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本科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根据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评估的实践,在肯定其以评促建促改作用的同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评估的正面导向功能,抑制负面效应。一方面以“基本+特色”改进评估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引导不同专业差异发展,形成各自特色;另一方面改进评估方式方法,建立以内评为主,内外结合的长效机制,降低评估成本,提高评估效率与实效。

第一篇:高校本科论文

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 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是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一些省市自治区已在高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今后,政府应加强统筹协调,深化高职本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职本科教育的各项配套政策;试点高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深化校企在本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过程与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提高高职本科教育的质量;全社会应为本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 本科高校;高职院校;高职本科教育;职业教育

目前,一些省市自治区的高职教育仍全部为专科层次,但高职教育作为完整的高等教育类型,亟需完善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河南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的高职本科教育就是现阶段为构建和完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一、国内外开展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的实践

(一)国外开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实践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美国的普渡大学在1967年开设了市场营销、商业行政管理等高职技术相关专业,学生毕业时可获学士学位证书。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广泛推广“生计教育运动”,促使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形式和内涵上进一步融合,约300所左右的高校相继增设了高职类本科专业。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后,联邦德国开始逐步将一些三年制高职院校升格为四年制应用技术大学,进一步提升了联邦德国的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和整体实力。

(二)我国实施高职本科教育的主要途径及模式

主要途径:普通本科高校举办“高职学院”实施本科教育;普通本科高校直接举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一些高水平高职院校的优势或特色专业实施高职本科教育;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合作联合开展并实施高职本科教育。

培养模式:是以湖北为代表的“3+2”培养模式。如湖北工业大学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学习期满后,经考核测试合格,进入普通本科高校进行为期2年的学习[2]。二是以天津和浙江为代表的4年制培养模式。如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3]、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工商大学等实施的本科教育。三是以广东为代表的“2+1+1”、“2+1.5+0.5”培养模式。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采用2+1+1模式[4],即学生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在本科高校就读,第五至六学期在高职院校就读,第七至第八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广东嘉应学院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采用“2+1.5+0.5”培养模式,即学生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在本科高校就读,第五至七学期在高职院校就读,第八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二、河南实施高职本科教育的试点院校、基本原则、最终目标及责任划分

試点院校:河南省政府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意愿与发展定位,确定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试点高校。首批试点的高校多数是正在谋求转型发展的本科高校,试点的高职院校都是国家、省级示范性或骨干高职院校。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与河南化工职业学院等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开始共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具体见表1。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试点先行与示范引领。二是坚持分类推进与需求导向。按照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科学定位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型、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等,提高高校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能力。三是坚持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加强高职教育顶层设计,增强高职教育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统筹作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融合。

最终目标:引导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促进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院校或骨干高职院校做大做强;试点高校的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服务河南区域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显著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更加完善。

责任划分:本科高校主要负责招生与录取,学籍管理,毕业证、学位证发放等工作。高职院校主要负责学生学习地点的保障,日常学生管理,日常教学与管理,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性教学及其管理,顶岗实习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等工作。双方共同制定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本科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三、河南省本科高校与高职院共同举办的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

(一)本科专业设置

河南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的本科专业设置既充分发挥了本科高校的专业优势和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又对接了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如河南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点;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紧缺型人才培养专业、省级骨干专业。根据双方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2015年共同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郑州轻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5];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一体化专业是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品牌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根据双方的学科和专业优势,2015年共同举办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等,详见表2。

(二)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整体思路是以培养河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一线本科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示范引领、试点推动,促进高职本科教育更加有效、直接地为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服务。

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特点:一是课程模式的职业性。各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学生需要考取的资格证书和所要达到的技能标准三者实现了深度融合。二是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注重考核学生的技能。四是突出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特色。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均能以提高本科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注重发展内涵,突出特色,使“企业化教学、职业化教育、素质化培养”的办学模式和“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加强。

四、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本科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院校本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试点高职院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本科专业实施“双师”素质教师制度,有计划安排本科专业课教师到企业一线去考察和学习,提高本科课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断提高。支持专业教师通过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及考试,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在职学习、顶岗实践、国内访学等形式,提高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实施了“充电”“青蓝”“双师”“名师”工程。组织教师参加技能竞赛,以赛促建,把技能竞赛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行业标准与岗位工作过程紧密对接。通过举办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在本科教学领域的运用。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试点高职院校都制定了本科课程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本科课程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有计划有意识地从企业行业聘请一线能工巧匠、高级技术人员和专家担任本科课程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业务能力强、数量适中、相对稳定的本科课程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承担的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不断增加,达 50% 以上。

(二)高职院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

1.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

各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密切合作编制本科课程标准,确定本科教学内容。一些教学单位实施以赛促建,把本科学生技能竞赛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行业标准及工作过程紧密对接。一些本科专业引入行业企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和技术标准开发本科专业课程,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本科课程。一些本科专业积极进行核心課程教学模式改革,着力构建“校企融通、学做一体”的本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一些技能课的教学场景放在企业,把以课堂间接传授知识为主的育人环境与直接取得实际能力和经验为主的现实环境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了教、学、做三位一体。加大经费投入,试点高职院校正在建设一批实用的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教学方法与手段

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如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本科课程大力推行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所有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都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设计,在专业教学中广泛采用讨论法、案例法、六步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本科课程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突出教师课堂的“教”与学生的“学”和“做”相结合,强化本科学生动手“做”的比重和环节,以“做”促“教”,以“做”促“学”。课程的考核侧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课程实施了“考核+技能证书”的考核方式。

(三)高职院校本科教学的管理

1.本科教学的管理规范

高职院校都建立了院系两级本科教学管理体系,成立本科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织。规范本科教学的管理制度,健全了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各教学单位制定了严格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监督制度,将教学管理重点放在教学实施过程之中。各校教务处都配备了现代化教务管理系统,构建了教学与管理信息交互和共享的网络化平台,提升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常亲临本科教学第一线检查、听课;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高职院校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和质量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成立由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开展听课和评教工作;学生处、教务处负责本科教学质量建设和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各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

(四)高职院校本科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高职院校把本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作为本科专业教学核心环节纳入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主动吸引行业和企业专家共同进行岗位分析,一起确定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使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明确各专业实践课程与项目的实训目标、实训组织、实训时间、实训条件与要求、实训内容、实训程序和实训考核等,落实课程各实训项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人员、教学资源、教学要求、时间安排、仪器设备和考核评价等。高职院校把技能竞赛标准与行业标准、工作过程及职场岗位要求紧密对接,积极鼓励本科专业相关教师模拟职业大赛参赛项目,探索出一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本科课程教学模式。

2.实践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本科课程实践教学标准,成立院系两级督导管理体系,建立一支校企结合的本科实践教学团队。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如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制定《本科实践教学工作规程》制度,成立院系两级、专兼结合的教学督导队伍,建立专职本科实践教学管理队伍,为各本科专业配备专职实践管理人员。

3.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设施完备。如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本科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由32个专业实训室、1个引企入校的4S店和1个驾驶训练考试中心组成。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学生基础训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训教学、开展社会培训等任务。河南信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投资800余万元在校内建成了集汽车整车销售、配件销售与管理、售后服务、汽车技术服务为一体的4S店,建成了“校中厂”,为校内本科学生提供了真实性生产实习环境,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为营造测量实训环境氛围,培养本科测绘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按照“真实测绘产品、真实作业流程、真实职业氛围”的设计原则,根据校区地形、建筑形式与分布特点,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与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共建实训场,共建内容包括实践环节教学实施体系、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实训项目开发、实训场馆环境设计和仪器设备购置论证等。

校外實习基地建设质量高。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本科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由汽车制造厂、汽车销售服务4S店、专业保险评估公司等多家企业组成,主要承担本科专业学生轮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及专业课教师学习进修等任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系先后与深圳深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中船重工713研究所等多家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产品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实施合作项目,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机制,实现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五、河南省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本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国家和全社会为其营造良好环境。目前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现实条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些联办高校还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部分专业设置缺乏市场的适应性,专业建设没有考虑高校本身的专业优势、特色及产业需求;一些高职院校的本科专业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有待提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和质量与本科专业的需要尚有一定的差距;校企合作缺乏长效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的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二)对策

1.试点高校应成为高职本科教育的积极实践者

联办高校应明晰高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改善本科专业设置;深化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创新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注重本科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强化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区域现代企业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过程,强化本科学生素质培养;高职本科教育应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明确发展定位,建立企业行业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建立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创新高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本科专业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促进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本科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积极发挥区域和行业作用,探索研究生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

2.政府应成为高职本科教育的坚强后盾

加强对高职本科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对联办高校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逐步扩大联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试点本科专业建设经费上予以倾斜;积极探索高校分类设置与管理,完善高职本科教育评估体系;加大办学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大力培养本科专业高水平“双师型”专兼职教师。应将联办的本科专业的高水平师资培养纳入省级人才支持项目,支持试点高校本科专业加大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试点本科专业的教师国外访学,开展本科专业的国际合作,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中适当增加试点本科专业教师的选派计划。加大对本科专业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积极促进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试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项目相结合走出去办学;对试点本科专业教师以技术、知识等要素入股的企业应予以政策倾斜和支持,企业对本科专业捐赠的实验实习实训设备、设立的培训基地应依照国家教育捐赠的相关优惠政策规定给以税收优惠;扶持试点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3.全社会应积极营造本科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行业企业应积极参与高职本科教育人才的培养;加强政策宣传的力度,坚定高职教育改革的信心,为高职本科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动员各部门、用人单位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本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研究;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宣传和报道试点高校共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的先进经验。

总之,高职本科教育需要政府部门、联办高校、学生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多方合作、多元评价、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长效运行机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本科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洪浩.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6(2):117-120.

[2]2015年湖北省高职与本科院校接力培养“3+2”型人才-29个专业招收技能型本科[EB/OL].[2015-04-18].http://www.jz100.com/thread- 614197-1-1.html.

[3]天津:今年启动四年制高职教育改革试点工作[J].教育与职业,2012(7):12.

[4]高金花.今年广东省首试本科高校与高职联合培养本科生[N].信息时报,2013-06-15(A4).

[5]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EB/OL].[2015-05-29].http://www.haedu.gov.cn/2015/05/29/1432886924378.html.

Study on Undergraduat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lemented Jointly b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Mingjie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graduat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uthor Zhang Mingjie,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42)

作者:张明杰

第二篇: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探究

摘 要: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普及大众化教育的产物,是我国高等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办本科专业的经验少,在创新教育理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高校的重要使命。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普及大众化教育的载体,是我国高等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探讨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笔者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进行探究,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以期能为同类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提供借鉴。

一、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创新”是指人们能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大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二、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办本科专业的经验不足,在创新教育理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教育理念缺乏

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升本以后,盲目地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缺乏创新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上,求同求全,增加了较多的课程门数,即使是原专科已经开设的课程也增加了新的内容,学校忙于完成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忽视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上,学校即使开展了创新教育,也没有把创新的重心落在教育上,只停留在开展和参与力所能及的创新活动的层面上。此外,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的参与面不广,没有实现全覆盖。

(二)创新教育缺乏制度支撑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联动的体系,创新教育的保障制度体系尚未健全。从创新教育的载体来看,没有相匹配的制度安排来保障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创新教育,而是笼统地把创新教育活动归于“第二课堂”。从课堂教学来看,课堂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激起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新意;教学方法落后,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课堂气氛沉闷,积极性钝化,思想活跃度不高,致使学生缺少质疑的品质,导致思维阻塞,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被削弱。从创新教育的投入来看,学校对创新实践教学投入相对,缺少教科研实验设备,尤其缺少高层次的科研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需要。

(三)教师创新素质不高

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由于高校师资力量匮乏,繁重的第一课堂的教学任务使每个教师都承担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创新素质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创新能力不高,创新人格不健全。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教学始终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聆听的位置,使师生关系表现为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关系。尤其是缺乏具有产业背景和行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十分有限,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本科高校在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方面的作用。

(四)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不足

创新,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能在饱和的市场竞争中挖掘资源,这就需要创新意识。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应主动承担并开展创新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然而从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来看,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大学培养的都是应试能手。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以分数为本,为了追求高分数,做大量习题练习,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扼杀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五)创新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活动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对于载体的选择与组织需要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有效整合资源,并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高创新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成效。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没有结合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去探索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诉求所需要的新内容。创新教育活动缺乏特色,创新性不足。倾向于开展难度较低、易于操作的理论宣讲、社会调查、文化服务等活动,创新教育内容与大学生专业结合不紧密,使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供需脱节,把组织学生听各类讲座、参加各种会议作为创新教育活动内容,忽视创新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对接,忽视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与专业理论的联系。

近年来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不断探索通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开展创新教育,主要围绕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进行。但在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有的临时组队参加,无法取得理想成绩;有时候学生从相关渠道获得竞赛活动信息,要求参加,但学校不够重视,无法开展组织活动,甚至不愿组织。组织工作不得力影响或压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考评机制不完善,实效性不高

良好的考核评价是对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有效互动,对于改进与促进高校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构建较为完善的地方本科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对创新教育活动的评定和考核模式还很单一,虽然强化了创新学分管理模式,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细则,无法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创新学分与在校期间学生学习成绩、奖学金评定、入党、评优等都没有直接联系,对学生缺乏制约力和激励作用。同时,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创新教育没有刚性要求,不少地方本科高校对创新教育重形式轻实效。

三、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更新创新教育理念

地方本科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实现由“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向重视学生情感与协调发展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转变。同时,逐步建立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为指导,使创新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紧密与地方产业结构相结合,为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实践搭建平台。

(二)构建创新教育制度体系

地方本科高校应着力建设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不断统筹规划学校创新教育、整合各类平台和资源。一是统筹规划。建设集课程平台、训练平台、竞赛平台和管理平台等多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二是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教育;使20%-30%的学生能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使10%-20%的学生成为创新意识好,创新能力强,拥有较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优秀学生。三是提升学生创新水平。不断明确目标,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发明专利、发表论文等活动中取得明显进步,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四是提供经费保障。学校可以增设创新教育专项,对创新教育建设给予重点扶持,增加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学生创新立项及各类竞赛等经费,以保障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

(三)不断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与素质

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一是激发教师对教学创新的积极性。通过组织校内外专家的听课与评估,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其业绩相挂钩,激发教师开展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课程培训,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由主要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主讲的培训会议,了解教师创新教学的过程,增强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三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学研结合,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让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完善创新教育特色活动

地方本科高校要建设完善学生参加竞赛的平台,从组织上为学生参加竞赛活动提供便利,提高学生为校争光的积极性。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查询、联系全国性、全省性的大型竞赛活动,与各竞赛组委会建立联系。各院系汇总后将竞赛活动的参与可行性上报学校主管部门,确定后,列为工作计划和任务,以学校名义下发通知,统一组织报名参赛,各具体培训、组队由相关院系单独或合作完成。这样,可以扩大赛事的影响力,规范学校对赛事的管理,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地方本科高校还可以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以及学生社团等开展各种各样的特色创新教育活动。创新活动与教师科研密切结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制作、调试,并学习如何撰写立项申报书、学术论文,如何申报专利和成果鉴定,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教育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五)健全创新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要改变以往把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衡量。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学校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教学中创新成果的转化。再次,学校应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为保证大学生创新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学校可以设置创新教育学分制,所有学生只有取得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同时也将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

总之,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不断去推进、完善,使创新教育切实在地方高校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周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与战略[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63-65.

〔2〕蔡苇,余波,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65-166.

〔3〕薛绯.管桂香.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与路径[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09):108-110.

〔4〕陈蕾.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发展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9-10.

〔5〕臧华.大学生科技创新在应用性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4):185-186.

(责任编辑 王文江)

作者:朱静

第三篇: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评估研究

摘要:根据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评估的实践,在肯定其以评促建促改作用的同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评估的正面导向功能,抑制负面效应。一方面以“基本+特色”改进评估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引导不同专业差异发展,形成各自特色;另一方面改进评估方式方法,建立以内评为主,内外结合的长效机制,降低评估成本,提高评估效率与实效。

关键词: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评估

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对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了为期5年的评估,首轮有589所本科院校进行了评估。2006年3月又启动了工程专业认证。2009年又进行了新一轮教学评估方案研究,即分类评估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研究。湖北省从2009年开始,启动了省属本科院校,独立院校的“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专业教学评估是高校教学评估最重要的内容,从湖北省“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来看,评估起到了鉴定、导向、诊断、促建促改、激励的作用,但如何提高专业评估正面导向性、抑制负面效应,节约成本,提高实效,鼓励不同类型高校的专业形成特色,差异发展,就需要不断深化研究。现对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专业教学评估改进与创新进行探讨。

一、“基本标准+专业特色”的质量评估标准

新的专业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一方面要提高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及内涵设计合理性;另一方面鼓励各专业突出特色,而不是趋同化。提高专业教学评估的说服力。评价质量标准分为两部分:专业教学评估基本标准的指标构成要素及内涵,具有基本要求的引导功能;专业特色部分有引导专业差异发展功能。

(一)基本标准

1、专业建设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这是目标导向要素,属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应有5年的发展规划及相应的发展目标、实施方案。有符合本校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建设与教学运行质量。这是过程评估的核心要素。课程教学运行质量必须要有符合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大纲,有知识点及知识掌握、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单元,应覆盖主干课或核心课。教师认真执行大纲,按大纲编制教学日历、教案、选用教材、考试命题、评分及试卷分析,并按评估反馈予以改进。对主干课以优质、精品课为目标,有计划进行重点建设、教学改革。

3、实践教学运行质量与基本建设。这更是过程评估的核心要素。因为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应重点改进的薄弱点。实践教学运行质量对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所包括的实践类型,每个类型所包含的实践环节,每个实践环节的学习目标、技能点及最小时间,应有分类型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创新实践训练、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大纲及质量标准,教师认真执行实践教学大纲,按实践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思维、方法、能力训练,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或选用相应的教材,进行以技能测试为主的考核命题、评分及技能测试分析、反馈改进。并对核心技能培养环节质量平台进行重点建设与教学改革。

4、师资队伍。这是关键要素,人的因素第一。数量、结构是重要内容之一,而教师风范、水平及发展更是关键。对专任教师若局限于专职、自有,对独立院校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从全国独立院校来看,不少高校之所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的已发展到培养研究生层次,重要原因是对举办高校、名校优质教师资源共享运作较好的结果。所以,基本标准的重点应放在专业负责人及团队的责任心、师风、教学水平、指导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研究实践成果、以科研促教学的效果及教师的发展提高。这对地方高校、独立院校更具有积极的正面导向功能。

5、支撑条件。这是质量保障要素。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运行质量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设备设施、实验与实习实训基地、图书与网络资源、教学经费投入支撑条件。这一方面要以本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考察其资源配置、动态发展建设情况;另一方面更要看其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满足教学的情况,以及产学结合等利用社会资源情况。

6、教学管理。这也是质量保障要素。首先,从内涵来看,不仅只限于文件、制度及质量监控,应包括约束与激励两个方面。既要有教学基本规范制度、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运行质量的教学文件及内部监控,又要有政策导向、激励措施方面的制度。其次,从层次上看,应包括院校层次和系、专业层次。院校层次应有包括岗位职责、约束与激励方面的规章制度、管理文件汇编。全校各部门及各专业都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执行规章制度。系、专业层次,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学校一级的规章制度、质量标准规范;另一方面是课程教学运行质量、实践教学运行质量的教学文件制定与执行,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试卷、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创新实践等内容。

7、学生培养质量与发展。这是综合效果因素。一是内部教学过程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要求、这是教学运行过程与教学管理综合反映的重要内容。二是外部社会评价。招生、就业情况,实习单位、继续深造考研单位的评价是一个方面,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及评价是重要的方面,并且不局限于典型代表,主要是对大多数毕业生使用情况的评价。

(二)专业特色

把基本标准主要定在核心内容、最基本要求方面,而同时鼓励各专业总结、提炼特色,发展特色,将两者结合起来评价其合格或待观察、不合格。上述7个基本标准方面不同高校可从其中1个或几个方面彰显其特色。

人才培养特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网络资源开发与建设、资源共享与利用、行政管理与评估督导相结合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等,都可以作为发展专业特色的内容。

二、内外质量评估结合,形成长效机制

专业教学评估有内部质量评估、外部质量评估。以政府委托中介机构的外部质量评估应该坚持进行,湖北省专业教学评估,采用数据先行、公开透明、十项专题评估、学校自评与同学科专家抽查诊断评估等创新性做法,值得全国其他省市学习、借鉴。建议教育部予以推广。在发挥外部质量评估、专业性深层次诊断的同时,更要使高校本身建立内部质量。评估制度,扭转或缓解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的被动对付评估的现象,真正达到“以评促建、促改”和“持续改进”的目的。

建立以高校内部质量评估为主,学校内部质量评估与社会外部质量评估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评估主体的作用。

第一,建立高校专业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制度。教育部正在委托有关高校进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高校应按学期、学年或年度采集基本状态数据,并建立学校相应数据库。状态数据统计纳入平时教学归档与统计工作。

第二,建立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毕业生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对学校专业教学的评价及其满意度调查材料,既是内部质量评价与改进专业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是外部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三,建立与完善高校内部质量评估监控体系。有的高校建立了教学行政管理与评估督导协同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值得其他高校学习与借鉴。

第四,设立高校评估督导的组织机构,实施内部各类教学评估、督导工作,使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常态化,有利于外部质量评估与内部质量自我评估有效衔接,在不增加集中性时间精力投入情况下,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第五,发挥高校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参与专业教学评估的主体性、积极性。要减少教师、学生对教学评估的压力与思想顾虑,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在教学评估中的主体作用,一是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鼓励教师树立质量至上的质量意识,加强育人为本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形成为人师表的教师风范。这是课程教学运行质量和实践教学运行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评估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二是高校内部质量评估要重心下移。鼓励与引导教师以质量主人翁理念作指导,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执行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教学大纲。建立教师自我教学评估制度,定期在教学团队汇报、交流,相互促进。三是教育与引导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与心血的付出。不仅自己要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而且要支持教师执行学校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质量标准,按要求完成作业、实验实习报告、毕业设计,以诚信心理参加考试,实事求是评教。

第六,各省市教学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委托评估机构,以利于社会专业教学评估的数据、资料积累,使专业教学评估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改进与完善,不断提高社会教学评估的公信力、说服力。

三、降低评估成本,提高评估实效

第一,改进专业教学评估的方式方法,使评估成本最小化。不仅按“基本标准+专业特色”评估模式,采取评估内容以重点、核心为主,最基本内容与专业特色结合为原则,改进评估方法。同时,以加强内外评估对接方式,大大简化外评所需材料增加的工作负荷量。使学校自主地做好内部质量评估基础性工作,如一方面建立教学状态数据收集、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专业年度计划与工作总结以及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等的归集归档制度;另一方面建立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运行质量的专项检查、督导、评估制度。那么,外部质量评估,在学校自主地、常态性的内部质量自我评估基础上进行,对于备查档案材料可大量简化。学校在提供学校内部质量自我评估报告等材料的基础上,外部质量评估的专家组,只要调主干课程教学质量运行材料,主要实验、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运行的材料为主,再学校提供反映专业特色的材料以及外评专家组对有疑问需要提供的材料,并安排好外评专家组实地考察活动。这样,避免学校迎评压力影响正常教学工作,降低评估时间精力投入成本,促进专业教学评估由“重结论、轻过程”向“重过程、重建设”转变。

第二,坚持“以评促建”、“持续改进”的原则,形成“评估-动态改进”机制。教学评估,一般分学校自评、外评专家进校实地考察评估、整改三个阶段。专业教学评估、建设也应按三个阶段运作,即外评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中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工作建议,评估专业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改进。省委托的评估机构可根据情况,对已通过的专业中部分专业整改情况进行抽查,并且以5年或3年为有效期。对于待观察、未通过的专业,应再按不同情况进行有问题项目评估或专业再评估,及相应处理意见。这样,促使内部质量评估与外部质量评估相互作用,促进专业不断以评促建促改,形成持续改进与提高的良性循环。

第三,专业教学评估应与其他专业性评估有机结合,提高评估效益。我国工程专业认证已在小范围试点基础上逐步展开,工程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的专业范围、评估内容等有不同,但工程类专业占我国高校1/3以上,我们要研究工程专业认证的认证原则、质量标准、认证程序,使专业评估与工程专业认证应尽可能结合。另外,对于独立院校、新建院校还有各专业的学士授予权的评审问题。建议在对学校学士授予权整体评估的基础上,对于同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专业教学评估已通过的专业,就可否简化专业学士授予权评估的工作,以上报学士授予权评审材料为主,提高专业教学评估效率效益。

参考文献:

1、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8][Z].

2、王艳玲.抓两次参评机遇,创新教学评估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8(43).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高教研究与评建办公室)

作者:汤 堃 彭 鹏 王培根

第四篇:高校本科研究性教学探索

[摘要]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我们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门历史学专业的选修课中对研究性教学进行探索,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主导作用;主体地位

[

由于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不同,研究性教学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观念。”[1]这就是说,本科研究性教学本身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观念或者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质疑精神。这种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本科研究性教学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大学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课题。我们在大三历史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门选修课上进行研究性教学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

人们对教师在本科研究性教学中起什么作用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主导作用;也有人认为是指导作用,“教师的角色和作用的定位应是指导而非主导”。[2]根据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和坚持,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门课提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课程的结构和体系

虽然大三的学生有一定的构建知识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构建课程体系上能起参与、辅助作用,可帮助教师完善学习内容和课程体系等,但限于知识结构、时间、精力等因素,他们还难以主导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作为一门选修课,教师在关注学生的需求的基础上,应主导课程结构和体系的建设。

“选择专题题目首先要考虑两个大原则:一是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二是考虑到教师个人的专业特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主导性。”[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可围绕中央、地方制度这根主线,设置以下专题:皇帝制度、中央决策机构、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监察机构、翰林院制度、选官制度等。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明清政治制度,其中重点研究明清翰林院庶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以及这两项制度对明清两朝产生的重大影响。基于此,教师在构建这门课程的体系时,给予了翰林院制度和科举制度一定的重视。这样,在考虑课程内在结构性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积累建设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起主导作用

本科研究性教学的中心是教学,课堂讲授仍然是本科研究性教学的“主渠道”[4],课堂仍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场所。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关注较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压抑。而研究性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没有独立、主动探究的时间,时间基本上都被教师的讲授占用。而研究性教学主张学生在课堂上应有思考、探究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将授课时间控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门课每次有三个课时,我们大概用两个课时讲授,把一个课时交给学生探讨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围绕专题进行学习,先讲授基本线索,弄清基本问题,然后对相关问题的学术动态进行介绍和展望,提出该专题在研究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教师讲授主要是引导、帮助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教师讲授专题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索和探究。如学习了“中央行政机构”之后,引导学生总结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阶段中央行政机构有什么特点。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发现秦汉时期的中央行政机构与隋唐之后的有明显的区别:秦汉时期的中央行政机构主要围绕皇室服务,而隋唐之后的中央机构则转向以服务全国政务为主。可以说,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积极探索新知识,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中心作用,即在教学过程中凸显教师的讲授。教师满足于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传授,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在研究性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主导的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把弘扬学生的独立个性、主体性视为现代教育的根本”[5]。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门课,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研究性教学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活跃的教育氛围,鼓励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摒弃“唯师是从”的师生观,大胆地与教师进行交流。

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确定专题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鼓励学生参与专题设计。如根据学生的要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课程可在保留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可增设督抚制度、土司制度等专题,使结构不断趋于完善。

在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背景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在讲授时突出重点和要点,才能有效地控制讲授时间,才能留给学生较多的讨论、探究的时间。如此学生才能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也才能得到拓展。

在课堂上,要启发和鼓励学生提问题,发挥主体作用。如在学习皇帝制度时,学生提出“为何明代太子监国没有出现所谓的太子侵犯皇权之事,而康熙帝从没有令太子监国,却认为太子侵犯了皇权”这一问题,引起大家的讨论。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读,有学生从康熙的为人的角度进行解读,也学生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等角度加以理解、认识。从问题的提出到对问题的解读,学生发挥了主动性,拓展了思路,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我们可介绍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究。如学术界对唐宋时期的翰林学士院与翰林院的功能有不同看法,甚至将翰林院与翰林学士院等同。经探究,学生认识到唐宋时期的翰林学士院与翰林院的功能是不同的,甚至有些学生准备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对课堂上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则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再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唐后期三省体制遭到破坏之后,中央决策体制是如何操作的”“在唐后期中央决策体制中,三省、翰林学士院、枢密院的权力分割是如何进行的”等问题,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这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通过撰写学期论文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还需将学生的主动性延伸到课外,做到课堂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学生一学期有好几门课,作业过多,会使学生难以掌控自己的时间,难以发挥主体作用。为此,我们围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只要求学生按学术规范写一篇学期论文。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课程,如学生自己选择题目,更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但由于学生缺乏训练和积累,对论文题目的大小还难把握好。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然后将题目报给教师,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敲定课程论文题目。然后学生搜集资料,提交论文提纲。我们对提纲提出建议,学生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写作。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最好是查阅第一手资料,然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写出一篇观点明确、论证扎实的课程学术论文。

课程论文写作对学生学术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专业实践训练。写作课程论文,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到实处,也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完美结合:讨论课的开展

讨论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能动性,培养研究意识。讨论课在研究性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讨论课要求对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讨论的主题及范围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立。讨论课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较完美地相结合。

由于学生的课业时间有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门课,不仅课程论文不宜过多,讨论课亦不宜过多,否则学生忙于应付,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经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精心组织两次讨论课为宜。以组织学生讨论明清内阁制度为例。内阁制度对明清两代产生重大影响,对明清内阁特别是明代内阁的性质,学术界争议较大。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教师可先与学生共同确定讨论主题,再与学生确定讨论的范围。可围绕明代内阁的性质、明代内阁与六部的关系、明代内阁与司礼监的关系、明清内阁职能的异同、清代内阁与军机处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明清内阁加以探讨。

确定讨论主题和范围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观点倾向自由选择问题,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收集材料的方法,围绕所选的问题进行史料收集和整理。3周后,要求各小组形成观点,观点要言之有理,有充分的论据做支撑。全班讨论时,各组代表在台上的发言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代表可将自己小组的观点做成PPT加以展示,其他学生可就发言内容进行提问,由发言者作答,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史学界目前认为明代内阁非宰相化的观点成为主流。学生经过讨论,对这一主流观点提出质疑。“严格意义的丞相制度只存在于秦与西汉前期。”[6]西汉之后,宰相的权力不断被分割。宰相的权力主要体现在决策权。明代内阁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宰相,但已向宰相化趋势发展。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精心准备,充分讨论,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学术兴趣,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达到了讨论课的目的。这种讨论课深受学生欢迎。

总之,我们开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门选修课,对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应坚持主导作用,即主导课程的体系建设,有效地控制讲授内容、时间,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则通过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开展课堂讨论、撰写学术论文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月明.对高校实行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2).

[2]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3]姜朝晖,张立胜.高校历史专业选修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意义与实施[J].德州学院学报,2012(5).

[4]张建林.从两个实践模式看本科基础课研究性教学的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

[5]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卷:秦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3卷 第10期

2014年4月教育观察

Survey of EducationVol.3 No.10

作者:邹长清

第五篇:中国高校本科教育弱化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弱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素质、人力资本质量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浪费。只有尽快停止高校的大跃进,重新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加速推动高校的去行政化,建立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才能有效提高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水平,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质量,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本科教育 激励机制 去行政化

[

[文献标识码]A

[

我国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已经引起学生、家长、学校与社会的普遍不满,但本科教育的弱化问题却依然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其实,本科教育承上启下,处于教育体系的中心地位,本科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最终效果,也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中国本科教育的弱化已经产生了广泛的負面社会影响,导致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到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发展潜力的提升,应该尽快得到纠正。然而,由于教育决策机构对本科教育弱化的危害、原因认识不足,导致本科教育改革的延误,使本科教育弱化问题进一步恶化。只有尽快澄清认识,充分了解本科教育弱化的危害,积极进行本科教育改革,逆转本科教育弱化的趋势,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夯实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

一、高校本科教育弱化的表现

尽管学者们对于中国本科教育的看法存在着各种分歧,有些要求直接借鉴、模仿美国高校的本科教育模式,有些则要求直接回到原点,也就是民国时期的北大、清华,甚至是西南联大时代的本科教育模式,但他们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高等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它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一门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拥有开放的思维、进取的意识,成为具有科技理性的高素质的人。然而,现实中很大一部分中国高校的本科教育弱化严重,不仅不能奢推进望素质教育,就连完成职业教育都有困难。对于当前中国高校的本科教育来说,素质教育只能是理想状态,现实的本科教育弱化不仅仅指本科教育的职业化,更包括本科教育的虚无化。由于不同层次高校教育水平不同,因此本科教育弱化也就各有其特点,但在相同教育体制下,也带有一些共同特征。

1 学生综合素质下降

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与当前高校普遍施行的应试教育有关。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功利化、过度市场化,导致教育目标进一步异化,教育不再去培养合格的公民、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与应变能力,而是成为一种培养会说话的从业工具。这种片面的职业导向导致高校学生普遍缺乏人文关怀,公民道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服务意识淡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低下,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现代开放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现在不仅一般的二本院校,即使是一些一线“985工程”高校,也面临着本科教育职业化的困境,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下降,与发达国家高校的教育质量差距越来越大。

2 学生职业技能普遍下降

当前除美英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外,博雅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依然是一个奢侈品。以职业教育发达而著称的德国、日本,依靠其国民高超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制造出一流的产品,依然不失为一流的强国。中国当前大学在校生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如果能够像德国、日本甚至韩国的高校毕业生一样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中国必然能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高校的职业教育也不完善,导致毕业生基本技能匮乏、职业道德迷失,用人单位很不满意。一项广泛的调查表明,只有10%左右的雇主对新就业大学生的工作表现感到满意。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大学生职业素质下降更加明显。

3 课程的设计、落实问题严重

教育目标必须通过课程的设置得到体现,通过课程的教学得以实现,然而现在很多高校尽管教育目标非常明确,但由于课程设计不合理(有课程设计者的水平问题,也受到学院师资力量的制约,还受到教师偏好的影响),导致目标难以实现。即使课程设计能够体现教育目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很难落实。有的是教材老化,难以跟上形势,导致教育效果很差;有的是师资匮乏或者教师的专业结构与课程要求有差距,导致有些课程没有办法开出;还有的是在科研为先观念的主导下,教师上课随意,或者避重就轻,偷减课时;更有些老师偷换课程,图自己方便,讲授自己熟悉的内容,以省却备课的麻烦。在举国重科研、轻教学的大背景下,课程的随意化、教学的散漫化日趋严重,本科教学弱化加剧。

4 教风、学风不正

在扭曲的职称评价体系所形成的负面激励作用下,本科教学已成为一块鸡肋,没有多少教师愿意上课。学校不得已将大量年轻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但他们正处于结婚、生子、供房、养父母、提升学历的人生非常时期,没有精力认真备课,一般只能敷衍了事。而那些还在为本科生上课的老教师,则会感到屈辱,一般更会应付了事,上课缺乏动力、激情。学生则普遍对学术缺乏兴趣,在高校宽进宽出的政策影响下,他们基本不用担心挂科,特别是文科学生更是如此。加上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就业中潜规则的盛行,以及长期应试教育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摧残,导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混文凭的想法,课程能逃就逃,考试能抄就抄,学风败坏,学习气氛淡薄,一些高校更成为文凭批发站。

5 考研热持久不衰,弱化了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质量的下降使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只能继续考研,但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是,学历层次越高,教育质量下降越厉害,即便一直读到博士后,也难以学到有用的东西,就业时低不成高不就,造成人力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可怕的是,以山东几个大学为代表的考研基地,经过十几年的示范,已经影响到全国,不仅很多二本院校加入其中,就是一些重点院校的长线专业,也出现了考研基地化趋势。这是应试教育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强势渗透的结果,它使本科教育目标完全扭曲,教育内容锁定在少数几个科目上,导致本科教育的彻底弱化。由此可见,本科教育的弱化已体现在本科培养的各个环节,如果不认真对待,尽快扭转,将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二、中国高校本科教育弱化的危害

随着中国本科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本科教育质量的高低就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素质的高低,只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教养、有理性,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富于合作精神的现代公民,使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也关乎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正是由于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当前中国本科教育的弱化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1 国民素质整体下降

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价值观混乱、道德滑坡,是任何转型国家都会出现的现象,19世纪末西方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但中国工业化速度比西方快得多,价值观的冲突更为激烈,引起的社会紧张和社会失范行为更多,社会断裂也就更为严重。但其他东亚国家,如韩国、日本,出现过比中国更为迅速的工业化,却并没有出现中国当前这样全面的社会危机。除政治体制原因外,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进步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是社会文明的灯塔,反映时代精神的精華,是社会的精神家园,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思想、新方法,引导人们顺利完成新旧道德观、价值观的转变,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中国高校由于意识形态红线限制,自身处于保守状态,不仅难以成为引领社会精神前行的灯塔,反而由于自身的官僚化而成为腐败的温床。在这种封闭环境熏染下的学生,不仅难以接触到世界先进的思想,完成道德观、价值观的现代化转变,反因传统的断裂、职业道德操守的丧失而陷入道德虚无主义、个人机会主义的泥潭。这样的毕业生不仅难以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反而会成为瓦解社会的力量,导致社会信任度不断降低、风气日趋败坏、国民整体素质持续下降。

2 人力资本积累不足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赶超,提高国民人均收入,就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而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远称不上世界制造业强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高学历、高技术的专业人才缺乏外,更在于本科教育弱化导致的学生职业技能、素养、道德的严重欠缺。相对于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与工业规模来说,中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数量并不少,但中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弱化使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导致他们难以胜任相关工作,必然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本科教育的弱化、职业教育的虚无化使中国制造业缺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支撑,阻碍了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进程。

3 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

本科教育的弱化必然影响到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在生源质量欠佳的情况下,研究生教育即使有名师也难以教出高徒。从国外经验看,研究生正处于生命的黄金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很多原创性的理论与发明都由他们做出。并且,研究生是各高等院校师资、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主要来源,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国科研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中国本科教育的弱化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导致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不足,产业升级困难,最终丧失动态比较优势,造成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4 人才外流

尽管当前中国的移民潮原因很复杂,但中国教育质量不高,教育模式的非人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教育系统中,高等教育质量是检验、衡量一个国家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美国因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而享誉世界,英国因为剑桥、牛津而保持教育强国地位。中国高等教育的低质量促使很多家长为寻求优质教育资源而移民或出国留学,造成资本与人才的大量流失。

可见,本科教育的弱化已经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危机,阻碍了中国工业化的继续深入,并加剧了中国人才与资本的外流,必须尽快予以纠正。

三、中国高校本科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

中国本科教育弱化的原因很多,但首要原因在于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异化。新中国建立后,高等教育主要采用苏联模式,特点就是过度专业化,把劳动力工具化,仅仅视其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生产要素,这种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使劳动者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尽管苏联教育模式已经遭到学者们的强烈批判,但由于制度的路径依赖以及中国教育的行政化导向,使这种模式的影响依然阴魂不散,深刻渗透到中国自幼儿园到博士后的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导致中国灌输式教育的不断强化,使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无立足之地,人才培养片面化。

本科教育弱化的直接原因是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导致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被稀释,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学习风气败坏。尽管传统的本科教育也存在着与社会需求脱节、教材老化等问题,但在精英主义教育理念影响下,能够进入高校的学生基本经历过层层选拔,素质相对较高,学习风气也比较浓厚,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理想追求;传统本科教育的师资学历层次虽然不是很高,但这些教师中有一些是在“反右”、“文革”中幸存的大师,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富有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的教学、辅导非常认真。这一阶段的大学尽管缺乏大楼,但有大师,有渴求知识、富有理想的高素质学生,因此,本科教育质量基本合格,重点高校依然有博雅教育的遗风,非重点高校也基本能够保证专业教育质量,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但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师的凋零、生源质量的下降,官僚化、市场化对高校的强势介入,高校就逐渐只剩下大楼而无大师了。

本科教育弱化的根本原因则在于高校激励机制的扭曲。当前我国高校热衷于排名、出成果。这些排名主要看重科研,教学属于慢工出细活的行为,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显著效果,导致全国不仅“985工程”高校,就是一些刚刚升本的高校也搞科研挂帅,使本科教学弱化,研究生教学“放羊”化。如果高校真的重视学术倒也不错,学术与教学相长。国外著名大学基本上都是学术重镇,但中国的计划学术、关系学术、寻租学术除浪费大量科研经费和产生一批学术包工头外,真正能产生原创性成果的极少,反而催生大量学术泡沫,毒化了学术风气。并且,这种一窝蜂式的科研并不符合中国的教育现实。中国高校整体水平有限,绝大部分高校并不具备科研能力和条件,并且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要求绝大本分高校应该以职业教育为主,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从教育最重要的主体教师来看,这种制度的扭曲更为明显,但凡有一点职业道德的教师都对本科教学的弱化痛心疾首,深有误人子弟之感。但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真正的科研上,这个教师就很有可能被边缘化,经济利益与声誉都会受损。由于职称评审主要看重科研,科研的泡沫化、寻租化使普通教师疲于奔命,陷入恶性竞争,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意愿搞好本科教学。并且,教学活动评价困难,报酬低,即使认真备课,也不一定会获得好的评价,吃力不讨好。而科研却可以名利双收,一些科研包工头更进入暴富行列,进一步刺激了教师的科研导向。高校对科研的片面强调,学术寻租、学术泡沫的泛滥,教师考核与晋升的科研导向,都形成负面激励,导致高校本科教育的弱化。

高校本科教育弱化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高校管理的行政主导制,导致教育的主体缺乏发言权,使教育政策严重扭曲。其实,绝大部分尚有良知的教师并不赞成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教育的过度职业化、市场化,生源质量控制的过度宽松化,科研激励机制的异化,使大部分学生对于当前高校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生交流方式也极度不满。但由于高校的行政化导向,普通教师缺乏发言权,致使这些扭曲的制度不仅无法纠正,反而变本加厉。而作为高校存在目的的学生,高校最重要的主体,在官僚体制之下更缺少发言权,成为本科教育弱化的最大受害者。

四、提高中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要扭转中国高校本科教育弱化趋势,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应尽快改变中国高校的同质化趋势,实现功能分化,进行合理分层。随着高考生源的大幅减少,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发酵,高考弃考率、高校弃学率的不断攀升,必然会导致高考录取比例的不断提高、分数线的不断下降,学生整体素质的降低,把这些素质相差很大的学生都培养成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显然不现实。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少数研究型的精英高校应以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为主,选择比较合适的博雅教育模式;中间层次的研究教学型高校应该实现错位发展,加强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种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绝大部分普通高校则应以职业教育为主,辅之以基本的通识教育,使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理性思维、审美能力,胜任本专业的工作。这些高校应该按照职业目标进行课程设计、调整,从而使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为合理。

在確立不同高校的本科教育目标后,就应通过继续充实、完善高校的软硬件来实现这些目标,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高校的硬件条件包括师资数量和质量、各种教学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高教大跃进后,很多高校已经花费巨资建立了新校区,各种教学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由于高校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学生学习的教室、普通教师的办公室配置,学生的生活娱乐设施、图书资料配备严重不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生活的便利性以及普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经过本科教育评估,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的数量已经基本符合要求,主要的问题在于年轻教师过多,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很多高校进过几轮合并与升格,由于缺乏退出机制,很多老教师沉淀下来,他们的知识结构陈旧,学历偏低,已经很难胜任高校教学工作,导致高校教师整体质量偏低。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对高校不合格教师进行必要淘汰,并积极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加盟来提高中国高校教师的整体质量,以确保本科教育师资的高水准。

从软件建设来看,由制度决定的激励机制对教育者的教育态度、教育投入力度的影响才是本科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本科教育最终必须由教师来实施,教师对本科教育的态度、对本科教育投入力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本科教育的质量。当前各高校以科研为主导的职称评审机制、年度考核机制以及经济激励机制都导致了教学的鸡肋化,使教学人员对教学缺乏兴趣,精力投入不足。只有改革现行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用心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让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实至名归。要改革现行激励机制,并不是要反过来重教学轻科研,而是两者并重。因为科研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只有持续的科研活动,才能保持高校教师的开放性思维,与世界科技前沿保持同步,也才能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没有科研支撑,教学也会打折扣。保证教学与科研并重,首先必须废除计划学术,完善科研申请、考核、评价机制,严厉打击学术泡沫、学术寻租及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正本清源,还科学研究以本来面目;只有让学术共同体掌握学术评价权、学术经费的分配权力,大力推进学术自治,才能有效减少学术机会主义行为和学术腐败,缩小科研工作者与教学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更多的人投身教学。其次,要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还必须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比如大幅度增加教学经费,提高课时费,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学生评价为主,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为辅,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更客观的评价。对教学效果明显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并修改职称评定标准,使科研与教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相互替代,鼓励教师上好课。在教学型院校还可以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当前很多高校已经采取类似措施,但主要停留在对数量的把握上,今后还应更重视质量,对教学质量评估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进行经济处罚,连续两年评估不合格的,在职称评定中可施以一票否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纠正扭曲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教师从事本科教学的积极性。

当然,所有对策的实施都要求打破高校的行政主导制,实现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理性治理状态;也要求打破高校的政府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教育只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受整体社会经济结构和统治阶层意志的影响,它不可能脱离整体的社会环境而独善其身。当前高校弥漫的学术腐败、行政权力独大、学风浮躁等现象,其实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反映。要解决高校本科教育的弱化问题,还依赖于整体社会体制环境的改善。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王利华

上一篇:高中生论文下一篇:海尔企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