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生活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篇1: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观创新三议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创新。其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观创新方面,有着很多突出的贡献。它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观的创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观的创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观创新,深化了我们党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使党在理论、路线和纲领上,进一步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大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观;创新

中国共产党要完成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必须完成从领导革命向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任务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创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和纲领,进行社会主义观的创新,使党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社会主义观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它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我们党的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而要搞清楚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个基本问题,必须在社会主义观上不断创新,保持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先进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观作出了重大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观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阐述的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观创新的首要贡献是,再次科学地界定并深化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方位问题。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看作科学的共产主义。刻意同初期带有空想色彩的共产主义区别开来,列宁把社会主义看作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从而把它同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按需分配等联系在一起。根据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划分,共产主义是自由个性的社会形态,处于计划经济时期;而我们今天现实的社会主义则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处于市场经济时期。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物质财富已经极大地丰富;我们今天所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财富还不十分丰富,不能成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设想与现实的这个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上创新。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方位,是正确认识中国的现实和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不断前进的基本前提。我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我国社会发展的这一阶段性仍然没有变。所以,胡锦涛同志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科学发展观,就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仍然要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认清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现实和基本国情,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所以,十七大报告指出:“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认清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时,一方面,要看到近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是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另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前进中存在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初级阶段的国情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其次,认清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新阶段的新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制定的方针政策,也必须从这些新实际出发。

总之,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方位的新认识和新论断,使我们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历史任务、运行规律和必须实行的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了更加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一论述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客观依据,又阐释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极端重要性和价值。这对于把握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对于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观的创新

社会主义观的创新问题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对这个问题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为,不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历史已经表明,只有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进行创新,我们才能科学地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例如,过去我们认为,既然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形态,那么它能不能搞私有制、股份制、混合经济?能不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些问题上的新旧观念冲突,曾导致了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针对这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进一步创新了社会主义观。

社会主义本质具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发达的生产力,第二个维度是通过逐步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使社会主义本质从生产力进一

步向生产关系推进,实质上是使人的社会关系获得全面发展,而这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邓小平同志在当时厘清社会主义这个本质时,已经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价值目标,这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是一致的。后来,党的十六大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这一社会主义观的创新,把社会主义本质同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由此,人的发展凸显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又把“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原则,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看到,报告里共有6处使用了“幸福”、“福祉”一词,同时还使用了其他许多相类似的词汇。这在我们党的报告里是前所未有的。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造福广大的人民群众。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就是为了造福人民。党的十七大报告坚持并深化了这一价值目标,特别是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价值追求,已经开始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目标和基本原则,标志着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的深化,成为党在新时期科学回答并实践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

社会主义观创新,必须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不断的反思。这里所指的社会发展问题,是说社会发展是以单纯的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要兼及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问题。党的十七大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在这个问题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因为,衡量一种思想或理论正确与否,归根到底看它能否指导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找到在中国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就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断的反思。他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其中根本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然首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使国家富强,综合国力增强。但由于当时我们所要解决的是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问题,所以,这时的“发展”还是侧重于经济增长,对发展本身的内部协调问题还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进入21世纪,我们党根据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趋势、中国国情和执政党的地位巩固以及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历史唯物主义和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社会发展观的创新。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进一步指出,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就说明了,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说明了,发展,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建立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所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这里,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发展理论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具体地说,发展理论从一般意义上的发展,又被赋予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一新内涵;发展理论从重视目前和局部利益转变为更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发展理论从强调社会历史实践转变到更重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发展理论从“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转变到“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把发展和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结合起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要求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继续深化改革联系起来,和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联系起来。但是,有一点可以看出,在坚持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问题上,党的十七大的理论基础正是奠定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理论之上并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题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全面进步的过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从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到江泽民同志的执政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了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进一步同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新探索和新概括,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党观的“两个转变”,新时期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也都是与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问题不断反思和探索有关的。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观念的创新,深化了我们党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它的伟大的历史功勋和时代价值就在于使我们党在理论、路线和纲领上,进一步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大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

责任编辑 姚黎君

作者:常宗耀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篇2:

浅析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生活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本质,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高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治国理念,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2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治国理念的集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实现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1.3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离开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和力量源泉。

2.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依靠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1 只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够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既是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矛盾的出现和突出,同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有关,但这也是发展中的矛盾。因此,要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最终要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基础和前提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2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贫穷是社会不和谐的最主要根源,而发展是消除贫穷的根本途径。离开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3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既把发展作为永无止境的目标追求,同时又把和谐作为发展的应有之义,坚持了发展与和谐的有机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和谐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离开发展片面去追求社会和谐,不仅会使和谐本身失去应有的价值,甚至还会使整个社会停滞不前;如果只顾发展而无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经济社会难以更快更好地发展,甚至会加剧两极分化,造成社会动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便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党既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

3.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指导我们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解决的是为谁发展和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解决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均衡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降低资源消耗与保护环境相统一。

3.1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解决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它既包含了全面发展的内容,也包括了协调发展的内容,还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协调发展,突出的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全面发展的要求。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逐步消除差距,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3.2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通领下进一步拓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化建设,这既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从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高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增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动性。

3.3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影响的是人们的社会关系。所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制定具体的方针规划、政策和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的动态过程。我们要立足新的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为指导,开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4.1 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新观念,逐渐消除一切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人们的创造愿望得到实现,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每个人的社会价值都能得到体现;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组织,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风尚。

4.2 把促进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鲜明主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构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社会氛围。把发展这个主题贯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使发展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服务;把研究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课题,不断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的生机。

4.3 把统筹兼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把贯彻这一原则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和利益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过程中,内政、外交、国防需要统筹兼顾,改革、发展、稳定也需要统筹兼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统筹兼顾,政策建设、制度建设、法制建设也需要统筹兼顾;东部、中部、西部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城市、农村的发展也需要统筹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需要统筹兼顾,先富群众、后富群众以及困难群众的不同利益需求也需要统筹兼顾;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需要统筹兼顾,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调整也需要统筹兼顾等等,构建和谐社会拓展到哪里,统筹兼顾原则就要贯彻到哪里。在总结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统筹兼顾的领导方法,健全和完善统筹兼顾的工作机制,从而不断提高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

4.4 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构建比较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依照公正原则制定和调整方针政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既能保证社会公正要求落到实处,又对促进各方面的社会公正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逐步使社会公正制度化,把公正原则深入贯彻到制度建设中去,把体现维护社会公正作为完善制度的根本取向,从而用具体制度来保障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公正;使社会公正法制化,把依法维护社会公正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不仅公正原则上升的法律高度,而且要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司法公正原则落到实处,以法律的权威性来贯彻和体现社会公正的神圣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法制环境。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职业学院)

作者:李龙江 沈 琰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篇3:

论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描绘了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共创辉煌的宏伟蓝图;社会主义荣辱观,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道德水准及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上的新跨越。

[关键词]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敏锐洞察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一、提出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后来,他在不同场合都作过阐述。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再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做了系统概括,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采用了这一阐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根本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社会主义社会又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当前我们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在阐述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内涵时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这样的高度提出问题,不但表明了我们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远大目标的执着追求,而且也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表明,我们党主张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坚持公平正义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所在。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强调以人为本,揭示了这一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体现在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上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主张发展的全面性,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主张发展的协调性,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前后相关的过程,主张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三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系统化,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既是认识论意义上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科学的价值观。它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态度、根本动力、方法选择以及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描绘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共创辉煌的宏伟蓝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与利益关系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一切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但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命题,并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战略任务,要求全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等。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全面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全面部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科学定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更鲜明、更具体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科学地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和任务的新概括。这个概括不仅优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四位一体,而且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和任务的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更为鲜明、更为具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一种状态、一种基本价值取向,作为一个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首先是一个过程,需要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对此,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同志还进一步阐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这六大特征的科学内涵。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和内容的概括,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明确了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中根本任务,而且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描绘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

三、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揭示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及价值取向

荣辱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根本反映,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一方面拓展了人们价值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度,另一方面也在价值折中和妥协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出现了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道德失范,致使一些人的价值观念发生混乱,甚至出现了是非不辨、善恶不明、美丑不分、荣辱颠倒的现象。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侵蚀着社会的健康肌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成一定的阻碍。针对此类问题,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全会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明确而具体地界定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什么是应该弘扬的真善美,什么是应该摒弃的假恶丑。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倡导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倡导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价值,是统领社会主义道德所有准则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倡导崇尚科学。这里的科学是指包括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实质是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劳动和享乐的关系。劳动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本位价值。劳动不仅是公民生存的手段,是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义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实质是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社会新型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实质是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实质是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守法与违法的关系。遵纪守法是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实质是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勤俭与奢侈的关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凝练了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及价值取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四、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上的新跨越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内容,它彰显了社会主义信奉什么、主张什么、支持什么、赞成什么、拥护什么、坚持什么,是认识和评判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取向。社会主

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社会形态和制度安排,总是内涵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上属于价值范畴。价值有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具体价值、特殊价值、不同层级的价值等等,核心价值是贯穿其中的起统领和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存在便构成了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这种核心价值体系都是该社会成员共同的导向,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最根本、最恒定的作用。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率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结合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实际,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做出了重要阐述。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新概念,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长期思考、归纳和提炼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提法,这些提法,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提出,抓住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明确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它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上的深化和新的理论自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和人的自由、解放、发展视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奋斗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目标。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价值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代表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追求,从根本上规范着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价值目标和价值感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别于以个人主义为实质内容的西方核心价值体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概括了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秉承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等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而且集中反映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原则和价值观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价值认同。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并进一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阶级力量、措施和手段,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走上了科学的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则实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上的一次新跨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存在,是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根本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从价值层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新的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和认识工具,它“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超越了具体的经济政治关系形态,具有更持久的魅力和意义。它的提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秦玉珍]

作者:薛玉琴 王令金

上一篇:医院主任岗位竞聘演讲稿下一篇:企业女代表三八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