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种业发展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种业安全研究

摘要:“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影响着粮食产量安全,控制了种业,等于控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和食物的供给。我国种业起步相对国外较晚,发展时间较短,自《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业市场化也就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国内种子企业“多、弱、小”,品种选育及推广水平非常低。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种子消费国,常年用种量为125亿公斤,市值达600多亿元,并且持续增长。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孟山都、先正达、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公司登陆中国市场,凭借完善的管理体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丰富的品种推广经验,这些跨国企业迅速占领中国种业市场,民族种业的生存空间被大大缩小,严重威胁我国种业安全。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种业科研能力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中国种业科技研发实行“双轨制”,造成科研院所研发能力强,但是没有推广能力;中小企业有推广渠道,但是育种科研能力很弱,这显然难与市场对接。此外,国内对于转基因的科学普及不够,社会上的转基因食品事件如湖南黄金大米事件,造成大众对转基因的恐慌,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种业的发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投入经费搜集种子基因资源,偷取和克隆了国内很多种子基因资源,又从中分离并克隆有用的基因并申请专利。一旦在科研领域丧失优势,外资将全面控制我国种业,我国种业安全奖面临巨大挑战。从现状来看,国外种业公司已经控制了我国大部分的蔬菜种子市场,一部分粮食作物种子市场,我国种子进出口贸易常年保持逆差,种业对外依存度在逐步增高,中国种业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在加大;同时外资与国内企业注册成立了大量的合资公司,并在技术层面控制着这些公司的发展,对我国种业的控制力在逐渐增强。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从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国内外种业比较分析、外资进入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等方面出发,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全面剖析我国种业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种业;育种;产业安全;转基因;国际比较

学科专业:政治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背景、意义及目的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选题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一)产业安全的定义

(二)国内对产业安全的研究

(三)国外对产业安全的研究

(四)关于种业及种业安全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种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种业的规模和效益

(二)我国种业产品结构和经营结构

(三)我国种业科研及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四)我国种业市场总体概况

二、国际种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种业发展概况

(二)全球玉米种子市场

(三)全球水稻种子市场

(四)全球大豆种子市场

第三章 国内外种业比较分析

一、国内外种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内种业发展环境分析

(二)国外种业发展模式分析

二、国内外种业育种现状对比

(一)国外种业育种研究

(二)我国种业育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主要种子企业与跨国种子企业的比较

(一)企业经营规模比较

(二)企业研发行为比较

(三)企业战略选择比较

第四章 外资进入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

一、主要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一)外资在我国种业市场的布局

(二)外资对我国种业市场控制力分析

(三)我国种业对外依存度分析

二、外资进入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

(一)外资进入对民族种业的影响

(二)外资进入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外资进入对我国种植结构的影响

(四)外资进入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影响——基于转基因种子

第五章 我国种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育种科研管理体制

(一)加快种业体制改革

(二)改革完善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制度

(三)建立种业育种支持体系

(四)建立种业金融支持体系

(五)对种业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二、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市场监管

(一)加快构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二)建立种业安全监管体系

(三)规范种子进出口管理

三、加强转基因科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科研工作体育论文提纲下一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