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时记忆

2022-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的儿时记忆

我的美食记忆

从古至今,多少人沉醉在大理的风花雪月之中,迷恋于那些浓郁的少数民族人文风情。然而在这秀丽山水和人文风情之外,却没有几个人抵挡得住来自南诏大理国故土之上的美食诱惑。

乳扇和乳饼

大理州的洱源县邓川坝素称“乳牛之乡”。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牧草丰富,农民饲养的乳牛,体壮膘肥,产奶量高。邓川文士杨琼写于清末民国初年的《滇中琐记》一书说道:“邓川有德源岗者,草宜牛,牧于此得乳倍他处。”乳扇就用邓川乳牛的奶,经发酵制成“酸”,加热后再舀入鲜奶轻轻摇晃,凝成絮状。再用竹筷摊成薄片,卷在竹架上风干即成。因形状如斜扇,故名乳扇。据史籍记载,乳扇在明代就已生产食用。

乳扇是高蛋白、高脂肪的乳制品,吃法方便、多样。除可用作甜食做“乳扇茶”,还可用煎、炸、烤、烩、煮等方法烹制成各种香、甜、酥、脆的佳肴。如:炒乳扇丝、烩三鲜乳扇丝、炸乳扇豆沙饺等。乳扇也可生食,往昔滇西崇山峻岭不通公路。运输靠马帮。赶马人带乳扇、红糖,疲乏时吃一口乳扇,咬一口红糖,增加发热量和营养,体力大增。过去乳扇红糖一度成为马帮上路必备的食品。

乳饼和乳扇都是奶制品,但乳饼是用山羊奶为原料,加入适量奶藤(野生植物),经加热、凝结、挤压,去酸水等多道工序而制成。滇中地区也产乳饼、色白,含水量大,保鲜期短,适宜及时烩食;大理剑川白族乳饼,颜色稍黄,含水量少,可保存较长时间,乳味特浓,切片后蒸、煎均可。“乳饼烩青豆米”、“火腿夹乳饼”、“椒盐煎乳饼”等,都是白族筵席的常备菜。

鹤庆盘腿和猪肝胙

鹤庆盘腿与浙江金华火腿、滇东宣威火腿齐名。盘腿因形得名,生猪宰杀后,将后腿旋成圆形,并将猪脚弯曲盘插于边皮之中,在阴凉处风干,再用锅盐腌制。待皮肉回软,喷上鹤庆干酒,成批堆放,用重物加压使血水排出,便可入瓮。一月后取出,再悬挂风干,即可保持食用。盘腿肉质红白分明,红似玫瑰,味道浓香。吃法与外地火腿相同,蒸、煮、炒、炖均可。

白族腌制盘腿的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把鹤庆火腿作为纳贡和远销外地的著名特产。《鹤庆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名宦查伟“丰酒腿飨客”,肥腿指的就是鹤庆盘腿。

酸肝又名吹肝,系用鲜猪肝插入空心竹管,吹入肝内空气把肝吹胀。再向肝管灌入调制好的杨梅酱、草果、花椒、茴香面、辣油、食盐等配料,然后用麻线扎紧肝管口,风干后食时再蒸煮,冷却后切片装盘。其味酸香、酥软,是白族待客的常备佐酒菜。

猪肝胙是鹤庆县的又一特产。主料是生猪肝、肠肚、排骨、洗净、煮得半熟,再加辣椒、食盐、白酒等拌和,装入陶瓮密封。食时须蒸熟,如嫌辣味太重,可加豆腐蒸炖,味更可口。

肉饵丝和李氏烧卤

来大理观光的游客,喜欢品尝著名的小吃“巍巴肉饵丝”。巍山古称蒙化,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居民擅长烹调。考究下来“肉”仍源于大理,是从古代的“全猪”,进步为炖猪膀。在偏僻山区白族聚居的村寨,逢赶街天的集市。有一种卖饭菜的食摊,把宰杀后的火烧猪,连皮带肉、内脏、骨头“大砍大啄”后,放进大铁锅内,加葱、姜、花椒、食盐,用柴火煮熟,再舀进土大碗里卖给顾客。这种吃法明显地带有古代民族粗犷的饮食生活痕迹。饮食进入文明之后。白族把吃“全猪”分解为只用猪蹄膀即肘子的部位,洗刮干净后,放人特制的大砂陶锅内炖煮。锅口加盖,用棉纸及涂料密封,文火炖上十多小时,到肉烂而不碎之后才揭盖。肉切碎,加葱花、草果面、芫荽即可上桌食用。肉汤纯、色白、无油腻,味道特别鲜美,营养保持在汤里。用肉和汤浇在烫热的饵丝、米线碗内,就称肉饵丝或肉米线。现今肉饵丝已成为巍山的名特小食。

下关龙尾街是南诏时期龙尾城所在地。至今仍保留着古香古色的街巷格局。在古城楼下边寿康坡上有家小食店名“李氏烧卤”。主人李映忠是白族厨师,擅长制做白族传统菜肴。他做的烤肉、卤肉,玉露鸡、凉鸡米线,保持着白族正宗风味,是远近闻名的小吃。烤肉选用里脊、肋条等鲜精猪肉,用特制砂缸、栗炭火,铁钩挂烤。边烤、边浸刷配料。李氏烤肉不用红糖、味精、酱油,烤熟的成品鲜香异常,咸味适当,有别于广味叉烧。卤肉用多年熬存的“老卤水”,其味醇正,不同于川味烧腊。玉露鸡的制做更为复杂。卤水里有玉桂、三七花、丁香、砂仁及中草药配料,还要用苍山露水、玉石磨粉调制,鸡要用七八个月成长的嫩鸡,经腌泡、蒸熟,再烧烤。李映忠师傅已去世,传给子女在下关开了三家分店。

喜洲粑粑扑鼻香

喜洲粑粑是大理古城历史上的四种名特小吃之一,另外三种是:青石桥的豌豆粉,龙德轩的破酥包子,四牌坊的白族肉。之所以说“历史上”,是因为在“现实中”已经消失或难觅“正宗”。时下从喜洲、大理、下关直至昆明,标榜“喜洲粑粑”的摊店不少,大都失去口感特色成为“发面烤饼”。

地道的喜洲粑粑有一套传统的做法和吃法:小麦粉要用老面,发面相当讲究,适量加碱揉透,再用清油分层。使其烤熟后达到“破酥”。喜洲粑粑分甜咸两种,甜味用火腿丁、红糖加玫瑰糖做馅:咸味则串以葱花、花椒、精盐,掺板油渣,揉成圆形小饼后,再放到特制的吊炉盘内烘烤。这种吊炉上层是栗炭猛火,底盘是微火。关键是烘烤要掌握火候,使饼熟透而不焦煳。出炉时粑粑颜色金黄,香味扑鼻,酥而不烂。

1940年代正宗的喜洲粑粑店在大理古城内的四牌坊,铺面里设条桌、条凳,桌上放有青瓷茶壶和茶盅,随时备有烤茶。顾客坐定后,讲究现做现烤,待饼熟时铲在盘子里抬上桌面,趁热品尝。用筷子挟一块粑粑,喝一口烤茶,才能吃出喜洲粑粑的真味。

喜洲粑粑的味道如何?举个学者品评的实例: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7至8月份,西南联大以历史系系主任郑天挺为首的一批名教授,应大理县政府邀请来大理修志和讲学。其中有罗常培、田汝康、孙云畴、吴乾就,以及先期到大理的云大教授徐嘉瑞,在过喜洲华中大学的联大教授游国恩等。他们在考察、探讨大理史志的余暇,自然要去游览一番苍洱山水和品尝地方名特小吃。郑天挺先生在《大理访古日记》7月28日这一天的下午记述:“四时,偕毓楠、汝康至大街得生和食喜洲粑粑,较之昆明火腿月饼尤过之。”郑天挺是历史学家,与喜洲名人张耀曾家有亲戚关系,对昆明和大理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他对喜洲粑粑的评价:比昆明(吉庆祥)的火腿月饼还要好吃,确是妥切之评。如今遍布大理、下关的喜洲粑粑摊店,主料喜洲“老面”不缺,但“破酥”的手艺已无人传承。粑粑的馅料没有一家用火腿或板油渣,更用不起玫瑰糖。喜洲仍在用传统的吊炉和木炭,咸味的喜洲粑粑“创新”为以鲜猪肉丁做馅,味道赶不上火腿,因为鲜肉水分大,只宜用于蒸煎的包子、水饺,烤饼的特色在于香酥,与糕点、月饼的用料和工艺程序是一样。

1980年代的后期,我发现两家喜洲粑粑做得好的店铺,一家是文化巷的“雪冰园”。有名的本地糕点铺,早点卖喜洲粑粑现烤现卖,质量达到“破酥”,生意很好。搬迁到人民公园东大门后,就未再做这种早点了。老下关人还会记住“雪冰园”,再迁到下关宾馆隔壁后,终于停业消失。另一家是在人民南路未开通前的街口,沙河埂桥的位置。搭篷摆摊,是一对老年夫妇在经营。老大妈白族穿着整洁,揉面、擀面,动作利索,看得出是一位“老把式”。男的掌炉,火色拿得好,烤出的粑粑不夹生。我经常去光顾,熟悉后老大妈才说到她就是民国年间,大理四牌坊喜洲粑粑店的后人,从阿奶手上学到的手艺。她做的粑粑有掺油渣的品种,比普通的稍贵一点,味道已接近于当年我吃过的“得生和”名品。杨大妈的喜洲粑粑出了名。买的人要排队等候,只上午卖,11点左右收摊。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人民南路的打通,去大理的公交车在此处设起点站,这家地道的喜洲粑粑摊点属于违章搭建,之后就再也找不到这家“传人”了。我从旁打听得知,这位男主人是退休职工,两位老人只把做喜洲粑粑当副业。其实有特殊技艺的老人,也应该“发挥余热”把传统名食的薪火传下去,使地道的喜洲粑粑后继有人。

2011年2月25日当地媒体报道:《整顿“喜洲粑粑”市场,还其传统美食佳名》,由喜洲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全镇30多家加工销售“喜洲粑粑”的商户进行排查整顿,“从食品卫生、工艺质量、品牌形象着手,还‘喜洲粑粑’传统美食佳名,给游客及消费者以美好感受。”整顿是完全必要,前提是怎样发掘和继承传统的技艺,选用好配料,达到喜洲粑粑又称“破酥”的形象和口感。毕竟人口的食品“味道好极了”才是硬道理。

雕梅、炖梅和木瓜

白族谚语说:“吃杏遭病,吃梅接命。”青梅是果类,在白族地区经过精心加工成雕梅和炖梅,成为大理州的特产食品。

以洱源县为中心的山麓地带盛产梅子,梅园成片,仅梅坯每年远销内地和出口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地区,就达数十万斤,成为云南省独一无二的梅坯出口基地。外地用梅坯加工制作话梅,当地白族传统多制成雕梅和炖梅。

雕梅以盐梅做原料,先用石灰水浸泡。取出晾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从空隙处小心挤出梅核,中空如缕。压扁成菊花状、锯齿形的梅饼:再用上等红糖、蜂蜜浸渍数月,梅饼呈金黄色时就可从瓶坛中取出食用。其味清香,脆甜。酸中带甜,甜中有酸,沁人肺腑。雕梅既是美食,又是精心雕琢的手工艺品。洱源白族姑娘,大都从小就学雕梅。因为这项手艺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当地风俗,在她们出嫁之前,呈献给婆家的见面礼,就是一盘精心制作的雕梅。新婚之夜,新娘要“摆果酒”招待客人,雕梅的技艺和味道如何,就成为评头论足的话题。文人墨客也以雕梅为题写诗助兴,如有一首是这样写的:“小小青梅上指尖,巧手翻作玉菊兰;蜜糖浸渍味鲜美,疑是仙葩落人间。”

炖梅又名“黑梅”、“煮梅”。它是白族用作拌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比醋精还要酸:又是夏季炎热天的解暑饮料。加糖冲释后比北京的酸梅汤还香醇、解渴。

炖梅以苦梅做原料,浸在陶罐内放在火盆的“子母火”(谷壳烧微火)灰中,持续加温一至二月,待梅色黝黑时即可备用。炖梅能搁置数年不变味,白族人常把它用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炖梅不仅是调味食品,还是一剂传统中药,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痢疾,还有解热镇咳作用。外用捣烂后涂敷创伤、疮口,消毒、生肌均有疗效。

木瓜是果品,又作药用。大理因气候、土壤适宜,木瓜栽种普遍,产量较高,一树可结瓜数十斤。大理木瓜品种有黄、白两种,果实匀称、光滑,个大、酸味纯正。

木瓜在大理地区有多种用途:房前屋后种木瓜树,春节正逢花期,满树红花给节日增添喜气:采摘一支插入瓶内作室内清供,花期可长达一个月。开花后结出的小木瓜,切丝炒鲜肉丝。是一道鲜酸可口的时令菜。成熟后的大木瓜,可用蜜糖渍成蜜饯,色泽橙黄透亮,酸香回甜。更多的用途是泡木瓜醋和木瓜酒。木瓜酒有祛风、祛湿的功效。一般饭馆用白酒泡木瓜,物美价廉适宜大众饮用。大理州的永平县,生产出一种“白木瓜酒”,该酒问世后很受欢迎,成为大理迎宾筵席的常备酒。

菜三种

高河菜是大理特有的高山名贵植物,原产于苍山顶峰“龙池”(洗马塘)海拔3500米以上地带。陈鼎《滇黔纪游》一书写明:“苍山绝顶有高河菜,七、八月生,红茎、碧叶,味如芥。”现已由白族农民引种于山麓菜地。

高河菜属于咸菜类。鲜高河菜洗净,用开水烫过,加芝麻、姜丝,用热香油(核桃油、菜油)浸拌后放人罐内密封,可保存半年不走味。高河菜有开胃、健脾、清神等作用,是馈赠外地亲友的著名特产。

海菜又名海菜花,产于洱海,属绿藻类水生植物。茎长四五尺,软脆,粗细如绳,茎顶开花,有苞,每苞出花四五朵,四瓣、色白。海菜在洱海水面漂浮,成长,白族民歌里常引喻为四处漂泊的人生:“大理海子无根草,不漂不落不生根”,指的就是海菜。

海菜打捞后用清水洗净,连花苞、茎叶与芋头煮汤,菜名“海菜芋头”,清淡可口。

树头菜,大理州属漾濞、永平、云龙、鹤庆等县山区都有此野生菜。形似香椿。是一种刺藤乔木的伞状嫩尖,肥大鲜嫩,多在春季采摘。吃时先用沸水浸烫去其苦汁。漂洗切碎后,加火腿、鸡蛋混炒。味鲜香但略带苦涩,属清热解毒的保健山菜。

米三味

白族米糕品类多。做法精细。味道也特殊。鹤庆蒸米糕用细大米面,大理蒸糕用粗米面,先在簸箕中搓簸成细团,放人竹木甑中分层,边分层,边蒸。大甑米糕用于待客作午点时,表面加红糖、玫瑰糖;用于供神、敬佛时,糕面须插鲜花,像生日蛋糕插彩色蜡烛。小甑米糕用特制的活木圆甑,只有小茶杯大,分上下两层:再有专门的铜壶,留有甑位气孔。先把一甑蒸冒气,放上一层芝麻红糖,再把另一甑翻覆在一起,成双甑一合。蒸熟后倒在碗里,成为一合一合的精致蒸糕。早点食用,一般胃口一次可吃四至五合。清明节时,青蚕豆上市:米面中渗进青豆米粉。糕成绿黄色。食味更佳。这种青豆米蒸糕,多用作扫墓时的午点。

米线是云南城乡较为普遍的小吃。米线系选用优质大米通过发酵、磨浆、过滤、蒸粉、挤压、漂捞等工序加工成线状的米制食品。吃法多样,有大锅、小锅煮食、炒食、凉食及“过桥米线”。大理米线细长、洁白、柔韧、滑爽。凤仪镇乐和村做的米线久负盛名。而凉鸡米线又是冷食中的一绝。昆明一带的“十锦凉米线”,多用甜酱油、醋、芝麻油等水质佐料:大理凉鸡米线不沾水,须用鸡汤、小粉等熬制成的卤汁,再加油炸核桃舂成的酱。“帽子”(盖面肉)用鸡丝、鸡肉片;“垫底”是烫熟的绿豆芽、韭菜、香椿。凉鸡米线风味别具一格。现已用作筵席拼盘的垫底。

饵?是云南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食品,用上米淘洗、浸泡后上甑蒸熟,放在碓臼中舂细如泥,再揉为枕头形或压薄成片卷,再切成丝。平时当早点煮饵丝或炒片食用,春节时当礼品馈赠。曾有“门换新联户换米,还舂饵?备香厨”的诗句。大理饵快的特点是现揉。即将蒸熟的米团,放在大理石板上,用手搓揉,包上红糖芝麻,或核桃加盐,或抹卤腐,做成饺形或圆饼,再放在栗炭火盆上烤黄。甜、咸自选,是学生、职工首选的早点。再有一项习俗,农历冬至是传统四大节气之一,要做小饵?,用木模压制成花卉、动物,带福、喜字的吉祥图案,相互赠送。这种饵快是食品,木模又成为白族工匠表现艺术手法的工艺品。

花三香

白花的学名“大白花杜鹃”。杜鹃花集中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是杜鹃花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云南横断山脉地区被称为杜鹃花的故乡。大理苍山属横断山脉,杜鹃花共有44种,大白花杜鹃是其中之一,花朵特大,阔叶,分布在开阔林地及山路两旁,形成灌丛。每年清明前后白花盛开之时,将花朵采摘后用清泉浸泡。再用热水烫过,捏成圆饼形。食法炒、烩都可,加面酱、辣椒,烩成素菜。

桑花指桑树的花蕊、花苞。大理凤仪、鹤庆有养蚕传统,桑树特多。初夏桑树开花时,采摘花苞、花蕊,洗净先用烫水漂过,加鸡蛋或鲜猪肉爆炒,不用酱油、味精等佐料,吃其鲜味。按中国传统医药,桑葚子是特殊补品,桑花的滋补作用更强。

刺花是田间路旁的灌木丛,清明扫墓时盛开,花瓣较小,香气特浓。白刺花多作茶饮,也可做成素菜。烹调方法与白花相同。

鱼三味

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大理洱海,是云南横断山脉中容水量最大、水质最清的淡水湖。洱海不仅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鱼类就有10多种。由于水质少有污染,外地客人到大理旅游观光,都要以品尝洱海鱼为快事。

白族对鱼的吃法和烹调技术很高明。具有代表性的三种鱼类佳肴是:河水煮活鱼、砂锅鱼、弓鱼。“河水煮活鱼”指用洱海水煮鲜鱼。白族吃鱼其味在“鲜”。渔民在船上捕到鲜鱼,在船上支起柴炭炉灶,置上铜锣锅,舀入海水,把活鱼去鳃和内脏,水涨后下人锅内,再加葱姜、干辣椒面、食盐,煮熟后盛入大碗即可食用。由于保持了鱼的原汁原味,鱼肉滋嫩细腻,汤味鲜辣香醇,营养丰富。

随着大理旅游事业的发展,原先在渔船上才能品尝到的“河水煮活鱼”。引进到风景名胜景点的餐馆。蝴蝶泉附近的周城白族村,饭店的厨师在这道菜的烹调上加以改进,滴入适量酸醋,加嫩豆腐,近似酸辣鱼但又不夺其鲜,更适合外地游客口味。下关团山公园和西洱河边。有多家“河水煮活鱼”的餐馆,被称为洱海鱼味一条街。

砂锅鱼则是大理闻名遐迩的一道美菜。凡到过大理尝过砂锅鱼的人,都说这道美食令人终生难忘。砂锅鱼集中了白族鱼味的精华,它比酸辣鱼清爽,比脆皮鱼鲜美,比糖醋鱼甜,比河水煮活鱼浓醇。砂锅鱼的烹调方法是:把洱海鲤鱼刮洗干净后,用毛巾擦去水分,于腹壁上擦抹精盐,腌10多分种,放入大理海东白族工匠专门烧制的煮鱼土陶炊具砂锅里清炖。再加入泡豆腐、火腿、鲜鸡肉片、海参、金钩虾、鱿鱼、冬菇、蛋卷、肉丸、玉兰片,猪蹄筋等10多种配料及调味品,把砂锅置于栗炭火炉上慢慢烹炖而成。

食时,趁汤沸将砂锅端入餐桌正中的垫盘上面,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色彩艳丽诱人,实属色、香、味、形齐备的佳肴。砂锅鱼是大理现代筵席的主菜,讲究配料、刀工、火候,一般小饭馆难以齐备。吃砂锅鱼,应到大理著名的宾馆、饭店事先预定,才能保证质量。街头、路边饭馆卖的“砂锅鱼”,多半有名无实,不能代表地道的大理砂锅鱼。

洱海土著鱼种中最有名的是弓鱼。弓鱼其色如银,形体狭长,无鳞少骨,肉质细嫩,入口即化,食味鲜美。弓鱼又称工鱼、公鱼,因跳跃时形似张弓,故得名。《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记弓鱼“出洱海,如鲦而鳞细,长不盈尺”。《新纂云南通志·物产考》:“工鱼,一作公或弓。鱼似鲦而鳞细,长不满尺,肉细刺少,子腴美,可腌食”。民间称“公鱼”,把“弓”误为“公”,引出诙谐笑话:“大理公鱼有子,鸡山和尚有妻”。公为雄性,怎能有卵?鸡山指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是禅宗丛林,和尚怎能有妻?实际是弓与公,期与妻,字音同,义不同造成的误释。写作“弓”,弓鱼中的雌鱼有子,就不奇怪:“妻”写作“期”,鸡足山的方丈、法师会见客人,以及举行戒行法会,有一定的日期,解释就通了。这种以方物人谚语,是白族的诙谐。

弓鱼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远送长安,故又有“贡鱼”之称。明代谪居云南的著名学者、状元杨慎,把弓鱼赞为“鱼魁”。历史上弓鱼产量极多,到40年代还用汽车把腌制好的成吨弓鱼运到昆明,再转省外,或西出缅甸销往东南亚。60年代后因洱海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弓鱼急剧减少,现时已很难吃到。

弓鱼的丰产在春季桃花盛开时,食法以清汤加青蚕豆米与鱼共煮,这种烹调方法菜名“桃花鱼”。清代大理学者师范写的“内腹含琼膏,圆脊媚春酒”,说的就是春食弓鱼的盛事。

三宴席

“土八碗”大餐。

大理婚丧嫁娶宴客通行“八大碗”,这是最具白族民间特色的传统筵席。八道主菜,用八个土陶烧制的大碗盛装,故又称“土八碗”。

八道菜的菜名:

酥肉:生猪肉切成3公分左右的块状,放人事先调成糊状的鸡蛋清、小麦面中翻裹,然后放入油锅炸至焦黄,取出备用。正规筵席须用砂锅煮稣肉,加葱花;如平时佐酒则不用再煮,切片食用,名称“干香稣”。

千张:用猪肉“三线”部位切块,煮至半熟,再用红糖、蜂蜜、酱油使猪肉皮上色,再切成薄片放进蒸笼,大火蒸熟。因肉薄、刀解后仍呈圆形,吃时再一张一张挟开。所以称“千张”。

蒸肉:原料猪肉的部位及刀法与“千张”大体相同,不同处是不用上色、油泡;用米面裹后再上蒸笼。底料:千张用干腌菜,蒸肉用黄豌豆或马铃薯、红薯。

红肉:又称大肉,烹调方法与汉族的红烧猪肉大致一样。特点是用红曲上色。块大,肥肉比重大。呈桃红色,爽口而不油腻。

杂碎:猪杂碎、青菜秆、羊肚菌或冬菇、粉丝等,炖煮成一道带汤水的热菜。

木耳、豆腐:大理山区盛产黑木耳,与豆腐清炖为一碗;或大白芸豆炖块肉。不放辣椒、酱油,取其鲜味。

饭豆:饭豆为小粒红豆,煮后搅拌成泥,加芫荽、酱、酸菜等佐料,凉食。

丸子:百合包肉馅、蒸熟。

其中凉拌饭豆有改为卤菜拼盘的,即卤肚、肝、油炸排骨、凉白瘦肉片,上盖熟鸡蛋,按人切块,用生萝卜丝或腌菜垫底。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家,上菜前加一碗八宝饭,为甜味食品,不计入主菜之内。

“八大碗”在大理民间盛行几百年而不衰,是有一定特点。首先是质优价廉,与群众的消费结构相适应,符合居家俭朴的原则。“八碗”一般不用鸡、鱼、鸭做原料;它没有浪费,杀一头猪,各个部位都派上用场,又便于计划,多少桌客,杀几头猪,厨师一算就知道。其次是烹调合理,全用蒸、炖。不用煎炒,符合营养原则,又节省时间。“八碗”集民间传统烹饪技术、地产原材料和审美情趣于一体;色、香、味、器、质兼顾,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杂碎”这一碗,猪杂碎、青菜秆、粉丝、红萝卜、羊肚菌,菜色青翠、红、白、黑相间。体现民间配菜不俗,早就注意到菜品的色泽美。又如百合元子具有滋阴、润肺作用:大白芸豆、黑木耳、冬菇香菌等,都可列入健身山珍美食。

“风花雪月”盛宴。

洱海宾馆是当年大理州唯一星级涉外宾馆。餐饮部拥有一批烹调技术高超、熟悉各种菜系的厨师。他们在多年接待各地来大理的宾客实践中,观察、听取对大理白族饮食的评价后,精心研究制作出白族高档风味筵席“风花雪月宴”。

吉祥金鸡、蒙化丝瓜饼、鹤庆焦肝、水晶鱼冻、炝螺蛳、炸地参、凉拌豆粉。风干牛肉、百花酥鸡、玉洱银苍、洱海映月、砂锅鱼、网油乳扇卷、三色葫芦洱海虾、铁板螺黄。

风味小吃:三鲜饵快卷、翡翠金钱酥

水果:时鲜水果

白族喜食酸、辣、冷,原封不动把民间风味饮食搬上筵席,太辣、过浓、又咸,不一定适合外地宾客的口味。洱海宾馆厨师在保持传统和白族菜肴特色的基础上,从现代饮食文化原则“味美、卫生、营养、适度”方面下功夫,推出白族“风花雪月宴”。

“风、花、雪、月”,指历代文人对大理风景的概括:“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首先上桌的是彩盘“吉祥金鸡”。大理多古塔,塔顶饰有屹立的铜鸟名“金鸡”。三塔是大理古老文化的象征,金鸡是白族崇拜的吉祥物。彩盘中的金鸡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鸡冠用腌泡红辣椒拼成,改变了工艺菜只供观赏不能吃的浪费。接着上席的六个冷碟:丝瓜饼、焦肝、水晶鱼冻、炝螺蛳、炸地参、凉拌豆粉,都是地道的大理土特食品。

热菜有八样,把“风花雪月”的主题贯穿其中。“风干牛肉”即油炸牛干巴:“百花酥鸡”用炖嫩鸡去骨后再蒸,保持全鸡造型,酥而不烂。“玉洱银苍”用雪白的剑川乳饼或饵?制作,在盘子里塑造成屏风形状的点苍山雪。“洱海映月”用蛋清、蛋黄制成海水和月亮,衬以天蓝瓷盘。更显得玲珑剔透,水月分明。砂锅鱼是白族筵席的主菜,按传统烹调,配料多,砂锅大,汤味浓。量太多,有时一桌10人单吃砂锅鱼还有剩余,造成浪费。现改进为汤多、料精、盛器用中号砂锅,即保持砂锅鱼的品味,又富有营养价值。“网油乳扇卷”、“三色葫芦洱海虾”。用的是邓川乳扇、洱海鲜虾。烹调区别于普通油炸乳扇和盐水虾,形味别具一格。最后一道主菜“铁板螺黄”。把栗炭火盆与覆在上面的铁板摆上餐桌中央,类似滇南吃烧豆腐,把碗中螺黄摊在铁板上,边烘烤边吃,很有情趣。

主菜之后是两道风味小吃:“三鲜饵?卷”用薄片饵?,时鲜蔬菜作馅,卷成筒形“春卷”(春又作椿)。上餐桌替代包子,馒头等面点成为主食。“翡翠金钱酥”用青蚕豆去皮,捣碎成泥,捏成铜元大的小饼,煎黄食用。这是白族传统家常菜,亦为素食佳品。

洱海宾馆制做的这组筵席,保存了白族烹饪色、香、味、形的基本属性,又改进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菜多、量大、点少、汤次的问题。菜肴命名高雅,有丰富的白族文化内涵,品味方式、上菜顺序合理,是白族饮食文化“推陈出新”的精品筵席。

“白族风味”大席。

下关宾馆推出的“白族风味席”,是该馆厨师经过多次筛选、实践、总结白族菜肴特点后,研制成功的中、高档筵席。曾荣获云南省“首届饮食产品金马奖”。先列菜单,再说特点:

冷菜:彩盘——大理市市徽。

八围碟:南诏干巴丝、弥渡卷蹄花、鹤庆火腿扇、喜洲红冻鱼、剑川地参子、单大人萝卜、平坡树胡子、龙龛芝麻菜。

热菜:大理砂锅鱼、凤线吊石钟、春秋爆螺蛳、酸辣螺蛳黄、双色螺豆花、苍山玉带鱼、四季赛鸡枞、清蒸猪肝胙。

甜菜、点心:夹沙乳扇卷、煎翡翠粑粑

时令鲜水果:这一桌筵席,基本上囊括了白族的传统佳肴和特产食品。材料全用本地产动植物,强调地道风味。并有所创新。如一般筵席最先上菜的拼盘,改成八小围碟。每碟菜的数量不多,让客人品尝后还想再吃。彩盘大理市徽为观赏菜,造型以闻名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大理崇圣寺三塔为主,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欢迎您到大理来。”

南诏故地指巍山县,有擅长饲养菜牛的传统,用黄牛肉腌成的风干肉块称“干巴”。食时切片、油煎、讲究片薄、色泽红润、透明如纸、味咸略脆,是佐酒好菜。冻鱼是白族民间传统冷菜,用洱海黄壳鱼刮洗干净,去内脏,清水煮。多放辣椒、花椒及葱头,不放猪油,冷冻后鱼、汤凝固在一起,红润半透明,又别是一种口味。喜洲是南诏国时期的大厘城,是南诏王室的行宫所在。冻鱼最早就源于喜洲。单大人是村名,在苍山斜阳峰与马耳峰之间。气候凉爽,土壤为黑色腐质土,种萝卜用农家肥,无污染。单大人萝卜切丝后,雪白、嫩脆,做成冷菜,味道特别诱人。平坡、龙龛均为地名,树胡子是寄生于大树上的细条形植物,又名树衣。芝麻菜系蔬菜,色绿,有清热解毒作用。是白族家常菜。

八个围碟都是冷菜,凉菜中有生菜,体现白族嗜生、食冷、喜辣的饮食特点。热菜中的主要菜品,在特产佳肴中已作介绍,如砂锅鱼、螺蛳、猪肝胙。至于鸡纵则是云南山区特产,以其肉质肥嫩、香气清芬。食味鲜甜,名列菌类之首,是滇味山珍佳馐。鸡纵有10多种烹调方法,可做成鸡纵全席,须在夏秋之际产鲜品时,才能齐备,不逢产季时则以腌鸡纵代替。

热菜之后上餐桌的甜菜、点心:夹沙乳扇卷是乳扇回软后,以豆沙为馅,卷成圆筒形,用清油煎炸,装瓷盘再撒白糖,即可食用。翡翠粑粑是白族季节小吃,春天青蚕豆上市时,剥成豆瓣煮熟,舂捣成泥,再与糯米面粉混合做成的粑粑仍含绿色,故名翡翠。是以色定名。

下关宾馆的白族风味席,没用海味,也排除鸡、鸭和国家明令禁食的野生动物,以地道的土特产食品及绿色山菜为主,保持白族传统饮食风味,全在于厨师的精心烹调和制作技艺,可代表正宗的白族饮食文化发展的成果。这次饮食文化研讨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缺少民间名厨的参与。云南滇味“土八碗”的正宗在大理,大理的“八大碗”传统名厨师又出在下关关迤红土坡。老厨师先后去世,至今只有春晖楼的“八大碗”还保持传统特色。如何加以扶持:如何提高厨师的社会地位等等问题,来不及深入探讨。和茶文化一样,善始而未善终,值得令人深思。

生活,就是一道接一道的菜,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美食的诱惑有多大呢?这个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但是美食不是每次都有的。现在很多人吃好吃的或者大餐的时候喜欢先拍照留念,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形成了一个习惯,喜欢在生活之中收集并记录下那些难忘的美食记忆。

编辑手记:

历史可以用文字记载、用画面呈现、用影像传承,也可以由独具辨识度的美味铸造——老字号的味道。那些了不起的美食,无法用文字准确描述,唯有当舌尖上的味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童年的记忆才随之被唤醒。本期,我们通过吴棠老师的记忆视角,去了解那些深藏民间的味觉记忆。

作者:吴棠

第2篇:我的历史学习方法:一点趣味、一个架构、对比记忆

我高中时候的历史成绩虽不是永远第一,但也相对稳定在前列。身边不少同学问我是怎么学好历史的,我自己私下总结了一下,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

趣味学习,增加学习主动性

很多人认为历史这门学科就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点的集合,学习只能靠死记硬背,而我走的是不同寻常的路子。在备考复习中,面对大段的文字,如果不能从中找点“乐子”,未免显得有些枯燥。

我觉得历史教材是一部长篇小说,有很多有趣又好玩的情节在里面,我看得津津有味。然而,历史教材篇幅有限,每个故事都点到为止,我看得不够过瘾,所以经常会去找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下这些故事的“情节”,让自己对历史这门科目有更深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不同的人感兴趣的内容会不一样,同学们可以尝试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例如一位历史名人、一场战役、一部古代文学作品、一件艺术珍品,都可以作为一个拓展知识的切入点。

记得有一次,我对“唐三彩”三个字产生了好奇,课后就去查了唐三彩具体为何物,顺藤摸瓜,我了解了唐代瓷器的发展情况,以及唐代其他艺术形式的盛况、兼容并包的文化内涵等,知道这些离不开当时的政安人和与国力强盛。

历史是起承转合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我们就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强制记忆了。而且,见闻的拓展也有利于语文作文素材的積累,未来写作使用历史事例的时候可以做到信手拈来。

打通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结构

因为知识点糅杂是历史题目的特点,所以学习的时候就要将知识点理解透彻,避免混淆。对比其他学科,历史的时空感极强,容易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整理。

关于整理历史知识脉络,我的方式是建立以时间和领域为轴的坐标系,从中国古代到中国近现代,依次填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键词。将中国史内容梳理完毕后,世界史内容的整理可以依葫芦画瓢,从而打造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历史年表。在历史年表的基础上复习,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学习,节省时间。比如,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顺着时间轴线复习到同一时代的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从而知道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经到达了顶峰。

有了完整的知识框架,涉及中外对比或不同领域时,提取知识点就方便多了。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建议同学们手脑结合,边抄写边进行记忆,加深印象,方便以后翻阅增补。

对比记忆,加深理解

将历史事件填入自制的时空框架,你可以发现朝代的更迭、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因的,将其进行对比,有利于加深理解记忆。

举个例子,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清朝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两者都是古代君王维护统一多民族发展与稳定、缓解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皇权与相权)而采取的政治手段,前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使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达了顶峰。

通过多次对比,有针对性地记忆特殊知识点,我大大压缩了记忆时间,提升了记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知识盲点。

后记:事物有多面性,学习亦是如此。换个心态,提高学习兴趣,整理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记忆,相信你的成绩很快就会得到提升。

作者:阿绮

第3篇:儿时的记忆: 弹弓

心心

回忆过去,过去是一杯陈年佳酿,闻之弥香;回忆过去,你才意识到自己真的长大了.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豫西的一个小山村。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好像没玩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玩具,玩过的大都是自制的所谓玩具,现在想想真是土得狠,想必当今的孩子对此会置之不理,甚至会讥笑我。尽管如此,儿时玩过的游戏总让我时时想起,或许怀旧的心理在作怪吧。

现在的小孩很少玩弹弓的,我小时候经常玩弹弓,当然这个弹弓也是自己做的。到山上找来一只丫字形的树枝,再找来两块橡皮筋,再加上一个皮兜儿。皮兜儿是用来包小石子的,将两块橡皮筋分别系在丫字形树枝的两头,再把皮兜儿系在橡皮筋上,包上小石头就可以玩了。因为这个玩具挺简单,那时的孩子都会自己去做。大人们都在忙庄稼地,谁有工夫搭理你?因此只能自力更生。

子弹通常是就地取材,用的是乡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小石子,当然,泥丸或纸团也经常我们的玩物。这种橡皮管弹弓的威力很大,也很危险,很少用来玩打仗,如玩必须是纸子弹,但却可以比试谁打的准,看谁能打中指定的小物体。打麻雀是我们最热衷的游戏,也是弹弓最常见的用途。一颗颗石子呼啸而出,纷纷向树上的麻雀飞去。邻居大哥的枪法最准,经常可以听得“噗”的一声微响,几片灰白的羽毛在空气中飘浮,而麻雀就跌跌撞撞的从树枝上坠落下来。被

打死或受伤的麻雀都会成为家猫的口中美味。慢慢的,麻雀变成了惊弓之鸟,只要我们一举弹弓,它们就会马上飞走,这让大家很沮丧。

我们那时没有那么多的作业,一般放学后就可以做完。也没有现在的孩子每天家长接送。下午就三节课,下课后不会马上回家(即使回家了也没人,家长都在干农活)。所以我们那时会每天下午放学后会相约去学校后面的小山上开战。在中午午休时我们就会开始折叠子弹,子弹是用非作业纸折叠的,一张纸折叠8颗子弹。纸一定要折叠的紧,太送了子弹射程太近,打得人不疼。也有卑鄙的人为了打的人疼,会在子弹中夹下石子,但一被发现他会被大家抛弃的,所以这样的人很少。

放学后我们一起来到山上,分成两派进行战斗。战斗会规定一片地方,在这片地方进行包围与反包围,当孤单的人被敌方包围时他会投降加入敌方,也有被保卫不投降的,那他免不了会被子弹射得嗷嗷叫了。一方的司令是绝对不投降的。

这时,因为子弹消耗很多,我们会允许每班出4--5人做后勤工作,就是折叠子弹,她们是不允许被攻击的,但他们一旦被包围,子弹会被抢劫一空,人是不会被子弹射击的。我们那时打弹弓仗时没有人赖皮,大家都很自觉,被子弹射中后自己就会主动退出战斗。当一方被完全射杀后,战斗也就结束了,失败一方会被胜利者当马骑。

有时也会玩失手。记得有一年春节,邻居表娘家的侄儿来瞧她,也就是走亲戚。家住砚台,名叫近山现在家住合峪,是合峪小有名气的香菇老板。中午吃罢饭找我们玩耍,我们进行弹弓比赛,看谁

打的准,玩了好大一会儿,一个姑娘叫建竹也想玩。这近山就戏弄她,让她手握弹弓,皮兜朝脸进行发射。练了几次后发给她一发石子子弹,这个姑娘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打得顺鼻孔留血,顿时嚎啕大哭,幸亏她的家人不在场,我们几个赶紧把她脸洗了洗,哄哄她,安慰她,这才放下心,要叫家长知道一顿打是免不了的。

孩提时代经历的事总也忘不了,玩弹弓的乐趣不在于收获了多少东西,而在于自己学会了多少东西。自得其乐或许是最好的注解吧! 小小的弹弓,不知成就了我们多少的欢笑和无尽的快乐。

第4篇:寻找儿时的记忆

童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净土,童年的记忆只有快乐,温馨和甜蜜,童年是生命中最值得眷恋和留恋的。六一到了,是否勾起了你的童年记忆呢?

童年,是窗外知了的叫声, 童年,是小河边的笑声,童年,是泥地里的追逐声,童年,是奶奶的叮咛声,童年,是漫山遍野的鸟语花香;童年,是梦中远去的歌声。

岁月带走了我们的童年,是否也带走了童年中的记忆呢?我们找不回童年,但我们可以找回童年的记忆。来吧,一起来寻找童年的记忆,我们回不去童年,但我们可以放任一回,让自己像个孩子一样的玩耍。

踏着人生的足迹,

寻找童年的记忆,

有多少美好的回忆, 一辈子不曾忘记,

有多少童年的幻想

至今还留存在依稀的睡梦里,

那时,羡慕城里人的洋气,

而今,梦到的是儿时的乡间蝉鸣,

还有门前大槐树下 萦绕着的儿时的欢笑

沿着生命的年轮,

寻找童年的记忆 踏过的每一条溪流 和乡间的小路

回味那春天微醉的气息

和那无拘无束的嬉戏!

槐花、桂花飘香的季节, 家家户户尽尝她的芬芳,

山间的野果,是人间珍馐 谁不曾馋嘴和欣喜搜寻 我们都曾是只小猴子, 游荡在树林山涧!

穿越时光的隧道,

去寻找童年的记忆,

村里的草垛旁留下 我们的笑声一串串,

月光伴着我们成长,

直到大人的呼唤绵延在 村里村外的旷野和山间。

纯真游戏的童年岁月流长

满满的是爹娘的深情厚意!

儿时的记忆,梦里的童年,

魂牵梦绕的是乡间的炊烟 以及炊烟中那袅袅的乡村 静谧得像一幅画 躺在远山的怀里

还有那盛夏傍晚的凉席,

怀拥那漫天的繁星入眠。

儿时的记忆

是打谷场上 的阳光温度

和田野里金灿灿的庄稼 一起升腾和绵延 当然少不了老奶奶

吆喝着鹅群鸡鸭!

亦或者是爷爷和老狗 一起坐在门口休息

儿时的天真,童年的记忆, 在风霜雪雨中

渗透着人生的感悟, 阅历丰厚着人生的风景, 年龄老去了容颜,

而童年从不曾流逝

永远是我们说不完

也忘不了的一个梦!

虽然,我们不能回到过去,像小孩子一样,去享受那些他们现在正享受着的快乐,但我们可以寻找记忆中的童年。找回童年的记忆,哪怕只是我们童年记忆中的小小的碎片,但是相信,每一次寻找的过程,都会让我们再次的年轻,对于我们的生命又是是一个新的开始!

待到你我白发,相携乡下老家, 房后一片菜地,屋前种花养鸭。

待到你我白发,可否养狗在家? 悠然散步园下,品茶回忆年华。

春日荡荡秋千,夏暑躲进花架,

秋末踩踩落叶,冬闲踏踏雪花。

待到你我白发,含笑弄孙膝下, 听听蜜蜂嗡嗡,瞧瞧蝴蝶戏花。

待到你我白发,相伴觅食灶下, 粗茶淡饭开心,相视一笑无暇。

待到你我白发,一起竖起篱笆,

来来往往鸡鸭,离离散散桃花。

待到你我白发,为你支好琴架,

轻弹慢拨吉他,吟唱那首情话。

待到你我白发,相拥依偎树下, 互诉岁月情怀,梦回少年羞花。

待到你我白发,三两知己饮茶,

依旧相聚顺潮,把酒共话天下。 踏着人生的足迹 寻找童年的记忆 有多少美好的回忆 一辈子不曾忘记 有多少童年的幻想 至今还留存在依稀的梦里 那时,羡慕城里人的洋气 而今,梦到的是乡间蝉鸣 还有门前大槐树下 萦绕着的儿时的欢笑

寻找童年的记忆

踏过的每一条溪流

和乡间的小路

回味那春天微醉的气息

和那无拘无束的嬉戏!

槐花、桂花飘香的季节 家家户户尝尽她的芬芳

山间的野果,是人间珍馐

谁不曾馋嘴和遍地搜寻

我们都曾是只小猴子

游荡在田间丛林山涧

穿越时光的隧道

去寻找童年的记忆

村里的草垛旁留下 我们的笑声一串串

月光伴着我们成长

直到大人的呼唤绵延在 村里村外的旷野和山间

纯真游戏的童年岁月流长

满满的是爹娘的深情厚意

儿时的记忆,梦里的童年

魂牵梦绕的是乡间的炊烟

以及炊烟中那袅袅的乡村

静谧得像一幅画

躺在远山的怀里

还有那盛夏傍晚的凉席 承载无数个遨游的幻想

相拥那漫天的繁星入眠

儿时的记忆

是打谷场上的阳光温度 和田野里金灿灿的庄稼 一起沸腾和绵延 当然少不了老奶奶

吆喝着鸡鸭鹅群!

亦或者是爷爷和老狗

一起坐在门口休息

夜色牵引着父亲

和那些生命中的

相依为命缓缓走来

牧童的歌声

还荡漾在归途里!

儿时的天真,童年的记忆 在风霜雪雨中 渗透着人生的感悟 丰厚着人生的风景 年龄老去了容颜 而童年从不曾流逝 是我们永远说不完 也忘不了的一个梦 更是我们永远的归期!

第5篇:儿时记忆生活随笔

闲暇时,回忆倏忽而来。2005年的10月,正值国庆,我第一次来到上海。

当时,高楼还没高得夸张,只是些高度适中的标志性建筑,还有些模样“循规蹈矩”的欧式建筑,以及上面的复古时钟。它们错落有致,仿佛有点穿越的感觉。

菱形的商业建筑下有一个恬静的公园,如今是寻不到那份安静了。那时,我怯生生地走进去。不远处的小石径上有一个很公主范的秋千,我儿时最爱的户外游戏就是荡秋千。每次荡到最高处,蓝天便似乎触手可及,心也随之飞了起来。当时的秋千上有两个孩子,是一对姐弟,妈咪请求他们挤出一点空让我坐一坐。当时的我很担心,怕他们不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但是出乎意料的,他们很友好。

这个温暖的场景,静静地驻足在过去的时光,成为我记忆中难以忘记的片段。

我们在一家干净、明亮、温暖的餐厅吃饭,妈咪自备的餐巾纸派上了用场。餐厅提倡环保理念,不提供餐巾纸。于是,妈咪给我的餐巾纸凸显出大大的作用。那袋餐巾纸很柔软,也许是因为当时太需要,我用得小心翼翼,好似從来没有用过这么柔软的纸。之后,无论我用什么样的餐巾纸,都再也没有遇到过相同的触感了。

那种柔软被深藏在记忆深处,却始终没有湮没在流年之中。

我们住在上海音乐学院对面的招待所里。一间大屋子里,放着三张比较窄的床,上面铺着带着凉意的席子。房间没有装修,在墙上甚至都能看见泛黄的,被时光侵蚀的痕迹。到了夜里,隔壁的学生开始练习萨克斯,一练就是一夜。无法入睡的我忍不住哭起来,双手堵住耳朵,却怎么也堵不住空气和骨头这两个介质的传音效果。折腾来折腾去,怎么也睡不着。但在凌晨时,我依稀听见,从高远之处传来优雅、清脆又温柔的钢琴声,就像有个天使在繁星满天的夜空中轻轻飞过。

早晨,卖早餐的小街,古老的弄堂,都有老上海的味道,与吴侬软语相映成趣。这番场景,和《上海一九四三》这首歌很配。

作为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当然是在锦江乐园啦。我们排了很久的队,终于买到了票。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并未玩很多项目,最刺激的云霄飞车也因为害怕而放弃了。不过那时的照片里,自己笑得灿烂无比,大有把身后的阳光比下去的劲头。那样的快乐,现在都能感受得到。

儿时岁月里的点滴,今朝拾起,仍然甚是怀念。

第6篇:关于儿时记忆的散文

行走在消逝中

独自一人静坐在靠窗的作为上,尽管室外天气很冷,我还是决定打开窗户,让寒冷的北风驱散我的困倦,抖擞抖擞精神。

雪停了,带来了是银妆的世界,同时也掀起了铲雪热,此时已是夜间九点,铲雪声依然清晰可闻,那铁铲和地面相互磨察而产生的“咔嚓„咔嚓„”声勾起了我儿童时代的思绪,在此我愿朝花夕拾,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

“咔嚓、咔嚓”这是铁器与水泥地的碰撞而产生的美丽乐曲,至少我是这样认为,依稀记得外婆家的那座土楼,那个种着各种各样小花的院子和包围着院子的那个支离破碎的围墙„就是在这里,这个破旧的老房子和庭院中,我们众多的孩子度过了属于我们的美好岁月--烤地瓜、抓知了、在沙堆中爬滚、在货车上嘻闹„一切的一切,定格在脑海中,珍藏在记忆的匣子里。

我怀恋这逝去的童年时光。

秋天的落日显得特别的温馨,一道道夕阳的余晖照在这座郭氏老宅,照在我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上„

傍晚将至,收取花生的时候到了,东一片西一片的花生慢悠悠地晒了一天太阳,是时候回家了,我、姐姐、表弟、表姐,拿着扫把(还是外婆亲手编织的)、簸箕、铁铲„反正能用上的都上场了,不见眼前的大工程,只有此时的勃勃兴致,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聚拢了花生就用簸箕往袋子里倒,置身于花生的世界,我用力吸着花生间阳光的味道,“啊!原来是花生的香味,还夹杂这黄土的味道”于此同时,心里乐开了花,其实还有一丝丝甜味„我们收取得可用劲了,铁具与地面磨察而产生的声音交织成一片„

于是,这声音伴我度过了童年。

亲爱的表姐表弟们还记得外婆睡过的那张老木床吗?建新房子的时候,舅舅指着它对我说:“这是你外公的妈妈留下来的,有好久的历史了!”是啊!历史赋于它更多的色彩,床上的木头雕刻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我时常爬上外婆的床,明察画中的人,有时呆呆地望着,脑袋一片空白,缺少了艺术细胞,总喜欢爬上这张床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喜欢上了床儿发出的乐曲,每每轻微转身或是摇晃,木架间便“咯吱”作响,像是秋风中摇曳的树枝,摇着这床儿,听着这声音,我便进入了梦香„

于是,这声音伴我度过了童年。

老房的光线很暗,唯一能够透光的是两个很小的天窗和四壁的小木窗。我时常躺在床上,仰望那扇天窗,仿佛是一只井底之蛙。于是,习惯了独自一人在昏暗的光线中思想静默: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仍旧是与外公和舅舅所耕种的那块土地一样吗?山的那头又是什么样子呢?还是连绵不断的山吗?一阵风透过小木窗向我吹来,吹着木扇咯吱作响,啊!天起凉风了!

于是,这种声音伴我度过了童年,只是此时多了分思考。 时间更叠了一切。喜,舅舅要盖大楼了,于是全家人忙忙碌碌,为了这个新房子,我知道年迈已高的外公外婆期待了大半辈子,而舅舅辛苦了数十年,如今终于如愿以尝,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 新房子在老宅的原址上拔地而起,宏伟的现代式别墅新房明亮了路人的眼目,阳光下闪耀的玻璃窗显得格外绚丽,“房子真漂亮”路过的乡里人都这么说道。

我为舅舅感到高兴,为他了结人生的一大愿望由衷的欢喜,也为外公外婆在年老时能住进这样的房子而欣慰,然而高兴之余,不免感到失落,我感觉好像失去了什么,最初时每每谈到舅舅的房子,我的脑海浮现出老宅的样式,“噢!不对,现在是新式的别墅了”。于是,老宅的身影渐行渐远,那曾经伴随我度过童年的声音已无处可寻了,我也已经长大了,然而我还是以前的我吗?是我变了,还是„

听着窗外的铲雪声,我延续了我的思绪不愿停下,因为我怕我将永远不能听到这熟悉而久违的声音-这份心灵深处的震撼!

我不愿-行走在消逝中„

第7篇:儿时的记忆情感散文

童年如果是快乐的,这就注定了那时的快乐会氤氲自己内心一辈子。人说:爱回忆过去就意味着你老了。其实老也好,不怕老也罢,必定岁月已在我们的身体上刻上年轮,岁月中丢下了的风景这便是我们的人生。甜棒

沿着记忆的绳索,常常从我的心中抻出来缕缕的乡愁,无法捆住的乡愁呀。故乡永远不能在我的心中抹去,然而,最不能忘怀的是小时候我们常吃的一种甜棒,小时候我住在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小庄子里,这村子没有什么的特别,更没有小河从村旁流过,可我知道她是倚在了庄稼人的脊梁上的。村子里的树木很多,摇曳多姿,夏日里各种鸟儿鸣唱着田间的和谐;庄稼人古朴醇厚,勤劳而有贫穷,但也充满了一种自足。

我喜欢秋天,更喜欢秋天里的甜棒。那时,乡下的农作大部分是高粱和棒子,高粱的品种是“分头留”和杂交的“关东矬子”,分头留秸秆细高,成熟时秸秆的瓤也就失去了水分,干了,没法吃,杂交品种个子矮又粗,水分倒是不少,不过甜味不够,而且吃了易上火长口疮,所以我们也不爱吃;还有一种野高粱,百姓们叫它落秫秫,成熟时只要去碰动一下,籽粒就自动落下来,掉在土地长,等待明年的再生,这是农妇们喜爱的,因为,它的“苗子”是做刷锅用“炊厨”的好东西,田里的妇女们一到落歇,就满地理去找。不过我们小孩子不喜欢它,下半部分有水分,上半部分却全干了;我们最爱吃的是棒子秸秆这一种,玉米分晚棒子和稙棒子两种,稙棒子熟的早,其秸秆没啥吃头,甜不甜苦不苦。与其相反的是晚棒子,主要品种叫“灯笼红”,它和稙棒子比个头要小,棒穗也小但籽粒饱满,颜色橙红、玲珑光滑,很是让人喜爱,他成熟的最晚。那时,晚棒子和绿豆套种,绿豆的蔓把整个棒子地绞的一塌糊涂,进地弄个甜棒也不容易,豆蔓把我们的光腿拉得一道一道的,疼,每块地理都有看青的壮小伙子,如被抓到轻者被训一顿,重者没收镰刀和筐,为了不被抓到我们都是飞快地钻入地里,看着水灵的一脚踹到,尝尝,甜的,便去掉上半部分,苦的扔掉。地里有一种不长穗的棒子,百姓们叫“枪杆儿”,它的水分多,甜,不好找到,我们也没时间去找,每个人都知道千万不能让看青的堵在地里头,想赖也赖不掉。大人们常教导我们,要吃就去吃枪杆儿,不能毁庄稼。其实大人们和我们一样,每天在下地的路上手里都有一节甜棒。那时庄稼人没别的啥吃头儿,甜棒是最爱。

出了地头,我们就不怕啥了,大摇大摆地嚼,见到看青的我们也不躲,嘬得甜棒山响。还故意问他吃根不,看青的便骂我们兔崽子。我们庄子的地离村子远,都在五里以外,我们每人的筐里都斜放着几根,手里舞着一根,不停地嚼,然后把嚼净得白瓤子吐掉,身后流下一溜“白线”,吃的腮帮子生疼。

俗话说“麦收累死人,秋收累死牛。再长的秋也要过去,为了应付对甜棒的渴望,我们总在砍倒的棒子秸里挑选些上好的甜棒背回家,把他藏在草垛里或是柴禾的深处以保持甜棒的水分,冬天里我们再慢慢地拿出来,象牛倒嚼那样一点点地来消化,省着吃,虽然水分失去了不少,但是我们吃的还是有滋有味。每年我藏的最多,常常在小伙伴们面前去显摆,馋他们,我便成了他们的中心,有的小伙伴馋得慌,便用玻璃球或是用一沓“元宝”(用纸叠的又称四角,小时候我们常玩的)来换,时常还要踢他们一个腚瓜儿。做吃就会山空,后来,我们只好去翻腾分来的棒子秸。冬天一过,什么也吃不到了,实在是熬渴得慌。那时,乡下的孩子连吃一块糖都不容易吃到,我们只好期待着秋天,下决心来年多储存点。

我们一年期盼着另一年,幻想着另一年。

这是我儿时的一种记忆,一种烙印,始终没让日月的大嘴舔平,回忆起来即苦涩又温馨,让我们更加珍视今天。

知了皮

沿着自己慢慢花白的头发,我们可以抻出岁月的影子,望着自己老去的生命,我们可以梳理出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岁月的沉淀往往会把我们过去的一些记忆抹去,但是,有些东西是自己一生的财富,或者说是忘怀不了的,那就是我们儿时的记忆。

我们那时很贫穷,尤其是乡下,但紧巴的日子中徜徉着许多快乐,尤其是孩童,我们不太了解父辈的愁心,而我们只会玩耍自己的调皮,虽然我们早早地就在放学后背上个自己刚刚能背起的筐去砍猪菜割羊草,放学后,几个伙伴快乐地直奔村外而去,先在树林里玩闹一阵子,玩够了才急急地去砍草,有时玩的过了头,就故意把框内的草放松松地而不压实,到家后有些惶恐地让母亲过目,赶上母亲忙别的,顾不上检查,那时我们就算是过了关,摊在地上把草晒干,就再次施展我们的伎俩,把砍来的草尽可能地摊的大一些,以示自己今天没有偷懒。

自己的聪明有时会被识破,就会面临着一顿的训导责骂。

那时,乡下的日子现代人无法想象,真是一分钱也要掰着花,为此,父辈们就会千方百计地算计来钱的道,而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可以让百姓挣钱的门路,因为政策不允许,只有守着土地受穷,挨着日月洒汗水。

知了,学名叫蝉,每年的夏天都会从树底下的泥土里——在麦收过后不久的日子里钻出来爬到树上褪掉自己的皮,就成了蝉,我们叫它知了,它褪下的皮是药材,村里的供销社每年都收购,挺贵的,大概是三块钱一斤,只是知了皮太轻,一个夏天拾不够一斤,加上村里的孩子们都在算计着它。

未变成蝉时我们那里叫它:知了猴。有的地方叫:知了爬爬。可以吃,油煎后挺香的,现在是饭店里的贵重菜。

那些时候,每天放学后我的首要任务就是端上个大破碗,急忙到村外的树林里,这里是一大片柳树,孩子们都向这里聚集,低着头在地上寻找一个个可能是知了猴藏身的小洞洞,这时的知了猴把地皮已经划开畏缩在里面,等着天黑后才出来爬到大树上进行自己的蜕变。

我们发现一个就把其弄出来,这样就成了自己的“俘虏”,天黑后就围着一棵棵树转悠,那时家里有手电的不多,只得摸黑在树上寻找,尽量找的仔细,把眼睛瞪得圆圆地,连树的疤瘌也要摸一遍,凡是影绰绰的都不放过。

赶上有月亮还能多抓一些,回到家后,舍不得直接腌起来,而是帮着知了猴一个个地爬上屋内的窗户,有掉下来的再帮着放上去,吃完饭就出去和同伴们玩捉迷藏,回来后,窗户上的知了猴大都变成了知了,这时的知了还处于稚嫩期,颜色微绿发黄,变黑就不好吃了。就赶忙抓起来放在盐水里腌着,攒一两天够多了就煎着吃,这样既省下了皮可以卖钱,又能以飨全家。

这还不算完,每天早上还得早早地起来,拿上长竹竿,挎上个篮子直奔林子而去,围着每棵树转,再次寻找晚上变出来的知了皮,这时的知了皮大都在树的高处,有的够不着,就用土坷垃去投,实在不行的就爬树上去够。

因为不少的同伴都要来“抢”知了皮,就看谁起得早了,先到先得,我每天起得很早,到不是我勤快,是母亲催得急。

攒的差不多了就拿到供销社去卖,换回钱来做日常的开销。

记得有一次,我拿知了皮去供销社卖,要好的同伴看见了,就告诉我一个取巧的办法,也就是往知了皮的肚子里面弄进一点湿泥粘在里面,这样分量就会重了些,别看这点泥,因为知了皮太轻了,加上了这泥可就不是它了。

我说:人家会检查出来。他说:少加点,混在里面。

我们这次加的少,到了供销社,我的心怦怦直跳,有些胆小,同伴却比我强多了,应付自如,收购员把知了皮攥在手里一使劲,知了皮发出清脆的破碎声就算合格了,不然就说太潮了,拒收。

当然,这次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然而,当第二次去卖时,我如法炮制,大概收购员有了经验,看得仔细了,这次被拒收,并把我数叨了几句,只得灰溜溜地以失败告终。

回到家后只得一个个地清洗,然后晒干,我没有敢再去供销社,只得求那要好的小伙伴替我去卖,我在外面等着。

从此以后,没有再敢造假。

年年都有一段拾知了皮的经历,也是童年的一段往事。

童年往事一直在自己的心田里存在着,它给自己一生的影响用任何计量单位都无法衡量,只有温馨的回忆能带给自己许多的快乐,也许童年的印记能在一个人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而言,过往的事情如意也好失意也罢,荒唐还是出彩,大都忘记了,只有童年的事情就像是储存在自己的皱纹里了,随着皱纹深度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的清晰。

也许每个人的童年是不一样的,但是童年的时光所留下的烙印可能是一样的。

这就是童年的影响。

儿时的游戏

面对现代琳琅满目的儿童玩具,我们感触良多,但是嫉妒不起来,因为这必定是为我们孩子辈准备的,大人不会去嫉妒孩子,有的只是羡慕。

我们的孩提时代,绝不会像现代的孩子有许多玩腻的玩具,也想象不到啥叫玩具,只是我们有我们的玩法。

每到春天,大地开化后,天地就温暖了起来,村边大坑里陡陡的直壁上——被冻过的泥土就会脱落一层,那胶泥层就会显露出来,所谓的胶泥就是红土,看上去是块状,有粘性,只有这胶泥能玩。我们几个小伙伴就会跳到坑里用手去抠,每人弄一大堆,然后就到街筒子里废弃的碾盘上,一阵啪啪地乱摔,把胶泥摔熟。

然后,就开始了赌泥巴。

每个人手里准备同样一块大小的胶泥,把它弄成盆状,只不过底面这层要尽量的薄,然后口朝上,托在手里相互检查有没有漏洞,一个号令过后,一起朝下使劲摔下去,由于空气的作用,薄薄的底面就会在一声清脆的响声中破出一个大窟窿,谁的窟窿大谁就赢得多,因为,必须用自己的胶泥去填堵其他伙伴的窟窿。

其做法就是把自己的胶泥揉成蛋蛋放进别人摔成的窟窿里,要严丝可缝,大了就多输了,小了人家不干,有时我们常常为补得不够争吵起来甚至动手打架。

于是,响声不断,啪啪地玩得十分卖力,有时还就会把自己的胶泥输去了。

玩这样的胶泥一是要有臂力,二是要有技巧,尽量把底面弄得薄薄的,太薄了就会破也拿不起来,为此,我们尽量往上面吐唾沫儿,用手按薄时不至于被粘住。

这种玩法我们乐而不疲,脸上被溅的都是泥水,玩够了,赢了,就到家里找出用胶泥烧成的模子(这是我们用破布烂套子朝走街串村的小贩换来的,里面有一些简单的花草鱼鸟之类的图画),把胶泥刻出来晒干,拿出去玩,显摆显摆。

杏儿熟了后,我们就尽量地在大街上捡拾被弃掉的杏核儿,吃过午饭后就装上一些去找小伙伴们玩砸杏核儿。

在地上剜一个坑,坑的大小,视人多人少、由几个人商量着而定,每人放进去一个,以叮铛锤的方式决定先后顺序,开始用自己手里“厉害”的杏核儿使劲对着坑里砸去,砸出几个就赢了几个,坑里一个不剩了,就再开始新的一轮。

所谓厉害的杏核儿就是一个尽量大的杏核儿作为自己的武器,不光是个大,我们都把核儿在砖上磨出一个小洞,把里面的仁儿掏出来,装上铅,以增加其重量,好砸得有力,让杏核儿尽量地多蹦出来几个。

有时不巧会把自己的“武器”砸进坑里,这也无奈,就会被别人赢走。

倒霉了,一会儿就会把自己的输完,只得灰溜溜看着别人玩。

第二天,还会带着更多的杏核儿来捞本。到了冬天,我们最爱玩这种游戏了,就是把一张纸叠成有四角的方形,用叮当锤的方式决定谁先玩,输的一方把自己的四角先放在地上,由另一方拿着自己的四角用力地砸下去,利用扇出来的风把你的四角翻个面就算赢了。

这种玩法简单也好捎带,随时都能玩上一会儿。不过玩这种四角的讲究力气和技巧,你砸下的四角离人家的太远了扇不动,别说翻个了,自己的呐还说不定会处于一个不利之中,使自己的四角翘起一个面,露出大缝隙,就给人家可乘之机;要是直接把自己的四角砸在了人家的“身上”,更没有赢的可能。

要的就是恰到好处的落地,在砸下去的时候,要先观察好对方四角哪面缝隙大,为此,我们往往在下手时先围着地上那个四角不停地转圈,观察有利的下手位置,争取一举歼灭。

那时,好的纸张不好找,作业本都是反正面地使用,有时用草纸,这种纸不能用来叠四角,没有战斗力,为此,我们就选中村子里做鞭炮的加工地,那里有牛皮纸,这种纸耐磨耐玩,为此,我们就不断地光顾这里,要么就是找人家剩下的废纸,要么就是趁没人时想法设法钻进去拽些牛皮纸出来,到背人处赶忙叠成四角,我们不怕抓,口号就是:只要出了地头儿就不认账。

玩这个我赢的时候多,但是,也着实没啥用,只是那时一种孩子的消遣罢了。

孩提时代我们玩的不止这些,像撞拐,现在还能在电视的趣味节目上见到;还有“玩方”,就是在地上画出几个方块单腿跳过等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支撑,一个儿童有一个儿童的玩法,但是,儿童的天性千万不要被现在读书的压力所湮灭,解放天性,这个问题要重视起来,千万不要有了好的条件而没有了时间让孩子去好好享受自己的童年。

我们那时很贫穷,但是不缺少快乐。

第8篇:儿时的记忆看电影

儿时的记忆———看电影 心心

时光飞逝,一晃已是三十多年,看到现在剧院前常放露天电影时的廖廖人影,我就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当年看电影的情景来!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生活在栾川乡下,那时候,农村还很落后,没有电视,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还没有通电,唯一的公共娱乐就是看电影和看戏,不过因为听不懂戏文,每次听戏我们往往都是半途而废,因此留下的记忆不是很深,唯有看电影却在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那时在农村,放电影可称得上是大事情,全乡(当时叫公社)就一个放影队,一小半时间在公社电影院放影,平时就是下乡到各大队(现在的村)巡回放影。一个公社二十几个大队,一个轮回大概要一个月。每遇放电影的日子,村里就象过年一般热闹。一大早,大队就派出大批的青壮劳力到公社驻地或隔壁大队,挑的挑,抬的抬,浩浩荡荡地运回发电机、放影机、扩音器、影片、幕布等放影设备。等到太阳快要落山时,一般就会在村口的空敞地,埋上两根柱子或找个参天的大树,扎根绳子挂上扩音器拉上幕布开始放唱片。所以看一场电影如同过年过节般期许和幸福,每每看到流动放映队的电影放映员在空旷地太阳尚未落山时便忙碌着挂起方方的电影白银幕,我们的兴奋与惬意无以言表。大人、小孩奔走相告,因为那可算是全村人夜生活的大喜事。对于小伙伴们来说,这天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安安心心上好课,大家一边谈论着影片内容一边盘算着晚上如何占个好位子。

早早就去等电影放映的当数我们这群小屁孩了,那天,上课经常会走神,老想着晚上电影放映什么片子,演的是什么内容,盘算着如何占个好位子,学校那天也是人性化管理,放学会比平时早些。一溜烟跑回家,家中大人也早早收工,已经把晚饭做好了,吃过后天还未暗下来,呼啦啦约上一群小伙伴,带上一根小板凳,走上两三里土路,心急火燎地来到操场,抢占有利位置,放上板凳,让其中一个人看着,另外的人就在操场里追打嬉戏。

电影一般要到晚上吃罢饭才放影,吃过晚饭,天色渐渐暗下来,本村的男女老少、外村的媳妇后生们也都陆续赶来了,本村的大人们,带个凳子,外村的人们有的茅房墙搬块砖头、有的搂把干草、有的扯块废纸、有的干脆就土地坐下……满操场里人头攒集,好不热闹。稍微远的老乡就成群结队地从四面八方涌向村口,最多时有数千人,有的人来自十里之外,主要是水沟、砭上、管庄、五村的老乡,场面尤为壮观,尤其到电影散场时,灯笼、火把一片,连绵十数里。看电影时,由于人数太多,往往是前面的拿个草把什么的坐在地上,后面的坐在板凳上,再后面的站着,然后就是站在板凳上,最后面的看不到,就爬上人家的窗台、厕所顶甚至大树上去观看。在我们隔壁大队放电影时,就有一家厕所顶上爬了二三十人,结果厕所不堪重负垮了,一下子就有五六人掉进了粪坑里,这事被当着趣闻在当地流传了好几年。

在看电影时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前面坐着的人千万不能站起来,否则烟头、土块立马就能将你包围。我们这些小鬼头要是无法在前面抢

到座位,我们就会转到影幕的背面去观看,背面同前面看起来一样清晰,就是影片上人的动作全是反的,有些动作看起来怪怪的,现在想起来有时还忍不住会发笑呢!

大约到

七、八点,电影就开演,冬天的时候早些。一开始还有“加演”片,好像就是放些科技宣传的幻灯片。在放加演片时,我们小孩子是坐不住的,东跑跑西看看,也时也会凑到电影机前去看个究竟。那小小的机器,两个轮子卷着一条窄窄的胶片就让那么多人在银幕上走动起来了,感觉那机器真是神奇,不过,再怎么看也看不出结果,那疑问,会在那小脑瓜里盘旋很久很久。

当时的电影都是黑白片,让我印象最深的应数《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小八路》《奇袭》等有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电影,其中《渡江侦察记》,我记得至少看了八遍,因为我们这个村放了,改天又转到临村去放,我们这帮伙伴又会成群结对赶过去看,总也看不厌,真是很过瘾!有时从上面水沟看到砭上,在送到五村大块地。一场电影过后大家伙会议论很久,谈论故事里的某个人、某些事,回味那精彩的情节、惊险的片断,直到下一次看电影,才会把话题转移到新的影片上。

遇上夏天,雷阵雨特别多,电影正看到兴头上的时候,突然一阵豆大的雨点儿砸下,淋得大家四散奔逃,寻找躲雨的地方。如果雨下得稍微久点,电影就看不成了。等雨停后,只有骂着老天,悻悻地回家去,寻思着明天晚上还能不能继续把那段故事看完。当然,那晚的觉是睡不好的。

后来的我们上了高中,尽管高中在县城中,信息相比农村要发达很多。我们几乎与世隔绝,每日里都是与ABC,抛物线打交道,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县城的电影院,我却一直没有去过。前些年看了一场,走进电影院,有些小激动,有些小振奋,电影院的效果确实要比在电脑上看的好多了,无论视觉还是音响,都是电脑上无法比拟的,虽然电影院中的效果很好,但是还是感觉没有儿时在老家的农村中看到的印象深刻,或许那已经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总有那是模糊的影像出现在我的眼前,很怀念儿时看电影的感觉,而儿时的伙伴现在都已经各奔天涯。

现在镇里的合峪新影剧院放电影,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寥寥数人,不是老人就是打热闹的小孩。我以为我可以找回儿时的记忆,而儿时的记忆只能让我深深的回忆,那一片美好,那一片天地,或许真的只能活在记忆中,而永远不再重现.

时光荏苒,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生活过的山村生活水平与过去有了天壤之别,电视机、影碟机等家用电器早已普及,不用上电影院,老影片、新影片、国产片、外国片就让你看得目不暇接。就算去电影院看,也全然没有童年时代看电影的那种神奇感了。尤其当今还可以在微信上看电影,更是方便至极。

当工作闲暇时,我便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童年时代看电影的情景,并会产生一种悠悠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上一篇:奖惩激励制度下一篇:履行职责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