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视觉艺术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随着时代进步快速发展,在新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下数字媒体不断的创新,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行业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人们在追求新的事物下对视觉艺术带来了问题与挑战,不断进行创新的视觉艺术和数字媒体完美融合。本文依托于数字媒体语境,在视觉艺术创新的角度来讲,简要分析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元化视觉艺术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多元化视觉艺术论文 篇1: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摘 要]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卖力上课,学生却在玩手机、睡觉等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并以造型设计中的视错觉及设计为例,阐述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视错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已无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了,因而翻转课堂开始逐渐进入高校教学。

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2]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移动设备将课内、课外的学习内容颠倒过来,通过课程录像、录屏软件等方法将授课内容转化成数字化文件,通过网络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程视频的学习,进而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开展各项讨论、交流活动及指导学生更好完成作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课堂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

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不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及教学方法。迷茫和没有方向导致他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学习状态不好,课后作业都需要教师一催再催,仿佛学习是教师和家长的事情。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有些教师甚至会降低课程要求,而这样的教育教学质量很让人担忧。

2.缺少预习,学习过程参与程度低

由于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不高,且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学习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少有学生提前预习,这导致他们课堂学习参与程度低,课后也不主动复习、巩固。很多学生看一眼课表,拿个书本就来上课,课堂鲜有学生认真记笔记,甚至有个别学生只拿个手机就进课堂了。有时候人在教室,实际上却在趴着睡觉或者玩手机。与此同时,课后抄作业、考试前临时突击等,这是很多在校学生的状态。

3.学生思想浮躁,个体程度差异较大

一方面,学生功利心理较重,在学习中总是企图走捷径,直接获取结果,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努力。另一方面,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在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上都有较大差异,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催促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一些学生无法按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只是一味追赶进度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为了增加实践环节很多课程课时大量被压缩,但教材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照顾到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状态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总想把所有知识点讲给学生。教师备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课也很辛苦,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高等教育学奠基人潘懋元教授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基于以上原因,各学校也在积极地探索和推行教学改革,包括“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项目教学”“创客教育”“协作学习”等,以期改变学风。其中翻转课堂就是一项有效的改革尝试,它让学生在课堂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首先,课前明确课程的内容和培养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达到什么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讲课视频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按要求完成课前作业,这个阶段学生要掌握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其次,课堂上教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演示、讨论、交流等丰富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这个阶段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最后,通过学生的课程作业或设计作品反馈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主动钻研学问的态度。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具体如表1所示。

下面以《造型设计》中的“错视觉及设计应用”为例来探讨如何通过翻转课堂实现教学设计。《造型设计》是设计大类专业基础课,本节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视错觉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掌握视错觉现象,并能在设计中避免视错觉的误导,巧妙利用视错觉进行多元化视觉艺术形象设计,继而为后续各类设计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1.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进度,确定课堂目标及能力培養。教师将所教的基本知识点录制成微课视频,通过网络让学生提前学习,微课视频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在微课视频中,先通过《摩根卖鸡蛋的故事》引入本课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错视现象有一定的感官认知。然后通过图形对比和一定量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错视的产生、视错觉的种类及视错觉在设计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生活场景及经典设计案例,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在微课录制中,要充分准备教学资料。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数字化处理等手段使教学资料和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贴合度,能有力印证所讲授知识。[4]

对待微课视频,学生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学生根本不看,有的学生只是随便应付一下。为了获取良好的课堂效果,还需按照课程知识框架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同时要进行考核。在本节教学中我就安排了如下任务:搜寻现实生活中的错视现象及设计应用并进行分析,以小组(4至5人)为单位制作成PPT进行汇报和分享交流。在任务的驱动下,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微课视频并完成相应的作业,这就保证了课前学习的效果。

2.课堂教学

面对有了课前准备的学生,教师课堂上可以先对微课视频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兴趣,强化课程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可以互相学习和记忆,教师可以观察他们自主学习的程度,同时明确下一步讨论的方向和要达到的深度。接下来是互动讨论,教师点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分享成果的情况给学生一些知识点上的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深入讨论,讨论时可以用思维导图或便利贴记录讨论过程,最后整理形成小组课堂学习成果。根据汇报、课堂讨论和讨论成果,小组间互评打分,作为本次课程小组的评分依据,依据组员贡献率再确定学生个人得分。这样一方面通过体验、感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小组考核的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自信。在课堂讨论与点评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讨论的深度、广度。做到既激励了学生,又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在课程最后,教师进行课程总结,知识延展,布置课后任务。具体时间划分如表2。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引入案例,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通过提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一般都会积极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变得积极主动,思维也活跃起来了,学生不仅学到了造型设计基础知识,还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5]

3. 课后跟踪和在线答疑

学习是一个反复加深的过程,因而课后必须有一定量的作业,而且作业任务要和讲授内容密切结合,同时要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有对所学知识的新感悟,这是对知识的再次实践与应用,通过作业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进一步的沟通。通过把直接讲解移到课堂之外,从而把宝贵的、面对面的课堂时间用来进行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最大化学生在课上进行深层参与的时间。学生在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氛围中动态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高度关注,适当进行微调和弹性预设,改变传统教学的僵硬化与固定化的弊病。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要积极进行回应,以保护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结 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以教师为本”为“以学生为本”,这实际上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课堂把控能力,较强的课程规划力,同时要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知识学习和应用的情况。翻转教学模式与理念在造型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处理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跟踪评价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锐玲:《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工业设计》2019年第8期。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

[3]張武威、曾天山、黄宇星:《微课程与反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应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7期。

[4]邓丽玲:《“互联网+”微课教学在平面设计课程中的运用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5期。

[5]余龙九:《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教育信息技术》2017年第Z1期。

[6]吴仁英、王坦:《翻转课堂: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因应策略》,《教育研究》2017年第9期。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陕西西安

作者: 白珍 冯强

多元化视觉艺术论文 篇2: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

摘要:我国随着时代进步快速发展,在新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下数字媒体不断的创新,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行业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人们在追求新的事物下对视觉艺术带来了问题与挑战,不断进行创新的视觉艺术和数字媒体完美融合。本文依托于数字媒体语境,在视觉艺术创新的角度来讲,简要分析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

关键词:数字媒体;语境;视觉艺术;创新

引言

信息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视觉艺术是以普遍的形式表现在现代艺术中,在网络信息不断的进步,数字媒体的使用率在不断扩大被广泛的使用,影像图片在媒体的使用率越来越多。相对于图片信息的传播方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时视觉艺术以更抽象更艺术的形式融入到了传播中,提高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能力。

一、视觉艺术的概括

傳统方式方面的视觉艺术是根据不用物料来塑造出形象以供人来欣赏的艺术手法,常见的手法有画图、视频作品、艺术品、漫画、雕刻工艺等,从这些展现形式能看的出来视觉艺术存在着多样性,展现出的维度也有差异,有多维艺术也存在二维艺术,其中还包括了影视艺术来体现出时间维度的艺术形式。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于别的的艺术表达方式相比较更加的直白,视觉艺术是能触摸到和欣赏到的一种表现形式,相比传统艺术表达形式来讲,目前比较流行的视频作品、动画艺术、场景艺术都是最新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探索

2.1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研究中,由于时代的进步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加快脚步,对于视觉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很多助力。数字媒体发展的基础上,将艺术与技术在数字媒体结合下有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开发出相关的艺术门类,就使艺术长信在数字媒体语境下有了更多的发展。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与发展的途中,视觉艺术创新不只是靠新技术发展,视觉艺术有效合理的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进行艺术创新,慢慢的提高实用技术。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持下,视觉艺术就成了人们平日生活生产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中视觉艺术创新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2.2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

对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中,主要原因是因为研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占有者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所以要对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形式创新给予相应的重视,在视觉艺术形式创新的工作中,对视觉艺术形式创新有加快研究和推进作用。技术员通过对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的研究,能够快速有效去实现视觉艺术形式创新研究出的新特性,内容方面的更多创新是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形式创新进步主要的特征。要想有效地去实现视觉艺术形式创新,就必须将视觉艺术形式创新与现实的环境相结合,因此,要加大对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形式创新的重视,因视觉形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增强未来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形式创新的工作量。

2.3视觉艺术观念创新

当今时代正处于信息告诉发展的时代,要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上有新的突破,还应该在视觉艺术创新的观念上多投入点精力。在进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工作中,技术员应该要改变以往守旧的观念,检讨过去错误的观念的同时吸收新的观念能加快对视觉艺术创新的进度。对于视觉艺术的创新,视觉艺术自身就具备着特定价值和人文色彩,视觉艺术观念创新就是要实现思想和艺术完美的结合。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更应该重视视觉艺术观念创新。

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战略

3.1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视觉艺术跟其他的艺术本质上的区别是视觉艺术处在了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是数字媒体语境下以更的传播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呈现出来,这也体现了数字媒体的优越性。视觉艺术创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能把它的优势完美发挥出来,把视觉艺术传递方式与展现方法以高科技的新应用为载体完美展现出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视觉艺术的呈现方式借助计算机技术更好的表现出来,是使视觉艺术快速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视觉艺术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靠计算机网络技术,以不同的网络媒体为载体,对视觉艺术形成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产生良好的互动,从而完成视觉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3.2视觉艺术的多维创新

视觉艺术本质上讲就是对视觉信息传播的一种形式,不论表现形式的怎样变化,科技的怎样发展,视觉艺术的本质都是用来对视觉信息的传递。因此我们在视觉艺术创新的工作中,不能只把传播方式与呈现方式当作重点,而因对其本身的艺术特点进行深的探索与挖掘。视觉艺术创新工作中呈现方式不应该只站在以信息的角度来考虑,更加应该挣脱以信息为本的想法和艺术思想,只有视觉艺术通过对本质属性进行研究和创新,才能使传播的内容让人们印象深刻,这样才能起到传播的影响意义,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新的事物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应该对视觉艺术进行多维的创新,把视觉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的思想观念进行本质上的融合与创新,只有这样的结合才是确保视觉艺术创新的完整性。

结语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已成为目前媒体展现方面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意识对现如今的媒体表达形式所产生的影响很深远,本文从视觉艺术概述、视觉艺术的创新性的策略和视觉艺术创新的战略略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简单扼要分析,觉得目前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大致应该从内部的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外部的多种展现形式的创新两个方向来突破,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季晓奕.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15(03).

[2]杨春晓.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3]张柏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6).

作者:赵志勇

多元化视觉艺术论文 篇3:

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数字化保护探索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文章试图利用数字化保护技术,探索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生存现状,分析其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及价值,旨在为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保护及传承寻找到新途径。

关键词: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数字化

生活在云南省临沧市南美乡的拉祜族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早些年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和繁衍生息的岁月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财富。在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中民族图腾图形、服饰、民居、手工艺等具有较为典型的民族传统风格,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传统视觉艺术不仅具有装饰性的视觉审美功能,同时有着礼仪教化、记史述古的文化符号功能和教育伦理等职能。无论是从艺术形式内容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深刻蕴含着南美拉祜族民族文化底蕴,也是南美拉祜族民族智慧结晶的体现。

一、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生存现状

近年来随着临沧市南美乡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南美拉祜族经济收入有大幅提高,然而时至今日南美拉祜族依然保存着较为神秘而原始的图腾图形、宗教、民居、手工艺等民族文化传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身份。现如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飞速变化的时期,与此相应,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也进入了一个急剧变迁的时期。如新时代环境下科技文化信息的渗入对其传统手工艺发展产生的影响,地方政府扶贫政策开展中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对拉祜族传统民居形式产生了质的改变,等等。虽然南美拉祜族文化变迁在其文化发展史上从未中断过,但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近些年来的现代化变迁,无论就文化变迁的广度、深度而言,还是就变迁的急剧程度而言,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与此同时,在今天信息广泛传播的环境下,南美拉祜族鲜活的、草根的传统视觉艺术极少被外界人士认知,同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也出现断裂、传播滞后的现象。因此利用数字化技术重构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发展,也是振兴云南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分析

视觉是人类与世界的重要沟通和交流方式。视觉艺术是一种集形式与内容、抽象与具象、理性与感性、精神与物质为一体的独特语言,是人类自由表达、对话,诉诸视觉感知,共享信息的一种视觉传播媒介。视觉艺术作为沟通语言,其形态演进体现了文明进步的水平。同时视觉艺术的传播是人类复杂信息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人类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柱。临沧市南美拉祜族“原生态”的视觉艺术,即便是粗糙的民居、笨拙的手工制品、原始的图腾图形等,在今天仍能以其直观形式作为一种无声诉说的“思想工具”,传递着南美拉祜族祖辈的某种“意图”或“思想”。

然而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与新时代发展具有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调适的复杂互动关系。如果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适应新时代社会的要求,现代化的模式、体制、方针和政策也适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和少数民族的特点,那么,这种双向调适关系就能推动南美拉祜族在保持自身传统视觉艺术特点的同时实现其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反之,如果传统视觉艺术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代环境下的现代社会的模式、体制和政策的一些部分也不适应民族地区的实际和少数民族的特点,那么,这种双向冲突的关系就必将阻碍南美拉祜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现代转型也就必然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甚至于有时是充满痛苦的过程。

因此,对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进行艺术人类学数学化层面的审视。通过田野调查采集拉祜族服饰、建筑、手工艺品等传统视觉艺术最原始的、草根的图像及影像资料,归类整理后用数字化技术将其视觉艺术转化、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学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及运用,解决了新媒体视野下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现代化所面临的矛盾及存续前景问题,为我们逐渐被“融化”的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在传承与创新研究中提供了便捷实用的新路径。

三、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数字化保护的价值分析

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大多数与民族习俗、日常生活不可分割,表现在婚丧礼俗、岁时习俗等方面,传统的图腾图形、服饰、民居、手工艺等视觉艺术给人精神上寄托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操和精神。在信息科技发展高速变化的新时代环境下,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及传承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分析其传统视觉艺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原始、神秘和地方性的外衣下,让已经发生断裂、失传的传统视觉艺术形式在当今最前沿的数字化科学技术中保护与传承。一方面为其民族文化保护提供更加深层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使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丰富其民族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为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文化传承、保护及开发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使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的途径得到拓展与衍生。

(一)学术价值

深入了解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当下生存境遇,将地方性知识以及人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意愿杂糅在一起,在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形式、内容(意义)和功能方面,通过与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进行由内向外的拓展、传播和由外向内的吸纳、整合,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数据库,为南美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信息共享、保护传承、学术研究、参观观赏与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以最具代表性的南美拉祜族服饰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并系统整理出南美乡当地拉祜族老中青男女的服饰图片资料,以图片及影像真实记录其服装样式及制作工艺,建立起高精度的图形图像服饰数据库,即实现拉祜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存档,便于学术研究者通过互联网查阅信息,实现数字文化的信息共享。此外数字化技术服饰实物原态图形结构与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保存,也将是未来复制、还原南美拉祜族传统服饰的最具学术价值的唯一参考。

(二)应用价值

数字化技术是一种媒体手段,具有强大的兼容性,集合了声音、图像、文字、虚拟现实、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数字化技术的传播影响力同时也是其他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通过网络的传输,数字技术能覆盖全球每一个角落和领域。而视觉艺术以其艺术表达和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类历史不同阶段的媒介技术革新,及其在开创人类交流与社会生活新方式中的贡献。不同时代的媒介总是以其具体“物”的承载,而投射入精神、情感、思想、意识。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作为其生活实践的组成部分,在与其他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显示出自身的潜力。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其传统视觉艺术数据平台,并能够从多角度整合信息资源,即运用多媒体、数字存储、传输等技术,以数字媒体实现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大众传播。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使其传统视觉艺术服务于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崭新的思路,并且有着实现的技术基础和操作可能性,必将推动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保护及传承进程。

以临沧市南美拉祜族民居建筑形式为例,在新媒体时代下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利用数据库建立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其视觉艺术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对探索民族特色乡村小镇建设具有非凡的研究意义。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参与乡村建设,不仅是用材料对村寨进行视觉化,更为重要的是把传统视觉艺术元素和乡村建设的过去、把现在与未来联结在一起。在生产、消费、经济增长的时代,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嵌入到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之中,从凝视内容、凝视偏好、影响因素、凝视结果等方面研究创意民族特色旅游地的建设及其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力,也可为当地政府民族村落的建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促进民族地区文化走向新时代。

(三)艺术价值

临沧市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艺术价值主要是指其民族文化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以及通过它所反映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源,对中国的造型和装饰艺术有着精神的、理念的影响,它的艺术价值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会发挥不朽的作用。纵观南美拉祜族的民族文化,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当地的風土人情、民俗民风,是研究拉祜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数字化集合了声音、图像、文字、虚拟现实、影视动画等表现方法。通过数字技术,对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的还原保护,不仅打破了时空界限,而且从多角度整合了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的信息资源,使其视觉艺术的资料信息反映更为全面、直观、真实,观众对拉祜族视觉艺术信息的接收是多角度的、视听化、简易化的。

与此同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的运用,利用图片和数字影像构建即将失传和消失的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并通过数字化技术介入使其视觉艺术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特别是与创意产业结合,既有美学,又有秩序,并且这些美学不是虚构的,而是从当地民族文化、风土特色、日常生活转化出来的。多元化、多层次化地使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传播逻辑、语言和载体自成一体,在传播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实现“视觉”自足,并在广泛的领域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四、结语

在信息化大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技术参与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保护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临沧市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具有数字艺术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具有现实的操作可行性,是对其民族文化的再现、还原保护以及数据信息可视化。数字化保护能够使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实现资源共享与利用的最大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参与到南美拉祜族视觉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同时为南美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并促进拉祜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杨志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

[2]李炎.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当下性[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4]唐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5]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作者:字艳芬

上一篇:马克思理论转变论文下一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