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基本重要条件。人类种植各种庄稼和农产品, 养殖各种畜牧来获取食物;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 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自然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和自然恢复能力时, 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二是人类消费活动产生的产品, 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 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 也产生各种垃圾和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弃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 环境质量会下降, 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三是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 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优美舒适的环境, 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悦, 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素质, 更加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 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以及物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目前来看, 人为因素是主要问题。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 急功近利, 大肆开采, 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 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能被有效的吸收, 产生了“温室效应”, 使全球的气候变暖, 造成了海平面上升, 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 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沙尘暴天气不断地增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 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 造成地质结构破坏, 地貌景观破坏等;环境污染与干扰, 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 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 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增加了疾病的多样性和患病率。饮用水安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废弃物进入周围环境, 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生存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人类的进步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体现, 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 不是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资源的丰富和生活便捷, 而是由于人类没有计划和限制的大肆掠夺资源, 破坏周围生存环境造成的。如只砍伐树木, 不植树造林。制造垃圾而不进行科学的处理等;与历史相比, 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 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 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 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 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和运行。人类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 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人的关系。不能只为了眼前的享受而破坏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速度, 而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分开, 也不应该看做是对立问题。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 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比环境污染更大, 造成的破坏性也更严重。冲破了狭隘的环境观点, 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协调人类与环境, 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 需要当代的集体努力, 从我做起, 人人爱护环境, 人人树立环保意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这是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穷不代表热爱环保, 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 作为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 贫困与破坏环境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 消除贫困, 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人类平等的内在要求,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以上所述, 要做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人有权利利用自然, 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 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同时也有义务爱护自然, 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 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 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 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 当前提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 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加以重视并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 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 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 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 使环境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 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和谐相处,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造福子孙后代。还给我们这个居住的蓝色星球———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

参考文献

[1] 《环境事故监测与处置》应急手册[M].第一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院出版社, 2006.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房建工程造价中全过程成本控制策略论文下一篇:茶叶贸易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