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大批民办高职院校蓬勃兴起。然而,在民办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质量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学风却不容乐观,学风建設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充分认清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深入发掘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努力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已成为当前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1: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

了解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是实践基础,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理论基础。最后,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特点,提出了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民办高职;学风;调查;研究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大批民办高职院校蓬勃兴起。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民办高校658所,在校生446.14万人,其中独立学院322所、民办高职高专286所。2010年3月,《中国民办大学报告2010》部分研究成果发布。报告显示,如果把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大学也算在内,那么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几乎二分天下,各占一半。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专家潘懋元先生很早就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要走大众化发展的道路,必须依靠两根支柱,一根是高职,一根是民办”。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正式颁布,表明了国家已经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摆在平等的地位上,放在共同发展的大格局里,显示出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还体现了国家对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视。《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促进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有序竞争、协调发展”、“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职业教育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要做精、做特、做强职业教育”等,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于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视。可以说,从国家到地方,今后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搞得好不好,民办教育是关键一环;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能否顺利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很大。

然而,近年来,常听到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反映不少在校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学风状态令人堪忧,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学生不愿学、教师不会教、读完三年书、社会不需要”,成为社会评价民办高职院校的流行语。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来自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负责人也联合发出倡议: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头等大事来抓。学风是求知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

1.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调查情况

为了能够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状况,本研究选取上海四所民办高职院校(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震旦职业学院)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另选取一所重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上海师范大学)作为研究对比。分发问卷时,民办高职院校主要选取大二的学生,普通本科院校和重点大学主要选取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六所高校各随机分发约200份,共计1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1%。问卷采取不记名的形式进行,并结合相关访谈及个案研究,为如何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质量提供了比较丰富、可靠的素材和信息。

2.民办高职学院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A.学习价值观和知识价值观有所曲解

调查统计显示,民办高职大学生对学习并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观,追求功利结果代替了对知识能力的求索、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他们的学习目的似乎就是报恩和就业,说到底,就是自己将来工作好、待遇好,让自己和家人更好地享受物质生活,存在比较明显的功利性,对学习价值的理解有点肤浅,至于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考虑得比较少,服务社会、奉献祖国就更加抛脑后了。在提及关于为何就读目前专业的问题时,虽然超过1/3的学生(38.7%)是因为自身兴趣,但有超过1/4的学生是单纯考虑就业前景(27.5%),而真正考虑祖国需要的学生人数比例只有4.2%。至于对知识的看法,有近1/4的学生(24.2%)认为知识贬值了、社会分配不公。

B.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独立自觉性

调查统计显示,民办高职学生中有14.6%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非常清楚,具有长远目标;45.2%的学生比较清楚,具有大致目标;30.9%的学生只清楚短期的学习目标;9.3%的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目标。另外,在提及有关影响民办高职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时,有6.7%的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前途,所以厌学”。可见,大多数民办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是具有大致的概念,并非十分明确,且一般是以成就目标为主。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没有明确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前景没有什么期盼,就无法有效地引导学习,学习动机也会受到削弱,学习自觉性便会不高。关于学习上最缺少什么的问题,民办高职大学生中有34.5%的学生选择“独立自觉性”,26.6%的学生选择“意志力”,24.5%的学生选择“钻研精神”。

C.学习能力偏弱,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受环境影响最大

调查统计显示,超过2/3的民办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公办高校大学生相对偏弱,说明民办高职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普通院校认为民办高职大学生学习能力偏弱的人数比例超过了1/5,重点大学更是接近1/3。大部分民办高职大学生目前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及以上,中等以下的人数比例约为1/10。接近9/10的民办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兴趣下降。谈及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超过2/5的民办高职大学生归因于环境不理想,2/5的人认为是就业压力大。其他因素还包括学业压力、痴迷网络、同学影响和发展渺茫。而重点大学中保持学习兴趣稳定的学生人数比例也只略超过1/3。

D.影响学风的因素复杂,教风是主要影响因素

调查统计显示,学校的教学问题是影响民办高职大学生学习风气的最主要因素,约3/4的民办高职大学生对学校里所教授的知识表示不满,超过2/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呆板,其次是社会腐败、大学生连年扩招和知识贬值。

3.民办高职院校学风问题的成因

A.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

首先,国家未能有力保障民办高职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一些歧视性政策对教风和学风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易使民办高职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产生阴影,例如,“在民办高校教师的养老保险金缴纳标准和办理手续问题上,经过许多民办高校的多年呼吁,政府部门已经非常清楚,却迟迟不下手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也缺乏经费支持,申报课题受到歧视。而民办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大部分地方没有予以解决,即使有些地方下达了指标,也常由于条件的苛刻而很少发放;许多民办高校学生被排斥在一些政府组织的活动和评奖之外,有些民办高校学生参加活动得了奖,活动组织单位却不提供奖金,而要民办高校自行支付等”。因此,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不少优秀教师频频跳槽到公办院校,有人戏称,民办高校是为公办高校培养师资力量的。而民办高职的学生认为,他们高考时成绩已低人一等,在招生批次中被列在末尾;现在虽是大学生,但由于身上带有“非公办”的印记,在学习生涯和社会生活中仍要受到国家的不重视和社会的歧视,难不成只有公办高校的大学生才算“正统”,才是国家的未来、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而自己只不过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点缀与陪衬?国家既然调整政策让更多适龄青年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为何让自己进了大学后,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是地位偏低、待遇不公的高等教育?如此一来,一些民办高职学生就更容易产生自卑或不平的心理。

此外,高校扩招和高校等级制的影响。伴随着高校的扩招,上大学的难度大大降低,只要中学时期学习比较努力的学生,参加高考后基本都能上大学,只不过是就读的大学可能在类型和层次方面有所差别。除国家统考的高考外,还有部分高校可以进行自主招生,招收一定比例的、符合自己意愿和条件的学生类型。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难,只是要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比较难。

扩招以来,我国大学被人为地划分成不同的行政级别,等级最高的都是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等级往下就是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职等。与此相对应,在高考招生中根据学生的分数,学生被划分为不同的批次,分数批次高的学生就有资格进入等级高的重点大学,而分数低的学生只能进入等级低的一般高校。学生进入等级高的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后,地位高、待遇好,还可以在就业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应聘机会,免受很多招聘单位的“高校门户歧视”政策,被录取的希望也更大。要进入等级高的名牌大学、重点大学,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考高分。家长和学生意识到这一重点因素,便牢牢放在心里的重点位置,从小学起就盯着重点学校看,在分数上多花精力、狠下工夫,争取考试拿高分、排名靠前列,至于做人、做事等其他基本能力的发展,一概被抛到脑后。于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恶,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

B.改革开放深入时期,社会转型的影响

一是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传统的、封闭的观念向现代的、开放的观念转变。当前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负面、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开始渗透进大学校园,包括民办高职院校,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甚至误导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事业、对学习等的看法,让他们不能怀揣崇高理想,专心投入学习。现在很多学生充满功利主义思想,认为知识已经贬值,不是获得功利的必要条件,而功利是可以通过能力和手段获得,甚至是不正常的途径。也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对社会失去信心,对人生失去希望,觉得认真努力学习,并非就能改变与别人的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距;而不认真努力学习,却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地位等。于是,与其认真学而无所获,倒不如轻松自在地混过每一天的大学生活。

二是社会信息化的影响。由于社会的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平了。然而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非法信息、虚假信息、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此外,沉溺网络游戏,也成为了现今很多大学生的明显问题。调查统计显示,“对网络越来越痴迷,对学习不感兴趣”也是影响民办高职大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的学生人数比例为14.0%,排在第三位。

C.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短,不少教师都是从公办本科院校毕业或从公办院校退休后再应聘到民办高职院校工作,他们很容易把公办高校的教学模式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还有部分教师把教书和育人严重割裂开来,为不良学风埋下了伏笔。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目标定位存在偏差,教学内容脱离实践,教学方法不够妥当,教学管理存在漏洞。

4.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A.国家应适当调整高等教育政策,切实保障民办高职师生的权益,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早在1993年,我国就颁布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其规定“民办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学生享有与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民办教育促进法》里也重申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只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力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落实,民办高职院校及其师生所受不平等待遇的境况必能得到改善。民办高职学生的地位提高了,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自然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就会增加。

B.加强思想教育,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德育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要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1年10月18日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地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C.牢固树立高职教育理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颁发的[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与普通高校有明显的不同。如,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育人育能;德育为先,教会做人”的办学理念,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创造能力、高尚人格”的职业技术型人才;树立起“人人育才”的教育观、“人人是才”的人才观、“人人成才”的发展观;对教师的要求是“教会学习,教会做人”,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对学校的定位是“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以品牌专业建设为特色,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核心,多专业、多种办学模式协作发展”;所树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以德育为核心,结合就业市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形成‘品质+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坚持“崇尚规范,以质求胜,无愧社会”和“拥有一技之长,兼具外语工商”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形成外语与专业相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应用型技能型外语人才为培养目标。可以看出,这些民办高职树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明确,既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也反映了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特点的清醒认识。

D.把握职业教育的核心原则,改革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工作的干部、教师必须研究职业教育规律,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把握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原则,就是“6+2”基本原则。原则中的“6”指的是: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项目任务载体;④能力实训;⑤学生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原则中的“2”指的是: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等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上课方式。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依赖集中培训等上课的方式。

E.以学生为中心,改善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学风。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入手,多角度、多方位地给民办高职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与切实的帮助,促进他们有效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例如,北京有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实行全员、全方位、全天候的全程“三段式”管理模式,即指导教师的课堂管理、专职辅导员的跟班管理、楼层老师的生活服务管理,收到较好效果。该校还先后在学生中开展“抹阴影、树信心”、“克三难、树恒心”、“学本领、树理想”的教育活动,受到学生欢迎。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了“三带三不带”的教学质量月活动,要求每名学生上课时必须“带教科书、带笔记本、带笔”,“不带手机、不带食品饮料、不带与教学无关的物品”。每天都会有辅导员、教师、管理人员站在教室门口检查“三带三不带”的情况,只要查到学生没有做到“三带”,就必须立即回寝室带全。最终,学生养成了“三带三不带”的良好习惯,学习也比以前认真。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的“一个关键,四个结合”在学风建设中成效显著。所谓“一个关键”,指的是系主任是关键;“四个结合”是指①爱学生的同时,还要严格要求,爱与严的结合是育人的基础;②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教书与育人的结合是育人的保证;③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是丰富育人的两个重要阵地④人治与法治结合,使得育人更科学化。习惯成自然,这就是养成教育。制度开始执行时会不习惯,但“贵在坚持”,坚持下来就自然了,就形成了一种文化。

总之,学风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教师严谨治学,营造良好校风,全面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系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商务系行政副主任)

[1]周孟全.构建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9.06.09

[2]教育部.全国高校学风建设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5.05.17

[3]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华芸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2: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 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大批民办高职院校蓬勃兴起。然而,在民办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质量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学风却不容乐观,学风建設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充分认清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深入发掘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努力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已成为当前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对策

学风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学习态度、思想品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相继产生,其中学风问题就是民办高职院校最普遍存在的、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因此,必须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一步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

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并不理想,总体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有的学生思想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考试,为了拿个毕业证书,对大学的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缺乏科学的规划,大学生活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二)学习习惯不良,缺乏学习自控力

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恰当,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又不愿意主动地向老师请教,或者向同学求助;学习不刻苦,缺乏钻研精神,每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出现;对自身要求不严,存在逃课旷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

(三)礼仪意识淡薄,缺乏文明素养

知书懂礼,是衡量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促进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学生平时不尊重教师,不能与同学团结友爱;缺乏礼貌,不注意文明礼节,缺乏与教师、与同学沟通交流的意识。

(四)贪图玩乐,追求享受

有的学生沉缅于谈情说爱、上网、玩游戏、聊天、看小说等等,而对校园文化活动不感兴趣、对学习莫不关心,对学习风气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二、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和不足,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归结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大环境对学风建设的客观影响

1. 国家教育政策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录取在本科院校之后,随着高校扩招,民办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更是持续性的下滑,所招收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甚至有的学生不喜欢读书。与此同时,国家对民办高职院校不够重视,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也不高,甚至带有一些歧视。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容易产生自卑或不平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不仅在学习成绩上低人一等,而且上的大学也被人看不起。由此导致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比较消极,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竞争意识不强,缺乏上进心,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甚至自暴自弃,无心上学。

2. 社会不良风气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滋生的拜金奢靡、急功近利、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逐步蔓延到校园中来,这些不良风气对学风产生了较强的冲击,导致学生产生攀比、浮夸、慵懒、功利等学风病理现象。不少学生认为功名利禄的获得,通过金钱和人际关系等不正当的途径会更加快捷简单,而文化知识已经贬值,专业技能也已不再重要。

(二)教师教风与管理育人对学风建设的直接影响

1. 教师教风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精神、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被统称为“教风”。教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风建设的成败。有的教师缺乏工作热情,自身教学水平有限,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枯燥,导致学生无心听课。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不管教育方法,不追求上课质量。有的教师从公办院校退休后再应聘到民办高职院校工作,他们容易把公办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导致目标定位存在偏差,教学内容脱离实践。

2. 教学与管理相脱离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教育,教书育人也。意即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书本知识,还要育学生做人道理。而有的教师却把教书和育人严重割裂开来,为不良学风埋下了伏笔。有的教师只知道向辅导员或学院领导反映学生的不足,将一切问题归结于学生素质差,而对于学生上课迟到、睡觉、吃零食、玩手机等课堂违纪行为却不予制止,不予管理;对于方向课、选修课,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的,且来自不同的院系,这些课程的课堂管理相对较难,学生迟到旷课现象严重,有的教师则见惯不惊,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这都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建设。

3. 學生工作队伍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近年由于高校扩招,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加,导致有些学校专职辅导员所带的学生人数过多,辅导员无法详尽地了解学生信息,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学生工作队伍的管理意识保守、管理方法陈旧,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学风现状思考科学的管理办法,制定新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校风的重要条件,也是学院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前提。为此,应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思想引导、教风建设、队伍管理、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索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思想引导,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因此,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院系领导、学工成员联系班级等工作。建立从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到每学期的博雅教育,再到毕业期就业指导教育这一全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指导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重塑自信、打造健康心理、提升礼仪素养;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内在动力。

(二)加强教风建设,强化教师主导作用

1. 提升教学质量

良好的教风对于形成优良学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风建设的成败直接与教师教风的好坏挂钩。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应转变备课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不仅要因材施教,也要因人施教;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互动,是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校或系部可组织开展教学研究、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等活动,规范教学工作;开展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竞赛,优秀教案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2. 严肃课堂纪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课堂纪律的第一管理者。教师在课堂不仅仅是授业解惑,同时也要传道育人。教师应严肃课堂纪律,对学生迟到、早退、交头接耳、玩手机、睡觉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制止并给与适当的批评,经批评教育不改的,课后报相应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所在院系予以教育和处理;应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可通过点名、签到、课堂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考勤,做好记录,并在学生总评成绩中予以体现。

(三)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系

1. 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规范选聘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考核制度。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不定期的到课室巡查,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堂纪律;应经常地走访宿舍,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学生干部和党员应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于律己,并影响和带动周边的同学,共同创建优良学风。

2. 完善学风建设工作管理体系

学风建设并不只是辅导员、教师的责任,也不只是某个班、某个部门的责任,要加强学风建设,使工作显有成效,必须全校动员,全民参与。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学风建设工作管理体系,成立以院领导牵头,教务处、督导办和学生处为监督,教学系部抓落实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同时,加强目标管理,进行定期考核,使学风建设成为全校齐抓共管的工作。

(四)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实效

1. 日常管理制度

通过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课堂检查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条例,使学风建设常规化、制度化。同时,对于违纪学生,我们结合《学生手册》和《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进行相应的处分,从而教育和警示学生要自省自律,养成健康的学习风气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学生工作者管理制度

制定《辅导员岗位职责》《班主任日常工作细则》《辅导员、班主任考核评优办法》等相关制度,使学生工作者在学风建设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科学管理,明确工作要点和重心。通过考核评优,调动学生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激发工作积极性。

3. 评先评优激励制度

制定《学风建设表彰方案》《“五四”评优制度》《奖助学金评测办法》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先进班集体和各类优秀学生的评选办法,做好各类评优工作。并通过各种媒体媒介大力宣传、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典型,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激励广大学生照差距、迎头赶上,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风建设作为民办高职院校一项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是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大力发掘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才能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可以让民办高职院校在未来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褚淼.从学风调查情况看民办高校学风建设[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12).

[2]高竟玉.高职学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1(29).

[3]贾新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作者:何标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篇3:

浅谈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摘 要】高等学校的学风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学风建设更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出发,分析学风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对策

一、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

(1)学习态度不端正。民办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认为接受学校的教育是为了“混”张文凭,对于学习成绩听之任之,因而出现经常逃课、沉迷小说和网吧的现象。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抄袭过关;为了考得好成绩,甚至不惜冒险作弊。

(2)学习动力不足。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民办”两字很敏感,同本科批次的独立学院甚至是公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自信心不足,自我感觉低人一等。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虽然能够正视现实,努力向上,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学习缺乏动力,得过且过。

(3)学习纪律松散。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纪律松懈,作风疲沓,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自习缺席、无故旷课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侃大山、逛大街、玩棋牌、谈情说爱;有的学生上课睡大觉,或看小说杂志,或发短信、听音乐等。

二、民办高职院校不良学风的成因探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1)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压力大,学风建设底子薄。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自主办学,自负盈亏,发展历史比较短,民办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因此,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院校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发展压力。民办高职院校决策层把办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发展规模上,对于学生管理则侧重于维护学生群体的安全与稳定,而忽视学生的学风建设。

(2)学生入学基础差.影响学风建设。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专科第二批录取的学生,其分数与专科第一批次学生的录取分数平均相差约几十分,有的预科生甚至要相差上百分,这样无疑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些学生有部分是高考没有发挥好,但更多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进入大学后,没有认真反思改正,仍旧沿袭那些不良的习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3)教学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有薄弱环节,影响学风建设。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授课老师有相当一部分是外聘的,有的老师缺乏责任心,只教书不育人;再加上教学内容陈旧,授课方法单一,书本知识更新缓慢,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民办高职院校一线学生管理队伍主要是专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这些管理人员主要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中进行招录,他们大多数比较年轻、缺乏学生管理的经验。

三、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以规章制度保障学风建设。民办高职院校应当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严格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育人环境增进学风建设。民办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文化生活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3)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优良的教学质量促进学风建设。民办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评选和表彰师德优秀群体和师德标兵等活动,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的氛围。大力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结合起来。

(4)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以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引导学风建设。民办高职院校要不失时机地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师德建设,针对学生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理想教育,不断提高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对学生管理教育的认同感,培养其敬业和奉献精神,自觉地履行管理育人的神圣职责。

(5)开展学习竞赛,以竞争机制激励学风建设。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应注意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励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群体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取长补短、优化品格。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包括外语和计算机等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单项和综合考核评估,实行“奖优罚劣”,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风建设。

总之,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关系到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战略。优良学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基本规律,需要认真分析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键难点。各方面只有真抓实干、齐抓共管,民办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孔祥芝.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初探[J].时代教育,2009(8):116

[2]尹田生,吴鸣.关于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改进对策与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5-26

[3]李晓蓉.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教育理论研究,2010(8):141-142

作者:曾其祥

上一篇:运管所稽查队长竞聘演讲下一篇:争当四好少年演讲稿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