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大学生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手机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生管理探析

摘要:微信作为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手机移动即时通讯应用发展至今天,用户人数已突破6亿,成为手机应用中最流行的即时通讯应用。当代“90后”在校大学生正是乐于探索新生领域,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群体,微信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手机即时应用软件。微信的即时性、互动性、私密性、个性化等特点获得了大批学生的青睐,并已经开始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手机使用习惯、精神需求等方面产生影响。此时,各大高校也纷纷借助微信平台申请开通公众账号,运用微信多媒体兼容的传播优势向在校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在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微信等新兴手机媒体的高速发展,给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传播学受众理论为依据,在对当代“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S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研究微信对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习惯、阅读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旨在鼓励高校善用微信这一新媒体,高效地、有目的地进行学生管理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重点分析了手机微信公众平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学生管理者素质、学生思想舆论引导、大学生自我意识等四个方面带来的挑战。依据其挑战的内容,分析并总结出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善于开发和运用大学校园新媒体形式,取长补短,各尽其责;其次,思政课教师需改进课程方法,结合新媒体,新视角,以更加新颖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班主任或高校辅导员需运用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与学生沟通,关注“90后”所想所见所闻;再次,高校管理者需加强高校微信公众号建设、优化微信校园公众号团队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加强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然后,在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构建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建设,做到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交给学生自主管理运营;最后,将隐性管理和显性管理两种方法齐头并进,健全高校学生微信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贴近学生。

关键词:微信;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学科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微信”与“学生管理”的相关文献

1.2.2 有关“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文献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学生管理

1.3.2 思想政治教育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手机媒体的新标志——微信

2.1 微信的诞生与发展

2.1.1 微信的诞生

2.1.2 微信的发展

2.2 微信的功能特点

2.2.1 即时通信,移动便利

2.2.2 操作简单,功能齐全

2.2.3 突出个性,用户参与

2.2.4 图片视频,分享快乐

2.3 微信公众平台及其影响

2.3.1 微信公众平台

2.3.2 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及微信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

3.1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1.1 思维活跃但缺乏经济独立意识

3.1.2 有责任意识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3.1.3 个性鲜明但规则意识较弱

3.1.4 “低头族”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3.2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3.2.1 强烈的情感需求和表达欲望

3.2.2 追求平等独立

3.2.3 充实自我,实现创业梦

3.3 手机微信公众平台对S大学学生学习生活影响调查

3.3.1 微信对大学生使用手机习惯的影响

3.3.2 微信的功能对大学生需求的影响

3.3.3 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阅读学习的影响

3.3.4 微信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3.3.5 S大学微信公众平台对在校生的吸引力的调查

第四章 手机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管理带来的挑战

4.1 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挑战

4.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受到弱化

4.1.2 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难于把握

4.2 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素质的挑战

4.2.1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挑战

4.2.2 对辅导员的挑战

4.3 对学生思想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

4.3.1 舆论的监控渠道弱化

4.3.2 各种舆论形成和传播速度快捷广泛

4.3.3 大学生与学生管理者的信息鸿沟扩大

4.4 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挑战

4.4.1 虚假诱骗信息层出不穷

4.4.2 部分大学生沉迷或依赖微信

4.4.3 部分大学生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第五章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5.1 开发和运用大学校园新媒体形式

5.1.1 校园网站

5.1.2 校园微博

5.1.3 移动校园客户端

5.2 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5.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5.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劣势

5.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机会

5.3 完善校园网络安全知识传播建设

5.3.1 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媒介素养

5.3.2 加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

5.4 加强大学网络传播管理队伍建设

5.4.1 优化微信校园公众平台团队建设

5.4.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网络素养

5.5 构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管理机制

5.5.1 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

5.5.2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5.6 健全高校微信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

5.6.1 引导学习的隐性管理

5.6.2 制定规范的显性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安全防范计算机网络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