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它在开辟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视域,确定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肯定在实践维度上意识的主导作用,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现的哲学地住和实现唯物吏现研究从实然模式向应然模式的转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和理论贡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论文 篇1:

论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关联

[摘 要]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深化。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石;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是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唯物史观的人与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观 逻辑关联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中,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和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战略思想;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而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理论结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社会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和深化,并在社会发展层面获得了新的具体科学规定性。

一、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石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无论是占有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建立和改变经济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社会的、现实的人,既是唯物史观主张的价值主体,也是唯物史观考察的科学客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人类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共同体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的进步都是社会的人活动的结果。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原理,是同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作用密切联系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可见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以人为本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2]。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眼点仍然是人。按照他们的科学构想,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并且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等,我们都必须给予全面的关怀。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就是把谋求人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实践中的最高命题。

二、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称作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也具有制约和反作用。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增长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包括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还包括人与环境的协调。因而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科学发展观不但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而且也阐述了“如何发展”的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是针对中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发生着重大变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紧迫,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提上重要日程。在新的更高发展平台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唯物史观的人与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否则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特质、特征、方面、特性向每个他者的过渡”。“一切矛盾著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矛盾存在于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既要承认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又要认识矛盾的存在是统一的,并且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括当代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且包括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的诸多要素,只有达到了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发展观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系统地、全面地、协调地阐述了发展理论,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充分运用我国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际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既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又要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国内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只顾眼前发展而不管后代子孙如何生存。我们要立足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注 释:

[1] 毛泽东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03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91

责任编辑 晏蔚青

作者:冷小丰 刘浩林

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论文 篇2:

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它在开辟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视域,确定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肯定在实践维度上意识的主导作用,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现的哲学地住和实现唯物吏现研究从实然模式向应然模式的转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和理论贡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现 创新 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是哲学的。但是,这种哲学蕴涵是什么,它与唯物史观有何联系,其哲学创新表现在哪里?无疑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把科学发展观看成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而研究其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上却比较少。显然,这样的认识并没有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

一、开辟了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视域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总的观点。但是长期以来,唯物史观的视域究竟是指人类社会的过去,还是指现在或未来,抑或覆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程,实际上一直是个未明确的问题。这就会影响到我们对唯物史观对象的理解,进而影响到对唯物史观的诠释。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体,不同时态的历史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征,因而也需要不同的历史观理论加以说明。在历史的不同时段,历史观的对象是不同的。过去的历史是一种客体结构,人与事都已是既成的事实,我们只能研究它是什么样的、如何发展的。因而其历史观只能建立在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改变它的基础上。现在正在发生的历史是一种人参与其中的主客体结构,也就是当下人的实践活动,其历史观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互动的实践基础上的。而未来的历史,它是一种虚拟的存在、想象中的世界。关于它,我们可以做出科学上的预见,但却不能确定它是怎样发展的;“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来回答”,其历史观只能建立在我们对未来发展的预见上。因此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观仅仅面向过去和现在是不够的,还要面向未来。由于时代背景和特征的不同,传统的唯物史观研究或日经典诠释关注的主要是过去至今的历史。而对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虽有一个总的看法,却没有具体的论述。而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提出为什么发展、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应如何发展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时,也就直接切人传统唯物史观研究的薄弱环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一种进行时的东西,它不同于已经发生的历史。是现在至将来的历史过程,是人参与其中并被纳入人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引导框架中的东西。这一历史过程的性质也就决定了发展与人及其观念的相关,从而开辟了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视域。这个视域的问题主要不是去探求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而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目标、途径和方法,考虑如何去改变世界。而传统的唯物史观研究以过去的已经发生的历史为视域,其考察的内容必然是独立于现实的人的客观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追问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它也与实践观点的诠释不同,实践唯物主义以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基本对象,也就把视野转向正在进行的历史,其考察的对象则是人的感性活动过程。而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理论学说,以当前和未来为视域,面对的是未来世界,其考察的对象是发展,也就是一个既处于当下同时又是一个只存在于人的脑中的未来世界。如果说。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是关于过去时的历史观,实践观是关于现在时的历史观,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关于未来时的历史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历史观研究对象的细化。极大地丰富了唯物史观中关于未来发展的内容,从而为唯物史观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

二、以人为本确定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人

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教科书的观点认为其出发点是物质,实践的诠释观点则提出唯物史观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而科学发展观面对的是当前的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探索的是发展什么、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就自然地把人作为发展的首要问题看待。

首先,以人为本彰显了马克思人的世界的内涵。马克思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建立在对象性关系基础上的人与物统一的感性世界。马克思关于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本来是很清晰的,是马克思哲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中,世界的人属性被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成了讳莫如深的东西。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实践观点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开始把人引进历史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其只把世界看成是人的感性活动,其视域仅停留在感性活动上,而忽视了人,尤其是其认识和价值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就部分地造成人的缺场。而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人的世界的内涵,而且从人是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历史的推动者的视野上解释了历史的主线是人的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围绕着人的历史过程。

其次,人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因和根本动力。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认为生产方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经典诠释并没有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明。而科学发展观关于人是历史发展的动因并起着决定作用的观点则可以很好地说明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是劳动对象、工具和劳动力三要素的集合。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人是劳动对象的对象性存在的依据、是工具的制造者。因此,生产力形成的最终原因必须到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到人的本质力量中去寻找。可见,以人为本的观点不仅继承了实践的观点,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主导动力。

第三,以人为本肯定了马克思从人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认为在社会发展中人是根本、也是出发点,也就肯定了马克思从人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实践观是存在区别的。实践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实践,历史是人参与其中的对象性活动过程。但是,实践的观点在说明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相互作用时,仅停留在对象性关系上,而没有说明在实践活动中,谁为中心和起着主导作用,即在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两个因素——人与物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哪一个呢?因而,以实践为出发点,同以物质为出发点一样,同样存在着局限性。而科学发展观提出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靠谁发展和如何发展,不仅把人看成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也就真正凸显和肯定了马克思的从人出发的观点。

从现实的人出发,是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人学观点的阐扬及其诠释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它不仅包涵了马克

思从人的感性活动的层面上论述社会发展的实践的观点,而且进一步从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的双重性上强调了人是历史的出发点,从而真正解决了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问题。

三、肯定了在实践维度上人的意识的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在哲学上我们一直拘泥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观念,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条最主要的经验就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而从哲学上讲,思想观念是意识的东西。也就是说,决定我们这三十年来社会发展的首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出发点,也就把思想观念的作用重新引入历史观的视野,使我们更全面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的精髓。

1 从人出发也就意味着思想观念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科学发展观在哲学上把人确定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历史的出发点后,也就引出了人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因为人们会接着追问,人本身的“本”是什么?我们自然会想到是人的精神意识,西方哲学家关于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观点就蕴含着这种看法。因此,在哲学上以人为根本和出发点,就必然会推出思想观念在实践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这个观点。多年来,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地位和主导作用,就是一个明证。社会发展是离不开观念的转变,任何个人、民族、国家要生存发展,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譬如,科学发展观这是意识的东西,但它却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过程。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与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开的。这一点胡锦涛总书记曾很明确地指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因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实际上也就肯定了思想观念在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

2 人是通过他的目的来创造历史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决不是独立于人的自然发展过程,而“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正是基于这种理解,马克思将一切社会关系看作“为我关系”。而对唯物史观的科学发展观的诠释表明,历史,尤其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和即将到来的历史进程中,人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并不排除自然变化对历史的影响,例如地震、海啸。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活动,而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则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个人、民族、国家,没有对未来的展望,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发展的理念,即使其原先的物质基础再好也没用。恩格斯就说过,“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毛泽东讲得更具体:“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邓小平也谈到:“讲发展,第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设想,第二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这里,恩格斯、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从人的有目的活动上去解释历史的。也就是说,历史是不会自动做什么的,一切都要靠人本身的努力,人的目的是历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而不是一种脱离目的的纯粹客观过程。

3 知识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一句话。但科学技术主要是知识,而知识是意识的。事实上,在现代生产力中,与物质因素比较,知识所占份额已日益增大,其对生产力的推动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承认人的思想认识决定工具的发展,从而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与承认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否矛盾呢?其实并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上的问题。承认人的思想认识决定工具的发展,这是针对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机制而言的,承认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是针对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讲的;它们是社会结构的两个不同层面上的问题。而承认人的思想认识决定工具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维度的问题:前者是实践维度上的观点,解决的是行动的来源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后者是认识论上的一种思路,解决的是意识的来源问题。从实践的维度上看,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实践要靠观念的引导和理论的指导:从认识的维度上讲,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是存在决定意识。作为历史观的不同维度和论域的产物,理论指导实践和存在决定意识,两者是相辅相成而非互相对立的:并不存在着在认识论维度上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要否定在实践论维度上的思想决定行动、从而改变存在的观点。

人类历史是一个由过去经现在向未来发展的进程。科学发展观从现实的人出发,也就是站在当前的时段上。而处于当前这个时段上,朝向过去,我们的观念是结果,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面对未来,我们的观念则是起点,是事物改变之前提。物只是即成的条件,但不是主导的因素,主导的因素是人,而人与意识是分不开的,观念也就实际地成为主导因素。因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唯物史观的诠释突破了物质本体论的框架,在赋予人在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主导性作用的同时,也赋予人的观念和意识在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主导性作用,从而在实践维度上第一次理顺了观念与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四、科学发展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哲学地位

历史是人追求着自己目的的实践活动,因而历史也就是渗透人的认识和价值观的运动过程,价值论也就成为唯物史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维度。但是长期以来,价值论问题却一直被排斥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这其中与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典诠释认为,唯物史观的对象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过程,寻求的是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理应排斥一切主观的东西,包括价值观。因此,虽然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思想,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一直被遮蔽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价值论的缺场,也就造成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模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直接确立了价值观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从发展的内涵来看,发展是一种进步,是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而发展什么、为谁发展、如何发展,更是体现着一种价值诉求。其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使它区别于以物为本。改革开放以来,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张扬。使人在物的背景下凸显了出来,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确认和强化了人及其发展这种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历史观中,即发展不仅要

依靠人去发展,还要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其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反映,它否定了片面的、掠夺性的、非持续性的发展观。表现在现实中,就是由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的倡导等。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把价值问题引进历史观的视野。尤其是在人被确定为历史的主体和出发点后,指导人的活动的价值观问题也就自然地成为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也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哲学地位。

五、实现了唯物史观研究从实然模式向应然模式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征,许多学者都赞同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来概括,这就是“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特性的同时,也清楚地揭示出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世界是什么样的,二是世界应怎么样。前者是实然问题,后者是应然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最大区别是,传统哲学着重于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则致力于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的首要问题是应然问题。可遗憾的是,基于物质观点的经典诠释由于关注的是从现实出发去解释观念的形成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阐发,因而其构造的实际上是一种以解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实然模式。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唯物史观的应然模式实际上被诠释成了实然模式。虽然近年来实践的观点从人的感性活动上去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强调改变世界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但是由于其仍然把实践过程看成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因而世界的改变问题,即改变为什么样子和应如何去改变的应然问题并没有被完全展开。

其实这些年来。唯物史观是关于客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还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围绕实然问题和应然问题而展开的论争。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坚持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视域,也为解决这个长期困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的难题提供了一个方向。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是发展什么,应如何发展,其针对的正是应然问题。相对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来说。科学发展观并不着重解释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是考虑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应怎样发展。它突出的是价值、方向、方法和途径问题,追求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这不仅与现代哲学对人的生存境遇的思考和对生态问题的忧虑相一致,也同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历史观)相一致。正如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凸显出“应该怎么样”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同时也实现了唯物史观研究从实然模式向应然模式的转变。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蕴涵开辟了唯物史观面向未来的视野,而将人、意识和价值观问题引入历史观的视域,把人视为历史的出发点,并在实践的维度上确立了意识的主导作用和价值观的哲学地位,也就填补了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和实践诠释的逻辑缺憾。因而,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具体体现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思想,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

责任编辑 马永义

作者:李 键

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论文 篇3:

论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

摘要:科学发展观有其深厚的哲学根基。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高举唯物史观之生产力决定论、历史主体论和社会系统论三面旗帜,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唯物史观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它进一步升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内在统一

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往往有其深厚的哲学根基,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也是如此,它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保持了高度的内在统一,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升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高举唯物史观之生产力决定论大旗,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这一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决定力量的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要生存就不能没有物质生活资料,而物质生活资料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需要靠自然界来提供,而自然界也不会自动地提供现成的物质生活资料,需要人们通过劳动实践从自然界中索取,这就使得人与自然界之间必须发生关系,必须解决好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各种矛盾,因而劳动实践就成了人类首要的实践活动,成了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东西。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步获得了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且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和生产工具的重大改善,人们的这种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这种能力就是生产力。由于人们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而人们的劳动实践也是无止境的,这就决定了生产力的产生和形成具有特别强大的永不停歇的内在动因,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具有客观的永恒和必然的无限的突出特点,所以,人们说,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任何事情也挡不住它滚滚向前发展的趋势,它总是冲破重重障碍,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从来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唯物史观同时认为,人们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除了发生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从而导致生产力的形成外,还同时产生了另外一种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体现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这就是说,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无不是在一定形式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们只有在劳动实践中结成一定的关系,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才能发生作用。迄今为止,人类一共出现了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导致了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讲的那样,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是否先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是否合理,人们的精神风貌是否健康向上,人的全面发展是否得到保证等,都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换句话说,生产力的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根本标准,生产力越发展,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二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革,即一旦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不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成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障碍时,生产力便要求人们破除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用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正是生产力的这种决定作用,推动了历史上业已出现的五种生产关系和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并将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美好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制度挺进,使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产生更加灿烂的人类文明。生产力决定论的观点在唯物史观中占据着基石的地位,但唯物史观并不否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动的反作用,而且还特别重视这种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相互作用就构成了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的更替就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思想告诉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提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虽然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的思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此,党的十七大要求,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与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决定论的思想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是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展开。

二、科学发展观高举唯物史观之历史主体论大旗。强调以人为本

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发展都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创造和参与,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更不会有人类的历史。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论有两大论点,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解决了历史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二是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解决了历史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坚持这两大论点,就必然引申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使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在历史到底是由谁创造的、社会发展到底是靠谁推动的这个问题上,亘古以来的哲学先贤们、历史学家们和

领袖人物们争论不休。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历史观的对立。唯心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英雄人物、天才人物、超人、帝王将相或某种宇宙力量决定的,而唯物史观则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主导的。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而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始终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人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人的创造能力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从而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如此,人民群众还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因而又成了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成了新旧社会制度更替过程中的革命主力军。因此,唯物史观断言,历史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创造的。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把人的地位推到至高无上,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神或超人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第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其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未来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样讲,与前面提到的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根本标准并不矛盾,在本质上,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着方向相同、目的一致、标准统一、作用互补、互为因果等特点,二者的这种统一性,要求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治党治国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曾说过:“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之后,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江泽民同志则进一步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随后,胡锦涛同志在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论述得更翔实更透彻。他说,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要“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向党的最终目标前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地位加以确认。

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论解决了历史发展依靠谁、为了谁这个重大问题。胡锦涛同志说过:“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依照这个观点,科学发展观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这一思想是对我们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我们党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集中体现。我们党自成立以来的八十多年的历史,都是在为着以人为本而奋斗,都是在实践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中走过来的。现在,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第一次明确写上了“以人为本”四个大字,强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表明我们党比过去更成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比过去更坚决。

三、科学发展观高举唯物史观之社会系统论大旗。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各种各样的社会要素构成的有机的统一的整体。首先,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要素都自成体系,都在按照自身特定的规律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相对于大系统来说,是一个个富有活力的子系统;其次,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矛盾关系,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甚至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发展变化;再次,社会这个大系统相对于自然界这个大系统而存在,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因此,社会这个大系统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对自然界开放的系统。另外,在这些要素中,有起主要作用的要素,也有起次要作用的要素,它们都缺一不可,不能偏废,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发展、变化和更替都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动着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发展变化,所以,我们必须从整体性、全面性、依存性、变动性等角度来把握人类社会,用系统论的方法来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

唯物史观的这些观点告诉我们,在思考社会发展、制定社会政策时,必须着眼于社会有机体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自觉遵从它们之间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切不可孤立地、片面地、局部地、静止地对待和处理各个要素,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促进社会有机体积极健康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跨越,否则,必然会受到惩罚。事实正是如此,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全面协调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相互依赖、互为促进的发展,因为人们对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追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极的,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实现高度发达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标志,单一的发展经济或单一的发展政治或文化,只能是造成社会的畸形发展,带来众多的社会问题。

基于这种认识,党的十七大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真分析和总结了构成我国社会发展各要素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如,经济实力虽然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民生活虽然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在加大;协调发展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任务依然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虽然不断发展,但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虽然更加繁荣,但人民对精神文化需求更趋旺盛等等。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的这些基本思想高度体现并发展了唯物史观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在发展问题上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唯物史观系统论思想在实践中贯彻到底,可以更好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王献福

作者:史战芳

上一篇:弘扬勤廉美德演讲稿下一篇:中学生青少年法制宣传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