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2022-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各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质控小组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质控小组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统计本院2010年1~12月间上报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护理管理情况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在2011年1月成立质控小组,并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进行重点监督,对2011年1~12月间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 本院2010年1~12月间上报医疗护理事故48例,本院2011年1~12月间上报医疗护理事故14例;本院2010年1~12月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71.21±8.43)分,本院2011年1~12月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90.12±10.21)分。两阶段医疗护理事故上报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成立质控小组可以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并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纠正,避免重大护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本院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质控小组;护理管理;质量监控

[

医疗质量为一所医院的生命,科室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的程度和效果,是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1]。医疗护理质量不但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关乎医院的社会公众形象。所以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事故发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我院在2011年1月成立质控小组,并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进行重点监督,本文对2011年1~12月间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12月期间和2011年1~12月间两个阶段的医疗护理事故上报情况(包括护理差错、患者护理质量投诉等)和患者满意度情况。

1.2 方法

统计本院2010年1~12月间共上报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护理管理情况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在2011年1月成立质控小组,并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进行重点监督,对2011年1~12月间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3 观察项目

统计两个阶段的医疗护理事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患者满意度评价由本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患者对本院各科室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护理环境以及意外事故发生情况等,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其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疗护理事故上报情况

2010年1~12月间上报医疗护理事故48例,2011年1~12月间上报医疗护理事故14例。两阶段医疗护理事故上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P < 0.05)。

2.2 护理满意度

2010年1~12月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71.21±8.43)分, 2011年1~12月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90.12±10.21)分。两阶段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1231,P < 0.05)。

3 讨论

3.1 质控小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

质控小组的人员组成主要为护士长和科室质控组的成员[2]。由护士长担任质控小组组长,主要负责本科室的护理质量工作的全面管理,科室质控组成员主要挑选本科室业务素质强、工作责任心强以及熟悉本科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数名护师担任,质控组组员主要负责对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和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对本科室病区的管理和对日常消毒、隔离情况的管理;对本科室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的管理;对本科室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管理等。科室质控小组成立后,通过对2010年1~12月上报医疗护理事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本院护理质控组的相关制度以及职责,充分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本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以及相关制度。对本科室质控小组成员进行系统性培训。

3.2 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体内容

3.2.1 加强各科室相关人员的培训学习 加强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加强护理质量安全服务的思想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安全意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护理人员可以自觉按照相关制度和既定目标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和管理,让护理人员懂得如何关心、尊重患者,并根据患者不同的需要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让患者感到人性化的护理关怀,主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通过护理细节来传递对患者的人文关怀[3]。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层次对象的心理护理需求,通过和患者的主动沟通,消除患者疑虑。加强专业技术掌握水平的学习,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主动学习新护理技术,不断加强本科室的护理技术水平。重点做好对新护士的培训工作,对新护士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进行新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基础上,重点针对本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专科知识培训。

3.2.2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考评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护理人员质量控制考评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重点考核,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测评,实行护理质量和绩效工资挂钩的机制[4],有效调动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使被动的监管变成护理人员的主动遵守,严格执行,不断加强对自我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

3.2.3 重视护理服务的细节 护理人员从事的职业是和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所以任何的护理细节疏漏都会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虽然医院的相关制度、规范、护理质量标准以及工作流程等比较全面,但是能否能真正让患者满意,关键还在于护理服务的细节[5]。所以,质量控制小组不但要注重宏观护理管理,更要重点关注细节管理。要重点加强本科室护理工作的细节化管理,要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使每一个护士都能从自身做起,加强对护理细节的关注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加强职业素质,主动提升护理质量。如在病区走廊容易出现摔倒的地方及时放置一些防滑警示标记;对输液患者进行温馨提示,主动告知患者不要随意地调节液体滴速,以免发生危险等[6]。

4 小结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十分的琐碎和繁杂,在护理质量管理中不但要进行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管理,还要重视对重点患者护理管理,同时重点考核对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督促检查,通过实行护理人员的床前交接班,可及时让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重点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一旦发现护理人员存在工作不到位情况,要及时给予批评、纠正,让相关护理人员及时进行改正,并要用规范、细致的护理服务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后,会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贯彻执行本院及科室的各项制度,抓好大环节,不放过小环节,严格执行护理人员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抢救制度以及技术操作制度,同时关注护理细节,及时预测、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护理隐患,对一些容易出现护理风险的护理工作环节,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对护理风险的预防以及应急能力。并针对本科室的不同工作性质以及护理特点,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诊抢救护理培训和护理演练以及落实基础护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每个月定期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着重进行急救护理知识以及相关护理操作的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对各种护理业务的掌握程度,从根源避免护理质量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成立质控小组可以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并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纠正,避免重大护理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证了本院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梅. 护理质控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15):1390-1391.

[2] 张岚. 病房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0):1108-1109.

[3] 许勤,王荣. 加强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意义与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2007,7(3):65.

[4] 金玉玲,钟元和. 量化考核护士长与护理质量奖预扣返还制的应用探讨[J]. 当代护士,2008,(1):28.

[5] 东梅. 做好全面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91-93.

[6] 陈玉琼,李庆瑜. 过程管理理论与护理病历质量控制[J]. 现代医院,2007,7(5):114-115.

(收稿日期:2012-08-31)

作者:欧阳美华

第2篇:各护理质控小组职责_

1、消毒隔离质量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 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病房单位,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 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2、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器、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生活护理情况。

3)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4、技术考核小组

1) 技术考核的标准为《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2) 技术考核小组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抽查考试,技术考核小组应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指正,并进行分析、总结,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 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护士交班报告、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 3)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记录时间、内容。

7、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病房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服务质量。

3)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针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错,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3)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资料。

4)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反馈。 5) 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 90%。

9、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1) 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2) 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3)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 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6) 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7)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 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9) 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 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 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 病历管理:病历齐全,每班进行交接班并有清点记录及签名。 消化呼吸小儿科护理质控管理小组责任划分

护理质量管理重要性:护理的服务对象决定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高质量的护理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护理质量管理是在提高医疗水平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护理质量管理内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全面管理抓好全过程的质量关。 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继续实行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三级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行全员质控的目标。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月有重点,每季度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整改,在科室护士例会上通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落实各专项护理技术指导小组的职责,规范护理会诊工作。危重病小组、褥疮评估与技术指导小组、小儿静脉穿刺小组、老年病小组。

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合法权利。

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各质控小组人员名单:

1、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车玉青,刘巧玲,殷丽凤、

2、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张维维,姜敏,李霞、

3、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刘巧玲,李霞、

4、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车玉青,张维维,殷丽凤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车玉青,张维维,殷丽凤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姜敏,刘钊君

7、技术考核小组:车玉青、张维维、殷丽凤: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宋琳琳、张业慧

9、消毒隔离质量小组:姜敏、张业慧

消化呼吸小儿科护理质控标准(护理文书)项目基本要求眉栏项目填写完整、正确,体温、脉搏绘制正确体温单正确记录呼吸、大便次数正确记录出入量、血压、体重数值正确记录出入院、转入和死亡正确记录手术和住院天数无涂改字迹清晰可辩,签全名医嘱单注明具体执行时间并签字一律用蓝黑墨水皮试结果记录准确皮试、输血双签字 100 分扣分标准 -0.2/处 -0.2/处 -0.2/处 -0.2/处 -0.2/处 -0.2/处 -0.2/处 -0.5/处 -0.5/处 -0.1/处 -1/处 -1/处扣分原因(2 分)缺项或填写错误(4 分)漏绘制或绘制错误(3 分)漏记或记录错误(3 分)漏记或记录错误(3 分)漏记或记录错误(3 分)漏记或记录错误(2 分)漏记或记录错误(2 分)签字不规范或代签(2 分)未注明时间;未签字(1 分)用笔不符合要求(3 分)标记不正确(2 分)双签字入院评估楣栏项目填写齐全、正确一律用蓝黑墨水笔记录格式规范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客观记录病情变化及观察情况(1 分)缺项(1 分)用笔不符合要求(2 分)记录格式欠规范(2 分)未观察描述未观察到重症阳性体征(2 分)措施、效果不连贯(2 分)记录不及时或遗漏 -0.2/处 -0.2/处 -0.5/处 -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0.5/处 -0.5/处 -1/处 -0.2/处 -0.2/处 -1/处 -0.5/处准确记录护理及效果记录频繁根据患者病情或护理级别记录手术前一天每班要有术前准备及病情变化记录,术后当天和不符合要求术后前三天每班要有术后护理情况记录(2 分)新入院、转科、分娩当日记录每班要求护理记录应突出专科特点护理记录使用医学术语护士记录后签全名(2 分)不符合要求(2 分)重点不突出(2 分)未使用医学术语(2 分)无签字或字迹不清或代签(1 分)缺项(1 分)用笔不符合要求记录不准确或遗漏格式错误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楣栏项目填写完整、正确一律用蓝黑墨水笔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各种引流量,除记录毫升外,还需将颜色、性质记录于病情栏内(3 分)详细准确记录生命体征,至少每 4 小时一次(2 分)遗漏或错误 -2/处单客观记录患病情变化和观察情况(3 分)未能客观描述未观察到重症阳性体征准确记录护理措施及效果护理记录应突出专科特点护理记录使用医学术语各班小结、小时总结的出入量划双黄线 24 每次记录后护士及时签字(2 分)措施、效果不连贯(2 分)重点不突出(2 分)未使用医学术语(2 分)不符合要求(2 分)无签字或字迹不清或代签 -1/处 -2/处 -2/处 -0.5/处 -0.5/处 -0.5/处 -1/处辨证施护单健康教育单楣栏填写完整、正确护理内容记录及时、准确、连续书写符合要求手术护理记录单(1 分)有缺项或错误(2 分)有缺项不准确(2 分)不清晰有涂改涂改处看不清字迹未用医学术语(5 分)未进行三次清点校对(5 分)无合格标记无消毒时间未在有效期内(5 分)未签名不清晰未签全名 -0.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2/项 -2/项 -2/项 -2/项 -2/处 -2/处 -2/处手术物品校对正确无菌物品的内外消毒有效标志物检验、留存合格责任人签名清晰、规范出院指导交班报告书写符合要求(5 分)遗漏用笔错误 -2/处 -1/处

一、科室质控领导小组要负责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教育及护理安全教育。

二、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程序等,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监控。

三、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每月对所在科室的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物品、病房管理、健康宣教、消毒隔离、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执行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指正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总结,将修改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到所在科室护士长。

四、每月定期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理论、操作考核。

五、每月召开质控小组会议,分析所在科室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计划,以不断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水平。

六、定期对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鉴定,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 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方案

护理工作的服务最终体现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医院质量管理“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要求,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因此必须紧紧围绕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医院及护理工作计划,制定本计划: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前移,加强专项质控,落实纠纷缺陷管理,实施安全预警管理。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每月制定重点监测内容并跟踪存在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1、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2、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3、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制度,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4、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护理部对护理缺陷差错及时进行讨论分析。

5、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6、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3篇:各护理质控小组职责_

1、消毒隔离质量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 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病房单位,根据科室 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 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 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2、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器、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 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 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 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 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 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生活护理情况。 3)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 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 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 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4、技术考核小组

1) 技术考核的标准为《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

2) 技术考核小组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抽查考试,技术考核小 组应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指正,并进行分析、总结, 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 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 ,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 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 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 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 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 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 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护士交班报告、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质量。 3)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 查,并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总 结,提出改进措施,记录时间、内容。

7、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病房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服务质量。

3)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针对 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 出改进错,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 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3) 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资料。

4)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 评价及反馈。

5) 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 90%。

9、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1) 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 务提供保障。 2) 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3)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 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6) 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 照执行。

7)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 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 保患者用药安全。

9) 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 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 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 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 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 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 病历管理:病历齐全,每班进行交接班并有清点记录及签名。

消化呼吸小儿科护理质控管理小组责任划分

护理质量管理重要性:护理的服务对象决定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高质量的护理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护理质量管理是在提高医疗水平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护理质量管理内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全面管理抓好全过程的质量关。

一、 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二、 继续实行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三级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行全员质控的目标。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三、 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月有重点,每季度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整改,在科室护士例会上通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四、 落实各专项护理技术指导小组的职责,规范护理会诊工作。危重病小组、褥疮评估与技术指导小组、小儿静脉穿刺小组、老年病小组。

五、 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 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合法权利。

七、 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各质控小组人员名单 :

1、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车玉青,刘巧玲,殷丽凤 、

2、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张维维,姜敏,李霞、

3、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刘巧玲,李霞、

4、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车玉青,张维维,殷丽凤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车玉青,张维维,殷丽凤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姜敏,刘钊君

7、技术考核小组:车玉青、张维维、殷丽凤: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宋琳琳 、张业慧

9、消毒隔离质量小组:姜敏、张业慧

消化呼吸小儿科护理质控标准 (护理文书)项 目 基 本 要 求 眉栏项目填写完整、 正确 ,体温、脉搏绘制正确 体 温 单 正确记录呼吸、大便次数 正确记录出入量、 血压、 体重数值 正确记录出入院、转入和死亡 正确记录手术和住院天数 无涂改 字迹清晰可辩,签全名 医 嘱 单 注明具体执行时间并签字 一律用蓝黑墨水 皮试结果记录准确 皮试、 输血双签字 100 分扣分标准 -0.2/处 -0.2/处 -0.2/处 -0.2/处 -0.2/处 -0.2/处 -0.2/处 -0.5/处 -0.5/处 -0.1/处 -1/处 -1/处 扣 分 原 因 (2 分) 缺项或填写错误 (4 分) 漏绘制或绘制错误 (3 分) 漏记或记录错误 (3 分) 漏记或记录错误 (3 分) 漏记或记录错误 (3 分) 漏记或记录错误 (2 分) 漏记或记录错误 (2 分) 签字不规范或代签 (2 分) 未注明时间;未签 字 (1 分) 用笔不符合要求 (3 分) 标记不正确 (2 分) 双签字 入院 评估 楣栏项目填写齐全、 正确 一律用蓝黑墨水笔 记录格式规范 一 般 患 者 护 理 记 录 单 客观记录病情变化及观察情况 (1 分) 缺项 (1 分) 用笔不符合要求 (2 分) 记录格式欠规范 (2 分) 未观察描述 未观察到重症阳性 体征 (2 分) 措施、效果不连贯 (2 分) 记录不及时或遗漏 -0.2/处 -0.2/处 -0.5/处 -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0.5/处 -0.5/处 -1/处 -0.2/处 -0.2/处 -1/处 -0.5/处 准确记录护理及效果 记录频繁根据患者病情或护理级别记录 手术前一天每班要有术前准备及病情变化记录, 术后当天和 不符合要求 术后前三天每班要有术后护理情况记录 (2 分) 新入院、转科、分娩当日记录每班要求 护理记录应突出专科特点 护理记录使用医学术语 护士记录后签全名 (2 分) 不符合要求 (2 分) 重点不突出 (2 分) 未使用医学术语 (2 分) 无签字或字迹不清 或代签 (1 分) 缺项 (1 分) 用笔不符合要求 记录不准确或遗漏 格式错误 危 重 患 者 护 理 记 录 楣栏项目填写完整、 正确 一律用蓝黑墨水笔 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各种 引流量,除记录毫升外,还需将颜色、性质记录于病情栏内 (3 分) 详细准确记录生命体征,至少每 4 小时一次 (2 分) 遗漏或错误 -2/处 单 客观记录患病情变化和观察情况 (3 分) 未能客观描述 未观察到重症阳性 体征 准确记录护理措施及效果 护理记录应突出专科特点 护理记录使用医学术语 各班小结、 小时总结的出入量划双黄线 24 每次记录后护士及时签字 (2 分) 措施、效果不连贯 (2 分) 重点不突出 (2 分) 未使用医学术语 (2 分) 不符合要求 (2 分) 无签字或字迹不清 或代签 -1/处 -2/处 -2/处 -0.5/处 -0.5/处 -0.5/处 -1/处 辨证施 护单 健康教 育单 楣栏填写完整、正确 护理内容记录及时、 准确、 连续 书写符合要求 手 术 护 理 记 录 单 (1 分) 有缺项或错误 (2 分) 有缺项 不准确 (2 分) 不清晰 有涂改 涂改处看不清字迹 未用医学术语 (5 分) 未进行三次清点校 对 (5 分) 无合格标记 无消毒时间 未在有效期内 (5 分) 未签名 不清晰 未签全名 -0.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1/处 -2/项 -2/项 -2/项 -2/项 -2/处 -2/处 -2/处 手术物品校对正确 无菌物品的内外消毒有效标志物检验、留存合格 责任人签名清晰、规范 出院指 导 交班报 告 书写符合要求 (5 分) 遗漏 用笔错误 -2/处 -1/处

一、科室质控领导小组要负责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教育及护理安全教育。

二、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程序等,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监控。

三、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每月对所在科室的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物品、病房管理、健康宣教、消毒隔离、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执行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指正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总结,将修改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到所在科室护士长。

四、每月定期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理论、操作考核。

五、每月召开质控小组会议,分析所在科室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计划,以不断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水平。

六、定期对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鉴定,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 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方案 护理工作的服务最终体现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医院质量管理“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要求,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因此必须紧紧围绕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医院及护理工作计划,制定本计划: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前移,加强专项质控,落实纠纷缺陷管理,实施安全预警管理。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每月制定重点监测内容并跟踪存在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1、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2、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3、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制度,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4、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护理部对护理缺陷差错及时进行讨论分析。

5、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6、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4篇: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组及职责

(2016年1月修订)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 在护理部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 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监督、控制和管理工作。

3、 完成年、季、月质控计划。

4、 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修改、完善、补充护理质控检查标准。

5、 按照计划定期检查、考核,组长负责组织,提前通知时间,组员将时间调整好,无特殊事情一律参加。不参加者扣绩效2分;组长未按时组织检查者扣绩效5分;每组活动护理部人员无特殊情况全部参加,若有特殊情况,亦必须最少有一人参加,否则扣护理部每人3分.

6、 针对临床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定期的研究讨论,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并每月向各科护士长反馈检查结果和改进措施。

分设五个小组(第一位为小组组长)每组完成绩效扣分完不成者扣至

(1) 专科护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当年制定的考核标准,每月一次检查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病情评估及观察、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书、输血管理、围术期护理、危重患者管理临床路径的护理质量,并根据具体工作,不断完善考核标准。

(2) 安全管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考核标准,每月一次检查患者的交接、口头医嘱的执行、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危急值管理、跌倒坠床、压疮的管理、重点环节、不良事件管理的质量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考核标准

(3)病区管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考核标准,每月一次检查环境质量、药 品、物品仪器设备、抢救车、抢救室、换药室、治疗室、护士站、值班室的管理、护理人员的仪表、劳动纪律的质量。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考核标准

(4)科室管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考核标准每季度检查一次护士素质、护士长的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考核标准

(5)特殊科室管理组:

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特殊科室考核标准,每月一次检查特殊科室(手术室、急诊、ICU、产房、供应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时评价科室整改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考核标准,提高护理质量。

另设:被服管理组:

职责:组长组织不定期抽查各病区(含洗衣房)的被服数量,但每年须全院检查一次,与基数不符时,告知科室查找。如仍不符记录存档。(注:本组的组员可随机参与,但最少两人参加)

费县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6年1月

第5篇:护理质控小组职责及名单

急诊科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1、消毒隔离质量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 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病房单位,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 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2、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 、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器、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

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 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生活护理情况。

3)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4、技术考核小组 、

1) 技术考核的标准为《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

2) 技术考核小组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抽查考试,技术考核小组应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指正,并进行分析、总结,记录内容及时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 ,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 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护士交班报告、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

3)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记录时间、内容。

7、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病房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服务质量。

3)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针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3)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资料。

4)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反馈。

5) 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 90%。

9、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

1) 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2) 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3)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 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6) 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 照执行。

7)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 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9) 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 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 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 病历管理:病历齐全,每班进行交接班并有清点记录及签名。

各质控小组人员名单

1、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杨红英

2、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张霞

3、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刀红艳

4、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白娇凤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吴菊梅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方锦绣

7、技术考核小组:吴菊梅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柴玲艳

9、消毒隔离质量小组:李燕

第6篇:急诊科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一、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小组 : 组长:李婷

组员:景银环、马婷婷、郝海琴、周莉

1、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版次)中消毒隔离考核标准进行检查。

2、 检查项目包括:各项技术操作、治疗室、清创缝合室、处置室、抢救室、病房单位、手卫生等,根据质量标准进行相应的检查内容。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的结果(存在的问题)每周进行检查,重点突出,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白丽丽,由组长汇总到周质控记录本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质控会,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并记录于《质控手册》中 。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以口头的形式提醒相关人员,不进行绩效考核,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绩效0.5分。对科室消毒隔离质量提高提出建设意见的人员,科室给予绩效奖励0.5分。

二、急诊抢救室急救药品器械检查管理小组 : 组长:白丽丽

1

组员:杨燕,刘佩佩、冯丽娜,曹霞,赵飞,高艳梅

1、 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2013版)中抢救室工作质量标准、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2、检查项目包括:急救药品物品、抢救制度、抢救程序落实,急救技能的熟练程度,急救记录,抢救后用物处置等。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结果每周进行检查,突出重点,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白丽丽,由组长汇总到《周质控记录本具体名称》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质控会议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仅作为科室提高护理质量的办法,小组成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不作为绩效考核扣分依据,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相应绩效分,小组成员提出对科室有建设性意见的给予适当的绩效分奖励。

三、责任护士、基础护理、分级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 组长:赵徐

组员:马鑫、陈明艳、白丽娜、张娜、周莉

1、 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中责

2

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分级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2、 检查项目包括:入院、出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 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生活护理情况,责任护士对患者掌握情况等。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的结果每周进行检查,重点突出,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赵徐,由组长汇总交给李婷记录到周质控记录本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仅作为科室提高护理质量的办法,小组成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不作为绩效考核扣分依据,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相应绩效分,小组成员提出对科室有建设性意见的给予适当的绩效分奖励。

四、理论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小组 : 组长:白丽丽

组员:杨燕,刘佩佩、冯丽娜,曹霞,赵飞,高艳梅,陈明艳,吕海燕

3

1、技术考核的标准为《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规范》 、我院护理部示教的标准。

2、理论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小组 根据培训计划每周进行理论、制度培训一次,对于所培训的内容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考核,第一种方式:并对所培训的内容上周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由白丽丽将培训考核结果按照

A≥80/B70-79/C60-69/D<60等级记录在培训本中,并进行分析、总结,对C/D等级的提出限时整改意见并整改。根据培训计划进行护理技术的操作培训及抽查考试,每月对培训考核进行分析、总结, 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士长进行总结,将结果反馈。第二种方式:护士长不定期考核,不熟悉的按绩效考核评分扣分。

3、每天进行晨会培训,要求每个人记录,次晨对前一日的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第一次考核不合格不扣绩效分,第二次,第三次按科室规定累加。

五、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组长:李婷

组员:赵徐、景银环、白丽丽、高艳梅、周莉、杨燕、

1、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中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分级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危重患者护理常规进行考核。

2、检查项目包括:级别护理落实,护理常规落实,责

4

护对分管患者诊疗护理信息掌握情况,责护掌握基本及专科护理技能情况,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 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 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患者安全管理。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的结果每周进行检查,重点突出,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李婷,由李婷记录到周质控记录本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对存在的严重问题及时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报护士长、科主任协调处理。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仅作为科室提高护理质量的办法,小组成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不作为绩效考核扣分依据,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相应绩效分,小组成员提出对科室有建设性意见的给予适当的绩效分奖励。

六、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 组长: 白丽丽

组员:杨燕,刘佩佩、冯丽娜,曹霞,赵飞,高艳梅 1. 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5

2、 检查项目包括:护士交班报告、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预检分诊记录、抢救病历书写写质量等。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的结果每周进行检查,重点突出,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当事人进行处理并上报组长白丽丽,由白丽丽记录到周质控记录本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对存在的严重问题及时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报护士长、科主任协调处理。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仅作为科室提高护理质量的办法,小组成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不作为绩效考核扣分依据,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相应绩效分,小组成员提出对科室有建设性意见的给予适当的绩效分奖励。

七、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 组长:李婷

组员:景银环,马婷婷,郝海琴,周莉,冯丽娜

1、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中病区管理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进行检查。。

2、检查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服务质量

3、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针对 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

6

点每月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 。

4、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

八、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组长:杨燕 组员:全体医生护士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医护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3、 根据健康教育资料,提供入院教育、疾病知识教育、药物知识教育、检查治疗教育、饮食教育、运动康复教育、出院指导等

4、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 评价及反馈。

5、 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知晓率达85%医生。

九、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吕海燕

组员:赵徐、白丽丽、李婷

1、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

2、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

7

岗。

3、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 6 、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 照执行。

7、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 保患者用药安全 。

9、如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 护理用物、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 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 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 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第7篇:护理质控管理小组岗位职责

组 长:迟艳斌

小组成员:韩丽霞、孟立芳、王玲玲 责任分工:

迟艳斌: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消毒隔离、感染控制、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护理安全

孟立芳:查对制度落实情况、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文明服务 王玲玲:技术操作、急救物品.仪器.药品管理

韩丽霞: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病区管理、工休座谈会、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褥疮管理、病情知晓 质控小组工作职责:

一、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检查科室护理服务质量完成情况,每月1次。

二、发现存在问题后,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结果跟踪。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三、具体职责如下:

1、基础护理质量检查

⑴检查各班基础护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生活护理情况。

⑵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情况。是否按护理级别和疾病护理常规正确进行护理工作,做到“十知道”。

⑶检查病区环境。

⑷开展工休座谈会,学习住院事项,宣传保健知识,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护质量、服务态度的意见。对提出的意见及时做出处理。

2、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⑴落实护理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医嘱查对、注射、输液查对、三查七对等)。 ⑵体温单、医嘱单、各项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⑶病危、特护病人护理计划执行情况。

3、各项制度及消毒隔离

⑴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运行情况。

⑵科室消毒隔离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处理符合规定。检查医护人员是否熟练掌握职业暴露防范与处理方法。 ⑶护理岗位职责落实情况,着装、行为是否符合要求。 ⑷值班、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

⑸护理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病人身份识别、查对、用药等)。 ⑹落实护理请示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4、急救技术检查

⑴对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抽查考试,对考核中存在问题、薄弱环节进行指正并进行分析、总结。

⑵急救物品(设备、物品、药品)全面检查,完好率是否达标。 ⑶工作人员对各种抢救设备、急救程序、常用急救药品作用和用量用法掌握情况。

上一篇:网络安全整改解决方案下一篇:加拿大萨省技术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