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刍议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但大多是抽象地强调其重要性,很少涉及实质性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刍议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刍议论文 篇1:

刍议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更要把“好”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质;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国后不久就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制定了加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方针。后来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探索走了一条弯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发展经济当作“唯生产力论”加以批判,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个主题,系统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败得失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发展是硬道理”的重大战略思想,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为举国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奠定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世纪之交的中国发展实践,鲜明地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把发展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丰富和发展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在上述发展思想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与此同时,二十多年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社会制度、体制、政策改革和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市场经济双重效应强烈作用,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新的社会矛盾开始滋生、发酵,有些矛盾已经积聚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1]

现实情况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排除各种消极因素干扰,避免新的重大失误和曲折,保证社会主义这艘巨轮始终朝着正确航向持续、高速、平稳地前进并最终胜利达到彼岸!更直接地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执政党究竟应该如何引领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总之,科学发展观以“又好又快”为新的发展坐标,全面赋予发展地位、发展目的、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质量以新的时代内涵,构成了完整的发展思想体系。

二、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问题。在发展问题上,任何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想法和做法,任何骄傲自满、盲目乐观、放松懈怠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要不得的、有害的,也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看待过去强调的经济发展中“快”的“纲领”,也不应该简单地责怪过去在经济发展中对于速度和规模的追求。

三、把“好”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实践证明,高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不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2] “好”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快”不仅不会持久,还会出现问题。靠拚资源,拚消耗,速度一时会快起来,但最终会因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生态恶化而后继乏力,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只有质量好、效益高的“快”,才是可持续的“快”,才是真正的“快”。我们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在“好”上下功夫,抓落实、见成效,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坚持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就是好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实践活动。发展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发展始终是中国社会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两点论”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全面的发展观强调促进发展、加快发展,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由于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所坚持的“两点论”又是有重点的两点。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立足全面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二)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就是好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處在普遍联系之中。如果事物间没有了联系,事物就不会存在,更不会发展。由此可见事物的发展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事物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协调好各方面的联系,事物才能稳定、和谐的发展。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经济发展,忽视其他发展,最终是其他社会发展拖住经济发展的后腿,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只有城市发展,不解决农村发展,农村拖住城市后腿,最终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不大力推进中西部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没有整体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系统、全面、协调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深刻总结了我国长期的经验教训。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兼顾其他方面,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健康的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做到协调发展。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就是好

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点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当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也就是说,对于自然界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恩格斯的教诲,“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于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类“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优势,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等基本国情,统筹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志尚.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姜小平,安徽省滁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作者:姜小平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刍议论文 篇2:

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但大多是抽象地强调其重要性,很少涉及实质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对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即确立生态道德善恶观、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强化生态道德责任和培养生态道德能力;基本要求是树立生态世界观,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实施的基本途径是重新定位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并与考研相结合,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世界观;显性教育; 隐性教育

当今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人类也将面临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对这一时代潮流的反映,这就要求新一代的建设者具备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意义方面,并且有许多论者往往泛泛而谈,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实施途径这些实质性问题则鲜有涉及,本文从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角度出发,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认识

生态道德即生态伦理,是指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突出特点是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将自然纳入道德关怀对象。生态道德的提出是对传统道德的扩充与升华,是由于环境恶化而使人类反思以往对待自然态度的结果,是人类要求道德进步,建立新伦理的表现。长期以来,人类过度而无序地向自然索取,形成了利己的“经济人”,产生了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恶化的惨重代价使人认识到,没有自然的可持续,就没有人类的可持续,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具有生态道德的“生态人”就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其特点是教育者从人与自然持续生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世界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极为丰富,但以下几点是非常关键的。

1.确立生态道德善恶观

以是否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行为善恶的标准。正如现代生态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的莱奥波尔德所说:“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当一切事情趋向于相反的结果时,它就是错误的。”[1]确立这样的善恶观,有助于激发人们发现大自然的美,产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大自然美感的认识是形成生态道德的基础。

2.唤醒生态道德意识

生态道德意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的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道德情感的总和,它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生态意识来源于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带来的严重后果的反省和对后代人的责任。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因为人类生命的延续依赖于自然系统功能的持续发挥,从而确保能量与营养的供给。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说:“尽管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但仍然寄生于生物圈,以维持生存。寄生物的生存有赖于减少危害和建立起有利于寄主的正反馈。”[2]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寄生——宿主模式决定了人类必须善待地球,否则会危及人类生存。因此,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唤起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

3.强化生态道德责任

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相应的社会责任,作为自然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自然责任或生态责任。目前的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类有责任恢复、重建生态平衡。如果说自然界最终通过人类达到了自我意识,那么人类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是自然进化的引导者和管理者,他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促进自然整体价值的提高。人类如果仅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对待自然,只是将自然视为实现人的价值的工具,那就会辜负自然对他的生存和发展的恩赐,丧失自然赋予他促进和完善自然进化的天职,最终沦为一个自私的可怜虫,陷入物种进化的死胡同。因此,如果不明确这种生态道德责任,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自律能力。

4.培养生态道德能力

生态道德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超越自身功利而履行人类的生态义务、实践较高意旨的本领及心理素质,包括生态道德认识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错误行为的抵制能力等,这是有深厚的自然基础的。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就要使人类行为既是为了人类的利益,也是为了自然的利益,既是自在,也是利他在。生态的“是”与人类行为的“应该”是一致的。生态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

二、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明确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之后,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1.通过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世界观

知识与道德密不可分。要在社会形成生态道德氛围,就必须重视对生态学、生态伦理知识的宣传和渗透。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明显缺陷,就是公共基础理论教育中,缺少对生态科学知识、生态伦理学知识的系统普及,这使得大学生的生态情感的培养流于感性化、表面化。没有生态科学知识背景,学生就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对环保的紧迫性产生足够的认识。没有忧患,就没有震撼,生态道德教育就很难有实效。生态科学知识、生态伦理学知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基础,同时也是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的认知基础。因此,应该强化对大学生生态科学、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其树立生态世界观,学会用生态学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具体化。

生态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有二。其一是把地球生物圈看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生活于其中的每种生物都是它的一个组成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每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生态合理性,都有它们存在的缘由,因此应当敬畏生命,在没有正当而充分理由的前提下,人类不能随意杀灭它们,或者给它们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前几年出现的用浓硫酸浇动物园黑熊的事件,用微波炉烤小白兔事件,就是因为缺乏最基本的生态伦理。没有生态世界观的指导,就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不符合生态道德的行为。其二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由于广泛的生态关联,人类成为整个体系的一部分”。[3]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包含在自然整体的自组织进化过程之中。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对自然有机整体的维护,依赖于同自然保持一种和睦相处的关系。人作为自然界独特的产物,其生命过程需要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由生命和非生命组成的物质支持系统,因为人类社会永远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子系统必须与大系统整体相协调。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知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一切自然存在物都有按照生态学规律持续生存的权利,从而意识到对他人和社会、对其他生命形式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了这样的生态世界观,就具备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前提。

2.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世界观向道德品质的转化

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有生态世界观的树立,生态意识的强化,还要有生态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态道德观点,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生态情感的产生基于两个方面:其一,对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认识。人类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地球是养育人类的母亲,从这一点出发,人们才会对自然、荒野产生一种类似于儿女对母亲的认同、依恋和爱护之情。正如罗尔斯顿在其名著《环境伦理学》中所说:自然对人来说绝不仅仅是资源关系,更重要的是根源关系。人们面对荒野,就是面对最基本的生命洪流,就像教徒面对上帝,儿女面对母亲。有这样的认识才会主动地呵护自然,尊重自然,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其二,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变化万千、形态各异的自然物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在审美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重与爱惜之情。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主客体高度统一,已不再是对立关系。敬畏、呵护自然就成为主体的要求。因此,应当从生存与审美需要的角度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感,唤起他们的生态良知,以“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情怀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拓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基本途径的几点设想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形式或途径应是丰富多样的,不拘一格,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1.把生态道德课程提升为公共基础必修课

传统观点认为,生态教育仅仅是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专业的课程,而不属于公共基础课,这种状况直到现在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于没有把《生态伦理学》或《普通生态学》等生态道德教育之类的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起来,很多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对生态伦理知识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养成生态道德。在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俄罗斯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设有生态学专业,同时还将《普通生态学》等课程作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4]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些高校规定非环境类专业的每个学生必须接受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有责任的环境行为。[5]

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滞后局面,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极不协调,笔者认为应当重新定位高校生态教育课程。生态道德教育属普世伦理,是一种世界观教育,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如何在地球生物圈内健康生存、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是迈向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灵魂的教育。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将《生态伦理学》或《生态学基础》等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从选修课调整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至少应将其列为文理科学生的考研公共课,在每年的考研大纲中有所体现。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正面灌输生态学、生态伦理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生态世界观,强化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责任感,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实现从“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

2.实行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显性教育就是通过正式开设专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方式进行的课堂教育,隐性教育就是在不开设专门课程的条件下发掘其他课程的有关要素而进行的间接教育,也包括课堂之外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如网络、校园环境、社区、家庭、实践活动等。就目前来看,高校非环境类、非生物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生态伦理公共基础必修课还不现实,但生态道德教育又非常紧迫,在这样的条件下,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1)充分挖掘现有各科教材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因素现在生态环境问题普遍受到关注,“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几乎各门教科书都或多或少涉及环保问题,都有可挖掘的生态道德教育要素。高校教师应增强环境教育意识,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在传授生态、环境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2)增设生态道德方面的选修课课堂教育具有规范性、直接性、系统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在生态道德教育之类课程没有列为必修课的条件下,增加这方面的选修课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生态伦理知识,使他们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形成生态善恶观和生态道德责任,并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

(3)利用社区载体进行教育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推动了学生公寓的“社区化”,公寓生活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公寓社区可以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社区可倡导大学生创建绿色寝室,将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归类回收。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其生态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美]莱奥波尔德. 沙郡年鉴[M]. 转引自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4.

[2]转引自余谋昌主编.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1.

[3][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文韬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6.

[4]文传浩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2001(5):18.

[5]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127.

[责任编辑:成方哲]

作者:杨世宏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刍议论文 篇3:

近期关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研究述评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以人为本的内涵、我国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的原因和背景,以及以人为本的实现,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近期;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研究述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详尽、系统地论述。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一)关于以人为本中的“人”

对于以人为本中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类存在意义上的人,即抽象的,一般的人。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呼吁人要有“类”意识,维护和推进人的生存和长远发展[1]。在涉及普遍人性、全部人类历史以及当今全人类整体的事物和利益的场合,以人为本中的“人”也必须是抽象的、一般的人[2]。

从党的文献、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党的宗旨和目标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看,有的学者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群众[3],即不仅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改革开放以来所涌现出来的新的社会阶层,还包括拥护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支持祖国统一的所有人士。但不包括极少数破坏祖国统一、妄想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他们与那些把以人为本中“人”理解为“所有人即社会全体成员”的学者不同。他们认为理解为社会全体成员,混淆了“人民”和“公民”两个概念。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不仅有质上的规定性即它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而且有量的规定性即它是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而公民则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虽不是社会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人为本”的“人”就不能是社会全体成员。有的学者则有不同的观点[4],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 应该解读为公民,我国的公民是指具有我国国籍,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一切社会成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基础。这样有利于把以人为本这一重大执政理念和宪法的人权原则有机统一起来。公民不仅包括人民, 还包括犯罪分子。使用公民这一法律概念, 更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执政为民政治理念有机统一起来。人民是一个与阶级斗争相联系的政治学范畴, 反复提人民这一概念, 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更多的倾向弱势群体和个体,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价值[1]。这本身也是理论和现实之间不得已的差距。有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5], 如果因关注弱势群体而忽视精英阶层的能力和业绩,以人为本只能是一种片面的不彻底的以人为本。社会精英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 就应该尊重精英阶层的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 应进一步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环境和空间。

(二)关于以人为本中的“本”

对于以人为本中以人的什么为本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和发展的思想看,应该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本。需要是人、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表现。需要对内代表着主体的内在结构和本质规定性;需要对外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作用;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正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并由此构成人类生活中的价值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和发展的思想为我们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一切发展只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离开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离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6]。因此,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从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现形式来看,有些学者认为应以人的能力为本。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本质在当代的突出表现是人的创新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把发展当作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代中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发展的关键。以人为本体现为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以能力因素为主导。但也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以能力为本之中[7]。

以人的主体性价值和以人的客体手段工具性价值为本两者具有相通性。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即实现人的工具性价值,是尊重人的最根本的表现,是人得到尊重的根本标志,是发展和培养人的本质力量的途径,是对人的尊重的确证。

二、我国提出并坚持“以人为本”观念的原因和背景

有些学者认为,提出并坚持“以人为本”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总趋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在社会历史发展当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在经济增长当中,人的知识贡献的比重日益上升。二是产业结构日趋智能化,对人的知识和智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人才结构日趋知识化、脑力化。

第二,“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尺。

第三,人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日益突出。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环境与生态遭到破坏;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被一定程度上物化了。人的这种异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反过来支配人类;某种程度上社会的人际关系蜕变成金钱关系,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出现了贫富悬殊;人的价值被资本化了,极端利己主义在蔓延[8]。

另外,从中国文化的传统影响及中国近百年历史和现实情况出发,解析以人为本的时代性。第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层面上注重人文精神,但这种对人的关心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君(官)民思想,家族伦理思想基础上的。 “以权为本”、“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现代化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历史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片面强调唯物史观科学认识的方面,忽视或漠视人的发展方面等价值维度上应有的层面。第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成为创造财富的手段,传统价值失落、科技负面作用、拜金主义盛行、生态环境问题等,把以物为本推上了历史的顶峰,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自身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考虑[1]。

也有的学者认为“以人为本”是针对我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蔑视人和忽视人的现象和对 “文化大革命”中泯灭和扭曲人性现象的纠正提出来的。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取得了经济建设辉煌成就,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只考虑如何实现提高经济指标,很少考虑甚至以牺牲人民的实际利益求发展,偏离了以人为本。“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不断促进人的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但在现代中国,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积淀中的缺憾和我党长期受“左”的思想禁锢,以权、以官为本,蔑视人、忽视人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今天我们党提出和强调“以人为本”,也有着这一方面的针对性,强调要关心人、爱护人,要尊重和保护人权[12]。

三、以人为本的实现

以人为本的实现,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实现路径。

要体现和实现以人为本,需要强调四个点:第一,应该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为出发点。第二,应该以不断推进消费升级、提高消费质量为支撑点。第三,应该以先进文化的引导作为升华点。第四,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9]。

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要落实好以人为本, 首先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其次,在具体的工作实践过程中,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正确处理“为群众”和“靠群众”的关系。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领导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种为民谋利益的主观追求;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态度。二者统一的基础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正确处理“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的关系,正确处理向群众学习和教育引导群众的关系,带领群众前进[10]。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实现:第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以人为本的实现创造经济条件。第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完善分配制度,为以人为本的实现提供相对公平的权利、机会和条件。第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体地位。主体的主体性是衡量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第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以人为本的实现提供基本政治条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人的发展创造文化条件。增加教育投入,深化科技教育体制创新,加强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满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财富需求;第六,改善生态环境,搞好生态文明,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自然条件[11]。

实现以人为本,就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去。1.为了人 :(1)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这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第一步的目标。(2)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具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内涵,它既是质的概念也是动态的概念。(3)人的全面发展,新世纪最高命题。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尺。2.依靠人:(1)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2)激发人民潜能和聪明才智;(3)培养最稀缺的资源——创新型人才。 3.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1)以人为本的改革; (2)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4.塑造以人为中心的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体系。(1)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3)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大要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12]。

[参考文献]

[1]曹景帅,张艳杰.关于“以人为本”的再思考.消费导刊[J],2007.11.

[2]王锐生.以人为本的几个理论难点及其应用[J].学术研究,2004(2).

[3]吕世荣,朱宗友.关于“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9-7,(11).

[4]李鹏飞.以什么人为本——以人为本核心问题的哲学解读[J].东疆学刊,2009-1,26(1).

[5]韩庆祥.关于以人为本的若干重要问题.哲学研究,2005,(2).

[6]张琦.人的需要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理论学习[J],2004,(4).

[7]韩庆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河北学刊[J],2004 -5 ,24(3).

[8]何显亮.“以人为本”的社会时代背景.黑龙江史志[J],2009,(22).

[9]尹世杰.人的本质和如何体现与实现以人为本.求索[J],2004.6.

[10]王爱平.刍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J],2008,(6).

[11]张艳玲.认“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到到科学发展观[D],2008-6.

[12]张今,袁国敏.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朱春杉,徐州师范大学法律政治学院。

作者:朱春杉

上一篇:公司内部农牧工作总结下一篇:办公室半年工作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