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同富裕

2022-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共同富裕

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税制改革

摘 要:税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包括税制改革在内的多项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从历史和比较视角入手,结合直接税制改革,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税制改革问题进行系统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指出:要正确认识促进共同富裕的税收力量;明确不同发展阶段促进财富创造的稅制改革任务;区分税制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任务;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需要结合税负归宿来研究推进;税制改革并不是万能的,需要有超越税制改革的补救思路。

关键词:共同富裕;税制改革;中国税制;现代财政制度;税收理论

税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目标。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需要有相应的税制改革来推进[1]。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包括税制改革在内的多项措施共同发挥作用。就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已有学者从税收视角和公共政策视角作了初步的探索[2-3]。这里从历史和比较视角入手,结合直接税制改革,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税制改革问题进行系统性思考,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共同富裕与税制改革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在实现富裕的道路上。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也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是就整体来看,中国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与以往比较,中国的确变富了,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与中国自身所设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比,中国还必须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多方着力。共同富裕建立在富裕基础上,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没有合理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即使富裕了,也不会有共同富裕。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这都已经得到证明。税收作为重要的分配工具,在调节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助力共同富裕实现。这也是税收制度作为国家治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作用的一种方式。

面向共同富裕,中国税制改革应致力于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税制改革如何促进富裕的问题。促进富裕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因而这一问题就转化为税收能为经济增长做些什么。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哪些?税收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着力?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市场繁荣,那么税收可以围绕市场繁荣做些什么?消费和供给如何更加匹配?消费的升级换代要求供给能力的提升,这要靠创新,且不仅仅是科技创新。合理的税负,包括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都非常重要。宏观税负从总体上评判税负的轻重。对于市场主体来说,更关心的则是自身的税负水平,个体较重的税负可能令市场主体难以生存。在促进微观层面的税负合理化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经有所体现,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结合税制改革作进一步完善。二是税制改革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的问题。这是一个分配层面的问题,包括税收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的合理化问题。

税制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最直接关联的是直接税。以完善直接税体系来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确实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基于此,后文将重点分析各主要直接税种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间接税与共同富裕之间也有密切关系,这主要表现在对富裕的促进上,以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上。合理税负的间接税,可以推动更多的财富创造。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税制改革,需要的是一揽子税制设计和税收政策,而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税制和税收政策。税收促进共同富裕,要赢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上。相关制度和政策设计要尊重税收规律,充分认识税收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税收理论模型的意义在于为实践提供参照系,而不是照搬照抄理论。好的有穿透力的理论形成有赖于理论的发展。好的理论加上约束条件,才是真正的可以用于实际的理论。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税制改革,必须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条主线索,贯穿税制改革全过程。

二、直接税与共同富裕:历史与比较的视角

直接税直接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与共同富裕最为密切,因而有必要对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遗产税①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分析。历史与比较的视角,可以让我们对二者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个人所得税与共同富裕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的税种。现代个人所得税制源于18世纪的英法战争,英国为筹措军费而开征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诞生之初主要强调财政原则。征税需要依据,有能力者多承担,这有利于税收公平原则的实现。但是,一方面,开征之初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规模较小,在税收收入中不占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个人所得税制较为简单,无法对收入分配格局改善产生太大影响。因此,个人所得税最初调节公平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格局产生较大影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人所得税收入规模扩大,直至成为主体税种;第二,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增强,累进程度越高,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两个条件才全面得到满足。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问题较为重视,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后来,北欧国家也陆续成为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的累进性以及较高的宏观税负水平,决定了个人所得税可以在调节收入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认为,北欧国家分配问题解决得相对较好,其中不乏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作用。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比也不断提高,且最高边际税率一度达到94%,但是美国一直不被认为是公平问题解决得较好的国家。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个人所得税可能也发挥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但仍然不足以改变美国社会的不公平状况。或者换个角度来说,美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太多、太严重,以致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无力改变。也就是说,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作用,不能有效促进美国社会的共同富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总统里根陆续上台,引领全球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大幅下降,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进一步削减。对于本来就不太能改变收入分配状况的美国个人所得税制来说,就更是如此。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各国个人所得税制相互影响,对人才的国际税收竞争,导致各国尽可能降低本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而且还采取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结果是个人所得税不仅未能更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反而这一功能还进一步弱化。税收优惠与避税地的广泛运用,让富人有更多的逃避税的机会。这样,个人所得税如果能够调节收入分配,那么主要调节的是无法转移的个人收入,而不是那些流动性较大的税源,结果带来了更大的不公平,劳动所得往往比资本所得承载更多税负。显然,这样的收入分配方式对以劳动所得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等收入群体最为不利。

就业可以增加个人收入,良好的经济生态有助于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机会,促进共同富裕。良好的个人所得税制应有助于促进就业。就业友好型的个人所得税制无疑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二)房地产税与共同富裕

房地产税在筹集地方财政收入上的作用不容置疑。房地产税针对房地产而征收,房地产的不可移动属性决定了房地产税是一种税源不容易转移的税。与其他税源可以转移的财产税相比,房地产税更容易为地方政府带来收入。拥有更高价值的房地产对应更重的税负。即使适用比例税率,较高价值的房地产持有者需缴纳的税也多于较低价值的房地产持有者。这自然有利于公平。倘若适用累进税率,那么较高价值的房地产持有者的税负要重得多。从调节财富分配的目标出发,累进税率较比例税率更可取,征税比不征税更可取。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史来看,房地产税(或对不动产征收的财产税)的开征似乎从不以调节收入分配或财富分配为主要目标。最初对房地产(财产)征税的直接目的也主要是筹集财政收入,而非调节贫富差距。当然,由于富人所拥有的税源(税基)无论如何都比穷人(以及不那么富有的人)多,税负自然更多地落在他们身上。但在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政府一般不以调节贫富差距为目标而征收房地产税(财产税)。房地产税课税更重视税收的财政原则。房地产税一般在地方层面征收,一国之内不同地区的房地产税负可能有较大差异,缺少全国统一方案,意味着并不存在全国统一的靠房地产税来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意图。

然而,这并不等于房地产税(财产税)不具备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功能。相反,只要税率足够高,那么征收房地产税(财产税)以调节收入和财富的目标就很容易实现。在日本,维护和管理费用高昂却又卖不出去的商品房成了“负动产”① [4]。按年支付的房地产税,一旦交付不起,最终住房就可能摆脱不了被拍卖的命运。房地产税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作用可以实现,但这不一定就是理性的政府所需要的目标。房地产税与所得税不一样,所得税一般有现金流收入,而房地产税的征税对象(自住房)一般不会产生现金流,这样,纳税人当期收入不一定可以支付得起相应税收。如果住房来自遗产,且价值高,那么,现金流少的纳税人就可能更难以承受税负。对住房是这样,对其他不能产生足够现金流的财产课税也是如此。开征财产税(不动产税)的国家(地区)为了减少征税影响,会采取一些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征税对居家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但这些措施往往是临时的,最终税还是要征的,结果只能是财产易主。这样,财富分配是调节了,但也可能因此形成一种财产权利不稳定的观念。在正常时期,没有哪个理性的政府会这么做。正常的国家不会以国民财富的减少作为政策目标的选择项。税收功能有许多,但并不是所有功能都能用。

新中國成立初期,税收功能被过分强调,市场功能被削弱。计划经济条件下不需要考虑税收的调节分配作用。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激励财富创造问题浮出水面。税收调节收入和财富,还需要考虑市场经济运行是否受到影响。从理论上讲,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归属中央政府,这是一般财政学教科书在阐述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常见的内容。原理很简单,可以用反证法加以说明。如果地方政府承担收入分配功能,那么收入分配调节好的地方,就是公平程度越高的地方,越受低收入群体的欢迎,这样高收入者就会迁出,问题因此而产生,地方政府到哪里去找钱来帮助低收入者呢?因此,收入分配功能归属中央政府,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当然,这里有个人在国内自由迁徙的假设。事实上,这也符合全国统一市场的要求。因此,作为地方税的房地产税(财产税),不应该主要扮演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的角色。

(三)遗产税与共同富裕

遗产税是直接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从而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是,考察遗产税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这样的明显让富人多纳税的税种,也不一定能在调节贫富差距上发挥多大作用。

从开征遗产税的国家(地区)的实践来看,这种税实际提供的税收收入占一国(地区)税收收入总量的比重较低。征收这类税的国家(地区),似乎并不看重遗产税收入。富人通过设立信托基金或慈善捐赠等方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避税。同时,我们很少看到哪个国家采取措施不让纳税人这么做。可以解释的理由是,设立基金或慈善捐赠的目标与遗产税的目标一致,即阻碍财富的代际累积,促进代际公平,因而没有必要加以阻止。遗产税更像是促进富人将财富捐赠出去的税,而不以筹集收入为主要目的。

各国(地区)为争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而不遗余力。有的国家(地区)大幅降低遗产税税率,甚至废除遗产税,这是值得注意的。遗产税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一地成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拦路虎”。为了吸引更多资产,各国(地区)大都对遗产税制度作了相应完善。这里仍然是公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而且在二者之间更偏向效率。

美国在21世纪初期的遗产税制的演变值得关注。从2001年开始,其税率连续10年逐年下降,2010年成为一个不征收遗产税(税率为零)的年份。虽然自2011年起美国遗产税恢复征收,但免征额提高了。在现代,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征收,目的已转变为鼓励人们将财产捐赠出去。现实中,鼓励人们捐赠的还有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慈善性公益捐赠的个人所得税制已经是个人所得税制的标配。为了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必要对相关税制的具体内容进行完善。

遗产税有总遗产税和分遗产税以及二者的综合三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都可以促进财富的代际公平。仅从收入分配的公平来看,分遗产税制较为可取,如果融入个人所得税制,那么调节公平的效果会更好。这是一个具体操作问题。遗产税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同样与其所提供的税收收入以及具体税制的设计有关。由于遗产税在实践中不是过于强调收入规模,因而从根本上看它在收入分配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具体税制的设计,除了要看选择哪种类型的税制外,还要看免征额的设定和累进程度的设计。

三、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直接税制及相关问题

中国直接税制促进公平的作用正逐步得到发挥,但距离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里重点围绕中国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的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其他税制改革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一)所得税体系

对于中国来说,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较低,2021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3 993亿元,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8.1%[5]。这样的收入规模决定了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较为有限。但是,考虑到2019年中国建立起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专项附加扣除制度也得以确立,个人所得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已有所增强。未来个人所得税需要在效率(吸引人才)与公平之间进行权衡取舍,以更好地实现公共政策目标。

是否需要个人所得税来调节收入分配呢?库兹涅茨观察到,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配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如果这种状况长期维持,那么是否还有必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调节收入分配呢?从国际的实践来看,最近几十年,收入分配差距又有扩大趋势。由此看来,就收入分配而言,个人所得税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接下来谈谈最优所得税问题。根据最优所得税理论,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应该为零。这一理论并没有转化为现实,但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的下降。所得税税率的倒U型曲线(税率先累进后累退)考虑了收入分配任务,也注意到了经济效率问题。过高的边际税率无助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但是,最高边际税率可以是不为零的某个税率。近年来,国际上一直有主张对超高收入者适用更高的边际税率或惩罚性税率的建议,有的甚至已转化为实践。

企业所得税制在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方面有重要作用。研发加计扣除有助于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较轻的税负有利于市场活力的释放,有利于稳就业目标的实现。这说明,设计良好的企业所得税制,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同样可以发挥作用① 。

(二)财产税体系

中国可以称得上财产税的税种少之又少,更关键的是这样的税种所提供的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较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年仅对商业地产征收。重庆、上海两市自2011年1月28日起试点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但并非全面征收,只对符合条件的少数住房征收,所征的税收收入也较为有限。车船税虽然每年征收,有财产税的形式,但由于计税依据不是车船价格,也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财产税。车辆购置税按车辆价格的10%征收,有调节财富差距的作用,但车辆购置税是为道路使用而缴纳的税,属于专门用途税。与此同时,购置新能源汽车根据节能减排政策不缴纳此税,专门用途税的说法也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一直在酝酿征收的房地产税,虽然有较丰富的税源,但迄今仍未开征。

遗产税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提议开征,但无论从征税的可操作性,还是从国际比较来看,在短期内开征都不是好的选择。在财产信息尚不够完整的情况下,财产税的开征都有问题,更何况遗产税?财产有不动产和动产之分,财产还有上市交易和不上市交易的财产之分。部分动产有市场交易信息可以追踪,但相当部分的动产和不上市交易的财产信息往往很难充分收集,要对这类财产征税,显然不容易办到。在此基础上开征遗产税的困难,就可想而知。贸然开征的结果只会让社会更加不公平:财产信息被税务部门所掌握的纳税人,税负较重;财产信息不被税务部门掌握的纳税人,反而可能不用缴税。不动产容易见到,也容易被纳入征税范围,动产却不容易被见到。另外,动产的价格不见得就比不动产低。翡翠、名人字画、古董等的价格可能很容易就超过不动产。这样,征税就会带来各种不公平问题,从而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况且,即使是看得见的不动产和其他财产,征税也有许多困难。任何一种税的征收都要考虑纳税人的反应,以及纳税人和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过去经常把财产税视为缺乏弹性的税,不动产缺乏流动性,但不动产市场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会影响不动产税的征收。

房地产税(不动产税)开征的目标,是筹集财政收入,还是调节财富分配?前文已述,房地产税调节财富分配多了,容易导致产权不稳定问题。无恒产者无恒心。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安全性(保全)问题如何解决?若激励可能受到影响,就不能不费思量。

(三)相关问题

1.其他税制改革

其他税制改革也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里以碳税为例略作说明。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的作用必然受到更多重视。在相关政策建议中,我们也不时可见到关于开征碳税的建议。无论是单独对碳排放征收的税,还是在环境保护税中单列税目征收的碳税,都有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开征碳税在法国曾引起很大争议。反对碳税有收入分配上的原因,即碳税具有累退性,低收入家庭纳税收入占比较高[7]。虽然从政策设计来看,可以给低收入家庭退税,但人们还是有顾虑。这是绿色税制建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即使设计了一个收入分配友好型的税制,也需要信息的公开透明,否则这样的税制也可能不会受到欢迎。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都可能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增加低收入者的税负,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政府对个人和家庭的转移性支出(补贴)来加以解决。关键点有二:一是转移性支出要到位,要能弥补低收入者的损失;二是相关信息要传递到位,这样才会尽可能减少增税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可能损害收入分配的税制改革,需要财政支出的补偿。

2.税制设计、国际税收竞争与全球税收治理

即使设计了专门针对超级富豪的税制,也可能因富人有更多的逃避税手段,或因富人迁居海外而不能对其有效课税。多数国家的所得税制较为复杂,这与人们期盼所得税的公平有关。越是公平的税制,所要考虑的因素越多,同时,复杂的所得税制也带来了复杂的征管问题。不同纳税人,所能利用的避税途径不同,高收入者往往比中低收入者有更多的税基优惠机会。这样,复杂的本来想要促进更多公平的所得税制,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不公平。所得税制通常对资本所得和资本利得有更加优惠的征税规定,结果是同样的所得,来自资本所得和资本利得更多的纳税人相对税负更轻,这就带来了新的收入分配问题。逃税和避税的界限历来较为含糊。税收政策的变化通常归因于结果不能被接受。从结果不合理反推税制改革,让税收负担有了不确定性。如何减少这类不确定性,是税制改革的一大挑战。当高收入者的逃避税问题涉及国际层面时,这一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事实上,这已经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难题[8]。“避税天堂”长期存在,过去之所以不成问题,是因为主要国家不太关心相关的税收收入流失问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加上其他原因导致的各国财政日益困难,“避税天堂”几乎陷入人人喊打的局面。这就有了全球税收治理和全球税收的共同行动。由于流失的税收可能更多需要回流发达国家,这会加剧全球国家层面的收入分配问题。国际社会税收合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税收秩序,并保证秩序的有效运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这也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需要的国际税收秩序,仍然是一个在探索中的问题。

四、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中国税制改革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正确认识税收力量,才可能有效地推进相关的税制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为此需要注意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诉求,区分短期和中长期任务。对于与共同富裕目标关系最为密切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需要结合税负归宿的实际情况进行。促进共同富裕仅靠税制改革是不够的,应有超越税制改革的补救思路。

(一)正确认识促进共同富裕的税收力量

比较不同的国家,一国共同富裕实现得好,可能有税收的力量;做得不好,也不见得税收就没有发挥作用。其原因是,如果没有税收力量,收入分配问题可能更趋严重。当然,这里也可能存在税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形。

不同国家对于收入分配问题解决的需求不同。法国人似乎对这一问题更加关注,但不见得法国是最不公平的国家[7]。税收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反映社会诉求。社会诉求越强烈,就越表现在其中。当然,这也与国民的税收文化素质有关。税收能做什么,税收做了什么,如果对此不够了解,那么所发出的声音就不见得合理,结果可能哗众取宠,误导公众,进而对政策选择产生不利影响。这样,有限的公共资源也可能需要耗费在解释和澄清上。这也提醒我们普及税收知识的重要性。就税制改革而言,有的事情已经做了,但仍被建议,那就是对现实的不了解,税收知识普及可以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税制改革,是一个时代新命题,更需要相关知识的普及。知识的普及可以让税制改革更加顺利,更有力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二)明确不同发展阶段促进财富创造的税制改革任务

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从促进财富创造的税制入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交易环节的税负要轻?轻徭薄赋,是农业经济时代的产物,旨在让农业更加可持续。随着商业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对市场发展更加友好的税制。交易环节轻税对市场发展有利。产品税制下,供给过程就在创造税收收入;市场化改革之后,交易税按税负平移原则转换,过重的税负不利于财富的创造;在数字经济时代,影响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的因素又在发生改变,数据要素、算法等的影响在加大。这也要求采取包括税制改革在內的措施,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作出相应调整。

参考全球税收文明的实践,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税制改革呼唤税制再造。这不是就事论事谈论税制改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沿着交易轻税负的方向努力,不仅增值税、消费税等税制改革方向问题可以解决,各个具体间接税制的完善方向也会更加明确。间接税制改革应按照有利于交易的原则进行。总体来看,间接税税负越轻,交易者在交易各个环节所要承担或代垫的税(现金)越少,越有利于交易的进行。交易不仅指消费需求所经由的交易,而且包括生产供给所需要的交易。交易可以促进更多的分工,进而促进分工效率的提高。交易不仅仅在区域性市场进行,而且可以扩及全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交易环节税负越轻,越有利于市场的扩大和分工效率的提高,越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越有利于财富创造,也就越有利于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三)区分税制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任务

税制改革必须在正确的方向上继续推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税制改革有不同的诉求,且具体税制改革方案的难度不同,这就需要区分短期和中长期任务,分步扎实推进。短期内,创造财富的任务较重。收入分配中的“提低”“扩中”最重要。税收对“提低”有一定作用,如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可以增加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同时,“提低”是税收作用有限的领域,一小部分无税者,税收就无法发挥作用。“扩中”,是税收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体系,可以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发挥重要作用。在短期内,关于“限高”,合理的选择是对很小一部分极高收入者(如收入在前0.5‰~1‰的个人)适用较高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随着时间的流逝,财富观可能会发生变化,社会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在物质匮乏时,财富观更强调物质财富,而当基本的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更加需要精神财富。当然,这是就一般人而言的,并不排除特定个人或群体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就将精神财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税制只为更为一般的群体所设计。为短期目标而设计的税制,到了中长期,随着财富观的变化,也需要作进一步的完善。毕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建立在特定的财富观的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首先是物质财富的追赶,只有在物质财富得到极大满足之后,精神财富问题才会更突出地表现出来。物质财富创造和精神财富创造的规律有所不同。中长期税制改革更加强调匹配精神财富,短期税制改革则更强调物质财富。物质财富创造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税制当为此作出贡献。

(四)结合税负归宿,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

不同时代的税负归宿问题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市场的税负转嫁问题的表现有所差异。税负转嫁程度、转嫁方式、最终归宿,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税负归宿会影响收入分配。市场的竞争程度,直接决定买方与卖方的税负分布。面向一般市场的税制不可能精准预测税负分布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直接税是转嫁难度较大的税。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区分是以税负转嫁难度为依据的,而不是以能否转嫁为依据。作为直接税的个人所得税同样可以转嫁,只是存在个人之间转嫁难易程度的区别。个人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同,工资谈判能力不同,所掌握的信息不同,从而有不同的税负转嫁能力,这会直接影响个人所得税税后可支配收入。个人能力异质性问题,也是一般的个人所得税制很难区分的问题。

我们或可考虑对征税后的收入分配格局再作补救工作。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双重所得税来加以弥补。对所看到的各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状况不满意,进而得出富人特别是超高收入的个人税负按比例算轻的结论,于是就有了对超高收入者再征税的提议。这也是双重所得税成立的基础。对超高收入者征税,可以直接让超高收入者适用更高的边际税率,也可以额外征收一种富豪税。前者直接嫁接原税制,后者就是双重所得税制。现实中,市场经濟国家对政府征税多有约束,开征新税法律障碍较多,可行的税制改革必须多考虑这个因素。对超级富豪如何征税是一个观念问题,不是所有国家都会这么去做。而且,即使是有这样的诉求,行动起来也有快慢之分。持有不同财富观的不同国家,所采取的行动不同。法国曾对富人课征重税,导致极富者逃离法国。对于这样的富豪,弃籍税也是一道调节财富分配的防线。这就进一步提出了国内税、涉外税与国际税如何协调的问题,协调的好坏会影响财富税收调节的效果。

(五)超越税制改革的补救思路

税制的局限性决定了税制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可能不能令人满意。即使再怎么完善税制,也可能无济于事,或还有新问题存在。那么,补救办法就必须跳出税制改革思路,而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入手,以创造机会为手段,纠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之“偏”。这是从政府视角来解决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

同时,市场和社会一直有第三次分配解决方案①。个人实际需要支配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多数超级富豪的财富其实只是数字财富,无论如何也消费不了。如果富人愿意将自己的收入和财富捐出去,那么对财富分配格局的影响就更加正面。这时,税制也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公益捐赠的所得税税制完善,可以让富人更乐意捐赠。设计更有利于捐赠的个人所得税制、捐赠抵税条件的放宽、捐赠抵税手续的便利,都会有效激励个人捐赠。对于税制激励个人捐赠的程度,存在争议。一种典型的观点是:捐赠所耗的资源远超过所节约的税收,捐赠者不在意对税收的节约。与此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即使是些微的税收节约,也会鼓励捐赠者。不论持有哪种观点,都不否认捐赠税收优惠对于捐赠的激励作用,且这有助于捐赠氛围乃至捐赠文化的形成。如果更多人接受了公益捐赠是值得倡导的观念,那么只要有余钱,个人就可能进行公益性捐赠。

参考文献

[1]杨志勇.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税制改革[J].改革,2020(7):67-81.

[2]杨志勇.财富观、共同富裕与公共政策[J].财经智库,2021(6):103-124.

[3]杨志勇.实现共同富裕的税收作用[J].税务研究,2021(11):5-7.

[4]日本《朝日新闻》采访组.负动产时代[M].郎旭冉,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

[5]2021年财政收支情况[EB/OL].(2022-01-29)[2022-02-25].http://gks.mof.gov.cn/tongjishuju/202201/t20220128_3785692.htm.

[6]张馨,杨志勇.外商投资与财政改革[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8.

[7]OLIVIERBLANCHARD, JEAN TIROLE. Major future economic challenges[R/OL].(2021-07)[2022-02-25].https://www.strategie.gouv.fr/sites/strategie.gouv.fr/files/atoms/files/fs-2021-rapport-anglais-les_grands_defis_economiqu-

es-juin_1.pdf.

[8]伊曼纽尔·赛斯,加布里埃尔·祖克曼.不公正的胜利:富人如何逃税?如何让富人纳税?[M].薛贵,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①赠与税一般和遗产税一起征收。作为弥补遗产税征管漏洞的税,二者形影不离。为行文方便,本文所提及的遗产税包括赠与税,不另作赘述。

①在日本,通过贷款买房,买房人的负担除贷款外,还有物业费、维修基金、固定资产税,甚至还有遗产税。实际上,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相差无几。即使不是所有国家(地区)都要缴纳房地产税,买房人往往也要负担其他税费。

①中国税制的演变与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有直接关系。与税制改革的相关介绍参见张馨和杨志勇[6]。

①就市场和社会而言,就业和工资制度对于共同富裕也有重要作用。日本的年功序列工资制就值得关注。在该工资制下,工龄与工资正相关,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再加上企业几乎没有解雇,就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工资差距,这一差距是社会可以接受的。对于一个有活力的社会来说,收入流动性也至关重要。有流动性,人们才有奔头;有流动性,才有下一步采取积极行动的激励。如何在较为固定和流动的收入之间求得平衡,以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更值得深入研讨的课题。

China's Tax Reform for Common Prosperity

YANG Zhi-yong

Key words: common prosperity; tax reform; China's tax system; modern fiscal system; tax theory

基金項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A类项目“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研究”(2018CJY01-A002)。

作者简介:杨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作者:杨志勇

第2篇:中国企业家该怎样促进共同富裕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是中国迈向未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方向。

如何具体理解这一方向?会议有全面、系统、辩证的表述,读原文,读全文,就会心中有数。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碎片化议论,和会议精神并不一致。比如认为政策变了,要“劫富济贫”“搞平均主义”“逼捐”了,财产权不安全了,未来不确定了。也有的把贫富分化归咎于“资本家”,呼吁加大力度“节制资本”,立即征收遗产税这样的直接税,等等。

不久前我写过两篇文章,都涉及共同富裕,本无需再做絮叨。但看到不少似是而非的说法,还是忍不住再写一文。

企业家在三次分配中的表现究竟如何

这次会议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这是完全正确的。

三次分配是“非强制性分配”,主要指慈善捐赠。我看到网上的很多观点,似乎都有一个假设,即“中国富人为富不仁”“没有怎么回报社会”。有人说,美国富豪如盖茨、巴菲特把钱都捐了,中国富豪很少有捐赠意识。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先看美国。根据美国施惠基金会《2020美国慈善捐赠报告》,2019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约4496.4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1%,其中个人捐赠占大头(3097亿美元),占比为68.87%。

另据《慈善纪事》发布的美国“慈善五十人”,2020年美国捐赠总额排名前50位的慈善家共捐赠了247亿美元。

再看中国。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2019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9年中国共接收境内外款物捐赠1701.44亿元,其中,内地接收款物捐赠共计1509.44亿元,占GDP的0.15%。最大的捐赠来源为企业,占比为61.71%。

另据《福布斯2021中国慈善榜》,上榜的100位中国企业家(企業)现金捐赠总额为245.1亿元,同比上涨37%。捐赠过亿元的企业为51家,捐赠总额为221.7亿元。此外还可参照的是《2021胡润慈善榜》,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中国捐赠额超过1亿元的富人有39人(含现金和股权捐赠,以及有法律效力的承诺捐赠),合计捐赠301亿元。

基于上述数据以及研究交流,我有以下结论:

1、中国的GDP是美国的70%多,慈善捐赠总额是美国的5%左右,人均慈善捐赠额是美国的1%左右。相比而言三次分配水平总体较低。这有一些特殊原因,一是美国捐赠中,个人的宗教捐款比例很高,2019年美国对宗教的捐赠为1281.7亿美元,占捐赠总量的28.5%。中国人到寺庙上香捐赠,基本未纳入统计。二是美国捐赠中包含了非钱物形式的劳务捐赠,中国也基本不包含,只是将劳务统计为志愿者服务时间。把这种因素考虑进去,中美慈善差距将缩小很多。

2、中国企业家和美国企业家的捐赠水平的差距,远没有人均捐赠水平的差距大。2020年美国排名前50位的慈善家捐赠了247亿美元,中国前50的慈善家捐赠了两三百亿元人民币,基本是汇率水平的差距。从三次分配这个角度,得不出中国企业家不努力回馈社会的结论。

3、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201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全年捐赠约450.32亿元,在捐赠主体中占比最高;国有企业全年捐赠310.90亿元。据全国工商联数据,截至2020年6月底,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中国民营企业有10.95万家,通过产业、就业等多种形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共带动和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上述结论,我觉得很正常。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让很多企业家建功立业,获得了以前无法想象的财富,他们自会感恩,国家也一直倡导富而思源,所以回馈社会是很自然的。

说“富人为富不仁、不回馈社会”,少部分可能如此,总体上绝非如此,在我们的政治制度下也不可能如此。说类似这样的话,只会激化矛盾,引发猜疑,久而久之,甚至弄得真伪难辨。

最近,很多互联网平台都面临这样那样的整顿。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后,这是必要的,必须的,但我们还是要客观对待,并有基本的信心。以“三次分配”来说,2019年,全国20家互联网募捐平台汇集的慈善捐赠超过54亿元,同比增长68%;2020年9月7日至9日,由腾讯公益等发起的“99公益日”活动,三天时间吸引了共计5780万人次、数千家公益机构、超1万家爱心企业参与,筹得善款30.44亿元。

互联网平台有很大的推广力量。正是在其努力下,大量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慈善”的便捷方式,投身公益,养成“一块做好事”的习惯。对互联网平台在“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并继续促其发展和升华。

至于说美国富豪把钱都捐了,特别要注意:捐了不是被分了,而是成立专门的基金会,由专业人士打理,善用资金去解决社会问题,同时也通过投资,让资产升值,获得更多资金用于公益。如果把“三次分配”理解成拿走、分掉,那完全是误解。

企业家最重要的本分是什么

在肯定中国企业家注重对社会的回馈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面对“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宏大主题,还有不少不足。

我觉得,相比获得财富后回馈社会的表现,许多中国企业家在创造和获得财富过程中的表现,有着更多的问题,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差很大。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所以中国企业家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共同富裕的促进者。做一家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可持续发展的好企业,这本身就是对共同富裕的最大贡献。

在日常调研中,我不时会从供应商、经销商、员工、金融机构、媒体、政府、消费者等维度了解中国那些有名的企业。他们会告诉我,哪些企业名实相符,哪些企业名不副实。

前一段和朋友谈到一些大企业“其兴也勃其衰也忽”,不久前还在《财富》500强里,很快就跌得不知所踪,如华信、安邦。朋友说:“有的企业为了在政府、社会和银行面前树形象,用贷款去捐款,但是自己周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保障不了,这有意义吗?可持续吗?”

今天的企业家,其本分不应是做大、出名,而应是踏实、诚实,坚持生产性创新,践行高质量发展。做大、出名,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切不可颠倒。

我们需要更多的好企业。把“好”放在“大”的前边。

好企业,是在合同规定的付款日之前,一定把钱打到合作伙伴的账号。

好企业,是努力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的身心更加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好企业,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以创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好企业,是对内员工热爱,对外消费者喜爱。

好企业,是对环境和社区负责,是良心纳税人。

好企业,是不投机、不夸耀、讲诚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但不少企业理解的“好”,是以大为好,有名就好,而不管是怎么大的、怎么出名的。

高质量发展就是好的发展。要践行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关注点就不能仅是结果导向的财务指标,也需要包括非财务指标。

非盈利组织SASB(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企业应该将可持续发展信息融入财务报告,并提出了5个维度26个指标,以反映那些“最有实质性关联的可持续议题”,提请企业关注自身的表现。这5个维度是:环境、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商业模式与创新、领导与治理。

如何更好地参与公益慈善和社会创新

通过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自己富裕了,对周围的利益相关者的富裕也有贡献了,这时要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参与公益慈善和社会创新,为整个国家的共同富裕做贡献。

这方面的具体路径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投资、影响力投资、ESG、公益慈善创新,等等。在此不赘述。

按我个人的观点,企业对社会尽责的最高境界,是从当下未被很好满足的社会需求出发,把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植入企业的价值观、长期战略和日常运作。这样,做企业的过程,就是对社会尽责的过程。

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从两方面阐述过这一道理。

首先,“商业企业的职能就是通过把社会问题转化为商业发展的机会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本机构服务”。

其次,“商业企业始终应该力求把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转化为对本企业的机会”,如陶氏化学将排放的有毒气体和有毒物质转化成可销售的产品,变废为宝;杜邦把控制工业产品有毒物质的业务发展成一家独立企业,不仅消除自身产品的毒副作用,也为别的企业服务,检验其产品的毒性,为其开发各种无毒化合物。

“健康、更好的居住条件、营养的提升、对老年人的关爱、更安全的财富、更新鲜的空气,都是当下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但数十年来,企业却忽略了这些最大的需求。”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说过。

长江商学院教授朱睿说,商业向善不是简单的捐款,而是企业家能挖掘、发现商业活动中的公益价值,用商业的逻辑,更有效率地解决社会问题,让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

一个负面的例子是货拉拉平台涉及的女孩跳车身亡事件。朱睿说,中国企业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就是需要明白,“企业的价值已经不是仅仅由其商业模式成功与否就能够决定的,而与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这些已经成为了企业成败的生死线”。

一个正面的例子是长江商学院学员创立的一家互联网家居装修平台,它为买了新房想装修的消费者推荐装修公司。该平台要求被选中的装修公司在进驻小区时,同时带几个分类垃圾桶,将装修垃圾随时分类回收,还鼓励小区的其他居民把家里的可回收垃圾放到装修公司的垃圾箱,并给予一些小额返还作为奖励。这种方式既有助于保持小区干净,还可实现垃圾重复利用,减少污染,并促进小区居民之间的融合。

我之前在腾讯采访时听到这样一个例子。在深圳养护院,腾讯微瓴团队做人脸识别模块的8个博士,为了获得数据以测试机器的灵敏性,自己在实验室和养护院现场摔了几百次,最终做成了一个系统,通过摄像头可以检测到老人们摔跤跌倒,并立刻报警。但因为涉及老人隐私,系统的摄像头只布在室外,不在室内安装。不久后,博士们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在屋内使用热感应技术,既解决了隐私问题,也能实现屋内的摔跤跌倒报警。这既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也是科技向善的探索。

先富、共富从来都不是割裂的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句话的分量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一样重。

先富、共富是统一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点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两者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都不能少。

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可见,上世纪80年代强调先富时,也没有不讲共富。

“先富”这一句话,澄清了过去对社会主义的不少模糊认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道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经济成就赖此以成。

今天提出的“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一句,既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提出了具体的促进路径,而且和之前的“先富”也是衔接的。

我反复读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的报道,觉得最重要的两层意思是:

第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说明了什么是共同富裕)

第二,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说明了怎么促进共同富裕)

至于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都是长期一贯的提法,只是有些措辞更加坚定。

会议还特别提了一句,“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这显然是针对当前资本市场下跌引起的猜测的回应。不保护产权,谁还有长期打算?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点、关键点。

“共富说”事关长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属自然。只要全面领会,把握住历史的脉络和新发展的特征,企业家就会坦坦荡荡,在新时代开新局,有新作为。

“以他者为念甚于为己而谋、抑己之私而行仁于外,人类天性之完善以此构成。” 亚当·斯密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令人回味无穷,也和大家一起共勉。

作者:秦朔

第3篇: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述评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情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着研究的内容不平衡、视野不开阔、创新性成果较少等问题。今后,要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梳理和总结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富裕的新思想和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研究的新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

一、关于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一)关于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概念,并就如何领导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进行了独到的思考和探索。1953年10月,在谈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发展生产力,使所有农民真正摆脱贫困的境地而日益富裕起来。1953年12月,他指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农民富裕和生产迅速发展的光明道路。1955年7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实行合作化……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这里,他第一次提到了“共同富裕”。1955年10月,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讲话中指出:“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

(二)关于毛泽东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思想

有学者指出,毛泽东设想的达到共同富裕路径的要点是:第一,建立共产党,发动工农穷苦大众闹革命,夺取政权。第二,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村中实现大体上的均富,初步解决农村贫富悬殊问题。第三,通过合作社,实现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进一步消除农村中的贫富差距,并为防止小私有者的两极分化奠定基础。第四,接收国民政府的财产,通过赎买使工商业资本家把生产资料交给国家,解决资本家与工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贫富悬殊。第五,将市场经济改造为计划经济,实现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第六,通过等级工资制和等级工分制,实现按劳分配。在此基础上,实现削弱和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与共同富裕。第七,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建立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实现各取所需式的共产主义公平与共同富裕。

(三)关于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与理论贡献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与理论贡献包括:第一,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前提条件。第二,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分阶段地逐步实现。第三,共同富裕必须以工业化为基础,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就谈不上共同富裕。此外,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贡献,还在于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过分悬殊。

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强调改造私有制为制度前提,以强调“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为理论基础,以主张“先均后富,均中求富”为基本特征。

(四)关于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偏差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失误,其具体表现是:第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上,毛泽东没有把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思想贯穿始终。第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上,毛泽东选择的是一条平均发展、同步富裕的道路。第三,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方式上,毛泽东在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上实行“一大二公”的单一结构和“一平二调”的单一模式。尤其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公平优先”。

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缺点和错误,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把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生产、财富、权力、制度乃至社会的一切领域都全面地体现公正、合理、平等的社会化的价值原则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结果当成了过程。这直接导致他在实践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犯了均衡致富思想的错误,混淆了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的界限。第二,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而实践中却又把变革生产关系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错误地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第三,过分强调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重要性,而且主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虽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却把思想政治斗争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忽视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另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探索共同富裕问题上的重大失误,是毛泽东和我们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又急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的反映。具体来说:第一,没有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的理论。第二,理论上没有认识到商品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实践中走向了反面。第三,选择了一条平均发展、同步富裕从而缺乏效率的生产力发展之路,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及人民共同贫穷。

此外,还有学者对毛泽东在共同富裕问题上的错误作了时间上的定位,即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在“大跃进”前,正确的方面占主导,相应这一时期的实践基本上是正确的;在“大跃进”后,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错误的方面占主导地位,所以在实践中错误的方面就越来越多。

二、关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一)关于如何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

第一种观点认为,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只能以有关的邓小平的思想资料为依据”,“不能靠一般的逻辑推导”或根据需要“附加任何主观外来的成分”。“把论者的主观理解和推断外加于邓小平,可能动机是为了突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涵的丰富性、深刻性,其实是扭曲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同时“会导致‘共同富裕’的泛化”,“把本来不复杂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涵义弄得令人越来越糊涂”。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我们研究的是科学的邓小平理论,是共产党人和全体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研究的目的不是要还其本来面目,而在于运用、创新和发展。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所创造的一切与共同富裕有关的科学思想,当然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总结,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和做法,可以研究但却不能概括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从事理论研究的同志,不能只为前人和领导者的言论作注释和说明,必须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二)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引申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理论界从不同的方面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作了概括,但内容重复的太多。以下是综合多名学者的论述作出的归纳。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又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还包含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战略构想,从全局的高度规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而不只是一种理想和道义要求。“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用通俗的说法所表达的他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理解,它超出了物质财富分配的范畴,是一种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即发展与社会公正的统一。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而不是近期目标。第三,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富裕。第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第五,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是先富带后富,而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第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第七,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此外,他还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了“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第八,部分人先富必须坚持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决不是要引向两极分化,要突出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第九,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同富裕”。第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共同富裕的保障和基础。第十一,共同富裕“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这个“总有一天”的大致时间为20世纪末,解决这一课题的措施为“帮”、“捐”、“调”。第十二,如果不坚持共同富裕,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三)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特征

第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有六大特征:民本性、效率性、公平性、有序性、层次性和正当性。第一,民本性。主要体现在邓小平经济上的“富民”主张和在“富民”与“富国”的关系问题上的兼顾思想。第二,效率性与公平性。效率性与公平性是指为达到共同富裕,实行优先前者,兼顾后者的统一性。第三,有序性和层次性。有序性是指全国人民的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实现的,而只能根据一定的条件逐步实现。层次性是指共同富裕并非全国人民同等富裕,而应在富裕程度上有差别、分档次,是一种高水平的相对均衡状态。第四,正当性。正当性是指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整个过程中,社会成员的致富行为必须合理或合法。

第二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鲜明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本目标的明确性。第二,宏观战略构想的前瞻性。第三,实现方法的独特性。第四,实现步骤的阶段性。第五,解决地区差距方式的具体性。

(四)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方法论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方法论,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与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本质和总的趋势的理论形式在方法论上的反映,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有问题中一个关系重大的、居于统御地位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以生产实践为契入点,从再生产的最终结果来考察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出发点。第二,收入内趋力和收入约束力的对立统一贯穿于邓小平先富与共富思想的始终。第三,邓小平立足于实践,把共同富裕的空间结构同时理解为致富的历史的时间过程。

(五)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

理论界分别从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共同富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路,在继承中在以下六个方面有突破。第一,邓小平同志的思路赋予共同富裕概念以科学性、时代性和丰富性的内涵,突破了传统共同富裕概念的片面性、守旧性和贫乏性的陈规。第二,邓小平同志的思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管理体制;引进外资、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和人才,带动全国人民发展生产,首先解决贫困、温饱,进而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突破了以僵化半僵化的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缓慢解决脱贫、温饱和同步致富的陈规。第三,邓小平同志的思路以市场经济为阶梯,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市场寻求致富之路,突破了视市场经济为资本主义,以计划经济、计划分配、计划供给解决人民温饱和富裕的陈规。第四,邓小平同志的思路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脱离生产力一味追求生产关系又大又公又纯的变革为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的陈规。第五,邓小平同志的思路以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为示范,带动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之路,突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陈规。第六,邓小平同志的思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原则,带领全国人民多渠道地获取和拥有财富,有先有后地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突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干部和工人仅靠低工资、农民仅靠评工记分维持温饱,甚至温饱都难以维持、致富无门的陈规。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目标,其意义在于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更加现实、更加具体、更加科学。第二,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最大优越性,其意义不仅在于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且揭示了社会主义永葆青春的力量源泉。第三,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其意义在于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提供了一条新的科学原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三、关于江泽民的共同富裕思想

学术界比较全面地概述了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及创新情况。

第一种观点认为,江泽民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思想旗帜。第二,提出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要务”的新论断。第三,把共同富裕目标诠释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步。第四,提出了坚持、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第五,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原则。第六,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构想。第七,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这一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的战略途径。

第二种观点认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共同富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了我党对“三大规律”

的理解与把握。第一,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保证——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方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第三,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第四,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目标——国有企业和农村。第五,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非均衡协调发展。

第三种观点认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具体揭示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内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逐步形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动作、联动发展、彼此受益的格局,开创了我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的新局面。第一,进一步揭示了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共同富裕目标。第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制定了“新三步走”战略,把共同富裕的理想变为现实任务。第三,缓解、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还有学者认为,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对先富阶层社会和政治地位的肯定,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勤劳致富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对于带动和帮助后富人群共同富裕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也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比较

(一)关于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共同点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邓小平的富裕观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的富裕观是邓小平富裕思想的源头,邓小平的富裕观是对毛泽东富裕思想的发展。因此,二者富裕观的共性体现在多方面:第一,都把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裕作为终身的追求和奋斗目标。第二,都把社会主义作为实现人民富裕的制度保证。第三,都把避免两极分化看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必有之义。第四,都认为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进步的过程。

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有三个共同点:第一,坚持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三,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把共同富裕看成是一个渐进过程。

另有学者从文化底蕴、理论根基、忧患焦点、价值指向、制度保证等五个方面论证了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一致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思想、重视人民物质生活的“民本”思想,为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他们是在继承和发展马恩列斯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他们在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都非常忧虑和警惕两极分化的现象;他们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指向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利益,并以人民利益标准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他们都认为社会主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

(二)关于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差异

有学者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上,毛泽东在理论上提倡发展生产力,在实践中更多地是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邓小平强调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在实践中更加重视改革和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第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上,毛泽东探索的是全国同步发展,平均发展;而邓小平开创的则是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三,在共同富裕的分配上,毛泽东强调“公平优先”;邓小平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还有学者指出了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的其它区别:一是共同富裕主体的区别。毛泽东是指“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至于其他阶级、阶层是否也要富裕起来,在当时条件下,毛泽东未曾论及。在新的条件下,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弥补了这一不足。他认为,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同富裕”,从而将共同富裕的外延从农民扩展到全民,由部分发展到整体,第一次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本来意义。二是共同富裕“量”的标准的区别。与毛泽东当年以富裕农民作为共同富裕的“量”的参照不同的是,邓小平一开始就以发达国家的富裕程度为参照。

另有学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比较了两者的不同点:第一,动力把握不同。毛泽东把实现共同富裕的立足点主要放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上,而偏离了生产力这个根本;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而且在实践中通过一系列政策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发展战略不同。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没有一个具体而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实践中又犯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急躁冒进的错误;邓小平具体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三,关注的重点不同。毛泽东主要是从城乡差异的角度重点关注农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则是从地区差异的角度重点关注落后地区如何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第四,实现途径不同。毛泽东通过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选择了一条平均发展、同步富裕的发展道路;邓小平通过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选择了一条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道路。

(三)关于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的比较

党的三代领导人在如何使农民脱贫致富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问题,成功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他认为,走合作化道路,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积极支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对农民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江泽民将扶贫开发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实现了扶贫工作由传统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重大转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脱贫致富的重大战略性决策。

(四)共同富裕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的基本共识是,共同富裕思想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把共同富裕思想推向前进的产物。具体表现在:第一,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对新时期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与时俱进的回答。第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新时期如何建设先进文化问题的回答,而发展先进文化也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第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多地侧重于解决“共同”的问题。联系到共同富裕思想“以人为本”的核心,“共同富裕”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还有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再三强调的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之一,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支柱。在共同富裕思想中深刻地蕴涵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等丰富内容,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进而为新一届党中央科学发展观

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了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以人为本”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的本质和内涵,“全面发展”反映了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共同富裕的增长方式”…。

另有学者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把共同富裕问题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特别是进人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正在通过建立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机制,运用政治、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妥善处理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化解社会冲突,使得社会各个阶层人民都能共同富裕,和睦相处,使整个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关于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

学术界形成了以下基本共识: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和谐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与活力之源。第二,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作为和谐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的和谐,影响着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社会和谐必须有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要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构建和谐社会。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调节、规范收入分配关系,才能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构建和谐社会。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保证。其一,构建和谐社会能够激发活力,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性。其二,构建和谐社会能够真正落实“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其三,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了大面积的比较富裕的人群,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集中力量帮困扶贫以实现共同富裕。

五、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研究取得的进展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我国理论界对中共领导人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各个领域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跨学科、多学科研究方法的采用,对党的领导人的共同富思想作出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分析。参与研究的不仅有科社界、马列界和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还有政治学界、社会学界、哲学界、历史学界的理论工作者。许多官员和具体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也参与了讨论。学术界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个层面、多种角度研究了党的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形成过程、理论框架、地位、特点、意义等相关问题。第二,实现了认识共同富裕理念上的重大变化。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指导思想来看,由“平均主义”和“先富论”转变为“共富论”;从共同富裕的内涵来看,由仅仅把共同富裕看成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转变为把其理解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富足与和谐的有机统一体;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定位看,由仅仅把共同富裕当成一个理想的目标转变为把其当成理想目标和现实相统一的过程;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来看,由主要追求“国强”转变为“民富”,实现民富与国强的有机统一;从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来看,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变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内容不平衡、成果层次不高。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相对集中,对第三代和新一届领导集体共同富裕思想的挖掘略显不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较少,有些学者只是满足于对共同富裕理论进行文献解读,或对现有材料进行一般的梳理和解释,低水平重复性劳动成果较多,创新性研究成果较少。第二,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把共同富裕理论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等同起来。其二,在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进行研究时,大多又停留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或者局限在经济学领域,没有把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或结果,更没有提高和拓展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其一,要进一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与中共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联系,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对共同富裕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进行纵向研究;其二,要进一步研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其三,要进一步研究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的地位;其四,要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与创新,阐明共同富裕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实践导向功能和实现历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赵德馨,1949~2002年:走向共同富裕的两条思路及其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2),

[3]陈映,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的艰辛探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4),

[4]杨吉兴,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的艰辛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02,(3),

[5]王宝萍,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特征[J],东岳论丛,2006,(9),

[6]齐敏,论三代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1),

[7]肖玉明,传承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之比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3),

[8]龚云,论建国后毛泽东对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9]徐久刚,社会主义本质论研究六题[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3),

[10]刘泽民,社会主义本质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雷云,理论阐释首先要尊重文本[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2),

[12]孙武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研究之评述[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3,(6),

[13]朱步楼,论共同富裕目标与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兼论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J],江苏社会科学,2000,(6),

[14]肖玉明,传承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之比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3),

[15]顾光青,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6),

[16]刘建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J],探索,2005,(1),

[17]李汝德,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探索与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18]宋善文全面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几个层次[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9]许新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再解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4),

[20]常宗耀,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J],红旗文稿,2010,(1)

[21]宗时杰,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22]刘勇,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鲜明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3)

[23]黄红生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方法论解读[J]岭南学刊,1999,(2)

[24]张桂岳,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8,(6)

[25]孙武安,尚丽琴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J]发展论坛,2003,(10),

[26]陈哲江泽民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4,(9),

[27]李建宁,三代领导核心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9),

[28]张风霞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9]付建芳,论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对西部开发的启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3)

[30]陈金明,柳红霞,毛泽东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之比较[J],社会主义研究,2006,(1)

[31]熊唏,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3),

[32]张学森,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6,(3),

[33]李庆红科学发展观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升华[J],陕西教育(理论),2006,(4),

[34]叶华松,论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探索,2006,(2),

[35]姚红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责任编辑:苏伟

作者:于成文

第4篇: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意义

7.1 实现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1.1 实现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7.1.2 实现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必要性

7.2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意义

7.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7.2.2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境界

7.3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现实意义

7.3.1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7.3.2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坚持所有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7.3.3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促进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7.3.4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防止两极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7.4.5 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5篇: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回顾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鼓励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坚持国营经济领导地位,把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准备长期艰苦奋斗”等主要内容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如何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共同富裕 政策思想 探析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观与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相结合的认识成果,是关于中国人民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性主张,是解决共同富裕道路上实际问题的政策依据,深刻地影响着党的共同富裕政策的不断发展和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的基本政策目标是:带领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为实现这一政策目标,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观分析并根据我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诉求,提出了一系列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

在农村,提出鼓励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政策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把广大农民引领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上,党提出了鼓励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从这一政策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与当时中国农村农民实际相结合的认识成果。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对当时中国的农民进行科学理性的认知。在马克思看来,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私有性以及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民处在一种分散的彼此孤立的就像一袋马铃薯那样的小生产状态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使得他们安于其中。因而他们不可能自发地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只会自发地朝着个体富裕的方向发展,导致农村社会发生贫富阶层的分化。因此,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就应该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让农民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①农民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需要经过一个过渡环节,就是先进性农业合作化,让他们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这样才能从小农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方法,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农民的情况,他指出我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根基是农民一直陷于贫穷困苦的原因,即传统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要摆脱这种个体生产分散的情况,就要实现集体化,就要走合作化。②在中国农村组织农民办生产合作社的可行性如何呢?党中央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一些地方把农民组织起来试办合作社以后实现了粮食增产的情况,毛泽东认为互助合作“是一条由穷变富的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地上数以千万的农民,在生产条件极度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生产,还要面对和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只有通过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利用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强大优越性,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让农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的共同富裕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其次,对当时中国农村农民的实际进行了反复的民主讨论,确认了基本的政策问题。从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对中国农民的分析看,在中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国家政权之后,就可以通过实行合作化让农民从分散的小农经济过渡到能够走向共同富裕的集体经济。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并没有马上去这样开展工作,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以农民土地所有制取代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行农业合作化需要在无产阶级的支持下,即得到工业化的支持。而在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就使得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民难以获得工业技术的支持而依然处在小生产的生活状态中。于是,农民的自发倾向就在自然的逻辑中得以生长。

历史的事实也表明,土地改革后的农村的确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曾经的农业互助组没有活力,组织涣散,缺乏积极性的现象不断出现;农村又开始出现土地买卖,雇工经营,高利贷等现象。这样一来代表农民之间层次差异的中农、富农又重新出现。对此,当时的中共山西省委向华北局汇报时,建议把互助组织提高一步,即扶植和增强社会主义的新因素,以动摇、削弱直至否定私有经济的基础。这一建议在党内展开了反复的争论。

在经过反复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党确认了基本的政策问题,即在没有完全获得工业化的物质技术支持下,中国农民能否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而走上集体经济建设的共同富裕之路。对这一问题,党的基本认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可以不照搬苏联的做法,先不搞农业机械化,也能实现合作化。③于是在195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指出:“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④这里“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实现合作化。

最后,在带领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一是党认为作为中国革命主力军的中国农民,是经过革命实践锻炼的,他们可以通过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克服自身的小农意识,并形成共同富裕的思想观念。

二是党认为中国的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是可以预期的。毛泽东指出:“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农民不再是个体私有制的农民,而变成合作社集体所有制的农民了。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⑤

三是当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在没有完全获得工业支持的条件下,中国的农民也可以发展起来,他们可以通过采取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组织起来,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在城市,提出了坚持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政策思想

在解决如何使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问题的同时,为了使城市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状态中解放出来也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党提出了坚持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政策思想。从这一政策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当时中国城市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认识成果。

首先,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国营经济领导地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人民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早就揭示的。根据这一点,党在取得全国政权后,立即采取没收官僚资本转归国有,并在以前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公营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使国家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和足以操纵国计民生的事业。这样一来,就为下一步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国内环境,为国民经济恢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

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改观,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也不断增强,这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控制住国民经济命脉的国营经济以后,国家能够稳定国内经济局势,社会主义制度稳步确立,为人民群众大规模的社会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物质财富建设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次,依据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构想,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在马克思最初设计的宏伟蓝图里是国家实现对社会一切生产资料的占有,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矿山资源,铁路交通,生产机器等的直接占有,⑥“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⑦这样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

因此,1953年底,党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形势要求和初步具备的基本条件,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它的建立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公有制建立以后,劳动者普遍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没有了私有制的束缚,劳动人民劳动热情高涨,劳动者共同享有社会生产资料,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使得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特征。让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改变以往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剥削和压迫现状,引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乃至将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要求必须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才算是从根本上消除剥削和压迫,这样才能带领城市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在何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提出了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的政策思想

在解决农村和城镇两个领域如何带领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这一基本政策问题的过程中,又都面临着需要获得工业化支持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是不是一定要等待有了工业化支持的条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对此,党提出了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的政策思想,从这一政策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

依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般逻辑要求,党的一个基本认识是,鉴于我国的现代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需要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工业化建设,等到有了工业化提供的物质技术支持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最初几年的经济建设发展形势,使得党必须重新思考何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1952年9月,党中央书记处在讨论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时,毛泽东根据国内形势认为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用10到15年的时间,还指出要立刻开始,从现在开始,不等待地进行过渡。这一思想里已经包含有社会革命与工业化建设并举的政策思想萌芽了。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党带领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一方面开展社会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进行技术革命,实现国家工业化。到1954年6月,第一次全国农村会议时毛泽东指出:农民大量增产的要求和农村分散私有性质的小农经济、落后的农业技术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农业生产遇到的困难更多了。要解决这些矛盾,一个是进行社会革命,实现农业合作化,把农民的个人私有变为集体所有;一个是进行技术革命,农业生产中,逐步推行机械化。⑨实行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技术革命是解决矛盾的根本。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结合起来,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断地解放生产力。两种革命同时并举的政策思想,使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在这样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才会不断改观,党带领人民才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上,提出了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政策思想。

党在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过程中,根据国情实际清醒的认识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是为实现共同富裕开辟了一条有保障的途径,并不意味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能很快的达到。于是,党提出了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政策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极其落后,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任务极其艰巨,要在经济文化基础非常薄弱的国家实现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并非是短时期就能够达到的。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水平要想实现一个大的提高,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非一日之功。这一过程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不能超越历史阶段,违背发展规律。很快实现,那是吹牛皮。⑩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不懈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同富裕政策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党的共同富裕政策逻辑演进。新农村建设的举措吸收了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政策思想的精华;坚持国营经济领导地位,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政策思想在当前表现为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同时也时刻提醒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的政策思想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艰苦奋斗的政策思想也是我们党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基本理念。

(作者分别为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观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L-2013-34)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31页。

③《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49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22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496页。

⑥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2页,第221页。

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497页。

⑨《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7~78页。

责编/张晓

第6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姓名:

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联系电话:

年月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摘要:目前我国城乡、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收入差距较大,这种状况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究其本质主要是分配不公造成的,政府应当深化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本文就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八条措施

关键词:收入差距原因共同富裕分配改革必要性途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收入分配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大大增强。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2011年中国GDP总量为471564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然而,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01年至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9.7%。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仍然横亘着一道道“鸿沟”。十八大代表、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垃圾粪便清运中心驾驶员任晓云在北京打工已经16年,但和妻子、女儿常年分居。对他来说,在北京买房安家仍是梦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门槛太高了”。“企业职工退休金比公务员每月平均低1500元。”十八大代表、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杰说,“企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下,人们都争着往公务员队伍挤,而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缺乏吸引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是全球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为91364元,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为20393元,收入最高行业为最低收入行业的4.48倍。

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更为突出,高收入阶层是改革以来获利最大的群体,主要是部分私营企业主、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房地产部门的开发商与经理、高级学者、高级律师等,家庭年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而按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标准“日均消费低于一美元属于绝对贫困”计算,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为1.5亿人。

从以上简要分析可看到,目前我国贫富差距依然很大,分配领域的问题表现为收入差距过大,其实质是分配不公。具体表现为劳资关系中资强劳弱、农民工与城市文明相对隔离、对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市场评判标准和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穷庙富方丈”现象依然存在。此外,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政府侵害民众利益、灰色收入等也比较突出。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到2000年“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设想形成很大反差。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会更复杂、更突出。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在西方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形势下,我们应明确,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协调当前我国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够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够保障劳动者共享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成果。劳动者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与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社会群体手中,那这就表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为少数人所享有,而其他群体的利益会受到损失。这与社会主义本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是根本不相容的。只有力求让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富裕,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社会稳定,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共同富裕是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初衷。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强调“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要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就业率是效率和公平的结合点,就业率过低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拉大,从而使效率所导致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致使效率信誉下降。只有把就业问题处理好,国家才具有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政府应将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来考虑,将扩大就业和老百姓的真正富裕作为政府工作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和弹性就业,鼓励人们在社区从事服务就业。

2、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承受范围内的基本保证。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国家和全社会应当更多地关注低收入者,力所能及地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调节过高收入,并不是不允许人们致富,更不会去剥夺高收入,而是在国家税收征管的政策下,高收入者应当成为依法纳税的模范。通过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分配格局,让更多的人们过上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收入分配法制化,严整国有部门分配秩序。

法律对个人收人分配的调节具体表现在立法调节和司法调节两个方面。立法对个人收人分配的调节主要包括最低工资立法和各种社会保障立法等。司法调节的重点应是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尤其要对国有部门的收入分配加强监管,积极探索超额垄断所得向全民所有者的转移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对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行为要进行有效监控,要谨慎对待年薪制。对国有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分配机制。

4、国有经济必须改革。

对国有经济进行彻底改革的必要性主要缘于以下两方面:第一,不改革国有经济,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基本来源于非国有部门 (“民营部门”),而占有经济资源主要部分的国有部门不但增长缓慢,而且效率有下降的趋势。第二,双重体制并存造成了很大的寻租空间,使腐败蔓延的趋势难以扼制。实行增量改革战略,在大体维持国有经济现有体制的条件下,容许私有经济发展和引入部分市场机制,使中国经济出现了命令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并存的状态。

5、重建公共财政,界定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

在财政体制上要注意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适当合理分权。完善中央税收体系与地方税收体系。合理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比例,彻底解决财政越位与缺位问题。财政政策的调节重点要向低收入者倾斜。注重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与阶层之间的转移支付。中央财政要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要积极探索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的收入分配的城乡转移支付机制;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6、建构有效的财政调节机制。

在再分配环节实现公平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而财政是政府完成这一职能的重要手段。首先是运用税收制度安排,一方面为政府实施再分配筹集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社会保障税、资本利润税、遗产税等,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目前我国税收政策的手段还很不健全,很不完善,还没有真正起到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其次是运用财政支出手段促进公平。主要运用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间分配公平;运用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促进居民间的分配公平。

7、解决贫困问题,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过去以国家包揽为特征的单一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无法适应新体制需要,为此,应按照权利和义务相统

一、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改革和过渡相衔接的原则,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新经济体制要求的,覆盖全体公民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从社会公正和公民权利角度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一项必须提上日程的工作。

8、审查政府官员的贪污违法乱纪现象。

习总书记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国的贫富差距里确实有很多是违纪违法造成的,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很多不合理不合法致富的现象,因此,对于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走私受贿、权钱交易以及制假贩假等法律所禁止的行为牟取的利益,属于非法收入,应予严厉打击。

四、结论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收入分配失衡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深刻分析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抓紧研究制定切实的改革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有些问题却是等不得的,比如: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应该加紧办、

立刻做。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经过几代领导人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越来越丰富,共同富裕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

参考文献

[1] 俞礼祥.调节收入分配 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经济研究.《长江论坛》2004.1期 总第64期

[2] 杨宜勇.完善分配制度 实现共同富裕.人民论坛.2006.03/B

[3] 苏海南.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2月/1日/第007版

[4] 赵 汇.从“占领华尔街”看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学习论坛.2012年2月第28卷第2期

[5] 吴敬琏.不改革国有经济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经济参考报》2011年9月26日

[6] 张旭东. “更多更公平”凸显实现共同富裕决心. 济南日报/2012年/11月/12日/第F02版

[7] 李学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若干思考. 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11月/21日/第003 版

第7篇:走向共同富裕

导入: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合作来共同探讨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老师先来播放一段有关华西村致富的纪实短片。请同学们认真欣赏,想想华西村的致富在于它走向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写板书:标题——走向的道路

播放视频1:学生观看

提问学生:共同富裕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准确。总结,补充标题——共同富裕

师:华西村正是走了这样一条道路,使得村强了,民富了,它得益于国家的哪些政策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师: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话题入手,大家来谈谈你所知道的赚钱方式(看学生的反映可以提点一下——想想你的父母是靠什么赚钱的,你的左邻右舍是靠什么赚钱的。)

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如果讨论起来了就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再放资料。如果不理想先放小张一家人的资料让学生作为参考来讨论。

(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赚钱方式还真不少啊,——那么我们来看看小张一家人的赚钱方式都有哪些?) 生:交流讨论——提问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以及小张一家人的收入情况我们能发现人们的收入方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按劳动获得的,有的是按资本获得的,有是按技术获得的,有的是按管理获得的等等。多种多样的收入方式体现了我国的分配制度。那么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呢?下面大家看教材93页

第一段的内容。——板书:分配制度

1、内容

师:通过看书,谁来说说你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认识。

生:看学生反映可以提问个别的

师:答的非常好,这就是我国的分配制度。——放幻灯片。同学们来齐声朗读一遍。

师: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我国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分配制度呢?它与我国的经济制度有什么关系呢?

生:提问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正确。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是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那么,在坚持和完善这样的分配制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大家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放幻灯片:找学生来读

师:——板书:

2、注意问题

师:吴仁宝的这种做法,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啊?

生:奉献精神

师:对了,也就是说,在落实分配政策的同时,我们要提倡奉献精神。

师:大家再看看下面这句话,谁来解读一下它的含义?(学生思路不清时,教师可以点拨:大锅饭时期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种分配方式具有什么特点?)

生:平均主义

师:说的非常好,那么大家想象一下,这样平均分配的方式,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吗?

生:不能。

师:说的非常好!所以我们要坚决反对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师:再看下面这幅漫画,说说你的理解?(生思路不清时可提示:一个人拥有这么大这么多的面包,而另外多数人占有少量的面包。如果我们把面包看成收入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贫富悬殊。(说明收入悬殊。说明收入差距大等等)

师:答的非常正确!大家想象一下这样下去的后果将会怎样?

生: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师可以总结:是不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啊?)

师:你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吗?

生:不喜欢。

师:老师也不喜欢。因为这样的环境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就使得我们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并注意分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共同富裕

师:总结,对,最终目的就是要走向共同富裕。

写板书:共同富裕 标箭头——目的

这一点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可以说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家听说过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这种贫富悬殊不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这一点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同时它也是我国的根本原则。

那么,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呢?下面大家来看这样一段新闻报道。

(展示视频2)

板书:

1、如何理解

师:根据这段报道,谁来说说你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生:回答

师:非常正确!下面大家看看这样两幅漫画,这是我们倡导的致富途径吗?

生:不是

师:那么我们必须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致富呢?

生:合法经营、诚实劳动。

师:非常正确!这是我们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致富途径必须合法。不能为了个人致富,不惜损害他人甚至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致富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相信这样做最终非旦不能致富,还会被绳之以法。

师:我相信大家都希望通过合法的途径成为共同富裕中的一分子,那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呢?这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为此国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板书:

2、如何实现:国家

同学们可以看看这段材料,——放幻灯片。结合你所知道的来总结一下我国实施了哪些措施。

生:

师:回答的非常好,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那么,除了书中提到的,老师补充的,你们还知道哪些措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帮助我们共同富裕的?我知道现在很多家庭很多学生正在受惠于我们国家的一些政策。老师刚才播放的那段新闻报道中就提到了很多利民的政策,谁来说说?比如?(新闻报道中也提到了相关政策:免除农业税;比如农村和城市的最低保证金,也就是低保;比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些优惠政策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

那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形成了什么样的风气?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图片。

板书:社会

——放幻灯:

师:谁来解读一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事情?从这张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张图片也体现了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个战略,是什么战略?通过实施的战略和你对图片的解读,说说我国对什么非常重视?

师:对了,说明 我国对科技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对创造的重视,对劳动的重视。也可以说对科技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那么,在这样一种社会风气的带动下,自然而然人们就会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充分发挥出个人的潜能,从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出来。可以说目前很多致富者都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被激发出了个人的潜力,使自己走上发家致富道路的。像教材中小严的成功创业就是一个典范,同学们可以把它作为参考,思考一下我们个人应该如何去创造财富? (给1分钟时间看书,思考。)

板书:个人

生:看书回答内容。

师:说的 非常好。,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目前又应该如何做呢?对将来又有什么打算呢?给同学们一点时间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找几名同学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你的打算或者计划。(给1-2分钟)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打算?

生:联系自身自由发言。

师:老师期待着你们成为同龄人中先富的那部分人,到时别千万记得带带老师哦。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全部内容。下面谁来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自由谈收获。

师:看来大家各有所得。下面我和大家共同回顾一下本节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制度,知道这样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在分配制度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意图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我国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接下来了解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有关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教材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引领我们进行了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将来抓住机遇,实现自我价值而积蓄知识培养能力, 成为同龄人中的先富者,但别忘记“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也是课堂小结)

时间剩余做些练习补充一下。时间到就正常下课。

第8篇:1.2 走向共同富裕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认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能力目标

能够列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征,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制定的政策;能够举例说明为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党和政府作出的努力;能够辩证地分析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和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能理性回应一些社会问题

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必须以改革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

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8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在不长的贺词中用了不到80个字强调改革,这在我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具有特别的意义。习近平主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两个必由之路”揭示了我们党对近40年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充分认识和高度认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则昭示了我们党站在新时代继续深化全面改革的意志和决心。

教师讲述:走向共同富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进行时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活动——探究与分享P9:通过三个学生的假期生活见闻,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帮助学生认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多媒体链接视频——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短片)

(1)呈现材料。可以用多媒体方式呈现,也可以请学生分享假期见闻和体会。

(2)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假期生活的交流,你发现中国经济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是喜是忧?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提示:①“乘坐高铁外出旅游”,说明我国以高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交通、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②“好几家高污染企业停产整改”,说明我国正由数量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致力于可持续发展;③“服装摊生意冷清,而服装网店却生意火爆”,说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中国的销售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2.教师讲述:这三个变化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小结: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必要性:中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的前景十分光明,但挑战也十分严峻。(2)现实性: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进入攻坚期,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采取的新措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1.图片展示:中共十九大“改革”相关话题境内报道高频词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图片,说说什么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示:(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供给侧全称为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3.活动——探究与分享P10:利用国家电网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经济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认识技术创新和企业责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

(1)呈现材料。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主动谋求战略转型的相关资料。

(2)主题辩论。以“对企业而言,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并行”为辩题,组织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并行不悖、互相促进的关系。

4.教师讲述: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细胞,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一方面,企业要勇担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另一方面,国家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治制度,促进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5.小结: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

6.活动——探究与分享P10:通过列举村民对农村变化的感受,以小见大,帮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成果。

(1)呈现材料。可以通过数据、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当今农村的新面貌。

(2)思考交流。从教材材料中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农民富不富?既然农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哪些助力?

提示:只有通过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富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也只有让农民富起来,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我国的农业基础,从而进一步释放我国的消费潜力,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新机遇。

7.小结: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及改革精神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目标导学二:共享发展成果

(一)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1.教师提问: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结合前面所学,我们该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的关系。

2.活动——探究与分享P12:

(1)通过对共享这一话题的探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享发展的内涵,了解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需要一个长期的实现过程。

(2)思考交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是否支持教材所列举的关于共享发展的观点,并提出自己对共享发展的理解,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教材所列举四种观点分别从共享的主体、内容、发展过程和途径四个角度阐释共享发展,都是正确的。①左上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的主体是全民。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共享,而是惠及每个社会成员、“一个都不能少”的共享;②左下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的内容。共享是全面共享,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③右上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会有一个发展过程。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发展不均衡,共享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从一个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过程;④右下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的途径。共建是共享的实现途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共建和共享的关系体现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只有通过共建把“蛋糕做大”,人民最迫切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通过共享把“蛋糕分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为“做大蛋糕”提供不竭动力。

3.小结: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巨大发展。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1.活动——探究与分享P12:通过分享我国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成果,帮助学生感受国家发展为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呈现材料。阅读教材文字和图片,也可以展示视频资料。

(2)交流分享。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生活经历,就我国在上述七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果进行交流。

2.教师讲述:教材列举的七个方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基本覆盖了每个人生命周期的重要方面,这些措施能更精确、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小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发展的根本目的

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明白了我们要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不易理解。上好本课要利用好教材上的材料,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身边的鲜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利用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利用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第9篇: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内容和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师点拨: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新授

板: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收入;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购买国债增值;出租房屋收取租金;外出打工;买福利彩票中奖等。

这样多样化的分配方式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结: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

板:

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讨论: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决定了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多媒体显示P93“几位民营企业家的扶贫倡议”

学生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倡议的? 小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方面既要讲究效率,鼓励先进,又要提倡奉献精神,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才能更好地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才能更加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也就是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平均主义,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板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早在改革初期,邓小平就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资源,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体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从邓小平的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即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城市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劳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富不是同步,同时同等富裕。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1979东部沿海 2000西部大开发 2003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个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当改革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现实生活中,家庭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有扩大的趋势,为了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国家采取了许多有利的措施:如税收、扶贫计划、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减轻农民负担等。

多媒体显示P94“两幅照片”

这两幅照片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鼓励和尊重。

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倡导“四个尊重”,就是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板:

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在我们社会,创业的环境、成才的环境越来越好,不少有志者凭借良好的创业条件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开辟了新的天地。

多媒体显示P95 “小严创业”

师生分析:小严凭借的有利的社会条件有: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良性机制:如专利向市场转化、低息贷款等。

小严在创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良好素质是:善于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具有非常突出的创造才能;善于利用有力的创业条件,如申请专利、创办企业等。

小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力良好的条件,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板:

2、发挥自身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原则,学习了“四个尊重”及其与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关系,我们要增强创新能力,准备将来在“四个尊重”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大胆创业,在社会主义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

4.作业

(1)我国基本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2)共同富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上一篇:解析大数据时代下一篇:三下乡活动概况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