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下会计信息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引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可靠保证依赖于科学合理、严谨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既可以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与真实,又可以确保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安全的运行。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可以有效运行的基础与前提,但是,此项控制制度必须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经营环境相融合,才可以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部审计下会计信息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内部审计下会计信息论文 篇1:

内部审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分析

摘要:内部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性,本文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内部审计的运行效果等方面论证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上述因素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水平,促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隶属关系 内部审计运行效果 会计信息质量

一、引言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监督机制正在发生转变,逐步由查错纠弊的鉴证型审计向服务型审计转变。内部审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合法性、确保资产安全的基础上,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成为服务型审计的客观要求。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是内部审计发挥效用的基础,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层次则决定着内部审计在多大范围内发挥效用,内部审计运行效果决定着内部审计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因此,这三个方面都是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正确分析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Balata(2003)认为会计准则本身并不能提高会计报告的质量,会计准则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需要通过两种辅助方式,一种来自于外部审计的监督,另一种来自于内部审计的监督。Peasnell(2004)、Chtourou(2006)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负责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操纵性应急利润。Simon(2008)以香港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委员会与资源性信息披露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成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其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Chenctal(2009)发现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的数量最少。

(二)国内文献 夏冬林(2004)认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还需要依靠企业文化、公司治理、审计人员职业素质等条件。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信息真实性、合法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胡风(2008)研究了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周萍(2010)指出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完善、是否有效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内部控制能有效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是人们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两者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相互作用,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按照内部审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特提出如下假设:(1)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有利于规范各单位、各部门的财务收支活动,是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假设:

假设1:设有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会高于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

(2)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层次。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层次决定了其组织地位和职能权限,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必须在组织形式上保证独立性,在职能权限上充分授权,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切实有效的开展审计工作,因此假设:

假设2: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层次越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

(3)内部审计的运行效果。内部审计的运行效果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最直接因素,内部审计运行效率越高,越能在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质量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假设:

假设3:内部审计运行效果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

(二)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依据研究假设,设置变量如下:(1)因变量。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非常抽象、宽泛的概念,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采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作为替代变量,也有学者按照一定的评价模型进行衡量。我国深交所自2001年开始依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深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评级,评价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合法合规性和公平性六个维度进行,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而且,由于深交所在数据收集、整理方面的全面性、专业性也使得该评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评价系统的评价结果为依据,按照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级的评价结果,分别赋值1、2、3、4。(2)自变量。公司是否设立内部审计部门IA。设立时IA取值为1,未设立时IA取值为0。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层次AB。隶属于董事会时,AB取值为5,隶属于监事会时,AB取值为4,隶属于总经理时,AB取值为3,隶属于纪委或两者合并时,AB取值为2,隶属于公司财务部门时,AB取值为1。内部审计运行效果,内部审计在差错舞弊方面的职能用IAEF表示,如果企业在本年度会计报表中有会计差错的信息披露,则表明上年度内部审计的运行效果较差,此时IAEFB=0,如果企业在本年度会计报表中没有会计差错的信息披露,则表明上年度内部审计的运行效果较好,此时IAEFB=1。(3)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公司规模越到,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难度越大,因此,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会降低。公司上年度是否亏损Loss,上市公司为保证上市公司资格,或者达到增股、配股的条件而进行不真实的披露来避免连续亏损,因此,上年度亏损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会降低。根据研究假设及相关变量设定,建立以下回归模型:InQ=?茁0+?茁1IA+?茁2IB+?茁3LAEF+?茁4ln(Assets)+?茁5Loss+ξ。变量定义见表(1)。

(四)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深市交易所上市公司为对象,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和2010年至2012年数据不全的公司,共获得样本公司126家,样本数据504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隶属情况来自于新浪财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内部审计运行效果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整理获得。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估报告,在126家样本公司中考核优秀的公司数量有14家,占到样本公司数量的11.11%;考核良好的公司为84家,占样本公司数量的66.67%;考核结果为合格的公司数量为24家,占样本公司数量的19.21%;考核不合格的公司数量为4家,占样本公司数量的3.17%。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较好,近三年深交所信息披露显示,有一批上市公司连续多年信息披露考核为优秀,例如招商地产、中兴通讯、泸州老窖、苏宁电器等优秀的上市公司,其公司运作规范,信息披露质量较高,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表率。但也存在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违反信息披露规范、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会计处理存在重大差错等问题,例如*ST广夏(000557)、*ST大地(002200)等。根据表(3)统计选取的深市上市公司中,设有内部审计部门的上市公司有122家,占所有样本公司数量的96.7%,这表明在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的双重因素下,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成为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选择。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情况,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市公司网站的信息,本文对样本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情况进行统计,见表(4)所示。从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层次看,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总经理的公司数量为64家,占到样本公司数量的50.66%,隶属于财务会计部门的公司数量为16家,占到上市公司数量的12.78%,隶属于董事会的上市公司数量为8家,占到样本公司数量的6.37%,隶属于纪检部门和监事会的上市公司数量比较接近,分别为20家和18家,占样本公司数量的15.87%和14.32%。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层次相对较低,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公司管理层的比例较大,不利于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运行效果,根据深交所披露的上市公司违规处理的相关数据、公告,对2009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违规情况进行了统计,有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数量有7家,占样本公司数量的5.56%,内部审计运行效果较好。

(二)相关性分析 为检验变量是否适合采用回归分析,对各变量进行Pearson 简单相关系数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Pearson检验的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与内部审计部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隶属关系、内部审计部门运行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三)回归分析 如表(6)所示,方程的拟合优度为R=0.447,表明会计信息质量除受到内部审计相关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拟合度并不很高,但并不影响我们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表(7)的数据表明方程整体通过检验,其F值较大为113.54,且P值(Sig.)远低于0.05,即方程在5%水平上显著相关。回归结果见表(8)。从分析结果看,IA的t值较大,而且p值小于0.01,表明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0544,即内部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IB的t值为20.214,p值等于0.012,小于0.05,相关系数为0.1395,表明内部审计隶属层次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内部审计效果IAEF的p值为0.052,大于0.5但小于0.1,表明内部审计效果与会计信息质量在10%水平上显著相关,内部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水平低于前两者的原因可能是变量取值时以本年度披露会计差错来判断上一年度的内部审计效果,导致内部审计滞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减弱。资产规模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只要公司按照会计流程进行经营活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会因为资产规模、业务量大而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上市公司上年度亏损时,会计信息质量会下降,常见的原因是提前确认收入、延期确认损失费用等。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深市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内部审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内部审计的运行效果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提出如下建议:(1)内部审计角色的准确定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虽然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企业越来越多,但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有名无实,成为应付管理部门检查的摆设。权利与责任的不对等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审计部门被当成国家审计在单位的延伸,全然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服务企业的本质职能,这说到底还是认识不到位,对内部审计定位上的错位。公司是契约的集合体,契约参与各方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作为最典型的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通过信息优势来粉饰、修改企业的财务报告达到夸大企业经营业绩,进而增加个人薪酬。委托人希望通过企业披露的相关信息来获取有关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关键的环节。外部审计侧重于从会计信息确认、披露的合规性方面来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内部审计则从业务的真实、有效性方面进行监督,是进行持续监督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和调查可能存在的虚假披露方面具有其他监管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内部审计师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细节,熟悉企业内部控制,有足够的信息对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做出判断,而且,通过适当的程序、政策能够纠正、预防财务报表虚假披露情况的发生,进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2)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根本,内部审计部门隶属层次越高,其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客观的开展审计监督工作。通过上面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将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组织、领导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是目前最理想的内部审计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将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考评由董事会下属的薪酬委员会直接负责,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在组织、人员上独立与公司管理层。(3)积极提升内部审计运行效果。首先优化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的实施效果,企业应通过宣传、教育提升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仅制定完善的审计法规、审计规章制度,还要让员工学习、掌握这些内容,进而有效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到全员参与将极大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其次,内部总审计师。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但是审计委员会一般并不是常设机构,设立内部总审计师来负责内部审计的日常业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让内部总审计师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制定有助于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拓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果。最后,内部审计方法的提升。内部审计要积极吸收、借鉴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在审计程序的改进上下工夫,以查错纠弊为基础,以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为目标,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专业性的建议和措施。

参考文献:

[1]《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审计研究》2011年第2期。

[2]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审计研究》2013年第4期。

[3]耿建新、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审计研究》2011年第1期。

[4]杜兴强、温日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财经研究》2009年第1期。

[5]张巧良、邹玮:《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框架的构建》,《财会研究》2012年第10期。

[6]杨忠莲,殷姿:《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监管效果研究——来自财务舞弊的证据》,《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8期。

[7]Balata,K. G.: Political Cost Incentives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Cable Television Industr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3.

[8]Chtourou S.:Capita l Adequacy Ratio Regulations and Accounting Choices in Commercial Bank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6.

[9]Simon M,Chenctal G P: Tax Planning, Regulatory Capital Plann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Strategy for Commercial Bank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

作者:刘婷婷

内部审计下会计信息论文 篇2: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引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可靠保证依赖于科学合理、严谨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既可以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与真实,又可以确保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安全的运行。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可以有效运行的基础与前提,但是,此项控制制度必须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经营环境相融合,才可以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会计信息化是我国会计事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观念的变革使得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尤其重要,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进而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其经营效率。为了切实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有效,必须对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整合优化,促进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一、会计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对实物资产的控制、对货币资金的控制、对外投资的控制、对外筹资的控制等等。其中,实物资产是整个企业经营运行的物质基础,会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事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盘存以及最终处置等方面的控制;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会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收支管理环节的内部控制;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合理的筹资规模和科学的筹资结构,从而减少筹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总之会计管理人员通过在会计各个环节制定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降低筹资成本和财务风险,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率。

二、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点

与发达国家的会计信息化相比,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众多会计软件和管理软件在推广普及中等到完善提高,会计信息化有四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将网络数据库作为整合、获取会计信息的手段;第二层含义是,根据有效地会计信息改善会计处理方式;第三层含义是,通过会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实现对实物流,资金流的全面控制;第四层含义是,会计信息化进一步的扩展到会计的技术平台、业务流程中。

(一)会计信息化的集成化特点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媒介实时的获取、处理会计信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不在孤立存在,而是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会计数据集成化的存在与发展。

(二)会计内部控制流程逐渐简化

以电脑为媒介,依靠其强大的运算功能来处理内部控制中的会计凭证和财务报告,这就简化了人工操作的众多环节和过程。可以简单、快速、准确的完成会计业务处理过程,提高内部会计工作的效率,与传统的手工记账相比,信息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复杂性大为降低,使得相应的流程得到切实的简化。

(三)会计信息反馈的动态化

会计信息在网络技术环境下进行录入,使得会计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实时、动态的进行呈现。在手工记账时期,会计核算所体现的是一种事后核算,是静态的反馈过程,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事后核算转化为了实时核算,可以动态的反映各项财务信息。

(四)会计信息可以实现共享

会计管理人员通过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披露在内部网站,可以实现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控制各个环节的经营与管理活动。通过财务会计软件可以实现财务管理领域的集中记账和远程报账与审计。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可以帮助各个经营管理环节做出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真正的提高经济效益。

三、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冲击着社会的各行各业,会计作为企业的核心自然成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环节。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大发展,对其的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也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在使企业获得高校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是新的授权方式的产生威胁着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使得内控制度危机重重;其次是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侵蚀着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防护壁垒,安全性缺失;然后是原始会计数据的采集准确性受到挑战,会计数据在没有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极易伪造,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不足。

(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应措施

要建立极为严密的控制制度,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的自我监督机制:首先完善会计的内部审计准则;其次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然后是恰当的加强会计的外部监督机制,并且建立保障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应规章;最后是加强会计风险的管理意识,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四、信息化技术的大发展对内部会计制度的影响

(一)授权方式改变

授权方式的改变,使得某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流程要求财务人员将财务信息转化为电脑可以识别的语言,这种转化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手动输入,这就很难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化环境下使得会计信息呈现开放化的态势,任何一点人为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会计核心信息的全面泄露,因此,此种环境下难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绝对安全。通过较为明确的权限授权来掌握会计信息,可能因为口令泄露导致会计信息的泄露,上级也可能不留痕迹的更改部分信息,这就使得责任划分不清。

(二)会计处理逐渐呈现程序化态势

会计处理逐渐呈现程序化态势,致使会计内部核查职能削弱。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无纸化的操作方式,简化了会计数据的输入和处理过程。手工记账的环境下,虽然核算程序复杂、效率不高,但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差错,而信息技术环境下,都有电脑自动完成,程序虽然简化,但是审核的控制减少,任何一个微小的实物都可能导致整个会计数据的失真。

(三)内部会计的控制风险和成本增加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全方位素质必须提高,不仅需要掌握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来熟练地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于处理,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成本。由于,目前的会计人员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十分的完善这就增加了计算机操作的风险和财务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必须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吕学东.信息化会计系统开发的结构及预想[J].中国科学峰会.2006年.

[2]黄玉英.会计信息化浅谈[J].福建省会计协会理论研讨[J].2006年.

[3]陈玉主.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0年22期.

[4]谢靖.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探讨[J]硅谷.2010年11期.

作者:杨淑萍

内部审计下会计信息论文 篇3: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摘要】文章就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的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还不是很完善,以及发展我国网络会计应采取的策略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网络会计 传统会计 会计电算化 影响 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作为信息革命最重要的标志,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其规模和速度远远领先于整个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财务与会计管理模式和手段提出了挑战。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计算机在单位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1.1 电子商务将改变传统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1.1.1 会计职能发生转变

现时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会计管理的主要范畴局限在对会计事项本身的记账、算账和审核上。单位进入网络化经营管理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必然相融合,形成高度发达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1.1.2 会计管理将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

与以往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较,未来的网络会计兼有会计业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会计决策层与决策支持层在内的多层次网络结构信息系统。

1.2 电子商务将促进会计手段的全面创新

1.2.1 会计核算与结算模式的改变

传统会计下,对商品交易的会计处理是通过大量的纸制单据、凭证,通过手工方式开具单据后再输入电脑完成的。在网络会计下,商品交易方式“无纸化”,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将取代手工填制的单据、凭证,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

1.2.2 会计信息的输入和传递方式的改变

在网络会计下,会计流程发生变化,大量的数据直接从单位内部或外部其他系统获取,单位信息将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集中管理。

财会部门也可通过网络把会计信息向单位的内部和外部网页上发布,并把有关信息传至银行、税务、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利用网络发送取代传统的纸质或软盘报送方式,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将大大提高。

1.2.3 财务报告形成方式的改变

网络会计下,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即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有关信息,并获取财务分析的资料,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单位财务信息也将接受来自于外部使用者的监督。

2 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还不是很完善

第一,会计电算化未能完全站在单位管理信息化的高度进行研究。因过分注意软件的会计核算功能,而轻视了财务管理和控制、决策功能。会计软件固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财务系统大多以记账凭证输入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并局限在财务部门内部。目前流通的会计核算软件大多只能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功能。

第二,会计信息系统与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未能完全有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系统之间不能共享,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单位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综合的单位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他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等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财务子系统取得支持,但由于各自独立发展,互相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许多商品化会计软件在开发时,没有统一规划,而是采用单项开发,再通过“转账凭证”的方式传递各种数据,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核算模块是彼此孤立的“孤岛”。

第三,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单位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发布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只能简单实现通过Internet网络发布一些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不能完全实现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地披露相关的人事、技术、设备等其他信息。

第四,会计电算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是以足够的安全技术为保障,以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支撑。在相应的软件管理下在网络中流通、存储和处理,并最终以人们需要的形式变现出来。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机器可读形式存在的,因此很容易被复制、删除、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数据库技术的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单位重要的财务数据。可见会计电算化犯罪是一种高科技、新技术下的新型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使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大大增加。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动脑筋,却没有真正研究数据的保密问题。对于安全性更是难尽人意,系统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瘫痪或遭病毒侵袭就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3 发展我国网络会计应采取的策略

3.1 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单位信息化程度

网络会计的发展首先有赖于单位信息化程度的提高。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单位管理和运作上的根本性变革。

从单位自身来看,应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树立信息化观念和市场竞争的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促使技术的发展,而网络会计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3.2 构建网络会计下的安全保障体系

在网络会计环境下,信息安全、资金安全等都将成为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因而,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第一,从技术上保障。未经严格审核的凭证信息一旦进入网络系统,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且很难查证。因此,应重点加强对信息输入、输出的控制和管理,保证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同时,单位应建立会计数据系统的防火墙,在单位内部财务网络和对外公开信息网络之间设立一道屏障,并对有关的访问用户进行多层次认证。此外,要加强核心数据的备份和硬件的维护,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的信息丢失等。

第二,从法律、政策上保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制定网络会计环境下的有关会计准则,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及支付、核算行为。

3.3 从实务上加强与网络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

网络会计必须以一些相关技术的发展为依托才能得以有效地运作,包括:

(1)电子银行问题。电子商务离不开金融电子化,电子银行成为网上交易和网络会计系统间的桥梁。

(2)审计问题。现行单位内部审计可通过对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审核,加强单位经济核算,明确经济责任。采用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后,必定改变原来的审核程序与方式,而代之以新的电子审计模式,这也是必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3)税收计征问题。网络会计系统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税收的征管。纸制凭证和账簿是税务部门依法征税的依据。而非纸制凭证账簿使得传统的征税依据失去基础,尤其是在不能保证会计信息正确性的情况下,必然加大税收流失的风险。以上几方面,都是与网络会计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应加大对它们研究的力度。

作者:董战辉

上一篇:发展党员工作总结范例下一篇:语文教研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