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时西藏农牧业地位仍然重要,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就业领域,西藏非典型二元结构调整要求继续加快农牧业发展,农牧业发展对农牧民生活方式影响依旧突出。西藏农牧业存在生产资源锐减、粮食问题、城乡差距拉大等新老问题,应在农牧业互动、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品开发及龙头企业的培植与区内外市场的开辟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1: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摘要西藏农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模式落后、经济主体增长缓慢、科技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西藏应该大力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地理优势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不断完善西藏农牧业基础设施,转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培育农牧业经营新主体,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实现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农牧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模式;西藏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9.03.072

西藏解放前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没有建立现代工业,只有少量的牧业和农业。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援藏计划,不断解放和发展西藏的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改善藏区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国家采取了粮食直补、农药化肥补贴、动物防疫补贴、牲口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对促进藏区农牧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国家加大对西藏农牧业的资金、科技、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1]。西藏农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到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牧业相关措施,促进西藏农业全面现代化发展。鉴于此,笔者分析了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策略。

1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牧业经济基础薄弱

解放前西藏交通闭塞、工业落后,只有手工业和农业。农牧民和外界很难沟通交流,物资的运送和购买几乎依靠人力,严重制约了西藏现代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快现代化建设,开通了川藏、青藏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由于西藏耕地大部分都是从高原土、草甸土等开垦出来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少且分解缓慢,不容易被农作物吸收,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为了改善当地土壤肥力,在当地大量种植豆科作物,施加有机肥,改良和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2017年西藏的粮食产量达到103.2万t,比1978年增加51.86万t,连续19年保持在90万t以上,并在2015年突破百万吨目标。但是由于西藏整体农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一些地方“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标准农田建设滞后,仅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8.8%;农田水利毛细血管不畅,“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不足40%,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仅为60.2%,远远低于全国农业机械化平均水平[2]。此外,由于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农牧区的防灾能力比较弱。

1.2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农业基本已经实现现代化、机械化作业。但是西藏地区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全区地势比较高,给农牧业的现代化、機械化作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虽然党和国家大力支持西藏地区农牧业的发展,但是西藏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依然处于粗放型增长模式,依靠人力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现代化,农牧业机械化水平低,农牧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导致整体农牧业经营水平低,没有形成现代化农民经营新主体。

1.3农牧业经济主体增长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极大地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专业组织等新型经济主体。农牧业合作社达到了7 500家,但是由于自治区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市场发育滞后,经营主体质量整体不高,缺乏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和新型组织[3]。由于自治区信息闭塞,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导致农牧业产销渠道不通畅。以信息化、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条件差,电子商务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例低。

1.4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大

西藏地区地多人少,较高的海拔给农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限制。西藏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2017年居民人均收入不足23 00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数的差距在不断加大,消费水平不到城镇居民的1/3,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压力巨大[4]。

1.5农牧业科技水平低

西藏农牧业还未完全摆脱传统粗放的经营方式,经济发展的初级性、依赖性、粗放性特征仍然较明显。农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慢,应用水平普遍不高,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牧业科技人才仅占全区人才总量的12%左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5]。

2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1西藏的区位优势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地域辽阔,土地面积120.223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毗邻我国新疆、四川、青海、云南等地,与缅甸、不丹、尼泊尔、印度等国家接壤,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2.2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

西藏是我国太阳光资源最丰富且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一倍以上。西藏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大多数土地没有开发利用,未开发利用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3。西藏天然草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奠定了良好基础,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孕育了特色鲜明的农畜产品,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6]。

2.3国家对西藏发展的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不断增长,但西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都远远落后于西部地区。为了发展西部经济,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给予西部地区大量的优惠条件。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构想,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亚非欧大陆以及沿岸海洋国家的互通互联,从而建设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区域经济网络,让沿线各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7]。通过“一带一路”互通互联,推动沿线周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和耦合,从而充分挖掘区域经济市场潜力,促进区域经济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内需和促进就业,增进沿线周边国家的交流沟通。西藏与周边邻国的贸易往来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茶马古道、古丝绸之路、食盐之路等传承下来的边境贸易为西藏与边境各国实现物资流通、路桥畅通、文化融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8]。

2.4西藏区域经济发展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在中央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西藏全区的生产总值达到了1 210.63亿元。交通设施、水利水电设施的完善为农牧业的发展奠定的了基础。其次,西藏的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03.02亿元,建筑业的产值达到了411.49亿元。西藏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反哺农牧业,使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3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策略

3.1完善西藏农牧业基础设施

针对西藏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西藏自治区以及各市、区、镇等政府进一步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财政对农牧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其次,由于政府资金是有限的,所以要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农牧业设施,政府通过招商引资,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东部企业入驻到西藏投资建设,利用社会资金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切实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转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单一,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低,抗风险能力弱,农牧业依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要求。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加快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牧业融合发展要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此外,应重点开发农村旅游业、休闲农业。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发展农业时可以积极发展农田观光旅游业。将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发展民宿、乡道骑行、果园采摘、农业观光等线下体验活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帮助农民增收。

3.3积极培育农牧业经营主体

西藏地区应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企业,将其打造成西藏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将种植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公司结合起来,形成农牧业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牧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农民增收。各级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参加区域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展销活动,并给予农牧业产业化经營龙头企业的商标注册、质量认证以及展销活动一定的补贴。此外,政府应该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主。家庭农场主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概念,它号召家庭成员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农业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9]。国外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主已经成为一种农户自我经营的生产经营形式。以法国为例,法国是欧盟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比较高,每个农场几乎只经营1种农产品,这些农场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西藏地多人少、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实现家庭自主经营。

3.4大力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业

西藏独特的气候环境产生了特有的农产品,如藏红花、青稞、冬虫夏草、雪莲、牦牛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西藏在发展农牧业的同时要重点打造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将特色农产品打造成西部的支柱产业,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西藏按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争取中央投资、安排自治区专项资金、地市县区配套资金等多渠道整合投入资金32.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63亿元、财政产业基地扶持资金12.35亿元、龙头企业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扶持资金5.43亿元、科技投入农牧业发展资金4.17亿元,积极推动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10]。西藏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2014年,拉萨市积极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将西藏天然、生态、绿色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原地区特色的农牧产品,并将其推介到全国高端消费市场。目前,西藏的净土健康产品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业的支柱产业,总产值超过了100亿元。

3.5实施科技兴农发展战略

科技兴农是经济新常态下农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西藏农牧业实施集约化发展、提升农牧产品竞争力的要求。虽然西藏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但是有1/3的土地没有开发利用,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只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才能实现农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经营,提高农牧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农业进步、农牧增收。2017年,农田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62.1%;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88%以上;建设农作物良种繁殖基地5.8万hm2;推广“藏青2000”“喜玛拉22”“冬青18”等农作物新品种49.3万hm2;培育出彭波半细毛羊和象雄半细毛羊2个新品种;全区舍饲半舍饲率超过50%,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数量逐年增多,年出栏50只羊和10头牛的牧户比例超过10%;牲畜良种存栏457万头(只);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步伐加快,全区累计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75个;建设电商示范点5个,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村34个。通过农牧区网络建设,减少西藏地区数字鸿沟带来的巨大信息鸿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下一步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将现代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监控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农牧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并根据农牧产品生产阶段补充相应的阳光、水分、养料等微量元素,提高农牧产品的质量和附加价值,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4结语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关系到西藏经济社会的稳定,各级党委政府要引起重视。应不断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牧业的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万二尖措.简论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财讯,2017(22): 54.

[2] 黄娜.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J].商业故事,2015(4): 51.

[3] 王依然.西藏普兰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6):117-118.

[4] 郝亚琪.对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西藏财政支农政策实证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7:8-10.

[5] 陈青姣.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以西藏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8(2):264-266.

[6] 拉巴穷达,扎西.西藏日喀则南木赫县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16,38(1):46-48.

[7] 秦云.论扶贫攻坚决胜阶段西藏农牧区的精准脱贫[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37(6):205.

[8] 久毛措,安玉琴.西藏农牧特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0):159-160.

[9] 毛阳海,赵毅,董改改.试论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的几个问题[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3):6-12.

[10] 熊伟.西藏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33):18-19.

作者:何劲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2:

现时西藏农牧业地位、问题与对策

[摘要] 现时西藏农牧业地位仍然重要,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就业领域,西藏非典型二元结构调整要求继续加快农牧业发展,农牧业发展对农牧民生活方式影响依旧突出。西藏农牧业存在生产资源锐减、粮食问题、城乡差距拉大等新老问题,应在农牧业互动、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品开发及龙头企业的培植与区内外市场的开辟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

[关键词] 西藏;农牧业;新老问题;对策措施

[文献标识码] A

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形势,抢抓发展机遇,西藏提出了“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战略目标。(注:庄电一:《熔铸西部大开发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12月3日第6版。)所谓“上水平”,意味着农牧业质量的全面提升,现时西藏农牧业在取得重大进展后,面临着诸如固有矛盾日趋尖锐的同时,新的更富挑战性的矛盾产生;若干必要措施推行乏力;干部中或因对成绩的一时满足,松懈情绪有所滋长,或因遭遇特殊困难,转而对二三产业表现浓厚兴趣等不可忽视的问题。人所共知,“三农”问题是中国第一国情,社会变化的晴雨表,也是西藏的第一区情,直接关系西藏的稳定与发展。鉴于西藏“三农”问题的特殊难度,以及内地解决“三农”问题的种种教训,要求西藏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三农”问题,在今后一个长的时期,对“三农”高度重视的势头还必须健康地保持下去。为此,对农牧业现实问题的重要性认识需要继续强化,对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要进行更加缜密的剖析,对策措施还要更具创造性和针对性。

一、西藏农牧业现实地位

1、农牧民收入主要来源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农牧业成绩巨大。2005年较之1952年,全区耕地总面积从16万公顷扩大到35万公顷。(注: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编:《西藏土地资源与利用》[Z]。)牛羊出栏率在最近20年分别从5%、12%提高到15%、26%(注: 王洛林、朱玲:《市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西藏案例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34页。)。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西藏262万多人口中,农牧人口为212万多,约占总人口81%。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生产总值中占1/3强。农牧民主要收入来自家庭农牧业,如1999—2001年西藏农牧民人均收入每年环比变动是11.0%、11.3%、6.7%、8.6%、5.8%、5.5%(注:冉光荣:《西部开发中西藏及其他藏区特殊性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2页。),增长波动较大,农牧业直接影响家庭收入状况。不仅如此,农牧产品出路绝大部分供给家庭消费,作为商品出售为数极其有限。至2004年食品消费在农牧民家庭消费支出中占近64%。这充分表明,西藏农牧业生存经济特征仍颇显著(注:西藏自治区统计局:《2004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农牧业是西藏稳定与发展不可替代的坚实基础。

2、农牧民就业主要领域 仅据1999年资料,西藏劳动力分布在第一产业达74.3%,二、三产业为5.7%、20%,第一产业从业者所占比重之大居全国前位。1978—1996年全区第一产业从业者占总就业人员人数之比,由82%下降到77%,这是历经18年之久才减少5个百分点,转移速度甚为缓慢。鉴于西藏现时第二产业发展存在诸多局限,第三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就业容量还不够高,农牧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仍然是广大农牧民的主要就业领域。

需要强调的是,西藏除高寒纯牧区外,其余地区农牧民在种植业外,还要从事一定畜牧业,对劳动力需求相对要多。有材料称,畜群较小的农业村,家庭平均人口为5.11人,畜群较大的农业村,家庭平均人口为8.95人,牧区为6.7人(注:王洛林、朱玲:《市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西藏案例研究》,第200页。)。这表明,西藏农牧家庭经济结构要求有较多的劳动力来支撑,第一产业导致从业人数比重高的状况,在一个时期内尚难以改变。

3、西藏非典型二元结构形态要求加大农牧业发展 早有学者指出,西藏“农业发展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多元至高度一元经济的前提,只有到了农业部门能够为西藏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储蓄(主要指商业农产品)时,西藏的第二、三产业才可能有实质性变化”。西藏农业“其主要的目标在于通过自身效益的提高,向社会提供充足的产品,并实现自身的积累”(注:孙勇:《西藏非典型二元结构下的发展改革》[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第78—79页,第127—128页。)。2005年西藏生产总值(GDP)250.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8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9.45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143.28亿元,增长14.9%。“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2.4%。2005年人均GDP达到9098元,增长10.8%。产业结构仍然呈现农牧业经济特点(注:西藏自治区统计局:《2005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农牧业自身积累发展过程也未结束。

4、农牧业继续影响藏民生活方式 在西藏,农牧业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经济部门,对于以此为生的农牧民而言,还意味着是一种生存方式(注:王洛林、朱玲:《市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西藏案例研究》,第33页。)。农牧民对农牧业的心理依赖严重,被视为根本生活来源的土地,必须时刻掌握在手中,即使是一时无力耕作造成荒芜,也不敢转让。对于畜群同样有他们的认识。罗绒战堆研究员指出,“西藏牧民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沿用世界上最古老的生产方式,在没有充分医疗保障的情况下,自然选择规律在他们的生产中(包括人的生产)起着一定的作用。曾有藏北牧民告诉笔者,多生产是为了在严酷的自然中有足够的生存数量”(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还有学者指出,“……牲畜在当地藏民的观念中是作为财产蓄养的,他们的存在既有传统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功用。在古代,西藏居民大多数采用游牧的方式,便于携带的物品成为他们所偏爱的财产,而畜群恰恰符合便于携带的特征,这一传统保存至今;另外,对于现代社会的西藏居民家庭而言,畜群这种财产相对易于变现,因而起到了保险的作用,因为在家庭急需现金时,可以出售部分保留的畜群,以达到平滑的作用”(注:王洛林、朱玲:《市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西藏案例研究》,第190页。)。农牧业与农牧民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生产观、消费观、财富观等的形成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进步来改造农牧民才是最本质的办法。也就是说,当农牧业生产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农牧民意识、观念的进步也就缺乏具体的、客观的物质环境。为了广大农牧民能够加快脱贫与奔小康,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农牧业发展必须全面加以关注,保证其在面临新老问题与矛盾形势下能够继续顺利发展。

二、现时农业的新老问题

1、有限生产资源锐减 西藏特殊自然条件决定其生产资源、尤其是赖以为生的土地资源原本有限,由于生态恶化、人口增长等因素,导致生产资源日益减少。

农业的现状是,一方面生产条件改良有限。2000年西藏自治区耕地面积为23.23万公顷,控灌面积15.9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9%,尚有近1/3耕地处于不可控灌状态,近一半缺乏有效灌溉。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资源大幅下降。1952年人均占有耕地2.13亩,21世纪初,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与全国人均1.4亩接近(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152页。)。而西藏耕地质量与气候条件要恶劣得多,地广人稀的西藏实际上耕地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牧业现状是,一方面牲畜数量上升甚猛,造成草原严重超载,生态恶化加快。1952—2004年草原载畜量由974.24万头(只)增至2509万头(只),达2.6倍。全区天然草场载畜能力为3763.6万个羊单位,现在为4323万个羊单位,超载41%。另一方面则是人均占有量下降,牲畜单位生产能力的减少。如那曲牧区1996年末人口为337590人,较之1959年增加3倍,而牲畜只增加50%,以致1959年人均拥有牲畜29.4头(只),到1996年却是19.5头(只),人均减少10头(只)。不仅如此,由于草原生态恶化,产草量锐减,牲畜营养不足,单体生产能力也严重下滑,牛酮体减少近50%,酥油产量减少近10斤,绵羊产毛量减少至0.5斤(注:同上,第156页。),直接影响了农牧民的现实收入。此外,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林业及水资源亦极不乐观。

就在耕地、草原等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的时候,为缓解这一矛盾而实施的农牧业基本建设的投入却又力度不足。有学者通过对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后,得出认识是“1976年到2003年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非常的少,增长缓慢,在1981—1985年期间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注:杨明洪:《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80—2003年》[J],《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1985年后,国家和西藏地方政府对农牧业基本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如2002年达6亿元。但按农牧业人口计算人均200多元,数量仍然不多,在西藏地区难以产生较大作用。客观上农牧业生产环境所面临的破坏势头难以遏制,主观上基本建设因种种原因显得乏力,导致农牧业生存空间更加有限,潜力消耗加剧,可以说接近极限,这是西藏社会经济极为严峻、尖锐的现实问题。

2、粮食问题 西藏粮食生产1959年为19.29万吨,2000年为98.2万吨,2002年为98.2万吨,先后在1990年、1995年、1998年、1999年分别上了60万吨、70万吨、80万吨、90万吨4个台阶。2006年产量按全区总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粮食334.3公斤。此外还有菜油2.19公斤,肉81.2公斤,奶100公斤,分别比1998年增加47%、6%、61%、34%。(注:http://xznm.agri.gov.cn.)粮油供应得到有效缓解,农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基本平衡。就在仅仅是初步实现农畜产品供给基本平衡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卖粮难,尤以粮区最为突出。如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该村会计家有30亩地种植粮食,2000年出售商品粮1万多斤,收入1万多元。2004年遇到卖粮难,一是压价,头等青稞由1元/斤降为0.8元/斤;二是定额收购,严格控制每亩只收105斤,结果卖粮收入仅3000多元。卖粮难为农民带来直接冲击,因为粮食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如1999年农牧业收入中,粮食比重达67.4%,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第一产业中,青稞产量占总产量的75.6%,小麦为14.4%,蚕豆为4.8%,油菜为5.2%(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183页。)。至2003年农牧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6%,“粮食生产的多少和粮食价格的微小变动,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注:罗绒战堆、杨明洪:《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90—91页。)。还应注意到,在粮食压价的同时,生产成本却在上升。2000年化肥价格比1992年上涨一倍,班觉伦布村会计当年仅购买化肥、农药便用去2000元,加上其他费税等消耗,冲销了卖粮的全部收入(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183页。)。

西藏粮食问题需要进行细致分析。2000—2004年全区每年有7000—8000万斤粮入库,2003年库存达5亿斤。这种情况的产生至少有3个因素:

一是小麦。西藏小麦产量经多年的强调和扶持后,年年增长,但由于自然环境等关系,其面筋含量少,适口感差(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72页。),从收获当年即不受农牧民欢迎,因而销售一直不畅。但政府出于对粮食的特殊考虑,依然以保护价予以收购。对于农民而言,只要有出卖途径,也就持续种植。结果造成库存日增,不仅占用大笔资金,且积压期过长,还会带来更多损失。

二是青稞。青稞是西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0%,产量占总产量的55%。2000年全区青稞总产59.7万吨,平均亩产303公斤,人均青稞275.42公斤。作为一种传统的主要消费粮食,自身也遇到新的挑战。由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的糌粑不能适应现代西藏年轻一代人的口味,无论是适口性还是食用方式都难与谷物类食品竞争,在城镇的需求趋减。西藏青稞原本具有自产自销、区内销售的地方性特征(注:王洛林、朱玲:《市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西藏案例研究》,第83页。),一旦区内城镇市场萎缩,自然影响青稞的销量,造成一时积压。

三是通过政府从内地调入粮食的格局没有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调入西藏的粮食就每年一直在7万吨水平上缓慢增长。此外个体商贩运入的内地粮食及其他食品也在增加,其数额尚未统计(注:罗绒战堆、杨明洪:《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第22页。)。

因小麦在农牧区不被接受,青稞在城镇销售有所减少,以及区外粮食的输入而形成的粮食积压还难以得出西藏粮食产量似乎大量过剩的结论。对广大农牧民和大部分城镇居民而言,青稞仍然是他们喜爱的主食,由于作物种植结构不太合理及供求调剂不周,只是在主产区出现了部分剩余。就西藏粮食基本形式而言,因为青稞仅以原粮面貌出现,基本加工开展滞后,如果稍加改良,就是区内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销售空间,何况区外市场更是尚未开辟。因此,小麦、青稞的暂时积压,应该是粮食主产区的区域性剩余和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间品种结构性矛盾的表现,还不能乐观地认定西藏粮食问题已经稳妥解决。相反的是,出于对全球“粮食危机”的普遍关注和警惕(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价格达到近10年最高水平),西藏仍不能减少对粮食生产的应有努力。

3、城乡差距对非典型二元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 西藏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1985年为

2.7:1,2000年为4.8:1,2002年达5.1:1,是同期全国城乡人均收入之比的2倍,对此必须高度关切。不少学者指出,西藏城镇是作为一个县以上行政机关的所在地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绝大多数居民也是属于行政性的生活群体,其繁荣主要来源于政策性投入及中央和对口省市的支援。1983年以前,农牧民与干部职工收入虽有差距,但基本上是平行发展。2006年时,农牧民人均年收入2078元,而干部职工人均年收入则达8411元以上,差距仍然非常明显。西藏城镇居民绝大部分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仅次于北京、广东、浙江、天津、福建,列全国第7位。2006年农牧民人均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8%。于是出现城镇居民收入位于全国前列,农牧民收入处于全国末端的现象。

这里还要进一步看到两个问题:第一,西藏城镇至今尚未建立起产业经济体系,数量少、规模小的集体企业也举步维艰,基本上不存在一个处于农牧民与国家干部职工间的“中介”或“中间”群体(注:同上,第213页。),因此城乡差距其实是干群差距。虽然干部、职工的高收入,有不少完全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要的成分,但农牧民增收幅度不大的状况,必然会形成负面影响。有学者指出,“目前这种城乡、干群差距持续拉大,农牧民群众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农牧民不满情绪有所增长和蔓延,成为西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隐患”(注:同上,第188页。)。第二,西藏城镇产生的道路,决定其固有的生产经营能力极弱,对农村影响力也就较小。区内外对部分优先选择的城镇进行大力投入时,也多立足于城镇自身面貌的改观、形象的建设,尚不足以在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投入去带动农村,绝大部分劳力仍然只有集中在农村地区从事第一产业。这种情况表明,西藏原来存在的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调整,反而是进一步有所强化(注:王洛林、朱玲:《市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西藏案例研究》,第180页。)。如果二、三产业在快速发展,而第一产业继续表现滞缓,不能通过商业农产品为西藏经济发展提供储蓄资本;如果农村市场因为农牧民既难以供应交换产品,更缺乏现金购买力,最终必然制约二、三产业发展。如果西藏非典型二元结构调整的变化方向是要为第二产业提供积累的话,农牧业的未来只能是进一步陷入困境。

三、农牧业经营对策

在西藏粮油实现初步自足的新形势下,农牧业发展应该是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在农牧业互动、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品开发,以及龙头企业培植、区内外市场开辟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

1、农牧业互动,以农促牧,以牧促农,实现双赢 西藏农牧业间历来存在极为密切的内在关系,藏族群众的生活原本就离不开畜产品,例如酥油既是必需的食用消费品,也是重要的宗教消费品,甚至扮演着文化用品的角色。无论多么贫困的藏民,即使借贷也要保证酥油的最低消费,而富裕户的重要标志便是“酥油茶不断”。以致有学者提出用酥油消费水平来观察其生活贫富程度(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34—35页。)。西藏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以致青海的酥油,新疆、青海的牛羊肉,内蒙古、新疆的牛奶、奶粉等外地畜产品大量进入。因此西藏的农牧业现状是,一方面牧业因为草场退化处于极其艰难的境地,已经无力依靠自身力量来进行恢复与调整;另一方面,农业由于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在自给有余的情况下能够为牧业发展创造条件,两者具有了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新基础。

实践表明,西藏农区畜牧业经营较之纯牧区更加稳定。有材料称,一个纯牧村人均收入分别为:1998年517.7元,2000年1229.0元,2001年719.8元,2002年1393.8元;一个农区村牧业人均收入如下:1998年255.3元,1999年426元,2000年372元,2001年376元。(注:王洛林、朱玲:《市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西藏案例研究》,第188页。)纯牧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其收入波动幅度也大。今后应该逐步打破农牧区间的界限,促进地区农牧业统一发展规划的制定,尤其是广大非纯牧区要尽可能围绕畜牧业来安排农业经营。因此西藏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一方面应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建立饲草饲料基地,支援牧区越冬饲料的供应。另一方面还应建立牲畜育肥基地,将牧区牲畜最后生长期转移到农区,不仅可以避免冬春牲畜死亡悲剧,而且为就地屠宰、提高出栏率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还要积极推行圈养舍饲,适度发展粮食型畜禽。牲畜占较大比例的农区,更要稳定牲畜饲养规模,扩大种草业经营,且推行林草结合的持续利用方式。就是牧区也要在条件适宜的定居点附近大力种草。林区也同样利用本地饲草、饲料资源,发展林区畜牧业。(注:王清先:《转轨、转型与发展跨越,西藏农牧民增收与农牧业发展研究》[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15—216页。)

西藏各地区虽然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但都要把农牧业互动作为核心内容予以安排。如藏中地区要大力提高饲草在作物结构中的比例,加快农牧业机械化步伐,推广粮草轮作,发展玉米生产。建立北部禾本科牧草为主的人工草地、南部河谷地带以豆科为主的人工草地,建设饲草、饲料加工和短期育肥基地,以及种、养、加一体化的综合加工业,为西藏“北养南肥”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部署奠定坚实基础。藏北纯牧区应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内畜产品基地(西部绒山羊、中东部牦牛),积极开动“南草北运,南畜北育”工程。藏南地区利用林业资源,发展优质人工草地及饲料加工业,开发牦牛系列产品及畜禽养殖。藏西南区发展人工饲料,实行以牧为主的牧农结合生产。藏东南除农牧结合外,还应推行林牧结合(注:冉光荣:《西部开发中西藏及其他藏区特殊性研究》,第88—90页。)。

农牧业互动在西北诸省中有较成功的经验。如宁夏鼓励和扶持在农区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清真牛羊肉和奶产业,建立绒山羊、肉羊育肥、奶牛等基地。该区为解决牧业困难并进而发展农业,以发展畜牧业作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创造了成功的典范。青海有农牧业、农牧区互补的“西繁东育”的模式。甘肃推广科技兴牧,建立种、养、加一体化基地。陕西大力发展秦川肉牛、陕北肉羊、陕南瘦肉猪等地方特色畜产品。(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103页。)这些具体操作措施可供西藏参考。

2、农业结构调整 西藏农业结构调整正在积极推进中。2005年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7.6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11千公顷。其中:青稞面积120.27千公顷,增加0.16千公顷;小麦面积42.00千公顷,增加1.36千公顷。油菜籽面积26.05千公顷,增加1.73千公顷。蔬菜面积18.04千公顷,增加2.89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93.39万吨,比上年减少4.5%;油菜籽6.12万吨,比上年增长13.5%;蔬菜42.92万吨,比上年增长43.1%。(注:2005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但总的来说,西藏农业结构调整仍然乏力,表现在局部适应性调整较多,全局战略性调整少,就是粮食、油菜作物的比重变化也不够大。如2002年油料作物27.2万亩,增加仅

2.98%。林区资源尚未纳入调整计划,土豆、蚕豆等潜力挖掘也还未充分开展(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103页、第93页。)。

关于西藏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全面、具体的分析。一方面,粮食自足是否稳定,还有待观察。而且现时的粮食自足也仅是总量上的自足,还谈不上品种的自足。另一方面,干群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是干部的思想认识。多年来,在非常艰苦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各级政府一直将增加粮食产量作为富民的主要手段,也是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注:罗绒战堆、杨明洪:《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第20—21页。),他们对粮食生产怀有特殊的感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是降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许多干部一时难以接受,应是可以理解的。为此要动用一切行政手段,多方说服动员。实际上农牧民也在自愿加快调整进程,部分人已不再种植冬小麦,以利用其土地放养牲畜。当油菜收益超过粮食作物后,种植面积也就不断扩大。2003年粮食作物面积比上年下降4.8%,其中青稞下降3%,小麦下降5.4%,油菜则提高到15.3%。只要工作到位,这个势头会持续下去。

此外,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价格政策,如对小麦降价甚至减少收购,以大幅压缩其种植面积。同时要在良种上做出更大投入,如优惠供给“双低”(低芥酸、低硫疳)的青海菜籽,既易成活,又具市场竞争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农业面临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总产量难以有效提高的三大难题,可行的办法就是实施良种工程,即利用良种克服耕地的不足、水源缺乏等难以克服的矛盾,求得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在自然条件恶劣,耕地有限的西藏,良种工程更具紧迫性,而且还要在培育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良种上做出艰苦努力。

3、特色产品开发 西藏独有的自然环境所生产的农牧产品多具特色,兼具基本上无污染的优势,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如传统优良粮食品种的青稞,富含能降低人体血脂、胆固醇和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的成分,对全国尤其是城市居民饮食结构中动物类食品摄入较多的消费群体的保健意义较大。为此,一方面要改变原粮形式的销售,进行深加工,形成多种形式的粮食制品。另一方面要打破区内销售的国有框架,大力开辟区内外市场。不仅要破解在西藏销售不畅的难题,还要让其产生更大价值,为西藏农业经济做出新的贡献。如牦牛产品开发,理论成果丰富,实践典型亦多(注:冉光荣:《牦牛产业简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增刊。),西藏应该有选择地进行安排。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建立活畜屠宰市场,初步解决出栏率问题,也可以通过境外引资,形成具有综合效应的、高规格的牦牛系列产品开发。

关于特色产品开发、实行规模化经营等方面,西藏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中也作了积极努力,但效果总是不理想。如白朗县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市场有限,不仅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且面临巨大补贴。农民评价是解决了自家的吃菜问题,没有带来销售的利益。定结县1988年成立的结鑫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了“朗玛”系列商标,将本地特产雪莲、三七、贝母、红景天、藏菌等稀有药材进行加工制作,仍然是销路不畅,收入有限,连一年一度的商标年检费4500元也难以支付(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181页。)。西藏日喀则养殖示范区仅出栏生猪102头、牛78头、鸡3500只。数量有限,销售不佳,只有7.6万元的收入(注:同上,第107页。)。

看来仅局限于西藏来认识农牧业发展是难有作为的,应借用区外市场及争取区外企业的参与。这里只讨论两个问题:

1、龙头企业 内地大量事实表明,龙头企业是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较好方式。西藏本地龙头企业成长晚,规模小,能量有限。如要等待其承担推动农牧业发展的重任,还有一个较长的阶段。现时方便可行、节约经济时间成本的办法是眼光向外,大力争取区外企业进入。为争取区外企业的到来,西藏必须在政策上做出特殊保障。首先,充分运用中央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人才等方面,中央对西藏政策甚为宽松与优待,凡能与外来企业发生关联进而为其服务的内容,都要尽可能实施,尤其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其次,西藏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应该出台有针对性的地方政策,同时还要集中财力大力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在2001年投入3308万元(其中无偿投入2684万元)重点扶持“十大龙头”企业。各个县也推出相应措施,发展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养殖小区(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104页。)。由于宁夏政策力度大,龙头企业及专业养殖小区为其农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三,西藏可以向对口支援省市提出,把龙头企业来藏作为援助内容。即有关省市以奖励方式支持本地企业进藏,将两地经营统一开展,不仅在西藏发挥龙头企业作用,而且也促进其本地经营的发展。

2、市场问题 本地市场建设。适度的人口基数是城镇经济得以繁荣的基本要素,西藏要改变目前城镇的性质与功能,增加从事二、三产业的常住人口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自全国农村普遍推行生产责任制后,越来越多的内地农民及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其他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纷纷进入西藏谋生,广泛分布于全区各级城镇以及农牧区。他们本身的存在与劳作,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进而有助于城镇经济功能的完善,得以产生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对这些外来人口需要给予应有的扶持,让他们尽可能融入当地经济生活中。还应看到,西藏农牧民依靠自身有限能力来进行家庭经济运作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维护基本稳固,不敢也没有胆量去“冒险”。而他们要看到实在的事例,往往是以周边熟悉的成功者作为榜样,外来的农民打工者及小商贩往往能够充当这种角色。学习既需要样板,也需要有一定压力。外来劳力初期带来的挑战,让藏民很快适应而变为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互利,这种趋势必将继续发展下去(注:同上,第220—221页。)。

为尽快解决西藏市场狭小的制约问题,在大力建设本地市场的同时,应树立区外市场的理念。部分特色产品可以立足于在外部市场进行销售,产品的包装、说明、宣传等,应尽量考虑区外消费群体的兴趣、习惯,以求能够尽快打开销路。有的产品也可以争取直接在内地生产,以克服西藏能源、加工技术等困难。青藏铁路通车后,为原料及粗加工品外运创造了有利条件。关于区外市场及加工等的运作,可以先和对口支援省市协商,作为援助的一种内容或方式,向西藏提供方便与支持。

西藏还应积极考虑境外贸易,即充分利用国外市场。西藏边贸历史悠久,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均有商贸优势。随着中印政治关系的逐渐改善,经贸商潮必然到来,西藏必须抓紧这个时机。(注:冉光荣:《西部开发中西藏及其他藏区特殊性研究》,第173—175页。)积极利用境外市场,大力参与国际贸易,应是西藏市场建设的可贵条件及便捷之路。

西藏特殊自然环境、历史原因与现实状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与农牧业的进步,外力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发展属性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国家和对口支援省市的帮助所带来的巨大成果业已显现(注:冉光荣:《西藏反贫困经验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后的援助应强调市场经济优势互补的要素。外部援助的长久性也必须依靠市场经济来加以支持。这种互利发展才是更为稳定的充满生机的双边援助形式。外部企业进入,外部市场的建设正是这一原则的直接体现。外向思维一旦确立(注:周炜:《21世纪西藏社会发展论坛》,第91页。),通过更多的实践与尝试,必将会为西藏经济“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找到更加迅速而可行的道路。

[本文责任编辑 陈立健]

--------------------------------------------

[作者简介] 冉光荣,四川大学985工程“南亚与中国藏区研究”创新基地主任、教授。(成都 610064)

作者:冉光荣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3:

构建西藏和谐社会进程中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初探

[摘要]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西藏农牧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经济增长模式,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既要加强对农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更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规划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和谐社会西藏农牧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和“和谐发展”是近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语,其中“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产出、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和谐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在西藏尤其应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这不仅是由

西藏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更是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西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西藏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西藏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 hm2,新垦农田5200 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西藏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西藏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西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西藏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西藏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西藏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西藏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西藏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西藏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西藏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西藏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藏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西藏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西藏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西藏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西藏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西藏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为构建西藏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西藏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西藏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西藏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西藏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西藏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西藏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西藏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西藏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西藏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把建立与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西藏农牧循环经济框架。同时,从本区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修订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所在地区加强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牧循环的经济模式,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区等试点工作。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农田与草地退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能源的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粗放型农牧业向循环型生态农牧业的转变。随着今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行,西藏发展农牧循环的经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农牧业互补优势,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西藏人民和祖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4][5][8]狄方耀,程志碧,罗华著.西藏经济学导论[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洛桑•灵智多杰.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概论[M].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7]邓艾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1996年(6).

[作者简介]何小荣(1977-),女,江西省赣州人,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2005级少数民族经济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和法制。

作者:何小荣

上一篇:新闻中心工作总结优选下一篇:烟草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