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工程技术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微网保护控制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深入,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日渐突出,如何提升电气工程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从技术层面来分析,分布式发电技术是区域电气工程的发展趋势,它不仅具有灵活、多样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应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但相对应的,分布式电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电网的整体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干扰,例如,并入分布式电源而产生的原电网辐射型单户配电形式,相对原保护措施是一种“破坏式”介入,甚至导致重合闸的失败,严重影响电力供应的正常化和有序化。微电网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的上述问题,这一技术在应用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确保微电网不外输功率,相对减少电网一定程度的负荷特性,微电网和原电网两种保护间的不利影响也减少,当外部发生故障,可以在微网内部断开与电网的连接点(PCC),实行独立运行(孤岛运行),满足分布式电网在局部的用于供电的可靠性。论文中对微电网系统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的研究,不仅对提高电网供电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电能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倡绿色环保等方面也有积极意义。论文阐述了新能源技术的概念,对国内外新能源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然后,由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引申出微网的概念,分析微网的特征及优势。针对微网中电源逆变控制技术,介绍了三联供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概念与结构组成;对储能变流器的控制原理、控制方式(即P/Q模式与V/f模式)及其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针对微网中并网/离网无缝切换技术,分析了P/Q与V/f两种模式间无缝切换技术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阐述了对微网系统应用研究展开的建议。在微网技术工程应用方面,首先介绍了微网并网接口装置的使用范围和主要功能,对装置的软件、硬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然后结合微网实际工程应用,在借鉴以往微网实际工程应用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搜集海岛微网工程的技术资料,针对岛上特有的地理环境、电网现状、新能源发电等情况,提出海岛微网工程自动化与保护控制系统的最优设计方案,该方案在对海岛微网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保护监控自动化系统的实施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分层,以及不同层级的地位与功能,重点分析了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配置策略、配置方式以及接入方案,并对投运后展现的优势和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微网技术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微网保护;控制技术;分布式技术;工程应用;策略研究

学科专业:电气工程(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分布式能源及清洁能源技术概述

1.2.1 分布式能源技术及其发展

1.2.2 清洁能源发电技术

1.3 微网的概念及应用

1.3.1 微网技术概述

1.3.2 微网技术应用市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网保护控制技术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2.1 引言

2.2 微网工程关键技术文献综述

2.3 微网工程关键技术

2.3.1 分布式电源逆变控制技术概述

2.3.2 储能变流器控制技术

2.3.3 微网系统并/离网控制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电网继电保护原理研究

3.1 常规继电保护在微电网中的适应性分析

3.1.1 过流保护

3.1.2 距离保护

3.1.3 突变量类保护

3.1.4 电压类保护或频率类保护

3.1.5 差动保护

3.1.6 纵联保护

3.2 微网保护级别划分

3.2.1 系统级保护

3.2.2 单元级保护

3.3 微电网继电保护研究中的现状

3.4 微电网保护配置解决方法与建议

第四章 微电网控制技术研究

4.1 微电网控制技术概述

4.1.1 网络化技术

4.1.2 站内通信技术

4.1.3 时钟同步技术

4.2 微电网控制要点

4.2.1 并网运行模式下的控制

4.2.2 离网运行模式下的控制

4.3 微电网无缝切换控制仿真研究

4.3.1 并/离网无缝切换仿真策略

4.3.2 并/离网无缝切换仿真试验

第五章 并网接口装置的研制以及微网工程应用

5.1 并网接口装置的概念、特征

5.1.1 并网接口装置的适用范围与主要功能

5.1.2 并网接口装置的功能概述

5.2 并网接口装置软件

5.2.1 测控原理

5.2.2 保护原理

5.3 并网接口装置硬件

5.4 海岛微网工程保护监控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5.4.1 海岛微网工程概述

5.4.2 海岛微网工程监控自动化方案综述

5.5 海岛微网保护配置

5.5.1 基本原则

5.5.2 微网站内保护策略

5.5.3 微网站域保护装置功能

5.5.4 能量管理策略

5.5.5 MGCC控制策略

5.5.6 各分系统的接入方案

5.5.7 辅助系统方案

5.6 海岛微网工程投运后分析与思考

5.6.1 海岛微网工程投运后的优势与探索

5.6.2 海岛微网工程投运后的问题与思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审计工作论文提纲下一篇:德育理论重点课题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