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扩张模式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金融服务贸易已成为支持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系统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分,而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核心是银行业的开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外资银行的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跨国公司扩张模式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跨国公司扩张模式论文 篇1: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影响和我国企业应对策略研究

【摘 要】文章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扩张带来的影响,认为跨国公司在华扩张虽然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节能技术的应用,但也存在加大我国利用外资的风险,加剧市场竞争等不利影响。文章提出了提高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门槛及制定完善我国绿地投资、产业安全保障和金融安全的法律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扩张;影响;应对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并且成本不高,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和良好的扩张环境,因此吸引了很多跨国公司在华扩张。2013年,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扩张增长9.2%,规模上升1.45万亿美元,2014年增至1.6万亿美元,预计2017年有可能增长至1.85万亿美元。跨国公司的进入,不但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客观而公正地看待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问题。

1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带来的影响分析

1.1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带来的积极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为我国提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办法等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使我国达到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

1.1.1 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国家对劳动力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从依靠低劳动成本的传统加工贸易方式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贸易方式转变已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我国难以通过自身的资本和要素积累来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跨国公司。跨国公司集中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而且跨国公司在华的扩张投资对产品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港、澳、台地区的公司的投资。

1.1.2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2014年,跨国公司的投资对我国各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产业结构方面。一方面,我国在服务行业的发展受到跨国公司的影响,服务产业结构具体化且更加完善,更加适合跨国公司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在制造业方向的投资更倾向于投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以及建立研发中心。

部分高端制造业上升很快,2013年我国在电子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增长12.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上升了29.3%,专用设备上升了5.63%。跨国公司的投资明显提高了我国产业的效率。

1.1.3 促进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的能源消耗,一直存在着“污染光环”和“污染避难所”两种相反的观点。跨国公司在华的扩张并未引起中国产业结构向高能耗行业转移,跨国公司的扩张促进了当地和其他地区节能技术的使用,并对当地的环境监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1.4 有利于降低失业率和增加财政收入

大量跨国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建立子公司或者投资扩张,使得外税大幅增加,为中国增加了可观的财政收入来源。我国是人口大国,当前面临的紧急情况就是就业困难,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部分失业者可以在跨国公司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1.2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带来的消极影响

大量的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扩张对我国的许多产业和国内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1.2.1 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加大了我国对外资利用的风险

我国的一些产业会因为跨国公司的并购,而使行业处于垄断状态,很有可能会造成民族产业生存的危机。此外,一些跨国公司通过控股的方式并购我国的目标企业,是以赚取利益差来盈利,这不仅破坏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使我国的经济及文化进步受到阻碍。

1.2.2 加剧市场竞争,垄断程度增强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受到政府开放政策的限制,产业部门在股权结构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受到限制,从而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市场竞争程度。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扩张范围更加广泛,造成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跨国公司活跃在化工、汽车、机械电子、医药、零售百货等行业,增大了我国制造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对服务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与我国企业进行强有力的竞争形成全面垄断市场的局面。

1.2.3 大量吸收优秀人才,导致我国优秀企业人才流失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是最为致命的。跨国公司吸引了我国大量的人才,而这些流失的人才往往是企业人力资源中较为优秀的群体,他们在本国企业中得不到想要的工作环境、薪酬福利、良好的职业走向等,导致我国优秀的人才的流失。

1.2.4 垄断加深了我国经济对外资的依赖性

我国对外资的依赖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在市场及其产品品牌处于垄断地位,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华扩张通过行业标准的垄断、技术及核心技术的垄断使它们的产品处于整个产业的顶端。由于跨国公司控制技术标准及核心技术,本土企业无法与跨国公司竞争。跨国公司的垄断造成我国大部分商品成為替代品,跨国公司对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掌握得一清二楚,我国不得不接受跨国品牌在我国市场的存在。

1.2.5 投资地区分布不均衡,来源地较集中,地区发展差异加大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相对集中,尤其是美国和日本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投资。我国希望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然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扩张与我国所期望的差距甚远,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流向不断加大了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生活及经济差距。

跨国公司在华的扩张无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日后向发达国家迈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国民对国外的产品越来越喜爱,甚至觉得我国自身的产品达不到自己的需求。因此,我们利用外资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维护本国市场。我们应该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使其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我国应该充分认识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的战略及战略调整,相应地加强法律与体制建设。

2 面对跨国公司在华的扩张应对策略

2.1 提高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门槛

提高跨国公司在华的“绿地投资”的门槛。我国政府应对跨国公司采取同等国民待遇的环境政策,逐步提高跨国企业的环境责任,从而提高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的门槛。

2.2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由于我国之前对于外商投资的需求很大,大量外商借机进入我国进行“绿地投资”,使得我国民族企业受到一定的冲击。而且,由于当前我国针对外商的“绿地投资”制定的相关法律不够完善,使得外商进一步扩张,对我国企业进一步打击。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迅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绿地投资”的立法空缺,一方面阻止外商的進一步扩张,另一方面保护我国的民族企业不再受到更大的打击。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跨国并购项目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我国自有的产业也被并购,跨国公司在并购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产业带进我国,使得我国的产业无法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对跨国并购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可以体现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基于自身条件而对威胁做出的应有反应。但产业安全仅是对国家安全而考虑一定要保护的产业。维护产业安全不仅要求我国制定详细的产业安全保护法,还要依靠人民群众对我国产业进行保护。在快速发展时代,虽然我们需要不断舍弃旧的东西,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对产业安全的保护不存在。

尽管目前跨国银行在我国不可能形成垄断,但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扩张入股的资金数量逐渐增长,反垄断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需要银行充分发挥其职能,在垄断过程中形成反垄断。从促进竞争、保障金融安全的角度来说,银行的公开政策需要同等对待内、外资的进入。主要保证2个方面:一是预警金融机构运行风险,在跨国公司的并购过程中,可能引发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恶化。二是监测大额资金突发性跨境流动,资金的大规模流动对我国的经济及金融都会带来危机,跨境流动的资金是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动因,这种资金的流动不仅可以缓和其本土国企业的资金流动,还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2.3 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整体来说,外商之所以能够在我国肆无忌惮地进行大规模的“绿地投资”,是因为我国的整体综合国力不够强大,所以只有提高了我国的整体综合国力,才能阻止外商的进一步扩张,才能有更有效地保护民族企业的发展。

2.4 完善跨国并购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的性质定位为独占许可,因此跨国并购时,我们对知识产权问题应当加强审查。跨国公司看中的是商品在我国的影响力,想利用这个优势来营销自己的产品,因此我国应该明确知识产权问题,保护民族产品。在被跨国公司并购之后,我国自己的产品越来越少,属于我国民族本身的文化也逐渐减少,跨国公司利用我国的市场,打通自己的产品渠道,让其产品在我国消费者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使用它们的品牌,从而形成垄断。因此,我国不仅要保护产品的知识产权,还要及时研究新的产品,形成反垄断。

参 考 文 献

[1]张宁,康伟立.跨国农业公司全球扩张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J].世界农业,2013(8):114-117,176.

[2]樊增强.跨国公司R&D的全球性扩张:动因·特征·影响及对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9-23.

[3]秦爱华.跨国公司扩张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1(21):19-20.

[4]赵伟晶.美日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比较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9-44.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宋保晶 苏悦娟

跨国公司扩张模式论文 篇2:

论外资银行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金融服务贸易已成为支持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系统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分,而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核心是银行业的开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外资银行的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来说,既存在诸如可以引入外资、管理经验,提高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存在冲击国内银行业、抢夺人才、影响利率变化等负面影响。

[关键词]外资银行;发展;经济影响

[作者简介]邱房贵,梧州学院副教授,广西梧州543002

[文献标识码]A

一、外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外资银行源于银行业务经营的跨国化。它的产生最早是为了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的贸易行为提供外汇结算、外汇交易、出口信贷等业务服务。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影响下,跨国公司扩张迅速,为了争夺跨国公司这样的大客户,那些有实力的大银行自然要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跨国公司走向海外开设分支机构,这直接促进了外资银行的发展。

银行业务的跨国经营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有学者认为可追溯到罗马时代。但一般认为,现代外资银行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1865年英国的25家银行在海外开设了240多家分行,由此踏出了现代外资银行发展的第一步。随后,荷兰、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银行纷纷在海外开设分行。这些早期的外资银行数量较少,业务有限,加之内部管理、外部竞争以及战争等原因而破产倒闭。当代的外资银行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禁止国内银行开设分行,致使美国银行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美国的海外银行发展迅猛并取得了独步天下的地位。其数量从1950年的95家海外分行发展到1970年的536家,其资产也从1955年的20亿美元增至1970年的526亿美元。而同期其他国家的跨国银行发展缓慢,以外国银行在美国的分支机构为例,其总数只有50家。直到70年代,西方国家的外资银行总体上才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美国的海外银行持续迅猛发展外,英国、法国、加拿大的海外分行、附属行、联属行在70年代末也分别达到了1101家、391家、295家。80年代后,美国金融地位相对下降,日本金融地位继续上升。到了90年代上半期,日本海外银行已开设了1091家;而美国银行的海外资产开始出现负增长。此时,后起工业化国家的外资银行业务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我国境内外资银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发展起来。1979年我国批准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东京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1982年我国开始引进外资金融营业性机构的试点,同年批准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1985年,我国的厦门、珠海、汕头和海南四个经济特区也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1992年又批准大连、天津、青岛、宁波、福州、广州对外资银行开放,并扩大到13个沿海城市。1995年我国的金融开放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城市增加到24个。1998年7月中旬中国宣布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机构的地域限制。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势。据银监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9月末,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7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行;41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242家代表处。

从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窥出外资银行的一些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世界外资银行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外资银行的扩张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流动的成本正不断下降,为谋求利差和监管程度的差异,跨国银行致力于海外扩张的趋势越加明显。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各国逐步放宽了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市场待遇等方面的限制,促使了外资银行的发展。而《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更为跨国银行的海外扩张扫除了障碍。在这个大环境下,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资产、存款和贷款的年增速均在30%以上。截至2006年9月末,其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9%,其在华外资银行存款总额达到334亿美元,贷款余额为549亿美元。

2.外资银行向业务自由化方向发展。当前,银行业务自由化是世界金融发展的综合体现。其具体表现在:一是放宽了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的存贷业务下降,因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分业经营的西方国家就陆续允许所有的金融机构参加银行、证券、保险交易。如美国在1980年允许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业务可以适当交叉,使商业银行既能从事长短期融资等银行业务,又能从事证券、租赁、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从而拉开了银行业务全能化的序幕。而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则完全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界限。二是取消了利率的上限管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市场利率的日益攀升,企业融资出现了非银行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美国于1980年决定在7年内取消利率的上限管制。随后,其他国家也先后取消了利率的上限管制。三是解除外汇管制,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四是放宽其他各项金融限制,如解除对外国金融机构的活动范围限制,以方便本国银行进入外国市场和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

3.中间业务成为外资银行的抢占焦点。外资银行首先要抢占的是外汇业务市场。外资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全球化金融集团母公司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良好的商业信誉、稳固的海外客户关系和便捷的全球网络,继续吸引外资投资企业和国内外向型企业等客户。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的资本,而主要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收取服务费的业务,包括国际结算、个人消费信贷、财务顾问、代客理财和信息咨询等。外资银行由于其外来特性,存在被东道国民族心理是否接受以及在机构扩张过程中所存在的法律和经济限制等问题,这使其难以在传统业务,尤其是本币存、贷款业务取得优势,中间业务势必成为其扩张的重点,故又被称为“黄金业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间业务是一个尚未被完全开发而又极具潜力的巨大市场。因而,其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4.跨国银行设立外资银行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并购方式。如:1997年11月30日德意志银行收购了美国的信孚银行,由此使其总资产超过8200亿美元;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

公司合并成花旗集团,资产总额近7000亿美元;2000年,日本兴业银行、富士银行和第一劝业银行宣布合并,组成一家资产总额约130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银行集团;2005年,德国裕宝联合银行并购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成就了近年来欧洲最大的跨国银行并购案。

虽说银行业的并购由来已久,但在上世纪90年代却浪潮迭起,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银行业自身追求经济效益。通过并购不仅可以节省巨额的研发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获得管理和财务上的协同效益,而且还可以使一些相关的金融产品进行交叉销售,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从而可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通过并购当地银行,外资银行可获得当地银行的本土优势,减少法律、行政管理、风俗习惯等的限制,缩短赢利时间,与当地银行优势互补。创造出更强大的竞争力。二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需求,以提高银行国际竞争力和争夺全球金融霸主地位。跨国银行竞争的重点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争夺。各国为争夺全球金融市场,不仅鼓励国内银行并购,也鼓励国内银行并购国外银行,以组建超级金融集团,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5.“客户中心主义”将成为外资银行的营销策略。在近百年来国际银行的发展史中,“以质取胜”和“以量取胜”是两种主要的经营模式,相应的“客户中心主义”和“产品中心主义”是两种主要的营销策略。前者因无众多分支机构的支持而注重培植特定的客户群体,尽量满足客户的金融需要;后者因有广泛的机构网络支持。而注重开发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由于外资银行难以在短时间内在东道国建立一定规模的分支机构网络,加之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迫使外资银行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和“客户驱动”,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这种营销策略的指导下,银行营销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实施客户情感经营管理,令客户满意,使客户成为银行的忠实拥护者。

二、外资银行的发展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发展初期,其经济影响并不很大,但随着外资银行整体数量的膨胀和规模的扩张以及参与程度的上升,东道国银行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资银行进入不仅增加了市场竞争者的数量,而且还扩大了市场的边界,同时对市场结构和组织结构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外资银行的进人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东道国的经济产生了双重影响。当然,不同国家金融体制的成熟程度不同,外资银行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影响侧重点及其程度也有所不同。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的有利影响表现在:

1.加快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外资银行在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会给当地的银行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因而迫使本国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开拓新业务,提高竞争能力。

2.外资银行的进人可以改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跨国公司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银行为之提供全球性的金融服务,鉴于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仅可以增强跨国公司进人东道国市场的信心,而且,通过其所提供的业务咨询、进出口结算等服务可以满足跨国公司的金融需求,从而改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

3.外资银行的进入能促进东道国人力资源的发展。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市场。通常会大量招募当地人才,这有利于东道国学习和掌握外国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金融创新产品,为东道国培养银行业发展的后备力量。由于服务业无法像普通技术和设备一样进行跨国界的转移,因而外资银行对其从东道国招聘来的职员必须提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培训机会,以增加职员的技能和有关知识。对有可能成为其职员的人员以及与之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人员提供培训等。一般而言,外资银行的投资规模越大,其需招聘的员工和需接受培训的人员就越多,对东道国人力资源发展的作用就越大。同时东道国也可借鉴外资银行带来的先进理念、管理模式,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

4.外资银行的进入可以有效地改变东道国的资金供应状况。首先,外资银行通过直接提供贷款、境外承销证券、参与国际租赁、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国外投资等活动,可有效地改变东道国的资金供应状况,弥补国内储蓄不足。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证明,东亚5国的银行负债与资本流动的时间基本一致,而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金融储蓄率与国内储蓄率正相关关系较为显著。这对于国内储蓄普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作用非常重要。其次,由于外资银行在放款时比东道国银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可以提高东道国储蓄的利用效益。据分析,我国外资项目的平均投资效果系数、平均投资回收期和平均用汇创汇率等效益指标,普遍比国内企业的投资项目高出40%~70%。

5.外资银行的进入可以加快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进程。首先,外资银行的进入可改变东道国旧有的融资体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实行相对封闭的发展策略,融资渠道过分依赖内部积累。外资银行进入后,不仅可以打破这种封闭型的融资状态,为国内简洁融资开辟新的渠道、新的方式,而且通过其参与股票和债券市场,还可以在规范和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其次,外资银行的进入可直接推动东道国货币化的进程。据克拉克等人对阿根廷上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开放后的研究发现,阿根廷金融深化的指标M3/GDP在1991年为11.2%,而1997年升至24.8%。私人部门贷款/GDP由1991年的11.8%升至1997年的18%,这是阿根廷金融发展最为迅速的几年。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类似的现象。再次,外资银行的进入可强化东道国的金融竞争机制。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的金融管制,使国内的银行业在经营管理、业务创新、市场信息收集与处理、技术服务等方面都非常落后,竞争也十分有限。外资银行进入后,使金融机构多样化,国内企业有了选择的余地,从而可以强化东道国的金融竞争机制。最后,外资银行的进入还可以加快东道国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一方面,外资银行的进入本身就标志着东道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有了更多的联系,而且,外资银行的进入,还促使东道国的银行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改革和管理,以尽快和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进人为东道国银行到海外扩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有利于本国银行进入实行对等互惠原则的国家,从而可使东道国在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促使金融深化在广度上的延伸。

6.外资银行的进入能推进东道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矛盾一般都比较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东道国可以引导外资银行投资于基础设施,促进东道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在20世纪80年代,用于我国能源、交通建设的国外贷款约占外国总贷款的60%,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7.外资银行能够促使东道国的信贷资金流动更为合理。外资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善于提高资金使用率,同时外资银行能够运用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此外,外资银行进入会促使东道国银行贷款及处理方法和信息披露方式向国际惯例靠拢,有助于提高东道国银行的信息质量,为东道国金融监管当局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外资银行还是一种稳定的信贷来源,当需要的时候,在东道国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可以从母银行募集资金或资本。

8.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东道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外资银行的一部分外汇资金是从其关联行调入,而且在东道国经济前景看好时,外资银行还可促进国外资本的流入,从而可改善东道国的国际收支情况。

9.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强了东道国银行部门的监管力量。外资银行的高技术业务和产品促使东道国监管当局提高监管队伍的质量与规模,因此无论是对东道国银行还是对外资银行都可能提高其监管水平。而且,在监管过程中,外资银行通常重视对会计报告等的信息揭示制度,如果东道国银行注意仿效,则信息的透明度会有所改善。在外资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意识到,金融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有关国家所实行的“糟糕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糟糕的金融监管”,如果市场上留有投机空间,那就是政府在法律制度和管理上的失误。因此在引入外资银行的同时,要注意从法律制度上加强对外资银行风险的预防管理和危机处理。经济条件的变化必然打破旧有制度安排下的利益均衡,从而对制度进行替换的需求与供给之规律影响产生,在此影响下各国的有关法律规制都是随着外资银行的发展变化而在不断地发生变迁。如今,不仅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的法律规制已相当完善,发展中国家的法律规制也正逐步完善。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和谐能力、法律制度的成熟程度、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本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资银行法律规制目的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内容安排上存在许多差异。发达国家的规制目的主要是促进本国银行业的竞争,并以此打开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大门;而发展中国家的规制目的主要是保护国内金融的健康发展,限制外资银行在本国的竞争力,同时通过积极、适度地引进外资银行,以促进本国金融与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2006年12月11日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均简称为《条例》)。《条例》强调了由非审慎性监管向审慎性监管转化的原则。在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问题上,《条例》也作出了解释,其中特别强调外资法人银行导向政策,就是要求外资银行在中国以国内银行法人的方式存在,其在准入程度、监管标准上尽量与中资银行一致。《条例》对外国银行进入既采取了全面开放的原则,基本上全面兑现了对WTO的承诺;同时又通过一些新制度规则的设计、新组织形式的创立等方式来控制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的风险和保护国内银行业及民众之利益,以便在此基础上来防范国内银行业的风险,形成银行业新的竞争格局及提高银行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外资银行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1.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严重冲击东道国国内的各项业务。首先,国际业务将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由于外资银行自身的优势和东道国银行自身的劣势,外资银行首先开拓的是国际业务市场,如外汇存贷款业务、国际结算业务、对外委托代理、咨询以及其他中间业务等,并在短时间内即可占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本币业务竞争将进一步激烈。从长远看,外资银行将致力于东道国本币业务的经营,并将以优良的服务吸引客户。如在我国,由于居民储蓄存款与利率正相关性极弱,而把服务态度的好坏,是否方便、与银行的关系等作为选择储蓄机构的首要标准,致使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存款市场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最后,个人消费业务也会全面受冲击。个人消费业务由于量大、风险低,近几年在国外发展迅速,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个人消费贷款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这种状况的持续将严重压缩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空间。

2.外资银行与东道国争夺人才。拥有精通银行业务又懂外语和计算机的银行专业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是银行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基础。外资银行进入后,必须由熟悉本地市场的人才经营管理,因此,其定会以优厚的工资待遇、优越的工作条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培训及成长机会等优惠条件,挖走本地银行的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并带走一批客户;相反,本地银行由于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其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当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转人另一家银行,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去留问题,随之将可能带走部分业务、客户或专项产品,甚至这将可能变成一个关系到该银行竞争地位的大问题。

3.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争夺优质客户。外资银行进入后,首先会借助其与母国企业投资者的地缘关系以及长期形成的银企关系,争取母国企业在当地投资的企业,而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本土化”,其将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培养当地的优质客户,而将一些风险大的客户留给本地银行,致使东道国国内银行业出现“劣客驱逐良客”的现象。如我国人世伊始,就发生了南京爱立信公司和浙江庆丰印染公司等绩优公司离开中资银行而投向外资银行的事件;而优质客户的流失,将导致国内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并威胁着国内银行业的持续经营。

4.外资银行的进入可能影响东道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效率。据研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不可能同时兼顾。而外资银行带来的资本自由流动可能会限制东道国当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缩短东道国国内反周期措施的时间间隔。如一国在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必须上调利率。而利率的上调又容易出现借助外资银行而流人大量资金的现象。为稳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买人外币,出售本币。其结果是国内利率下降,国内需求增加,通货膨胀上升,紧缩政策失效。

5.外资银行的进入可能会造成东道国政府控制本国经济的能力下降。外资银行通常不会按照东道国政府的愿望行事或者对东道国的愿望不敏感,这降低了东道国对本国国内金融秩序的控制能力。而且外资银行的进入增大了东道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度,便利了国际资本的流进流出,而资本的流出或流入另一国市场都是在国内股市已经处于多头市场末期、股价过高而投资者比较充满冒险精神的时候发生的。这种炒作容易使市场价格发生飞涨和暴跌。

6.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的国内信贷具有双重性,它既可能带来信贷紧缩,也可能带来信贷扩张。尤其是如果外资银行的进入更多的是起信贷作用和过度竞争作用,则外资银行和东道国的国内银行必将一起陷入“扩大贷款一违约风险增加一不良贷款增加”的恶性循环之中,使东道国的经济、金融领域出现过热现象,相应地金融体系走向脆弱。Baraias等通过外资银行自由进入对哥伦比亚金融部门影响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是:这种自由化减少了中介扩散,降低了贷款质量,增加了管理成本。

7.外资银行的进入可能会加深东道国对国外贷款的过度依赖,从而引发债务危机。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储蓄不足,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对外举债,而外资银行的进入对这种依赖提供了便利的中介。一些国家盲目借取大量外债,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经济增长。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它不能按期履行偿还债务义务,随后一系列国家相继宣布其无力清偿外债,世界性的债务危机就此爆发。由于国内资本积累能力比较低,拉美国家严重依赖外资,二十多年来拉美国家的几度债务危机正反映了这一影响的严重性。

[责任编辑:清 泉]

作者:邱房贵

跨国公司扩张模式论文 篇3:

北京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

目前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控制机动车增长过快上,这虽然是最直接、短期最有效、也是最首当其冲的措施,但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过严的政策还会带来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负面效应。从北京的长期发展看,机动车还有相当大的增长需求空间。要根本解除交通拥堵之困,必须认识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加快制定和实施标本兼治的系统性方案:一是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坚决改变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二是与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相适应,改变城市规划指标严重滞后的局面;三是把提高路网质量、建设高效公交系统作为改善通行效率的关键。

堵车一直是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一个疴疾。面对愈加严峻的情势,北京市出台了迄今最严厉的治堵措施。那么,究竟如何评估刚出台的治堵新规?如何在全面科学分析原因并抓住主要根源的前提下,加快制定并实施具有前瞻性、综合性的治本之策?

一、北京现行治理拥堵的政策分析

北京治理拥堵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北京机动车增长过快这个现实问题,具有直接针对性,但只能作为治堵综合举措的一种直接手段。控制机动车的增长速度是最直接、短期最有效、也是最首当其冲的一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规定增长量的控制指标,提高购置税,加大首次购车成本,加强上牌管理,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实行差别化的停车管理收费,通过收取拥堵费、排污费、环境税等手段,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抑制需求。这些治堵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月17日上午,北京市交通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根据最新监测数据,目前北京缓解交通拥堵“初见成效”,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有了改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4月上旬北京的交通运行状况比3月下旬进一步好转。其中,早高峰主干路网流量下降8.07%,速度上升6.48%;晚高峰主干路网流量下降7.28%,速度上升6.13%。工作日拥堵持续时间减少1小时。

但是,以上措施都只能是治标的辅助性手段,从长远看,并非治本之策。从长期发展的视角全面分析,这种治堵措施可能还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一是对北京市就业的冲击。限购政策后北京每年的汽车销量只有24万辆,还不到2010年汽车销量(89.1万辆)的1/3。这意味着北京车市汽车销量将下降75%左右。这会导致许多汽车销售人员失业,并会影响与汽车消费相关的销售、广告、洗车、车饰、汽修、汽车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影响的人群范围从蓝领到白领乃至金领都有。这意味着,治堵政策的出台将导致北京立刻出现一个巨大的立体就业断面。事实上,既然汽车产业长期以来就是北京的主导产业,那么这个产业的萎缩,影响必然是比较大的。

二是可能会抑制消费、增加个人支出。汽车销售的急剧下降本身就是减少消费,因为汽车是北京人消费的一个主要方面,北京人爱买车在全国是出了名的。表面上北京没有像上海那样收取牌照费,采用了公平的摇号,但程序环节是复杂的,购车者的时间成本必然会十分巨大。此外,停车费上调可能导致CBD一带的停车费要从每月数百元,上涨到每月千元以上,这就远不是一般上班族可以负担的费用了。

北京目前的治堵措施的确也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比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发文表示,支持北京市综合治理拥堵,但对于通过限购措施治理拥堵的作法持保留意见。其理由,第一,北京市的交通拥堵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机动车的增长并非交通拥堵唯一原因,限制机动车增量也不应成为解决北京市拥堵的主要措施。第二,通过限制购买车辆的措施治理拥堵会产生新的不公平。相对现有的车辆拥有者,新购车用户的消费受到了限制,明显是不公平的。第三,由于北京市的“示范”作用,北京市限购势必扩展到其他城市,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全局性的负面影响。

二、北京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

目前,北京的治堵措施不能成为治本之方,必须权衡利弊,根据具体情况变化适时实行动态调整。随着北京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汽车数量的增长是必然的,目前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即便控制,数量还是会不断增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的交通拥堵直接原因是车多人多,但深层原因却是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的问题,只有从这些根源出发制定对策,才是明智的长远选择。

(一)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坚决改变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

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是北京拥堵的罪魁祸首。梁思成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对北京的城市问题提出了担忧:“一个理想城市是有限市区,是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的,不是无限膨胀。”“城市要实现平衡发展,实现生活、就业平衡,最大限度避免跨区域交通。”“老城区已经是饱和状态了,新市区就该找合理的地方。如果继续往中心区增加新的功能,势必导致人口大量外迁,人要城外居住,又要进城上班,大规模进出城交通发生了,这就是‘祸根’。”不幸的是,半个多世纪前所担心的问题却成为了今天的现实问题。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城市发展参照了当时的苏联模式——单中心加放射型路网结构模式。20年后,《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出台,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在此时被勾勒出来了,此规划奠定了今天北京主城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这种模式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摊大饼”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城市病,导致了城市功能的混乱。

当然,“摊大饼”模式与当时北京的城市定位有关。当时的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也被定位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最近的城市定位虽然不再提及经济中心的字眼,但北京名目繁多的中心却有增无减。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城市拥有的“中心(核心)”称谓多达十几个,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汽车城、软件研发中心、新闻出版中心……实际上,近期出台的CBD东扩、金融街西延等规划,还在往中心城区塞进更多的城市功能,随着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跨国公司的入住,将使更多的人流车流汇集于中心城区,最终的结果是加剧中心城区的交通恶化。

与“摊大饼”模式对应的是卫星城模式。其实卫星城的发展计划,一直出现在北京城市规划中,却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中期,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中就有了“子母城”的提法,打算在规划市区发展的同时,在昌平、顺义、通县等地建40多个卫星镇。198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再次提出要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等4个卫星城,并于1984年出台地方性法规,引导各类企业迁入卫星城。不过,这似乎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卫星城计划依然只停留在纸面上。由于市区迅速膨胀,到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第三次明确提出,要建设14个卫星城。直到200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确定“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在未来几年,建设若干个适合50万以上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这被认为是北京真正实行卫星城建设的开始。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北京致力于建设多中心城市,但主要的商务区、金融区和行政区都集中于三环以内,上下班的人流和商业区的人流多集中于此,二环路内的面积仅占市区总面积的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量的30%,六环内集中了80%以上,城四区户均私人小汽车保有量水平是巴黎同等可比区域的1.8倍,纽约的2.3倍。中心城区除了车多人多外,停车场也是稀缺资源。二环边的北京市儿童医院门口经常拥堵成患,医院每天接诊大约5000人,却只有240个车位,寻找车位的车辆,出租车上上下下的患者,迅速将堵车的节点蔓延到二环主路。规划大格局的失误,加上小节点缺乏疏导,城市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都阻塞,首都自然变成了“首堵”。

(二)与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相适应,改变城市规划指标严重滞后的局面

近五年来北京的汽车拥有量飞速增长,而相关的道路规划和交通政策,却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准,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速度。以停车场为例,目前的指标主要依据2002年修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民汽车停车场停车率不应小于10%;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不宜超过10%”。对于公共中心和商业中心,停车位的配套也少得可怜,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只配置3个机动车位。目前北京机动车总量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水平。而北京经营性停车场仅4855个,车位数112.73万个。如果一个停车位停上一辆车,就会有2-3辆车停不进去。

以目前北京市1900多万的常住人口计算,汽车保有量达到478万辆,意味着每千人拥有量超过200辆,但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600到700辆的千人拥有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畅通之道,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美国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为汽车提供了极友善的环境。这不但因为有四通八达的公路,更在于其大量提供的免费停车场。在美国,大型的娱乐场所和购物中心,会提供免费的停车场所,停车位的面积往往比营业面积还大。居住小区在最初的道路规划时,就会规划适当的宽度,提供免费的路边停车,高档的住宅小区,每户往往配套两个以上的车位。

反观国内的停车场规划,却没有跟上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的步伐,制定的规划指标也是八年前的标准。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修订版(GB 50180—93)》的规定:商业中心每100平方米营业面积规划了7.5个自行车位,却只有0.3个机动车车位,而集贸市场竟然没有机动车车位的规划指标,人流最拥挤的医院门诊每百平方米也只有0.2个机动车位的指标。

没有规划指标的强行限制,开发商自然也无义务修建停车场,因为停车位售卖的价格远远低于写字楼或住宅的价格,于是国内的开发商,在宣称自己是高端物业高尚住宅的同时,却连与之配套的车位都吝于修建。

(三)把提高路网质量、建设高效公交系统作为改善通行效率的关键

评价一个城市的交通主要看它的路网质量,在这种评价体系中,道路的宽度已经不重要了。北京长期以来实行“宽而稀”的双向交通模式,拥有120米宽的长安街、双向八车道的环路。与此相反的是,日本和西方国家实行“窄而密”的单向交通模式,创造了很高的道路畅通率。在日本,即便是东京这样的大城市,最繁忙的主干道也不过是双向六车道,城市之间的国道多为双向四车道。不仅道路不宽,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也不多见,行人通常可直接穿越马路,其关键在于以单行道的方式来打通交通微循环。在伦敦,也有三分之二的道路实行单向交通,不用拓宽道路就能保持道路通畅。

东京、伦敦还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公交系统发达、换乘枢纽高效运转。伦敦市内地铁、公交、轻轨、甚至还有铁路十分发达,其中70%的交通依靠地铁,在市区任何地点,十分钟内便可进入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为了使公交系统高效运转,换乘枢纽旁的大型停车场必不可少。伦敦市政府为了鼓励人们换乘地铁,在大型的地铁、轻轨换乘站旁建有便宜的立体停车场,实现了地铁、汽车、轻轨等不同交通工具的无缝对接。

而在北京,无论是复兴门、西直门这样的传统交通枢纽,还是东直门、北京南站这样的新建枢纽,都鲜见大型停车场。因为停车场根本就不赚钱。一个停车位占地25平方米左右,无论是出售还是出租,都远远不如住宅和写字楼赚钱。

从中央和地方政府近年来的投资看,多聚集于修建高铁高速公路,侧重于改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很少将钱投入到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改善,尤其是老城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殊不知,城市的交通内循环系统,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立交桥等小节点才是解决拥堵的关键。

城市交通疏导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着眼于表面和眼前效果,也不能只注重短期政策,而不追究拥堵的根本,否则就会出现“越堵越修路,路越修越堵”的恶性循环。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的交通形势会愈来俞严峻,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城市规划和管理必须跟上城市化的速度。

(责任编辑:文雪峰)

作者:郭万超 王曌

上一篇:金融机构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专业英语会计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