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探讨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知识经济和体验经济的到来, 通过创意和知识而非仅靠劳动力或资本来创造财富, 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创意产业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成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资源。例如好莱坞的电影, 微软、迪斯尼和影视节目、高科技研发产品等等, 这些享誊全世界的品牌, 使美国成为全球创意产业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亚洲则以韩国、日本为代表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 主要集中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近年来,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增长, 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十二五”规划中, 河北省计划到2015年使文化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近两年来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低迷, 文化创意人才的就业率不高, 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高校、市场、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如何协调好前者之间的关系, 发展我省文化创意产业, 已经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一、政府要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 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引进人才

目前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规模主要以计算机、建筑、出版印刷、广告设计、影视动漫为主, 以“中、小、微”型居多, 并且企业多零散、缺乏行业协会的指导规划和统一的管理。主要原因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尚不深入,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地位、特点等缺乏系统研究,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不清晰, 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导致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不到有效指导。

因此政府当务之急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加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社会关注氛围, 政府从资金、税收、融资等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适当的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让经济和文化管理有关部门对文化创意产业经营者给予培训和指导, 让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有深刻了解和把握, 增强经济效益意识, 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应。

政府营造灵活宽松的人才开发政策, 打破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 通过举办行业竞赛、资格认证、公开招聘、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库等方式发现和集聚人才, 提高我省文化创意人才的实力水平。

二、企业要立足河北的文化资源特色,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

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 必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河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 有悠久的传统文化, 各地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优势传统文化。企业要把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 打造河北省知名文化创意品牌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 例如河北白洋淀、西柏坡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正定可以大力发展商贸会展等等。此外, 还要让创意文化产业化, 创意文化产业化的关键在于突破“文化”束缚, 把握市场需求, 进行文化创意新产品的开发, 促进科技、文化和产业的相互渗透,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三、高校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改革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文化资源优势, 确定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门类和方向, 避免大而全, 目前我省文化创意产业最为缺乏是不仅具备文化创意的专业知识, 还要懂得管理、经济、心理等的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相比较其他产业, 我国高校尚未建立与其相配套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68%以上从相近行业转型, 远高于其他行业26.4%的平均水平。因此改革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要注意以下方面:

1. 需要加强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资源, 打造富有创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意产业, 既有文化战略意义也有现实经济意义。文化创意人才缺少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就不能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产品, 这就要求我们开设的课程是复合的、民族的, 使高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具有相对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2. 重视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 它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 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 还应具备创新素质, 教师通过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始终把对学生的创意思维锻炼放在首要的位置, 同时倡导实际项目教学,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学习、成长, 适应市场和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

3. 开设经济、管理等相关课程

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必须恰当将管理学、艺术学、设计学、艺术修养、创意策划等“文化”素质培养与市场营销、产业运作的“产业”等方面的课程构建成适合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 只有政府、企业、高校三者共同努力, 相辅相成才能发展好文化创意产业, 为我省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摘要:立足河北省实情, 阐述从政府方面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引进人才;从企业方面要立足河北的文化资源特色, 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从高校方面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改革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等措施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关键词:河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亢清泉, 娄雷.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战略刍议[J].青岛: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

[2] 项仲平, 刘静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究[J].杭州: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9 (3)

上一篇: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探索下一篇: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