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德育发展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新时期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内外德育发展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内外德育发展论文 篇1:

论三位一体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文章阐述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全面分析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提出教育观念时代化、教学方法多元化、课程考试全面化等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以促进“三位一体”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国内外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三位一体 本科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兴坤(1971- ),男,山东阳谷人,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王英(1971- ),女,四川仁寿人,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诉讼法。(重庆 408000)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而言的,其内涵主要有三:一是有别于学术型人才的实践型人才。所谓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理论与应用研究并创造新理论与新知识的科学研究人员,如数学家、文字学家、法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与经济学家等;而实践型人才是指将学术型人才研究与创造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自然与社会实践的实际应用者与具体操作者,如律师、工程师、注册会计师、医师、绘图员、焊接工等。二是有别于技能型人才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自然或社会领域的特定业务操作,把设计、决策、思路与方案等思维形态直接变成现实存在的实践型人才,如测绘员、会计、护士、社会工作者、电焊工等;而本科应用型人才则是高素质实践型人才,其能力不限于特定业务技能操作,其不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与深厚的理论素养,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自然与社会实践,完成技术设计或方案制订任务,而且能解决行业内的技术难题,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与领域创新。三是“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以把理论与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作为其核心内涵,即其具备以学科理论的眼光提出、分析与解决实践中的专业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丰富与发展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仅限于掌握学科知识与基础理论或熟悉某一特定业务技能。进一步说,本科应用型人才就是“以能力为本位”,将理论知识素养与应用操作技能相结合的高素质实践人才。

二、“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分析

“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为理念的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的“一体”就是定位于一个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此模式的“三位”就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个理念。价值塑造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与保障,能力培养是本科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的核心与本质,知识传授是本科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的实现手段与工具,三者缺一不可。

(一)一个定位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多数大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一线生产经营与服务管理工作,相应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相当一部分高等本科院校所追求的目标。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不仅需要众多政界、商界、学界的专家级人才,还需要数以千万计面向生产与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任务不可能仅靠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来完成,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非研究型大学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应承担起此项重任,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级智力保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解决高难度的实践问题。因此,“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目标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顺应全球化趋势与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要的。

(二)三个贯彻理念: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

1.价值塑造。价值塑造即德育,其出发点是确立积极价值观,落脚点是养成健全人格。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价值塑造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理念中,价值取向比能力和知识更为重要、更为关键,其作用高于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对人才培养的意义最为重大。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能力与知识,而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健全的人格,不但很难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无法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有时还可能会成为无用的“废品”,甚至成为有害于他人、社会与国家的“毒品”。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最主要的场所,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更要重视价值塑造。具体到“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就是把学生价值塑造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并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使学生既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与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积极的价值观与健全的人格。这里的积极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分三个层次: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里的健全人格为健康的性格特征与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如独立自强、厚德包容、自尊自信、敬畏道义、勤勉不怠、勇于开拓、不屈不挠、果毅坚定、崇尚道义、旷达乐观、善于合作、谦虚谨慎、志趣高远与知行合一等系列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以上这些积极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都是个人追求方向融入社会进步主流,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所必须具备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时时伴随着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将其内化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将他们造就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能力培养。能力是指完成某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能力与人从事的特定实践相联系,离开了具体实践应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有别于农业与工业社会“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育理念,当今人权与网络信息社会的现代教育则“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在教育中以培养能力为主,将所传授的知识转化为人的个性能力,应用于自然与社会实践,产生积极的实践效果。一个人如果只死记硬背书本上或教师讲授的知识,不能应用于实践转化成能力,就会成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呆子。进一步说,重视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使之具有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而且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随着人权与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人的个性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受教育者以依照自己的个性构建符合自身价值与发展的知识体系为手段,以最终要将这些知识转化成自身独特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的,从而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因此,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之义,能力培养也是“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具体说来,本科应用型人才在教育与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包括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学习能力,其中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最为重要,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业务任务能力的高低,思维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创新能力的高低,表达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高低则影响到发展能力的高低。

3.知识传授。知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结果的总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晶。从大处讲,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国家的发展,都需要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从小处说,无论是个人作为学术型人才认识世界,还是作为实践型人才改造世界,都必须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为手段。人类教育的发展史也表明,任何国家与民族的教育都是从知识传授来开始培养人才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能力的培养要以相应的专业知识为前提,离开了知识传授不可能培养真正的能力,特别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应用学科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不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素质根本无法胜任其实践任务。现代教育理念虽强调以价值塑造为人才素质的基础与保障,以培养能力为人才素质的核心与本质,但并没有为此否定知识在人才素质培养过程中的手段与工具作用,学生的价值塑造蕴含于教师的知识传授之中,学生的能力培养转化于教师的知识传授之间,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理念在造就高层次人才上缺一不可。进一步说,当今教育之所以把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本位,不再仅以灌输知识的多寡作为评价教育成效的最高标准,强调知识是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塑造价值与培养能力的必需手段,而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终极目的,从而回归教育促进人个性化发展与多样化成长的本质功能。在“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依自己的个性、潜能与社会境遇,逐渐建构起符合自身个性需要与发展的知识体系,通过课堂内外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进一步将其内化为积极价值观,转化成自身能力,从而实现人格健全、实践能力强与厚理论知识的现代教育目的。

三、“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育观念时代化

当今时代,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处于深刻变化之中。从国际上看,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世界经济呈一体化趋势,各国在人才、资本、信息与技术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从国内来看,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历史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成为国际社会第二大经济实体。为应对当今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与社会激烈竞争和促进国内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与健康发展,中国社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在经济、技术、管理与社会服务等社会应用领域急需数量巨大的价值观符合现代文明方向、人格健全、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国内发展。在这种国际国内新形势下,为适应时代发展新潮流,教育工作者必须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客观需要。从高等教育观念的时代化方面来看,在“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要完成如下三个转变:第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当今国内外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与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需要千千万万生产、管理与服务的各行各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这些具备实践能力与扎实知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必须由高等本科院校来培养,高等教育的使命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第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为内容,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模式,其有效弥补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考试分数至上、片面重视智育的培养、抑制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等应试教育模式的不足,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知识本位强调教育的核心是把所谓确定性与普遍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与人权时代,知识的不确定性与非普遍性增加,当今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接受以传授适合自身个性与潜能发展的知识为手段,以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顺应这一变化,在教育与教学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表达与学习等应用能力为核心,而不能只单纯地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教学目标与任务。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基于应试教育与知识本位的需要,大部分高校教师主要运用单一的灌输式讲授法,此教学方法虽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是掌握大量的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的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为克服讲授法的不足,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现代教育理念,必须以多元的教学方法代替。在“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育与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第一,在价值塑造上运用以互动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群。互动法教学一是可以通过广泛地接触与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建立健康和睦、亦师亦友的亲密师生关系,纠正大学教师与学生关系因互动少而情感日趋淡薄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学生的感情和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有志向、有抱负、有责任与敢担当的人生观;二是可以通过师生对学科理论前沿、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等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养成学生独立、自强与创新等健康人格,培养平等、自由与民主等现代文明人的意识;三是可以通过课堂内外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不同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因个性、文明与地区等差异而相互尊重、宽容、包容与欣赏的合作性人格。除互动法外,为使课堂更有活跃性、现实性与情趣性,教师还可适当采用探究法、情境模拟法与案例法等教学方法,探究国内外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典型道德与法律案例,模拟特定的社会问题情境等,以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乐观、坚韧与果毅等价值观。第二,在能力培养上运用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群。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文学科专业上的理论知识传承、丰富与发展问题,还是涉及当今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的难点、焦点与热点,都要运用问题教学方法,同时结合探究法、项目设计法、案例分析法与讨论法等各种教学法,启发学生积极与独立思考,并相互进行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使其提出学科性或现实性的问题,进而加以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最终提出理论上与实践上的书面思路与方案。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既培育了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书面写作与口头交流等表达能力的提高。第三,在知识传授上运用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群。广博而深厚的理论知识是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手段与工具,教师要把学生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高效率传授知识恰是讲授教学方法的优势,因此教师在知识传授上要以讲授法为主,同时为克服讲授法抽象枯燥的不足,增加教学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法、情景模拟法与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形象、更生动地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体系,成为既具备健全人格、又具有厚理论基础与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考试全面化

考试不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评价与反馈等积极作用,而且还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受应试教育与“知识本位”的观念影响,现今大部分本科院校课程考试内容仍以知识为核心,采用单一的期末笔试形式,以书面答题获得的分数多少考查学生记忆与理解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与准确性。这种课程内容片面的考试方式无法反映出学生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真实情况,发挥不出考试的导向、评价与反馈等作用,不利于“三位一体”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当今时代潮流方向与高等教育规律相违背,为此必须对此种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在课程考试内容上实行全面化,即课程考试内容不仅仅要测试掌握知识的多寡,还要关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人格养成状况,同时又要考核学生实践、思维、表达与学习等能力的强弱,如此方能满足素质教育与“能力本位”的需要,促进“三位一体”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试内容的全面化必然要求课程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即把课程考试内容全面化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与之相应,还要进一步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单一化课程考核形式,即不再把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单一期末笔试作为主要课程考核形式,期末书面考试获得的分数结果也不再是学业成绩的主要依据,而是以多样的手段从价值观、能力与知识等方面按比例确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实施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具体地说,课程考试不仅仅要把期末笔试结果作为考核形式,还应把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课堂内外思想品德表现、课堂上下讨论与答辩、学业论文的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方案或项目设计等能体现学生价值观、人格与能力的载体都纳入考核形式,以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价值观、人格、能力、知识等方面应具备的素质,促进 “三位一体”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钱颖一.论大学本科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1).

[2]杨兴坤.论新知识观视域下的应用型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35).

[3]刘民,田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变与不变[J].高教探索,2015(8).

作者:杨兴坤 王英

国内外德育发展论文 篇2:

谈“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新时期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方法是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好坏。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格、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的体魄是人才的内在要求,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这些目标的实现。

一、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素质;就是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和谐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大学生看做受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启发他们的教育要求,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鼓舞学生,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 “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

(一)“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和根本,人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又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大学生,以科学发展观教育大学生。

(二)“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势的需要

新时期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首先,从国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的增加、教育的普及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人才竞争、职业竞争、岗位竞争。当代大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素质,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多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需要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唤醒他们的政治热情,以关注社会民生。其次,从国际情况看,冷战结束后,国际敌对势力将“西化”的目标锁定在中国,各种消极的思想及文化乘机而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及品格。这就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科学精神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帮助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克服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需要,忽视甚至否定了个人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社会性功能,忽视甚至贬抑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作用,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必须德育为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必须要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与为了人的自身发展统一起来,既要强调社会需要,又要重视大学生的个人需要。要根据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安排教育活动,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发现和开发他们的潜能,为他们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既使他们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代新人。

三、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手段工程,是一个主体和客体良性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客体,老师的作用是教育和引导。因此,不能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过去我们常把对教师的尊重片面理解为师生之间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信奉“师道尊严”,使师生关系扭曲,甚至对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正视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同质和均衡发展,应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气质、性格、能力、爱好、优势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切忌“一刀切”和过分强调共性,要注重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需求,然后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三)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大舞台,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各高校要不断丰富、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经受锻炼。要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贴近学生,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就业环境的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并由此引发了多种心理问题及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墨守成规,夸夸其谈,肯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各高校应在强化“两课”教学的同时,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积极开展心理保健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文明生活等具体问题。要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机遇。通过网络可以更多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础。因此要抓好校园网络建设,要扩大校园网地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通过校园网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要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2]郑邦山.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J].郑州大学学报,2005(4).

(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王文华

国内外德育发展论文 篇3:

以动为主 健身育人 综合发展

“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对国内外教育发展及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回应,也是在“一期课改”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更是对走向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建立结构优化、内容优化、形式优化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探索。

一、课程理念显现新走向

体育与健身课程,从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进一步从单纯“育体”和重“动作技术”发展到“育人,健身、健智、健心、健美,平衡身心”,培养学生健身的兴趣、自觉锻炼的习惯、体育健身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以重视健身运动技术、技能、方法的作用和对心理、道德素养的广泛影响为突破,强调指导学生获得关爱生命、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知识与方法,强调学科知识与个体经验、健身技能学习与健全人格塑造的整合,实现强身健体、培育养成的功能。

1.课程名称的新变化

上海“二期课改”将体育课程名称由《体育与保健》改为《体育与健身》,它揭示了从体育走向健康的关键流程——“健身”,抓手更适切,意义更深远,凸现了以课程为载体的身体教育,以健身为主线的实践活动,以运动为特点的学习经历,重视其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2.课程定位的新提法

(1)明确提出“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强化身体练习是体育与健身课程最基本的实施形态,从质的层面有别于其它任何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强调了思维活动紧紧伴随的特点,清晰地揭示了充分利用身体练习时思维活动所产生的不同激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增强身体练习的效果。

(2)明确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学科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基础扎实、内容宽泛、灵活有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以学生的健康为主旨,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健身育人为课程指向,突出基础要求和课程整合,在学生获得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同时,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把健康要求落到实处。

3.课程目标的新阐述

明确提出“掌握体育与健身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运用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评价健身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形成体育运动爱好和特长,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获得健身情感体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课程总目标,将素质教育和未来建设者的培养目标融入其中,并由学段目标和内容主题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水平逐级细化,确保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整体健康目标的实现。

4.课程内容的新组合

以“三维健康观”和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充分考虑国内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体现“构建基本扎实、内容宽泛、灵活有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的基本理念,按体育功能和健身活动方式,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基本内容Ⅰ、基本内容Ⅱ、拓展内容和研究型课程内容示例,对其中的基本内容Ⅰ提出了学习水平A或B要求,并以主题模块形式加以组合。

具体为两大类:一是健身实践主题(运动类),主要指基本活动或基本运动、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等内容;二是健身理论(知识类),主要指与健身有关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体育知识、文化等内容,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体育科技发展的联系,丰富了学生体育学习经历,留下了学生、教师和学校选择的空间,体现了发展性、整体性和选择性。

5.课程实施和评价的新做法

(1)改变了原先划一、硬性和被动的要求,从教材编写、教学建议角度,提出了“基础性与发展性、健身性与兴趣性、科学性与教育性”内容选编要求,以及把握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重视教学组织等建议,在操作层面的要求上更开放、指向上更宽泛、内容上更丰富、形式上更多样,既规范了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又为区县和学校设计多样化的实施方案提供了能动的空间,使课改理念渐渐体现。

(2)从过去比较重视学习结果的考试、测验和评价的做法,转向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既重视绝对的成绩,更重视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及教师、同伴和自我多元主体评价方式,主动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联系,调整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操作要求,重视过程管理和学习经历的记录,在真实反映体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同时,增进情感交流,了解自我、设计未来学习的目标,激励主动学练,实现持续发展。

二、教材编写新呈现

新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方案》和《体育与健身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以德育为核心,聚焦学生的发展,突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上发生变化,增进健康。

1.新构思

(1)打破了学科的封闭状态,以学科为基点、健身为主线、培育为导向,强调体育学科与各学科的“牵手”,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过程,实现“三元合一”的体育课程目标。

(2)遵循认识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淡化完整的教材知识体系,突出基础中的重点,以主题学习模块为单位,呈现教材内容,反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和不同要求,提供科学、合理的学练方法。

(3)从充实基础知识、改造运动项目、拓宽民间民族体育和引进新兴体育项目入手,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承、体育规则的传授和自我保护、帮助的介绍,多视角丰富教材内容,吸引学生主动阅读和快乐学练。

2.新改变

(1)凸现体育学习“以动为主”“室外为主”的特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明确体育教材的使用不同于其它文化知识类学科的特点,对新编教材的品种体系从学生用书、教学参考资料和配备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2)依据教材内容的选编要求,一至十二年级连贯设计、统整取舍,确定了“放大基础、做实重点、指导操作、链接拓展、学生受益”的操作原则,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如基本内容Ⅰ设置三个学习模块:基础知识、基本活动或基本运动、核心健身项目,并在不同学段有所侧重,回应学生的需求,显现教材编写的特色。

◇学段教材内容的结构

小学:以基本活动为主,较少健身项目的浅显内容,涉及4+1个主题模块,比重约85%+15%。

初中:以基本运动和健身项目为主,较少运动项目,涉及7+2个主题模块,比重约80%+20%。

高中:以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为主,把基本运动融入对应项目体能的发展,涉及7+4个主题模块,比重约75%+25%。

◇教材编写的特点

新教材的编写,在体现多元的教育功能、尊重学习经历和主体地位、理论服务于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带来积极影响。它调整了教材体系,变化了呈现序列,降低了知识要求,舍去了划一要求,列出了明确的知识和主要方法,突出了安全教育、防护教育和自我教育,将学习评价融入学习过程的主要环节,并提供相应的链接,引导学生认知、训练、互赖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的新关注

体育与健身教学突出“以动为主”,力求实现由传统的“身体运动”向“脑体兼动”方向转变,倡导接受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练、想、说交织又和谐的学习过程,融入服务于课程目标达成的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抓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设计多种课型,采用多样方法、手段实施教学,从而获取课堂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有:

1.单元、课时联动,规范操作有形

2003年起,帮助教研员、一线教师重建“单元设计”的行为,提出以单元教学流程的设计研究为重点,树立内容设计的整体意识,引入运用课堂教学机智的思考,建立教学模块与模块组合的概念,明确提出备单元12个、备课时18个要素和样章,引导其进入以“要素”为视角的备教学程序,使课前准备规范、具体,改变了原先淡化单元或完全没有单元的现状,强化了单元设计的意识和价值取向,在新教材试验初期留下了规范操作的印迹。

2.以动为主教学,渐显八种行为

◇精讲多练,挤出时间让给学生动体

对四段式体育课而言,精减开始部分、结束部分及四个部分过渡所占用的时间,强调教学组织的紧凑性;削减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教学组织等时间,用简洁、扼要的语言和演示,配以直指教学重、难点解决的练习,采用集体划一或分组按要求或个人按量化指标的练习方式,强调教的简要性;提倡讲练结合,练多讲少,练中感悟,确保一定的重复度,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纠错和辅导。

◇渐进要求,承认重复提供适切阶梯

反映体育教学螺旋上升的教学特点,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认同对已有知识和技能重复性强化的必要,认同教学设计需要温故知新的环节,从身体练习的难易安排、动作质量的提高和运动负荷的确定等方面,提供可行的上升阶梯和空间,并安排必要的调节性练习,让学生能跳一下摘得“苹果”。

◇适宜负荷,学段有别合理消耗体能

体育课落实“运动负荷”是体育课践行科学健身的主要渠道,也是体现以动为主的特征性安排,它有别于其它文化类课程的“静”,就各学段的学生而言,课中的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安排,必须结合学生现有的基础、所授内容主题的特点和教学进程的时段智慧取舍,一般小学生较大密度较小强度、中学生较大密度中等或以上强度至较大密度和大强度等,且课中运动强度较大的时段在准备部分的中后和基本部分,给予了充分关注。

◇上下兼顾,联动年级课次确定内容

体育教学往往一则内容主题从小学到高中均会出现,对于同样的内容出现在不同年级或课次的教学,在看似重复中教出并不重复的课来,这是一道所有体育教师都面临的难题,教师需充分考虑执教年级、已有的基础与“主题单元”的关系,设置不同强度、难度并逐级上升的练习要求,既兼顾纵向的学习要求,也反映横向递进的学习过程,做到留有余地,渐进发展。

◇平等互动,显现学生主体课堂交融

体育教学的动态、开放和交互等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与学的双向性,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中所表现的和蔼态度、亲切语言、启发点拨、汲取见解、观察调整及拉近与学生距离的举止,留下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积极互赖和互动的印迹,对学生主体的认同,已在教师换位设计的文案中、教学实施中得到了印证,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也为“交融”创造了良好条件。

◇育人相融,凸现内涵实现身体教育

体育与健身课程蕴含“育人”价值已被多数教师接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逐渐形成了从内容主题内或外分析、挖掘它的取向,力求在身体教育的同时,结合其特点融合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爱国、爱集体的情怀,认同生命健康的重要,较好地实现了从单一的体育项目学习到动体与育智、育人相结合,拓宽了体育教学的功能。

◇确保基础,聚焦体能获得健身能力

现在的体育教学以确保基本内容Ⅰ、略加基本内容Ⅱ和适度拓展为抓手,全面指向基本内容的教学,力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度重复与运动负荷有形等操作,及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导向,夯实体能基础,并通过健身项目的学习和练习得到必要的强化,实现学以致用。

◇安全可行,全程可控的教学软硬件

安全是实施体育与健身教学的基本前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渐渐积累了确保安全的经验和合理应急措施,如场地安全、器材安全和活动组织安全,将“课前健康询问”、“保护与帮助”和“安全提示”作为教学设计要素之一,引导教师确立安全意识,思考具体的操作方法。

四、学科教研的新路程

教研是课改研究成果进入学校全面实施的重要媒介,更是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参与课改、勇于实践、改善行为的重要环节。近十年来的学科教研与教师的课堂实践结伴而行,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有:

1.打造师资队伍,服务基层践行

以专题授课、研学答疑、试验学校展示、调研跟进解疑等方式,解读《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宣传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引导教研员和教师转变观念,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敢于实践和勇于探索,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的设计和学法研究,注重学生的内在变化和过程性评价,帮助教师建立课程意识,养成谋划、规划教学的行为,促进课堂渐变。

2.多级教研联动,营造共研氛围

以学科教研“四动”,即市、区(县)、校与区域间联动,市学科教研与“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名师基地”等互动,项目研究与任务下达驱动,调研、研究与交流展示、展评带动等方式,整合多级教研资源,侧重于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力、教学基本功的强化和教学常规的重建,侧重于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的落实和课程计划的研制与实施,引导校本研修从琐碎记事到研究教学、解决问题和积累做法,培育学、做、思合一的共研团队,形成促进教科研的制度和做法,如每四年一次的学校科学论文征集评选和报告会,教研员组成的六课题研究组等,体现了指导力、执行力和研究力。

3.聚焦课堂教学,设计专题引领

以“做好课前、做细课堂、做实课后”为抓手,建立完善课堂的长效机制,将关注课堂从突击性转向常规性,从应景性转向长效性、从表面性转向实质性,立足于教育规律、教育对象和教育微观的探索,充分认识学科教研“专题设计”含义,借助常规教研、教学视导、教学展示和网络教研等形式,突出教研重点,清晰教学“五环节”的操作流程、教与学方式改善的路径,再现教材教法的研究,让教师在聚焦教学的活动中学到或悟到他们所要的答案,体现教研的针对性。

4.学科教研的主要形式与运作目的

专题讲座解读文本→专题报告服务解惑→课堂实施调研跟进→案例研究思考问题→展示观摩辐射经验→教学论坛引领思变→展评竞赛联动培训→项目研究突破瓶颈。

作者:徐燕平

上一篇:半年国企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社区民政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