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icu病房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重症icu病房

ICU病房重症监护的影响因素与护理

摘要:重症监护患者的特点,是具有急、危、重。重症监护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是非常巨大的。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包括尿毒症和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患者,同时还伴有多种危重疾病,如多发伤和复合伤,全面监护与护理,对于ICU病房,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护理可将患者部分不适症状消除,使患者的身心达到一种愉悦状态,能对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进行配合,规避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本文首先分析了ICU病房重症监护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CU病房重症监护的有效护理措施。

关键词:ICU病房;重症监护;影响因素;护理措施

重症监护室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心理上会出现抑郁、恐惧以及焦虑的状态,而且不良情绪会对治疗产生严重影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患者心理、精神以及生理、社会交往的愉悦状态。综合护理干预不但能够体现出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是评定护理人员品格的一种方法。常规来说,重症监护室患者入院后会出现明显的恐惧、焦虑以及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这些都会引起患者猝死或者心律失常的一种原因。综合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缓解患者的病痛,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一、ICU病房重症监护的影响因素

1、医疗技术方面对监护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临床上开始应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而在ICU病房患者的治疗中,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医护人员技术要求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在ICU重症病房,具有特别复杂的设备,若是对各种设备医护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则在使用过程中,若是出现任何差错,都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

2、药物方面对重症监护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加快了各种医疗产品的更新换代。很多药物在产生更好的疗效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重了其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若是对药物用量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了解,对患者盲目用药。极有可能出现药物搭配不当,药物用量不准确的问题,严重的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3、医护方面对监护的影响

ICU病房必须要保持清洁的环境,否则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在对重症患者进行监护与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对患者悉心照顾。同时,要充分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患者一旦出现危重病情,患者家属难免焦虑、烦躁和忧愁。这时候需要医护人员既要对患者悉心照顾,同时又要对患者家属尽可能的安抚,以取得患者家属的充分信任,共同配合救治患者。医护人员还应认真检查患者的病情,并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对待家属的质问和指责。最后,还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做好和医生的沟通工作,以免为患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二、ICU重症监护的护理对策

1、认知护理

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知识,引起便秘的原因及便秘产生的危害,告知患者用力排便的危害,叮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2]。

2、饮食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饮食与排便、疾病康复的相关性,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叮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食用容易消化以及清淡的食物,做到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主食应选择软面条、米粥等食物,禁忌烟酒、可乐、茶以及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另外叮嘱患者大量饮水,每天保持至少1500ml,这样有助于润滑肠道,刺激排便[3]。

3、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剧烈的疼痛以及心理上恐惧,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精神过度焦虑和紧张的状态,进而应对其排便活动进行抑制。要及时疏导和安慰患者[3]。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向其讲解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主动向患者介绍周围环境、病房布局以及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患者早期适应病房环境,多到病房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4、行为护理

第一,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保证每天排便,对于无法适应床上排便的患者,可适当抬高床头,让后?感到舒适,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完成排便。叮嘱患者排便是放松情绪,集中注意力,不可过于用力。第二,按摩锻炼。可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首先将两手搓热,之后放在患者的腹壁上,从升结肠一侧开始,逐渐向降结肠过度,每次10min,加速肠道蠕动,促进粪便排出。第三,为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条件反射和排便功能[4]。早餐后15~30min是最佳的排便时间,这时训练相对容易,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第四,对于不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应肠道其早期下床活动,由于适当的活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便秘出现。第五,对于存在并发症的患者,要在心电监护的作用下服用硝酸甘油,确保排便安全性[5]。

三、结语

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发病迅速,容易引起患者出现紧张抑郁、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基础上从人文关怀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舒适护理服务主要是说让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完善常规护理的同时,从健康知识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为干预等多个方面对患者实施细致的爱护和关怀。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对其实施相应护理,病房环境以及饮食的护理,心理上的护理等等,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让患者感到亲人般的温暖,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进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慧. 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J]. 医疗装备. 2017(12):66-68

[2] 布阿西菇·阿不都吾甫爾.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与临床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13):102-103

[3] 张丽婵,周来知,王少芳. 人文关怀实施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价值探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23):79-81

[4] 李晓燕.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舒适护理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16):66-68

[5] 郭杨坤.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睡眠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7(08):48-50

作者:张文丽 梁伟

第2篇:重症颅脑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ICU护理

【摘   要】 目的  通过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基础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呼吸道护理、高热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为6.14d、护理有效率为91.30%、并发症率为13.04%、护理满意率为95.6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ICU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降低并发症,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 颅脑损伤;ICU;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是严重的外伤,是由于脑组织严重受损导致脑出血、脑缺氧等多种继发损伤使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损伤,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的频发导致重症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恢复和降低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ICU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患者,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为24-79岁,平均年龄为(46.93±1.1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21-80岁,平均年龄为(47.46±1.12)岁,脑干损伤患者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挫裂伤16例,硬膜下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7例,其中车祸损伤13例、重物砸伤7例、钝器损伤8例、坠落伤11例,所有患者经MRI和CT均证实为重症颅脑损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均给予吸氧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于有外伤的患者及时给予包扎处理,同时对于合并原发性疾病和合并症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定期监测,主要包括肢体功能的监测,对患者有无偏瘫及单瘫的症状进行严密观察,监测患者肢体反射及运动情况,对患者颅内压力应进行连续的测定,同时要定期检查患者瞳孔状态及意识状态等指标。还应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科学的体位护理,一般将床头抬高15°,重度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侧卧位,开颅手术后应去枕侧卧[2]。研究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呼吸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导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导致气管内分泌物增多致使气管阻塞,护理人员要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以保持气管通畅,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切开气管的患者应减少探视,病房要保持科学的温度和湿度,并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消毒,定时给患者进行吸痰和更换纱布[3]。高热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会出现高热现象,导致患者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亚冬眠疗法和物理降温措施降低患者体温,也可以通过调整室内温度和空气流通缓解高热。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要留置引流管将血性液体和气体进行引流,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迹象,同时要保持引流管通畅,流速要适中且置留时间不宜超过14 d[4]。并发症护理:预防应激性溃疡要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对胃肠进行减压处理,及时清除胃内积血,同时护理人员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引发患者颅内继发感染,预防肺部感染要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同时加强口腔清洁护理,要给患者使用海绵床并定时给患者翻身和按摩,预防压疮[5]。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

1.3  数据统计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为6.14d、护理有效率为91.30%、并发症率为13.04%、护理满意率为95.6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急性期的科学护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影响着患者后期身体恢复状况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不断深入,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本研究通过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ICU综合护理,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呼吸道护理、高热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方式,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比较,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有效率、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表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ICU护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陆剑萍.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8):60-61.

[2] 窦丽丽,张玲.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91.

[3] 陈向坤,陆国凤.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行脑室外引流的护理[J]. 中国伤残医学,2007,15(6):96-97.

[4] 陈敏.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18(7):1685-1686.

[5] 王莉,尹浩.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1(1):260-261.

作者:钟绵荣 张玉官

第3篇: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非常特殊,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允许家属陪护,需独自面对治疗的痛苦和死亡威胁,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常出现孤独、恐惧、绝望等心理,不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身体康复。为此,本文讲一讲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让患者处于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ICU重症患者心理特点

要做好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以便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恐惧与焦虑。①患者在疾病折磨下易出现恐惧和焦虑感,处于此种情绪中的病人神志清楚,知晓自己病危情况。②ICU内不允许家属陪护,患者需独自面对陌生环境以及各式各样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仪器设备的警报声和医护人员操作时发出的各种声音,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让其出现恐惧感和焦虑感。③ICU重症患者身上会连接各种线路和导管,易让患者出现恐惧感。④ICU内其他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时,医护人员会进行抢救,抢救时的紧张气氛会刺激患者,产生恐惧感。若同房病友不幸去世,会进一步加重患者恐惧感。⑤医护人员忙于抢救,忽视和患者的交流,患者不知晓各种操作的目的以及自己病情,会出现焦虑感,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2.抑郁感与孤独感。ICU内患者病情稳定后才允许家属探视,且探视时间也有限制,病人会感到自己和外界隔离,进而产生孤独感。特别是急诊转入ICU的患者,因病情突发,对院内陌生环境没有心理准备,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且有的患者会担心疾病是否可以治愈,预后会不会出现肢体障碍,治疗费用多少等,也会让患者出现孤独感和抑郁感。

3.挫折抗治疗心理。出现此类心理的患者,多是服毒自杀者、事故患者、工伤患者,表现出呻吟、暴躁、哭喊、易怒、不合作等。例如,服毒自杀者会因各种打击失去生活的意义,而拒绝医护人员洗胃以及各种治疗。

4.择优心理。有些经济条件较优越的病人会出现择优心理,在住院治疗期间什么都想要最好的,希望使用最好的药治疗,希望技术水平高、资历深的医护人员给自己治疗。且此类病人也非常在意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和语言态度,医护人員的一个皱眉、一个眼神等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让其出现不良情绪。

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1.降低噪音。医护人员应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舒适、平和的休息环境,并做到“四轻”,即操作轻、医护沟通轻、走动轻、设备声音轻,以降低患者的听觉刺激,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2.环境护理。控制好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4℃左右,湿度控制在45%以下,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进而放松紧张的心理。除此之外,待患者意识清醒后,医护人员应主动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为患者介绍室内环境和常用的监护仪器,以改善陌生环境、陌生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刺激,进一步缓解病人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3.健康宣教。患者清醒后,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全面的认知。且此期间要加强心理干预,多讲解一些以往的治愈案例,以恢复患者治疗信心,让其以最佳心态面对后续的治疗与护理,继而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4.言语和仪表。医护人员上班期间要注重仪容仪表,要保持举止大方、衣帽整洁、态度亲切、语言和蔼,有利于消除患者恐惧感和焦虑感。除此之外,对出现择优心理的病人,医护人员要给予适当的语言引导,以精准娴熟的操作技术、冷静的举止取得病人的信任,让其得到宽慰,进而缓解不良心理,提升其康复信心。

5.关心患者。护理人员每项操作前,都要向患者讲明操作的目的和作用,以获得病人的配合和支持。对于无法讲话的患者,要借助非语言沟通和患者进行交流,例如点头、摇头、书写等方式,以了解患者的需求,缓解其不良心理。

6.保护患者隐私。做各项治疗和护理时,医护人员要注意保护病人隐私,例如导尿、床上排便、灌肠等操作,要使用帘布遮挡,以免增加患者不良心理。

7.临终患者心理护理。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不要当着患者面表现为悲观、难过心理,以免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对于出现愤怒情绪的患者,要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给予最大的宽容,以缓解其愤怒情绪。

ICU内重症病人心理活动多种多样,且比较复杂。遇到突然而至的天灾人祸时,患者会出现较大的紧张感,丧失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异常心理,例如濒死感、悲哀、绝望、恐怖等,这些情绪会加速病人的死亡。为此,医护人员先应了解患者心理异常的原因,然后根据上文所讲内容进行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其重获治疗信心,进而促进其康复。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舒红

第4篇: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中小医院是一个病房,大医院是一个特别科室,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在世界上有30多年的历史了,现已成为医院中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ICU起步较晚,开始于80年代初期,目前国内设有ICU的医院还不普遍,但已受到了重视,估计发展很快。ICU又分综合ICU的专科ICU(如烧伤ICU、心血管外科ICU、新生儿ICU等)。CCU是专科ICU中的一种,第一个C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缩写,是专门对重症冠心病而设的。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ICU主要收治对象是:①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者;②需要心肺复苏者;③某个脏器(包括心、脑、肺、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衰竭者;④重症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病人;⑤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者。病情好转后,又转回普通病房。

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在条件较好的医院,还配有血气分析仪、微型电子计算机、脑电图机、B超机、床旁X线机、血液透析器、动脉内气囊反搏器、血尿常规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等。由于ICU是在现化医疗装备下对病情相当危重的患者进行监护治疗,因此,在ICU里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变能力强,并能掌握复杂仪器的操作。

ICU能使重危病人得到早期而又准确的诊断,紧急而又恰当的处理。

CCU是专科ICU中的一种,第一个C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缩写,是专门对重症冠心病而设的。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

SICU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许多过去无法治愈的疾病得以康复,但是当病人出现严重的病情,生理功能紊乱而需要特别加强治疗和护理,或尽管病人的病情相对平稳,但存在有潜在的危险情况,需要严密监测,随时调整治疗时,普通病房便不能提供完善的治疗条件,就要尽快的将病人转到ICU进行监测并给予加强治疗。

SICU(外科加强治疗病房)是专门收治外科系统危重病人并给予精心监护和精确治疗的救护病房。SICU不同于普通病房,它拥有各种先进治疗仪器和监测仪器,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微量泵、喂养泵、血气分析仪、血糖仪等。可以实施各种先进的抢救措施。SICU医护人员掌握的理论和技术是针对危重病人抢救的危重病医学,是一门综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现代科技的边缘性学科,也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

SICU收治的病人由于病情严重,需要随时监测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凝血系统、肾功能以及其它许多生理指标。因此,SICU有着全院最先进的监护抢救设备,有着精通业务、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医护人员,为抢救各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创造了条件。SICU自成立以来,攻克许多医学技术难关,成功地挽救了大量的危重病人,如DIC、ARDS等以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已经不再是生命的主要威胁。

由于ICU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差,且大多数需要有创的治疗手段,因此需要特殊的治疗环境,患者家属过多的探视一方面会将外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带入病房,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另一方面会干扰医护人员对其它病人的诊疗过程及抢救。因此患者在冶疗期间原则上不需要陪护。

EICU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急诊重症监护室

收住适应证:

1.各种肺内或肺外原因所致呼吸衰竭,需用无创或有创通气支持的患者。氧气指数≤250,去除循环因素仍不能得到纠正者。PaCO2≥60mmHg,COPD患者此值适当增加,且经适当处理仍不能改善者。常见:重症肺部感染,COPD急性加重期,肺栓塞及其溶栓治疗,各种周围神经肌肉病变所致呼吸衰竭,ARDS。

2.各种原因所致循环衰竭,经一般处理或简单液体复苏仍不能改善者。常见:难以纠正的急性左心衰,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冠脉综合高危患者,不能行PTCA和溶栓的患者,AMI溶栓治疗患者,需安装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

3.需呼吸或循环支持的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保守治疗。

4.重症胰腺炎患者。

5.重度颅脑损伤不能手术或脑梗塞患者,且经呼吸循环支持有可能生存者。早期脑梗塞有溶栓适应证者。

6.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状态,需呼吸循环支持者。

7.急性中毒、电击、溺淹、中暑,需呼吸循环支持者。

8.大面积烧伤,剥脱性皮炎,需呼吸循环支持者。

9.需行床旁持续血液滤过的患者。

10.各种原因所致MODS或MOF患者。

11.CPCR术后有生存或脑复苏希望的患者。

下例情况不宜收住EICU:

1.临终状态或高度老衰患者。

2.呼吸循环支持不能撤离的晚期Ca患者。

3.一般不收住术后患者。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专科ICU(医学专科重症监护室)

BICU(BCU):烧伤ICU

CICU(CCU):心脏ICU

EICU(ECU):急诊ICU

NICU(NCU):新生儿ICU

SICU(SCU):外科ICU

UICU(UCU):儿童ICU

第5篇:重症监护病房(ICU)建设标准

一、基本要求

三级医院以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必须设立危重病医学科,危重病医学科属于临床二级学科,必须是独立的医疗单元。ICU病房作为本学科的临床基地,必须配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的医护人员,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危重病人。

二、床位设置

ICU的总床位数量,占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个ICU医疗单元以6-12张病床为宜。

三、人员配备

ICU医师的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1:1以上。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但危重病医学专科医师必须占60%以上。ICU专科护士的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1以上。

四、病房建设标准

(一)ICU应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

(二)ICU每床的用房面积为12~16M2;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

积为18~25 M2。

(三)ICU的基本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护士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用房,包括实验室、示教室、家属接待室、营养准备室等。

(四)ICU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配备负压病房1-2间。

(五)ICU要有合理的医疗流向,包括人流、物流,以最大限度降低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六)ICU病房的功能设计必须考虑可改造性。

(七)ICU病房建筑装饰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第6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须知

尊敬的病员家属:

您好!您的亲友因病情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将竭诚为您的亲友提供良好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为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并请您积极配合。

1、病人入住ICU,表明病情极其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2、ICU病人因病情危重,需要采取持续监测及特殊的治疗措施,请家属按医院规定及时交纳住院费用。

3、为保证危重病人安全,防止感染, ICU内不留病人家属陪护。请留下家属的联系电话,以便ICU医护人员随时能与家属取得联系。特危重病人需有1名家属24小时留在院内,(可在探视等候区等候)。希望病人家属在照顾亲人的同时,自己注意休息。

4、请您遵守病房的探视时间,上午严禁探视,一切护理和治疗早上最重要,需要你们的配合切勿打扰;探视时间为每天下午4:30-5:00,其他时间一律谢绝探视。探视者请听从医务人员安排,每次每床只允许一人进入,其他人员在等候区等待。感冒及咳嗽者严格禁止探视,探视者需穿戴鞋套;探视期间不要触摸病人伤口、各种管道及仪器;未经允许不要给病人送任何食品;病房内不能摆放鲜花。保持病房清洁及安静,不要在室内吸烟;入室前请关闭手机,以免干扰仪器正常运转;急性传染病者谢绝入内探视;危重病人抢救期间,未经医生允许不得探视病人。

5、在您亲人住院期间,为了保证病房内空气新鲜、更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您不要在探视室内及外走廊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病人的休息。

6、危重病人因抢救和治疗需要,常需留置多种管道。有时因患者麻醉未清醒、意识障碍、烦躁,或儿童不能理解和配合等原因有自行拔管的可能,需使用约束带保护,防止自行拔管等意外发生,希望家属能予理解。

8、请为病人准备好脸盆、毛巾、卷纸、尿垫、护理垫、水杯、吸管等用品,并请务必将病人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如现金、手机、证件等带走,以免遗失。

9、您亲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我们会照顾(剪指甲、擦浴、剃胡须、洗发),您亲人需要的饮食我们会及时通知。为了确保特殊管道的通畅在位,必要时会用约束带约束病人的肢体,请同意及理解,不同意者请告知医护人员。

10、病人病情稳定后,由医生决定转到相关专科病房继续治疗。

11、ICU医护人员会及时和您们保持联系,谢谢您们的合作。

12、本院严禁职工向病员和病员家属收受、索要“红包”及财物,病员治疗的所有的费用都应交到住院收费处。希望您积极配合并支持我们的工作,行风投诉电话

第7篇: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和ICU的组织与管理,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为促进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规范我国医疗机构ICU的组织与管理,特制订《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基本要求】

(一) 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二) 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三) 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ICU的规模】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ICU的人员配备】

(一) ICU专科医师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0.8~1:1以上。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ICU医师组成应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医师,每个管理单元必须至少配备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全面负责医疗工作。

(二) ICU专科护士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3 : 1以上。

(三) ICU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相关的技术与维修人员。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一)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二)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三)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识、ICU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四) ICU医师应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1)复苏;(2)休克;(3)呼吸功能衰竭;(4)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5)急性肾功能不全;(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7)严重肝功能障碍;(8)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9)急性凝血功能障碍;(10)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1)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2)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13)镇静与镇痛;(14)严重感染;(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6)免疫功能紊乱。

(五) ICU医师除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1)心肺复苏术;(2)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3)机械通气技术;(4)纤维支气管镜技术;(5)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6)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7)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8)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术;(9)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技术;(10)持续血液净化技术;(11)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

(六) ICU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省级或省级以上重症医学相关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不断加强知识更新。

(七) ICU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经过专科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

【ICU的医疗管理】

(一) ICU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诊疗常规。除执行政府和医院临床医疗的各种制度外,应该制订以下符合ICU相关工作特征的制度,以保证ICU的工作质量:(1)医疗质量控制制度;(2)临床诊疗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3)患者转入、转出ICU制度;(4)抗生素使用制度;(5)血液与血液制品使用制度;(6)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7)特殊药品管理制度;(8)院内感染控制制度;(9)不良医疗事件防范与报告制度;(10)疑难重症患者会诊制度;(11)医患沟通制度;(12)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

(二) ICU的患者由ICU医生负责管理。患者的相关专科情况,ICU医生应该与专科医生共同协商处理。

(三) ICU的收治范围:

1、 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 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 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ICU病房建设标准】

(一) ICU应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考虑以下因素: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手术室、影像学科、化验室和血库等,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

(二) ICU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M2;每个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M2.每个ICU中的正压和负压隔离病房的设立,可以根据患者专科来源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决定,通常配备负压隔离病房1~2间。鼓励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多设计单间或分隔式病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 ICU的基本辅助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中央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属接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5:1以上。

(四) ICU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五) 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该独立控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六) ICU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最好通过不同的进出通道实现,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七) ICU病房建筑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八) ICU的设计要求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

(九) 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音。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声音应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的水平。根据国际噪音协会的建议,ICU白天的噪音最好不要超过45分贝(A),傍晚40分贝(A),夜晚20分贝(A)。地面覆盖物、墙壁和天花板应该尽量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

(十) ICU应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网络与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广播系统。

【ICU必配设备】

(一)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ICU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ICU最好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最好每个电路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二) 应配备适合ICU使用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三)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

(四) 三级医院的ICU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1台。

(五) 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六) 其他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体外起搏器、纤维支气管镜、电子升降温设备等。

(七) 医院或ICU必须有足够的设备,随时为ICU提供床旁B超、X光、生化和细菌学等检查。

【ICU选配设备】

除上述必配设备外,有条件者,视需要可选配以下设备:

(一) 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

(二) 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

(三) 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

(四) 输液加温设备。

(五) 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

(六) 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七) 体外膜肺(ECMO)。

(八) 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

(九)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十) 防止下肢DVT发生的反搏处理仪器。

(十一) 胸部震荡排痰装置。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经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反复酝酿、讨论制订,随着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本会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出修订。

第8篇: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重症医学分会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 建设与管理 指南 【引言】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和ICU的组织与管理,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为促进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规范我国医疗机构ICU的组织与管理,特制订《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基本要求】

(一) 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二) 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三) 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ICU的规模】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ICU的人员配备】

(一) ICU专科医师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0.8~1:1以上。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ICU医师组成应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医师,每个管理单元必须至少配备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全面负责医疗工作。

(二) ICU专科护士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3 : 1以上。

(三) ICU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相关的技术与维修人员。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一)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二)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三)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识、ICU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四) ICU医师应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1)复苏;(2)休克;(3)呼吸功能衰竭;(4)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5)急性肾功能不全;(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7)严重肝功能障碍;(8)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9)急性凝血功能障碍;(10)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1)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2)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13)镇静与镇痛;(14)严重感染;(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6)免疫功能紊乱。

(五) ICU医师除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1)心肺复苏术;(2)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3)机械通气技术;(4)纤维支气管镜技术;(5)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6)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7)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8)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术;(9)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技术;(10)持续血液净化技术;(11)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

(六) ICU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省级或省级以上重症医学相关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不断加强知识更新。

(七) ICU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经过专科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

【ICU的医疗管理】

(一) ICU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诊疗常规。除执行政府和医院临床医疗的各种制度外,应该制订以下符合ICU相关工作特征的制度,以保证ICU的工作质量:(1)医疗质量控制制度;(2)临床诊疗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3)患者转入、转出ICU制度;(4)抗生素使用制度;(5)血液与血液制品使用制度;(6)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7)特殊药品管理制度;(8)院内感染控制制度;(9)不良医疗事件防范与报告制度;(10)疑难重症患者会诊制度;(11)医患沟通制度;(12)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

(二) ICU的患者由ICU医生负责管理。患者的相关专科情况,ICU医生应该与专科医生共同协商处理。

(三) ICU的收治范围:

1、 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 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 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ICU病房建设标准】

(一) ICU应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考虑以下因素: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手术室、影像学科、化验室和血库等,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

2(二) ICU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m;每个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2积为18~25m。每个ICU中的正压和负压隔离病房的设立,可以根据患者专科来源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决定,通常配备负压隔离病房1~2间。鼓励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多设计单间或分隔式病房。

(三) ICU的基本辅助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中央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属接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5:1以上。

(四) ICU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五) 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该独立控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六) ICU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最好通过不同的进出通道实现,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七) ICU病房建筑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八) ICU的设计要求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

(九) 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音。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声音应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的水平。根据国际噪音协会的建议,ICU白天的噪音最好不要超过45分贝(A),傍晚40分贝(A),夜晚20分贝(A)。地面覆盖物、墙壁和天花板应该尽量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

(十) ICU应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网络与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广播系统。

【ICU必配设备】

(一)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ICU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ICU最好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最好每个电路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二) 应配备适合ICU使用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三)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

(四) 三级医院的ICU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1台。

(五) 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六) 其他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体外起搏器、纤维支气管镜、电子升降温设备等。

(七) 医院或ICU必须有足够的设备,随时为ICU提供床旁B超、X光、生化和细菌学等检查。

【ICU选配设备】

除上述必配设备外,有条件者,视需要可选配以下设备:

(一) 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

(二) 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

(三) 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

(四) 输液加温设备。

(五) 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

(六) 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七) 体外膜肺(ECMO)。

(八) 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

(九)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十) 防止下肢DVT发生的反搏处理仪器。

(十一) 胸部震荡排痰装置。

编辑:西门吹血

作者: 中华医学会 重症医学分会

第9篇:中国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080602r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2008版)

(意见征求稿)

一、工作人员管理

1. 工作服:可穿着普通工作服进入ICU,但应保持服装的清洁。不建议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2. 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 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可以不换鞋。但如果所穿鞋子较脏,或ICU室外尘埃明显时,应穿鞋套或更换不裸露脚背的ICU内专用鞋。

4. 工作帽:一般性接触病人时,不必戴帽子。无菌操作或可能会有体液喷溅时,须戴帽子。

5. 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6. 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建议酒精擦手液(ABHR)消毒法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的ICU,建议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7. 人员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医师和护士人数与ICU床位数之比必须为0.8~1:1和2.5~3:1以上。

8. 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9. 预防接种: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阴性者),每年注射流感疫苗。 10. 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二、病人管理

1. 应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 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如开放性肺结核,应隔离于负压病房。

3. 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尽量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识。如房间不足,可以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

4. 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建议分组护理,固定人员。

5. 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病人,应安置于正压病房。

1 6. 医务人员不可同时照顾正、负压隔离室内的病人。 7.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 8. 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

三、访客管理

1.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

2. 若被探视者为隔离病人,建议穿访客专用的清洁隔离衣。访客着鞋较脏,或ICU室外尘埃明显时,建议穿鞋套或更换ICU内专用鞋。 3. 探视呼吸道感染病人,建议戴一次性口罩。对于疑似有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应避免探视。 4. 进入病室探视病人前,和结束探视离开病室时,应洗手或用酒精擦手液消毒双手; 5. 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6. 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或婴、幼儿童,应避免进入ICU探视。 7. 在ICU入口处,建议以宣传画廊、小册子读物等多种形式,向访客介绍医院感染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

四、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 1. 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应相对独立。

2. 每个ICU管理单元,至少配置2个单人房间,用于隔离病人。设正压病室和负压病室各1个。设置病床数量不宜过多,以8到12张床位为宜。尽量多设为单间或分隔式病房。

3. ICU每病床使用面积不得少于9.5M2,建议15~18M2,床间距应在1米以上;单人房间的每床使用面积建议为18~25M2。 4. 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医疗区域包括单人房间,必须设置洗手池。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等非手接触式水龙开关,并配备擦手纸和手套。每张病床旁须放置手部消毒装置(酒精擦手液)1套。 5. 不主张在入口处设置风淋。

五、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1. 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铺设大无菌单、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酒精擦手。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建议2%洗必泰消毒穿刺点皮肤。更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建议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达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更换。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管。

2. 留置导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

2 3.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4. 放置引流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因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污染机会。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水封瓶可以每周更换1次,更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并告知病人协助及时报告发生的问题。

5. 除非紧急状况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气管切开、大伤口的清创术等,应尽量在手术室中进行。更换伤口敷料时遵守外科无菌技术。

六、物品管理

1. 呼吸机及附属物品: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壳,按钮、面板则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耐高热的物品如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热的物品如一些种类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首选洗净消毒装置进行洗净、80℃~93℃消毒、烘干自动完成,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亦可选择2%戊二醛、氧化电位水、0.1%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无菌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备用。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2. 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建议用75%酒精消毒。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3. 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定期用75%酒精擦拭消毒。当这些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的腐蚀,消毒一定的时间(通常15min)后,应使用清水擦抹。

4. 勤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5. 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消毒,对腹泻病人应一用一消毒,方法: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七、环境管理

1. 空气:开窗通风、机械通风是保持ICU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洁净ICU,气体交换每小时至少12次。普通ICU,建议开窗换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室外尘埃密度较高的ICU,自然通风对精密仪器防护存在隐患。动态空气消毒器,可作为替代方法,但要正确估算仪器的数量和安放位置,并进行效果评价。不建议紫外线照射或消毒剂喷洒消毒空气。负压隔离病室气体交换每小时至少6次。

2. 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更不允许出现霉斑。通常用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3 3. 地面:所有地面,包括病人房间、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可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擦。对于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的ICU,必须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至少一次,推荐的消毒剂包括0.2%过氧乙酸和1000mg/L含氯消毒剂,但后者刺激味较大。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所污染,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不同房间使用的清洁工具,应分开放置,每天至少消毒1次,可用巴斯德消毒法(常用65℃10min)或消毒剂浸泡消毒。 4. 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5. 不宜在室内及走廊铺设地毯,不宜在ICU入口处放置踏脚垫并喷洒消毒剂,不宜在门把手上缠绕布类并喷洒消毒剂。

八、抗菌药物管理

参见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九、废物与排泄物管理

1. 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 2. 拥有ICU的医院,应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病人的感染性液体可直接倾倒入下水道。否则在倾倒之前和之后应向下水道加倒含氯消毒剂。

3. 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到生活废物集中处置地点。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理。

4. 病人的尿液、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应倒入病人的厕所或专门的洗涤池内。 5. ICU室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但不必加盖。

十、监测与监督

1. 应常规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尤其是三种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相关感染。

2. 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应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3. 应进行ICU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 不主张常规进行ICU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监测,但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应进行相应的微生物采样和检验。

5.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经常巡视ICU,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 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同种病原体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连续出现3例以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通过收集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检验,甚至脉冲场凝胶电泳等工具,分析判断确定可能的传播途径,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例如鲍曼不动杆菌常为ICU环境污染,经医务人员手导致传播和暴发,对其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增加相关医疗物品和ICU环境的消毒次数、隔离和积极治疗病人,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

《中国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2008版)》 起草:胡必杰,刘荣辉

上一篇:2019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下一篇:债务减免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