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当前在“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了回归本科教育的本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论文 篇1:

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摘 要]如何培养能够胜任地方物流企业管理岗位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职业技能架构的条件及职业技能内容的分析,提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定位应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培养路径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of Logistics Undergraduates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IN Fang,WANG Wenming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on,Huaihua College,Huaihua 418000,China)

物流管理技术的推陈出新、企业物流管理的“高绩效”、物流作业的动态性及职业岗位轮换的加快,企业物流管理对人才的要求层次越来越高,既要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还要具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身的能力去创造性解决未知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对地方高校而言,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符合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创新性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实现“地方性—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是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 职业技能的架构条件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企业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动态化,在新的条件下,企业边界更是表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对雇员素质的要求是能胜任岗位特别是核心岗位或关键岗位的需要。在新形势下,架构什么样的职业技能才能使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中取得优势并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

1.1 经济发展及资源的区位差异化

经济发展的资源区位差异,不可能要求高校培养的职业技能都是相同的,其培养只能是求同存异,才能体现一个专业、一所学校的特色。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针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要求,兼顾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架构职业技能。

1.2 物流技术的变革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创新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此外,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划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等。物流技术的推陈出新,架构职业技能应考虑终身的学习能力。

1.3 企业组织的网络化和扁平化

企业组织的网络化使得多部门、多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可渗透的”或“半渗透的”,组织的活动是以团队作为职能单位并跨越专业职能,并可获得横向的、纵向的信息,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保持更良好的关系;而企业组织的扁平化使得企业管理层次减少,管理幅度增加,为应对市场的变化,需要企业对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并将一定的决策权和解决问题的权力授权给较低层次的员工。架构职业技能需考虑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经营范围的多元化和全球化

经营范围的多元化,在突出企业核心能力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兼顾各项活动的多样化,多项活动共享一种核心专长,其目的在于降低各项活动的费用、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经营范围的全球化,其员工将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等。经营范围的全球化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降低办公成本。文化的多样性、成本管理、经营运作等要求架构职业技能应考虑语言、人际交往、业务和理财等综合知识能力。

2 职业技能的架构

2.1 基本技能

2.1.1 理解能力

找出、理解和解释文件(包括手册、图表和计划)中的信息,然后来执行任务;通过决定中心思想或必要信息,识别相关的细节、事实、说明;推断出一些未知的术语,判断报告、建议的精确性、合适性和可行性。

2.1.2 文字表达能力

完整精确地记录信息;创作函、信、指导意见、手册、报告、建议、图表,将合适的语言、风格、组织和形式运用于物流企业文化等能力。

2.1.3 数学应用能力

完成基本的计算;使用最基本的数字概念,比如在物流规划、物流设计和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整体数字和比例;从许多数学方法(运筹学)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使用数据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规划构造逻辑解释;理解事情的几率,并对事情作出预测等能力。

2.1.4 听的能力

能听到、注意、解释并对口头信息和其他如与目标相符合的体态语言作出回应、支持等能力。

2.1.5 口头表达能力

参与谈话、讨论和小组陈述,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有效传递信息的能力。

2.1.6 计算机应用能力

运用计算机基础原理,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技术的改进和改革的能力。

2.1.7 交际能力

在新的或目前的团队环境下能适应环境变化、友善地和礼貌地与他人相处;在熟悉的或不熟悉的情景中让他人接纳自己,与他们保持友好关系;当环境需要的时候作出合适反应;对他人所说的和所做的保持兴趣。

2.2 专业技能

(1)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身的能力,以新的方式组合观点和信息,识别问题的可能原因,创造性地设计方法去更好、更快地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2)决策能力。对物流规划方案、物流成本管理方案以及其他投资方案,能详细说明目标和约束条件,产生多个备选项,考虑风险,评价和选择最好选项的能力。

(3)学习能力。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灵活应变能力。应对环境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以及严酷的竞争,如物流作业的多样化,要求选择灵活的方法(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满足员工、客户和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各样的需要。

(5)物流人力资源的审查、考核、培训、调研、评聘、奖惩、晋升、辞退等层面组织管理能力。

(6)企业内部上下左右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及公关能力。

(7)高瞻远瞩的战略管理能力;善于观察、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微观有序的管理能力;严谨务实、果断、坚定的指挥能力;客观公正、无私无畏的监督与控制能力。

(8)熟悉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包括物流运输的计划与调度技术、物流仓库机械的自动操作技术、现代物流加工技术、现代物流包装技术、现代物流搬运与装卸技术、现代物流配送计划与调度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物品标识技术(如条形码技术等)、物品实时跟踪技术、GPS技术、GIS技术、EDI技术、码头机械工具操作技术,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现代自动化物流管理工具。

(9)具备物流财务管理的相关能力。

(10)具备物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相关能力。

(11)具有物流规划、物流项目策划、物流工具设计、物流评价等相关能力。

2.3 个人品质

个人品质主要表现在责任心、自尊、自我管理能力和正直与诚实方面。

2.3.1 责任心

对工作要达到的目标作出很大的努力并持之以恒。通过努力工作,设立标准,注意细节,出色地完成任务,即使被委任不愉快的任务时仍能表现出很高的集中度。在处理和完成任务时表现出高标准的参与度,做到准时、热情、充满活力和乐观进取。

2.3.2 自尊

谦虚谨慎、自信自尊,相信自我价值,保持一种自我积极肯定的观念;阐明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知道自己的情感能力和需要,并知道如何表达它们。

2.3.3 自我管理

客观评价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根据组织目标设立个人目标;通过目标实现来激励自己;展示自我控制能力,作出非情感的和非防御性的反馈;要求自己严格、自律性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冷静沉着。

2.3.4 正直、诚实和诚信

重诺守信,能够被信任,当面临作出决策或者展示与通常的个人或社会价值观相悖的行为时,能获得认可。

2.3.5 努力工作,积极奉献

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不怕苦,不怕累;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积极为企业谋利益作贡献。

3 职业技能培养的路径

3.1 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定位

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技能培养的定位。该专业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物流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性、理论性要求,又不同于高职院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技术技能的操作性要求,它介乎二者之间,不是培养技术工人,而是培养有技能、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3.2 架构融合“理论+技能+素质拓展”适应地方物流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素养

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坚持以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物流经济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以及物流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特征,制订架构符合专业基本属性、贴近社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方案,即二平台+培养方向模块+技能及素质能力拓展模块。

3.2.1 突出“基本技能培养”架构的“学科平台”课程

该平台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管理学等,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及管理能力。

3.2.2 突出“物流专业性”架构的“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性,考虑物流的共性,以物流流程为基点架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采购与供应商、运输、仓储、配送与供应链管理,体现职业技能中的求同特点。

3.2.3 突出“服务地方物流经济发展”架构的“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课程

由于物流作业的实际流程与实际的物的特性,针对不同的物,其作业流程有自己的不同的特性,如内地物流主要为配送、商贸和仓储,沿海主要为港口和国际物流等,因此在物流专业属性的基础上架构“模块式培养方向”,体现了职业技能存异的特点。

3.2.4 突出“职业技能个性化”架构的“方向能力拓展模块”课程

由于物流管理学生的心理素质、兴趣、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化,学生就业的观念、意识等需求也具有个性化,设计“方向能力拓展模块”课程,学生可根据前期积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未来择业取向选择课程,扩大知识面和职业技能理论,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如针对决策能力的培养开设项目评估课程、针对物流成本管理开设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等。

3.2.5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强调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相关实务与技能的培养,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发展,在时间上保证实践教学时数(剔除专业实习、劳动、见习)不低于总教学学时的20%,通过校内实训室的课程实训和情境教学,从训练量上保证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物流规划、物流作业设计、物流成本控制和投资决策等)和创新能力。

3.3 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培养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

知识的快速更新、现代物流技术的推广,必然要求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通过搭建“物流协会”、“物流论坛”和“百家论坛”等平台,邀请全国大学生物流规划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物流师资格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CPA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成绩优胜的学生,将其如何学习包括学习的目标确定、系统学习的时间安排等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以便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如何自主学习,从而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研讨最新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敏锐地把握现代物流学科的前沿,创造学习氛围,打造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平台,打造老师带着学生搞科研的平台。

3.4 以全国大学生各类比赛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创新能力是一种勇于摒弃旧事物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环境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未来职业途径的多元化以及物流企业管理的“高绩效”运作,要求不断创造出新的方法更好、更快地解决市场问题和工作的灵活性。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看,创新能力可以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训练出来。地方高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规划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计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5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模式,即:需求方式上,企业需要懂得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的人才,学生需要就业、继续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学校需要良好的育人和科研基地;供给方式上,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的信息、提供顶岗实习的场所、就业岗位以及教师所需的横向科研课题,学校能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技术服务和后备人才;办学方式上,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企业与地方高校共同参与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教学方式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物流管理应用能力、物流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奠定物质基础,如参加地方政府物流规划、行业物流规划等,增加工作经验,为未来择业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地方高校和学生可以发现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勇于创新和提高自我。

3.6 建立社会职业技能与校内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机制,营造职业技能培养氛围

企业“双证书”(毕业证和资格证)聘用人才方式,给地方高校职业技能培养鉴定提供了契机。目前,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四(六)级英语过级考试,使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基本技能);同时,地方高校还应与所在地劳动、商务、财政等部门密切联系,针对相应的专业技术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物流成本管理)、报关证(国际物流)、CPA考试、初中级物流师、初级人力资源师等。实践证明,通过社会职业技能鉴定,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加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提高了相应的技能水平。

除了社会职业技能鉴定外,还应建立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制。校内职业技能鉴定不同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主要针对课程实训(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20%)考核和评定专业技术技能,验证所开设的实训项目的掌握的效果。课程实训项目一般分为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性三类,综合性实训项目验证将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强调的是动手能力,鉴定标准应侧重于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训项目强调的是在老师已有的科研项目上所作的实训,鉴定标准应侧重于创新能力,突出创意、创新的内容(学生主要是检验其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田雪.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09(3):35-36.

[收稿日期]2009-06-1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09321)。

[作者简介]尹芳(1967—),女,湖南芷江人,怀化学院副教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研究方向: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王文明(1949—),男,湖南张家界人,怀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尹 芳 王文明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论文 篇2: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背景下“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研究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当前在“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了回归本科教育的本质。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仍面临着思路不清、定位不明,实践教学不尽合理、师资队伍严重匮乏、政府主导尚待推进等诸多矛盾,由此,本文提出了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的创新思路与实施重点,以期为培养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政校院企协同;1-2-3-4育人机制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場对厚基础、强技能、懂管理、善应用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激增,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类型占据了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其发展时间短,才不过几年,在其育人机制的探索期还未形成一套符合社会需求标准、适合其良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育人机制。恰逢2018年两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陈宝生部长指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强化了回归本科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强调应用型本科也要紧跟时代、找准定位、挖掘优势、服务地方,努力办出特色,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旨在寻求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1 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理念层面存在思路不清、定位不明的突出问题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能够站在国家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对传统教育观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入思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中间的“夹心层”洞察出适合应用型本科发展的曙光,理清思路,明确定位,特色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要对固有的传统教育观进行颠覆性改革,聚焦社会各界优势资源,大胆创新育人机制,寻求具有适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我国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

1.2 封闭式办学的培养思路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

作为成长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其发展必须立足市场,人才培养目标紧贴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摒弃关起门来封闭式办学的培养思路,实施开门办学,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坚决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将课堂搬至生产一线,将企业引入校园课堂,在育人机制上大胆改革校内教师一言堂的固有模式,为学生积极搭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多类型能力提升平台,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快速成长为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人才。

1.3 实践教学尚未能满足市场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

尽管当前学界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同时,还应在实践教学环节下大功夫这一培养思路无可厚非,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实验实训设施设备投入严重不足、购置的专业软件系统过于简陋、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及实践课程开出率低、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协议表层未有实质性进展、顶岗实习常常只是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借口,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已成为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由此,名存实亡的实践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

1.4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匮乏达不到应用型本科育人的高质量目标

师资队伍是高校育人的核心资源。应用型本科不同于学术型本科高校,其培养的是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有较强专业推广和应用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性人才。由此看来,应用型本科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型人才,其关键取决于能否建设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然而高校教师通常毕业即入职,从一所校门又跨入了新的校门,但角色却发生了由学生迅速成为教师的重大转变,他们往往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但实践经验却严重缺乏,不能胜任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对教师的高标准要求,因此,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匮乏难以达到应用型本科育人的高质量目标。

1.5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还需给予政策上的实质性推进

尽管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多个文件,在职业教育序列中划列出了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类型,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其地方性、高质量、应用型的育人导向,但在怎么育、如何育、谁参与、做什么等方面还未提出硬性要求,在具体的政策支撑上还未给予应用型本科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实质性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快速发展的步伐。

2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背景下“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的内涵要义

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有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发展定位,找准发展特色,回归育人本质,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根本,把“坚持开门办学,主动贴近市场,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协同育人”作为办学宗旨,以突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为手段,努力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理论功底扎实、应用能力突出、具备双创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本文提出的“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旨在树立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思路,打造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1”,即一条主线。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主线,明确高校育人的思路和定位,育人环节突出与研究型大学的差异化与特色化,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2”,即双元主体。以学校、社会双元主体协同育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坚持高校主体性办学的基础上,必须开放合作,主动贴近市场,充分利用社会各方优势资源协同育人。

“3”,即三个融合。人才培养集“内外融合、产教融合、双导师融合”为一体,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大胆创新教学设计与组织,实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有效穿插,做到产教互通得当、工学衔接合理,高校与社会“双导师”优势与经验互补的良好互动融合。

“4”,即四位一体。通过整合社会各类优势资源,促进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协调联动,形成“政校院企”协同参与的“四位一体”长效驱动运行模式,打造全方位、社会化、协同式、组合型的特色化育人机制,实现专业基础教育与项目实践应用之间的良好互动融合。

3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背景下“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的实施重点

3.1 以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运行

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背景下“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的实施必须以需求为导向,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建设。为此,一方面要加大校内实验实训中心的硬软件投入,通过详尽的市场调研,扩建、改建、新建各类适合学生实战演练的仿真模拟实训室;另一方面又要不遗余力地开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考察、认证、筛选一批行业企业具有代表性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实训中心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打造鲜明的特色化育人场景。此外,适度增大实践教学比重,采取小班授课、分组教学、实操演练、鼓励学生创业孵化等形式加大应用型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3.2 以校企为依托的应用能力培养

“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的实施還要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应高度重视引入“企业方”协同育人的培养思路,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主动对接,始终围绕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定位,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设备条件、管理模式、经营领域相适应,积极聘请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参照行业标准制定,力求确保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为企业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千方百计维护企业的权益,充分发挥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切实做到校企密切合作,产教深度融合。

3.3 以智库为支撑的师资能力提升

高校应积极引入研究机构共建科研院所,为“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的实施持续助力。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主动牵手行业协会、学会共建科研机构,通过组织开展大型研讨会、学术会议、高峰论坛等活动及时把握学科前沿与行业动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智库资源,培养和带动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现教学与科研双向互促,理论与实践同步提升。此外,通过共建科研院所,还可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生科研团队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持续学习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3.4 以政府为平台的科研成果应用

政府往往站位高、视野广,把脉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长远性和前瞻性。“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的实施应重视高校与政府的紧密合作。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积极寻求政府支持,一方面通过联合共建研究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合作,主动争取政府调研项目,积极参与政府服务,以横向课题为抓手,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与智力支撑,不断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成果应用与转化能力,以科研推动教学,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并选派优秀师生参与政府部门挂职锻炼、顶岗实习,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3.5 以“双导师”为贯穿的理实双轮驱动

“1-2-3-4”应用型本科育人机制的实施应重视理实双轮驱动,将来自校内外的“双导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建立与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社会各方优势资源的有效合作,大力推行“双导师制”。首先,重视选择合作方,一方面要考虑合作方的实力和社会责任、吸引力,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合作方引进项目的应用技术含量,避免陷入门槛过低、思路狭隘、合作目的只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的怪圈。其次,慎重选择校内外导师,其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应用技能、引导水平、沟通配合度等都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双导师”的实施成效。最后,校内外双导师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要求相互协作,密切融合。高校应主动架起双向互动桥梁,通过校内外双导师的互融互通,不断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R].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10-15.

[2]李肖钢.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20,(1):14-17.

[3]段春莉.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4):145-147.

[4]袁清.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河南教育,2016,(2):110-112.

作者:袁清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论文 篇3: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之路。文章对湖北工程学院以“科研四化”促进科研水平提升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打造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做法、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对现阶段协同育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从自身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经验和品牌效应,以及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来推进协同育人。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大批2000年左右升本的地方本科高校,正积极向应用型转型,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在此背景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就成了高等教育资源与社会目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即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满足了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产学研用协同育人,进一步强调了应用和用户,以市场为导向,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相契合,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必然之路。因此,从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积极探索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内在规律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以下就以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湖北工程学院为例,对其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实践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成果,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能够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湖北工程学院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探索与效果

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 “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这一办学定位,坚持“融入地方求生存,服务地方求支持,贡献地方求发展”的思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不断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实现了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一)创新科研体制机制,以科研促教学

多年来,阻碍产学研用进一步发展的还是体制机制问题,导致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质量与转化率不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明显不足。这其中,既有社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和管理体制问题,也有高校、企业内部及相互间的组织协调和利益分配问题。因此,要想把高校打造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地方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的活水源头、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高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就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

湖北工程学院围绕突破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主要在“科研四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就是围绕争取重点项目、产生重要成果、提升重点学科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目标,推动“科研机构实体化、科研人员专职化、科研管理学术化、科研经费社会化”。科研机构实体化,即增设实体科研机构,如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及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人员专职化,即增加校内专职科研岗,促成一部分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先后组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0个,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科研管理学术化,即不断深化科研人员聘用考核机制改革,在年底校内目标管理考核中将学术科研机构单列,建立以创新和绩效为导向的学术科研评价机制,发挥科技成果奖励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科研经费社会化,即努力探索科技与经济、金融结合的新路子,建立健全以政府主管部门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产学研用相结合投入体系,从而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2]

通过“科研四化”,不仅提供了科学研究和推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平台,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产生了一批高水平成果(见表1),也极大的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中,鼓励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推动了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打造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服务地方能力

1. 以平台为依托,加强校地合作育人

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的,同时也是孝感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校地共建平台,主要服务新农村、现代农业建设。湖北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将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与工程实践、服务地方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乡村设计与规划专业打造成学校特色专业及“服务地方村镇规划建设”的品牌。师生高质量地完成湖北、湖南、海南等省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2000多个,多次受到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表彰;受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委托主持完成湖北、重庆两省市的农村危房调查工作,承担了孝感市一线一点示范工程孝昌县常丰村整体规划设计和道桥镇总规设计等项目,使其成为孝感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通过加强校地合作,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为学校建筑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开展“工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

目前,学校已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湖北中天集团、华中光电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联盟,准备开展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等在内的全方位合作。[3]

2014年,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与湖北宇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共建“宇电学院”协议,共建“新能源电池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电池行业和企业进行订单或定向学生培养,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2016年,湖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与湖北中天集团合作,开始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学前3年校内完成所有专业必修课程知识学习后,再到企业学习1年,拜企业的技术人员为师,建立师徒关系,在实际工程项目上学习工程实践知识和经验,同时完成实习和毕业设计。一般每位技术人员具体指导3名左右学生,按照拟定的培养方案,分期逐步落實到位,每个阶段有具体任务,检查考评,阶段总结。这些学生毕业后,因专业知识学习比较牢固,并且在校期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到工作单位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3.与企业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化校外实习实训

学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与企业成立共享技术研发平台,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的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与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先后联合申报并获批了“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联合建设高分子材料类专业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和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已承担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实习120余人,学生见习300余人。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走出了“成果转化+工程教育+学科建设”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

4.以项目为纽带,以团队为核心,带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校利用新材料与新能源、光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科技、特色果蔬、村镇规划、企业管理等领域的智力优势,逐渐形成了:光电子信息科技服务团队,致力于孝感光电子产业发展;生物质基复合材料科技服务团队,致力于孝感化工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致力于区域农业科技的发展;智能信息科技服务团队,致力于孝感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能源科技服务团队,致力于孝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物流管理技术服务团队,致力于临空经济区华中物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艺术服务团队,致力于帮助孝感文化名城的传承与发展;社会公益服务团队,致力于孝感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小城镇规划服务团队,致力于大别山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规划发展;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服务团队,致力于孝感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以项目为纽带,博士、教授形成团队,鼓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等创新活动,吸纳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教师的科学研究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实践性课题。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并以科研反哺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我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19万余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获省级以上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奖励813项,其中国家级504多项,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大学英语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均获全国最高奖;学生考研上线率保持在18%以上,有1800余名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获湖北省优秀学生学位论文204篇;2016年,学生创业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高校353位。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中的困惑

众多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湖北工程学院一样,积极探索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那些部属高校、重点高校相比,仍有诸多欠缺,最主要的还是协同育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校企合作数量偏小,尤其是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不多;合作多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过程和实际效果;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够,标志性成果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帮助大中型企业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校和企业相互依存、实现双赢的纽带还未形成,同时广大中小企业能够支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经费有限。二是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诉求,学校注重的是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企业注重的是合作带来的红利。如何将两大实体的不同诉求融为一体,就需要灵活有效的机制保障。三是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转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少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科学研究只满足于发表论文、评职称,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造成科研成果既跟不上市场变化,也无法培养出真正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几点思考

(一)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经验和品牌效应

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强调了产学研用结合必须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以社会为导向。但市场有一个经验积累和品牌认知度的问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虽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但这些成果的质量如何,能否进行转化,转化后的前景如何,是否拥有足够的社会知名度来吸引一些企业投资、合作,都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有待通过提升学校学科和科研水平的内涵式发展来克服。

(二)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必须努力实现体制机制、合作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三大突破,需要通过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安排,规范和约束合作行为,界定各类合作主体的职责和权益[4],建立现代化的大学内部和外部治理体系,从而构建产学研用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目前协同育人不足,从机制上来说就是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一些配套措施,信息平台和中介服务欠缺,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5]虽然国家层面近期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但各地方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众多应用型高校还缺乏细化措施相配套,观念转变也不够彻底。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加强思想观念和政策制度创新,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有关政策和配套制度保障。

四、结束语

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既能够适应向应用型转型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加强领导,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建立校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战略协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教师培训机制、工作协调机制的创新[6],因“校”制宜进行各自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使其途径多样化, 在更深和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创新改革,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4]马德秀.瞄准需求 突破障碍 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8-20.

[3] 杨树果.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模式的思考——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04—107.

[5] 王洋,王欣.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2):92—95.

[6] 湖北省教育廳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OL].http://www.hbe.gov.cn/content.php?id=11802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石钧 肖华清

上一篇:年度工作报告作用下一篇:新时期计算机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