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分析了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案例教学法。关键词:职业教育;案例教学法高职高专法律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专业型、操作型法律专业技能人员的重任,因而,结合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应注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案例教学职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案例教学职业教育论文 篇1:

项目案例教学在职业教育人材培养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的项目案例教学模式,在高等职高专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中优为合适。这种项目案例的教学模式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开放性”办学奠定基础。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师的项目指导能力和学生的技术开发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校企合作与技术交流打下基础。

关键词:项目案例教学;职业教育;人材培养

项目即为具体的生产第一线的任务。为实现这一具体的目标,我们利用现有的资源,把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多个关联的子任务,通过分工合作,科学的组织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最终最大潜能地创造出指定产品的工作。

项目案例教学就是在项目的带动下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处于真实项目的工作情境下,充分了解每一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培养与要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技能与能力。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以项目为基础,引导学生完成把分散的理论知识和不成熟的操作技能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应用项目的综合运用来掌握每个知识点,从而建立起形象化、系统化的理念,完成知识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项目的实战来完成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这是一重要的教学任务。

一、项目案例教学的特点

项目案例教学的特点是:

(1)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与工程项目,根据项目的应用需要来建立对应课程体系,并组织教学活动。

(2)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行业的需求。选择职业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模块。这样学生的目标更加明确,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择业。

(3)以确定的项目实施教学,以实际工作岗位指导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设计理念,及时了解本行业的前沿技能与发展趋势。

(4)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改革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培养得到加强。结合行业背景实施专业教育,使学校的专业教育与行业运作在人才需求的指导下得到完善与衔接,实现从学校与社会行业的零距离交接,达到职业技术教育适应社会需求,扩大就业面,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项目案例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一)制定课程内容

(1)课程特点分析

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多媒体方向)学生《影视动画制作》项目为例。

《影视动画制作》在我院教学计划中是第五学期所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是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多媒体方向的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这门课对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的整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制定专业教学目标

在制定《影视动画制作》的专业教学目标时,职业技术岗位能力的培养,熟练使用应用软件的能力,制作影视动画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是重点考虑的问题。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充分了解工作过程的实际流程,应以真实的实验场景和学习环境指导教学活动。

(3)构建课程体系

在学习影视动画制作时。学生在新能力提升的同时,要复习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要实现新老知识的链接。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要渗透多种学科体系的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重组与优化,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①“影视动画制作项目”为参照体系,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②在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效链接的同时,针对项目工作过程,构建新知识相应知识体系。

③知识拓展模块项目的知识体系(跟随动画设计为例)。

④根据知识拓展模块项目知识体系内容,设计相应的小项目(以位置跟随动画为例):

项目:制作猫追老鼠的动画。

学生实践:搜集素材、动画拍摄、动画编辑、合成输出。

(二)教学实施模式

此种教学模式是项目案例教学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方法是:教师制定项目,并把项目制作要求布置给学生。

(三)案例实施效果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主要看教学活动完成后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形成的影响。虽然教学的作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通过一些操作过程是可以衡量的。通过对学生操作过程的观察、作品的评价、实验报告的分析等都能检查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借助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教学效果、分析职业能力形成情况。

为了能够准确地获取项目案例教学模式教学的效果,我们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在校生,分别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显示:

(1)项目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项目案例教学的学习方式引起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课堂气氛积极活跃。特别是,学生明晰了知识点的应用,知道了所学知识是为了完成作品服务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应用中不断完成知识的自我拓展。每个学生都能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2)大大提升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通过实施项目案例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等。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专业技能等实际工作时需要的各种能力。当学生就业时,因为对工作的流程对工作的角色意识已经解了,已经不断融入了实际的生产实践,所以不需要职业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解决了用人单位“先培训才能上岗”的问题。

三、实施项目案例教学的启示

(一)实施项目案例教学能够解决教学内容设置中难以把握的问题。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侧重技能的培养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怎么把握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注重职业能力要求的培养,深入研究行业与企业情况从事课程开发,及时关注企业的生产的需要,一线教师充分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来组织教学,多与行业专家交流。以生产过程中实际技术项目为教学的内容,使教学过程由原理到综合应用,逐步向实际工作过程项目转变,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与综合性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应用跨学科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科教学和行动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项目案例教学为校企合作奠定基础

项目案例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开放性办学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项目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师生的项目开发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校企合作和学技术交流奠定良基。此外,把项目案例教学和企业的技术培训结合起来,让学校为企业培养优秀毕业生并对在职员工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四、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案例教学,是一种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项目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都有帮助,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并且能够解决用人单位新录取人员无法上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为零的看法,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总体来说,项目案例教学模式适合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但是,就现状来说项目案例教学模式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些还应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作者:王文彬

案例教学职业教育论文 篇2: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案例教学法探析

摘 要: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分析了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案例教学法

高职高专法律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专业型、操作型法律专业技能人员的重任,因而,结合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应注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传授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原则

1.联系实际原则。联系实际原则是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应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各种教学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学以致用,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学习知识、认识社会,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能并重原则。知能并重原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能力和操作能力,并使他们具有科学的思維方式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诱导原则。启发诱导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以启发为主,引导学生从质疑问题、答疑解惑中理解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良好载体。

二、案例教学法的阶段划分

1.案例策划阶段。主要任务是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正确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深入钻研教材内容,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其次,提出教学目标。第三,确定教学思路。第四,设计教学工具。

2.案例展开阶段。中心任务是放手发动学生、充分依靠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要切实贯彻“以学定教”原则,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3.案例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评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与教训。要求任课教师把自己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4.案例的撰写、制作阶段。案例作为一种作品,大多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案例的背景、案例的展开和案例的总结。案例展开部分的写作须突出三个要点:突出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突出主要学习步骤;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案例教学法的方法

1.列举案例法。列举案例法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为了说明法学理论、法律制度或某项法律条款的内容或某一实践问题而列举一个或一组案例,目的在于揭示现象、说明问题。

2.讲评案例法。讲评案例法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挖掘出比较深刻的东西,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3.讨论案例法。对某一法学课程的主要章节进行讲授后,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一方法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有一定针对性和难度、有不同意见和结论的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讨论案例法的关键和目的。

4.旁听案例法。教师为配合讲课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组织学生进行旁听。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能使学生对于各类诉讼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旁听案例法作为一种现场教学方法,还能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5.实习案例法。在学习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模拟法庭。实习案例法是一种具备综合内容的学习方法。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和创造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四、案列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教师应当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案例教学法以传授已有的知识为起点,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系列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应当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利用系列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预期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并自觉地向这一目标迈进。

2.精心准备案例。列举案例法对案例的细节没有过多要求。它可以是几句话就讲完的一个案例,也可以是在一节课内讲完的一个案例;它可以是实际案例,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有关材料加工而成的案例。讲评案例法中的案例一定要反映、揭示现实社会中的某些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给学生以启迪和思考。

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最好是“双师”型教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首先自己应当明确司法实践中的审判方式、方法和过程,这样才能灵活、熟练地运用系列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不是培养纯学术型、研究型法律人才,而是培养从事执法、司法、管理、法律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法律人才。因此,案例教学法在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中处于重要地位。这一教学方法反映法律职业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作者:杜贵波

案例教学职业教育论文 篇3: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案例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教育方面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渐渐的被时代所抛弃,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的全面性培养,在职业教育中,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对文化和素质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类院校在教育模式上也进行了改革,本文就职业教学改革案例教学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职业教育主要指在高职高专类院校中,主要对学生进行以专业技术为主的课程教学,一般在高职类院校中,往往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主,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不平衡,并且只注重理论学习,而缺少了实践技术经验,进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模式中,更注重全面型人才,对不仅仅要求人才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文化素养,在要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相关部门也针对这种现象出台了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不仅普通的高等院校要注重全面的发展,高职类院校的职业教育也要注重全面发展,并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更新,致力于培养全面性的专业技术人才。

1 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观念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拘泥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以后还是难以脱离应试教育模式。

1.2 教材与专业需求脱节

各大行业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而职业院校的某一套专业教材体系的使用周期往往较长,老化的版本、陈旧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其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

1.3 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学校与企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则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然而现在的大部分校企合作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和深度,从而导致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2 课程改革的意义

现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是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才,而专业技术性人才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普通类院校还是技术类院校,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对学生主要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而对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尤其在高职类院校,其传统的课程主要是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导致学生对于文化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了解程度低,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改革,由于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术性人才,对技术性人才来说,光有理论知识很容易使其在社会中处于被动状态,而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改革则主要是在课程中进行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技术学习,同时进一步重视文化素质的培养,在进行实践学习时,要根据其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与专业对应的实践基地,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专业技术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加深学习记忆,对于日后在就业岗位上可以顺利的工作。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不仅优化了高职类院校的教育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国家教育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3 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首先要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并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一般高职类院校的专业较多,学生的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下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素质教育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时,要培养学生的相关专业意识,多关注社会上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的信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剖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此同时,设置实践技能课程,采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交叉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实践课程中熟悉相关的专业技能,在进行专业培养的情况下,也不能落下文化课的学习。在进行课程改革的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和学生配合课程改革的内容,并与社会上与其专业相关的机构进行合作,以卫生类院校的护理专业为例,在学校内部,其要学习心电操作,心脏复苏,静脉注射等相关的知识,所以在学习这类课程中要设立实践的课程,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室和相关器材,学生之间按组分配,相互进行实践操作,对于有风险性的实践,可以在人体模型上进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应变反应能力。在结业考试时,要采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重考试形式。与此同时,学校还要与大型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去医疗机构的不同科室进行临床的参观学习,对于不同类别的疾病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这过程中,医疗机构要派遣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义为临床实践课程,在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在临床上的思维能力。使其在日后工作阶段可以更好的适应岗位,面对各类患者。

4 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课程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首先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着重在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间接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知识。

4.1 校企合作教学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既体现出发展的路径依赖性和传统性,更体现出发展中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新时期教育转型的关键。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实施双师教学是校企合作教学的重点,是校企合作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

4.2 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套教学新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总体任务与多个子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任务,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实际任务中心,进行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4.3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包括了课堂教学之外的与学生有关的各项活动,如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训练、社会工作岗位锻炼、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开展的课外学术活动、参与各类赛事、素质拓展等,着重于解决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训练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5 结束语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将进入全面深化的发展阶段,在其基础上,对不同的教学实例进行深入研究,必将更加科学、系统的构建各项课程体系。在深入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出有道德、有纪律、有理想、有正确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对教育事业的建设有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旭辉.课程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09,24(10):47-49.

[2]房强.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

[3]曹峰,王昕明,陆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优秀课例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史春梅 许德海 聂新华

上一篇:西部城乡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教师见习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