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听课评语

2022-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幼儿教师听课评语

听课、评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摘要】对于很多英语教师来说听评课是促进其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听评课是教学组织、课堂管理的沟通学习平台,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常用方式,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文中介绍了听评课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教师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听评课效果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听评课;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分项优秀教学资源,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创新,很多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活动十分重视,其中听评课是最基本的教学研究模式,很多学校规定了每学期听评课的次数,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听评课活动中。但是调查发现目前听评课活动中存在授课作秀严重,学生活动质量较差,课程评议空泛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听评课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听评课的价值。

1听评课对于教师成长提高的重要性

1.1听评课是基本的课题研究模式

听课要听以下方面:学生学习维度、教师教学维度、课程性质维度、课堂文化氛围等。所以,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最好场所,教学要素丰富。在听课中要研究这些教学要素寻找教学规律,通过听课可以收集有效的教学资料,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提高,完善教学模式。

1.2听课、评课、议课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听课作为教研项目常用作教师培训的手段,特别是实习教师在听课时可吸收老教师的经验,学习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对新教师听课可以找出其教学中的不足,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方式。其次,听课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是不断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1]。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听自己的课,了解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倾听反思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的教师看完自己的课程录像后说:听了自己的课才发现教学中这么多问题,以后要努力和改进的方向也就明确了。

2听评课、议课存在的问题

2.1过度借助多媒体设备

平时课堂多利用教材、板书和课件开展教学,英语听课时教师会更多地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英语是语言交际工具,通过精美课件、音频和视频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会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是过分依靠多媒体设备,大量观赏英语视频和音频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挤压学生思考空间,让课堂变得浮光掠影,学生学不到多少知识。

2.2听评课流于形式化

因为教师听课一般采用公开课和观摩课的方式,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会进行特别的设计,使课堂具有作秀的成分,大家听到的并不是教师平时上课的真实水平。具有作秀性质的课堂只关注形式,通过新颖的课堂形式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不注重这些内容的实用性,这种公开课扭曲了教学目标,不是以学生学到知识为目标,而是以获得专家教师好评为目标[2]。教师的课堂表演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为了设置教学情境,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会进行较多的师生和同学间的互动,学生们积极性是很高,但是在流于形式的表演中很难学到扎实的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2.3听评课上学生活动质量较低

在一些英语听评课上,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英语输入和输入能力,然而,调查发现在英语听课中开展的学生讨论因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公开课上学生讨论程式化,回答问题准确流畅,怀疑是教师事先跟学生排练好的。授课教师应该利用公开课时间,按照自身水平设计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帮助学生英语学习滴的课堂活动,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表演作秀不但无法展现自身真实的实力,同时也会给听评课的效果带来影响[3]。如果教師让学生配合自己在课堂上作秀,不但是对学生时间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学生疑问是宝贵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杜绝设计作秀的做法,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在即时互动中生成真实的精彩课堂。

2.4评课、议课存在的问题

首先,评议课时没有重点,力求面面俱到。很多评议课的教师和专家会考虑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处理、教学程序设置、教学手法和技能、教学效果等诸多要素,企图对全面解剖一堂公开课,因为要评价的因素较多,造成评议缺少重点,评价每个要素的时候只能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其次,评议课的语言苍白空洞。说评议课语言空洞一方面因为评议者只关注教师教学优势和缺点,评价空泛客套。多说些“仪态大方”、“基本功扎实”、“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等套话,这些话很空泛并没有针对教师有点来说,其实并不是对教师的肯定和赞扬,没有实际激励作用。

3改进听课、评课、议课质量的措施

3.1展现真实课堂

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呈现一堂没有经过预先设计的真实的课堂,这样才能发挥自身真实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听评课的促进作用。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认真思考教材处理办法,并且慎重选择适用的课外教学资源。要选择合理适度的教学手段,避免因为要在听课时活跃课堂气氛过度作秀,应用多媒体设备要适度,不能刻意增加很多的教学活动或难度,对公开课进行华丽包装[4]。

3.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感受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自觉、自发的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教学活动更有价值也更令人兴奋。以往听评课活动中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所以,在日后的听评课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多关注学生,从学习角度考虑问题,关注学生反馈的问题,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的自觉性等情况,研究分析这些学生学习行为才能更好的提高公开课的教学质量[5]。

3.3评课议课要突出重点

评议课的水平对于听评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评议课的教师和专家应该转变过去形式化的评议方式,在评议课的时候应该做到实事求是,真实客观。第一,评议者根据公开课做的笔记,回顾教材内容和教学情况,评价这堂课是否符合大纲的精神,教材内容处理、情景设置、教学方式上是否存在缺陷。评议者要善于提出疑问,然后认真思考,有时间有条件的可以让评议者和授课教师先沟通交流,从而确保课堂评议客观公正,以免带着偏见或者误会进行评价,导致评价结果失真。评议者应该提高责任意识,不能只说些“课堂很精彩”、“教学很有条理”等空话套话,或者笼统的给出结论,要求教师进行改进。比如在一次听课中有各位专家指出了一个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然后提问:“What is wrong with Tom?”教师经常会这样提问学生,教师直接给出了“Tom wrong”的判断,这样做是喧宾夺主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Tom is right or wrong,然后再深层次的思考原因[6]。这位专家引用教师上课实例指出的教学中的问题非常有借鉴意义。

3.4让学生参与听课评议

听评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听评课的过程中通过专家教师沟通交流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目标也就是为了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反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可以最直观的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好接受,是否可以促进自身的学习和进步。斯卡纳金曾经说过,如果孩子本身没有学习意愿,再好的教学方法和设想都化为灰烬。一直以来人们将听评课作为考察和提升教师水平的专利,按照教学相长的规律,学校应该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真实的期望和需求。

3.5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网络全面普及到各行各业,学校和教师应该借助网络开展网络教研,和传统模式相比网络教研主题多样、具有开放性、教学资源丰富,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利用博客开展听评课,除了博客校方还可以通过各种通讯软件,比如qq、微信进行听评课,组织教师加入群组,然后共享教学资源,这种方式比博客更加安全隱私[7]。通过网络进行听评课的方法很多,教研组织要加强研究学习,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条件。

4结束语

听评课活动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关键措施。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点,听评课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听评课各环节流于形式,听课笔记只己板书,听评课活动只为了完成任务,应付学校和上级检查,未能将听评课作为教学研究的一部分。未来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将听评课纳入校本教研体系,在听评课中展现教师真正实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取多元化的评议课手段,充分发挥网络的教学平台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听评课对于教学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燕,樊允浩,李影,赵洁.近十年来关于听课、评课研究的相关综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5(21):62-67.

[2]蒲淑萍.HPM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薛英利,朱晓娟.在听课评课中引领新手型教师专业成长[J].时代教育,2012,07(13):57-58.

[4]郑建伟.听课、评课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好途径[J].教师,2013,08(15):105-106.

[5]王曼玲.中学英语教师听评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4.

[6]张茂宇.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应注重教师观课议课能力的开发和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0,08(10):158-162.

[7]欧阳前春.听课、评课——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J].新西部(理论版),2015,07(06):146-147.

作者:杨雨涵

第2篇:教师听课和评课亟待专业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听课和评课担当着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行为的职能。教师借助于听课和评课这一共同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然而,现实的听课和评课,长期以来只被当作一项对教师的单项考核、一个要完成的任务,丧失了其本真的专业价值。

一、听课和评课“去专业化”现象

1.任务式、形式化。以完成规定的任务为目的,即为听评而听评。其具体表现有二:一是听课的任务式。迫于听课、评课指标和考核,听课只是人到了教室,听听了事。甚至有的教师“临时抱佛脚”,在检查前突击地听几节课;或者是找同事的听课笔记抄一下;或者直接编造,以此应付检查。检查时,大都是停留在“量”的指标或形式的考查上。二是评课的形式化。经常出现以下情景:要么“一边倒”,第一个人说了“好”,后面几乎大都跟着附和,真正提出有价值的、实质性的意见少;要么沉默不语,尤其是有领导在场时,一个个都显得很谦虚、很拘谨,尽量保持缄默,生怕说多了、说错了有碍面子,有失面子;要么“一言堂”,评课时由专家或教研员把持,专家云大家亦云,多数人只是当看客、听众。

2. 疏离化、分离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与学的疏离。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课和评课的目的就是帮助上课教师长善救失、查漏补缺,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其专业发展。于是,教师的目光都聚焦在上课教师身上,观察其言谈举止,如教学目标的引入呈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合理利用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不够,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思维活动质量的关注。同时,对于学生掌握拓展性知识的程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也关注较少,从而人为地制造了教与学的疏离。二是课堂与现实的分离。学校想通过听课和评课达到一种示范效应,提供借鉴和反思提高的机会。可是,现实中,教师面对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评价机制,却不得不在课堂上仍旧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如此一来,许多示范课、优质课以及其他形式的公开课,在教师的心目中只有展示和表演的功能,距离普通教师的现实处境很远,从而丧失了听课和评课对教师成长完善、个性化教学风格形成的教育价值。

3.盲目性 、随意化。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听课和评课,既不想从授课教师身上学习什么成功的经验,也没心思去总结所谓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训,只是走过场而已。表现主要有:一是听课前无准备。一般而言,听课和评课应明确三个问题:从哪些方面(关键要素) 听与评;依据什么标准(评价工具) 听与评;按照什么思路和方法(如何观察学生、观察教师) 听与评。即明确要“听什么”“怎样听”“听课班级学情怎样”等问题。而盲目性的听课却只带着两个耳朵进课堂,有时连上课内容都不知,也不想知,更遑论听评前做些必要的准备与思考了。二是听课过程中无问题导引。很少有教师能带着具体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去听课,即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重点要思考的和有争议的教学问题以及将要与别人探讨的教学问题等。多数是记录授课教师的板书,或是对教学内容、知识点的流水账式的记录。三是评课无方法。常常是眉毛胡子一起抓,没有重点,或者“蜻蜓点水”,很少涉及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有些教师在听课笔记后面的评语中经常写到:板书工整、环节齐全、生动有趣、设计合理。这样的八股式评课有什么价值呢? 盲目性、随意化还表现在无计划性、无选择性。一是时间不均衡。为了应付检查,听课时间大多集中在开学前两周和学期后两周。二是课型和学科分配不均衡。在选择类型、年级、班级、授课教师等方面,没有表现出明确的选择意图。听评同年级同学科的课较多,非同年级同学科的少之又少,特别是课时少的学科或综合实践、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可以说,几乎没有听课和评课。

二、听课和评课走向专业化的路径

听课和评课要想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需要有一种专业的视角、专业的话语与专业的评价。具体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实效。听课和评课“去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管理的浮躁。管理视角没有触及实质环节,结果使得听课和评课只有制度层面上的要求,而没有管理过程的细化和优化,最终也就无法引起教师的兴趣,缺乏他们主动的参与。鉴于此,管理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从改变烦琐的“常规”做起,在细化管理措施的时候不妨做一下“减法”。如,考虑一下哪些工作可以降低要求,哪些工作可以减少环节,给教师留出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有更多的精力做好课堂教学、教育研究这些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听课和评课的细节管理,这是提高实效性的突破口。具体来说,一是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听课,邀请专家和教研人员参与评课,从方法到内容上给教师起到“引路”作用;二是学校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这不仅有利于督促和掌控听课评课过程,也有利于对教学现状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对评课的过程要优化,做到有备而来、有感而发,教者和听者能够互动交流,避免“一言堂”或者“好好先生”之类的评课情形;四是要有主次,选好典型,有点有面,这样才能有目的、有深度,以免造成听课盲目症,加重教师负担。这些细节性的要求不是依靠一两项规定就可以解决问题,需要把握好从引导到监督、控制、考核等整个管理过程,最终成为教师的习惯和主动行为,成为一种良好的文化形态,由“虚”到“实”,使其真正成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管理手段和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方式。

2.诉求理论观照,培养评课品质。评课是评课者学识、素养的外现,是评课者在已有知识储备背景下对教学现场的一种观照与反思。只有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评课才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提高其评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倘若没有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储备与素养,其评课就可能是“盲人摸象”甚至是“庸医疗患”。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评课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观照,要求具有丰富的教学阅历和听课、评课的经历,通过案例累积和行动反思,初步构建个性化的评课观,从而培养评课品质。为提高专业含量,教师一是需要有可支配的时间来读书,丰富教育教学理论;二是需要重视对听课和评课的研究,把它放在与上课同样重要的地位,以建构更丰富的专门的知识基础;三是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或理论培训,使自己成为不仅是一个会上课的能手,也是一个会评课的内行。

3.提倡“以学论教”,转变评价视角。“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一个新视角。它告诉我们:评价教学成败最重要的标准应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评课者应从关注“如何教”转向关注“如何学”,从关注“教得怎么样”转为关注“学得怎么样”。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的表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更要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是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有没有“学会”,是不是“会学”。具体来说,“听课和评课应着重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愉悦感等)、参与状态(学习是否主动、回答问题和发表意见的广度与程度等)、交往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和互动的情况等)、思维状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及其所提问题是否具有独创性和挑战性等)等方面”。简言之,就是要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纳入到观察的视野中来。只有遵循“以学论教”的原则,从学生的“学”审视教师的“教”,才能在主渠道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非本末倒置——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服务于或服从于教师的发展或者学校的发展。这种评价视点的转变是教师实现听课评课专业化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基本前提。

4.强化问题意识,提升专业素质。带着问题进课堂,就意味着要用一种研究的心态来把握和运用它。而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有真问题,要分析与解决真问题。这就需要“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教师一定要强化问题意识,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走进课堂,带着发现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形成新的想法,使自己的思考更为深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带着问题进课堂,还意味着“心”进,即不仅看、听、问,而且想、思、省,能够由人及己,将自己置身于上课教师的教学情境中去思考,设想如果自己来上这堂课应该怎么上。这样,让自己“浸入”特定的教学情境,摆脱事不关己的心态,把听别人的课转化为对自己教学的观照,促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这种“心”进的听课,无论是听一堂有缺憾的课,还是听一堂仰慕的课,都能在缺憾中找到亮点,在仰慕中把握其精髓;这种“心”进的听课,使听课之后的评课成为一种心平气和的教学分析,能够有效地规避评课的“假、大、空、费”之弊病,使自己的评课之言富有真情实感,而不是一种情绪化的“捧杀”或“棒杀”,使教学评议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观点、情感时变成一种心心相印的倾诉和激励,真正地实现听课和评课的教育价值。

5.借鉴课堂观察,增强听评针对性。“课堂观察的指向性十分明确,能引领每一个听课教师带着任务进课堂,带着问题去听课,有利于克服听评课活动的盲目化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教师为了改进课堂学习、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另一方面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观察过程并不复杂,只需经过课前会议的分工布置、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各个维度的细致观察、课后会议上各位观察教师的“合作”式诊断剖析等三个环节。教师要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对同一现象或同一方面的问题,也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观察和思考,多问几个“是什么”或“为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或“还可以怎么样”。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听课和评课的目的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听课和评课的专业化程度。在听课和评课前要既要熟悉授课教师所讲内容,也要明确自己为什么听与评,还要掌握必要的技术,比如观察量表、听课、评课的逻辑框架等。在听课时,教师要使用相应的观察量表作出翔实的记录,并随时写下自己的疑问或困惑;听课后,将观察记录、疑问或困惑反馈给授课教师,并与其讨论和交流。(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作者:丁家富

第3篇:听课过程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作用

摘 要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少,教学基本理论缺乏,教学能力亟待提高。实际的课堂听课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听课过程,青年教师可以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教材的编排与组织,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处理方法等,从而快速提高教学能力,对自身成长具有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听课;青年教师;教学技巧;教学方法

1 前言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博士,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跃的思维,从高等院校毕业后即踏上了讲台。虽然没有离开校园,但青年教师要从听课的学生身份转变为讲课的教师身份,这往往使他们对教学工作感到茫然,面对学生會产生紧张情绪,甚至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1-2],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除了需要在心理等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外,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更是他们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因此,面对全新的教师角色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青年教师要积极转变思维和想法,以学生的身份去思考学生的需求与想法,再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主动学习各种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不断夯实教学基本功[3],从而实现角色的顺利转换,并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听课[4]是青年教师在课堂中听取有经验教师的授课,通过对实际讲课的观摩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角色和身份的转变,在听课过程中,青年教师不能再以学生的身份从学习新知识的角度进行听课,而是要结合自身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听取有经验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各知识点的处理过程和处理方法,同时要观察和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语调、语态、手势、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在听课的间隙,还要积极与讲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充分汲取讲课教师的经验教训,并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感受,从而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反映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运用,提高教学能力。听课过程对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践都带来有益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青年教师积极接受新课程理念、不断提高教学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听课过程中的学习内容

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学生所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内容。教学难点是指为了达到和实现目标所必须克服的障碍和困难点,它是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是教材中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5]。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的重点当然要着重讲解、分析和说明,而对于课程的难点则需要进行更全面和深层次的教学设计[6],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青年教师在站上讲台之前,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实际的课堂听课,青年教师应该学习对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有层次的设计,细腻而又有逻辑性地设置授课环节,引领学生的思路,从而避免平铺直叙和粗糙简单。

首先,在听课之前要弄清楚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重点内容的重要性,结合培养目标进行重点内容的分解,并且预测和剖析难点产生的原因。

其次,在具体的听课过程中,认真学习有经验教师对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法,主要关注如何处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如何强化教学重点,如何化解教学难点等[7],从而将深奥的知识讲解通俗,将枯燥的内容讲解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在课间要与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了解学生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分析教师对重点和难点的处理过程对学生掌握程度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学习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法。同时,要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授课教师讲解该部分内容的思路和化解重点、难点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并可以提出自己对重点、难点进行的设计,与授课教师进行对比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的选择与运用 书本中的知识是依托,而学习的能力是大学生应学习和掌握的根本能力[8]。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仅要将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讲清楚、分析明白,更要将课程所体现的思维方式教授给学生,即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青年教师刚站上讲台,缺乏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在听课过程中通过听取有经验教师讲课的思路与想法,重点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学习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梳理,聆听各部分内容起承转合的衔接,从中体会教师对授课内容的编排以及所体现的逻辑性;其次,学习教师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第三,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最后,学习以课堂知识为载体,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在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通过听课过程,青年教师可以学习这些教学方法与技巧,并能亲身体会这些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和收到的效果。该过程中主要体现有以下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

1)对教材内容的编排。教师的授课过程不能死板地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和内容进行,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前修课程内容、修学该课程学生的专业等,再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重新编排。比如可以增加基础知识和相关背景的讲解,将课程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结合,加入相关内容的研究前沿,以拓宽学生思路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2)引发学生的思考。优秀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转为主动,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是主动学习的关键步骤,这其中会运用到许多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在听课过程中,学习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提问[9]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针对重点、难点和疑点设置一系列的问题组,利用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掌握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和疑点内容,而且能够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3)理论联系实际。教科书中的知识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但缺乏直观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照本宣科,只会显得枯燥无味。讲课内容不生动,便没有吸引力,学生学习起来就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就不理想。因此,青年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学习有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将所授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如何通过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解释和说明教科书中枯燥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新内容可以采用实例进行导入,这些实例可以涉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现代高科技技术等方面。通过这些实际的例子指出新内容要阐述或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此外,对于已经讲授的内容,同样可以采用结合实例的方法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进一步清楚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和作用,还能起到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复习与回顾的作用。

4)板书与PPT的结合。青年教师经验少,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板书的书写和PPT的制作仅仅停留在使用阶段,但如何用好,如何使二者更紧密高效地结合,是青年教师在听课过程中需要好好学习的内容之一。板书[10]的书写首先要字迹工整且版面设计合理;其次要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知识脉络要清晰,体现鲜明的层次。PPT的文字表达要醒目清晰,方便学生阅读;内容也要精练,高度概括关键内容;页面设计要和谐美观、布局合理,体现逻辑性和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对板书和PPT分别进行设计后,还要充分考虑二者的有机结合。板书用来配合PPT中的具体哪一页内容,二者如何进行配合,哪部分内容进行PPT展示,哪部分内容进行板书讲解等,对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听课过程中学习老教师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技巧。

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互动是进行高效课堂授课的途径。通过听课,青年教师可以学习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

首先,课堂气氛要融洽,师生感情要和谐,青年教师要学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而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讲课的位置不要局限在讲桌后边,可以深入教室的各个角落,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其次,互动中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感和逻辑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抓紧学生的思路,逐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青年教师尤其要向有经验教师学习如何设置问题,如何通过互动将思考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最后,向学生反馈互动的结果,要根据具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反馈,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问题的所在,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态语的表达 体态语研究专家艾佰特·梅拉宾提出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言语+38%音调+55%人体动作、面部表情。这说明人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肢体语言、表情等无声信号[11]。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學生除了通过仔细听讲来学习知识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观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体会和学习。所以,体态语的表达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通过听课,青年教师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授课过程中的体态语言。首先,讲课要有激情,充分体现教师对这门课程的热爱;其次,讲课的语言要精确,体现严谨性;第三,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注意声调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最后,讲课过程中的手势和动作要传递思想感

情,组织教学过程并展现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修养。在授课过程中,青年教师要注意手势语言的运用幅度、频率、力度等技巧,要与表情进行有机结合。此外,青年教师还要注意衣着大方得体等。

3 结语

通过实际的课堂听课,青年教师可以学习对教材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教学经验和技巧以及手势、语言、表情等在课堂中的运用,从而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迅速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能力。作为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听课,并与授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学习教学理论和方法,加快成长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吴红英.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3):51-52.

[2]陈璇.构建省属地方高等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长效机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5):101-105.

[3]王傲珩.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内化与外化[J].药学教育,2015,31(2):5-7,25.

[4]俞志芳.高校教师听课制度的反思[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50-52.

[5]李怀甫.论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87,89.

[6]吴国泰,杜丽东,任远,等.基于落实三维目标的药理学教学设计[J].药学教育,2013,29(2):37-40.

[7]张迎春,张杰.教师的有效听课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0,3(1):24-26.

[8]吴方,茅宁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4,30(2):19-23.

[9]汪洋,王万铁.提问式教学法在病生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81-82.

[10]蒋如美.板书设计的原则[J].教育革新,2002(2):37-38.

[11]孙雁雁.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63-69.

作者:王娜 李峰 李正

第4篇:教师听课评语

评:这堂课的教学中,李老师自始至终都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质疑部分便慢慢指导学生该如何来品味一篇文章,让学生通过以往地学习自己探索出品文的方法,而并未采取繁琐地讲解。在接下来的授课中,通过启发、点拨,让学生充分地想象、概括、说话、读书,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你能像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说说云雾的瞬息万变吗?”。此外,李老师还注重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补充好词、纠正学生的语病等等。学生学得 带劲,课堂气氛十分活泼。

评:课堂伊始,通过仔细观察图,进而说图的方式,使学生能将自己说的内容与例文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例文的缺陷,为自己的写作指明了方向。整堂课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例文,来发现写作手法与要点,而并未框定学生的写作内容。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易于写出精彩的文章。“观察景色的地点之间转换要有连贯性。”这一写作要点的归纳,也使学生明白文章的条理性十分 重要。

评议:

1、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2、教学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好。

3、教学过程层次清楚。

4、教学方法得当。

5、课堂调控好、师生配合默契。

6、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7、将教师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演示,教师指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8、建议在写文字表达式的时候,可写出化学式,便于降低以后学习的难度。

第5篇:教师听课评语

邵文忠

3月2日潘海燕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愧巩固。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3月2日狄永伟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3月6日秦丽燕的〈〈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略得当。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加大。

3月7日庞巧珍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严中良

3月5日项海芸的〈〈分式的约分〉〉,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月5日毛利群的〈〈分式的约分〉〉,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3月8日徐伟的〈〈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3月7日严中英的〈〈漫步书法世界〉〉,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

钱芳艺

3月6日曹国华〈〈鸦片战争〉〉,知识点详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并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能适当增添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

3月8日李春涛《分式的加减法》,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

李春涛

3月5日项海芸的〈〈分式的约分〉〉,能精选习题,题目设置有梯度,提问面向中下等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

3月6日潘海燕《分式乘法》,板书工整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课堂条理清楚,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容量足,要加大学生参与面。

第6篇:听课教师评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要用到评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评语往往用于表达对某人的看法与对这人的感觉。你所见过的评语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听课教师评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听课教师评语1

1. 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 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 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5. 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

6.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7. 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8.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9. 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10.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听课教师评语2

1、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教学中无科学性错误,详略得当,布局合理,字迹工整规范。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量适度,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

2、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节重过程、重发现、重生活、重主体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启发教育的课,让人耳目一新,感触颇多。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

3、教师讲授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分析到位,基本功扎实,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考积极;教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要素配合默契,各种关系处理得当。

4、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5、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较好,过程操作符合学生实际,注重分层教学,课堂整体结构的安排、环节的处理、作业的设置,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符合特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智发展规律。教学过程清晰,能引导学生先想再算,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语言简练,平时扎实有效的教学工作在本课中初显成效。

6、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量适度,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目的全,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教学重点明确,突出重点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难点找到,解决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内容信息量最大,教学结构安排科学,从容自然,有张有弛。

7、教学设计合理、科学。课堂容量适当,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的知识面广,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心理特点透彻,到位,让学生能深入其中,听的津津有味。课堂的民主意识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学生积极主动

8、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重点、难点突出,课堂容量适当,符合学生认知;能有效创设学生自主、合作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师生、生生互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参与性强,气氛融洽。

9、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10、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安排容量适当,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讲授清晰、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得法,总结、归纳、反馈等过程及时、到位。

11、刘老师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12、许老师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

13、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14、老师对新授课的课堂授课模式掌握的很好,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导入)和知识掌握的过程。教师激励评价学生语言精练、亲切、得体,过渡自然,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新旧知识迁移)学数学的方法,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如果能联系实际,丰富多媒体内容,会更精彩。

15、教师授课仪态大方、声音清晰洪亮。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年龄大小、知识接受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因素,教师安排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循序渐进的获得新知学生能够按照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活动,思考、交流、合作、演示、实验等活动,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听课教师评语3

1.潘海燕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愧巩固。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2.狄永伟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3.秦丽燕的《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略得当。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加大。

4.庞巧珍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严中良

5.项海芸的《分式的约分》,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6.毛利群的《分式的约分》,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7.李春涛《分式的加减法》,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

8.严中英的《漫步书法世界》,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

9.项海芸的《分式的约分》,能精选习题,题目设置有梯度,提问面向中下等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

第7篇:教师听课评语大全

教师听课评语大全

1.(1)引课较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 (2)注意:不能利用多媒体代替板书;

(3)能通过分组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分几组效果可能更佳) (4)教学思路清晰,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实施较好,能基本体现“

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容量不大,可增加教学容量,以训练接纳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 2.(1)语速有点快; (2)能以例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融入当时的情境,为学习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注意不能用多媒体字幕代替板书; (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恰当,教学效果较好; (5)要注意大部分同学的听课状态,深入到学生当中,

激发大部分同学参与课堂教学之中;

(6)拓展教学较好。

3(1)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教态、语言、逻辑、引导);

(2)教学思路较清晰; (3)能利用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实施效果较好;

(4)小亮点1:能创设小活动(不同同学用不同语速朗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会(验);

(5)小亮点2:知识拓宽

与汉语言文化节活动接轨;(6)注意板书(不能利用屏幕打字代替板书及语言的“深情”表述)。

4.楹联教育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本节课是一节校本课程选修课,教师能利用历 史上的妙对及学生不了解创作的作品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语文 学科的兴趣,还有很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利用楹联教学把 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合作能力。 5.(1)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基本达到教学目的(2)能利用学生扮演等活动以及高考题的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知识归纳较完整,课堂容量较大。

建议:

(1)语言节奏、语调要适当控制;

(2)要培养让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3)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

(4)点评之前可先让同学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

6.(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实施能以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上能体现三维目标,较好达到教学目的;(知识

的教育性)

(2)建议:

①应更“解放”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

学;

②应突出语言学科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教学; ③注意控制语言的节奏、语调、“激情”教学(包括肢体语言和使用); ④板书!

7.(1)能通过创设活动,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2)能让学生利用English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思维及口语能力;

(3)能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4)建议: ①教师应加强本身的口语水平,以创设更好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②“情感教学”方面有待加强;

③应充分“释放”(解放)(调动)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

(5)本节课重在知识讲授及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方面能力,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8.(1)能利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特别是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讨论,使学生不由自主参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教学设计较好,倘若教学基本技能(包括语调节奏等)再提高一些,则课堂效果将更好;

(2)本人思考:……

9.(1)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较直观突破“工具” )

(

2)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按“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法 思路设计并实施教学,课堂教学基本体现“三维目标

”要求,教学效果较好,(能注重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又能引用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师生互动性强,课堂气氛较活跃);

(3)语言节奏控制较好,能利用肢体语言“拉近”师生关系;

(4)薄弱环节:板书、课堂把握(分析例)

10.(1)教学设计能按“四位一体”教学法基本要求,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 (2)教学实施(包括节奏控制、多媒体应用、师生互动等)过程很顺畅,教学效果好,特别是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这是一节较成功的公开课。

11.(1)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垫高);

(2)第二个“演示实验”应该做,以验证分析的结果;

(3 )注意板书的规范性;

(4)多媒体的应用不合理;

(5)教学基本功尚可,教学思路较清晰,能按教学设计思路实施课堂教学,逻辑性较强,基本达到教学目的,能利用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课堂气氛较活跃;

(6)教学设计较传统,建议把本节课改为探究性课型;

(7)应指出自感 电源;阻碍等重点概念。 12.(1)利用思考题引课,让学生较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是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2)能利用多媒体及简单教具(如贺卡)化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突破了教学的一些难点;

(3)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教学思路较清晰,逻辑思维较强,能利用例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互动较频繁)教学效果较好;

(4) 注意稍微放慢课堂教学节奏,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另注意克服语言的重复;

(5)建议:一道例题认真规范书写,其它例题可直接点拔思路以增加课堂容量。

13.(1)教学基本功较扎实,特别是教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第8篇:教师听课评语精选

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案例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

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

第9篇:教师听课评语精选

张永红听课感受

薛慧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房平老师的英语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燕、陈红梅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杨增贵:

3月1日听了王娟老师的《Dream Homes》,认为林燕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3月6日听了孙立新老师的《美好人生我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认为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徐明智梅老师的一堂课,认为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何英莲老师的《透镜光的折射》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梁少海:

3月6日听了王斌老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认为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3月8日听了郭守录老师的《分式的加减法》,认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3月12日听了王文峰老师的《我的老师》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3月13日听了张成祥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3月13日听了王同年老师的《曹刿论战》,认为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郭尧

赵宽业的《分式的通分》,通过类比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潘老师恰当地采用了这一点,值!教师示范---学生板演---巩固练习的过程清晰且训练较具体,巩固及时。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细节,另外也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轻松。

3月7日李秀霞的《一面》,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3月2日陈刚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3月5日王俊山的〈〈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

3月10日刘元兰的〈〈中国结〉〉,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姜占孝

3月2日郭晓红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馈、巩固。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3月2日李俊强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3月6日杨增贵的〈〈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略得当。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加大。

3月7日郭永林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贺盈连

3月5日薛慧的〈〈分式的约分〉〉,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月5日李秀霞的〈〈分式的约分〉〉,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3月8日郭尧的〈〈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3月7日权守奎的〈〈漫步书法世界〉〉,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

赵建国

3月6日张永红〈〈鸦片战争〉〉,知识点详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并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能适当增添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

3月8日李春涛《分式的加减法》,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

李福才

3月5日包正超的〈〈分式的约分〉〉,能精选习题,题目设置有梯度,提问面向中下等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

3月6日朱金辉《分式乘法》,板书工整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课堂条理清楚,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容量足,要加大学生参与面。

上一篇:公司清洁工工作标准下一篇:上海市企业家好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