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朔州经济发展中产业锁定与金融锁定的个案研究,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问题。文章认为:第一、锁定效应是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中的突出特征;第二、通过对资源禀赋的探讨,可以寻找到反锁定安排的可行“解”;第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安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经济的锁定问题可望得以解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篇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中国产业分工协作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09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BJY086);2014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YB020);2014年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044E)。

作者简介:郭爱君(1964- ),男,湖北天门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毛锦凰(1981- ),男,甘肃庆阳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郭爱君,毛锦凰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从地理空间上来看,主要包括中亚经济带、环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中亚经济带因其特殊的区位空间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而中国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更是中亚经济带、环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的重要承接区,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良好的产业分工协作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经济带、国家和节点三个层面分析中亚地区与我国现有产业发展状况,来寻求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分工协作的基础,从能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机械制造等领域构建产业分工协作新模式,以产业空间分工协作带动经济带的迅速崛起,促进我国与中亚经济带、环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的产业合作与经贸往来。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中国;产业分工协作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广义的地理纬度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新亚欧大陆桥①①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日照和连云港等港口,向西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这条大陆桥跨越亚欧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大陆桥。、石油天然气管道、跨国公路及跨国航线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体通过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和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连接起来[1],途径2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并且辐射欧洲、东南亚、非洲10余国近20亿人口,沿线地区与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目前世界上区域跨度最长、发展潜力最大的经济大走廊。从空间上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中亚经济带、环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其中中亚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2],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及产业空间分工协作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顺利崛起的关键。

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是依靠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的,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被提出以来,经济带沿线的各区域、各个国家及各省区市已纷纷开始谋划布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为契机,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提出了新的产业发展战略与布局构想,以期分享政策红利。[3]而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需要经济带沿线区域、国家及节点城市的良好分工协作,只有通过产业分工协作形成合理布局,才能发挥经济带的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因此,沿途各地区及辐射区域应以现有的产业优势与比较优势产业为切入点,进行产业分工,避免产业布局同质化;以经济带建设战略为背景,站在经济带建设的全局,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分工协作新模式,让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勾画世界经济新版图的新动力。

一、资源禀赋与产业现状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与国家由于资源状况、风俗习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但由于经济带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贸合作基础薄弱,产业空间布局相对独立,分工协作不足。因此,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为沿线地区与国家的产业分工协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合作的基础就是从经济带、国家和节点城市三个层面分析其现有产业状况。

(一)经济带层面产业发展现状

中亚国家地理地形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有高原、平原、沙漠、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既有处于亚欧通商要道的汇聚点,也有被沙漠覆盖和高山著称的内陆国家,总面积400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00万,中亚五国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像滨里海盆地和南图尔盖盆地等油气区,图尔盖洼地铁矿带,楚河-萨雷苏河和锡尔河铀矿区等,发展潜力巨大,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就狭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来看,中亚五国的资源禀赋大都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为主,由此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业、采矿业、电力产业、有色金属及制品业、机器制造业等为主的产业格局(表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哈萨克斯坦人均GDP2013年为9730美元,属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4年土库曼斯坦人均GDP和中国大体相当,同属发展中国家,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战略扫描每个栏目名称郭爱君,毛锦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中国产业分工协作研究

表1中亚五国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及与我国的贸易状况

国家5资源禀赋5产业基础5向中国出口的商品5产业需求5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土库曼斯坦5石油天然气、芒硝、碘、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等资源5石油天然气开采开发、石油加工、电力、化工、建材、纺织、地毯、机械及金属加工等5天然气5建筑、农业、通信、纺织等领域5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吉尔吉斯斯坦5黄金、锡、钨、铀等稀有金属等5采矿、电力、化工、有色金属、燃料、机器制造、木材加工、建材、轻工及食品等5黄金5石油产品、天然气、汽车、服装、医药等5机械设备、金属制成品及服装塔吉克斯坦5煤炭、矿产及水利资源等5化工石化、机械制造、冶金和金属制造、建材、纺织、食品等5矿产品、棉花及皮革等5水电、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及农产品加工等5机电、机械设备、建材及纺织品等乌兹别克斯坦5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铜等矿产资源、黄金、棉花5能源、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轻工业及食品加工5天然气、铀及棉花5机械制造和汽车工业、化工、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加工业、棉纺业5机械设备、家电等哈萨克斯坦5石油天然气、铜、铀、铅等资源5石油加工、冶金、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5石油、矿产品及粮食5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建材及信息技术等5机电产品、金属制成品、运输设备及橡胶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地区发展报告(2012-2013)和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3)整理。

无论是自然条件、地形地貌、资源分布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中亚国家与中国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十分相似,加之中国和中亚各国之间双边贸易的不断发展,也为双边的经贸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2013年中国和中亚五国贸易额达到420亿美元,从贸易的商品类别来看,中国出口到中亚地区的商品主要以机电产品、家电、小型农机、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工业制成品为主,而中亚各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以能源和矿产品为主,商品较为单一(表1)。但纵向来看,中亚各国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在速度和规模上都在不断扩大 ,产品类别也在不断多样化,借助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为中国—中亚经贸往来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协作平台,也为亚太和欧洲发达经济体互联互通和优势互补提供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国家层面产业发展现状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亚国家大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采矿、电力、有色金属、机器制造等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表1)和产业园区,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信息科技园区、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塔吉克斯坦索格特自由经济区、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工业特区等重点产业区。

表2丝绸之路经济带途经国家的发展优势及优势产业状况

地区5发展优势5优势产业阿拉木图省5哈萨克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5轻工业、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金融业、商业等塔吉克斯坦北部地区5三国交汇区5机械加工、机器制造、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等土库曼斯坦西南部5阿什哈巴德为中心5电力、轻工、机械制造、金属加工、交通运输、食品加工、文化产业等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5政治、经济、文化中心5电力、航空、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建材、轻工等吉尔吉斯斯坦中部地区5欧亚大陆的腹地5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纺织业等中国西北5省区5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5石油化工、煤电产业、原材料加工、特色农牧业、旅游业等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地区发展报告(2012-2013)和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3)整理。

从表2可以看出,中亚各国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机械加工、交通运输、轻工业等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而我国西部地区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所形成的石油化工、采矿业、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业等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加上与中国西北部在能源资源等领域较高的相似性,不仅为中亚各国与我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道作用,使我国东部地区的产品走出去,并通过经济带的通道为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的生产要素,提升东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并以此为平台推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区域及国家应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加强产业政策沟通,求同存异,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实现经济带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三)节点城市层面产业发展现状

城市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带的迅速崛起与节点城市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来看,自西向东途径的节点城市主要有:海口、昆明、南宁、广州、福州、杭州、成都、重庆、连云港、南京、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阿拉山口、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塔什干、杜尚别、阿什哈巴德等20多个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一般都是所在国家或省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途经中亚各国的节点城市主要以这些国家的首都为中心,像阿拉木图是中亚的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也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商业中心,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和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不但是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除了发达的交通条件,机械制造、食品工业也是这些城市的主导优势产业,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不仅为中亚各国的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机遇,也为我国西部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以节点城市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交通网络为轴线,加强能源合作与经贸往来,通过产业分工与协作发挥节点城市的规模效应与扩散效应。

二、产业分工协作的战略机遇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将会不断加深,“五通三同”①①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以及民心相通。

三同: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战略构想不仅是合作的基础,也是我国推进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战略机遇。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大发展、大开放之路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就在于打通欧洲和亚太两大经济圈,推动两大经济圈的一体化,实现大区域的大合作,中亚五国虽然是全球地缘政治的核心区,但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凹地,尽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上自苏联解体后封闭的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向西开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也为中亚国家的对外开放,实现与亚太和欧洲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种大发展、大开放之路不仅是推动亚欧大陆规模空前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战略之路,也是中亚国家和我国实现贸易畅通,促进产业分工协作的合作之路。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政治沟通合作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亚、欧、非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在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在经济文化合作中难免会出现摩擦与矛盾。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政策沟通”就是各国在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上加强交流,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求同存异,促进区域经济融合。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外交政策、社会生活政策、体制环境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就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战略平台,通过战略对话与政策沟通,将会有利于互惠互利、相对统一、便捷高效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也为各地区各国及企业之间的直接对话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4]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尤其是政策沟通的战略构想是中亚国家与我国产业分工协作的政治保障。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文明之路

文化认同与交流是经济交往的重要条件,只有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多元文化与物质文明的结合,经济交流与合作才会有内在的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欧亚大陆,绵延近10000公里,途经4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不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也较为明显,尤其是中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宗教成分复杂,文化差异明显,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种族对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理解会从本民族本地区的利益出发,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效果。基于此,中国在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同时也提出了加强“五通”建设,其中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推进,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使沿线国家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多元文化交融,实现民心相通,减少误解与隔阂,打造一条多元文化相互理解相互融合的文明之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三、产业分工协作战略路径

丝绸之路经济带途经的中亚各国与我国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最强,经贸往来不断加强,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从该地区的产业发展需求来看,大多集中在以电信、交通、能源为主的基础设施领域,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领域,以铁、铜、铀等为主的矿产资源领域,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为主的轻工领域以及旅游、影视、民俗、宗教等为主的文化领域。这些领域的分工与协作将是中亚五国与我国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经贸合作的重点。

(一)基础设施领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跨省跨国跨区域的经济带,道路联通和物流畅通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保障,只有健全完备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才能为经济带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提供保障。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亚各国虽然有丰富的资源能源及矿产资源,但在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缺乏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不仅限制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成为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分工协作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尤其是道路联通的战略构想,一方面可以发挥我国在国际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技术优势、人才储备资金优势,积极参与中亚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中亚国家在铁路、公路、航空、通信、能源管道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方面的合作,为中亚国家与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产业合作奠定基础;[5]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合作积极向中亚国家乃至欧洲国家出口我国的高铁、装备制造、通信技术等产品,从而化解目前我国在钢铁水泥建材等领域的产能过剩。

(二)能源开发领域

从表1可以看出,中亚五国既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石化能源,也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国际重要的能源资源接续地。[6]但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中亚国家在能源开发领域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机械制造、装备制造、运输设备、机电建材等领域,缺乏能源开发开采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像塔吉克斯坦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资源,但开发水平较低,煤炭资源年开采量仅为总储量的万分之三,占整个中亚地区50%的水资源的开发量不足10%,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将为中亚与中国能源开发合作提供机遇,中国在能源开发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通过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不但可以促进中亚国家能源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提高中亚国家的能源开采开发技术水平,也可满足我国能源需求,促进我国机械制造、装备制造、轻工等产业和产品走出去,从而实现双赢,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分工协作。

(三)矿产资源领域

中亚各国有储量丰富的铁、铜、钨、铅、铀及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但一直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大规模开采开发矿产资源的资金与技术,大量的矿产资源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例如,吉尔吉斯斯坦拥有丰富的黄金、钨、锡、铀和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其中锡产量和汞产量居独联体的第二位,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收到资金、投资和技术等的限制,采矿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3%,目前矿产资源开采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外贷款。由此可见,中亚国家在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资金需求和技术需求,而我国目前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技术较为成熟,加上我国相对充足的产业资本,通过与中亚国家的技术合作与产业资本投资,不但解决了中亚国家资源开发的资金瓶颈,也为我国的机械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

(四)轻工领域

从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可以看出,中亚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带有明显的苏联烙印,资源和能源丰富,但大都以资源能源的初级开发为主,轻工业较为落后,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如服装、食品、药品、纺织、家电等需要从国外进口。例如,土库曼斯坦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生丝、皮毛、棉纱和甘草等资源,但由于缺乏必须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每年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建材、家电通信电子产品、服装、化纤、鞋等轻工产品。从中亚国家与我国的贸易往来来看(表1),我国出口到中亚国家的主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不但为我国轻工业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也为中亚国家的资源能源开发提供了机遇,通过消费品工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不仅可以带动中亚国家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也可解决我国轻工领域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问题,为中亚-中国产业进一步分工协作奠定基础。

(五)机械制造领域

中亚各国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国,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缺乏资源能源开发和现代农业生产设备,因此,我国与中亚国家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加上我国西北一些省区在机械制造和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与中亚国家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像陕西省在数控机床、汽车制造、风机制造、电器及电工设备制造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平台与中亚国家合作前景广阔;新疆依托发展农业在农机制造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甘肃省在矿产资源开发等装备制造领域的优势,这些都是我国与中亚国家进行产业分工协作的良好平台,因此,中亚-中国应通过经济带的战略通道积极开展机械制造领域的合作,通过技术合作与产业衔接既可以推动中国西部省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又可以提升中亚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为推动中国西部和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六)文化及服务业领域

中亚地区与中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为中亚-中国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丝路文化的核心段,中亚与中国文化产业合作前景广阔,除此之外,包括金融、教育、科技等在内的服务业也是当下及未来合作的重点。而“亚投行”的设立与运行已经为经济带服务业发展奠定了的良好的基础。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为中亚-中国产业分工协作提供了平台与通道,中亚地区与中国在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互补性,随着经济带“五通”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得到改善,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合作的障碍将进一步减少,区域交流与合作将不断加深,作为经济带崛起的产业支撑将会在市场的主导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带的崛起最终依靠产业的发展,而中亚-中国产业分工与协作是整个经济带能否顺利崛起的关键,只有从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出发,加强经贸往来与合作,立足各自的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关联,积极主动进行产业分工协作,借助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使中亚-中国成为经济带的产业协作区和聚集区,促进经济带的顺利崛起。

参考文献:

[1]郭爱君,毛锦凰. 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49.

[2]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11.

[3]夏明毅.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初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2-18(D07).

[4]王习农,陈涛.“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拓展与共建[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5):23-31.

[5]于磊杰,徐波.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三省基于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体系布局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4(10):62-69.

[6]牟雪江.能源“新丝路”——盘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能源合作亮点[J].中国石油企业,2013(10):36-39.

责任编辑:邓卫红

作者:郭爱君 毛锦凰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篇2:

锁定效应与反锁定安排: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与金融支持

摘 要:本文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朔州经济发展中产业锁定与金融锁定的个案研究,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问题。文章认为:第一、锁定效应是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中的突出特征;第二、通过对资源禀赋的探讨,可以寻找到反锁定安排的可行“解”;第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安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经济的锁定问题可望得以解决。

关键词:锁定效应;产业结构;金融支持

一、引言

在静态产业结构理论上,一般以“集中”或“多元化”度量产业分布。但静态研究的局限性很大,无法预测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向。在动态角度分析资源经济时,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假说。一是比较优势理论,来自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认为应该根据资源禀赋决定产业结构安排,其哲学基础是“存在就是合理的”可以引申出的政策含义是各经济体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本或资源)进行分工;只有比较优势发生变动时,产业结构才有可能调整。二是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自我深化”的锁定过程,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选择等安排在时间t是自变量,而在时间t+1就成为因变量。换言之,最初的制度安排决定了今后的发展道路,“选择的后果实际上在我们作出某种选择之前就已经注定了”。因此,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是内生的,它无法超越“制度可能边界”。这就是所谓的锁定效应。

如果单纯以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析,可能得出“资源型城市现有产业结构并无不妥”的结论,但在现实层面却给资源型经济勾勒了一幅黯淡的前景:当受到环境政策制约或资源耗竭时,产业发展的停滞和消亡就不可避免了。因此,我们试图从锁定理论出发,寻找在可行性边界内的某个最优解。事实上,当前我国大量的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或多或少面临着锁定效应,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单一,投资和产出围绕主导行业或企业进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的统一调配、价格基本固定,经济发展并不存在什么风险问题,但进入市场经济后,由于价格的波动频繁(如国际原油价格从1998年的12美元/桶上升到100美元/桶以上)这种锁定效应蕴含着的系统风险就很快释放出来,甚至危及到金融行业。所以,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反锁定安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认识,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以资源型城市朔州为典型进行个案研究,对锁定效应和反锁定安排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发展现状:产业锁定、金融锁定和风险集中

(一)产业锁定:总量与结构

朔州全市含煤面积150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2%,查明资源储量401.0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381.77亿吨,占全省总量的14.91%。在全市的资源储量中,已占用资源储量121.41亿吨,未占用资源储量260.36亿吨。自1989年建市以来,朔州煤炭工业产值和提供的税收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均在50%以上,在经过结构调整以后,煤炭工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仍在35%以上,产业结构体系一直以煤炭工业为主导和支柱。随着神华集团公司、同煤集团公司、中国能源、中国煤炭集团、省煤炭进出口公司等大企业、大集团在朔州的快速集聚,“十一五”期间,朔州市煤炭总产量可望有更大的突破。随着大型电厂、煤炭加工洗选企业的建设,煤炭的支柱产业地位将更加巩固。

但全市产业发展极不均衡,工业经济一枝独秀。多年来,朔州市产业构成的传统格局基本保持在10:60:30的水平,2005年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0.2:58.4:31.4。2006年其构成比例为8.41:62.64:28.95,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同时下滑,只有第二产业一枝独秀,表现出强劲的增势。从市场经济学观点出发,没有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流通服务工作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需要,就很难保障第二产业取得持久的发展壮大。而第二产业对煤炭工业又依存度过高。煤炭产业单一支撑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变。2006年来自煤炭行业的增加值高达94.48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89%,同比增长27.77%,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个百分点。

(二)金融锁定:结构性矛盾

从全国的情况看,资源主导型经济基本以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煤炭、石油)为主体;考虑到我国的金融业以间接金融为主体的现状,在产业锁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锁定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足。

经济决定金融,朔州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煤炭行业利润远远大于其它行业,这就决定了金融机构贷款必然向这些行业倾斜。据统计:从建市初到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向朔州境内的一大批煤炭企业投放信贷资金548360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投放总量的48.6%左右。

相反,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的支持力度较小。调查显示,2006年末全市中小企业达到31411个,占企业总数的98.2%;完成增加值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49.1%;上缴税金27.4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4.8%,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与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严重不对称。从对山西朔州市五(区)县的调查来看,2002—200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量分别为6659万元、4953万元、-2137万元、-1567万元、2387万元。其中2002年和2003年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呈绝对下降。

基于这样的信贷投放结构,近年来,朔州市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不足,银行闲置资金增加,系统内循环现象普遍。截至2006年末,朔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8.9亿元,比年初增长30.2%;各项贷款余额为144.9亿元,比年初增长15.1%。扣除9%的存款准备金和邮政储蓄余额、贷款核销额外,存差约占存款的36.9%左右。尽管目前存在关于流动性过剩的看法,但是存差过高的状况比上年末并未出现大的改观:2007年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42.8万元,各项贷款146.4万元,存差更是上升到40%左右。就县域金融发展来讲,存差过大,反映了该地区大量资金外流,当地企业运用银行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据对怀仁、山阴金融机构存差典型调查发现:金融机构存差占比除农村信用社外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上存资金、联行占用、历年亏损、固定资产、及其它占用是两县国有金融机构存差的主要去向。

研究显示,经济结构制约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金融结构畸形集中反过来强化了经济的锁定效应。近年来,随着境内大型企业资金自给能力的提高及财务核算体系的改革,限制了大企业对境内银行贷款的需求,特别是电力财务体制改革,主体部分成为山西电力管理局,按照省电局的规定,下属公司不得在地方金融机构贷款,需要资金时只能由省公司以内部利率供给,并提前归还了在朔州市各银行的贷款,使银行优质客户减少,可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没有多大的改善。

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约束加强与信用环境不理想的背景下,直接导致了银行不愿意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小企业特别是非煤产业的发展受到来自融资层面的约束。

(三)锁定效应:风险集中

资源型城市在产业锁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锁定问题,金融锁定导致信贷支持对象严重趋同,信贷投向高度集中,一旦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要求提高,必然出现信贷风险集中问题。近年来,国家出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保考虑关闭大量不符合开采标准和环保条件的小煤矿,而小煤矿的关闭致使大量信贷资金陷入风险状态。再加上山西省对地方煤炭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关小、改中、上大;凡重点产煤县,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煤矿均被关闭或整合。小煤矿的关停,使金融机构贷给小煤矿的信贷资金追改无门。

以上分析表明:朔州经济、金融发展正面临着十分明显的锁定效应,要想保证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探索反锁定安排。

三、优势禀赋与产业可行集:反锁定安排的起点产业锁定的最大问题在于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来自三个层面。一是环保要求严格,不符合环保条件的被迫关闭。二是产业替代或升级,如美国钢铁工业的市场退出导致的“匹兹堡现象”(由产业型城市转化为消费城市)。三是资源耗竭。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必须考虑适当的反锁定安排,即必须在一定的禀赋优势基础上考虑产业转移或分散。我们分以朔州为例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禀赋优势

1.丰富的矿藏资源、广阔的开发前景为朔州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朔州初步探明的矿藏有煤炭、石灰岩、铁矿石、铝矾土、云母、粘土、石墨等35种。其中煤炭总储量约500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6。煤系分布面积16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5.9%,属大宁煤田石炭二迭纪煤系,以煤气和弱粘结煤为主,覆盖浅,易开采。石灰岩储量约1600亿吨,铁矿石储量4500万吨,磁石储量20亿吨,铝矾土储量458万吨。全市煤炭年生产能力达到11021多万吨,以全国最大的安太堡、安家岭露天煤矿为龙头,煤炭产业率先发展,2006年产原煤达到9275万吨。以神头一、二电厂为代表,电力产业实力雄厚,全市电力装机容量2006年达到361.8万千瓦,发电量222.45亿度,约占全省总量的1/6。日用瓷生产能力10.5亿件,产量30426万件,怀仁嘉明陶瓷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日用瓷生产企业。

2.广阔肥沃的晋北平原为朔州发展农业、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朔州市现有耕地总资源548.88万亩(其中水浇地180.9万亩),是山西省人均耕地和人均水浇地最多的城市。水资源相对丰富,有地下水资源6.53亿立方米,人均有432立方米。2006年底,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124.75亿元,粮食作物总产量14.56亿斤,奶牛存栏15.14万头,羊年存栏143.55万只,境内山阴古城集团生产的“古城奶粉”、“妙士乳液” 是全国著名的乳制品品牌。在朔州发展乳品、羊肉制品、小杂粮加工以及饲料、饲草产业,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3.丰厚的人文景观、美丽的城市风光共同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旅游黄金带。朔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一大批文治武功的杰出人物名垂青史。全市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其人均公共绿地、人均道路、人均住房面积名列全国前茅。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

(二)产业选择可行集及最优选择

1.资源产业的深化。

提高加工深度,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扩展,在阶梯性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发挥整个产业群集约化生产的效应,并通过增强产业自身的竟争能力来摆脱对资源的单纯依赖,是资源型城市多元化发展的首要选择。煤炭是朔州市重要的主体能源,也是保证朔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粮食”。因此,首先必须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合煤炭资源,关小建大,增强节约利用资源意识,最大限度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其次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现采矿现代化。积极采用先进采煤技术和工艺,提高煤炭回采率,实现产业安全化、现代化、规模化、增值化、洁净化,提升煤炭产业的增长质量。再次是延伸煤电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2.新兴产业选择。

要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多元支柱产业体系。一是食品行业要尽力发挥朔州市优质杂粮、蔬菜、牛奶等特色资源优势,重点支持和发展古城、雁门、燕麦片、嘉利、玉雄等较有潜力的食品企业,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农牧业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二是陶瓷业应围绕建设全国陶瓷生产基地和“北方瓷都”这一目标,增加品种、提高档次和科技含量,尽快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迈进,由日用瓷向建筑瓷、工艺瓷、工业瓷方向迈进。三是建材工业要依托狮头水泥集团、平鲁安格公司以及同煤集团等,扩展市场空间,重点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及煤矿伴生资源,发展高岭土、单晶莫来石、微晶玻璃饰材、新型墙体材料和高档水泥等。四是风富多彩的文化古迹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因此要围绕大运高速、威乌高速黄金旅游带,加快特色景点、景区的建设,着力打造著名旅游品牌。

四、金融支持:摆脱产业锁定的控制变量

摆脱产业锁定的政策措施无非有两条:一是通过国家产业政策,从行政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从西方和我国的所有实践看,行政手段效果具有不对称性:破比立更加有效。如国家在限制煤炭生产方面的有效性远比寻找经济增长点要容易,这是由国家政策的本质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行政手段可以禁止资源进入某些领域,却无法强迫资源必须进入某些领域,否则必然出现无法持续的高投入和低效率产出。二是通过市场自发动员资源进入某些产业领域,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可以作为一种改变产业结构的控制变量。

(一)金融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支持

资源型企业是朔州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从某种角度讲就是资源型企业的经济转型,资源型企业机制活起来,竞争力就能强起来,就能够带动朔州市的经济转型。所以各级金融部门要把经济转型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利用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金融环境,积极支持和引导资源型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上,按照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经济转型中的主体作用,在信贷投入门槛上要最大限度地清除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和发展中的种种障碍,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利用信贷资金实现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

(二)银行要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政府尽快提升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

资源型城市朔州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公共服务缺位较多,社会事业相对落后,已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难以发挥中心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因此,金融部门要加大对中心城区建设的信贷投入。一是利用目前煤炭经济效益良好的契机,通过信贷引导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要按照强化城市总体规划,以完善功能、拓展空间、塑造个性、提升品位为重点,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的资金投入,推进“旧城”改造,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大公益性活动场所的建设投入。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在引进、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方面下功夫。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和谐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三是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解决制约开发区发展的土地、财政、税收、环保等问题,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健全开发区内各类基础设施,增强开发区的孵化功能。

(三)调整金融资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调整资产结构,要以地方经济政策为导向,较准确地划分贷款支持类、适度支持类、限制和退出类企业或行业,使信贷不失时机地从衰退产业、夕阳产业、劣势企业,市场萎缩结构的产品和重复建设中退出来,进一步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对已形成的不良贷款要抓紧清收,充分利用呆帐贷款核销,最大限度地减轻经营包袱,积极开拓个人零售业务,不断建立新的效益增长点;二是调整负债结构,进一步改善软硬环境,增加存款总量,同时合理调度资金,减少内部各种无效资金占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三是积极创新,拓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增加银行实力。其次调整组织结构,优化网点布局,精简内设机构,改革用人制度。四是调整财务结构,深化全面成本管理,变成本支出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控制,着重解决费用支出和成本列支大的问题,在对房屋、设施、车辆等经营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清查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按照保一线、保经营、保急需的原则,合理配置。

(责任编辑 刘 洋)

作者:樊 吉 张业民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篇3:

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几点思考

[摘要] 四川旅游业的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总体上还处在外延扩张式的粗放经营阶段,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内部的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旅游业的综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统筹协调,实现四川旅游从规模经济向系统经济的转变,是把四川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四川;旅游经济;科学发展观;系统经济

近几年来,四川旅游业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得整个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接待能力、外汇收入、旅游设施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4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实现55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9.17%。成为全省经济的一个亮点。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在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全省社会经济的贡献力也日益增强,并逐步成为四川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旅游业是一个行业综合性、关联带动性极强的行业。目前四川旅游业的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其总体上还处在外延扩张式的粗放经营阶段,大量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整合,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内部的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旅游业的综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实现“把四川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四川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四川旅游从规模经济向系统经济的转变

从“规模经济”转向“系统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四川旅游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就必须首先抓好以下工作:

1.统筹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和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相协调,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带动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是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相关产业的介入和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有效地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四川的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就必须把自己放到社会经济的大系统中去加以考虑,并通过相关产业的积极介入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旅游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和改进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与合作,动员和引导它们主动思考本行业如何才能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介入到四川旅游经济发展中去。例如,农牧业生产如何与游客的消费需求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工业生产如何与旅游商品的开发、制造结合起来协调发展;交通业如何通过为旅游的配套服务来增加自己的运费收入;建筑业如何通过参与旅游设施的建设来增加自己的业务收入;信息服务业如何通过为旅游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服务来增加自己的通讯服务收入;保险公司如何通过为旅游业的配套服务来增加保费收人;医疗部门如何通过为旅游业的配套服务来增加自己的医疗收入;银行部门如何通过为旅游业的配套服务来增加自己的货币流动量和存款余额;广电部门如何通过为旅游业的配套服务来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文化部门如何通过丰富和深化旅游的文化内涵服务来获取自己的服务费;教育部门如何通过为旅游业发展培养其所需的各类人才来提高自己的办学效益;等等。只有搞好旅游与相关产业的工作统筹,才能实现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四川旅游从“规模经济”向“系统经济”的转变。

2.引导旅游产业的结构升级,实现旅游产业内的系统统筹发展。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各部门、各地区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比例关系。从产业供给出发,旅游产业的内涵是:以旅游业生产力六要素——吃(旅游餐饮业)、住(旅游宾馆业)、行(旅游交通业)、游(旅游景观业)、购(旅游商品业)、娱(旅游娱乐业)为核心,以旅行社为产业龙头,由一系列行业部门组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整合产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从宏观角度来说,实现结构优化的重点是抓薄弱环节。

目前四川旅游产业结构的主要薄弱环节在于旅游要素之间的不平衡、不配套发展;旅游要素内部的非体系化发展。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加快发展“购”、“娱”两要素,实现旅游要素间的协调发展。从四川旅游业供给来看,“吃、住、行、游”这四大基础要素发展较快,而“购”与“娱”这两大要素的发展滞后,六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未能实现协调发展,影响了产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和综合效益的发挥。其结果是,一方面游客的娱乐、购物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又形成了旅游活动中的“门票经济”现象。因此,有必要结合主要游客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爱好,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出满足各种消费层次的,集高品味、高质量,集地方性、民族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收藏性于一体的旅游商品,以带动旅游购物消费。在旅游商品的生产上要注意改变目前小规模、分散化、销售地方化的状况,形成科研、生产、供应、销售一条龙的体制,通过体制创新,力争形成几个旅游商品生产的企业集群,并建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同时,要针对全省娱乐要素发展滞后的特点,改变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地仍以观光类型为主的现状,大力推进度假型旅游地和专项型旅游地的开发建设;针对逐渐兴起的高端市场、自驾车市场、特种旅游市场(如山地运动)相适应的旅游娱乐、健身方式和设施、场所,大力发展地方性娱乐项目的旅游开发。

(2)引导旅游要素合理布局,实现要素内部的体系化发展。旅游要素的布局应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目前应首先侧重对后发地区旅游干线进行配套完善,积极引导资金流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引导旅游要素向重点风景区所依托的城镇、旅游集散地、度假旅游区、会议旅游地等地方转移,以使旅游接待设施与旅游业发展速度相适应。其次,要努力实现旅游要素内部的体系化,以提供多样化的供给,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如在饭店业建设方面,应逐步形成一个囊括商务宾馆、行政宾馆、会议宾馆、度假饭店、度假公寓、青年旅馆、平民旅馆、汽车旅馆等一系列的产品体系,并使其与所在地的旅游职能相一致,根据目标市场的差异进行布局。

(3)加快旅游产品创新,逐步实现旅游产品的分工和专业化。目前,旅游产品发展出现两个趋势,一是向着综合化、规模化发展,二是向着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四川旅游业应根据自己旅游资源的品味来确定其发展趋势,对于高端资源、复合型资源应促使其向着综合化、规模化发展;而区域性的资源则应走向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

道路。

3.协调与统筹区域旅游景区运作规则和市场准入条件,实现区域大旅游的协调发展。

旅游是跨地区、跨行业的活动,而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以及行政区划的存在,致使旅游的综合经济性与行政管理的区域性发生了矛盾;同时,也使得以旅游发达地区、强势地区带动旅游弱势地区,实现优势互补的愿望与自成体系的相对“独立”发生了矛盾,这些矛盾割裂了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的内在关系,阻碍了旅游产业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影响了旅游产业投资效益的发挥,诱导了产业发展的短期经济行为。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要协调与统筹区域旅游景区运作规则和市场准入条件。由于同一大旅游区,特别是跨区县、跨市州①、跨省区②的旅游市场,是由多个地方行政区域组成的。而不同的行政区域由于历史或现实的原因,在对各自旅游市场要求和管理方面,又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因此,要保证同一大旅游区在经营、服务等方面的规范运作,就必须拥有相对统一的市场规则和市场准入条件。而要制定统一的市场规则和准入条件,又必须有赖于同一大旅游区内的各级、各地旅游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即在建立“联系会议制”的同时,针对本大旅游区的特点,共同商议、制定一套相对统一的市场规则和市场准入条件,以保证同一大旅游区内的设施和服务相对一致,保证游客在本旅游区的各个地方,不会产生服务质量的反差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同一大旅游区的相互连动,提高本旅游区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旅游大区内的多赢,推动本旅游区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二、注重三个统筹和两个协调。促进四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三个统筹是指: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统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开发统筹,城乡旅游之间的协调统筹。

1.对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统筹。

由于四川的许多地区旅游资源在地质地貌、气候物种、山型水质、历史文化、民俗底蕴、建筑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有的甚至就是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因此,要使同类旅游资源得到较好的开发,就必须统筹做好三项工作。

(1)实施同类资源开发上的功能分区。即对不同地区所具有的同类旅游资源(例如佛教文化),进行开发上的侧重分工,明确各地区侧重开发同类资源的某一部分,并努力将其做精做好。

(2)注重同类资源开发上的挖掘创新。即在同类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之前,必须对开发的切入点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挖掘,争取提炼出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市场需求的创新特色来。

(3)做好同类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应由省旅游管理部门牵头,会同各地政府建立同类旅游资源开发的联系会议制,对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功能分工、开发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强制力的综合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以指导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

2.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开发统筹。

一是数量上的开发统筹,即注意使全省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开发在数量上保持协调;二是质量上的开发统筹,即注意使全省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开发在质量上趋于优良;三是类型上的开发统筹,即注意使全省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开发在类型上趋于多样;四是搭配上的开发统筹,即自然美景中要注意搭配一定的人文景观,文化景观中要注意有自然美景的衬托;五是线路组合上的统筹,即在设计旅游线路时,要注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科学搭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努力做到城乡旅游之间的统筹。

在发展旅游经济的时候,既要重视城市,又要顾及农村。旅游是促进城乡交流的有效载体。因此,在发展城市(镇)旅游时,要把工作的视眼点伸向农村,首先要注重有地方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把农村作为特殊旅游商品的生产加工基地,让游客吃到特产、吃出特色来,在提供特色食品消费的同时,带动农民实现增收;其次要把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与就业,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带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既要注重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又要重视城市的客源集散地功能,并依托城市精心推出特色鲜明的“农家乐”、“农区生态游”等旅游项目,努力增加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和生态含量,不断提高乡村景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本地和外地游客来乡村旅游。通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旅游方面的双向流动,激活经济交流,促进城乡发展。

所谓两个协调是指: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具体说来,就是要努力做到:

1.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四川的许多旅游景区都分布在民族地区和生态较为脆弱的山区,而当地居民对资源和生态保护的认识程度,距离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许多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初,就缺乏资源和生态保护的规划与措施,致使一些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对其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二是对生态环境的索取有方,保护不够。由于目前保护生态环境的经费投入几乎都由国家来承担,而企业则没有多大的责任,而国家的投入又较为有限,因此不少景区都存在着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投人不够、保护不力的现象。三是部分旅游景区建成后,在管理方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致使超负荷人流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主动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规划和经营,杜绝短期行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以加大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促进四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1)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在把农业、工业、交通、市政建设纳入旅游规划的同时,还要把通讯、文化、医疗、科普、娱乐、健身、安全等设施的建设纳入旅游规划。

(2)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提高四川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四川的旅游人才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即通适性的服务人才较多,而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才,例如旅游规划、景区营销、旅游投资咨询、旅游生态与环境承载力测定、旅游行业管理人才却较为匮乏。因此,必须加强对旅游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不断提高四川旅游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3)要加强对旅游地居民的培训和教育,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旅游地的服务行业中,开展求规范、讲诚信、重道德的活动,以促进相关人员专业修养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要在旅游地的居民中,开展“讲文明、献爱心、尊游客、助他人”的活动,不断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综合素养,提高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介入程度,以便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监督的作用。

(4)要注重旅游活动内容的策划与编排。要努力使具体的旅游活动充满文明、健康、向上的色彩,并艺术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历史文化、科技知识等融入具体的旅游活动之中,使游客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得到更多的精神食粮,使旅游景点成为寓教于乐的基地,成为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历史文化、科技知识的艺术窗口。同时,要注意防止那种将具体旅游的活动作为宣传封建迷信的载体,防止将旅游场所变成黄、赌、毒的滋生地。

(责任编辑:谢 科)

作者:王 康 孙 娟 兰晓原

上一篇:县城乡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法院行政处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