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2022-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基于土地流转的农民增收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但是由于思想意识、家庭联产承包模式、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机构等原因,达州市土地流转步伐仍较缓慢、对农民的增收贡献仍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达州土地流转和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后收入增长幅度的调查,分析达州市土地流转的困境和探寻农民增收路径。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增收;达州

[

健康有序的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同时也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思想: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地处盆周山区的达州市实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急需走在“深化土地改革”的前列,为进一步推进达州市“土地流转”工作有序进行,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本文拟对达州土地流转进行抽样调查并找出当前达州土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一、达州市农村土地流转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辖4县1市2区,辖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形比较复杂,主要以山地为主,丘陵为辅,其中山地面积占70.70%,丘陵占28.1%。境内地形可概括为四个主要地貌区:大巴山中山地貌区,含万源市大部、宣汉县东北小部,大巴山绵亘于本区北部边缘,山岭海拔一般为1500-2000米;北部低山地貌区,含宣汉县大部、万源的西南部、达川北部少部分,海拔在600~1600米,相对高度200~1000米;平行岭谷地貌区,含大竹县、开江县的全部、宣汉西南部、渠县东部,其山地与谷地呈东北一西南向平行排列,海拔300~500米;方山丘陵地貌区,含渠县西部、达川西部的少部分,地势较低,地层平缓,河流切割不深,海拔300~500米,大都相对高度为20~100米的丘陵,丘间坳谷冲沟比较宽蔽。复杂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各县、市、区农地分布、人均面积、利用程度和流转水平各不相同。

(一)达州市农地流转现状

达州市土地流转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达县,田毅《农村变革的新跨越——达县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记载1993年开始达县政府就对县域内的荒山、水塘进行拍卖、股份合作开发和租赁开发等。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达州市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总面积29.57万公顷,农户126.25万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38.5万份,办理经营权证130.62万份。当前达州土地流转总面积3.75万公顷,转出土地农户23.45万户,签订流转合同18.85万份。近5年流转情况如下:2009年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2.81万公顷,流转面积比达9.66%;2010年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3.1万公顷,流转面积比达10.58%;2011年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3.27万公顷,流转面积比达11.07%;2012年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3.47万公顷,流转面积比达11.74%;2013年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3.75万公顷,流转面积比达12.85%;土地流转面积以每年2000公顷的速度平稳增加,土地流转总量将进一步加大。

(二)达州市土地流转特点

1.流转形式多样化。从流出土地类型看,达州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出让、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反租倒包等形式。转包是指一部分农户土地面积少,产出率不高,通过算“种田账”,不愿在少量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金,采取转包形式,把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给经营大户;转让指有些农户因全家外迁或者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等原因,使得没有富余的劳动力耕作土地,经农户间相互协商同意,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其他农户;互换是由于实行土地划分的关系,农户地块分散,不便统一经营和管理,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采取相互兑换承包经营权的方式流转土地;股份合作是农户之间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代耕代种是指部分暂时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经自行协商临时把承包地交由别人(大多是亲友、邻居)代耕代种,原承包合同关系不变,时间、条件一般由双方口头约定,此种形式分布较为零散,但在广大农村较为普遍;反租倒包,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户承包的土地反租过来,再转包给种养大户或企业。其特点是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接包方不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只交纳土地使用费用,这种方式主要适合成方连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小区和规模经营。尽管达州市土地流转形式多样,但占主要部分的仍然是转包和出让两种流转形式,分别为1.71万公顷、0.86万公顷,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49%和25%。

2.流转主体多元化。专业大户、联户经营、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土地流转的四种重要组织形式。达州市农村土地主要转入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其他主体。截至2012年末,达州流转土地转入农户面积为2.19万公顷,占全部流转土地的63%;转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为0.76万公顷,占比为22%;转入企业面积为0.4万公顷,占比为12%;转入其他主体面积为0.11万公顷,占比为3%,由此可见,达州农村土地转入主体以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为主。以大竹县为例,该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565户,专业大户484户,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的85.7%;联户经营24户,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的4.2%;家庭农场9户,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的1.7%;专业合作社48户,占新型农业经营主户的8.5%。

3.经营体系规模化。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幅度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越来越大。。达州市流转土地经营规模大小不一,但是整体而言,流转土地逐步形成规模经营,1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占比达55%,其中10亩以上49亩以下的小型规模经营占30%。由此可见,达州农村经营体系正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转型。以大竹县为例,2012年农户土地流转面积达到0.5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6%,其中农户与专业大户间流转土地面积达到0.27万公顷,占农户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7.1%;农户与联户经营户间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80公顷,占农户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1%;农户与家庭农场间流转土地面积达到0.03万公顷,占农户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3%;农户与专业合作社间的流转土地面积达0.26万公顷,占农户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4.6%。

4.土地用途专业化。达州市10亩以上规模流转土地多用于食用菌、水果、蔬菜、养殖、林业等规模开发。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3万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56%;发展蔬菜种植面积0.52万公顷,占15%;发展水果0.42万公顷,占12%;发展畜牧业0.28万公顷,占8%,发展其他产业0.37万公顷,占9%。流转土地逐步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其他产业为补充的土地利用模式。

5.土地流转规范化。以前的土地流转多数依靠农民自发完成,地方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度低,主要表现为农户之间互换承包地、代耕代种和转包,多以口头协议形式确立土地流转关系,流转关系稳定性差。随着土地流转总面积的增加、流转期限的延长和流转趋势日益活跃,在分散的农户之间出现了中介组织参与流转。目前,达州市7个县(市、区)已经建立土地流转仲裁机构6个,政府主管部门也印制了统一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等,土地流转模式和程序更加规范。

二、达州市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

土地流转的根本目的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效益、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和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达州市土地流转主要是农地、林地和荒地的流转所带来的收入增加。

(一)农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

达州市的农地流转主要体现在扩大规模转移就业和改变经营模式上:如通川区以“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流转模式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农民除得到每年每公顷1.2万元的土地租金外,农民成为该公司的聘用工人,实现月薪1000元/人,一些农民在农忙时节还可按80元/天的工资在基地做零工,收入的增加让农民对土地流转持欢迎态度,利润的实现让公司的积极性也分外高涨,“田东变股东,保底又分红”指的就是入股流转模式;大竹县在实现土地整体流转、扩大经营规模上促进农民增收,土地流出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土地流出前为10495元/人,土地流出后12161元/人,增长了15.9%。相反,流入土地的调查户由于经营的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少数劳动力由非农就业领域返回农业就业领域;另一方面,通过雇工经营,弥补自身劳动力的不足,家庭人均纯收入土地流入前为10526元/人,流入后达76170元/人,增长7倍多。通过土地流转,扩大了经营的土地面积,土地流入的规模经营效益显著。在土地流入前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只有0.04公顷,人均纯收入只有10526元,土地流入后人均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93公顷,人均纯收入达到76170元,而在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流入土地的收入就有65644元,占86.2%。

(二)林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

万源市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采取“以林权换路权”的方式,使全市林农从流转的0.51万公顷林地中获益831.7万元,探索出了一条“老百姓得山权路权、开发业主得林地使用权、合同期满还林地使用权于民”的林地流转新路径。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不”政策的前提下,建立“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方式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将土地按其所占份额或按照一定的标准作价入股,合理推进农村荒芜田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社。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进行统筹安排、集中投放,围绕城郊带动型、旅游复合型、种养加工型三种类型分类打造,发展股份合作社88家,登记注册16家,入股农户5129户,带动农户12236户,融资12850万元,流转土地1500.53公顷。

(三)荒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

渠县采取收取租金的方式将荒山荒坡租给业主发展优质核桃、苹果、花椒、山羊等种养殖业。土地转出方既获得了稳定的土地出租收入,又在家门口为业主打工增加收入;土地流人的业主将现有的荒山荒坡荒地利用起来种植各种核桃等水果,间隙土地利用起来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生态养殖大耳羊,实现百姓增收、环境改善和业主盈利“三赢局面”。渠县绿化荒山荒坡超过1万亩,参与流转荒山荒坡的龙头企业达10家,3000余农户实现流转荒山荒坡近万亩,仅此一项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2000万元。

三、达州市土地流转的困境

达州市的土地流转工作虽然在各县市区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阻止流转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加快,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权不清主体不明

根据现行的农地制度规定,农村土地除国家所有外,属村民集体、乡镇农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所有。但这三种集体形式之间的界限不清楚,集体与作为集体主人的农民在权益上是什么关系,农民如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行使所有权等一系列问题是不清楚的。因而,致使在现实农村经济活动中个体农民作为农地所有权主体的地位是被排斥的,行使主体地位的往往是村委或村级小组。这就很难保证农民的权益得到实现,而经常是作为受害的一方,如被强迫流转农地、被强迫入社入股、被强迫调整土地,土地征收款被截留等。吴曼曼指出,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是一项债权,我国农民对集体土地不具备抵押和买卖权,流转土地还需经过集体同意,因此农民在土地权利残缺的背景下权益屡受侵害。

(二)土地流转意愿不一

河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冬平指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应考虑三种情况。一是完全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民,农业生产作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土地主要承担着生产功能,对土地生产功能比较重视的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土地流转意愿会比较弱。二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在城市打工,务农时间较短,成为兼业农民,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和就业的不稳定性,他们对土地仍有较强的依赖性,土地承担着保障功能。对土地保障功能比较重视的农户,并不依赖土地的生产能力,有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三是家庭主要成员常年在外工作,已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已经成为城市居民,而对土地财产功能比较重视的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则相对较低,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会比较强。达州市内土地流转意愿不一主要表现在山区和沟谷地带、边区和城郊结合部位、人均土地面积大小和转出用途等方面。根据四川省最新耕地统计显示,达州市人均耕地0.075公顷,位居四川省第六,但境内各区县人均面积差距较大,最多的大竹县0.079公顷、最少的通川区0.035公顷,不同地区的人对同样面积土地的依存度不一样直接影响流转结果。

(三)耕地规模流转较难

农地流转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林地荒地流转容易,耕地规模流转困难。万源市一次流转林地0.51万公顷、收益800多万元,流转荒山530余公顷、收益80多万元。但整个达州市除了几个示范村集中规模流转了几千亩耕地外,其他地方很难推行。耕地流转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有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限制;二是耕地分布分散、涉及的农户多,结合每个农户对耕地的依存度不一,很难统一流转、规模经营;三是达州地处盆周山区、多为山地丘陵地貌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境内少有成片规模的耕地流转。

(四)土地流转收益偏低

尽管农户土地流出后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收入中来自流转土地的比例偏低,据调查显示,土地流转收入主要有地租收益和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再就业带来的收入,收入总量增加了,但并不是出自于土地流转带来的增加值。土地流转收益偏低究其原因除了主要是由于流出的土地大多数仍种植收益水平相对较低的粮食大宗农作物外,还在于农民没有享受到因土地流转而带来的土地溢价值和规模经营增加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少有条件流出土地的农户流出土地的积极性,因此在以后土地流转中可以考虑改变流转模式,将农民纳入土地流转增值利益主体范畴统一规划。

(五)农民利益保障有限

一是少数地方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村社集体收入的手段和突出地方政绩的形象工程,用行政手段干预农民的土地流转,损害农民的利益。二是农民应得的流转收益存在较大风险。主要有三种情况。首先,业主因投资失败和市场变化等原因,不能及时兑现农户的租金。其次,少数业主租赁的“四荒”地、林地迟迟不投入、不进行开发,而是想等待时机再流转给他人,获取转让差价,其间不按时支付农民和集体的租赁金。如开江县长岭镇土包寨村和大河沟村流转土地2000亩,实际有效利用不足200亩,并且一“荒”就是3年。最后,流转土地到期后,如数复耕困难。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流转土地,业主在租赁土地后都要修建一定的基础设施和临时性建筑,并对土地进行整理,这将减少耕地面积和打乱原有农户土地的承包界线,期满后难以如数复耕和原样退还给农户,使农民心存疑虑,长远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保障农民增收的达州农地流转措施

(一)明确农地产权,落实农户主体地位

农地产权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此,明确农地产权,落实农户主体地位,并给予农民更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自上而下地进行。邵建认为,要落实所有权的主体,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真正为农民集体行使需要制定一部《土地财产法》,改变土地权的契约性质或债权性质,以具有严格物权法意义的土地使用权取代土地承包权,即承包权物权化,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独立性和明确性上有所保障。李平龙指出,建立农民大会组织,将村民委员会界定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代表,在此基础上按农民集体的要求完善现有的村民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从而解决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问题。钟威提出,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并赋予承包户明确的土地处分权,借以行使转让、出租、入股和抵押等权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永佃制。

(二)提高流转土地效益,稳定土地流转关系

只有流转土地的效益提高了,土地流转双方才能从土地流转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没有经济效益的土地流转关系是不牢靠的。地方政府部门要在提高流转土地的产出率上下工夫,帮助土地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益。一是要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和产业化经营,形成地区特色产业和区域内土地流转市场价格体系,让更多的愿意流出土地的农户,将土地流入产出水平较高的土地经营者手中。二是要利用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以规模收益稳定土地流转关系。三是督促承担方兑现合同价款,建立流转双方的互信机制。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土地流转收益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高低。没有大规模、上档次、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带动,达州市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始终难以突破现有水平。因此,必须立足达州市农业资源、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规划上,要尽量做到集中连片,实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二是设施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保障项目建设的物质需求;三是生产方式上,要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名牌战略,提升达州市农业竞争力;四是经营形式上,要采取“公司(或合作社或大户)+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或大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此扩大土地流转的规模,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的综合效益,最终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方共赢的目的。

(四)加大对土地流入主体的扶持力度

1.依托项目进行农村土地流转。采用先有项目带动、再有政府引导的方式,先确定发展项目,再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农民的土地流转款项主要由项目投资者承担,县、镇财政根据情况可以适当补助。

2.加快社会化服务发展步伐。一是加快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水利、道路等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为经营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条件。二是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家庭农场的发展。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等组织,为规模经营提供发展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扶持为规模经营提供产供销各环节服务的专业户和经营公司的发展,提高服务水平。

3.完善配套政策。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经营组织形式,相对于目前以适应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的法律政策和管理规范,都存在一些“空白点”,需要进一步配套完善。如财政支农的实施方式和扶持对象、农业资源的使用管理方式,以及农业保险等。应从主动适应、积极支持的角度,对现行政策和管理方式作适当的调整,以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快速健康发展。

(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定人、定岗、定经费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搞好土地流转登记管理、指导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并做好督促兑现等日常工作。其次,积极探索建立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要充分运用土地评等定级成果,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市场价格信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确定土地价格标准,成片流转农村土地,最终使土地流转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再次,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生产蔬菜、种植技术、畜牧养殖业技术等培训,搞好劳务输出指导和服务,促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最后,要建立健全协调、调解、信访、仲裁、司法等渠道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土地引发的纠纷问题,为农村土地流转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唐玉萍]

作者:何江华

第2篇:关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省人大常委会一直十分关心、支持“三农”工作,近年来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地方性涉农法规,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涉农议案,加强了对“三农”工作的监督,有力地促进了“三农”工作。这次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情况的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有力促进。下面,我代表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近年来我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关情况。

一、近年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关工作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支持、监督下,各级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两大基本目标,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政策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在遭受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2007年,全省农业增加值1025亿元,比2002年的694亿元增加331亿元,粮油、猪肉和其他农副产品供应均衡稳定;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65元,比2002年的4904元增加3361元,年均增长10%左右。主要抓了以下十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粮油、生猪生产,有效保障主要农产品市场基本供给和价格稳定。粮油、生猪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各级政府从保障民生的高度,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力度,狠抓粮油及生猪等主要“菜篮子”产品的生产,有效稳定粮食产量,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

一是狠抓粮食生产。近年来,各地按照“强化责任、稳定面积,加大投入、保障收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创新机制、增强活力”的要求,突出抓好动员部署、落实任务、政策引导、提高单产、创新机制等五个环节:省政府每年都下发抓好粮食生产的通知,召开春耕生产现场会、电视直播动员会等进行具体部署,落实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今年与各市政府签订了责任书,细化分级考核和奖惩办法,把粮食生产任务层层落实到户到田;各级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粮食生产扶持资金2.4亿元(不包括农田水利、地力培育等),比上年增加近1倍;实施“万村优质高产示范”、“水稻育种攻关计划”,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今年还启动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不断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粮食规模经营和生产环节的合作,实现降本增效。近年来,在粮食价格较低和遭受多次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仍保持在2200万亩和168亿斤以上,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二是狠抓油菜生产。去年,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冬种生产现场会,下发了冬种生产工作意见,出台了油菜直补、良种补贴、机械作业补贴、油菜籽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利用冬闲田发展双低油菜。据统计,今年油菜播种面积达304万亩,比上年增加21万亩,增长7.4%以上。

三是狠抓生猪等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制度,大力扶持发展规模生态养猪,支持优质高效畜牧示范小区(基地)和山区海岛特色畜牧业建设,将规模生态养殖场(小区)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努力解决生猪生产效益低、用地难等问题,有效促进了生猪生产。2007年末,全省生猪存栏125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12万头,累计出栏肉猪1976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28.7%、3.9%。广大养殖户增收明显,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同时,大力发展水产、禽蛋等其他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去年水产品产量达500万吨,比上年增长1.8%;禽蛋总产量60万吨,比上年增长40%以上,市场供应充裕,价格稳定,为丰富居民“菜篮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大力培育农业十大主导产业,有效增强农业竞争力。根据我省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成本高的实际,充分利用区位、资本、技术以及居民消费水平较高的优势,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一是明确农业十大主导产业。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在认真分析产业基础、竞争优势和对农民增收贡献的基础上,确定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大产业为农业主导产业。

二是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省政府组织农口有关部门分产业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和专项政策,整合相关资金予以重点支持。各地按照“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批配套政策、一支实施队伍、一个专家小组”的要求,每个主导产业都建立高效的运行体系。组织实施“强龙兴农”、“兴林富民”,以及以鱼塘、渔船、渔业生产标准化和提高渔民素质为重点的渔业“三化一提高”工程,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开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县强镇评选活动,去年命名了21个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以及88个单项强县、217个强镇,命名省级“兴林富民”示范乡(镇)71个、示范村433个,积极推进“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开发,促进形成农业块状经济。

2007年,十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亩均效益1500元,劳均收入3500元以上。同时也丰富了农产品市场。全省蔬菜、肉类、水果、茶叶产量分别达到1832万吨、180万吨、701万吨、16万吨,比2002年增长3.8%、21.8%、42%、15.9%;林业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373亿元;水产品总产量500万吨,比2002年增长3.6%。

(三)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应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竞争趋势,按照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要求,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合作化程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素质。实行本省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专业类学生享受免缴学费政策,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扶贫助学行动计划”,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免收学杂费。积极支持农业大中专毕业生创办农场和农业企业,加快培养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目前,全省有各类种养大户19.2万户。

二是大力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思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与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省人大常委会率先制定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各地依法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规范化建设,完善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机制。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3233个,从业人员150.2万人,拥有固定资产639.9亿元,带动农户806.2万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141个,社员33.4万,带动农户256.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得到了

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三是积极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大力发展“两头在外”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产品市场。农业引进外资呈现出投资领域多样化、投资项目大型化、外资来源多元化态势。2003-2007年,全省引进农业外资项目1840个,实际到位外资24.9亿美元;2007年全省农副产品出口72.3亿美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3;有1200多家企业、50多万农民在省外承包、建立农产品基地1400多万亩,60多家企业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达1.1亿美元。

四是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培育农产品购销经纪人队伍,搞活农产品流通。到2007年底,全省已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598个,交易额990.8亿元:培育农产品购销专业户8.3万户,从事农产品购销人员18.8万人。全面实施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2003年以来,全省共免收公路通行费3.5亿元。

五是加强农产品公共营销服务。积极搭建农产品营销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展示展销和产品推介活动。连续8年成功举办浙江农业博览会,深受市民和农民的欢迎。通过举办浙江(上海)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组织农产品企业参加国内国际性农业展会等途径,帮助中小型农业企业拓展市场,树立企业和品牌形象。同时还利用农民信箱,首次成功举办了网上农博会,连续开展“六月杨梅红”等一系列产销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

(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科技源头创新和普及应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率先实施农技推广责任制度。2005年以来,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思路,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省财政专项安排1.3亿元资金,妥善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养老、医疗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技推广工作,按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各乡镇落实责任农技员,履行类似“班主任”的职责,覆盖到每一个农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信息等方面难题,并明确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推广经费等具体要求。充分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科技力量,大力发展社会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同时,整合农业科研、推广等单位力量,组建了省农技推广中心以及6个分中心和20个专家组,初步建立起由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和乡镇责任农技员组成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二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认真贯彻自主创新战略,加强科技源头创新,创建了6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实施5个重大农业科技专项以及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快选育、引进、推广一批优质高效新品种,水稻、生猪、家禽良种率达90%以上。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率先开通全省统一的农技110咨询服务电话,促进农技推广到户到田。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6%。

三是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省制定各类农业标准2984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0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1000余万亩,覆盖农户190万余户,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784个,实物总量610万吨。目前,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84个、面积755万亩,467家企业的1010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积极推进农作制度创新,广泛推广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等新型种养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等。

四是大力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在总结完善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2005年起,全面推广应用在互联网上以实名注册、与手机短信相连接为主要特征的浙江农民信箱。不到1年的时间,注册用户突破百万大关,目前已达180万人,在信息发布、产销对接、科技服务、灾害预警、电子政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通过农民信箱这一平台,达成农产品交易14.9亿元,降低营销成本6341万元;通过发送台风、强冷空气、病虫防治等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时指导农民采取减灾措施,挽回经济损失约15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五是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省政府专门召开工作会议,出台政策意见。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大力发展农机产业。强化农机监理,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化农机存量结构,提升农机在粮油及农业主导产业关键生产环节上的应用水平。创新农机补贴机制,率先以“作业券”的形式给予农民农机作业环节补贴,引导农民应用农机具。2007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331万千瓦,是2002年的1.4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50.8%。

(五)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顺应城乡经济加速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特色块状经济,拓展农民±曾收新领域。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二产业收入加速增长,人均工资性收入4092.8元,比上年增长12.3%;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1871元。比上年增长13.2%。

一是做大做强以中心镇为依托的块状经济。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提高块状经济发展质量。2007年,全省产值超亿元的经济区块达600多个,乡镇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增加值7600亿元,实现利润1800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依托块状经济,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2007年实现了32万人的就地就业,增加收入10亿元。

二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创业。2004年以来,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开展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55万人,其中有187万人通过培训实现了转移就业。加强农村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努力使未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农民子女普遍接受6个月至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积极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发挥我省农村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的优势,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态生活功能。省政府先后3次召开现场会进行部署,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观赏鱼产业,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持续发展。目前,全省有休闲观光农业区(点)1138个,从业人员5.2万人,年产值53.6亿元;建设省级以上森林公园99个,年接待游客1700多万人次,年经营收入51.9亿元;观赏鱼产业产值近10亿元。全省农家乐经营户(点)1.47万个,从业人员达8.13万人,比2005年增长5倍多;年营业收入达30.4亿元,增长了3倍多。

(六)大力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三农”发展条件。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强化农业基础、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突出抓好农

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一是组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3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60亿元,完成1181个示范村、10303个整治村的建设。2/3村庄实行了垃圾统一收集。4237个村的生活污水实施了沼气净化治理,年处理生活污水15907万吨,受益农户100多万。创建绿色示范村2664个,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二是继续开展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途径,全省已累计建成标准农田1500万亩。实施“沃土工程”,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改善地力状况。今年,省政府部署开展了标准农田数量和质量调查,并将标准农田地力和基础设施状况分等定级,采取培肥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三是大力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河道整治、千库保安、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等水利工程。5年来,新增农村供水规模208万吨/日,受益人口810多万人;累计整治建设清水河道13400多公里;累计完成水库加固1021座,超额完成五年加固1000座水库的目标任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0万亩,实现农业节水1.2亿方。

四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实施畜禽生态养殖、肥药减量增效控害工程,完成1960个畜禽规模场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生态养殖小区672个。

五是实施生态养殖塘、标准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生态养殖塘44万亩,启动17个重点标准渔港建设。

六是继续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5年来,省级财政共安排8亿多元资金,建成生态公益林2456万亩,补偿标准从每亩8元提高到12元。今年将进一步加大补偿力度,省级财政安排2.5亿元,将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15元。启动了27个县的竹子现代示范区建设,建成林区作业道4000多公里,受益面积近120万亩。“十五”期间,全省活立木蓄积量从1.38亿立方米增加到1.9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59.4%提高到60.5%。

七是开展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通乡通村公路路基路面建设6.28万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达96.2%,客运班车通村率达88.5%。

八是推进“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建设。1212个乡镇开设连锁超市1690个,覆盖面达到100%;有9751个行政村开设10788个便利店,覆盖面37%;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进一步完善,方便农民群众购物。

九是加快农村电气化、信息化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

(七)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有效增强发展活力。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调整、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一是深化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按照中央“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和“存量调结构、增量优方向”的原则,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明确新增财力的2/3用于改善民生,并重点用于农村。2007年各级财政支农支出496亿元,比2003年的179亿元增长了1.8倍。

二是推进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在全国率先开展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五统一”的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镇就业的限制。2007年,全省5万户农村低保家庭获得了就业援助,5.03万劳动力实现了就业。推进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向农民工覆盖,鼓励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建设“民工公寓”,为农民工提供廉租房,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到城镇。杭州、宁波、嘉兴等地还探索建立了农业劳动者养老保险制度。

三是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291万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基本生活保障。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流转土地476.3万亩,约占耕地总承包面积的20%;山林流转面积120万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部署山林延包工作,共发放林权证面积8655万亩,换发林权证426万本,成为全国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的四个先行省份之一。

四是努力减少农民支出。在全面免征农业税的基础上,从今年起,暂停征收集体林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全省林农每年将减少支出1.8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06年秋季开始免除全省中小学生杂费,减少农民支出5.1亿元;出台了浙江籍大中专学生免费就读农业种养类专业政策,今年又把这一政策扩大到了农广校。56.2万户农村低保对象获得了人均96元/月的补助。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普遍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目前已覆盖3000万农民,人均筹资达90元,累计有2416万农民参加了免费健康体检,减少农民医疗支出。

(八)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有效防御自然和病虫灾害。浙江是自然灾害高发区,农业因灾损失巨大。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先,落实责任,科学防灾救灾,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一是抓好防汛防台抗旱。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完善防台防汛等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严格落实责任制和应急措施,及时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近年来,我省先后遭受了“云娜”、“桑美”等多次超强台风的袭击,但由于预防及时,措施科学到位,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沿海、海岛地区的长时间干旱和全省伏季高温干旱中,科学调度水资源,保证了城乡用水需要。在今年初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中,及时动员部署,发布防冻防雪预报和科学抗灾减灾措施,有效减轻了农林渔业损失。

二是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了种子、农药、化肥等储备制度,着力构建强制免疫、流通监管、疫情监测、应急处置和阻断动物疫病向人间传播五道防线,严密防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加强松材线虫病、柑桔黄龙病等防治工作,有效防控外来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三是抓好森林消防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严格落实火灾预防措施,建立了近2万人的专职护林管火员队伍和1400支、40000多人的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森林火灾远程视频预警监控系统,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17170公里。近年来森林火灾年平均发生率为11.68次/10万公顷,年平均受害率0.86‰,控制在省定考核指标内。

四是加强渔业生产安全管理。强化监督管理,排查整治隐患,完善海难互救奖励制度,积极推进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全省渔船渔业生产的事故总次数、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都比2003年有明显下降。

五是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和农房保险。2006年,我省以保护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为出发点,以保大灾、保大户、保主要

品种为重点,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原则,采取“共保经营”和“互保合作”两种方式,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截止2007年底,共有4.59万农户参保,投保金额16.9亿元,参保率达到67%。今年,省政府决定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有农业生产的86个县(市、区),增加保险品种,提高财政补贴标准,省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9000余万元。渔业互保面覆盖到沿海市县和3个内陆县,2007年底支付赔付金3000多万元。从2006年起,在全省开展了政策性农房保险,去年参保户达1025万户,参保率达96%以上。

(九)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有效改善低收入农户生活水平。围绕“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下山脱贫、产业化扶贫、农民培训、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落实职责任务,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一是加快搬迁下山步伐。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梯度推进”的原则和“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以高山远山区域、重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域为重点对象,以整村搬迁为主要形式,以县城、中心镇为主要入迁地,提高补助标准,落实土地指标,有计划、分批次、分层次推进。5年来累计下山搬迁12.5万户、43.8万人。同时,探索建立下山移民的有效运行机制,把退耕还林、土地整理与下山移民工作结合起来,把移民小区建设与城镇居住小区建设结合起来,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可能降低下山移民的安居成本。

二是加快发展山区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生态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名茶名果、高山蔬菜、食草畜禽等特色农业基地,积极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特色产业经营水平。实行省级科技特派员制度,5年来,省向欠发达乡镇派遣科技特派员837名,推广农业新技术1800多项、农业新品种2000多个。积极扶持发展来料加工,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奖励扶持211乡镇来料加工经纪人、专业村。

三是加强结对帮扶。进一步健全政府扶持、区域协作、社会援助的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117个省级单位、133个强县强镇和欠发达乡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扶单位共提供资金1.9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419个,签订区域协作项目3830个,协议金额634亿元,有效促进了区域发展。

(十)大力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有效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按照建设法治浙江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深化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执法机构,加大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建设。在省人大的重视和直接推动下,1997年,率先在全国开展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从省到县都建立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执法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在抓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结合农时季节,开展了“绿剑”、“飞鹰”、“绿盾”、“禁种铲毒”、“护渔”等系列集中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破坏水利设施等违法犯罪活动,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全省立案查处农业违法案件14800多起,查获假劣农业投入品15300吨;查处林业刑事案件2491起,行政案件25194起,打击和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0640人次。收缴财物总价值2735万元;立案查处渔业违法案件1594起,罚款2000多万元,没收违法渔船32艘,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率先开展对市县乡镇党委政府和省市县直属涉农收费部门的年度专项考核,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农民负担监测网络,对农民负担较重、问题突出、涉及农民负担信访较多的地方实行农民负担综合治理,使农民负担从2002年的人均52元下降到目前的3元,呈现出持续减轻的好势头,实现了确保农民负担继续减轻不反弹、涉农负担恶性案(事)件和重大群体性案(事)件不发生、涉及农民负担信访不增加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四个确保”的目标。

二、当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当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既有农业基础薄弱、生产风险较大等客观条件制约,又面临美国次贷危机、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等新问题,也有制度层面上的一些问题。我们初步分析,主要有:

一是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增收的难度加大。从宏观形势看,受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利率上升等因素影响,导致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工业企业效益下降。尤其是农民就业人数比较集中的轻工、纺织、服装、皮鞋等行业运行形势不容乐观,直接影响务工农民收入。同时,由于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和检验检疫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出口受阻或利润下降。从制度层面上看,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农民工社保未覆盖、身份难转换、子女就学难,使其难以稳定就业增收。城乡居民收入差从2002年的2.18扩大到2007年的2.48。

二是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去年以来,尽管生猪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民增收带来了有利机遇。但是,由于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加上农资价格和劳动力工资不断上升,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据测算,今年化肥、农药价格同比上涨在20%-40%左右,农用柴油供应十分紧张,劳动力价格也不同程度上升,预计今年粮食生产亩均成本将增加100多元,基本抵消了粮食扶持政策效应,种粮效益未见明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依然不高。

三是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不高。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农业零碎化、兼业化、副业化、老龄化问题突出,直接导致抛荒等现象的发生,影响农业增产。同时,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加大,农户经营规模难扩大,阻碍了现代农业主体的发展。

四是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我省资源要素比较紧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优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受到影响,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面临很大压力。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设施、交通条件、防疫设施等依然比较薄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今年的雨雪冰冻灾害给我省农林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林业受灾尤为严重,而且其灾害影响仍在持续,部分农户很有可能因灾返贫。

五是要素投入机制不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近年来,各级财政的“三农”投入虽有大幅增加。但相对于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仍显不足。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市场建设等用地难。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农业固定资产投入总体不足。今年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投资4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0.27%。这些,都将影

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三、下阶段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作打算

下阶段,省政府将按照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继续强化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主要农产品均衡稳定供应。在贯彻既定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农业增产增效,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根据我省资源、农业产业基础情况,继续坚持一手抓粮油、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另一手抓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确保群众基本消费需求,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抓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满足群众基本消费需求。针对当前粮食供应趋紧的形势,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市、县行政首长责任制,把基本农田保护、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粮食储备、粮食市场稳定等目标责任层层落实下去。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坚决制止耕地全年抛荒,减少季节性抛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大力发展规模化、合作化、机械化生产,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落实粮食应急加工设施和成品粮油储备,加强与主产省的粮食产销合作,加快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建设,确保粮食稳定供应。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主要农产品产销信息分析预警,加强流通监管,落实生猪、奶牛等扶持政策,确保“菜篮子”产品生产和供给稳定。结合春耕生产,深入开展农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突出抓好竹木清理销售和高效生态林业生产恢复,努力增加产量。

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各地根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选定并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县强镇和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加快发展农业块状经济。

三是创新农作制度和生产模式。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优质的要求,大力发展农牧结合、水旱轮作、生态养殖等新型农作制度和标准化、机械化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肥药减量控害、沼气工程等技术,抓好畜禽规模场排泄物治理,鼓励农民应用商品有机肥,促进农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三农五方”协作机制,完善产学研协作机制。继续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全面落实和完善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实施农技推广项目,提高农技推广效率。

五是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合作社和生产环节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引导土地经营权向现代农业主体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培育知名品牌,增强龙头带动能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合作水平。

六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生产合作、供销合作、金融信用合作“三位一体”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农技110和“农民信箱”等载体,加强技术指导、农产品营销以及公共政策、气象防灾等信息服务。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加快解决农民贷款难、利息高等问题。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培育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强化农产品公共营销服务。

七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围绕确保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努力增加吨粮田面积。加快实施“强塘固房”工程,加强以海塘、水库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千库保安工程”、“百亿水资源保障工程”和“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步推进林区作业道、生态公益林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抓好“百万亩标准鱼塘建设工程”和“标准渔港建设工程”,加快海洋渔业船舶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改善林业、渔业生产条件。

(二)围绕农民创业创新,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认真总结农民创业创新的成功经验,着力拓展农民创业创新的新领域,探索新的机制,构建新的服务体系,健全新的扶持政策,着力优化农民创业创新环境。

一是深入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完善中心镇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和人口集聚。鼓励特色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牌和产业提升,引导更多农村中小企业和家庭工业参与专业化分工协作,大力发展以“一镇一品”、“一乡一业”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新模式。

二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新一轮“干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大力完善农村公路网,抓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农村河道整治、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活和创业创新环境。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指导和管理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水平,培育农家乐产业带,打造农家乐精品集群和精品线路,形成规模品牌效应,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和家庭工业,积极鼓励大中型企业将部分产品或生产环节向家庭扩散和延伸,提高特色块状经济的带动面和辐射面。大力培育和扶持来料加工经纪人、专业村、重点企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深入实施“百万妇女来料加工推进计划”。制定具体措施,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来料加工业和家庭工业成为农民创业创新的有效载体。

四是加强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和服务。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使受训农民成为有特长的创业者和有技能的劳动者。实施“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农村新的创业者。建立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机制。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扶贫助学行动计划”。抓好农民转移就业的全程服务,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围绕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农村改革成果和经验,按照创新强省的要求,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制度。

一是稳步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均衡化,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探索面向农业劳动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医疗。抓好嘉兴、义乌等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农村住宅流转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

改革、流转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政策差异问题;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探索“承包土地换城镇社保”、“宅基地换商品房”等办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推进国有农林渔场改革,加快现代国有农林渔场建设。

三是改革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完善支农补农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小额信用贷款、联户担保以及农房、林权抵押贷款等多种途径,加大信贷投入。完善农业保险机制,扩大保险范围。

四是推进以综合执法为主要方向的农业行政执法制度改革。探索从制度机制上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保护,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探索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健全标识和可追溯制度,形成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导向机制。

(四)围绕全面改善民生,进一步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按照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要求,把低收入群众增收作为全面改善民生的突出问题来抓,启动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

一是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按照“扶贫重心下移到村、扶贫对象明确到户”的要求,将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列为帮扶对象;以市、县(市、区)、乡(镇)为责任主体,进一步落实各级各部门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全面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并建立开展产业开发帮扶、培训就业帮扶、下山搬迁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救助覆盖、区域协作促进、金融服务支持、社会援助关爱等八大行动,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

二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物业经济等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完善村经济合作社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抓好“万村审计”活动,加强对村级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管好用好村级集体资产。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通过项目支持、建立农产品基地等形式,增强村级集体的造血功能。继续增加对经济薄弱村干部误工报酬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补助。

三是进一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惠农政策,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和符合借读条件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借读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所有市县人均筹资水平达到100元以上;所有县(市、区)开展门诊费用报销制度,适当提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增加农民免费健康体检项目,提高经费标准。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

四是继续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格涉农收费监管,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农民增收减支。

(五)围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进一步转变职能和作风。省政府将继续高度重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作,按照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的要求,结合“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各级干部转变作风,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凡是涉及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政策,都要通过有关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必要时以明白卡、明白表等形式张贴在农村人流比较集聚的地方或直接送到农民手上,或通过“农民信箱”短信发布,切实使涉农政策家喻户晓,发挥好政策引导效应。

二是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强化工作责任制,加大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力度。建立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监督制度,及时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并及时改进政策制度设计,降低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政策运行效果。

三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加快转变部门职能和工作作风,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供销社、邮政系统等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也恳请省人大常委会继续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监督指导,共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作者:茅临生

第3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又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工就业和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就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以及农发行信贷支持问题提出一些深层思考。

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关联分析

被调查的15家龙头企业,都是以农产品加工为特色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粮食加工企业3家,分别为河南财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和河南新良粮油加工有限公司;棉纺企业5家,分别为河南雪阳棉纺有限公司、河南银河棉业有限公司、河南优标棉纺有限公司、河南中纺棉业有限公司、河南尉氏纺织有限公司;制药企业2家,分别为河南宛西制药有限公司和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养殖及加工企业5家,分别是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永达食业有限公司、河南源源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雏鹰养殖有限公司、河南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占调查对象的比例分别为20 %、33.3 %、13.34 %和 33.33%,涵盖了食品加工、棉纺、制药、畜牧养殖及加工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1)。

1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和2009年产值、利税、农发行贷款以及带动农民增收情况对比如图1、图2所示:

通过对15家龙头企业的主营产品、资产负债、产值、利税、贷款、用工数量,以及带动方式等八个方面调查,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企业经营实力逐渐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愈加明显

2009年,15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19.74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53.04亿元,增长了80%;实现利税9.67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4.93亿元,增长了156%。与此同时,15家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87.6万户,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38.2万户,增长43.4%。其中,以合同、订单形式直接带动农户58.6万户。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总额达到37.07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61%,户均增长5723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87%。此外,龙头企业吸纳和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4.02万人,与2006年相比增长38%。

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都有新突破

15家龙头企业中,都建有专门的质检机构和质量管理制度,90%以上通过了ISO9000、ISO14000、HACCP、QS体系认证。15家龙头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3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如宛西制药生产的六味地黄丸、源源乳业生产的蒙牛牛奶、银河棉业生产的香君牌棉纱,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

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生产合作社、基地等形式扩大生产,壮大实力。如中原棉业、优标纺织等5家棉纺企业建立棉花生产基地94万亩,涉及农户46万户,实现户均增收1000元。到2009年底,15家龙头企业拥有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家。其中,农业部示范点8家,省级示范点7家,比2006年增长76%。拥有社员和会员23万人,农民社(会)员人均纯收入5340元。

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基本方式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由原来简单的订单关系向合同契约关系、合作制、股份制等现代企业组织形式演进。概括来讲,它们带动农民增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公司+农户”定单型

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定单合同,形成利益联结体,农户按要求生产,企业按合同收购。15家企业中共有3家企业采取这种形式,与7600个农户签订合同,使农户平均增收8300元。如尉氏纺织通过“公司+农户”形式与农户合作种植棉花,公司对农户实行“四提供一回收”,即提供种子、农药、化肥、技术服务,回收全部合格棉花,涉及农户3000户,户均增收2000元。新乡新良粮油加工有限公司是以优质小麦精深加工为主,以中高档食品专用面粉为特色的大型制粉企业,该公司与农民签订收购定单面积50万亩,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发展定单农户10万户,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使农民年均增收3000万元,户均增收300元。

“公司+基地+农户”联结型

公司以租赁的方式取得农民土地直接开办种养基地或示范基地,或者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带动农户建立种植基地。如宛西制药与农户签订30年不变的合作合同,药农在公司的指导和监控下,培育优良品种,合理施肥、用药、灌溉、采收、加工。公司以高于市场价10%~30%回收,带动农民建立山茱萸、地黄、山药、泽泻种植基地98个,年产山茱萸1200吨、地黄2000吨、山药1000吨、泽泻600吨,基地产量能够足量保证5000万瓶六味地黄丸的原材料需求。目前,当地从事中药材种植的农民达到20万人,年收入2~6万元,同时为当地带来3000多个季节性工作岗位,农闲时当地农民在基地打零工,每年也有5000~6000元的收入。

“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带动型

龙头企业通过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将农户与自己紧密联结起来。如河南财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生产高麦芽糖、淀粉、结晶葡萄糖为主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该企业与郸城、淮阳等周边四个县签订定单种植玉米100万亩,涉及农户15万户,农民年均增收5000多万元。

“公司+养殖小区”辐射型

河南华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永达食业有限公司等畜产品养殖加工企业,目前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建立了若干养殖小区,采取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收购等方式,直接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政策性银行支持农民增收的深层思考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是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依据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2010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要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0%,带动农户人均增收860元;到2020年,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70%以上,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300元,农业产业化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25%以上。这充分表明,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战略上讲,就是有效支持农民增收。

加对龙头企业的大支持力度,使其做优做强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河南省为例,目前农发行已支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36家,贷款余额达271.5亿元。支持范围涵盖粮油加工、畜牧养殖及加工、制药、纺织、园艺、水果、林业、茶类、麻类等20多个领域,且在多个领域中,农发行已支持的企业产值占整个行业总产值50%以上。其中:粮食加工占规模以上产能的70%以上;纺织行业占全省纱锭规模的60%以上。但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支持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先,对已支持的成长性强、带动面广、信用度高的黄金客户和优质客户,根据企业综合授信情况和资金需求,保证其正常的流动资金需要。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发放中长期技改贷款等形式,择优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设备改造或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延伸加工链条,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其次,对基本面好、信用记录无劣迹、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因金融危机等原因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要重点搞好客户维护,主动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渡过难关,可视情况给予贷款展期、降低利率、追加贷款等,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再次,对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辐射带动能力强、有发展潜力但尚未纳入农发行支持的骨干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要积极进行营销与培育,加强贷款项目库建设,分行业、分种类、分地区建立省市县贷款项目储备库,有计划地进行支持。

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与做好主体信贷业务有机结合

一是继续做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收购、中央和地方粮棉油肉糖增储、粮棉临时收储、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保证企业收购资金需要。2006~2009年,农发行河南省分行累计投放粮食收购贷款2213.69亿元,年均投放553.42亿元,年均收购粮食455.7亿斤,贷款投放和收购量分别占全国同期总量的57.4%和59%。仅此一项,使全省农民增加收入50多亿元,企业增效60多亿元。

二是根据龙头企业季节性资金需求,积极支持资信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开展季节性原料收购,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为带动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积极支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培育有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专业市场;积极推行现代物流方式,发展期货交易和电子商务等,对“千村百乡”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等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以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

创新金融产品,加强服务功能

一是进一步拓宽支持范围。通过向链条前端延伸,对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系纽带包括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生产基地建设、定单农业等环节的资金需求,在龙头企业或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前提下直接贷款或通过批发转贷方式给予积极支持;对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辐射的专业种植大户开展土地兼并及土地流转等业务也要视情况给予一定支持。

二是创新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依据《物权法》,对以流动资产、山林使用权、经济作物和动产作为抵押、仓单质押,以及以大型超市进场权、网络无形资产等新的物权质押方式,应进行积极探索。

三是完善金融服务手段。进一步优化办理贷款流程,提高办理贷款效率;坚持信贷投入与智能投入并重,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并提供信息咨询、政策指导、行业分析等服务;改进结算手段,在龙头企业客户群体中积极推行网银业务,扩大信用卡使用范围,根据需要适时为企业提供保函、信用证、离柜交易等服务。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建议政府设立“农业风险损失补偿基金”,按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一定比例进行筹措,主要用于补偿龙头企业因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形成的贷款损失,以及对龙头企业进行财政贴息和为开展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提供补贴等。

二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同时,放宽因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形成不良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

三是完善各级担保体系。整顿规范目前的担保市场,有效提高担保企业的担保能力,以降低和分散银行风险。

四是加快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建设步伐。鉴于农业高风险、低收益特点,应抓紧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和再保险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快各类涉农商业性保险机构建设,以转嫁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上的经营风险。

五是实行差别监管。目前,银监部门对政策性银行的监管没有体现出差别监管政策,没有体现出涉农贷款的特殊性要求,不利于政策性银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建议结合实际,制订单独的监管办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作者:田马爽

第4篇: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5:49:9

为了摸清当前农民增收现状、构成与变化趋势,各项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的农民增收问题调查方案,组织技术干部深入进行了入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趋势。

(一)经济资源情况。

1、基本情况。

该村393户,1501人。按文化程度分类:不识字的11人,占0.7%;小学的604人,占40%;初中的525人,占35%;高中以上的361人,占24.1%。按劳力结构分类:总劳力731人,占总人口的48.7%,其中满劳力518人,占劳力总数的71%,男劳力464人,占63.5%。在劳力中受过培训的325人,占总劳力的44.5%,有技术特长的218人,占总劳力的29.8%,在外打工的384人,占劳力总数的52.5%。土地构成分类:全村土地总面积697.6亩,其中耕地498亩,林地199.6亩,在耕地中水田面积441亩,旱地57亩。生活设施建设享受程度:全村通电户390户,占总户数的99.2%;通公路户325户,占总户数的82.7%;通电话121户,占总户数的30.8%。人均纯收构成;全村2003年人均纯收入2350元,2004年村级人均纯收预计2500元。

10户调查汇总,共计42人。其中男25人,女17人,按年龄分0—16岁11人,17—22岁7人,23—40岁7人,41—50岁14人;按文化程度分:不识字的2人,小学20人,初中17人,高中3人。劳力28.5人,其中男劳力20人,劳力中受过培训的2人,在本资料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外打工的18人,占劳力总数的63.2%。

按人平纯收层次划分,人平纯收在1201—1800元的有3户,1801—6500元的有6户,6501元以上的1户。

2、土地总面积10户合计160.5亩,其中耕地46.3亩,林地17.2亩,药材93亩,在耕地中水田29.3亩,旱地4.9亩。

3、物资总价值10户累计419090元,其中房屋价值370400元,家庭耐用品41670元,生产用固定资产900元,存货折款6120元。

养殖业10户中国共产党计养猪20头,户平2头,养鸡62只,户平6.2只。

家庭生活耐用品10户中国共产党计拥有电视机9台,电冰箱2台,洗衣机2台,热水器2台,摩托车2辆,电话机7部,自行车7辆,家具16组。

存货数量调查,10户共计存粮4450公斤,折款5400元;存油料420公斤,折款980元;存药材50公斤,折款250元,其它农产品275公斤,折款160元。

房屋建筑面积1822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995平方米,砖木结构147平方米,土木结构680平方米。

4、金融资产:合计85500元,其中存款9000元,现金6500元,应收外欠款70000元。

5、粮食平衡。当年收入累计22205公斤,其中购入2100公斤,当年支出口粮4770公斤,种粮145公斤,饲料6250公斤,其它7550公斤,年未结余6575公斤。

6、债权债务累计17.1万元,其中债权7万元,债务10.1万元。

(二)种植业结构与效益。

1、种植结构:10户累计2003年全年农作物复种指数188.9亩,其中粮食作物65.3亩,经济作物116.5亩,蔬菜0.6亩,油料5.5亩。

2、经营收入:10户累计经营收入144317元,其中粮食27254元,经济作物114150元,蔬菜1190元,油料1723元。

3、经营支出;10户累计经营支出71081元,其中粮食4394元,经济作物66300元,蔬菜123元,油料244元。

4、净收入。10户累计净收入72460元,其中粮食22464元,经济作物47450元,蔬菜1087元,油料1459元。

每元投入净收3.09元,亩平净收入392元,每工净收27.8元。

(三)家庭纯收入。

1、总收入。10户累计267238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64218万元,工资性收入59820元,转移性收入45000元。

2、纯收入。10户累计189025元,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84105元,工资性纯收入59820元,转移性收入45000元,2003年人平纯收入3685元。

(四)家庭总支出。

累计支出31753元,其中生活消费支出234720元,家庭经营支出72937元,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9000元,税费1368元,其它452元。

(五)家庭纯收预测。

2004年家庭纯收10户累计187271.

4元,其中家庭经营纯收97451.4

元,工资性纯收21820元,转移性纯收68000元。2004年人平纯收预计4458元,较上年3684元增774元,增长21%。

二、制约因素。

1、文化素质较差。抽查10户调查,文盲2人,占抽查样本的4.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37人,占抽查样本的88.1%,高中以上的3人,占7.1%。

2、专业技能人员少。抽查10户中,劳力28.5人,其中受过培训的仅2人,占劳力总数的4.8%,在打工收入当中,基本是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因此打工收入较低。

3、技术含量普遍低。抽查10户中,种植结构调整比较优良,其粮经比为1:1.8,但在经营过程中受市场价格下跌和技术投入跟不上等因素影响,致使家庭收入出现负增长。

4、人口素质相对差。全村1501人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58人,占总人的3.9%。其中弱智人口27人,重病人口31人,这将给平稳增收带来一定的影响。

5、村办企业无发展。调查结果,全村没有突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地,更谈不上有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积累的生产加工企业,固此,农民增收潜力不大。

6、交通通讯条件差。全村393户,通公路的325户,还有68户人家住在偏高偏远的地方,这部分人口因交通条件差而限止了生产发展。通电视信号的仅172户,还有121户不能正常收看电视节目,因此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掌握科技知识。这些因素制约着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增收途径与对策。

10户调查结果,2003年总收入267238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62418元,占总收入的60.8%,转移性收入104820元,占总收入的39.2%。由此可见,其主要增收途径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富余劳力外出务工,不仅学到了技术,挣回了票子,而且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树立和增强了发展市场经济的胆识和气魄,调查实事也充分证明了打工经济在近期内仍然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撑,是农民脱贫致富,改造居住条件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有效捷径。

2、认真做好耕地资源开发。一是要有效利用和开发现有耕地资源,保护基本农田,坚决杜绝滥占滥用耕地;二是要下力抓好耕地利用,杜绝抛蔬、撂荒现象;三是要调整好作物布局,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要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高效益;四是切实抓好旱地农业开发;五是要实现种地养地结合,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耕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实现农民增收水平的稳定提高。

3、认真做好山场资源开发。在山场资源利用上,一是要对25度以上宜退耕地进行退耕还林,重点抓好茶叶、干鲜果、生态林、用材林、药材、魔芋为主的基地建设;二是开发利用草场资源,发展牛、羊畜牧养殖业。

4、认真做好养猪业的发展。调查结果10户中,养猪的20头,养鸡62只,户平纯收入在1600元左右,人平养殖业纯收在380—400元,占年人均纯收的10%以上。可见养殖业对人均纯收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要在养殖业上下大功夫,实现户平4头猪,10只鸡的养殖目标,立争养殖业步入一条良性发展轨道。

第5篇: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 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 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 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较低的工资水平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外,国家出台的一些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实际收益不大,像农村合作医疗,仅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看,同一品牌和剂量的常用药,从定点医疗机构购买的,药价即使扣除报销部分,往往比从药店购买的还贵,因而其最大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医院。

7.农民工地位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在与城镇居民的岗位竞争中多处于弱势,因而农民工多从事脏、累、差且收入低的工作,无固定住房,子女教育无着落,个人生活不方便以及无权享有城市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而且工作很不稳定,甚至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的低收入工资。

三、对策与建议

从上述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1. 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例如在大年陈乡建立水果加工企业,在何坊乡建立蔬菜加工企业,在石庙镇建立桑蚕加工企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2. 整合社会力量,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发放一些农业科普书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回乡任职,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宣传文化阵地。

3. 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进行规模经营,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领域。同时,农业部门加强对集约化经营的技术、资金、信息、机械、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加收入。

4.推进乡村民主建设,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对于村干部选举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对于出现“贿选”现象的村庄,可以在村内设置观察员,监督村里的选举行为,同时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严厉打击“贿选”行为。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村庄,政府应加大对其民主建设的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参加选举。通过上述措施,切实选出高素质的村干部,使其真正发挥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

5.加大师资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使之健康成长。

6.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制度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减轻农民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规范制度体系,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严格执行,使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7.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农民工地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确保农民工劳有所得。 施,切实选出高素质的村干部,使其真正发挥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

5.加大师资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使之健康成长。

6.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制度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减轻农民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规范制度体系,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严格执行,使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7.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农民工地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确保农民工劳有所得。

第6篇:关于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总结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很多,实现农民增收的压力相当大,从我村的实际情况看,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有:

1、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素质难以提高。近年,各级财政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还远远不够。农村教育的落后,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很难提高。一方面造成农民人力资本不足,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收入。另一方面造成封建迷信及不合理消费、投资在农村盛行,大量资金被用于建筑住宅、修墓造坟、人情世故,使农户无钱从事生产投资,开拓新的生产项目。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电力通讯落后等都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阻碍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的推广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从我村的情况看,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从业人数的53%,初中占40%,高中(中专)占6%,大专以上占1%,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低,农民的思想观念依然陈旧,市场经济观念淡薄传统的计划意识较浓,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接收能力低,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的增收。

2、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近年来,我村农业结构调整虽然有了新的起色,但是仍然存在步子不大,力度不够的问题。在调研中,我发现,只有近30%的农户调整了种植业结构,调整面积平均占总面积的5%以下。有的农户虽然调整了结构,但一般几年都没有上新的种植品种,即使上了也大多都是常规农产品。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在品种结构上,名、优、特、稀、珍品种较少,大路农产品较多,难以适应优质、多样、反季节、营养保健、无公害等社会需求;在种植模式上也采用较为传统的模式,土地产出率较低。农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3、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成本过高。目前,由于我村的地理环境有限,村内至今没有深水井,遇到像去年那样的大旱天气只有等着庄稼旱死,农业就严重减产,农民收入就会大幅下降,今年雨水比较大,农民才可以适当收入,完全是“靠天吃饭”。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民对种田缺少积极性。以一亩土地的正常投入产出为例:一亩土地一年产两季,一亩地产小麦200公斤,按每斤0.9元价格计算,折合人民币450元,其中一亩大约需种子30元,磷肥3包90元,农药2瓶20元,机械耕种等约需100元,收割费35元,这样一亩地的成本接近275元,利润微乎其微。如果遇上今年这样的天气可以收回投资成本再余利润,如果遇到像去年那样的天气,几乎没有什么收益。这种经营分散、规模过小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成本过高,技术含量低,在市场上必然缺少竞争力,农民种田很少能赚钱,

有时甚至是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不少农民完全是出于对土地的朴素情感及迫于地方政府不许撂荒而从事农业生产的。

4、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增收渠道单调。目前,我村劳动力总量已达到265人,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68%,而2009年农村收入中,纯农业所占份额仅15%。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的1/3,这就是农民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而有限耕地上的农业劳动总量居高不下,又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原因。前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不少本村剩余劳动力,这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自身也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因此,不仅没有增加吸收新的就业人员,反而一直裁员,致使本就相当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不充分的状况更加恶化。

5、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土地产出率,即依靠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目前农业科技的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缺乏,目前我村的农户种植小麦、双孢菇、苹果、试种植大棚木耳等农产品,没有一个专业科技人员,技术加工得不到正确指导,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自己在种植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因农业科技转化不力,我村农业、畜牧业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新科技项目难以开花结果,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过去的一年,是农民增收幅度最高的一年,也是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在助农增收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增产、多养、劳务开发和减负四大举措来促进增收,大力实施粮食“三百工程”,全县粮食产量达33.6万吨,农民人均增收38元;大力发展短平快项目,全县出栏生猪60多万头,山羊近20万只,农民人均增收138元;大力开发劳务经济,输出劳务17.2万人,创收8.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农民人均增收136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418元,增幅达到20%。但是,冷静分析,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去年惠农政策增收占了很大的比例,还有一次性增收和偶然性增收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粮食价格上涨,农民负担减轻。因而,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增收的基础不牢固。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三农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采取县委常委联系区,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乡镇、各部门联系乡镇的办法,加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和引导力度。在坚持提高

基层干部三农工作能力上狠抓培训,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对全县5300多名村干部、致富能手、专重大户、经营业主进行了专项培训,培训了农业新技术、农村政策法规,提高了基层干部抓农村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经营业主的经营水平。在坚持产业调结构上育特色,围绕水果业、畜禽养殖业、制种业三大特色产业做文章,水果业以锦橙100号为主,锦橙100号四次蝉联国际国内金奖,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达到了1000万株,产果7000万公斤,产值达1.1亿元。我省效益逐步凸现,带动农民增收的势头强劲。畜牧业以发展生猪为主,成功引进外资组建齐祥食品公司、邦农实业有限公司,形成了生猪良繁、饲料、加工、贮藏、销售、保鲜为一体的产业链。特别是邦农实业公司将投资2.2亿元,规模发展DLY优质肉猪,走“公司+示范场+农户”的路子,常年饲养种猪2000多头,DLY肉猪3万头,带动2万农户和100户养殖大户常年饲养DLY肉猪48万头,仅此一项饲养农户年均增收6200多元,只要我们紧紧抓住猪业经济这一产业,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必将实现农民收入的逐步增长,必将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们应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强化“三农”的劲头不能松。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实践证明,要加大农业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丘陵县,需要省政府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同时,各地要立足县情,继续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一种资源来挖掘,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激发和聚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共同破解投入难题。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以工哺农步伐。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要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只有坚持走以工哺农、以工助农、以工促农的路子。近年来,我县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坚持“四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触动产权,百分之百转变机制,百分之百了断职工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决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步到位,改革一次彻底,先后成功改革了10多户企业,盘活存量1.8亿 元,78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2300多人。在改革的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成功组建了10多户规模以上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业,新组建的企业机制新,体制活,发展势头好,达到了改一个企业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四个百分之百”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扶持龙头企业要通过智力扶持、政策扶持、服务扶持“三大举措”,依靠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自观能动性,壮大产业,开拓市场。政策扶持的重点是信贷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前期投资较大,见效周期较长,在建设初期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受质押条件约束,往往难以得到信贷支持。在这个阶段,金融部门应降低信贷“门槛”,对有市场、有信誉、发展前景好的,符合产业政策的龙头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 四是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组建了172家专合组织,做好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性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要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服务,一个重点是进步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真正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广阔的市场连结起来。另一个重点就是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随着乡镇机构改革,撤销了乡镇的“七站八所”,组建了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与县级农业机构脱节,难以发挥作用。充分调动基层服务中心的积极性入手,进一步理顺体制,抓好为农的政策、技术、信息服务,抓好农业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民增收途径的思考及建议近几年,农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都高度重视,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方针政策,千方百计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结合我村的实际,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工作。

1、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优势,调整农业结构。目前,我村要在调整农业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畜牧、种植、养殖上下功夫。调整农业布局就是要以资源为依托,坚持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板块和农业经济带。畜牧业既要抓大型养殖

场等的规模养殖,又要抓千家万户的养殖,扩大优质猪养殖规模。种植业要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比如试种植木耳目前的销量就很好,但是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严重,扩大优质大棚木耳的种植面积和技术投资,大力发展大棚种植。

2、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通过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逐步做到以销定产,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且过于分散,使得我村的农业生产很难根据市场需求作出有效反应。培育龙头企业,拉长农产品的产业链,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名牌农产品,是我村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种植户、养殖户要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要加快农产品销售队伍的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支持各种农民专业运销联合体、合作组织,积极发展经销大户和农民营销

队伍。

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是实现农民增收最现实、最根本的途径。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多数在外打工的人员纷纷返乡,所以积极发展我村的小种植养殖户,使其成为大户,雇佣本村的其余劳力,使剩余劳动力在本村得以解决。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 村道路、教育医疗、电力通讯等,以上各项我村都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为农业生产、农村社会进步、农民素质提高,最终为农民增收提供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科技文化保证。要努力培养一批“会经营、懂技术、讲科学”的新型农民,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总之要为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目前,我村共700口人,其中劳动力中的70%从事农业,农业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不发展,农民收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农民不能增收,购买力就不能提高,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方针就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农村的社会进步就可能停滞,因此,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作为最基层的农村一级村官,我们有责任在尽快消除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寻找对策,以摆脱农民增收缓慢的困境。

第7篇:庄浪县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庄浪县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庄浪县赵墩乡人民政府 陈永福 744600

摘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庄浪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自然条件较差,加之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贫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农民 增收 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庄浪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自然条件较差,加之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贫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我自来庄浪以来,对庄浪农民收入问题展开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县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

根据对全县18个乡镇6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我县农民人均收入为1778.18元,比上年增加119.96元,增长7.23%。其中:全年现金收入1441.30元,比上处增加174.24元,增长13.75%,占纯收入的81.1%;全年实物纯收入336.88元,比上年减少54.28元,下降13.88%,实物收入占纯收入的18.9%。从2007年全年纯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一直处在农民增收的主导地位,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主要表现在:

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工资性纯收入人均1002.66元,比上年增加104.03元,增长11.58%。2007年县上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农村余劳动力输转步伐加快,劳务收入明显增加,全年外出劳务得到的收入人均983.32元,比上年增加96.37元,增长10.86%已经占到农民引入的55.3%,劳务收入带动了工资性收入的稳步增长,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家庭经营收入略减。2007年庄浪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达到662.5元,比上年减少20.42元,下降2.99%。2007年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呈现出一产业收入减少,二三产业收入较快增长的新特点:

1、一产业收入减少。2007年一产业纯收入人均518.26元,比上年减少98.07元,下降15.91%。由于全县受严重干旱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出售产品有后顾之忧,出售粮食及农业副产品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幅度大,导致农业现金收入下降。全年农业人均纯收入439.76元,同比减少104.1元,下降19.14%,而2007年牧业产品价格看好,农民出售牧产品收入较高,从中得到的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农民牧业纯收入人均77.99元,同比增加7.43元,同比增长7.43元,增长10.54%。

2、二产业收入增长较快。 人均增长24.31元,比上年增加19.57元,增长4.1倍,主要是工业服务业和食品加工等工业收入增加。

3、三产业纯收入增幅大。人均为119.94元,比上年增加58.08元,增长93.89%。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和批零贸易收入增幅较大,主要原因是农民思想意识转变,把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中转移,调查资料显示,非农业的收入是农民增加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二、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重点不突出、规模小、效益不明显,农业收入比重偏低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共有耕地92万亩,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洛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光热充足,是种植苹果、桃、梨等优质瓜果蔬菜的适生区,素有“瓜果之乡”之美称。但由于我县农业产业重点不突出、规模小、效益不明显等原因,农业收入在我县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剩余劳动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升潜力大巨大 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县农民的增收。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高中、中专、高职以上文化程度更低,只占到劳动力的7.5%左右。虽然政府采取各种途径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但目前效果还不理想。据农村抽样调查,在外出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占12.5%;没经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87.5%。;另外我县是一个有着40余万农业人口的人口大县,其中劳动力22 万余人,但有输出并创造现金收入的仅11.6万人(次),仅占劳动力总数的36%。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依然偏低。

(三)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没有改观。

市场对农民生产、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理论上讲,市场需求决定了农民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但在实践中,由于农村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渠道不畅,从而导致农民生产落后于市场需求,造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成效不明显。

三、解决农民增收的具体方案

(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抗拒自然灾害、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必须从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农村道路、供电、供水、供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发充分发挥农业潜力

做大做强果品、洋芋、畜牧主导产业,兴办农产品龙头企业,成立农村各类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体系。

一是在果品产业上要抓管理增效益。严格落实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建立县乡领导干部挂牌包抓果园示范区,推行果业技术人员蹲点包抓示范园制度,果业技术人员每人至少承包20亩果园,乡镇科级干部每人承包10亩果园,实行挂牌管理,示范带动果园管理上水平。果业局要外聘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加大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力度,下大决心解决果园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问题。要进一步扩大果园面积,阳川、万泉、朱店、大庄4乡镇各要新建一处2000亩的标准化苹果示范园,南湖、赵墩、卧龙等乡镇也要积极发展苹果园,全县新植果园2万亩,新增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组建庄浪县果品出口创汇公司,实现果品直接出口创汇。

二是在洋芋产业上要稳规模抓提升。各乡镇要以种植“庄薯”品牌洋芋为主,大力发展优质专用薯,全县洋芋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亩。同时通过外引内聚资金,建成一批洋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

三是在畜牧产业上要抓重点求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猪养殖为重点,创建庄浪生猪品牌,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2处规模在500头以上的育肥生猪养殖小区、2—3个规模养殖场,每个行政村平均新增5户养殖大户。农牧局和有关乡镇要全力抓好朱店东街1200头标准化父母代种猪场和南湖寺门、良邑何川等4个标准化养猪场建设,确保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6.7万头,商品猪出栏量突破20万头。要依托整村推进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和秸秆养畜,在10乡11村发展养牛户830户,巩固、扩大以关山和中北部乡镇为主的良种肉牛繁殖群。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输转、就业,加大二三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 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变现能力增强。农民收入中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其中,现金收入比重的高低是衡量收入质量的重要标志。 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非农产业的务工收入已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当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快劳务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宣传引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下大力气搞好劳务输出工作。

二是加强信息收集反馈,促进务工人员有序流动

县、乡劳务工作机构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上网查询、劳务联络处提供、外出务工人员反馈、劳务中介组织介绍、主动外出与用工单位洽谈等途径,广泛搜集劳务要求信息,并及时宣传到广大农户,为务工人员有序流动创造条件。

要建立健全全县剩余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务输出信息库,对已输出人员的姓名、从业地点、工种,要逐人登记,造册管理。对培训储备的各类技能人员,要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能工种等方面逐人建档,定期更新,动态管理。一旦时机成熟,及时提供给劳务基地。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针对全县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

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状况,把加强劳务工技能培训、加大技术型输出作为增加劳务输出、抢占劳务市场的核心来抓。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先培训、后输出”为原则,加强劳务人员实用技术培训和岗前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全县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在对全国、全省劳动力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突出定向培训,真正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就开展什么样的技能培训。要根据输入地的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储备式”培训,每年培训储备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广开劳务输出渠道

积极开拓华北地区劳务基地;进一步巩固扩大西北地区劳务基地,抓好兰州、宁夏、新疆等地劳务基地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和发展新的劳务基地;积极探索境外劳务输出工作途径,努力开发国外劳务市场。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劳务经济稳步发展

县上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劳动保障、人事、农牧、扶贫、财政、教育、建设、民政、科技、司法、统计、团委、妇联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都成立劳务输出服务工作站,由乡(镇)长兼任站长,配备1名副站长和3名工作人员,业务上接受县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办公室指导,全力抓好本乡镇劳务输出工作。各村都要确定劳务输出服务点,由村支书、主任、文书负责此项工作。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在全县形成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劳务工作格局。

(四)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力,保障农民增收

着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为农民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助农增收的作用。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积极探索建立农业担保机构,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民增收。

(五)发展旅游及与旅游业配套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强旅游及与旅游业配套的农家乐等吃、住、行、购、娱服务设施建设,挖掘整理民俗文化产品,开发草编工艺等特色旅游产品,培养导游人员,努力提高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加大宣传推介。借助各种媒体,利用各种节会,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重点要精心组织好第二届旅游宣传推介会暨国家森林公园云崖寺文化旅游节,推出云崖寺和庄浪梯田两大旅游品牌,提高庄浪旅游的知名度,在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上取得大的突破。

总之,我县要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和规模,扩大基地,强化管理,培育品牌,提高效益,进一步加大果品、洋芋、畜牧和劳务等产业的开发力度,加快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过度速度,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农民收入。

第8篇:庄浪县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庄浪县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庄浪县赵墩乡人民政府陈永福744600

摘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庄浪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自然条件较差,加之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贫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庄浪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自然条件较差,加之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贫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我自来庄浪以来,对庄浪农民收入问题展开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县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

根据对全县18个乡镇6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我县农民人均收入为1778.18元,比上年增加119.96元,增长7.23%。其中:全年现金收入1441.30元,比上处增加174.24元,增长13.75%,占纯收入的81.1%;全年实物纯收入336.88元,比上年减少54.28元,下降13.88%,实物收入占纯收入的18.9%。从2007年全年纯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一直处在农民增收的主导地位,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主要表现在:

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工资性纯收入人均1002.66元,比上年增加104.03元,增长11.58%。2007年县上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农村余劳动力输转步伐加快,劳务收入明显增加,全年外出劳务得到的收入人均983.32元,比上年增加96.37元,增长10.86%已经占到农民引入的55.3%,劳务收入带动了工资性收入的稳步增长,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家庭经营收入略减。2007年庄浪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达到662.5元,比上年减少20.42元,下降2.99%。2007年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呈现出一产业收入减少,二三产业收入较快增长的新特点:

1、一产业收入减少。2007年一产业纯收入人均518.26元,比上年减少98.07元,下降15.91%。由于全县受严重干旱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出售产品有后顾之忧,出售粮食及农业副产品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幅度大,导致农业现金收入下降。全年农业人均纯收入439.76元,同比减少104.1元,下降19.14%,而2007年牧业产品价格看好,农民出售牧产品收入较高,从中得到的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农民牧业纯收入人均77.99元,同比增加

7.43元,同比增长7.43元,增长10.54%。

2、二产业收入增长较快。 人均增长24.31元,比上年增加19.57元,增长4.1倍,主要是工业服务业和食品加工等工业收入增加。

3、三产业纯收入增幅大。人均为119.94元,比上年增加58.08元,增长93.89%。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和批零贸易收入增幅较大,主要原因是农民思想意识转变,把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中转移,调查资料显示,非农业的收入是农民增加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二、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重点不突出、规模小、效益不明显,农业收入比重偏低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共有耕地92万亩,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洛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光热充足,是种植苹果、桃、梨等优质瓜果蔬菜的适生区,素有“瓜果之乡”之美称。但由于我县农业产业重点不突出、规模小、效益不明显等原因,农业收入在我县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剩余劳动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升潜力大巨大

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县农民的增收。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高中、中专、高职以上文化程度更低,只占到劳动力的7.5%左右。虽然政府采取各种途径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但目前效果还不理想。据农村抽样调查,在外出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占12.5%;没经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87.5%。;另外我县是一个有着40余万农业人口的人口大县,其中劳动力22 万余人,但有输出并创造现金收入的仅11.6万人(次),仅占劳动力总数的36%。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依然偏低。

(三)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没有改观。

市场对农民生产、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理论上讲,市场需求决定了农民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但在实践中,由于农村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渠道不畅,从而导致农民生产落后于市场需求,造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成效不明显。

三、解决农民增收的具体方案

(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抗拒自然灾害、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必须从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农村道路、供电、供水、供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发充分发挥农业潜力

做大做强果品、洋芋、畜牧主导产业,兴办农产品龙头企业,成立农村各类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体系。

一是在果品产业上要抓管理增效益。严格落实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建立县乡领导干部挂牌包抓果园示范区,推行果业技术人员蹲点包抓示范园制度,果业技术人员每人至少承包20亩果园,乡镇科级干部每人承包10亩果园,实行挂牌管理,示范带动果园管理上水平。果业局要外聘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加大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力度,下大决心解决果园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问题。要进一步扩大果园面积,阳川、万泉、朱店、大庄4乡镇各要新建一处2000亩的标准化苹果示范园,南湖、赵墩、卧龙等乡镇也要积极发展苹果园,全县新植果园2万亩,新增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组建庄浪县果品出口创汇公司,实现果品直接出口创汇。

二是在洋芋产业上要稳规模抓提升。各乡镇要以种植“庄薯”品牌洋芋为主,大力发展优质专用薯,全县洋芋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亩。同时通过外引内聚资金,建成一批洋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

三是在畜牧产业上要抓重点求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猪养殖为重点,创建庄浪生猪品牌,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2处规模在500头以上的育肥生猪养殖小区、2—3个规模养殖场,每个行政村平均新增5户养殖大户。农牧局和有关乡镇要全力抓好朱店东街1200头标准化父母代种猪场和南湖寺门、良邑何川等4个标准化养猪场建设,确保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6.7万头,商品猪出栏量突破20万头。要依托整村推进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和秸秆养畜,在10乡11村发展养牛户830户,巩固、扩大以关山和中北部乡镇为主的良种肉牛繁殖群。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输转、就业,加大二三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

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变现能力增强。农民收入中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其中,现金收入比重的高低是衡量收入质量的重要标志。

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非农产业的务工收入已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当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快劳务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宣传引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下大力气搞好劳务输出工作。

二是加强信息收集反馈,促进务工人员有序流动

县、乡劳务工作机构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上网查询、劳务联络处提供、外出务工人员反馈、劳务中介组织介绍、主动外出与用工单位洽谈等途径,广泛搜集劳务要求信息,并及时宣传到广大农户,为务工人员有序流动创造条件。

要建立健全全县剩余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务输出信息库,对已输出人员的姓名、从业地点、工种,要逐人登记,造册管理。对培训储备的各类技能人员,要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能工种等方面逐人建档,定期更新,动态管理。一旦时机成熟,及时提供给劳务基地。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针对全县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

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状况,把加强劳务工技能培训、加大技术型输出作为增加劳务输出、抢占劳务市场的核心来抓。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先培训、后输出”为原则,加强劳务人员实用技术培训和岗前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全县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在对全国、全省劳动力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突出定向培训,真正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就开展什么样的技能培训。要根据输入地的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储备式”培训,每年培训储备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广开劳务输出渠道

积极开拓华北地区劳务基地;进一步巩固扩大西北地区劳务基地,抓好兰州、宁夏、新疆等地劳务基地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和发展新的劳务基地;积极探索境外劳务输出工作途径,努力开发国外劳务市场。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劳务经济稳步发展

县上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劳动保障、人事、农牧、扶贫、财政、教育、建设、民政、科技、司法、统计、团委、妇联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都成立劳务输出服务工作站,由乡(镇)长兼任站长,配备1名副站长和3名工作人员,业务上接受县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办公室指导,全力抓好本乡镇劳务输出工作。各村都要确定劳务输出服务点,由村支书、主任、文书负责此项工作。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在全县形成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劳务工作格局。

(四)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力,保障农民增收

着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为农民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助农增收的作用。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积极探索建立农业担保机构,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民增收。

(五)发展旅游及与旅游业配套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强旅游及与旅游业配套的农家乐等吃、住、行、购、娱服务设施建设,挖掘整理民俗文化产品,开发草编工艺等特色旅游产品,培养导游人员,努力提高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加大宣传推介。借助各种媒体,利用各种节会,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重点要精心组织好第二届旅游宣传推介会暨国家森林公园云崖寺文化旅游节,推出云崖寺和庄浪梯田两大旅游品牌,提高庄浪旅游的知名度,在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上取得大的突破。

总之,我县要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和规模,扩大基地,强化管理,培育品牌,提高效益,进一步加大果品、洋芋、畜牧和劳务等产业的开发力度,加快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过度速度,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农民收入。

第9篇: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为找准下一步农业结构调整着力点,把握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从5月21日-5月31日,我们农业结构调查组分别对我市的金田、石咀、马皮、木圭、蒙圩、白沙、下湾、大洋、麻垌、罗秀等10个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组通过听汇报、看现场、解剖典型、走访企业、了解农户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初步总结出近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我市农业结构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决策,按照“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畜牧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工作思想,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减劣调优的调整目标,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得到了初步缓解,农民收入有所增加。

(一)、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成绩

1、农业结构调整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广泛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业结构调整,把农业结构调作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的措施去抓,因地制地开展农业结构调整。

金田镇紧紧抓住本镇经济支柱的淮山做文章,采取三条针对性措施:一是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发展淮山深加工,促进淮山增值。镇政府3月底参加了上海环太平洋商贸洽谈会,分别与美国、新西兰的一家公司签订了淮山无硫脱水加工和深加工项目意向书;二是由镇政府牵头,到工商部门注册“金田牌”淮山商标,下一步将依据商标的有关法律法规,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淮山打假活动,以提高金田淮山的品质和知名度,带动整个金 田淮山市场价格的提升;三是大力开展淮山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的革新,全面提高金田淮山的单位面积产量。

白沙镇围绕市委、市政府“3+3”工程开展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一条蔗、一头猪、一条鱼和一片林”上做文章,首先是稳定和发展甘蔗这一支柱产业,其次是提升畜牧水产养殖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巩固和发展畜牧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发展二无杂母猪和优质水产鱼类养殖,三是发展种植速丰桉。全镇今(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年甘蔗面积达到了1.52万亩;发展母猪6000多头(其中二元杂4000多头),年产仔猪20万头以上;速丰桉生产也由原来的2000亩发展到5000亩。

下湾镇农业结构调整中,做好山上、平原两篇文章,山区村屯重点发展果树生产,沿江平原重点抓好蔬菜和畜牧业生产。特别是以下湾村为中心,引进广东鹏生蔬菜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去年冬种种下法国荷兰豆500多亩,小甘兰、大白菜、小椰菜等约50亩,另外种植毛节瓜、大肉苦瓜250亩。其中荷兰豆平均亩产400公斤,总产值26万元,平均投入180元,净收340元;毛节瓜平均亩产4000-5000公斤,平均单价0.2元/公斤,产值800-1000元;苦瓜平均亩产2000-3000公斤,平均单价0.7元/公斤,亩产值1400-2100元。目前蔬菜基地已扩大到贝团、龙岭等村,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麻垌镇在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重点抓好荔枝的流通工作,确保今年荔枝增产农民增收。采取四条措施促进流通:一是开支3万元在交通区扭地带的桂平大转盘,建立100平方米的荔枝广告牌;二是通过网上广泛发布麻垌荔枝供求信息,开展招商引客工作;三是在中央二台经济频道刊登介绍麻垌荔枝信息;四是镇政府计划在6月上旬初组织100多人的老板经纪人队伍到区外跑市场,宣传麻垌荔枝。这些具体措施,必将加快 麻垌镇荔枝流通步伐。

2、优质谷推广取得新突破,农民收入明显增长。2000年全市推广优质谷面积48.71万亩,2001年优质谷面积达到了84.195万亩,比上年增加35.485万亩,优质谷覆盖率由原来的36.97%提高到67.56%,提高了30个百分点。优质谷比一般稻谷每50公斤增收15~20元,亩增收60~80元,全市推广优质谷这一项,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

3、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获得较大发展,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针对我市特色经济作物有品牌无规格,相对效益虽高,但对农业整体经济拉动不大的特点,我市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上,变无规模为有规模,小规模为大规模,逐步形成规模化、基地化生产。为了解决特色经济作物规模种植问题,全市共调减了7万多亩水田用于改种扩种如甘蔗、淮山、粉葛、荔浦芋、瓜菜等经济作物,逐步形成了以白沙为中心的西区糖料蔗生产基地,以金田为中心的淮山生产基地,以寻旺、蒙圩为重点的蔬菜生产基地,以麻垌、南梧二级公路沿线乡镇为中心的荔枝、龙眼生产基地,以大湾为中心的速丰林生产基地等。

4、畜牧水产和特种养殖业形成新格局,畜牧水产业比重增大。在畜牧水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以实施生猪品改的“三三一”工程,推广二元杂母猪饲养,发展三元杂仔猪生产和瘦肉型猪生产,积极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养猪,推广普及科学饲养技术,使养殖业跃上了新台阶。2001年全市出栏肉猪82.4万头,同比增长2.94%,存栏59.57万,同比下降1.82%,其中瘦肉型猪出栏39.4万头,占肉猪出栏的47.81%,同比坟长11.3%。在家禽方面在抓好“三黄鸡”传统家禽养殖的同时,发展狮头鹅等草食型动物。2001年全市家禽出栏826.8万羽,增长1.66%,家禽存栏575.14万羽,增长0.37%,其中三黄鸡出栏480万羽,增长11.62%。野猪、果子狸等特种养殖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畜牧局寻旺特种野猪试验场通过技术攻关,攻克了野公猪人工采精技术难关,为大 规模工厂化养殖特种野猪提供了广阔前景。水产养殖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产值及全市渔业科技含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市在抓好“四大家鱼”传统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种名贵渔类的养殖,特别是以黄沙鳖、七星鱼等特种经济鱼类的养殖有了较大发展。2001年全市水产放养面积92230亩,渔业产量35680吨,产值2.4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和9.7%。其中黄沙鳖400亩、土塘角鱼1500亩,七星鱼200亩,全市名优经济鱼类放养面积1.26万元,近2.1万户,产值1.1亿元。

畜牧水产业成为了继种植业之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2001年畜牧业总产值达5.02亿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3.7%,占农业总产值的32%,全市畜牧业使农民人均新增加纯收入32元;2001年水产养殖业总产值2.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8%,水产养殖业使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达到了8.6元。畜牧水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7.8%,占了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5、“吨粮田”、“万元田”和“吨糖田”的“三田”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发展高效农业树立了样板。2001年全市实施“三田”面积35.5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其中“吨粮田”面积30.2万亩,比上年增加10.2万亩;实施“万元田”4.3万亩,比上年增加2.8万亩。在万元田建设中,引进和筛选了一批效益较好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金田、江口等乡镇的“丝瓜+沙姜+淮山”、“豆角+沙姜+淮山”,蒙圩镇的“西瓜+西瓜+冬菜”、“椒+稻+菜”,寻旺的全年种菜等模式亩产值都在万元左右。

6、名特优林果开发取得较大的突破。2000年以来我市抓住冻后果树嫁接的契机,大力推广大果石硖、白露、储良、妃子笑、糯米糍等优质品种,高接换种4.8万亩,同时新植名优水果3.5万亩,使我市果树品种的良种率有了较大提高。全市水果面积达到了44.8万亩,投产面积26万亩。其中荔枝22.1万亩,投产面积达到了14.7万亩;龙 眼16.3万亩,投产面积6.5万亩;其它水果6.4万亩,投产面积4.8万亩。2001年全市水果总产达到了3.78万吨。今年预计超过5万吨(其中荔枝3.5万吨,龙眼1万吨)。

(二)我市农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1、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

短期调整与长期调整相兼顾、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使得我市农业结构由粮油主导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农民增收目标,采取“压粮扩经”、“压常规扩优质”、“抓新抓特”等措施,粮经比、粮饲比以及多种经营在大农业中的份额等多层次结构趋于合理。2001年,粮食与经济作物(含其它农作物,但不包括水果)的比例达到了1.76:1。

多种经营占比不断提升。金田镇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例达到了1:1。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内部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全市实施了生猪改良“331”工程、水产养殖“3211”工程,使畜牧水产养殖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2001年在继续抓好白沙镇二元杂母猪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按照集中连片、区域推进、辐射吸引的原则,把油麻、罗秀、金田、垌心等乡镇作为推广二元杂母猪重点乡镇,通过抓重点,建基地,形成了油麻、白沙、罗秀三个超2000头二元杂母猪的示范乡镇。

2、产品趋于优质化

农副产品已由单纯产量型转向优质高效型,基本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全市大宗农产品品质逐步调优。在水稻中,良种普及率达到了95%以上,优质率早稻达到55.12%,晚稻达到了80%以上,以西山油占、桂香占、桂小占为主的优质谷品种推广逐年增加。蔬菜、瓜果及其它经济作物品种不断推陈出新。下湾镇发展无公害蔬菜,引进国外先蔬菜良种,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竟争力;石咀镇利开农业高新示范园,引进名贵蔬菜品种和优质提子种植,其种植的蔬菜成为南百超市桂平分店的主要鲜菜供 应商。

在畜禽生产上,生猪向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方向发展,二元母猪占比例不断上升,特种养殖出现了新的热潮,特种野猪、黄沙鳖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

3、农业生产大格局基本形成。

全市种植业格局有了新的变化,“三带两基地”有了新的发展,全市基本形成了“南荔北园东西蔗”的种植业格局。新的基地不断增加,比较突出的有:以南木、江口、石咀、白沙、下湾、寻旺乡镇为主的10万亩优质谷生产基地;以白沙、厚六为龙头的甘蔗生产基地;以金田为中心的淮山生产基地;以蒙圩、白沙为中心的万亩冬椒生产基地;以下湾为中基础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上,加强资金、劳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注重规模、特色和品牌,努力实现建一个基地、树一个名牌、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4、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经济作人不断涌现。

调查表明,由于经济和技术利益的趋动,我市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增多,出现了水果协会、荔枝协会、龙眼协会、养蚕协会等等的民间生产流通协会组织10多个。据初步了解,承包100亩以上的林果农场主达100多人,承包种植100亩以上的承包人也有20-30人。在养殖方面,全市养殖母猪超过百头以上的猪场达到了七家。如木圭镇的徐立日开办猪场,饲养二杂母猪发展三元杂仔猪生产,目前母猪饲养量达到了318头,年出栏三元杂仔猪7000多头,产值超过200万元,三元杂仔源源不断畅销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金田镇黄泽全培育三元杂仔猪450头,大洋镇覃建树承包大洋供销社猪场,发展二元杂母猪198头(其中盛产母猪98头),年出栏三元杂仔猪超过1000头;木圭镇四德黄沙鳖养殖场,商品鳖饲养量超过1万头,产值超过360万元;西山镇长安村岭口屯队干部何烘佳、黄石枢、何延艺带头饲养三黄鸡,在他们的带动下2001年全屯72 户农民养鸡10万羽,仅养三黄鸡人均增收达800多元,使长安村成了小有名气的养鸡专业村。石龙石排综合养殖场有83个养鸭专业户,利用渔塘搞立体养殖,每户养鸭3000-5000只蛋鸭,每日平均有25万只鸭产蛋,日产值4.68万元,在这些专业户带动下,石龙、白沙、蒙圩等乡镇的农民跟着干,形成凡有鱼塘必有鸭的养殖结构新景象。

5、 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正在提高。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商品市场大潮的熏蒸下,我市农部的商品意识、市场意有所增强,各类农民经纪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活跃于田头及各大中城市农贸市场,为提高我市农副产品商品率力下汗马功劳。据调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商品率较高的金田镇,各类经纪人有1000多人,其中仅在广州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长期驻扎的就有300多人。麻垌镇从事荔枝中介的经纪人达300多人,在荔枝盛产期,参与荔枝购销流通的各类经纪人达2000多人。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共有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4809个,其中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上的流通组织856个,营销人员24608人,交易量29.74万吨,交易额28652万元。

6、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重要的渠道。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市外出务工的人员为17591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以上,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25%,全市每10人中平均有一个是外出务工的。外出务工人员不仅学到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为桂平市带来了巨大财富,据统计,2001年全市外出务工总收入52700万元,人均达3000元。

二、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调查,我们深感这场调整任重道远,有许多新的课题亟待研究,也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迅速得到解决和克服。比较突出的障碍因素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一些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修建的,目前已超期服役和老化,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从而阻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我们在调查过程中看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仅大大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而且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靠天吃饭”还是我市大部分地区农业的根本现状。今年蒙圩官桥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将全村4000多亩水田的2000亩改种辣椒,但由于生产条件太恶劣,有近1000亩没有旱涝保障措施,导致辣椒的商品率很低,虽然种出了产品,但产量低,成不了商品,农民仍然得不到应得的收入。

2、资金不足,财政投入少。形不成较大的规模生产和加工销售,没有充分发挥名牌产品优势。如桂平市的优质米曾扬名海内外,荔枝、龙眼。蔬菜等也有一批比较优质的名牌品种,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加工形不成规模,没有发挥出名牌效应。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对科技的投入更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商品不高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今年我市的辣椒科技含量明显低过钦州、广东雷州半岛一带的辣椒,商品率和价格一般都比外地的低一至两个档次。我市金田淮山生产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因此产量很低,效益不高,成为障碍淮山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3、农业服务体系受到严重挑战。我市机构改革前,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干部职工人数为841人(其中种植370人、畜牧226人、渔业6人、农机239人)仅国家定编人数891人的94.39%,其中县级276人,乡镇级565人。机构改革后,乡镇级多的12人,少的8人,平均10人左右,全市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大约290人,占改前乡镇人数的51.32%,精简率达到了50%。在种植业中,机构改革前乡镇农技干部206人,平均每个乡镇7人,平均每万亩耕地有乡镇农业技术干部1.98人,机构改革后大约137人,平均每个乡镇4.7人,平均每万亩耕1.31人。机构改革后,农业技术 服务体系得不到及时理顺,服务网络出现了“线断、网破”的境地,以畜牧兽医为例,这次机构改革,将乡镇兽医站(人、财、物)全部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形成上下脱节,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下属单位,乡镇兽医站没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市畜牧主管部门有什么大小事均要通过政府、乡镇政府去传达贯彻实施,人为地增设了诸多环节,不利于管理,不利于推广科学饲养技术,更不利于畜禽的防疫、检疫工作。我们到过的乡镇都普遍反映,现在乡镇兽医站只有2个人,小的乡镇只有一个人,不要讲防疫、检疫和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就是连每天对上市的仔猪、肉猪检疫收费都忙不过来,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而且会使畜牧业出现大衰退,最终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和整个桂平经济的发展。种植、渔业、农机等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市乡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有不少乡镇农技人员的基本生活待遇都难以保证,为此不少基层农技人员忙于各类经营,而忽略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以2001年为例,全市乡镇农技站225人在职人员,财政总拨款为1209923元,人均人头经费5062元,占应拨款的62%左右,若扣除人均1000元/年的养老保险金,人均经费4062元/年,平均338.5元/人.月,工资之低是其它行业少见的,真可谓是“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在畜牧业中,这个问题也十分突出,1994年前市财政不仅不要市畜牧局上交调节金,而且每年还拨出专款支持畜牧业的发展,1994年以后每年都要上交调节金,少的每年几十万元,多的去年达到了130万元。农业局几年来每年也接到财政局上交10多万元调节金的任务,这种经费倒贴的不正常现象极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

4、缺乏龙头带动,生产规模小。农业结构调整就是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形成一个长产业链,龙头企业就是它的火车头,龙头企业水平越高、规模越好,其牵动力就越强, 规模就越大,结构调整的成就就越好,调整的步伐就越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也是现代农业前进的方向。我市涉农龙头企业屈指可数,除粮油贸易公司,桂平糖厂,桂平食品总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外,其它加工型涉农龙头企业更少,由于缺乏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使农产品生产形不成规模,市场没有保障,这种缺馅严重制约了桂平市农业结构的开展。

5、市场信息环节十分薄弱。农业产业链被割裂、信息不通、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城乡分隔、多部门“条条”管理体制等,严重阻碍了农业结构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多数农民是渴望得到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农民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形成“技术缺乏不敢调,信息不灵不会调,观念陈旧不想调”的现象比较普遍,少部份农民虽然开展了结构调整,但往往是跟帮学样照搬别人的套路,往往是一轰而上,市场俏是缺,市场饱时改,产品往往不得价。这种单家独户创市场,影响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仍至整个农业的发展。

6、土地权属不够明确,土地纠纷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土地权属遗留问题十分突出,土地使用权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

7、农民科技素质、商品质量意识有待提高。我市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科技素质不高。全市每年外出务工的近20万劳力,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剩下在家务农的都是386170部队(妇少老弱人员)居多,这些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差,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大,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因品质不高而没有市场。我市几个传统品牌的蔬菜,很难销到大中城市,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形不成规模,同时农民不太注意产品质量,污染物或者有害物质超标,而难登入城市的大雅之堂。我市的肉猪销售曾在广东、海南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生 猪品改进展不快,商品猪都是些大肥猪为主,目前仅免强还可以销往海南,广东市场已经没有销路。畜牧部门曾经到广东一带考察,仅广州天河屠宰场一天就要屠宰3000多头肉猪,以前桂平肉猪在这里有一定份额,而现在根本无法见到桂平产的肉猪进入这个市场了。可以讲我们的生猪市场越来越狭,若再不加快生猪的品改步伐,我们失去不仅是市场,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民心,失去了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三、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建议措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我们自已跟自的过去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区全国先进地区比,我们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因此,奔起直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后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乃至整个农业的唯一出路。通过认真调整分析,我们调整组认为,加快桂平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根据我市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我市的地方特长,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加快发展。

(一)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我们认为,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突破三大难题,简单地讲就是要找到调整的“卖点”,瞄准调整的“亮点”,把握调整的“重点”。

1、寻找调整的“卖点”。

农业发展这么快,为什么农民富不起来?原因很简单,产品没有变成货币。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如同遭受一场灾难”。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强调增加食物总量,忽视食物质量,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格,它就不能变成较多的财富,农民怎么发得了、富得快。农产品“卖难”的出现,既有生产的不适应,也有市场的不适应。往往是人们想买的东西买不到,农民欲卖的东西又卖不掉;国外需要的,国内无货源;国内积压的,国外又不要,如此等等。可见,寻找调整的“卖点”,就是开拓农产品 市场,突破“卖难”的困境。过去搞自给农业,只有先把生产抓起来,才有东西吃饱肚子。如今大量农产品“卖难”,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各地不得不选择“先市场、后生产”的新思路。过去农业生产路子是:资源—生产—自给。现在要走出一条:市场—资源—生产—市场的新路子。农产品从短缺到丰盛,从内销到外销,在各地都有一个由产品和市场构成的动力源。根据市场趋势开发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根据市场变化摒弃产品,这就是农业开发的“法宝”。实践证明:哪里市场组织得好,那里的农业就振兴,哪里的市场销量大,那里生产就上得快,农民收入就增加多。农业结构调整的最终出路,就在于能为农产品找到市场。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卖好价格才是真功夫。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引导农民参与流通,这也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紧迫工作

寻找调整的“卖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抓信息。信息是打开市场的“钥匙”。只有捕捉可行的信息,才能把握市场忽冷忽热的“寒暑表”。农民对外交流少,市场信息渠道窄,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善的变化,在调整中感到无所适从,渴望能够及时得到信息指导。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所处的层次高、手段先进、信息渠道广的优势,广泛搜集市场信息,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为农民提供准确可行的信息,为农产品找到更多更广的“卖点”。

2、瞄准调整的“亮点”

找到了“卖点”,就能拉动“亮点”的发展。“亮点”是什么?三个字。首先是突出一个“优”字。要求优化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生产结构、内部品种结构和优化产品的品质结构,提高产品优质率。其次,是注重一个“高”字。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率,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第三,着眼一个“强”字。调优调高,就是为了增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的农业经济实力,从而提高农 业整体素质。这三个字告诉我们,调整农业结构,要面向国内外大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这三个字的运用,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尊重群众意愿,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从当前情况看,经济作物产品“卖难”,已经大大超过“卖粮难”,如果我们在调整时不去认真调查市场需求,片面追求那么一点特产税,一再盲目发展“卖难”的经济作物产品,那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卖难”困境。对于那些销路不好的产品,进行更新,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国内外大市场销路好的农产品。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农民挽回一部分经济损失,而且使经济作物和果蔬生产调整提高一个档次。因此,调整必须在“优、高、强”三个字上大做文章。一方面注重引进市外、省外甚至国外的优良新品种,采用新的栽培方法,发展高价值的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产品;另一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大抓果、茶、菜、药材等等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营销等产后环节服务,以及传统和特种养殖业发展。这不仅解决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卖得出、卖得好”的选择。这就是以产后来引导、推动产前、产中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把经济作物结构调到“优、高、强”的的层次上,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我们的农业结构调整就大有希望了。

当前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的新形势,不仅需要我们拿出过硬的拳头产品,而且需要我们拿出来的拳头产品有一定的批量,有一定的规模,它要求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都能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农业的升级。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调整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搞的。市场是动态的,发展也是变化的,因而没有一劳永逸的调整,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调整。因此,当前农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瞄准“优、高、强”这个远大的目标,从而使农业结构取得更大的成效,农民获得更多 的增收。

3、把握调整的“重点”。

农业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要使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我们必须把握的“重点”。我们农业的“重点”究竟在哪里?经过调查论证,我们认为“重点”还是“种—养—加”。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因此,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路上,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思路放宽一点,层次放高一点。

(二)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

1、尽快制订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要充分利用“入世”机遇和当前主要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制订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根据桂平的实际情况,其调整和优化的战思想是:以市埸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改良品质为重点,依靠科技、优化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稳定基本政策,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建设“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畜牧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达到“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

2、突出优势产业,扩大优势品种。

(1)、种植业。

①在粮食生产上要调减与市埸需求不相适应的劣质早籼稻面积,将部份高坑田、水尾田、望天田改种玉米及其它经济作物。总的要求是“高田走旱路、低田走水路、连片走新路”的思路进行调整。早稻66万亩,可调减至60-62万亩,把调减出来的面积,发展高产饲料玉米或经济作物。加大优质谷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稻面积,提高优质稻比例, 力争在3-5年内使全市稻米品质有一个根本性改变。扩大加工能力,改进包装,扩大出口,使优质稻生产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化经营。

②油料作物适度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花生面积由99年的16万亩,调至18-20万亩。

③经济作物要在巩固传统名牌品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新品种,开展立体种植,打时间差、空间差。

A.甘蔗生产。要集中优势,优化布局,建设“吨糖田”,提高糖分含量。甘蔗生产主要在白沙、厚

六、大湾、下湾、蒙圩、石龙等西区及部分南区乡镇发展,形成具有优势的糖料蔗生产基地,大力推广高产、高糖的新台糖22和桂糖22等优良品种。

B.水果生产。一是抓好荔枝、龙眼大宗水果发展的同时,引进和发展名优稀水果品种,适当发展时令小水果;二是全面实施品种改良,提高水果的优质率。加快实施荔枝、龙眼高接换种和新植名特优水果步伐。特别是要正确搭配好荔枝、龙眼早、中、迟品种,防止因品种单一而导致熟期过于集中,造成运输、销售上的压力,力争在今后3—5年内使桂平市水果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C.蔬菜生产。要围绕冬菜和反季节蔬菜两大特色优化品种布局。全年种菜面积要稳定在30万亩以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适宜什么,发展什么,不搞一刀切。要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基础设建设,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做强做大下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紫荆野生菜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增加农产品的高附加值。 D.其它经济作物

我市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很多,如金田的淮山,油麻的玉桂,下湾芹菜,蒙圩西红柿、辣椒,寻旺的苦麦菜等等,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应注意做好引导、确保质量。还有烤烟、黄红麻、西山茶等,应根据市埸的需求,按计划发展。应对桂平的地方优势 品进行开发立项,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和招商工作,使地方品牌更好地打出市门、国门。与此同时抓好“万元田”建设,前几年我市各地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成功模式,如:市农科所、蒙圩、罗播等乡镇的“西瓜-西瓜-冬菜”模式,寻旺福寿村的“稻-稻-菜”模式,金田镇的“稻-淮山+菜”、“果园+养殖”等模式,产值接近或超过了万元,应大胆探索和发展。

(2)、畜牧业。

重点抓好瘦肉型生猪品种改良和草食性畜禽的养殖。生猪品改继续实施好“三三一”工程,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巩固此前取得的品改成果,在做好政策引导、对罗秀、木圭、木乐、白沙、厚六等边远交界地区实行税费优惠灵活政策,加大技术推广普及力度的同时,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优势办好2-3个乡镇3-5个村的集约化生猪品改工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从次资金上、技术上扶持和扩大经济能人、养殖专业的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以带动整个桂平养殖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抓好草食性畜禽养殖和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引进优良品种,进一步抓好疫病的防治工作。

(3)、水产养殖业。

重点抓好名贵渔类的引进和示范养殖工作,大力推广小水泥池高密度养殖、多品种混养、综合性立体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传统优势,在抓好传统四大家鱼养殖基础上,抓好黄沙鳖、土塘角以及其它有市场、有销路的名贵鱼类和水产品的养殖,以适应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

3、抓好区域布局的优化。

以城区为中心,将全市划分为东南西北区,各区突出重点。

①东区的寻旺、社坡等乡镇除继续发挥桂平粮食主产区优质谷生产基地优势外,还应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如寻旺福寿的的苦麦菜、大玉菜,社坡的马铃薯等优势品种。大 力发展以社坡为中心的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传统的腐竹加工业,以此带动本镇及邻近乡镇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以社坡镇为中心的腐竹加工业,高峰时参与腐竹加工业的有10100户,为加工腐竹生产服务的黄豆、煤炭、运输、塑料包装厂、纸箱厂、收购部等530多个店(户),从业人员2500多人。全镇腐竹产值24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68%。腐竹加工后还可利用豆渣养猪。每年社坡镇养猪超过10万头,养猪业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51.8%。社坡腐竹加带动了当地及邻近乡镇黄豆、煤炭、运输、包装等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现实的收入,并为减轻就业压力作出了贡献。

②南区主要是以麻垌、罗播、大洋、大湾、木根、社步、油麻等乡镇为中心,发展以荔枝为主导产品,八角、玉桂、烤烟等为辅助产品的林果业。

③西区要抓好南梧公路沿线“吨粮田”示范带建设。石咀、石龙、蒙圩、白沙、厚禄等乡镇要发展以龙眼为主导产品的林果业。

④北区除发展适合当地气候的龙眼种植外,还要以金田为中心,发展有规模的淮山种植。

4、加强领导,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①抓观念更新。“农民愿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值钱就种什么”,不等于撒手不管。既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又要积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既要更新上层领导干部的观念,又要更新基层干部的观念。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上,要从过去的只注重抓催耕催种转到抓信息、抓科技、抓流通、抓服务上来;从催粮收款为主转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来;从围着田埂转,转到围着市场转,切实为农民解决“怎么卖、卖个好价钱”的问题。

②抓基地规模。立足大市场、大流通,调整农业结构,改变了过去那种“有传统,无 规模”的状况,真正形成商品生产基地,使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抓好优质稻基地,淮山基地,黄麻基地,蔬菜基地以及林果业的“三带两基地”建设。在养殖业上,抓好以瘦肉型猪、三黄鸡以及水产新品种养殖的基地建设,在巩固的基础上,扩大基地规模,提高效益。

③抓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结构调整的基础,要做好以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④抓龙头带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加强龙头加工销售企业建设与发展。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基地,使农业经济转变到以市场为纽带的规模化生产、区域化经营的新领域,形成“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创出“小商品、大市场,小品种、大产业,小农户、大基地,小投入、大效益”的农业经济特色。

⑤抓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在当前机构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农技人员的分流、转岗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本稳定,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技术到位率;二是强化技术培训指导。要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送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活动,达到每户有一人以上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适用技术。使各项新技术及时传送到位;三是灵活开展示范样板。使群众有得看,有样学。

⑥抓搞活流通。一是成立销售机构,帮助农民搞好农产品销售工作;二是建立批发交易市场。依靠批发交易市场,组织大集大散、大吞大吐;三是设立外销窗口。乡、镇、村主动出击,抢占外地市场,到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门面、摊位,建立固定销售渠道;四是组建农民销售大军。通过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抓销售,引导农民参与流通;五是建立绿色通道,取缔各类关卡,创造良好的农产品流通环境,确保农产品运销一路绿灯,让农产品顺利走进大城市、闯进大市场。要积极探索路子,走“订单农业”、“合同 农业”之路。六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尽快完善全市农业信息网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埸信息网。

⑦切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完善投入机制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前提下,利用项目资金和国家的特殊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

⑧切实加强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农业新形势新特点,把握机遇,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摆到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部署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支持和关心这项工作。

5、抓好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大力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文化、科技水平非常重要。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每户有一名技术“明白人”,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6、加强农业的法制建设以及监督管理工作,引导和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上一篇:必修2伴性遗传导学案下一篇:项目测量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