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情报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图书馆作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血脉,承载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使命。图书馆是我院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我院重点发展的公共服务项目之一,是评价和衡量我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发展观的情报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发展观的情报学论文 篇1:

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建设

摘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贯彻落实的基本前提,高校图书馆建设在发展、核心理念、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时代内涵。高校图书馆不但要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基地,更要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一、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绝不是偶然的,标志着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一个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发展逻辑和丰富的时代内涵。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现在,在学习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影响我们正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空喊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相互割裂,也不能偏废,更不能相互替代。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把学习和落实的统一变成是单纯践行的过程,忽视了学习这个基本前提。把科学发展观当成是可以套在任何命题上的僵化公式,大会小会宣讲,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就是不下一番苦工夫认认真真学习,更谈不上领会其精神实质。以不学习为前提的贯彻落实只能是一句空话,工作还是老一套,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也败坏了理论的声誉。第二是认识上的误区。受传统的思维和理论的影响,往往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却忽视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其实,理论对实践并不是简单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理论背景指导下的实践,如果我们没有认真的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思想和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就谈不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只能是以往工作经验和工作方式的重复,跟科学发展观无关。工作也只能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因此,要切实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首先扎扎实实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才能取得工作实效。

二、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时代内涵

(一)发展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第一要义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科技发展是以前所有世纪科技发展的总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迎头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如果我们没有这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没有对世界发展趋势清醒的认识,没有把现代技术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很难说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所以发展是第一的,没有发展一切都谈不上。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被动局面,跟踪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以及国家图书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沿,必须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时代特征,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满足学校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同时,要具有超前意识,为培养拔尖人才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做好充分的文献资源建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发展,即要求有发展的速度,又要求有发展的质量。这种发展是以服务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建设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馆舍建设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和舒适性。人文环境优化等等。以此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追求和高尚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核心理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根本目标。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时代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现代公民。作为图书馆建设,人的发展就是要以读者和馆员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为核心。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每个馆员都能认真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产生最大的服务效益,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和学生等用户的需求,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最好的效益。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服务社会的要求,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最优良的服务。图书馆建设必须围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服务人的精神进行。要充分依靠广大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建设水平。要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要营造一个文明、和谐、人性化的服务环境。要真正把图书馆建成广大读者和馆员的精神家园。

(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要求

图书馆要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进行建设。必须具备“科研型、现代化、开放式”的特点,不仅能满足学生一般完成学业学习的需要,同时具有为培养较高层次、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能力。不仅有为学校各院系研究课题提供文献信息的查新服务、咨询服务的能力。而且本身也要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分析研究水平,积极参与各类研究课题和构筑学科基地的能力,部分馆员本身就应该是信息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家。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进入科研和服务育人的主战场。现代化主要是指图书馆能够跟上计算机、通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向数字化、化为特征的现代图书馆转型。必须更新观念,跟踪科技发展的前沿。不仅要重视数字资源建设,而且更要构建能将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文献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用统一的界面进行快速检索的系统。既可查找纸质文献,又可查找电子文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为各类人员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文献信息。各类中外文献信息的网上传递畅通无阻。

(四)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要体现多样性和丰富性

世界学术名著、国内外专业权威性论著,学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具有代表性观点的论著,要尽可能搜集齐全。同时也要体现出地方特色,根据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相关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强化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深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要对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文献高度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发挥在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改善用户的知识结构,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还要利用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和信息服务功能,把职业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1](P.209)这样图书馆才能起到他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应有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保证图书馆健康良性发展。

(五)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职能是传承文明和服务社会

人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图书馆应该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继承需求。同时人类还肩负着文化的创生重任,所以图书馆应当提供高层次的知识服务和前沿性文献信息。服务内容必须更新,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以信息的收集、组织、分析和重组为基础,由“满足用户需求”转变为“让用户成功”,把知识服务贯穿于用户解决教学与科研问题的始终,贯穿于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始终。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资源与信息需求迅猛增长,并且以不同方式和手段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市场经济使人们的精神消费也呈现出独特的物质依赖性。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经典著作,科技学术著作,以致一些高雅的文学艺术著作。由于发行范围限制,发行量小,价格昂贵等因素,很难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一些高校图书馆由于经费的限制也难以大量购入,影响了文献信息的整体功能。因此,各高校图书馆,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文献应尽快进行全方位的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总之,图书馆联合起来,走系统互联和资源共享的道路是必然的趋势。”[2](P.160)这样才能全面地发挥文献资源的整体服务功能。

三、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

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数据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与各种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储存,以网络化形式连接,提供给分散与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使用,实现资源共享。随着现代科技和出版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成果的载体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读者群体对文献载体的要求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图书馆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以满足不同读者对图书文献的需求。毫无疑问,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该是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的目标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图书馆提供的信息“首先是各种信息源;经过图书馆情报人员的系统收集、整理、成为图书馆情报机构拥有的信息资源;在经过信息开发工作,形成信息产品。”[3](P.26)更高的要求是,对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历史、研究路径有清晰的了解和预见性的分析判断,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和浪费。

(三)馆员专业化

传统图书馆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理念的制约,对馆员的要求比较低,只是满足一般具有图书馆学的一般知识的人才。现在数字图书馆的要求已经大大的突破了这一界限。当然,作为图书馆员首先要具备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具有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能力。在整个图书馆人才结构中,还同时应该有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专门人才,他们对这些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具备整理加工这些学科研究信息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琼林,邓儒伯主编.现代化图书馆队伍建设方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吴慰慈.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吴慰慈,张久珍编著.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杜红艳]

作者:钱达理

科学发展观的情报学论文 篇2: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促进图书馆全面协调发展

摘要:图书馆作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血脉,承载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使命。图书馆是我院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我院重点发展的公共服务项目之一,是评价和衡量我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在自身建设中,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积极发挥现代化图书馆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推动我院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努力开拓我院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图书馆 科学发展观 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意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一条主线。现代图书馆的整个运行机制是面向服务的,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与服务内容时常根据社会及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以适应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需求,而图书馆之所以能发展,依靠的是图书馆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与奋斗。图书馆作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血脉,承载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使命。图书馆是我院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我院重点发展的公共服务项目之一,是评价和衡量我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在自身建设中,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积极发挥现代化图书馆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推动我院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努力开拓我院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1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往的图书馆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较多注重于服务客体(读者)的层面。实际上“以人为本”所指的“人”既包括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也包括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所以,图书馆的以人为本,就应该以读者和馆员为本,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

1.1以读者为本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主题,没有了读者,就没有了图书馆生存的根基,就不能谈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为读者服务,不仅仅是为其找书刊文献,为其提供咨询业务,更重要的是要对读者一视同仁,有情有意,让其感到在图书馆享受到了放心、顺心、舒心,享受到图书馆为其营造的令人愉快的人文环境,享受到平等的保障体系。

1.2以馆员为本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服务和精神都要通过具体操作层面的馆员才能得以实现。可以说图书馆工作的全部,实质上就是从人到人。尊重馆员的根本利益和法律地位,尊重馆员的个性、人格、才能、价值。对馆员的信任和理解要多于批评和指责,关心馆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馆员的业务钻研能力和交际能力,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民主氛围中,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将图书馆所追求的目标与个人理想有机结合起来,让馆员在图书馆享受到宽松的工作环境,享受到浓厚的、奋发向上的人文环境。

1.3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图书馆人文环境应该是指管理者、馆员、读者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影响、权力、义务等因素的总和。图书馆人文环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物理环境、服务环境、舆论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语言环境等等,这些构成了图书馆这个人文大环境。如果图书馆为读者创造一个明快、清新、幽雅、整洁的阅读环境,可以陶冶人、净化人、感染人,一些不文明的阅读行为会得到遏制。创造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图书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图书馆是治学、研究的场所,其幽雅整洁的学习环境,深厚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大学生在参与中受到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及美的熏陶。图书馆以它独有的安宁、静谧、神圣、亲和的人文环境,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强烈的读书气氛,从而使其产生读书欲望。通过展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所具有的人文内涵,烘托出图书馆的人文氛围,使到馆读者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使浮躁的心情趋于平静,空虚的灵魂变得充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人文素质的目的。

2图书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

南通航院图书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学院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按照党办和党总支的统一规划,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我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图书馆认真实施“师表工程”,积极参加学院各项活动,在全体馆员中倡导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把为读者提供优质信息服务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省示范性高职院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注重充分发挥学习组长、党员的骨干作用,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服务意识,加强业务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是一个服务部门,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岗位和服务意识。图书馆一贯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工作岗位责任制。全馆上下遵章守纪,努力工作,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工作计划、任务的完成。07、08两个年度图书馆分编加工投入流通的图书达8万余册;周开馆时间达80小时,图书流通率进一步提高,图书借阅已达125560册次(08年度);电子资源的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畅想之星和CNKI数据库期刊使用量在高职学校中名列前茅,较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针对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和科研方向,加强了和教学系部、中层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通报出版信息和前沿科研、学术动态,使得图书采购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拓宽了图书采购渠道,及时了解和分析出版信息,特别是学院有关骨干、特色专业所涉及的图书资料的出版信息;完善了图书采购和招标制度,坚决杜绝图书采购中的腐败现象的发生,切实掌握读者阅读需求特点,使得新进图书更切合读者的需要。图书馆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方法和要求,不断推进图书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自动化,提升了服务水平和深化了服务理念。

3图书馆现阶段的发展概况

图书馆是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也是学院信息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南通航院的历届领导非常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伴随着学院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图书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图书馆位于综合楼的一层和二层,设有两个职能部门--文献采编部和读者服务部。文献采编部主要负责图书、报纸、期刊等文献资源的采集和分编加工,负责收集读者对文献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优化馆藏资源。读者服务部主要负责管理书库和阅览室,办理读者入馆、证件、离馆等相关事务,提供图书资料阅览借阅服务的主要场所有:社科书库主要负责社科类图书的借还与阅览服务;科技书库(资料室)主要负责科技类图书的借还与阅览服务,其中资料室图书仅供阅览。期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主要负责期刊、报纸以及期刊合订本的阅览服务。本馆现有工作人员20人,大专和本科学历达到90%,1人具有副研究馆员职称,2人具有馆员职称,6人毕业于图书情报学或相关专业。面对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学院及馆领导非常重视人员培训和再教育,先后派人到南京师范大学、省图书馆学会进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人员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有力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馆藏文献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造船、汽车、港口、机械等学科文献为主,兼及理科、人文社科、管理学科等,现有藏书32万余册,能够基本满足专业设置、学术研究和科研计划的需求。图书馆针对学院的专业设置和科研计划,调整采编计划,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优化馆藏结构,使其更加符合学院的学术研究方向和专业特色。五年中,购书经费年均递增20%,藏书量每年递增2万余册。报刊订阅量达到850种,数量总计1200份,数字资源得到更新和升级。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已于2002年起,向全校师生开放,这些资源包括超星数字图书馆图书53万种,维普数据中文期刊12000余种,EBSCO数字期刊5000种,Springer Link数据库期刊6000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图书馆自1999年起,采用大型集成软件ilasⅡ系统,2003年起升级为ilasⅡ2.0,该系统可通过校园网发布图书馆馆藏等信息,读者也可通过网络向图书馆推荐新书;图书馆主页于2003年建成,拥有主干1000MB,桌面100MB,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网络24小时畅通,方便了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和联系。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和追求的目标,全馆始终贯彻“读者第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意识,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涵。全馆努力为读者营造以“文明、有序、舒适、开放”的学习和信息利用的环境,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以人性化、数字化服务于广大读者。

4影响和制约图书馆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4.1服务理念因素

图书馆服务不是只需要承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内容具体,而且比较琐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此,图书馆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馆员们只是意识到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但是还远没有在思想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得更不够,传统的服务理念依然存在。可见,传统的服务理念是制约图书馆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4.2专业人才因素

随着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图书馆在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弊病,造成人才结构不合理,能够胜任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数字图书馆员等各种人才所占的比例还很小,现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的水平还急需提高。也就是说,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结构呈现高、新、精、尖人才少,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今后的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各高校图书馆的优劣可能会越发明显。图书馆缺乏专业创新人才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4.3资源建设因素

我院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第一,信息总量及藏书偏少。因为受文献购置经费的制约,加之书刊大幅度涨价,致使学生增长与图书增长严重失衡。第二,特色数据库较少,数据库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数据库的建设也缺少特色,对读者和用户吸引力不大;从而导致数据库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共享程度低,各种数据软件的兼容性差,形成了信息传递“瓶颈”,制约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生。

4.4网络硬件设施因素

随着我馆电子文献数据量的日渐增多,服务器存储容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对网络服务硬件环境的改善已迫在眉睫。目前,江苏省乃全国至内的各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的建设、发展速度非常快,硬件建设、资源建设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服务模式、服务理念在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我院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方便广大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同时尽可能地缩小与兄弟院校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中所产生的较大差距,促进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5图书馆集成化管理系统难以共享

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省高校图书馆都在使用集成化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个馆所使用的集成化管理系统种类繁多。我院图书馆使用的ilasⅡ2.0图书管理系统,和省内其它高校不在同一个图书馆服务平台(我省主要采用汇文系统)上,导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在网络环境下,没有一个良好的图书馆集成化管理系统,就很难搞好图书馆的科学发展。

总之,上述几点因素造成的后果,直接影响、制约甚至阻碍了我院图书馆的发展进程。做好上述工作的改进,要依靠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服务观念的根木性转变,工作重心的转移,在现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下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5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方法和要求,拟采取的对策

5.1图书馆服务观念的创新——在载体时空观念和藏与用上的更新

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有两个前提条件,满足了这两方面的条件,才可以做到服务观念的创新。一是在文献载体时空观念方面的创新。图书馆作为图书收藏的载体,必须在一定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因此要十分重视馆舍建设工作,强调物化的图书馆服务平台及其构成的作用。而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不一定以实物形式出现,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局限于任何物理地点和具体资源,而是以整个社会信息环境为基础,按照用户需要来灵活地链接、组织和利用合适的资源。它彻底消除了图书馆物理空间和开放时间的限制,打破了图书馆的自我封闭状态,使其服务模式从以图书馆为中心转变到图书馆为工作场所和家庭服务的过渡模式。二是做到藏书观念的创新。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主要围绕文本文献的收藏、整理、流通和服务展开,以藏书量大小、流通量、用户人数多少来确定图书馆的规格和重要程度。而数字化图书馆,不以自身实体性馆藏作为衡量信息资源拥有量的唯一标准,而是把包括因特网在内的所有信息资源作为馆藏,以用户获取信息途径的多少、检索信息量的大小、对用户各种服务响应速度的快慢、用户满意程度的高低为标准,即以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作为信息拥有量的衡量标准。网络环境下,藏书的概念应该有所转变,我院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应该从目前的图书搜集、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转移到既保留传统服务又注重网络信息的搜集、研究和服务。

5.2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创新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带来的优势来扩大自己的服务职能。网络既给图书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它的服务职能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化带来的教育信息化趋势,要求图书馆由原来被动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转变为主动地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和技术优势,创办独具特色的主题网站,直接参与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生闲暇教育。它还可以通过学科馆员直接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优秀的中外影视作品,组织学生开展影视评论,开拓视野,从中汲取精神文化营养;还可利用电子阅览室,积极开展各种与“网络”主题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努力创建浓厚的图书馆学术文化氛围。

5.3个性化服务的创新

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种重要服务方式。它体现了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网络时代,个性化服务的重点是个性化推荐服务,它是指图书馆单独为学校重点学科、课题等建立的针对性信息服务。它通过对用户及专业特征研究兴趣的智能分析,主动向用户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帮助读者有效利用各种相关信息资料。这种服务具有针对性,是一种比较深层次的主动性和个性化较强的服务方式,是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实现服务高效化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根据我院图书馆自身潜在的优势,从适应新的环境的角度和层面开展的深层次开发和高效利用各种特色资源的服务。在满足读者一般文献信息需求的同时,高度重视具有特殊性读者需求,充分显示我院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5.4图书馆技术的创新

新时期,图书馆面临着技术方面的创新。进行技术创新,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软技术,即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应技术,是对图书馆的技术服务系统进行更新,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工作效率。

5.5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创新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构成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导致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以及服务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化。随着服务运行机制的变化,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并在调整过程中实现组织结构的创新。它要求图书馆在人员组织、服务组织、技术支持与管理机制等方面重新认识和调整业务流程,建立起相应的适合创新发展的业务部门和组织机构。鉴于这种状况,建立面向馆员素质与技能的全面提高和面向用户服务的具有创新学习环境和创新文化的创新组织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创新组织的建立,在图书馆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提倡创新、鼓励创新,通过创新文化改变馆员的观念和思想。

5.6读者反馈及服务质量评估评价机制的健全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一直是图书馆界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图书馆界比较重视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储存,习惯于把馆藏规模作为评价的标准,对图书馆服务及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而服务质量评价是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构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对于加强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6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图书馆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和建议

(1)我院图书馆经过长年积累和发展,馆藏文献已达32万册,期刊杂志订阅量900余种,数字图书资源较为丰富。我院是开发区现有的唯一一所高校,地处开发区中心地带,学科门类、专业设置以及科研方向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紧密相关,与开发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蓬勃开展并不断深化。图书馆作为学院的文献信息的支持和保障部门,理应加入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洪流中去。图书馆将利用现有的馆藏和电子数据资源,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提供信息咨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南通开发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开发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相当的经济规模,但是文化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仅有工会系统的一个职工图书馆,而且馆藏资源极少,难以满足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的文化需求,文献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从开发区发展规划看,开发区也将着力提升文化环境软实力,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新馆即将落成投入使用,电子阅览室、图书购置、图书设备、网络设施、电子文献数据库以及图书馆人文软环境等建设,急需投入很大资金。如果能够与开发区合作共建图书馆,将有力增强我院图书馆的发展后劲,也使得开发区的图书文化设施的硬件建设得以实现,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因此,建议学院与开发区管委会磋商共建图书馆合作事宜,努力把我院图书馆建成以服务我院师生为主,兼顾地方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性质的一流的高校图书馆。

作者:朱卫华

科学发展观的情报学论文 篇3: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

【摘要】文论述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具备明显优势。依照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服务创新,促进大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服务创新

1、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本本内涵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随后将其正式概括为“科学发展观”。

在图书馆事业中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表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将其内化为图书馆科学发展观,才能深化认识并顺利贯彻到图书馆发展的实践中去。所谓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就是运用科学发展来认识和解决图书发展中一系列问题所形成的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图书馆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图书馆发民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因此,树立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高校图书馆在科学发展即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图书馆中落实以人为本,包括满足读者需要和培养人才。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满足广大师生精神方面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成为完善的、健康的、精神充实的人。当代大学生,不仅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信息素质和身心素质方面都得到全面提高,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生要阵地。如何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利用图书馆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的教育理念。

2.1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资源优势

作为搜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传授创新知识,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具有明显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以及联网后的网上信息资源。现代化的图书馆,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只收藏书、刊、报即以纸质文献为基础的馆藏结构,增加了收藏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影碟等多媒体的视听文献,高校图书馆正朝着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新的功能,正在改变着信息的交流方式,扩展了读者视野,大大增加了知识的含量,促进了文化的开放性。通过阅读文献,可以使大学生各个层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特别我校是民汉合校,民文图书收藏的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中文图书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对培养民汉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独特作用,这是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大优势。

2.2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环境优势

图书馆的环境优势:一是指图书馆馆舍及各种现代化设备;二是指图书馆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氛围。新建成的全开放、大阅览、大流通、自动化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环境优美、舒适,建筑庄重典型,富有艺术感染力,馆内清净整洁,书香四溢。丰富的馆藏文献,浓厚的文化内涵,现代化的设备,快速的网上信息传递,多媒体阅读等。这些都会对培养大学生的品德、气质、情趣、行为、素养有一种导向作用熏陶作用。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定型重要阶段,他们所读的书籍。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和质量以及阅读导向,对于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和行为的熏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特别是图书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个性特色及创新精神。

2.3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信息优势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不仅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高校办学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硬件之一,只有文献信息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图书馆大量的馆藏书刊、电子文件、检索室、全面浩瀚的中外文献,办公自动化系统彩用《金盘图书馆管理系统GDLIS》,GDLIS XP WEB书目检索系统提供在INTERNET上进行书目查询、期刊篇名与图书目录查询、读者外借查询、续借、修改读者密码、超期公告、情报检索、查询新书或热门图书等。

3、高校图书馆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开展服务创新

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切实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已不再是单独的一个服务性的教学辅助机构。而应成为高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获取知识,加工知识,配置知识资源的基础产业,承担起收集、加工、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高校的培养目标,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高度,积极寻求与知识的结合点,深入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提高办馆质量和服务水平。

3.1以人为本,使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不断创新

为师生教学、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有的文化功能,这一功能一直着眼于服务性的、间接的、外部的、工具性的价值观念上,21世纪,依照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突出高校图书馆内在的、主体的直接的价值,把图书馆传统的社会功能调整到知识创造功能的高度,传统的收藏功能能向利用功能转变,从而进一步拓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

3.2以人为本,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专深化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基地,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中心、知识中心、信息中心,它在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授予系统知识,提高学生质量,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上除了配合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组织藏书外,文献收藏应更具有专业性和多样化,向读者提供的服务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而应更加专深化,通过对所占有的大量信息资源,利用现代化的处理手段,进行选择、比较、甄别、分析、研究,内化成信息产品,以新的文献形式提供给读者,如:人才情报、科研情报、文献情报、就业情报等。学生通过到图书馆阅读书刊,检索数据库,网上查找信息等,拓展了视野,丰富了头脑,会更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提高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觉性。

3.3以人为本,拓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业务

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的处理能力,是高素质人才之所必备。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把开展查阅文献方法的教育和辅导工作视为自身工作之一。利用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开展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各种文献的利用率。做好网上信息资源导引服务,积极开展参考咨询、文献信息定题检索、课题成果查新、最新文献报导等信息服务工作;通过主页中书评园地栏目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电子出版物;开设文献检索及利用课程,对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设立网上读者意见箱,及时了解并尽快解决读者利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普遍喜欢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来阅读、浏览,但是在书架林立,名著新作浩瀚的书籍海洋里,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专家的指导和馆员的帮助。因此,要科学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主动向他们推荐学术价值高,可读性强的热点图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让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总之,依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图书馆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图书馆发展观,不断创新,才能发展。只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断开展素质教育,才能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常雁红,信息素质教育与高校文检课教学,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5.

[2]朱建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图书馆论坛2006.12

[3]赵文广,论文化发展视野下的图书馆功能,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

[4]吴建中,胡越等,《图书馆服务宣言》专家笔谈,图书馆学情报学2009.2

作者简介:张琼(1965—)女,新疆喀会师范学院图书馆借阅部副主任、馆员。先后发表论文8篇。

作者:张 琼

上一篇:出版业编辑人才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半年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