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之一,社会科学成果只有经过转化,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现行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及科研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当前,应通过制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法、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完善成果评价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篇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切实解决好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重要论断,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当前,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种种情况。一些人否定为什么人的问题,鼓吹“价值中立”的错误观点;有的人歪曲为什么人的问题,指责提出这个问题是否定“学术自由”;有的置这个核心问题于不顾,肆无忌惮鼓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论、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有的只谈“问题”不问“主义”,扬言所谓“纯粹”研究、“无价值”阐释;有的在重大是非面前,立场不稳;有的自诩为“社会公知”“网络大V”,以博眼球、博出位为荣。凡此种种,都表明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还需要着力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

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恩格斯曾经说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5页)在这里,恩格斯所说的科学当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这一论述鲜明地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根本上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毛泽东在论到革命文艺时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这些论断充分说明,“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把为什么人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扛在肩上。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与自然科学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文化、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构成了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工人阶级战胜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它忠实地代表和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下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内在地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属性,任何否定其意识形态性的学说都是靠不住的,根本不存在超越阶级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学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当前,不论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还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都应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始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这是因为:

第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的一切工作和言行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必须成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7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坚持这个根本原则。

第二,“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失去了价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对国家和民族有重大价值的成果,除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寻找研究课题,发现规律,做出有创新的科学说明,并得到实践检验,没有其他任何途径。

第三,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创造活动中,是最基本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同上)这是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赋予其的一种责任。

三、关键要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解决问题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个总开关。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在社会生活的表面上,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谁研究,为谁提供成果的一种选择,本质上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也就是为人民研究;反之,坚持非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可能步入个人主义的泥潭,为了功名利禄而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社会科学与世界观密切相关,无论是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种类繁多的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体现出多样的世界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探求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遵循和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分清研究对象和事实中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局部与全局、主流与支流、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的关系,牢牢把握住其中的本质、内容、全局、主流、必然和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研究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无产阶级人生观。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认识与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解决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问题。其根本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研究,绝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目标。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要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既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自身的客观规律,又坚持人民根本立场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

四、将为什么人的问题落到实处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立足中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无限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同上)因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路大军,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要建立起足够的理论自信,立足中国国情,善于从轰轰烈烈的中国实践中提炼出中国理论,逐步形成中国话语和中国声音。如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立足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逐渐形成的伟大理论创造。

面向人民大众。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将理论研究与宣传普及教育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我党的历史上,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致力于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始终坚持面向人民大众,受到人们的敬仰。如李达的《现代社会学》系统论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大纲》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产生广泛影响;艾思奇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其《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如今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面对人民大众应该始终怀抱谦卑之心,树立为人民述学立论的信念,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的利益诉求,解决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思想理论困惑,阐释人民群众身处其中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积极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努力。

履行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同上)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面临复杂环境和诸多诱惑,要不忘初心,遵守学术规范,修身立德为本,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做好学问,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表率。其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牢记身上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既潜心问道又关注社会。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一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作用,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对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大胆建言献策。再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科研院所的学者既是研究人员又是教师,要将学术研究与育人造才相结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好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工作,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作者: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分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狄英娜

作者:田贵华

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篇2: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之思考

摘 要: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之一,社会科学成果只有经过转化,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现行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及科研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当前,应通过制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法、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完善成果评价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评价机制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4.017

近年来,《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4万多项,出版著作约11万部,发表论文131万篇,提交各类咨政报告4.3万篇[1],这些成果展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增强与研究水平的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大多数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低,社会科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已影响其自身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快社会科学成果的及时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类型

社会科学成果是指对社会科学领域某些未知的或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通常是一些较为笼统抽象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一般通过论文、著作、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译著、译文、工具书、学术普及读物、软件、教材、影像资料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社会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成果作为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精神产品,经过转化,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以发挥其社会功能。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有以下几种类型:(1)以建议方案、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等形式解决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问题,研究成果被直接应用和推广;(2)研究成果在整个科学体系内转化,如基础理论成果向应用研究转化等;(3)研究成果通过媒介向大众传播,提升国民社会科学素质及道德境界等;(4)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创新人才[2]。社会科学成果只有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状

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人文、社科类)》(2009—2017年)数据显示,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中,人均研究与咨询报告的提交数和采纳数分别为2.43项/百人和 1.18项/百人[3],这表明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虽然丰硕,但转化效率低下、转化成效不明显。以辽宁省为例,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大量的社会科学成果只是作为“论文成果”“著作成果”“鉴定成果”等被束之高阁[4],未体现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

(二)影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1.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社会科学界五路大军——高校、社会科学院、党校(行政学院)、科研院所、党政研究机构,作为社会科学成果供给的主体,如何让研究成果进入政府部门的决策领域与实际领域,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作为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主体,如何获得真正需求的研究成果,他们之间缺乏沟通机制,这种社会科学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沟通渠道的缺失[5],阻礙了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

现阶段,对于大量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缺乏一套搜集整理、研究处理、结果反馈的渠道和转化机制[6];而对于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实现其顺利转化,一般需要经过呈报、决策、形成政策、政策贯彻等多个环节[5]。调查CNKI“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数据显示,大连金普新区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甘井子区跨境电商营商环境评估研究、中山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等几十篇成果,是当前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实际调研而成,是关注大连经济、社会、文化与民生等方面的社会科学成果,由于现行转化机制不健全,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远未发挥出来。

近年来刊发于内参的《关于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研究》《培育我市县域经济新动能的思路与对策》《创新发展是动能转换的基本路径》《加快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建议》《推进我市低收入乡村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以信息化推进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等成果得到领导批示后转相关部门。但是,对于这些批示成果,相关工作部门是否认真讨论与落实,是否借鉴、采纳专家学者的意见,在政策制定后是否反馈有关部门等缺乏监督,可能会使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无法实现其社会价值。如果建议被采纳后反馈给专家学者,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积极的促进与推动应用研究的动力。

2. 现行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问题。全面、合理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办法,对于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是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的统一,对于基础理论成果的评价,重点考核其学术价值,以学术上的创新性作为其评价的主要标准;应用性成果应以社会效益作为其评价的主要标准,即以对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针对性、对策的可操作性及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为指标[7]。

作为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后才会逐渐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要求,在评价社会科学成果时,坚持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8]。而现行的以量化评价为主导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体现的是成果的时效性,这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不相符合,其评价信度也就大打折扣,导致了大多数社会科学成果仅以期刊发表、职称评定、成果获奖、领导批示等形式体现。

目前,从总体上看,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评价办法严重滞后。我国高校人文学科学术评价制度普遍采用的是成果级别和成果数量的评价模式,这种科研量化指标体系不科学[9],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称评定方面,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没有纳入职称评审指标体系中,应用型研究成果在职称评定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科研考核主要以论文数量、刊物级别,著作数量、出版社级别,课题数量、课题级别等为评价指标[2],关注的是研究成果被转摘和引用的频度与获奖情况等;而成果的应用价值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所占权重不大,缺乏可操作性的质量指标以及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评价体系。二是在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方面, 评奖标准比较注重论文和著作,而应用研究成果所占比重少。

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自身问题。长期以来实行的科研管理与考核制度中,缺乏针对应用类社会科学成果的考核指标,导致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成果应用转化意识淡薄。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重立项轻质量的现象,科研成果数量可观,但精品少、原创性成果少、值得推广转化的社会科学成果少[4]。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囿于专业角度和兴趣,更多地关注基础理论研究,对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关注度不够,其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性与可行性,往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三、促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建议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参与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10]。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教育教学等方面转化,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当务之急。

(一)出台国家层面的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多项政策措施[11],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自然科学领域相比,社会科学领域应加紧立法步伐。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已明确强调,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学者刘白驹在1989年第2期《当代法学》上发表了“社会科学立法问题初探”一文,呼吁制定“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法”和“社会科学奖励法”等。有学者建议,尽快制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5],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社会科学转化应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把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截至目前,尽管已有多个省份发布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如《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19年)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应当为公众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和服务,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12],但我国尚没有一部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的法律规定。

(二)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机制

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智囊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目前,地方社会科学院、各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技厅(局)、科协、省(市)委政研室、统战部等每年定期发布课题,在这项工作中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选题立项指南上,课题发布单位要加强政策引导,重点扶持有利于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应用学科研究,把是否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其核心要素;二是要实行政策倾斜,鼓勵科研人员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和项目,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6],与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等加强联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社会科学成果的后续管理模式,尝试用市场化的手段[13],以促进研究成果运用于党和政府决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扩大成果的社会效应。

(三)畅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

1. 建立智库成果报告制度,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14]。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固定联系制度,建立、完善定期向领导和领导机关呈报成果制度[7],实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等,拓宽政府与研究机构间的信息交流渠道。

2. 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一是建立健全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发布制度,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座谈会、论坛等,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社会科学成果。二是加大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使研究成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大连日报》自2013年起开设了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院)推荐栏目,定期发布大连市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科学专家成果,这也是对公众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有益形式。

3. 加强社会科学成果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信息共享网络平台[2],开展应用性社会科学成果的信息统计,建立社会科学成果库,实现成果共享,为成果及时转化搭建网络平台。《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信息化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信息化平台[1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建立的“一网两平台”搭建了全国社会科学系统和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社会科学信息、展示科研成果的渠道[15]。

4. 鼓励和支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开展咨询活动,与党政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加强信息沟通,及时了解社会各阶层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需求和信息反馈。《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14年)规定,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当结合学科优势,组织、指导、支持本机构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和研究成果应用,面向公众举办讲座、提供咨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的建设为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借鉴,建立健全社会科学成果走向市场的中介服务机制,发展信息咨询与中介服务机构[5],推进社会科学成果的有偿转让。

(四)完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

为推进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应健全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加快建立社会科学成果分类评价模式。“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办法,构建用户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14]。对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国内多所高校已做了有益尝试,先后制定出台了决策咨询成果的评价办法。2014年中山大学制定了《中山大学关于加强决策研究的实施办法(试行)》,从制度上针对成果分类评价进行了探索,将决策研究成果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中,建立了与论文类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相对应的决策研究成果评价体系[16]。

有学者提出,以法规方式确立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应涵盖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包括战略研究)成果的评价和研究工作的评价[17]。一是要健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开放的成果同行评议大数据平台和开展评价数据资源建设;二是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三是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介评价机构的资格认证和监督管理制度[18]。2017年,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先后发布规定,将师生在网络媒体中发表的优秀成果纳入学术成果考核体系之中[19],强调学术成果的社会评价,这是对推进研究成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有益尝试。

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过程中,应以成果转化和应用后的效益水平、社会影响为标准,进一步强化与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的关联度,有学者提出学术评价和应用评价相结合、普通评价和特殊评价相结合的建议[9]。《江西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17年)、《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2016年)、《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办法》(2011年)等都对有关部门、单位在组织社会科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时,应当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果作为综合评价与考核的依据之一作了规定。《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规定,对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产生重大作用或者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的社会科学普及作品的主要作者,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推荐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此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被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采纳,并用于实践而产生积极效果,及时给予奖励。在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方面,对于这一类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应优先考虑,设立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奖”等。

(五)社会科学工作者抓准研究视角

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14]。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研究中树立对策意识和问题意识,把理论研究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推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国际,应用研究要凸显自身价值和功能,把党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服务地方,促进成果的转化应用。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立足现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六)提升全民社会科学素养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1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履行其所承担的强大的社会职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全民社会科学意识的提高,需要党委政府、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他部门工作者的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社会科学普及是实现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转化的重要手段,社会科学普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校要走在前列——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解读《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7-06-22(01).

[2]郑文涛.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对策的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2).

[3]徐巍.“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困境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天津科技,2019(6).

[4]刘春霞.当前辽宁省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

[5]郑文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6]朱妙宽,朱海平. 应该重视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应用[J].东方论坛,2015(4).

[7]谢瑾岚.加快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4).

[8]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EB/OL].(2011-11-07)[2019-06-13].http://old.moe.gov.cn//puld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3-zcej/201111/xxgk_126301.html.

[9]解 雯.构建和完善以代表作为核心的人文学科学术评价体系[J].高教论坛,2015(5).

[10]刘云山在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会议上讲话. [EB/OL].(2006-04-24)[2019-06-13].http://www.gov.cn/jrzg/2006-04/24/content_263068.htm.

[11]汝绪伟,李海波,陈 娜.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

[12]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EB/OL].(2019-03-26)[2019-07-11].http://sx.people.com.cn/n2/2019/03/26/c189130-32775541.html.

[13]任宗哲,卜晓军.对地方高校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功能的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6).

[14]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EB/OL].(2017-06-16)[2019-06-13].http:/www.gov.cn/xinwen/2017-05/16/content_5194467.htm.

[15]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挥社会科学联作用 促进成果转化[C]//全国社会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2010:158.

[16]姜帆,黄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思考及建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4).

[17]牟 岱.巩固繁荣成果重在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立法[J].党政干部学刊,2011(8).

[18]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评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 (2016-08-25)[2019-06-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609/t20160920_281586.html.

[19]沈 丹,張福颖. 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社会评价——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与服务创新[J].中国编辑,2010(12).

责任编辑:刘 昂

作者:张斌

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篇3:

家校合作背景下的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项目来源: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生发展指导专业委员会

项目编号:XSFZZD2021220

立项时间:2021.01.05

结项时间:2021.12.20

成员单位关系:

方李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

项目负责人:方李兴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简介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是由人生科学相关的科研院所、院校及致力于人生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工作者志愿组成,是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学术类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为教育部。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成立于1993年。首任会长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邢贲思先生。

人生科学是通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人生现象,揭示人生规律、探索人生理论、指导人生实践。通过人的心理、生理研究,帮助每个人正确认识和设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地创造和奉献人生,挖掘人生潜能、造就人生辉煌。

人生科学是融合古今中外优秀的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形成的人生理论和做人科学,是古今人们常做常新,与时俱进,永无终结的一门显学。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自成立以来,坚持致力于人生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工作,通过搭建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通过研究实践及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推动了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学生应知应会的人生科学知识研究与普及工作,推动了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及职业素养的研究与普及工作,推动了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领域的廉洁人生、幸福人生为主線的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中国人生科学学会通过推动人生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工作,在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及人的心理、生理研究领域发现并邀请了一批专家和兼职研究队伍。并通过人生科学研究与实验基地(实验学校)共建等方式,邀请了一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及职业教育工作专家和实践工作者,形成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社团。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的职能是人生科学工作者,研究人生问题和做人理论,推广和普及科学人生和高尚做人知识,实现人生观念的现代化,人生方式的科学化,做人目标的高尚化。为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通过专兼职研究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及指导队伍建设,围绕自主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通过指导、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动会员单位开展与人生科学相关的科研工作。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发展成为会员覆盖面广、研究与实践能力强的学术类社会团体。本着“民主、创新、服务、高效”的理念,坚持服务于人生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工作。

摘自“中国人生科学学会”

上一篇:自我毕业鉴定(通用3篇)下一篇:大一个人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