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工程会计监督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推进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我国输配电价改革实行“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电价管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监管机构定价决策的需求,需要构建电网企业的管制会计制度并应用于日常核算中。然而,管制會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至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管制会计理论框架,也缺乏实际操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电网工程会计监督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网工程会计监督论文 篇1:

有效加强和完善电网工程中会计监督的研究

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将会影响到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预算执行的质量。在电网工程中涉及的资金量大、发生资金流的对象多、各资金使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复杂,使得实施会计监督存在很大的难度。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有效加强和完善电网工程中会计监督的方法,从而推动会计监督在电网企业中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电网企业;电网工程;会计监督

作者简介:蒋媛(1978-),女,广西合浦人,广东电网公司茂名供电局,会计师。(广东 茂名 525000)

随着我国政府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日渐降温,取而代之的是可持续的温和增长模式。电网企业的管理重点逐渐回归到自己的主营业务——售电和资产投资两大领域,而管理模式也将从粗放式的管理向精细化的管理过渡。这就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如何统筹规划,尽快完善以工程项目中以会计监督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已成为电网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1]

一、电网企业中会计监督的特点

会计监督是电网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否有效实施将关系到电网企业的经济业务能否顺利、合法、合理地开展。根据我国目前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开展会计业务的机构和从事会计业务的人员通过分析、计算、记录、检验等方法来保证会计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行为就是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电网企业中对经营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手段。电网企业中的会计监督具有如下特点。[2]

1.具有全面性、贯穿性和基础性

所谓全面性,是指会计监督应该覆盖电网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发生资金流的每个活动均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和制度性的审核。所谓贯穿性,是指会计监督应该贯穿电网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不会出现大的经济漏洞和偏差。所谓基础性,是指会计监督是其他形式监督(如: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监督等)的基础,其他形式的监督必须在会计监督进行之后,才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2.主要针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其中电网工程项目中的会计监督是重点

这是因为电网工程项目往往是资金密集型的项目,而且涉及到的部门众多,属于综合性的经济活动。因此,会计监督必须能有效地控制电网工程项目中各个方面经济活动。对于电网工程综合性的会计监督,主要通过资金量、资金流向、资产状况、负债率、资产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率等几个方面来衡量,突出对工程项目总体的监控。

3.具有一定的执行要求和规范

这是由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任何人都应该配合会计监督的实施。同时,电网企业中的会计监督也接受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不得随意操作和人为变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计人员应该做好会计凭证、帐簿、会计报告和其他相关会计资料的保存、开具、审核和注销手续,不得隐藏、捏造、篡改相关凭证,违者将触犯法律。

对电网企业,在从事电网工程过程中涉及的资金量大、发生资金流的对象多、各资金使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复杂,使得在电网工程中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存在很大的难度。为了改变目前电网企业中会计监督的现状,必须认真研究在电网工程中实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深刻地了解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加强和完善电网工程中会计监督的方法,从而推动会计监督在电网企业中的顺利实施。

二、电网工程中会计监督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电网工程是资金密集型的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资金数量大、设备价值高、材料种类多、参与部门数量大。以上这些特点,使得在电网工程中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存在客观上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虽然电网企业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措施,但是长期以来电网企业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通病,使得目前电网工程中的会计监督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通过总结和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3]

1.电网企业内部的管理存在漏洞,对会计监督的执行落实不到位,造成会计监督有名无实

虽然目前大部分电网企业均制订了很多规章制度来辅助会计监督的执行,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做到细致认真的考核,使得这些制度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这样将使电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处于监督不力的状况,无法有效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2.电网企业中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网工程中的会计业务已经不仅仅是算账或报账等简单活动,而是涉及多部门协作、多种形式资金交流、融合多种法律法规的综合性活动。因此,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在熟悉会计业务的基础上,还要加深对电网工程项目相关流程和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但是,目前电网企业中还非常缺乏拥有全面知识的会计人员,需要在未来大力培养和引进。

3.部分电网企业的高层领导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自觉接受会计监督的思维和意识

这是因为企业的领导人往往更关注于企业的效益,而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效益能从松散的监督状态下获得,因此他们甚至对会计监督产生抵触的情绪。但是,正是在这样的思维意识下,容易导致企业领导人私利主义、独断主义和狭隘思维的产生。在某些电网企业中,甚至发生了高层领导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公司短期效益而指使会计造假的情况,严重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最后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效益和形象。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在电网工程中产生的会计监督缺失问题,其实并不只是单纯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其深层的原因的可以总结如下。[4]

1.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的财会执行和监督的法律

虽然在《会计法》等法律条文中规定了会计监督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如何实施以及如何避免执行偏差等方面并不明确,使得企业在执行会计监督时存在任意解读法律条文的情况,容易让某些人或部门在会计实施过程中打“擦边球”。此外,我国的会计监督形式比较单一,只是强调禁止性的操作,没有突出防范和教育的功能。

2.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存在重视不足的情况

尽管制订了一部分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对违反会计监督的行为处罚较轻,使得对违反法律者的惩戒不足。而且,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对会计监督的辅助政策主要是行政手段,正式的法律條文仍然缺乏。

3.部分电网企业会计主要负责人法制观念不强,导致会计监督在具体实施时缺乏第一线的审核和支持

主要体现在平日的工作中,这部分会计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执行并不关心,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容易导致会计工作出现漏洞而不被发觉。最糟糕的是,他们还可能会给会计人员错误的指示或者他们的思维对会计人员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整个会计监督瘫痪。

四、有效加强和完善电网工程中会计监督的方法

针对以上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电网工程的特点,在文献[3]和[5]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提出采用以下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的方法。

1.在会计工作初始阶段就严格执行监督机制,防患于未然

具体措施是加强会计人员、负责人和公司高层领导的会计监督意识,从上到下重视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严格执行会计监督的步骤。这样将能极大地防止人为随意性而导致的监督失效,从而大大避免在电网工程项目过程中出现问题。

2.加强电网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

在外部法律法规不足的情况下,严格自律,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和内部自查,确保企业会计监督执行的顺畅。具体来说,将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会计监督实施的监管,直接向企业高层领导汇报情况,接受外部监督的信息和意见,协助企业高层领导指挥会计监督的实施。

3.全面推进电网企业会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建设,培养高素质全方面人才

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决定了会计监督是否能在具体实施时得到有效的保障。这是因为会计人员是业务一线的具体政策执行者,他们能否严格负责地根据规范来执行会计业务,将是影响会计监督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应该让会计人员走出办公室,更多地参与电网工程的决策和管理过程,熟悉电网工程的特点和流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来实施会计监督。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网工程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使会计人员的知识得到全面提升,更有利于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4.会计人员应定期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

会计人员与企业负责人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不仅仅是汇报工作和听取领导意见,会计人员应该将工作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法律和业务问题向企业负责人进行报告,使企业负责人更清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5.电网企业应该与政府相关部门更多交流,同时配合社会进行监督

电网企业应该从政府相关部门那获得更多的会计监督政策和法规的指导,而不只是单纯从政府请求资金和经营政策上的支持。此外,引入更多的社会监督机制,开通更多的信息举报机制,使得会计监督信息可以从多个渠道汇集到企业。

通过以上的方法,将使电网企业在从事工程项目过程中能保证其生产和经营的合法性和有序性,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总结

本文对如何有效地加强和完善电网工程中会计监督进行了研究。电网工程涉及的主体对象较多,长期以来存在监督困难、问题频出等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政策的完善和规范、监督的实施和管理、会计人员及企业的内外部沟通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通过明确会计监督各个主体和对象的责、权、利以及加强各个责任主体之间的沟通和制约,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杭龙.完善电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4).

[2]张春艳.论企业会计监督[J].中国外资,2011,(2).

[3]王青春.淺谈煤炭企业会计监督[J].企业研究,2011,(3).

[4]刘俊侠.浅议财政会计监督乏力的原因与强化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3).

[5]翁彦.浅谈加强电网工程的会计监督[J].科技创业月刊,2007,(10).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蒋媛

电网工程会计监督论文 篇2:

管制会计制度设计与应用探讨

【摘 要】 为推进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我国输配电价改革实行“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电价管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监管机构定价决策的需求,需要构建电网企业的管制会计制度并应用于日常核算中。然而,管制會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至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管制会计理论框架,也缺乏实际操作。文章旨在阐明:以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管制会计目标是构建管制会计理论框架的起点,“受管制资产界定清晰”应成为首要的会计核算假设和前提条件,重置成本法是未来管制会计的计量属性选择,“双分录”的核算模式可以实现管制会计日常核算,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并减少推行成本。

【关键词】 管制会计; 输配电价改革; 利益相关者; 管制资产

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重点是“管住中间”的电网输配电环节,独立的输配电价成为电力市场化机制的重要前提。2017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简称定价办法),明确了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计算方法以及调整机制,与《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简称成本监审办法)一起构成了输配电价改革初期较为完整的定价政策体系和操作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由电网企业根据财务报表等历史数据和投资等预测数据作为定价参数信息测算出企业的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并上报给监管机构进行审查,这种做法使得监管部门无法掌握电网企业真实的成本和资产数据,存在电网企业玩数字游戏上报虚假信息的可能,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入,企业传统财务会计信息远不能满足专业输配电价定价需求,定价过程中所涉及的有效资产的评估与认定、分电压等级的成本分摊、增量配电网项目的输配电价格等问题涉及诸多利益方的相关利益,需要专业电价监管机构牵头由各方利益主体协商签订相关契约(比如管制会计制度)予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为监管机构提供输配电价定价决策信息,并帮助监管机构衡量和评估电网企业经营业绩的管制会计制度,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长远发展。

一、文献综述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不断深入,管制会计的理论和实务问题得到业内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关注,相关研究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定价成本核算与披露问题研究

Joskow & Paul[ 1 ]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电公司的财务状况与定价成本的关系,认为不同的准许收益率将产生不同的财务效应,如果监管机构不采取适当的成本监管措施,将导致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Berg等[ 2 ]通过全面了解45个不同国家管制机构实行管制的具体经验,总结出管制过程中定价成本核算的关键点。Robert[ 3 ]研究了定价成本信息披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定价成本信息披露制度,认为应当建立成本监管信息披露机制以保护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冯丽霞等[ 4 ]认为电网企业在内容方面除了要报送主要报表外,还应当报送电网企业资产设备、累计折旧费用汇总、电力资产设备建设费用、设备运维费用等其他监管所需的报表。陆正飞等[ 5 ]认为,需要制定专门的电力监管会计制度,并在会计核算中严格区分管制业务和非管制业务,采用完全成本法进行会计核算以及建立内容详细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二)管制会计制度理论与实践

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电网企业管制机构颁布了《公用电业统一会计制度》,标志着电力管制会计制度的建立。1979年美国发布了关于管制会计规则的讨论备忘录,并在1982年颁布了FAS71(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71号文件)专门针对受管制行业的会计核算和报表披露作出了具体规定。2000年,英国发布的一份咨询报告主要讨论了各受管制行业间账户设置、管制会计规则和报表审计披露原则协同一致性的实现,并提出构建一套成本归属、分配以及业务间再计算的原则。2006年世界银行提交的“电力财务监管中的信息报送”,重点研究了电力企业监管的信息系统建设问题,从时间、频率、公开性等方面对电力企业的信息报送进行分析。2010年,国家电监会赴美日考察团提出应当建立输配电成本分析报告制度,要求电网企业对输配电成本影响较大的相关项目的调整变化、输配电成本变动幅度过高的原因等内容进行正式报告,以利于监管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

虽然我国尚未制定和出台专门针对自然垄断行业定价的管制会计制度,但有少数学者在传统会计制度研究范式下对管制会计目标、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定性探讨。胡淳(2009)对我国电网企业管制会计理论进行初步探讨,构建了管制会计目标、管制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在内的管制会计理论框架。在她之后的大多数学者(伍艳,2009;张靓,2011;官潇,2011)基本沿用这种思路和范式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管制会计制度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关注管制会计目标、会计要素和信息披露等理论问题,很少关注管制会计如何进行核算、如何与财务会计相协调、如何降低信息成本等实际应用问题。本文在当前输配电价定价方法基础上对管制会计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设计适用于电网企业管制会计的应用方式,以期为管制会计的理论与实务提供借鉴。

二、管制会计理论问题探讨

“管制”一词来源于英文“regulation”,译法一般包括管制、监管和规制。在经济学中常常译成“管制”一词,包括政府针对公共事业的控制、价格决定、服务条件及质量的规定等。本文所建立的会计系统与公共事业的价格制定相关,因而称之为“管制会计”,以下分别就管制会计的目标、核算前提、会计基础和计量属性、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目标

在会计信息系统论前提下,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的经济信息[ 6 ]。由于输配电价涉及国计民生,定价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范围较广,如果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话,电价监管机构就是核心利益相关者,电力用户、地方政府、投资方和社会公众等就是其他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独立的电力监管机构,在输配电价制定和执行方面主要受国家发改委以及由国家发改委领导的国家能源局的管制,这意味着国家发改委是输配电价定价决策的主要监管机构,也是定价信息的主要需求方和核心利益相关者。然而,国家发改委也是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委托进行决策服务的,因此,管制会计是为监管机构的输配电价定价决策服务的,但也是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的。

从本质而言,管制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中介,即彼此沟通、协调和认识围绕输配电价产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所以,管制会计目标首先是体现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旨在为电价利益相关者提供所关心和决策有用的定价信息。从受托人角度而言,管制会计就是为了解除电价利益相关者的受托责任。管制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特殊分支,主要目标是为监管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与定价有关的会计信息,以实现对被管制企业的价格管制,并帮助监管机构评估和衡量自然垄断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核算前提条件

会计假设是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假设。管制会计的会计主体是管制机构要求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比如省级电网公司。在输配电价核价过程中,如果由监管部门向电网企业索取会计资料进行定价决策,从这个意义而言,电网企业是管制会计的内部报告主体。监管部门利用管制会计对电网企业与定价相关的成本、资产和收益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作出相应的定价决策,继而将这一结果向其他利益相关者报告和披露,因此其他利益相关者成为管制会计的外部报告主体。此外,由于输配电价的核定与监管周期密切相关,在当前的定价方法下,一个监管周期内发生的资产和成本成为下一个监管周期的核价存量,因此,对于管制会计而言,会计分期除了月、季度和年以外,一个监管周期的时间(比如三年)应成为更重要的会计分期。

管制会计除了具备这四项基本假设外,还需要具备“受管制资产界定清晰”第五个前提条件。在输配电价定价过程中,被确认为受管制资产对输配电价的核定具有关键作用,因为一旦被纳入受管制资产,其发生的成本不仅可以得到补偿,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然而要明晰电网企业受管制资产并不那么容易。由于输配电线路长,具有共用网络特征,再加上历史原因造成同一项资产的投资主体较多,比如,跨省跨区输配电资产(特高压电网资产)、增量配电网资产、无偿接收的用户资产等,往往出现资产的维护和检修是一个主体,资产产权归属却为另一个主体的情况。如果受管制资产界定不清,势必会影响管制会计提供的定价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导致监管部门作出错误的定价决策,因此,保证受管制资产的边界清晰是进行管制会计必须具备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

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两个会计基础选择中,管制会计更适宜采用权责发生制。因为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容易造成电网企业通过控制支付或收入的时点调节准许成本、有效资产和准许收益等定价参数,不利于对资源存量进行如实反映。相反,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发生,能较好地反映受托责任,帮助监管机构评价电网企业的经营状况。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历史成本是最初获得有效资产的价值,但没有考虑通货膨胀、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资产的影响。而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的资产价值,是继续使用这些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净现值和处置这些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值两者中的较大值,或者根据电网资产的利用率、可靠性和经济性重新评估的资产价值。采用重置成本法的最大好处在于鼓励电网有效投资,处理掉无效投资;缺点在于需要依靠专家的评估和判断,信息的收集成本较高。如果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必须建立一套基于重置成本法计量基础的管制会计来满足监管的需要,这对管制会计制度的设计和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7 ]。因此,在输配电价改革初期,管制会计以历史成本计价较为合适,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入,重置成本法应成为管制会计的主要计量属性。

(四)会计要素及科目设计

由于适用于电网企业的管制会计主要职能是价格管制,因此,管制会计的核算对象应与定价参数相对应。根据现行成本监审办法和定价办法,输配电价总水平等于准许收入与电量的比值,准许收入等于准许成本、准许收益、税金之和,可将管制会计要素根据定价参数的层级结构设计会计要素和科目,设定准许成本、准许收益、有效资产、税金、准许收入五个会计要素。其中,准许成本要素包括定价折旧费和运维费一级科目,准许收益包括有效资产和准许收益率一级科目,有效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营运成本一级科目,税金包括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一级科目。考虑到输配电存在分离以及分压需求,在一级科目基础上对存量和增量(仅对本次监管期内而言)细分,设置二级和三级科目,体现定价成本的归类和分压。

(五)会计要素的確认

在整个管制会计制度框架构建中,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其确认标准应与输配电价改革导向相适应。就目前而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受管制资产的确认边界问题

现行定价方法虽然明确了受管制资产的范围,但有些地方仍值得细究。一是无偿接收的用户资产的确认问题。根据现行定价方法,这部分资产被排除在受管制资产之外,但后续的运行维护成本需要电网公司承担。如果这部分成本不能补偿,则接受政策性资产越多的电网公司经营越困难,阻碍了电网公司接收资产的积极性。二是特高压电网资产的确认问题。特高压电网资产一般具有跨省跨区的性质,投资主体较多,既有电网公司总部投资,也有电网区域公司投资,还有其他省市投资[ 8 ]。此外,特高压资产在省内维修费用较多。这种情况给特高压形成的资产是否能纳入省内受管制资产提出了难题。如果根据产权归属,特高压资产归属于A公司,但维修费用由B公司承担,这对B公司明显不公平。

2.准许成本的确认问题

准许成本包括定价折旧费和运维费。第一,定价折旧年限的确定问题。在固定资产原值一定的情况下,定价折旧费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定价折旧年限。我国处于发展期,电网更新较快,技术折旧和物理折旧较多,实际使用寿命较短。如果资产实际使用寿命比定价折旧年限要短很多,提前报废使得电网收不回投资成本,给电网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定价折旧年限的长短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予以确定。第二,运维费的确认问题。现行定价方法将职工薪酬纳入运维费值得商榷。职工薪酬体现了管理行政人员、生产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工资和人力成本,不应与材料费和修理费混为一体,应单独确认,做到公开透明。此外,运维费中的其他费用包含内容较为笼统,无法区分是否与定价成本相关,不利于监管。最后,我国当前的运维费存量是根据公司历史平均水平进行测算,无法让监管者掌握该公司的运维费是节约还是浪费,建议根据影响运维费的因素(比如线路长度、变电容量等)评估不同公司的运维费标准值,以此衡量和评估公司运维费的耗用情况。

3.准许收益率的确认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基于回报率的管制方式,准许收益率决定了电网公司的收益水平,不仅是监管机构,也是电力用户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当前定价方法中,准许收益率是根据权益资本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债务资本收益率等几个指标予以确定的。虽然办法中提出可以根据电网实际利用率、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上下浮动,但尚未出台具体明细规则。建议采用听证会方式,由管制机构组织电网企业和用户进行辩论,选择一个让各方接受的结果确认为准许收益率。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以逐步建立以准许收益率为核心指标的电价测算、调整和评估方法[ 9 ]。

(六)会计报告设计

管制会计报表是向管制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手段,根据输配电价核心利益相关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区分,可以为他们提供不同的会计报告内容。

一方面,为监管机构提供全面和专业的管制会计报告。电网公司应该根据管制机构提供的管制会计报告模板分季度、年度提供管制会计报告。管制会计报告可以分为主表和附注,具体包括准许收入测算依据和测算表,资产价值报表在内的有效资产评估报告,运维费分析、资本性支出等成本解释报告,内部交易的摘要、价格控制比较的摘要等。

另一方面,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披露管制会计信息。这些利益相关者由于不具备专业定价能力和定价要求,可以为他们提供较为简单易懂的管制会计信息,比如输配电价结构信息、电网投资信息、成本状况、电力交易等内容。

三、管制会计的具体应用问题探讨

在输配电改革环境下,监管机构对于准许成本、有效资产、准许收益等定价参数信息相当关注,实务中通常采用调节一般财务报表数据获得测算指标的方法。这种做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容易受人为调节的影响,定价信息缺乏客观性和及时性,因此有必要将管制会计应用于日常核算中,以便实时为监管机构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笔者提出“双分录”核算模式,并设计多维记账凭证,依托XBRL技术减少信息成本,推动管制会计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双分录”核算模式设计

管制会计要纳入日常核算,需要设置相应的管制会计分录,并与财务会计同步核算,采用“双分录”模式处理管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1.管制会计分录模式

根据“准许收入=准许成本+准许收益+税金”的勾稽关系,可以设置较为简单的管制会计分录,监管期内发生的准许成本、准许收益和税金设置为借方发生额,准许收入设置为贷方发生额。

管制会计分录模式为:

借:准许成本

贷:准许收入

借:准许收益

贷:准许收入

借:税金

贷:准许收入

2.管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平行分录

日常活动业务的核算中,管制会计与财务会计平行设置和核算,即同一项经济业务做两笔分录:一笔为财务会计分录,一笔为管制会计分录。

例1:某段220kV输电线路完工,造价10 000 000元,根据有效资产评估,该资产有效资产率为67%,准许收益率为4.5%。

财务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10 000 000

贷:在建工程 10 000 000

管制会计分录:

借:准许收益——有效资产—新增—输电—220kV

301 500

贷:准许收入——准许收益 301 500

例2:新增220kV输电线路造价10 000 000元,计提当月折旧。其中,会计折旧率为4%,定价折旧率为3.8%。

财务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400 000

贷:累计折旧 400 000

管制会计分录:

借:准许成本——定价折旧费—新增—输电—220kV

380 000

贷:准许收入——准许成本 380 000

(二)嵌入管制会计科目的多维会计凭证设计

由于财务会计与管制会计存在差异,当一笔业务发生时,财务人员需要同时核算财务会计和管制会计,使得核算成本增加,管制会计推行难度增加。因此,可以在实务中设计多维会计凭证,依托XBRL技术优势使得管制会计信息附着在日常财务会计核算中,使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提取和调用及时准确的管制会计信息,为监管部门评估和监管输配电价格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记账凭证的表头中可以增设管制会计要素、管制会计科目、增量或存量、输电或配电、电压等级、比例及金额等信息(如表1)。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日常登账只需要勾选多维记账凭证中所设置的各项目并填制财务会计凭证,计算机将自动生成管制会计凭证。

(三)管制会计信息实时提取与报表生成

在自动生成管制会计记账凭证后,管制会计信息可以依托XBRL技术进行实时提取。监管机构人员和公司财务人员均可以随时了解公司监管期内的有效资产、准许成本、准许收益以及准许收入情况,并根据预算信息和实际发生额及时作出定价调整与决策。比如,通过有效资产信息的实时提取,可以观察到企业随着时间的增长有效资产总数与资产总数的关系以及有效资产存量与增量的关系。运维费可通过设置公司的上限标准(预警线)、理想标准(预算线)以及成本监审办法核准的运维费(核价线)得到。最后,根据提供的准许成本、有效资产、准许收益、税金和电量等信息,可以得到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水平实时观察图。

【参考文献】

[1] JOSKOW P L,MAC AVOY P W.Regulation and the financial conditions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mpanies in the 1970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5,65(5):295-301.

[2] BERG S V, JAMISON M A, HAUGE J. Key lessons on electricity regulation: what regulators have taught us[J].POTENCIA Magazine,1998,18(4):18-21.

[3] REPETTO R.Protecting investors and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financial disclosure[J].Utilities Policy,2005,13(1):51-68.

[4] 馮丽霞,周利凯.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8.

[5] 陆正飞,祝继高.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核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会计之友,2010(10):7-9.

[6] 葛家澍,高军.论会计的对象、职能和目标[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30-37.

[7] 叶泽,何姣.国外输配电网有效资产确定办法及其启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23-26.

[8] 王风云,苏烨琴,李啸虎.电力体制改革下核定输配电价难点与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11):62-65.

[9] 叶泽.当前我国输配电价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2):35-42.

作者:徐帅 孙媛媛 叶泽 柳宇燕

电网工程会计监督论文 篇3:

深入开展财务集约化管理提升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摘 要: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国网公司2010年开展了财务集约化管理,深入开展财务管理“六统一”、“五集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对提升电网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保证会计发展的最持久、决定性的因素,对于电网企业会计的发展能够起到激励、凝聚、约束及引导的作用,对于人为因素的会计风险起到防范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集约化管理;提升企业会计文化

国网公司在近年来财务管理累积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现代企业建设优秀企业会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与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一个有机融洽的结合体,财务集约化管理可深化和丰富企业会计文化内涵,两者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形成与发展需要企业各业务层面的参与和全体员工的认同,而且要在企业不同发展时期不断进行更新、充实。

一、国网公司开展财务集约化的主要成果

(一)财务集约化管理提升了人员素质。财务集约化提供了精益化管理平台,形成了严密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好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实施,先进技术手段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都离不开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建设高效的财务管理网络,队伍建设是基础,横向协作是关键,为适应财务集约化管理,组织了各部门管理人员对财务集约化进行培训,明确流程和职责,提高了职工财务集约化管理意识和水平。

(二)通过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上财务信息必然要求可追溯到业务信息,而业务信息能自动转化成财务信息。先前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因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相适应性,这要求企业重新审视并修改原有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运行的法规性文化,规范个人行为、塑造良好形象。财务集约化管理和财务制度化建设都要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财务管理机构和一个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网络体系;二是具备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规范制度并贯彻执行,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三)通过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必然要求岗位到人、职责明确、业务流程有序。在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树立权威性,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实施财务集约化强有力量,另一方面对各业务层面员工、财务人员定期要求有一项或多项管理创新成果,相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营造创新环境的氛围,这恰恰是创新财务文化的过程和手段。

(四) 优化资产管理手段。针对资产清查中暴露出的资产管理粗放,账实不符等问题,公司积极采取对策,每个供电所对资产管理进行分片、分台区管理,标杆号、挂牌等有效手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深化资产精益化管理,强化资产全过程成本控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五)基本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就是要实现财务与业务的高度融合,财务风险在线监控,资金资源统筹运作,组织结构集约高效的总体目标,财务数据基本来自于前端业务部门,使业务部门提交的信息满足会计核算要求,保证账务信息的规范化。

二、建设会计文化推动财务集约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财务集约化环境。会计文化能够将外在的制度的约束内化成为人的自觉行为,达到规范和约束的目的。公司制度如果缺少道德情感内在的支持,制度的效用价值将会大打折扣,而文化的弥补性功能,能够使会计法制、规范等刚性管制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良好会计文化环境能实现会计资源有效整合、防范人为的会计风险,理念上的统一将给财务集约化工作开展得到实现,为此,开展财务集约化宣传、培训,加深会计人员甚至全体企业人员对其的了解,营造财务集约化会计文化建设的整体环境,有利于做好财务集约化工作。

(二)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县公司财务人员无论是业务素质、还是政治素质仍不能达到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因此,会计人员的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使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三)通过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提升会计文化地位。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其行为取向必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用最低的社会劳动耗费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国网公司把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强有力手段,然而通过财务指标动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系统折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正是提升财务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结语:通过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提高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来体现,通过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提升的财务文化总是与企业特有的经营环境、管理思想和文化氛围相联系的,以财务集约化管理为主要载体的财务管理活动不是简单的财务部门的工作,它必然吸收企业先进管理文化的营养,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完善创新。

参考文献:

[1] 谢宏宇,聂顺江.试论会计文化的构建——基于会计亚文化价值取向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4).

作者:郑国贞

上一篇:消防安全工作计划下一篇:年终履职报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