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针对目前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探讨

【摘要】针对目前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 “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 “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 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 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 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 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 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 3.

[2] 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3] 黄天中.生涯规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8.

作者:张彩波

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探讨

【摘要】针对目前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 “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 “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 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 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 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 公共事业管理專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 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 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2] 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設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0.2.

[3] 黄天中.生涯规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8.

作者:张彩波

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3:

对于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化办学策略的思考

【摘 要】辽宁省的民办本科高校发展历经十几个年头,正处在一个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的转型时期,民办本科高校区别于一般的公立高校,其办学策略应当走出一条特色化的道路,以在目前愈发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本文以我省民办本科高校所面临的环境为基础,对于其特色化办学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 特色化办学 竞争环境 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政府包揽的办学体制,公立高校发展历时长,管理体制、质量评估、师资队伍等方面都较为完善。民办教育的兴起为分流巨大数量的生源,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体系,优化国民教育结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的增加,民办本科高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与其发展的起步时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其中,有挑战,更有机遇。因此,如何正确客观的看待这些外部环境的改变,如何在改变之中走出一条特色化办学的道路,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特色化办学的内涵和意义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于办学特色有了相对准确的界定,即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所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优质的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重大,效果显著。所以,特色化办学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协调自身发展实践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二是在塑造自身特色的同时一定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应当使特色化办学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以利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特色化办学应当是具有深厚积淀的,在本校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发展起来,迎合社会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对于民办本科高校而言,特色化办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增加民办本科高校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在特色中寻求发展;其次,有利于提升民办本科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升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认可度,提高就业率;再次,有利于打造民办本科高校的独特品牌,促进民办本科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民办本科高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1.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市场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开始体现。现在,根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90所之多,而在辽宁省一省就有10所,学校之间对资金渠道的竞争、对生源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此外,民办高校还必须面临公立高校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公立高校发展时间较长,有政府和银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有雄厚的师资实力为保障,在生源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长久以来,受“官尊民卑”传统观念的影响,一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和部分民众对民办本科教育缺乏认同感。也正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民办高校面临着同类高校和公立高校的双重冲击。

2. 办学资源受限

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所需资源既包括资金支持,也包括师资队伍的保障,它们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辽宁省民办本科高校的资金支持主要是来自于学杂费收入、部分信贷资金和政府扶持,筹资渠道单一、筹资总量不足,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大。办学活动是一项消耗巨大的事业,无论是扩充师资,还是更新校舍、设备、科研投入等,没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民办本科高校就难以得到长久持续的发展。

3. 民办本科高校整体发展不均衡

就全国390多所民办本科高校而言,存在着“陕西现象”以及“广东现象”两种较为突出的现象。陕西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标杆,西安欧亚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都在我国“万人民办大学”排行中处于前列。广东的民办本科高校更多的体现出了民办本科高校筹资多元化和体制灵活化的特点,广东省内民办高校有股份制、校产合作制、集团连锁办学制等多种办学体制,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培正学院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相比之下,我国其他地区的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仍有待提高,师资力量尚待提升,生源缺口大,资金保障难以维持。而仅仅就辽宁省10所民办本科高校而言,也存在着省内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办学保障机制不健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水平的制约。

三、特色化办学策略的思考

1. 准确定位

民办本科高校由于其民办性质的存在,致使其更加的接近于一个自给自足、自负盈亏的组织,它从事的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民办本科高校的资金来源、组织结构、生源规模、专业设置和师资结构等方面与普通公立高校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定位问题是民办本科高校的生存基础,高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要做好本校的定位,不能对公立高校的发展模式和管理制度等照抄照搬。民办本科高校的资金有限性决定了它无法成为“大而全”的综合性高校,我们对民办高校的定位,可以视其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状况以及设施、设备条件等综合因素而定,对有限资源充分利用,挖掘自身的特色,做好办学方针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在我省的民办本科高校中以经管见长的大连财经学院和以计算机技术见长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正是做好本校准确定位的典型代表。

2. 差异竞争

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许多企业家奉行这样一条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廉,人廉我转。对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民办高校市场而言,应当进入“人有我优”的阶段,由于他们的生源结构同质化和就业市场同质化,导致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取得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就应该拥有超前的战略眼光,选择科学合理的差异化发展战略,而特色化办学正是能够让民办本科高校形成“优”之所在的重要因素,从而使高校之间展开差异化竞争,塑造它在大众心中的品牌形象,构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3. 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思想最早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领域,这一思想旨在将企业之间单打独斗的竞争转变为基于合作的竞争,联盟各方共享资源,共同拥有市场,创造出巨大的效益。在高校领域,联盟战略在美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人们熟知的有“常青藤联盟”“东南联盟”等。民办高校的战略联盟,就是高校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的形成,建立高校产学研联盟、区域高校联盟,可以实现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在合作之中竞争,你追我赶,互补互帮,通过频繁的交流和密切的合作,相互启发,使彼此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得到提升和发展,实现一种互利共赢的结果。

4. 国际趋同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已成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潮流。民办高校的发展, 具有从国内战略向国际化战略延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辽宁省现有的多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中,许多学校都努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例如交换学生、学者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通过与国际趋同的方式,取其精华,“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较快地了解、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验,推进国际化办学策略,最终塑造出特色化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耀. 企业战略联盟竞争优势创造的基础研究. 现代经济探讨,2003(1).

[2]王连森. 特色战略——大学竞争的基本战略.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4 (6) .

[3]王留栓.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其中国特色之路载. 上海高教研究,1998 (3).

[4]李钊. 防范办学风险:政府和民办高校的责任,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5]张应强. 高等教育改革与我国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教育科学,2006(6).

[6]刘峰.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现状和分析.

[7]毛勇. 中国公办_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竞争的公平性问题.

[8]王娜娜. 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研究.

[9]王庆如.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0]李娟.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学质量问题研究.

作者:杜丹

上一篇:工商局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学生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