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硕士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从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形式,提出了横纵贯通的课程体系设置、“末位重审”的培养过程、基础研究促进实践认知的改革措施,构建适合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第一篇:社会科学硕士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现状,从导师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比较合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以求对现行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

国际上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学徒型(以科学研究为主)、专业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协作型(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和教学型(以授课为重点),这些模式共生互补,各自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作用。目前,我国硕士层次的培养类型主要有两种,即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过程和标准比较完善,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为一体,主要采用学徒型或专业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型硕士是面向职业教育的一种研究生培养类型,以实用性为特点,主要采用专业型或协作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导向性更加明确,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内涵不同,是以一定职业为教育背景的学位类型,旨在为特定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与复合型专门人才,其实质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教育。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二十年来发展迅速,培养单位辐射全国,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经验积累不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问题为我国的硕士教育以学术型为主,对专业型研究生定位不准确,实践中很多培养单位对这两类硕士在培养模式上没有实质性差别,漠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滞后于实践的现象明显。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所用的教材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够紧密,教材明显滞后于实践,实践应用价值较为有限,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是国家学位办根据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现状设立的一项专业学位,主要是为食品及相关行业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近十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发展成为中国工业经济中颇具竞争实力和发展优势的重要产业,连续13年位居制造业之首。在此情况下,食品工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支撑。调查显示我国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偏小,硕士及以上层次的专业人才比例低,特别是在中小型的食品加工企业[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增设,为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给食品加工企业培养更加专业和适用的人才,本论文结合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律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探讨并建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做了初步研究。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参与食品企业研发和实际生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并使之成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将来增强所在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必须有一只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加强高校自身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应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有所不同,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这一点正是长期在高校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和培养要求,管理研究生的相关部门应该建议学生选择具备上述能力的指导教师。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技术升级改造,这样所指导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所需要的科研活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加强在校教师的实践培训,特别是进入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校企共享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的建设,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的相关工作职责及认定标准的规范性文件。第一,导师为学校批准的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第二,导师可以是来自于食品企业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校应该制订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的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学习、科研和论文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另外,专业学位的培养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将“双导师制”实至名归,而不是流于形式[3]。

二、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指向性更加明确,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以特定的食品加工企业所需的人才为背景,进行课题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的选择和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课题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1.合理的课题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两年,由于学制较短,所以指导教师或指导团队应该进行协商和讨论,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先为学生选择课题,并根据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为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背景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应该以实用性为主,立足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才,不一定具有很深的学术价值,但应该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对企业的生产实践具有意义即可。为了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为了把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毕业要求。

2.构建合理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让学生拿到专业硕士的学位,其所修学分基本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在两年的培养中,基本有一年的时间在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剩下一年时间进行资料的查阅、课题的实施与论文的撰写,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弊端。关于与课题选取相适应的课程體系建设应该结合学分制的实施,由指导教师、研究生、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这类学生的培养,应该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除十分必要的课程以外,消除必选课、限选课和选修课之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面要宽,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是带着课题和任务来学习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在职业背景和课题实施中的需要。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专业硕士的特点,不过份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基础课要强调宽广性和综合性,专业课要强调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了增加选修课的灵活性,可以增加选修课的量,开列多种菜单,以套餐的形式供学生选择。要在科学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安排好他们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既要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的最新知识,又要进一步训练他们作为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应设置若干门反映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成果的知识讲座或前沿性课程,还要有一些相关领域的课程,以体现宽广性的原则。在正确、理性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集中精力加快专业学位优秀教材和案例的编写工作,使得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避免出现学生所学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尴尬现象[4]。

三、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应用学科之一,应该更加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和强化学校和企业教学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为将来开展课题的必然要求,可以让这类研究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上届的研究生实施课题,从中得到锻炼。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及服务企业的类型,建议在校外导师的辅导下,根据校外导师提出的任务,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将来要实施的课题,直接进入企业,至少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一个月到两个月,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习工作,在此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动手能力,锻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个环节的锻煉,不仅提高了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实践的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锻炼研究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平台,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从中得到全方位的科研锻炼,提高研究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和生产工作。所以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学校和学院可以选择一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食品企业开展合作,依托企业委托项目、企业创新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究,研究生可以得到直接的锻炼机会,并且跟个人的岗位密切相关,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大型食品企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成果转化;革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加速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好地适应学科档次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5]。

四、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由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向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1.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度。制定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制定出一系列规范专业硕士培养的内部文件,使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在教学、管理、学习过程中都有章可循。在上述制度建立的同时,积极探讨授予学位的硬杠要求。例如,有的高等院校需要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或普通期刊上发表已经见刊的学术论文,还有的高等院校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学位授予要求。例如,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如何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达到上述指标,是否可以组织专家、学校或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核,按照一定标准替代相应的硬杠要求,并授予学位。

2.强化过程管理。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教学监督机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控制制度。我校专业硕士的基础课程教学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安排,专业课程由学院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定期派专家组前往培养点听课,进行课程教学检查。认真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工作,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初始和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切实做好论文中期考核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应组织相应的中期检查,以导师为主要驱动者,以督促为目的,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进度、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论文下一步的计划等进行及时总结,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只有中期考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论文工作。严格把关论文送审和答辩环节,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的把关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种规范合理的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查对象,实行严格的“双盲”送审。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严格审查答辩委员会的资质,建立回避制度,对校内专家按照答辩人与导师不见面的原则,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组进行答辩,校外专家应当是相近领域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要求不是答辩人的兼职导师;完善答辩程序,首先由答辩人陈述学科基本知识,然后进行正常的论文答辩;规范答辩方式,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用多媒体方式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对专家的提问现场回答;答辩后,专家进行匿名投票,形成决议,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3,5]。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正发生着变化,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指的就是专业学位教育;我们要理性认识到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职业细分、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顺应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是其持续、有效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晶晶.浅谈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5):242.

[2]周鹏,陈卫,江波,陈洁,陈坚.中国食品科技的发展状况[J].中国食品学报,2009,(9):1-6.

[3]张晓曼,孙晓光,刘金川,张彦广,杨建民.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2009,(27):59-61.

[4]邢媛,林淦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6-80.

[5]李锋,晏斌,尹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理论纵横.2009,(5):20-22.

作者:冯镇,陈志红,李晓东,杜鹏

第二篇: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生导师指导组制度研究

摘要:导师负责制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实践中的缺陷日益显露。为弥补这些不足,很多高校开始实施导师指导组制度,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至少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应当通过制度完善导师组制度,并给予导师组成员以适当补助,以增加导师组的凝聚力;应当制订全面、详细的规则,固定导师组的指导模式。另外,还需要继续在实践中创新指导方式。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指导组;制度

作者简介:王学棉(1972-),男,湖南攸县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赵旭光(1979-),男,山东蓬莱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 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导师指导组及‘团队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在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导师负责制是一项基本制度,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导师的责任和权利,使研究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伴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研究生大面积扩招,导师负责制的不足日益暴露,突出表现在:生师比严重失调;师生关系异化;学术“门户”林立等很多方面。针对导师负责制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思路,其中,导师指导组制度在近年越来越受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重视。导师指导组制度是一种以导师团队的方式来集体指导学生的一项制度。导师指导组可以有效解决生师比例不协调问题;有利于学生吸纳集体智慧,博采众长,使其知识与技能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减轻“学术门户”的负面效应,扩大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软硬件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术梯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术氛围的营造与创新思维的活化;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建设。很多培养单位包括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都在实践这一制度,我们的研究将针对这些实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出一些完善的方案。

一、导师组制在国内的实践经验及不足

2004年左右,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导师组制度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导师组结构上,实行跨系所、按分支学科的专业划分组合。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所有博士生导师分为两个组,一是政治学组,由政治学系主任担任组长,包括了政治学系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的10位博士生导师和几位资深副教授,涉及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和中国政治三个博士点;另一个是国际政治组,由学院的一位副院长担任组长,包括国际政治系、外交学系、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和东欧中亚研究所的12位博士生导师,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和科社与共运四个博士点。相应地,每届的博士生也组成为两个班,由导师组与班主任密切合作,在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和论文写作方面接受导师组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在处理导师组与导师个人关系方面,严格分清导师组和导师的职责,权责明确、清晰。具体说,导师个人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督察、读书效果监督、开题报告初稿和论文初稿写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同时,导师组通过开设课程、学术报告会、开题报告会和论文答辩会等集体活动的形式就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补充。在招生时,导师仍将对是否录取具有关键性的决定权,但导师组在命题、口试和整体性评估方面拥有决定权和否决权。在招生目录和论文封面上仍明确签有导师的姓名,以强调导师个人的责任。

第三,在培养环节方面,导师组的工作贯穿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主要包括:(1)招生:招生考试命题、复试口试、评估录取;(2)日常的学习指导:专业课程的开设、学术报告会的组织、集体读书会的召集、新型的综合考试;(3)论文写作指导:选题、开题、论文评审和答辩以及论文的评估和评奖等等。

实行导师组制的各培养单位在以上环节大致相同,主要的不同体现在导师与导师组的责任分配上,多数培养单位如中国人民大学仍以导师制为主,导师组仅起辅助作用,而中山大学则试图逐步淡化“导师制”,中山大学的部分学院如外语学院、中文系、管理学院、法学院、附属医院报名时不用填写导师姓名。研究生入学头一年不分导师,而由一个导师团队具体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即对研究生教育采取“导师组”的做法,同时对导师的招生人数上限也有所控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阶段,再配备相应的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1]

导师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导师制的一些弊端,尤其在解决扩招后导师数量相对不足、单一导师负责知识面过窄等方面作用非凡。然而,由于我国施行导师组制时间尚短,经验不足,导师组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从学生对该制度的接受性方面可略见端倪。据一项由在读研究生发起的对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七所院校三个年级在读全日制研究生的调查问卷中,对于导师负责、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导师组制度持满意态度的研究生仅有8.0%,35.4%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5.3%的学生选择一般,不太满意的占14.0%,还有6.8%选择很不满意。有20.7%的学生认为最应该加强的是重视指导小组的作用。来自学生的意见认为,转变原来的“师徒制”培养形式,建立科学的导师指导小组是非常必要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要依靠核心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加速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导师,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依靠学生的力量组建起科学的学术指导小组以及学术梯队,同时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提供研究生指导小组健康生长的环境。在学生们看来,目前导师组之所以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能取得学生的认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它的认识不深;二是没有提供发挥指导小组用的环境。[2]

研究者认为,导师组制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导师组的虚化。虽然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中有导师组,但是是否真正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是存在疑问的。导师组虚化的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导师组制的组织形式往往較为松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再加上研究生在进入培养的初始阶段就已经明确了指导教师,往往使小组其他成员的指导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实质的组合指导作用。导师组虚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导师组不能起到应有作用,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加大研究生培养的不利因素。所以,一定要落实导师组的职能,切实发挥导师组的作用。

二是研究生在研究方向上的迷失。由于时间与基础有限,研究生特别是在硕士阶段只能在某个点或层面上进行研究。这就要求研究生在做研究的时候必须要寻找到合适的点或层面,而不是盲目地研究,研究要有针对性和专一性。导师组制下,研究生面临诸多导师的指导,研究生可能会只注意博而将精丢之脑后,失去了最为重要的创新精神。导师组要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及兴趣爱好,辅助学生做好研究定位的工作,保证学生能够在吸纳大量知识后,找到研究的突破口。

三是导师组成员间培养方法及学术主张上的冲突,对导师教学、科研产生副作用。每个导师由于思考方式和经历上的差别,其相互间培养方法和学术主张肯定有差异。在没有导师组的情况下,每个研究生导师一般只负责自己学生的培养,但是有导师组之后,导师也在一定程度上负责其他导师带的学生的培养,这样就比较容易产生方法和见解上的冲突。如果不能解决好培养方法及学术主张协调一致的问题,那么就会引起不必要的内耗,除了本来导师组应起到的正作用没有之外,还可能产生副作用,影响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这与成立导师组出发点是相背离的。导师组成员之间应该是和谐相处的,在培养方法及学术主张上既要求同,也要存异。在大方向与大原则相同的情况下,允许不同思维、培养方式的存在。[3]

二、华北电力大学诉讼法学硕士导师指导组的实践

作为工科院校中的社会科学专业,华北电力大学法学硕士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很多,牵涉的方面甚广,需要深入研究、大胆实践,摸索出比较适合的方案。诉讼法学硕士点于2006年1月25日获准设立,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有硕士生指导教师9人,其中三大诉讼法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个研究方向)硕士生指导教师5人,在读研究生20人,已毕业研究生1人,年招生数量在10人左右。自硕士点设立伊始,即遂行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1.导师组的组成

人文学院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诉讼法学科的1名副院长亲自担任指导组组长,由法学教研室从事诉讼法学教学、研究的教师7人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5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所有教师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法学研究顶尖级高校,近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指导组7人分属学科门类相近的3个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学(2人)、刑事诉讼法学(3人)、行政诉讼法学(2人)。学科构成较为全面,这样诉讼法学研究生所有与该学科相关的问题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老师进行指导和交流。在年龄构成方面,7人全部为50周岁以下中青年骨干,其中40周岁以上4人,其余3人为40周岁以下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年龄梯队,亦可以实现老带青,同时不乏学术活跃度。总之,从学术能力、职称结构、年龄构成、学科构成等角度看,该导师组的组成较为合理。

2.导师与导师组的权责划分

导师组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导师与导师组以及导师组成员的权责不清晰。在导师制的基本模式框架下,学生的“归属性”很强,导师组的成员往往自我淡化指导责任,在实践中经常造成导师组在指导上走过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明确权力、分清责任。在人文学院导师组制的实践中,采取了以导师培养为主、导师组培养为辅的原则。导师组的设立并不意味着导师的个人责任会有所减弱,相反由于导师组的介入,导师的个人责任反而有所增强。具体而言,导师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指定阅读书目、读书效果监督、开题报告初稿、学位论文写作进行具体指导;导师组的作用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和参与学术报告会、参加学生的开题报告会和论文预答辩、答辩会等集体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进行评估、补充。这样,使得导师的指导效果完全置于导师组的视域之内,虽然并无监督导师之名,但实际上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而如何督促导师组成员认真、切实履行职责,不推诿、不和稀泥,则是一个具体的制度问题。就人文学院诉讼法学硕士指导组而言,指导组规定每个导师组成员每个学期参加学生学术讨论会不得少于2次,并且每次必须认真准备、认真评论。实践中导师组成员都能很好地执行这一共识,并且他们参与学术讨论都经过了认真充分的准备,因为在学生面前发言、评论本身就是自己学术水平的很好展示,每个老师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

3.导师组对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参与

(1)招生。导师组成员参与了诉讼法学研究生招生的全过程,由于诉讼法学作为专业课被安排在复试中,加之专业课考试,往往涉及前沿问题比较多,日新月异,所以我们没有建立相应的题库。入学考试题目由所有导师组成员各自出题,最后汇总到本学科招生负责人手中,由其从中选取题目,除该与研究生院签署保密协议之负责人外,没有任何个人知晓全部考题。由此,既有效地保证了考题的保密性,也实现了考题的学科全覆盖和前沿性。在面试环节,所有有资格参与研究生面试的导师组成员都是专业课面试组成员,每个成员同票同权,以保证招生的公正性。

(2)专业课程的开设。导师组成员根据各自的专业方向,为研究生开设了基本能够涵盖本科所需专业知识的课程。并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某些专业课由多位老师轮流上课,以协调好知识面的宽泛和研究前沿的精尖结合。专业课的授课方式也区别于本科教学,主要以专题的方式进行,针对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不求全面,只专前沿。

(3)学术报告交流会。我国法学教育和研究的重镇多集中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传统文科名校,这些学校几乎垄断了法学教育和研究的所有资源。华北电力大学是传统工科院校,受种种条件限制,目前法学学科综合实力仍然不高,教师和学生都很难融入学术圈,创新性和应用性研究都非常困难。如果研究生的培养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将非常危险,对法学研究生学位点的进一步申报,对学校法学声誉都将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把最新、最前沿的学术理念和成果介绍给研究生,导师组规定,导师组成员只要参加学术研讨会就必须在回来后组织学术报告会,将研讨情况向导师组其他教师和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并随即组织专题研讨。2009年4月,由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办、学校法政系承办的“公开审判制度研讨会”在学校保定校区召开,导师组的两位教师参加了研讨。会议结束返校后,随即将所有研讨材料复印发到导师组每个教师和研究生手中,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全部材料并准备发言。一个周后,导师组组长主持召集了学术报告会,导师组大部分教师和所有在校诉讼法学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随后,学生针对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发言,每个学生发言后,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对该主题的讨论和评价。报告交流会的效果非常好,讨论热烈,交流充分,每个学生在会后都根据讨论会上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对自己的发言重新进行了思考,形成论文交各自导师。鉴于这次的成功经验,报告交流会将作为导师组的固定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4)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与中期检查。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由导师负责与学生商定,开题报告的预先审查和开题报告会的召集由导师责任。在开题報告会前至少一周,导师要通知学生将开题报告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所有导师组的成员。开题时,学生应提交报告的书面文本。开题分为通过、修改通过、不通过三种结果,凡不通过的过半年再行开题,修改通过的学生应认真修改,修改稿交导师组负责人,由负责人交导师组审议。审议通过,则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审议不通过,学生再行修改,直至通过。中期检查程序与开题报告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导师组审议内容,按照研究生院对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的统一要求进行。

(5)毕业论文的预答辩。为预先审查论文初稿,判定其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便于预答辩人(硕士学位申请者)修改和完善论文初稿,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借鉴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制度,本硕士点自2009年开始对所有申请硕士论文答辩者在正式答辩前进行预答辩。学位申请者必须通过预答辩程序方可申请正式学位论文答辩。预答辩的组织和审议工作由导师组负责完成。

硕士学位申请者向导师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和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证明,并提出预答辩申请。导师审定后做出是否同意参加预答辩的决定。预答辩小组成员为导师组全体成员,并可决定是否包含校外专家。至少在预答辩开始十天之前,预答辩人必须将学位论文初稿和开题报告等材料提交预答辩小组成员。预答辩公开进行,每位预答辩人的预答辩过程应当不少于90分钟。

(6)毕业论文的答辩。符合研究生院要求的导师组成员可以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对学位论文是否通过做出最终评价。

三、关于导师组制度的启示和尚需完善之处

我院研究生教育指导小组制度采取的是“以导师为主、导师组为辅”的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导师组制度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自我院研究生招生以来,至今并未发现所谓“放羊型”师生关系,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督促非常勤勉,这与导师自身素质有关,也与导师组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导师的指导活动几乎全部在导师组的审视之下进行,学生日常学习和科研情况、学位论文题目的好坏、论文写作的质量、答辩的准备,导师组全程参与。这并不意味着导师责任的降低。导师组的指导在每一个环节基本都具有事后审查性质,每个环节的具体指导工作仍然由导师负责,只不过由于导师组的存在,导师需要更加勤勉、认真、严谨。导师组的实践在我院仍在进行,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完善之处,还应从以下几点出发来进一步加以完善:

第一,制度加补助,加强导师组的凝聚力。导师组成员的职责是否切实履行,是关系导师组是否会在实践中被虚化的重要因素。导师组是一个结构松散的教师团队,必须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切实参与到指导工作中来。其他实行导师组制的高校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由本学科在国内享受广泛知名度的领军人物负责,通过该负责人的个人号召力凝聚导师组其他成员;另一种是由担任学院领导职务的教师担任导师组负责人,通过该负责人的身份凝聚导师组成员。第一种做法适用于中国人民大学这样拥有学术领军人物的高校,在我校不可复制。因此,我们选择了第二种,由担任学院副院长的指导小组成员担任导师组组长。但问题在于,该制度如果在其他学科也推广实施,若该学科既无领军人物也无领导,那么指导组就很容易陷入一盘散沙,指导工作势必很难切实开展。所以,把制度建立在人的基础上是不牢固的,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措施,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或者教授委员会制订颁布相关的制度,以规章、规定的形式将其制度化。同时,从另一方面,导师组成员参加指导工作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苦的,而他们在指导过程中并无任何个人利益,帮助指导的往往又是别人的学生,不能单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教师们进行指导工作。所以,适当的补助是必须的。补助的方式可以是经济补助,也可以将该项工作计入该教师教学工作量。这样,指导组成员就会心甘情愿地参加到指导组工作中来。

第二,制订全面、详细的规则,固定导师组的指导模式。由于我院导师组制度尚在尝试过程,相关制度、规则也都在借鉴、摸索、完善中。试验成熟的规则应当及时制订、颁发,将之形成制度固定下来。主要是关于导师组的组成、职责的制度和关于预答辩的制度。对于导师组制和预答辩制度是否有通过研究生院在全校统一部署实施的必要,借鉴其他高校做法,我们认为各个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各个学院也有自身的经验和传统,是否采取导师组制度和预答辩制度应由各个学院乃至教研室自行选择决定。

第三,导师组指导方式还需继续创新和实践。人文学院试行导师组制度仅一年时间,很多具体指导方式还未来得及实践。我们准备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实行研究生读书讨论会和论文讨论会。目的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督促阅读、提高效率;二是集思广益、完善论文。文科研究生,研读经典是知识和创新的源泉,单靠导师个人耳提面命效果并不好。我们准备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即为其指定阅读书目,书目分为精读和通读,凡本科学最基础之理论书目列为精读书目,要求研究生必须阅读,并写出读书报告,每月召开一次读书讨论会,每个学生必须在讨论会上宣读自己的读书报告。通读书目为本学科相关研究成果,不要求精读,也不要求每个学生阅读全部书目,可以凭兴趣进行分工,分别阅读。在读书报告会上,每个学生就自己阅读的选读书目进行报告,介绍主要内容和观点。这样,一人阅读,相当于全体研究生都得到了有关信息。读书中若有观点,应形成论文,先送导师审阅,后在论文报告会上进行宣读和讨论。论文报告会由导师组负责人根据学生研究情况随时召集,主要任务是对学习中形成的论文进行集体讨论,对文章的逻辑、缺陷集思广益,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论文讨论会上提出的问题再思考和完善,争取每次论文报告会讨论、修改的论文都能够得到发表。

参考文献:

[1]中山大学率先推出研究生教育“导师组”培养模式[OL].http://www.southcn.com/edu/examinfo/kaoyan/200403291493.htm.

[2]彭国华,甘永涛.充分发挥导师组作用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1).

[3]张俊.导师组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推广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7).

(責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王学棉 赵旭光

第三篇: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从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形式,提出了横纵贯通的课程体系设置、“末位重审”的培养过程、基础研究促进实践认知的改革措施,构建适合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迅速,社会对环境保护类人才需求加快,推动了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快速进步[1]。环境科学专业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体系覆盖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是相互渗透的新兴交叉学科[2]。环境科学专业可以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高等学校、企事业及政府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3]。对于定位于较高培养层次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而言,国内院校的主要考评方法是学分制,研究生在2年或3年内修满一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即可获得硕士学位。由于方向设置与教学资源的限制,目前缺乏一个较为规范的评价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标准及体系,导致了环境科学学科毕业生在科学研究或实践方面创新能力良莠不齐。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学科具有领先国际、国内的教学和科研的实力,其培养模式在环境和地理的学科交叉中开创新的途径;2003年以来,其培养的硕士生可以在“师生互选”的基础上,自主进入相关研究室进行学习与研究,培养了“实践与科研并重型”的高层次人才。南京大学自2005年以来,把硕士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适应社会的培养上,体现了该校环境科学学科的特色。吉林大学自2008年以来,在环境科学理学硕士培养的过程中,针对该专业的师资背景、研究方向和对课程的教学要求,确定了以环境特征和水环境问题为主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综上所述,深入全面开展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以上介绍的环境学科优势学校的宝贵经验,不仅是国内各重点高校环境科学学科需要借鉴的经验,也是相对偏远地区的省属高校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课题[4]。以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学科为例,学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一直在进行着一些结合自身情况的改革尝试。据我们近年来的数据统计,黑龙江大学培养的环境学科硕士生毕业后,除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30%)继续攻读国外、国内名校的博士学位外,其余人(约占总人数的60%—70%)则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境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环境工程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类工作。基于用人单位的反馈、在黑龙江大学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逐步统一了环境学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认识到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工程实践能力是提高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如果能够以此为目标,深入地探讨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提高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点的整体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现状

黑龙江大学的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点是2007年建立起来的,限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该专业在建立之初主要是利用化学专业已有的条件开展培养工作,特别是在研究方向和培养模式方面,以分析化学背景的教师队伍为基础,设计了以环境化学等为主的课程体系。经过了多年的磨砺与锻炼,环境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学科拥有国家级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乙级)、是第一批获得省级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资质的单位之一,2012年获批省级环境检测中心。近5年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质量监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等各类项目300余项,总经费达到1300万元,在本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学科的师资积累了宝贵的解决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领域等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最初的培养方案是在2007年制定的,经过一轮毕业生培养的考验,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2011年12月份黑龙江大学硕士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012版)中,结合社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本学科重新设定了三个研究方向: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物技术。第一研究方向采用化学与物理化学技术、生化与物化偶联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并通过对污染物去除原理的研究,为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研究方向的特色体现为:环境友好催化剂的研制、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研究;绿色化学技术研究;清洁能源的开发。第三研究方向的特色体现为:生物技术在废水、废气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用于环境保护的产品的生物合成研究。目前,按照上述三个方向对本学科的硕士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后,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反馈信息告诉我们,毕业生基本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环保人才。

二、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事实证明,按照我们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经得起用人单位(毕业工作)、科研机构(攻读博士)考验的。但是,一些反馈也告诉我们,本学科硕士生仍然缺乏对环境技术研发的创造、创新能力。例如,目前,环境科学学科的课程中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工程设计或者环境监测实验,其原型都是一些技术相对落后、运行稳定、无法看到真正结构或处理模式的垃圾焚烧站、污水处理厂、植物培养基地等,缺乏与最新的行业、企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例如,丢弃的污水污泥中的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从污泥中渗出的概率取决于环境介质的状态(水体的pH值、土壤酸碱性等),这个过程在实际环境里是比较难实时监测与研究的,需要在实验室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来模拟、分析;如果忽略了环境科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多是偏向于基础研究、目标是解决在工程实践中不能或不易解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模拟实际情况来解决该问题的话,就会造成硕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深入理解不扎实,进而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求,我们有必要深入开展环境科学学科教学内容与培养方式的研究,可以科学合理地提高本学科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三、提高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举措

这些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了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研,并结合我们多年的培养经验,初步形成了可行的实施方案,目前,已经把部分确定可行的措施付诸实践。并利用向学校申请修改培养方案的契机,提出修订培养模式的建议;并适时组织实施,根据实施方案实际运行时的效果,及时进行方案的调整、补充与优化。

(一)构建紧跟环境学科前沿发展的课程体系

设立相对独立且联系紧密的课程,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课程体系,实现基础课程与前沿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贯通;并通过增设学术前沿专题讲座,增进学生对环境科学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研和实践的创新能力[5]。具体是改变传统专业课程设置依附于理论课体系的横向模式,超越单门课程的范围,建立课程之间的系统联系,如在“高等环境化学”、“环境生物技术”、“现代环境分析”、“胶体与界面化学”等专业课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系列专题性或综合性的前沿研究热点交流课程。充分利用环境科学学科的优势,重新整合相关学科,构建以化学学科为基础、环境科学学科为核心的前沿课程,构建以“前沿课程”为依托的“课程群”式教学模式。

(二)提升硕士生毕业论文质量

根据黑龙江大学发布的硕士研究生“末位重审”的文件精神,在学生培养的开题审查和中期考核阶段提前设置“末位范围”,提高“范围”内硕士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与能力;按照“以人为本”的想法,营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培养环境,努力构建适合硕士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激励机制。组织环境学科专门的硕士生指导团队,团队成员由学科组长和导师队伍组成。通过公开答辩环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开题审查和中期考核阶段提前设定动态的“末位范围”,激发“范围”内学生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的斗志,提高环境科学学科的培养质量,以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程实践问题的引导,把基础科学研究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从而解决工程问题表象后的科学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与科学问题的技能和创新能力。由指导教师、硕士生和学科组共同来探讨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求具有前沿性。硕士生可以通过文献总结、实验、与导师讨论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指导教师和学科组则负责实时把关、导航,并针对学生的前期基础与能力、未来的目标(工作或攻读博士学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更好地发挥每位硕士生的潜力和兴趣。这样就可以在整个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渗透创新意识,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带有方向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本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实时督促的培养过程、科研与实践并重的理性认识等措施,细致梳理和甄别创新人才的内涵,使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之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硕士生毕业后的职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李学军.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2]朱启红等.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戴本林等.普通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广州化工,2012,(22).

[4]王伯光等.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建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7).

[5]叶锦韶,尹华.讨论式教学在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

作者:邹金龙 代莹 于秀娟

第四篇:1999~2009年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摘要:以我国1999~2009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从论文选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较多,纯基础研究和开发性研究相对较少,选题创新性不够,出现选题重复和与运动实践脱节的现象;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为主,而以人体的相对较少;论文研究方法以实验法和定量分析法为主;论文研究成果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相对较多,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及学校体育的相对较少。

关键词:体育文献计量;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

Analysis of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LIN Hua,XIA 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Key words: sports bibliometrics;human movement science;thesi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China

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集中反映某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现状,是衡量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数据源,检索项为学科专业名称,检索词为运动人体科学,检索范围从1999~2010年,匹配条件为精确,截止2010年5月12日,由此获得963个检索结果,其中通过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学位论文35篇,最后将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全日制硕士毕业学位论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是研究人体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体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基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1]。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性质可将体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3类[2]。其中基础性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类,而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又常被归为一类,以“应用研究”统称[3]。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4]曾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2年以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多是以生物学传统的动物实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技术动作分析等微观实验研究为主,而近些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逐渐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如蛋白质组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等,在运动性心脏、骨骼肌以及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从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向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系统整体观点来综合宏观和微观研究,依托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论文有509篇,占54.85%,应用性研究论文次之,有327篇,占总数的35.24%,而开发性研究和纯基础性研究论文数仅占8.19%和1.72%。

结果显示,纯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选题较少,虽说运动人体科学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应用基础性研究课题的属性,但其本身还是存在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只有各研究类型均衡发展,才能够有效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步。因此,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这个特殊科研群体中,应特别注重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来看,研究内容丰富,选题方向多样,能够体现当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新问题。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传统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的同时,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呈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如低氧训练的生物学基础、高原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监控、人体功效学、生物力学研究及运动器材研发、体育工程学等。

2002年以前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集中,在骨骼肌生理、心血管机能、疲劳与恢复、营养、激素及内分泌、机能评定、免疫等方面,研究高原训练、代谢方面的论文分别有7篇和6篇[5],而现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高原训练和代谢的增加到37篇和96篇。如今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传统研究领域更加深入,同时还有些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增加,如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纳米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医保健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等。不过,近年一些研究如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自由基生物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已应用于运动人体中,但硕士学位论文中还甚少涉及。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础[6]。交叉和综合选题成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普遍现象,不仅涉及到同级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交叉选题,还涉及到同级学科之间和跨学科之间的交叉选题,使研究课题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要拓宽研究视野,突破思维局限,敢于创新呈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根据研究目的所选择和组成的客体,本文通过对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梳理,发现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有409篇,占44.07%;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208篇,占22.41%;以军人、老年人、患病者等为研究对象的有104篇,占总数11.21%;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有93篇,占10.02%;以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有67篇,仅占总数的7.22%。

由此可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最多,而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选择的群体相对广泛,选择研究对象最多的是运动员,其次是大学生,少年儿童相对较少。

3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一门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方法手段,而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利于该科学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科学研究的进程,作为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同研究方法手段发展也是分不开的[7]。从本文分析的硕士学位论文看,大部分论文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范围研究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测量法等,采用最多的是实验法,这也符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特点。而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论文多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8]不同的是运动人体科学论文的研究习惯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数理统计为依据,以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为辅助研究手段进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研究。

从质与量的角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比较、归纳、分类等的定性分析法,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法及运用数理统计而仍以定性方法研究的半定量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发现,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的学位论文占总数的63.79%,定性分析法研究占13.69%,半定量分析法研究占22.52%。其中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的分别占82.27%、80.53%、70.15%。结果充分体现研究论文多以定量数据分析为主。

4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

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成为生物学、医学的一门主要研究方法,是探讨生命奥秘、人类疾病机制及治疗等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人体科学与生物学、医学一样,同属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单从研究对象选择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多以动物实验为主,大多数运动机制是在动物实验中实现的。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基因表达形式也逐渐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热点。

研究动物的优点在于动物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个体差异较大,在模拟人体运动的某些研究中是比较有用的,其实验结果也带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尤其在选择一些诱发性动物模型时,能够在短期内复制出大量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模型运用于不同研究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正确的掌握和运用动物实验方法,可使实验者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还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减少研究的盲目性。但动物实验同时存在着很多缺陷。运动人体科学毕竟是要研究人运动的一些机能机制,动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运动特征及环境与所效仿的人类运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体育领域中,从实用价值角度看,人体实验的研究更能直接说明问题。

纵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和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多从研究人类运动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研究合理运用到运动实践中。

除了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外的519篇论文中,研究成果与竞技体育有关的论文230篇,其中基础性研究63篇,应用性研究119篇,开发性研究48篇,主要研究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运动员身体恢复的手段和方法、新技术、特殊仪器应用于运动员训练等。如低氧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有40篇论文与低氧训练的机制及应用有关。

从多维角度思考,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既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也是衡量体育科学研究社会价值的最好尺度[9],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除服务于竞技体育研究范围外,在全民健身范围内,人类健康与健身运动领域也应得到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必将接受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将体育纳入“一级预防”的“预防医学”框架之中。在我国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10]。在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与群众体育有关的研究有115篇,占总数的22.16%,主要研究包括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的研究,各种力学负荷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现代文明病”的根治及抗衰老与体育运动保健的研究,人体体质健康状况及因素分析,不同人群运动健身的特点与方法,运动与营养膳食处方的指导等。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少年的增长比例更大,成为儿童时期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可作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之一。学校体育也成为现在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学位论文的研究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有174篇,其中包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状况、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运动对学生生理机能评定、体育院校学生专项教学训练素质等。

5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多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纯基础研究及开发性研究比例相对较少,选题方向不均衡,但随着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日益发展,创新性研究课题也将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的必然趋势。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模型为主导,继承自然科学研究传统的研究模式,但为了能更好在体育运动领域发挥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作用,直接采用人体实验将是运动人体科学应用于运动实践的突破点。在设计实验,采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成败的关键,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应重点考虑如何将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的优势相结合。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实验研究与定量分析法为主流验证结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综合方法应用将在今后运动人体领域科学研究稳步发展,移植更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必将成为体育领域科学研究的重点。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分析来看,其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价值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竞技体育范围内,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R].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瑞元,周越. 体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现状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41-1445.

[4] 贝尔纳J D. 科学研究的战略[G]//科学学译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 张瑞华,朱晗,张哲,等. 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32-1234.

[6] 张雪霞. 从学位论文选题的跨学科现象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 体育学刊,2006,13(1):88-91.

[7] 黄翠,藏威,李国金,等.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7):1367-1370.

[8] 方千华,黄汉升.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学刊,2007,14(2):127-130.

[9] 李建军. 关于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现状的分析[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6(1):78-86.

[10] 平杰,冉强辉. 运动人体科学在高校体育实践中的作用[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2):18-19.

作者:林 华,夏 雪

第五篇:强化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培养

摘 要: 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在研究生数量增长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就所在的外科学科培养临床医学硕士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广西医科大学在这些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成果。

关键词: 外科学 硕士研究生 能力培养

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关系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特殊领域,培养具有独立动手能力,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具有较强从事创新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外科学硕士,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生教育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研究生招收规模正在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在研究生数量增长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就所在的外科学科培养临床医学硕士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广西医科大学在这些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成果。

1.强化研究生临床意识

通常,新入学外科学临床硕士一部分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一部分则经过1-2年临床工作,且大多来自基层医院,尽管在入学前的临床工作资历和基础参差不齐,但普遍来说,其总体临床操作技能不扎实。由于外科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往往要深入临床一线,面临的是任务繁重且各专业特色明显的临床工作,因此,有必要对进入临床前的研究生进行动员和分科室的岗前培训。动员培训由学院管理部门组织,根据以往研究生在实践中和学院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主要针对涉及医德医风、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法律责任、医疗纠纷与临床思维、病历书写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此外,针对手术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如手术中无菌观念不强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好助手等,更需要通过培训强化思想认识,要求研究生从基础工作做起,踏踏实实地做好临床工作,才能成为高层次、高素质的临床医师,使他们认识到临床医学的本质是实践医学。

2.强化研究生的学术思想

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学术思想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术思想包括研究的洞察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首先,在研究生进院开始,就与其进行深入广泛交流,使其融入良好的学术氛围,保持追踪学术前沿。其次,应强调培养导师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引导、启发、帮助使研究生根据自身条件选定研究方向,并通过文献回顾工作开阔学术视野,确保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前沿性和可行性,有效避免实施无意义的低水平重复研究项目。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思想培养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或解决临床问题为前提。这就要求研究生在繁杂的临床工作中,保持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从细微处入手,找出具有临床与科研价值的线索,并思考、总结和拓展。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同时,又能超越其思维定势。尤其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遇到一时无法解析的问题,要敢于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在缜密推敲的前提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有这样,科学研究才可能有创新性的突破。在科研工作中,应鼓励研究生与他人合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中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科研氛围。除了埋头苦干于实验室外,积极参加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也非常重要。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既可以聆听同行们的研究心得,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结果展示给同行,根据同行提出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

3.加强临床训练,提高动手能力

外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实践性。研究生的培养也必须注重实践,单纯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锻炼不出外科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手术操作技能[2]。因此,研究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临床一线中,管理病人、参加手术,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随着各学科的快速发展,每个专业技术和操作分工更为明确,导师的研究方向、范围和专长亦趋于窄而精,这无疑会对培养研究生全面的专业技能培养带来困难。同时,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社会因素及管理机制的影响,部分导师在平时的临床训练当中弱化了研究生专业基本功的培养和锻炼,侧重于单一技术的掌握而弱化了全面技能的培养。因此,学院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临床医师“三基”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生基本操作技能。在临床轮转和专科实践期间,学院还要求研究生认真参加各病房和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史收集与书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基本操作,并结合临床工作学习有关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导师不能一味地将学生作为临床工作的助手,而是应该将自身作为学生临床实践的指导者和监督者,狠抓临床训练,在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实践内容、临床工作组织能力等提出具体要求,严格规范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的训练,从接诊、检查到治疗,层层把关,杜绝不规范医疗操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要求研究生能熟练掌握。通过研究生亲身参与诊疗,结合导师查房讲解,使研究生对疑难疾病和危、急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与独立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

4.重视素质教育,恪守职业道德

医学是一个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其服务的对象是有生命、有心理、有情感的人。医生这一职业是以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工作对象的特殊职业,这种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而且应具有善良、严谨、诚实、负责、谦逊等美德,对待病人具有耐心和关爱。因此,作为从事医疗事业的医学硕士生应成为不仅具有医学专业素质,而且具有人文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尚职业道德的建立源于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细节的严格要求。所以,医学研究生应该进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训练,明白一些基本的问题,但我们必须保证患者的利益不能受到丝毫损害,因为患者是我们的上帝、以人为本是我们的准则。

5.结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确保学位授予的质量和严肃性,必须强调研究生导师的培养责任和义务,真正地从专业学术、生活、个人成长各个方面对学生有所指导,并不断总结培养经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鸾.从实践走向创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22-125.

[2]苏艳华.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与管理,2007,8:33-35.

作者:魏 艇 陈 涛

上一篇:审计师论文下一篇:生态环境与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