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2022-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质控小组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质控小组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统计本院2010年1~12月间上报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护理管理情况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在2011年1月成立质控小组,并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进行重点监督,对2011年1~12月间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 本院2010年1~12月间上报医疗护理事故48例,本院2011年1~12月间上报医疗护理事故14例;本院2010年1~12月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71.21±8.43)分,本院2011年1~12月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90.12±10.21)分。两阶段医疗护理事故上报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成立质控小组可以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并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纠正,避免重大护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本院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质控小组;护理管理;质量监控

[

医疗质量为一所医院的生命,科室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的程度和效果,是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1]。医疗护理质量不但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关乎医院的社会公众形象。所以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事故发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我院在2011年1月成立质控小组,并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进行重点监督,本文对2011年1~12月间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12月期间和2011年1~12月间两个阶段的医疗护理事故上报情况(包括护理差错、患者护理质量投诉等)和患者满意度情况。

1.2 方法

统计本院2010年1~12月间共上报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护理管理情况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在2011年1月成立质控小组,并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进行重点监督,对2011年1~12月间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3 观察项目

统计两个阶段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患者满意度评价由本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患者对本院各科室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护理环境以及意外事故发生情况等,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其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疗护理事故上报情况

2010年1~12月间上报医疗护理事故48例,2011年1~12月间上报医疗护理事故14例。两阶段医疗护理事故上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P < 0.05)。

2.2 护理满意度

2010年1~12月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71.21±8.43)分, 2011年1~12月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90.12±10.21)分。两阶段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1231,P < 0.05)。

3 讨论

3.1 质控小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

质控小组的人员组成主要为护士长和科室质控组的成员[2]。由护士长担任质控小组组长,主要负责本科室的护理质量工作的全面管理,科室质控组成员主要挑选本科室业务素质强、工作责任心强以及熟悉本科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数名护师担任,质控组组员主要负责对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和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对本科室病区的管理和对日常消毒、隔离情况的管理;对本科室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的管理;对本科室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管理等。科室质控小组成立后,通过对2010年1~12月上报医疗护理事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本院护理质控组的相关制度以及职责,充分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本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以及相关制度。对本科室质控小组成员进行系统性培训。

3.2 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体内容

3.2.1 加强各科室相关人员的培训学习 加强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加强护理质量安全服务的思想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安全意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护理人员可以自觉按照相关制度和既定目标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和管理,让护理人员懂得如何关心、尊重患者,并根据患者不同的需要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让患者感到人性化的护理关怀,主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通过护理细节来传递对患者的人文关怀[3]。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层次对象的心理护理需求,通过和患者的主动沟通,消除患者疑虑。加强专业技术掌握水平的学习,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主动学习新护理技术,不断加强本科室的护理技术水平。重点做好对新护士的培训工作,对新护士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进行新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基础上,重点针对本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专科知识培训。

3.2.2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考评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护理人员质量控制考评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重点考核,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测评,实行护理质量和绩效工资挂钩的机制[4],有效调动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使被动的监管变成护理人员的主动遵守,严格执行,不断加强对自我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

3.2.3 重视护理服务的细节 护理人员从事的职业是和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所以任何的护理细节疏漏都会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虽然医院的相关制度、规范、护理质量标准以及工作流程等比较全面,但是能否能真正让患者满意,关键还在于护理服务的细节[5]。所以,质量控制小组不但要注重宏观护理管理,更要重点关注细节管理。要重点加强本科室护理工作的细节化管理,要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使每一个护士都能从自身做起,加强对护理细节的关注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加强职业素质,主动提升护理质量。如在病区走廊容易出现摔倒的地方及时放置一些防滑警示标记;对输液患者进行温馨提示,主动告知患者不要随意地调节液体滴速,以免发生危险等[6]。

4 小结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十分的琐碎和繁杂,在护理质量管理中不但要进行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管理,还要重视对重点患者护理管理,同时重点考核对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督促检查,通过实行护理人员的床前交接班,可及时让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重点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一旦发现护理人员存在工作不到位情况,要及时给予批评、纠正,让相关护理人员及时进行改正,并要用规范、细致的护理服务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后,会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贯彻执行本院及科室的各项制度,抓好大环节,不放过小环节,严格执行护理人员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抢救制度以及技术操作制度,同时关注护理细节,及时预测、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护理隐患,对一些容易出现护理风险的护理工作环节,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对护理风险的预防以及应急能力。并针对本科室的不同工作性质以及护理特点,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诊抢救护理培训和护理演练以及落实基础护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每个月定期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着重进行急救护理知识以及相关护理操作的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对各种护理业务的掌握程度,从根源避免护理质量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成立质控小组可以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并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纠正,避免重大护理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证了本院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梅. 护理质控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15):1390-1391.

[2] 张岚. 病房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0):1108-1109.

[3] 许勤,王荣. 加强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意义与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2007,7(3):65.

[4] 金玉玲,钟元和. 量化考核护士长与护理质量奖预扣返还制的应用探讨[J]. 当代护士,2008,(1):28.

[5] 东梅. 做好全面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91-93.

[6] 陈玉琼,李庆瑜. 过程管理理论与护理病历质量控制[J]. 现代医院,2007,7(5):114-115.

(收稿日期:2012-08-31)

作者:欧阳美华

第2篇:质控小组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ICU护理质量必须是由持续的并且是有效的质量控制来实现。方法:由ICU护士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对ICU护理质量进行了全面、全员、全程的持续督导监控。结论:质控小组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减少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质控小组; ICU; 质量控制

护理在医院治疗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护理的质量更是重中之重。护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护理的质量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环节的质量产生决定了护理终末质量。我科作为二级甲等医院的综合ICU,现今对ICU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有原先的护士长一人统一抓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质控小组管理,要求护士人人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对各级护理人员实现了全面考核,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ICU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1.1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和医院管理体系质检标准为依据,不断完善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概念,体现科学的管理内涵,力求管理标准更科学严谨,管理方法更简便、易行,管理效果达到病人满意。

1.2组织结构

1.2.1人员组成

组长:王秀花

成员: 杨站稳 王巧菊 王志红 李记芬

1.2.2小组职责

①严格检查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工作程序标准和流程。②定期(每周)和不定期对护理质量及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价。③定期(每月25日)召开质控会议,对共性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布置质控重点。④对护理质控会议上确定的意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执行。⑤每月向护理部报告护理监控结果,及奖罚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1.2.3分工

①考试考核:王志红

②消毒隔离:李记芬

③护理文书:杨站稳

④病房管理:王巧菊

⑤病人质量:王秀花

1.3检查方法: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1.3.1周查:每周小组各成员按分工项目按月计划检查一次,有记录。

1.3.2随机查:平时医院各个部门,医院各领导,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发现的护理问题,有记录。

1.3.3周查、随机查结果计入个人评价表,每人出现3次同样错误应写出书面检查。

1.4考评要求

1.4.1检查者要严格按照各项护理质量标准逐项检查,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1.4.2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当事人,督促其改正。

1.4.3对周查、随机查情况于当月末(25日以后)由组长汇总交护理部(月质量分析记录)

1.4.4 实施: 首先护士长在全科中选拔优秀的ICU护理人员,她们即要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及洞察分析能力,能敢于指正,不徇私舞弊。然后护士长对选拔出来的全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及质控理念的培训,明确标准,掌握方法,质控小组每月按质控标准对自己负责的质控小组的护理质量全面考核[1],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底再由护士长汇总组织召开全科的护理质量分析会,各小组汇报考核结果,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护士长对各小组工作进行评价,让全体护理人员都知道本月发生的事件,从而吸取教训,提醒今后的工作。质控小组在下月进行质控时不仅要对本月进行质控,而且要对上月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踪质控,并在月底分析会上 总结指出且应在指控本上有所体现。对管理好和工作好的小组和同志给予表扬鼓励,但对连续发生的差错要追踪责任人,并与奖金和年初的聘任挂钩。对差错易发生环节应集全体人员智慧,积极讨论和分析,举一反三,指出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及时修正考核标准,确保质量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

2结果

实施了这一质控模式,大大提高了ICU护理质量,特别是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护理带教,沟通技巧,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自身修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如ICU无菌包合格率达10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05%,空气、医务人员手、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在各种检查中全部合格,巩固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特别是专科配合的熟练程度大为提高,得到了手术医生的一致好评,手术间布置规范统一,杜绝了过去物品用后随意放置使用时找不到却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现象,降低了质控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到了管理[2],更有效地防范了醫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了护理安全。

3体会

3.1实施质量控制,掌握标准,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科室每位护士都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质控小组每月的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使其他护士及时了解自己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会采取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就会使护理工作时刻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不断完善各项质控管理措施,使每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项规范要求养成了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完成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最后使得ICU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的完善加强,是护理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2强化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 业务素质得到加强 护士在参与管理后,发挥了她们在质控中的骨干作用,也促进了她们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同时请她们负责培养帮助年轻护士提高业务水平,进行传帮带,能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加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协作精神,促进了护护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部分繁重事务。通过实施用护士参与管理质量控制的方法,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有利于护士的成长与提高,改变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将质量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质量持续改进上,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3.3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要 科室质控组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3],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工作中将病人的满意度来衡量护士工作的标准,能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病人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工作指标,工作中主动与病人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病人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念坚,陈立梅.质控小组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0,29(6):162.

[2]陈卫东.科室质控小组在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1:178-179.

[3]黄芸,王章琴.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实践与体会[J].吉林医学,2008,29(12):1014-1015.

作者:陈兰萍

第3篇:质控小组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ICU護理质量必须是由持续的并且是有效的质量控制来实现。方法:由ICU护士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对ICU护理质量进行了全面、全员、全程的持续督导监控。结论:质控小组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减少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质控小组; ICU; 质量控制

是医院的核心科室,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员的生命安全,它既是衡量全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医院整体医疗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ICU里应该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抢救任务。如何提高ICU的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护理在医院治疗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护理的质量更是重中之重。护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护理的质量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环节的质量产生决定了护理终末质量。我科作为二级甲等医院的综合ICU,现今对ICU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有原先的护士长一人统一抓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质控小组管理,要求护士人人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对各级护理人员实现了全面考核,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ICU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1.1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和医院管理体系质检标准为依据,不断完善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概念,体现科学的管理内涵,力求管理标准更科学严谨,管理方法更简便、易行,管理效果达到病人满意。

1.2组织结构

1.2.1人员组成

组长:王秀花

成员: 杨站稳 王巧菊 王志红 李记芬

1.2.2小组职责

①严格检查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工作程序标准和流程。②定期(每周)和不定期对护理质量及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价。③定期(每月25日)召开质控会议,对共性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布置质控重点。④对护理质控会议上确定的意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执行。⑤每月向护理部报告护理监控结果,及奖罚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1.2.3分工

①考试考核:王志红

②消毒隔离:李记芬

③护理文书:杨站稳

④病房管理:王巧菊

⑤病人质量:王秀花

1.3检查方法: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1.3.1周查:每周小组各成员按分工项目按月计划检查一次,有记录。

1.3.2随机查:平时医院各个部门,医院各领导,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发现的护理问题,有记录。

1.3.3周查、随机查结果计入个人评价表,每人出现3次同样错误应写出书面检查。

1.4考评要求

1.4.1检查者要严格按照各项护理质量标准逐项检查,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1.4.2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当事人,督促其改正。

1.4.3对周查、随机查情况于当月末(25日以后)由组长汇总交护理部(月质量分析记录)

1.4.4 实施: 首先护士长在全科中选拔优秀的ICU护理人员,她们即要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及洞察分析能力,能敢于指正,不徇私舞弊。然后护士长对选拔出来的全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及质控理念的培训,明确标准,掌握方法,质控小组每月按质控标准对自己负责的质控小组的护理质量全面考核[1],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底再由护士长汇总组织召开全科的护理质量分析会,各小组汇报考核结果,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护士长对各小组工作进行评价,让全体护理人员都知道本月发生的事件,从而吸取教训,提醒今后的工作。质控小组在下月进行质控时不仅要对本月进行质控,而且要对上月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踪质控,并在月底分析会上 总结指出且应在指控本上有所体现。对管理好和工作好的小组和同志给予表扬鼓励,但对连续发生的差错要追踪责任人,并与奖金和年初的聘任挂钩。对差错易发生环节应集全体人员智慧,积极讨论和分析,举一反三,指出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及时修正考核标准,确保质量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

2结果

实施了这一质控模式,大大提高了ICU护理质量,特别是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护理带教,沟通技巧,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自身修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如ICU无菌包合格率达10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05%,空气、医务人员手、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在各种检查中全部合格,巩固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特别是专科配合的熟练程度大为提高,得到了手术医生的一致好评,手术间布置规范统一,杜绝了过去物品用后随意放置使用时找不到却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现象,降低了质控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到了管理[2],更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了护理安全。

3体会

3.1实施质量控制,掌握标准,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科室每位护士都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质控小组每月的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使其他护士及时了解自己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会采取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就会使护理工作时刻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不断完善各项质控管理措施,使每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项规范要求养成了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完成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最后使得ICU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的完善加强,是护理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2强化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 业务素质得到加强 护士在参与管理后,发挥了她们在质控中的骨干作用,也促进了她们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同时请她们负责培养帮助年轻护士提高业务水平,进行传帮带,能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加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协作精神,促进了护护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部分繁重事务。通过实施用护士参与管理质量控制的方法,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有利于护士的成长与提高,改变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将质量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质量持续改进上,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3.3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要 科室质控组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3],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工作中将病人的满意度来衡量护士工作的标准,能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病人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工作指标,工作中主动与病人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参考文献

[1]王念坚,陈立梅.质控小组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0,29(6):162.

[2]陈卫东.科室质控小组在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1:178-179.

[3]黄芸,王章琴.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实践与体会[J].吉林医学,2008,29(12):1014-1015.

作者:陈兰萍

第4篇: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组及职责

(2016年1月修订)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 在护理部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 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监督、控制和管理工作。

3、 完成年、季、月质控计划。

4、 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修改、完善、补充护理质控检查标准。

5、 按照计划定期检查、考核,组长负责组织,提前通知时间,组员将时间调整好,无特殊事情一律参加。不参加者扣绩效2分;组长未按时组织检查者扣绩效5分;每组活动护理部人员无特殊情况全部参加,若有特殊情况,亦必须最少有一人参加,否则扣护理部每人3分.

6、 针对临床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定期的研究讨论,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并每月向各科护士长反馈检查结果和改进措施。

分设五个小组(第一位为小组组长)每组完成绩效扣分完不成者扣至

(1) 专科护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当年制定的考核标准,每月一次检查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病情评估及观察、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书、输血管理、围术期护理、危重患者管理临床路径的护理质量,并根据具体工作,不断完善考核标准。

(2) 安全管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考核标准,每月一次检查患者的交接、口头医嘱的执行、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危急值管理、跌倒坠床、压疮的管理、重点环节、不良事件管理的质量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考核标准

(3)病区管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考核标准,每月一次检查环境质量、药 品、物品仪器设备、抢救车、抢救室、换药室、治疗室、护士站、值班室的管理、护理人员的仪表、劳动纪律的质量。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考核标准

(4)科室管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考核标准每季度检查一次护士素质、护士长的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考核标准

(5)特殊科室管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特殊科室考核标准,每月一次检查特殊科室(手术室、急诊、ICU、产房、供应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时评价科室整改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考核标准,提高护理质量。

另设:被服管理组:

职责:组长组织不定期抽查各病区(含洗衣房)的被服数量,但每年须全院检查一次,与基数不符时,告知科室查找。如仍不符记录存档。(注:本组的组员可随机参与,但最少两人参加)

费县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6年1月

第5篇: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复大医院综合病区护理质控组职责

1、消毒隔离质量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 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病房单位,根据科室 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 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 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2、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器、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 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 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 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 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 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生活护理情况。

3)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 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 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 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4、技术考核小组

1) 技术考核的标准为《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 2) 技术考核小组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抽查考试,技术考核小 组应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指正,并进行分析、总结, 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 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 ,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 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 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 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 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 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 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护士交班报告、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质量。 3)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 查,并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总 结,提出改进措施,记录时间、内容。

7、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病房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服务质量。

3)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针对 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 出改进错,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 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3) 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资料。

4)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 评价及反馈。 5) 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 90%。

9、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1) 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 务提供保障。 2) 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3)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 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6) 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 照执行。 7)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 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 保患者用药安全。 9) 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 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 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 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 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 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 病历管理:病历齐全,每班进行交接班并有清点记录及签名。

综合病区护理质控管理小组责任划分

护理质量管理重要性:护理的服务对象决定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高质量的护理质量管 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护理质量管理是在提高医疗水平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护 理质量管理内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全面管理抓好全过程的质量关。

一、 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二、 继续实行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三级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行全员质控的目标。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三、 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月有重点,每季度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整改,在科室护士例会上通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四、 落实各专项护理技术指导小组的职责,规范护理会诊工作。危重病小组、褥疮评估与技术指导小组、小儿静脉穿刺小组、老年病小组。

五、 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 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合法权利。

七、 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各质控小组人员名单 :

1、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2、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3、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

4、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7、技术考核小组: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9、消毒隔离质量小组:

第6篇: 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1. 病区管理质控职责

(1)根据医院护理部工作的任务,不断完善病区管理制度及质控标准。

(2)熟悉病区管理规章制度及质量标准,发现问题及时与病区护士长沟通,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对病区管理进行督查质控,检查有记录及统计分析。 2. 基础护理质控职责

(1)熟悉掌握基础护理的理论,督促指导护理人员实施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

(2)对基础护理、护理程序实施过程进行督查评价,根据工作流程或技术规范,进行必要的示范指导。 (3)调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 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时记录并提出改进意见。 3.护理文书书写质控职责

(5)熟悉掌握各种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按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要求,进行质控。

(6) 对全科病区护理文书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科室护士长沟通,协助改进。 4.护理技术操作质控职责

a) 熟悉掌握护理技术操作,熟悉各专科技术操作要点。

b) 对各病区的护理技术操作,专科技术操作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改进。

c) 每年规范护理技术操作3—4项,统一培训并考核。 5. 物品消毒、抢救设备质控职责

a) 检查灭菌物品在有效期,无过期物品。 b) 消毒液浓度、日期符合要求。

c) 抢救药品无过期、混放,药品批号与药盒一致,每日检查并有记录,抢救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二)工作要求

1.各质控小组成员在护理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应履行职责,做好检查、咨询指导、协调等工作。

2.质控组小组成员应发挥团队精神、集思广益、相互补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估与督查。

3.各质控小组成员应按护理工作程序、护理规章制度、常规、技术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方案,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分析存在问题,对有重大护理质量问题应及时汇报。

4.根据护理部对护理质控的要求及每月护理部工作重点,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每月有质量检查分析及综合质量评价,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

第7篇:护理质控小组职责及名单

急诊科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1、消毒隔离质量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 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病房单位,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 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2、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 、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器、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

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 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生活护理情况。

3)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4、技术考核小组 、

1) 技术考核的标准为《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

2) 技术考核小组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抽查考试,技术考核小组应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指正,并进行分析、总结,记录内容及时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 ,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 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护士交班报告、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

3)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记录时间、内容。

7、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病房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服务质量。

3)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针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3)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资料。

4)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反馈。

5) 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 90%。

9、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

1) 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2) 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3)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 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6) 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 照执行。

7)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 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9) 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 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 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 病历管理:病历齐全,每班进行交接班并有清点记录及签名。

各质控小组人员名单

1、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杨红英

2、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张霞

3、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刀红艳

4、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白娇凤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吴菊梅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方锦绣

7、技术考核小组:吴菊梅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柴玲艳

9、消毒隔离质量小组:李燕

第8篇:急诊科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一、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小组 : 组长:李婷

组员:景银环、马婷婷、郝海琴、周莉

1、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版次)中消毒隔离考核标准进行检查。

2、 检查项目包括:各项技术操作、治疗室、清创缝合室、处置室、抢救室、病房单位、手卫生等,根据质量标准进行相应的检查内容。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的结果(存在的问题)每周进行检查,重点突出,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白丽丽,由组长汇总到周质控记录本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质控会,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并记录于《质控手册》中 。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以口头的形式提醒相关人员,不进行绩效考核,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绩效0.5分。对科室消毒隔离质量提高提出建设意见的人员,科室给予绩效奖励0.5分。

二、急诊抢救室急救药品器械检查管理小组 : 组长:白丽丽

1

组员:杨燕,刘佩佩、冯丽娜,曹霞,赵飞,高艳梅

1、 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2013版)中抢救室工作质量标准、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2、检查项目包括:急救药品物品、抢救制度、抢救程序落实,急救技能的熟练程度,急救记录,抢救后用物处置等。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结果每周进行检查,突出重点,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白丽丽,由组长汇总到《周质控记录本具体名称》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质控会议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仅作为科室提高护理质量的办法,小组成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不作为绩效考核扣分依据,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相应绩效分,小组成员提出对科室有建设性意见的给予适当的绩效分奖励。

三、责任护士、基础护理、分级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 组长:赵徐

组员:马鑫、陈明艳、白丽娜、张娜、周莉

1、 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中责

2

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分级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2、 检查项目包括:入院、出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 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生活护理情况,责任护士对患者掌握情况等。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的结果每周进行检查,重点突出,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赵徐,由组长汇总交给李婷记录到周质控记录本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仅作为科室提高护理质量的办法,小组成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不作为绩效考核扣分依据,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相应绩效分,小组成员提出对科室有建设性意见的给予适当的绩效分奖励。

四、理论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小组 : 组长:白丽丽

组员:杨燕,刘佩佩、冯丽娜,曹霞,赵飞,高艳梅,陈明艳,吕海燕

3

1、技术考核的标准为《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规范》 、我院护理部示教的标准。

2、理论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小组 根据培训计划每周进行理论、制度培训一次,对于所培训的内容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考核,第一种方式:并对所培训的内容上周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由白丽丽将培训考核结果按照

A≥80/B70-79/C60-69/D<60等级记录在培训本中,并进行分析、总结,对C/D等级的提出限时整改意见并整改。根据培训计划进行护理技术的操作培训及抽查考试,每月对培训考核进行分析、总结, 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士长进行总结,将结果反馈。第二种方式:护士长不定期考核,不熟悉的按绩效考核评分扣分。

3、每天进行晨会培训,要求每个人记录,次晨对前一日的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第一次考核不合格不扣绩效分,第二次,第三次按科室规定累加。

五、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组长:李婷

组员:赵徐、景银环、白丽丽、高艳梅、周莉、杨燕、

1、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中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分级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危重患者护理常规进行考核。

2、检查项目包括:级别护理落实,护理常规落实,责

4

护对分管患者诊疗护理信息掌握情况,责护掌握基本及专科护理技能情况,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 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 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患者安全管理。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的结果每周进行检查,重点突出,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李婷,由李婷记录到周质控记录本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对存在的严重问题及时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报护士长、科主任协调处理。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仅作为科室提高护理质量的办法,小组成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不作为绩效考核扣分依据,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相应绩效分,小组成员提出对科室有建设性意见的给予适当的绩效分奖励。

六、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 组长: 白丽丽

组员:杨燕,刘佩佩、冯丽娜,曹霞,赵飞,高艳梅 1. 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5

2、 检查项目包括:护士交班报告、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预检分诊记录、抢救病历书写写质量等。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的结果每周进行检查,重点突出,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当事人进行处理并上报组长白丽丽,由白丽丽记录到周质控记录本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对存在的严重问题及时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报护士长、科主任协调处理。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仅作为科室提高护理质量的办法,小组成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不作为绩效考核扣分依据,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相应绩效分,小组成员提出对科室有建设性意见的给予适当的绩效分奖励。

七、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 组长:李婷

组员:景银环,马婷婷,郝海琴,周莉,冯丽娜

1、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中病区管理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进行检查。。

2、检查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服务质量

3、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针对 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

6

点每月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 。

4、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

八、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组长:杨燕 组员:全体医生护士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医护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3、 根据健康教育资料,提供入院教育、疾病知识教育、药物知识教育、检查治疗教育、饮食教育、运动康复教育、出院指导等

4、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 评价及反馈。

5、 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知晓率达85%医生。

九、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吕海燕

组员:赵徐、白丽丽、李婷

1、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

2、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

7

岗。

3、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 6 、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 照执行。

7、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 保患者用药安全 。

9、如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 护理用物、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 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 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 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第9篇:护理质控管理小组岗位职责

组 长:迟艳斌

小组成员:韩丽霞、孟立芳、王玲玲 责任分工:

迟艳斌: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消毒隔离、感染控制、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护理安全

孟立芳:查对制度落实情况、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文明服务 王玲玲:技术操作、急救物品.仪器.药品管理

韩丽霞: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病区管理、工休座谈会、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褥疮管理、病情知晓 质控小组工作职责:

一、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检查科室护理服务质量完成情况,每月1次。

二、发现存在问题后,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结果跟踪。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三、具体职责如下:

1、基础护理质量检查

⑴检查各班基础护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生活护理情况。

⑵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情况。是否按护理级别和疾病护理常规正确进行护理工作,做到“十知道”。

⑶检查病区环境。

⑷开展工休座谈会,学习住院事项,宣传保健知识,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护质量、服务态度的意见。对提出的意见及时做出处理。

2、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⑴落实护理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医嘱查对、注射、输液查对、三查七对等)。 ⑵体温单、医嘱单、各项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⑶病危、特护病人护理计划执行情况。

3、各项制度及消毒隔离

⑴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运行情况。

⑵科室消毒隔离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处理符合规定。检查医护人员是否熟练掌握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理方法。 ⑶护理岗位职责落实情况,着装、行为是否符合要求。 ⑷值班、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

⑸护理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病人身份识别、查对、用药等)。 ⑹落实护理请示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4、急救技术检查

⑴对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抽查考试,对考核中存在问题、薄弱环节进行指正并进行分析、总结。

⑵急救物品(设备、物品、药品)全面检查,完好率是否达标。 ⑶工作人员对各种抢救设备、急救程序、常用急救药品作用和用量用法掌握情况。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下一篇:艺体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