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发展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协同创新逐渐成为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本文从协同创新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出发,分析通过协同创新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为高校文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社会科学发展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科学发展论文 篇1:

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摘 要:对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体育社会科学有很强的社会性功能及价值,有强烈的互动特征:需要性、渗透性、融合性、发展性。同时,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了体育社会科学的建设,是两者发展共需产生了积极的互动。

关 键 词:体育社会科学;社会发展;学科创建

文献标识码:A

作者:汪康乐 邰崇禧

社会科学发展论文 篇2:

协同创新在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与启示

【摘 要】协同创新逐渐成为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本文从协同创新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出发,分析通过协同创新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为高校文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协同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 着力点 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理论对当前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协同创新也逐渐成为高校推进教学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因此,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需要协同创新,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 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最早给出协同创新的定义:“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从微观的角度可将协同创新概述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和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取外部性效应,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1+1>2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而高校协同创新则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师生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为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因此,高校协同创新则是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双重内涵,具有协作和整合的双重功能。

首先,高校协同创新是一种合作关系,其目标是双赢。协同创新的各主体之间是一种互补性联盟,各主体之间可以是契约关系也可以是产权关系等,在协同创新中,各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参与方的资源,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其次,高校协同创新能够整合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协同创新可以是校校协同,也可以是校所协同、校企(行)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其合作类型多样,能够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最后,高校协同创新也是一种平台的构建。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和创新速度大大加快,传统上依赖于每个人的创作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时代的发展需要合作的平台,需要合作。因此,要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发展,必须推进协同创新。

二 推进协同创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着力点

人文社会科学是社会发展的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桥梁。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推进协同创新则能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着力点。

1.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是时代的需要

受传统思想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大多沉浸于经院式的自我封闭、“闭门造车”的纯理论的学术研究,研究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节,造成相当多的科研成果严重脱离实际,与社会需求不符,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滞后”有余,“超前”意识不足,对社会改革发展实践的认识、预测、决策、咨询和指导功能不能充分体现,严重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有效介入决策和实际工作部门,降低了社会科学成果的实践功效,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一直处于较尴尬的境地。再加上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流于形式,重“实利”轻“研究”,学术气氛不浓,脱离社会现实需要,无法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来实现大发展。

2.协同创新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作为社会科学,时代也要求其通过协同创新,整合团队的力量来实现发展。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的距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科研协同创新已成为当前发达国家推进高校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还处于传统的教学科研阶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学研究方式还大部分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这就与有限的科研经费、人员以及设施等科学研究资源的分配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了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与个人之间的深度合作,因此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要协同创新。

三 推进协同创新——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大发展的对策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拓宽成果推荐渠道,强调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运用于学科建设和发展。高校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如何面向市场实现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高校协同创新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大发展的重要推手和平台。

1.以协同创新为抓手,推进理念的创新与思想的解放

首先,高校要解放思想,将协同创新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突出“创新”在办学理念中的重要位置,强调“协同”作为办学思路的重要方面。通过协同创新营造一种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其次,高校创新要紧紧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创新模式,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努力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力量。

最后,高校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深度融合,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2.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引领科研,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

19世纪初,有“现代大学之母”美誉的洪堡便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念;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个重要职能,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必须有效地协调二者的矛盾,既突出教学的主要地位,又要加强科学研究。可见,教学与科研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互为源流的关系。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既是科研的主体,又是教学的主体,是研究者和教育者的统一。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可以向教学转化,在教学、课程、教材中体现研究成果。通过传授研究方法、介绍研究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课程的改革发展,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最基本、最普遍、最便利的途径。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可不断促进科研与教学协同创新,实现成果的相互转化。

3.建设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提高创新能力

团队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没有团队就无法形成协同创新。团队的持续更需要有团队精神,它是团队的灵魂,没有团队精神,协同创新也无从谈起。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建设要以落实推进人才项目为切入点,以组建教学科研团队为载体,以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提升战略思维和研究能力为重点,放手发挥中青年科技人才的骨干作用,培育造就一批尖子人才。在协同创新中,要特别重视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领军人是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第一责任人,是创新团队的核心,更是创新团队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高校通过以组建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为载体,加强协同创新,将成为新时期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4.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契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产教结合是学校与行业、企业间的一种双向合作,具体来说,就是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相关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实体。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作用的对象是人,可以内化为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科学素养和心理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向全社会进行普及和推广。

通过协同创新,可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学科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祖超.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2]褚楚.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安徽科技,2012(4)

[3]顾冠华.发挥高校在新兴产业中的协同创新作用——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启示[J].群众,2012(6)

[4]王晓阳.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科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0(S1)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顾赟

社会科学发展论文 篇3: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三大任务

摘 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三大任务:体现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征;着力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坚持与时俱进。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发展 任务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来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如何把我们党发展成为真正的充满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社会资源、组织各个方面的力量去改造当前社会,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为人们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体现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还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对中国现实国情的高度概括。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及党和国家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和寻找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时代紧密结合,与党情国情紧密结合。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国情,用发展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并最终取得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理论飞跃,为开辟中国革命胜利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首的第二第三第四代领导集体,从中国国情和时代主题出发,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紧围绕进一步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正确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可以说,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科学理论,无不以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为背景,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根基。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样必须立足于国情,立足于现实,立足于人民,否则只能是华而不实,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可能发挥其对社会发展所应起的作用。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着力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服务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先导作用已经得到了历史性认证和强化。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支持,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壮大,更不可能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当然也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今天,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研究课题都是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所提出,这自然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自觉反映这一实践,做到既来自实践,又要高于实践,既在研究内容上广泛地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又要在价值观、方法论上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道路,辨清方向。具体说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治党治国过程中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选择上。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研究基本理论问题,也要以基本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现实问题,特别要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不断发挥自身在政策咨询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党的各级组织和政府官员也要不断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决策选择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能够主动寻求理论支持和实践论证。必须深刻认识到,如果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为先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偏差,甚至可能迷失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导向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比拟的。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的思想体系都曾起过划时代的作用。进入新千年的中国社会,与一个世纪前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时期相比,同几十年前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时相比,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对这些变化,不可能在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找到所有的答案,而只能利用其中的理论精华,在新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具有崭新内容和形式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与精神动力,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建党82周年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步,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检验和丰富这一伟大学说,不断推向新的发展境界,而不是因循某些原理、结论、章句,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具体地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时俱进就必须做到:第一,认清历史。要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一个多世纪以来,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取得成功,而又走向低潮的复杂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自身的调整,获得了相当的发展空间和余地的变化。目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在斗争与合作、影响和渗透中共存,彼此的斗争将主要反映在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与较量上。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社会化大生产必将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激烈的竞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又使他们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的陷阱。先进的文化架起了不同民族国家彼此了解的桥梁,全球性消极因素则又不断侵袭人们的精神家园,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竞争、融合,是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极其重要。如何运用高新技术造福人类,也是全世界关心的重大问题。

第二,认清现实。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前两步已经顺利实现,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我们的奋斗目标相差很远,只有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才能实现第三步奋斗目标。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想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等。

与时俱进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状况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至今仍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补充、修正和更新自己。哲学社会科学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更加需要开拓创新,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眼光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正确的东西,抛弃错误的东西,创造崭新的东西,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应始终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蔡炎斌.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及实现途径[J].湖湘论坛,2006,1.

作者:姜海燕

上一篇:我国服务贸易论文下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