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探究过程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生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情况来看,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很多教学都涉及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实验教学情况很不乐观,实验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大多数情况都是学生按照教师或教材上预先设计好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刻板地记录数据,然后拼凑实验报告,以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这种做法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毫无益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不但不会降低教学难度,而且不会节省教学时间。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依据别人的实验设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似乎不少于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不仅完全有必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根本途径。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并参照心理学、教育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制订了以下方案,并且已经运用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一、根据不同实验类型确定设计环节

小学科学实验总共可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不同类型的实验都有其特定的实验设计思路,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探索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为考查学生所研究的科学中,涉及的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一些开放性的实验,想方设法测出这几个物理量的几组数值,通过分析总结,最后归纳出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验证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任何科学规律都包含两部分,即条件和结论,在满足定律所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设计(在实验中重复定律所描述的科学过程),测出几组描述该科学过程的物理量的值,如果他们的函数关系与定律相吻合,则定律得以验证。对测定性实验来说,其思路是:通过测量与待测量的有关几个物理量,这些物理量有些可以直接测得,有些需要通过一些实验得出,然后找出待测量与这些已经测得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再由这个关系求出待测量。

在测定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盐的实验中,通常的实验步骤是:1.量出100毫升自来水待用;2.称出若干份食盐,每份2克;3.将食盐逐份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直至不能溶解;4.记录所加盐的重量。其实,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多种实验方法设计出不同的环节。有的学生先称出一小袋食盐的重量,然后往水中慢慢加入食盐,直至不能溶解,再称出剩下的食盐的重量,两者之差便是所溶解的食盐量。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分析得出更加科学的实验方法。

二、确定实验设计能力构成要素,弄清它们的关系

一般来讲,实验设计能力包括:判断能力、时空想象力和数学计算能力,这三种能力与实验设计环节中的确定谱联的能力、创设科学图景的能力和量值估算能力相对应。这三种能力是构成实验设计能力的三要素,三者相互关联,彼此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实验设计能力。弄清这三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制订并实施设计方案。在探究磁铁什么地方磁力最大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从磁铁的不同位置拿开小钢珠所要的力的大小,在感性上对磁铁的磁力有大致的了解,或者在磁铁的不同部位悬挂回形针,根据最大限度能悬挂的回形针的数量来达到对磁铁磁力的整体认识。

三、根据三种要素的特点,进行反复训练

所谓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不断地重复,试图改进某种动作行为或智力活动方式,逐步达到理想的标准。因此,练习不能机械、单纯的重复,这对技能的形成没有好处。但是,如果动作方式在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下,盲目地重复练习往往会把现在的动作方式固定下来,以后需要改进的时候就比较困难。就好比一个人写字,如果没有按照一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练字,只是机械重复写字动作,那么他的字永远都是老样子,很难有所提高。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十分重视练习在学习中的作用,但他反对盲目单调的重复。因此,练习不仅要重复,还要不断改进。在做《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不断改变烧杯中水的温度,使气球内空气的温度也随之变化,反复观察气球的膨胀与收缩现象,强化学生对操作步骤的掌握,加深对空气热胀冷缩的理解。

四、综合训练,增强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在形成各要素的技能之后,就可以通过综合训练来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思路完成实验设计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再设计,根据自己的思路完成实验。之后,再让学生练习设计与本实验类型相同的一些实验,强化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实验器材的使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之间的设计方案加以比较,寻找别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结语: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必须通过这些途径:确定实验类型—设计环节—分化练习—综合训练,最终加强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作者:蒋建刚

第2篇: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不和谐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科学课程的最主要学习方式,但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外界的因素,又有来自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如果把“不和谐”的因素转化为“和谐”,将是课堂教学中难得的动态资源。本文就民主的探究氛围、有结构的探究材料、现实的探究内容、有效的小组合作、充足的探究时间、激励性的教学评价、科学的探究方法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过程;和谐;策略

自2001年开始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的小学科学教学掀起了以探究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新思潮,探究性学习成了最主要的科学学习方式。然而,在热闹的探究背景下,我们发现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虽然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们还没有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不能正确处理好探究过程的和谐性。

一、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不和谐的原因浅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科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从众多的教学案例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来自外界的因素。

一是环境的干扰。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比如去年冬季,我们奉化突然下了一场大雪,那天,多年没有看见过大雪的学生被雪景完全吸引住了,在探究活动中,时有学生探出头去观看,虽然在老师的再三说服下继续实验,但仍有学生不时的探向窗外,该堂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了。

二是材料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是参差不齐的,有些材料由于质量等问题引起探究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

三是教材的原因。教材的编排设计上也有不完善之处,也会引起不和谐,如《食物》单元中区别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教材安排煮玉米的活动,不但时间长,不易煮熟,对比也不明显,而且玉米粒蹦起来容易烫伤学生的眼睛。

2.来自教师的因素。

一是教师知识储备的欠缺。在探究过程中,有时发生的一些不和谐事件是由于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知识层次,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情况会发生,从而导致学生探究活动中出现了意外。比如三年级的空气单元,证明空气有重量的那个实验,一位老师把两头挂有气球的筷子悬空地吊起来,实验效果很明显,但是悬空的筷子会转动,所以让筷子平衡并静止不动要花较多的时间。于是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她临时做了改动,把挂有气球的筷子吊在墙壁的钉子上,由于墙壁的抵挡,筷子不再转动,而且平衡容易控制,学生在下面也容易看清是否平衡。然而当她小心翼翼地刺破了其中一个气球之后,筷子纹丝不动,依然平衡,于是预测空气没重量的学生如同中了大奖般的欢喜。事实摆在面前,老师只好请学生回家再做一做实验。显然,造成“空气没有重量”的意外事件的原因在于气球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改变了实验原本的结果。

二是教师课前准备的不充分。由于教师在教材钻研、材料选择、实验预演上准备的不足,造成学生的探究活动无法进行。如一位老师教学《用水测量时间》一课,想当然地按教材准备了一次性杯子来做测量100毫升的水流完需要多少时间,后来才发现这样实验不行,水根本流不完,匆忙换材料。如果教师课前准备得充分就不会有这个意外发生。

三是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强。科学探究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教师不善于调节气氛,掌握节奏,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控,不和谐的混乱状态出现也就在所难免。

3.来自学生的因素。

一是来自学生的是非争辩。一位教师在执教《一杯水的观察》一课。其中第二组汇报“杯中有一小黑点,在渴的时候喝水,水是甜甜的”。同学甲问:“你们看到了小黑点,还敢尝?”答:“不是我尝的,是我们组的王××尝的。”王××答:“是我尝的,不过我只是尝了一口。”同学乙问:“你们看到了小黑点,我们的水都是老师从纯净水桶里倒出来的,我们怎么没有看到呢?”答:“这是我们组的观察,确实有小黑点,不信你到我们组里去看看。”同学丙问:“我们的水怎么不是甜的。”答:“我是说渴的时候。”丙问“你现在渴了吗?”答:“你怎么知道我现在不渴,我就觉得现在有些渴。”……这是一种课堂上经常出现的表象活跃但实质松散的研讨方式。

二是来自学生的纠纷。在一个班级里面,肯定会有那么几个学生,由于他们的故意或不经意,从而导致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发生。有的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课,他们却在下边打瞌睡或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这必然会出现哄堂大笑。有时,碰上几个爱出风头的人,他们或在教师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老师;或在回答问题时,故意答非所问,引发学生哄堂大笑;或者与下边同学打闹、嘻笑。这样的不和谐事件也是常常出现的。

三是来自学生的不良习惯。曾经听一位教师教学三年级上册《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在比较1号瓶和2号瓶的水哪瓶多的实验中,教师宣布:你们在实验中认为缺少什么材料就到讲台来领取。话音一落,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各组学生纷纷离开座位去“抢”实验器材,也不管自己组设计的实验需不需要,一并拿了回来,同组成员之间也相互争抢着,一不小心,一只烧杯掉在地上摔破了……。

四是来自学生知识的贫乏。我在奉化一农村学校听一位姓周的老师教学《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周老师让学生猜猜25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学生由于缺乏应有的实践知识,沉默了一会,有一学生带头说:“1勺”,接着陆续有学生小心地说:半勺、2勺、3勺……,结果一统计没人说3勺以上的。学生的猜测结果着实出乎教师的预料。

二、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不和谐因素的转化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鲜活的、随机生成的。意料不到的不和谐只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小插曲。只要我们科学的、合理的处理,就能化“不和谐”为“和谐”。这将是课堂教学最难得的动态资源。

1.民主的探究氛围是和谐探究的环境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也显得特别活跃,所以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科学探究和谐性的环境基础。在探究过程中一旦出现了不和谐的探究氛围,作为教师要立即冷静思考,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具体可以运用以下的几种策略:

(1)巧给台阶法。在处理课堂不和谐现象时,教师要以保护当事人的积极性、不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第一要素。其次,要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巧妙果断地将不和谐事件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旁敲侧击法。上课时发现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教师可视情况用语言、眼神、手势等作暗示。如果暗示不起作用,教师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该生身边,或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或轻轻地敲敲他的书本和课桌,以个别提醒的方法促使他集中注意力。如果还不见效,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提问,强迫他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3)淡化搁置法。在探究过程中发生的不和谐现象,教师采取淡化的方法,暂时“搁置”起来,课下处理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彻底解决。

(4)幽默处理法。当探究学习中出现一些恶作剧式的、没有积极作用的不和谐现象,如学生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提一些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做一些影响别人上课的事时,教师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宽容性处理。

2.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和谐探究的物质基础。

在科学课中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材料的准备,可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经历”。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经过精心设计、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是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学生进行和谐探究的物质基础。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进而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那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时又有哪些策略呢?首先,提供的材料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材料产生了好奇心,他们才会进一步去摆弄、操作、探究这些材料,进而达到探究的目的。其次,提供的材料要顺应学生的思维特征。心理学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般处于“混合思维”阶段;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一般处于“复合思维”阶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一般处于“前概念思维”阶段,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探究材料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征,选择那些常见的、经过组合后能够帮助学生揭示科学概念的结构性材料。第三,提供的材料在数量和质量上要能满足学生的探究需要。第四,选择的材料应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而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如在怎样溶解快的对比实验中,教师选择小块的香皂来做实验,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五彩缤纷的肥皂泡所吸引,而不是关注它们在水中溶解快慢的问题,这样的材料就值得商榷。

3.现实的探究内容是和谐探究的认知基础。

教材是教学的工具和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但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科学探究内容的现实性是保证科学探究和谐性的认知基础。内容的现实性体现在探究活动是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开展的,是否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是否乐于参加。立足于“用教材教”的理念,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编教材,可以动态生成临时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编排顺序、教学内容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还要树立处处有资源的现代教育资源观,利用学校、社区的现有资源对现有教材不断调整和补充,广泛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自然和社会,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4.有效的小组合作是和谐探究的组织基础。

开展合作学习,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在科学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许多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一种形式,有的只是思维活跃、反应灵敏的“优等生”的表演舞台,而大部分学生则是组内的“配角”。这种“不和谐”的小组合作显然是无效的合作,将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合作,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契机,如在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或是遇到个人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或是在学生意见不一致时,小组合作才是必要的。对于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如讨论式,实验式,对抗式,交互式等等。

5.充足的探究时间是和谐探究的活动基础。

时间是保证科学探究和谐性的必要条件。很多时候,我们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探究活动刚开始就喊停。学生刚进入探究氛围,教师就急于要整理材料,探究流于一种形式。这样的探究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呢?许多探究活动,学生的时间不够用,这也是造成探究过程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该如何分配课堂40分钟的时间?时间从哪里来?可以有哪些策略呢?我认为,一是要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法——减少老师活动占用的时间。如讲多余的、重复的话的时间,提无效问题的时间,挑选确定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时间,板书的时间,效率不高的指导时间等等。二是要改革课堂教学活动的某些时间效率不高的活动形式。如无一例外的一问一答的问题讨论形式;老师处于中心地位、中介地位的交流、讨论形式。三是要提高老师的活动指导水平。如组织指导学生探究活动的水平;观察判断学生探究活动进程的水平等等。

6.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是和谐探究的精神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也曾有一位专家说过:“每个人都是在大拇指上长大的。”正确及时的评价对学生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教师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科学教学的调控者。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在评价时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细心。尤其是弱势群体,教师要用耐心和细心去感受他们,关注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在激励、信任的目光中去获取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

7.科学的探究方法是和谐探究的技能基础。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活动中,将会逐渐体会和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技巧和方法。为了使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谐进行,教师从学生学习科学的起始阶段就应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这是后续的探究活动得以和谐进行的技能基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原则循序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

小学科学探究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和谐因素是动态可变的。因此,如何寻得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值得每一位科学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

[3] 沈明忠.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J].科学教学,2005,(1).

[4]郭毅.班级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5]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责任编辑 张桂英】

作者:徐孟琪

第3篇:凸显小班化教学优势 优化科学探究过程

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学龄儿童人数的逐步减少,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社会、家庭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优质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班化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教育方式的推广,也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在各科课程标准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标准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等问题,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和一致贯彻。

一、对小班化情境下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小班”一词通常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年龄小,如学前教育阶段的大班、中班、小班之区别;二是指一个班级中的人数少,如甲班为50人,乙班为25人,则称乙班为小班。本文所指的小班为后者,为了区别起见,将传统人数较多的班级称为“大班”。小班教育指的是班级人数减少后,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在某种教育价值判断支配之下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模式。

小班化教学以其班级人数少、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师生互动交流民主、多向等优势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从而使小班化情境下的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具有其自身的优势。

二、小班化情境下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优势

(一)教学氛围更加民主和谐

由于小班化课堂的人数少,师生间可以更直接地交流,在课堂中更容易营造一种和谐、宽松、温馨和愉快的教学氛围,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友爱、合作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进行更有效的科学探究。

(二)学生个体关注度更具针对性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少,使得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大幅度减少,有效教学的时间相应增加,这为教师照顾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和方式,能注意不同的个体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从而使教师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层次性更加鲜明。

(三)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

从教学内容角度看,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他们可以探讨更多的生成性问题,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为个人经验世界与人类科技进步创造性沟通和转换提供尽可能大的可能性;从教学过程来看,课堂探究过程中可以真正做到“百家争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思路、训练思维、提高认识水平,获得对学习内容的更合理的理解。

(四)学习形式更加灵活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空间构成灵活多变,教室的空间形态,尤其是课桌椅及讲台的摆放形式,可以适应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需要,有利于师生以及学生间的人际互动,适应多向交往的需要。在小班情境下开展探究性学习,采用最多的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由于师生比率的大大降低,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探究性学习成为师生、生生共学、共做、共享、共赏的过程。

(五)评价方式民主化,注重主体和群体评价

在小班情境下的科学探究中,其课堂评价方式也体现着以上的特点,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中的思维发展状况,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给予不同的评价。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将评价指向学生群体,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时,才能获得肯定的评价。在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时,可让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小班化情境下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

这种良好的探究氛围,包含多方面的因素,究其主要,其一,来源于硬件上的烘托。小班化风格的科学室,它应具备科学独有的神秘色彩和探索意蕴,当孩子走进科学室时,自然而然受到这种氛围地熏陶,产生探究科学的渴望,这无疑为学生后面进行的探究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

其二,来源于软件上的促成,这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教师与学生产生的有效教学互动就是创设这种良好氛围的必要条件。氛围决定于在场的人的活动,如果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积极,学生踊跃参与提问、质疑、解答、探究,自然形成了一种良好氛围。

而这种软件上的促成有赖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调动,其中特别需注意的就是教学民主的贯穿始终。更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诚心诚意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学民主,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讲台走下来,和学生共同探究科学。

(二)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整合多种学习模式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并不是说探究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是必要的。如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的模式的有效整合。小班化情境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活动空间是开放的,学生往往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这无疑将探究性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自然地整合在一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与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与探究能力, 有利于从技能和思想上达到了科学课教育的目的。

(三)充分体现目标多元化

科学知识不仅是系统的,也是普遍联系的,科学学科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透过数理化学科的知识,我们看到的是精确的思维科学。如果我们片面将教学目标仍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话,就偏离了课改的精神。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将教学目标分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部分,这是对教学目标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四)合理进行课外延伸

科學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归生活。学生的探究活动永远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正如小班化教育所提倡的作业的多样化、选择性和弹性制,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很多时候需要延伸至课外,体现为一种隐性的“课外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将课堂上的研究带到家庭之中,由课堂上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转变为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性质的科学探究活动。

总之,小班化情境下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是具备一定优势的,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就要充分把握小班化教育这一特定前提,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推向新的高度,从而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江苏】

作者:许晓春

第4篇: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类型; 2.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能力目标

1.形成科学探究的一般思维,尝试进行科学探究; 2.培养知识的概括能力和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明确生命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形成注重对各个学科的综合学习并相互联系意识;

2.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三大类型及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以教师讲述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回顾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科学家的科研过程,总结出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类型:观察和描述、生物实验法、生命现象的人工模拟;通过回顾讲述天花和牛痘的故事,总结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以验证假设)——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校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及应用。通过对本节课的讲解,主要是要让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有一个整体了解,并形成科学研究的一般思维,这对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五、教学过程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师: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我们现阶段所学的生物,其实就是生命科学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今天,似乎很难找到哪一门学科像生命科学这样高度地调动了人类的各种认知和研究手段,创造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实验技术。在这方面不仅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如组织化学技术、分子克隆技术、试验胚胎技术等),而且也有不少的杂志(如Method in Cell Biology)发行。

设问:就广泛意义的科学方法而言,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学生听讲,思考并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在教师的引导提示下,学生能够答出前两种类型,而第三种则较难以答出)

教师总结学生答案,继续讲解:就广泛的科学方法而言,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观察与描述:对生命现象、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过程等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描述。

观察与描述是研究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方法。观察可以是针对大尺度的生态行为来进行,也可以对生命的细小部分借助仪器(如显微镜)来完成,可以对生命的活体过程进行观察(如胚胎发育过程),也可以将生命杀死固定并用特定方法(如染色、同位素标记)显示生命的瞬间结构和理化状态。这些观察的结果往往要经数据和资料的分析或再处理后才能得到对生命真实过程的了解。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大量获自于观察,例如物种的生态分布和地域、季节的迁移,胚胎的发育过程,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等。

生命由自己的原理和定义,也有它的推导法则。但是生命现象是如此的复杂,观察与描述的任务就显得格外突出,没有这一步,人们不可能进入对生命深刻认识的阶段。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的反映可观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检验的。

观察结果必须是可重复的。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

观察需要有科学知识。如果没有必要的科学知识,就说不上科学的观察。科学的观察应该是从看热闹中逐渐深入而发现其中的“门道”。但是另一方面,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识所束缚。当原有的知识和观察到的事实发生矛盾时,只要观察的结果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揣测的,那就说明原有知识不完全或有错误,此时就应修正原有知识而不应囿于原有知识而抹杀事实。做科学观察时既要尊重已有的成果,又不能受已有成果的限制。只有不断地修正观察的事实,才能使认识更接近于事实。

2、生物学实验:在实验室(场)人为地对条件进行控制,针对性的再现或阻断特定的生命过程,以期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

人们通常说的生物学实验实质上是一种人为条件控制下的生命过程的再现,这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另一种要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在条件控制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再现或阻定特定的生命过程,它的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使人们对生命的机制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生物实验设计是一项理论性、技巧性很高的工作。

生物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照组的设置,即在维持各种条件同一而仅单一因素改变的情况下,检查它对生命过程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有着优势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实验的完成依赖于许多的因素,除了仪器设备、药品、资料的方便获得等条件外,实验者的素质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实验者除了应该具有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及时掌握有关的研究动态,还要有精密的实验设计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要有良好的动手操作和分析归纳能力,更要有顽强不懈的意志修养。

3、生命现象的人工模拟:在观察、实验和科学假设的基础上,以等效或近似的人工模型模拟生命过程,以求达到对生命现象的了解和预测。 人工模拟生命是又一类型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建立各种实验模型的方法就会死对生命过程的一种模拟。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还是数学的以至诸如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借鉴用来模拟生命现象。

近年来已有用计算机手段直接模拟、探索思维活动规律的研究,如将生物信息输入计算机来分析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函数化了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许多生态结构变化的动力学过程,从而提示我们生态变迁的可能性并给出对她的预测;用计算机模拟生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实验”也有报道,实验者以生物发育过程中特定成分(如钙离子)浓度的分布为指标,在给定初始条件、作用法则和生长限定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运算的迭代操作,直观地显现了一幅生动的伞藻顶端生长发育的画面,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动力学成因(B.Goodwin,1994);用模拟远古地球表面可能存在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的办法,在反映瓶里观察到简单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以产生出多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S.Miller,1953);用NK模型,即考察在对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引起生物有序改变的内在总体因素(包括基因、蛋白质及其他)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性来研究生命计划汇总的有序起源(S.A.Kauffman,1993),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选取生物材料模拟生命复杂动力学过程的尝试已经开始,例如在实验室里给出一定的促使生物发生系统改变合再自组织过程发生的条件,观察生物的“进化”潜能和模式,这一方法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教师强调:上述三种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各不相干的。从认识的角度看,它们都不过是人们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时的手段,在整个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师:讲述天花和牛痘的故事,请学生总结琴纳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听讲,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 琴纳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挤牛奶女工容易感染到牛痘的病,但为什么这些女工不会患上天花? 2.建立假设:可能先感染了牛痘就不会得天花 3.设计实验方案:先给人种牛痘,观察是否得天花

4.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在八岁男孩身上种牛痘结果孩子没得天花 5.校验假设得出结论:给许多人种牛痘结果可以预防天花 6.交流结论并应用: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教师:归纳得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以验证假设)——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校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及应用。 教师举例:台灯突然不亮了,引导学生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台灯为何不亮?

2、建立假设:可能是停电,灯泡坏了,电线断了,开关坏了,灯丝断了

3、设计实验方案:

4、实施实验,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6、交流:

教师:上述科学研究过程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如给你一个密封的盒子,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如何判断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教师继续讲解:物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伽俐略对比萨大教堂里的吊灯摆动发生了兴趣,开始思考吊灯摆动时是不是来回的时间都是一样呢?可是没有钟,更没有秒表,吊灯摆动很快,怎样才能测定这种短暂的时间呢?这位年轻的实验家想出了一种办法。他一手按着自己的脉搏,数着跳动的次数,一边看着灯的运动。结果发现了一条规律:摆幅尽管可大可小,而来回一次摆动中脉搏跳动的次数却是一样的,这个有名的测量可以说是第一个科学物理学的实验。

教师总结,升华: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各种知识,正是科学家科学研究的结果。科学研究的思维可以体现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创新,大胆探究,你也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让后人来学习你的故事。

作业:某户人家失窃,小偷已跳窗逃走,如果你是警察,你打算如何找到破案的线索,请探究:脚印的长度与人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写一份探究报告,并于下节课课前交上来。

第5篇:科学探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对科学探究的浅浅认识

临猗中学 沈碧荣

《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学生对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各要素意义的认识。《标准》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共同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并列,作为内容标准的三大部分。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通常包含的能力要素有7个方面: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下面就具体谈谈教学过程中我的一些认识:

一、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所谓物理思维,就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物理事物(包括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等)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性及物理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反映,物理思维是物理智力活动(包括观察、记录、思维、注意四个基本要素)的核心。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假设与验证结论等活动,可以使自身的物理抽象思维、物理形象思维、物理自觉思维得到相应的培养,如学生通过全程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提出物理问题、建立物理概念、获得系统物理知识及解决物理问题)可以培养自身的抽象思维,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活动可以培养自身的形象思维,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活动可以培养自身的直觉思维。

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方法

科学方法是解决科学问题的手段,可以把科学方法分为如下四类:普遍的哲学方法;普遍适用的普通逻辑方法;具体科学方法;解决个别类型问题的算法。我们所关注的物理学方法,应该属于这个分类中的第三类,即物理科学的具体科学方法,它包括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说方法和数学方法这六种主要的物理学方法。

科学探究活动虽然依赖于物理学方法的指导,但它能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物理学方法的掌握。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会亲自动手操作,了解实验的一般程序,学会设计与构思实验的常用方法:学生会理解如何去简化和抽象,弄清为了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而使用模型方法;学生会通过类比提出假设,进行推测,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向;学生会对自己未知的物理现象或过程提出某种理论观点:学生会运用数学这种简明、精确的科学通用语言来进行定量的计算。

三、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根本保证,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我们在陈述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时,实际上包括了对物理实验能力的要求。根据《标准》,我们认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必须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1)提出问题

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与人的主体意识之间的矛盾。在思维过程中的反映通过多种途径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开始,它在整个物理探究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标准》对提出问题的能力列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二是“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就这两点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且,前者比后者更难、更富有创造性,因而前者是提出问题的关键。奥斯特之所以能提出电流的磁效应问题,是因为他发现了通电导线旁边的小磁针发生了“异动’,卢瑟福之所以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问题,是因为发现了α粒子散射的实验现象。因此,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已知事实或已有知识对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性、规律性做出的尝试性的解释猜想与假设的基本思维过程,就是根据所观察、发现的事实,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该事实的成因或结果作出假定、进行解释的过程。因此,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就要增强学生应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审视所面对的事实的意识,要学会仔细观察、分析新的事实,并在其中寻找跟原有经验和知识中相似的特征,并尝试对它作出解释。

(3)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就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或假设具体化、程序化。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途径有:一是尽量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设计的过程,分析实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实验方法,通过筛选、优化、组合形成实验方案:一是从《标准》关于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入手,对现有的实验方案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讨论。

(4)分析与论证

在该方面,《标准》对学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分析和处理数据、形成结论、描述和解释结论。在分析和处理数据方面有这样几点应该注意:一是学生应该具备选择实验数据的能力;二是学生有能力确定选择的实验数据中哪些属于常量,哪些属于变量;三是学生对于得到的数据有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为了形成结论,还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可以让学生从物理现象发生的先后来进行因果关系的推理描述和解释结论,要力求简单扼要,表述的语言要科学,就应该准确、客观地表述探究结论的适用条件和物理规律特别是要养成表述物理条件的习惯。

(5)评估与交流

这里所说的评估,是指学生对自己探究过程的回顾和反思,对自己的行为养成反思的习惯和作出评估的能力,将有利于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发现新的矛盾,有利于提出新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教学中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撰写探究报告,逐渐学会组织探究报告的内容,设计和绘制图表,通过相互交流,体会到只有结论而没有过程的探究报告是没有价值的。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希望我们教师都能引领者学生,走过一段不平凡的科学探究之路。体验着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增强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第6篇:浅淡如何引导小学生经历数学规律探究过程

小学阶段的许多数学规律,是数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是最为基础性的知识,是被他人研究证明的,教学中往往认为小学生学习它没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但是,让小学生经历探究数学规律的过程既符合学习数学的特点,也符合数学学科教学的出发点。显然,数学规律的发现与探究过程比对它的理解和应用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

一、对学习材料充分感知,提出猜测。

猜测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研究规律活动的基本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国,猜测要在学生对学习材料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对于问题思考后提出的。猜测的程度如何,反映了学生的感知程度,也反映了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是否充分、恰当。如教学“商的不变规律”时,呈现给学生的材料是24÷6=4,问学生:“你能写出一些商是也是4的算式吗?”在学生充分观察感知学习材料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提出猜测。 (1)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数,商不变。 (2)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一个数,商不变。 (3)被除数和除数都加上一个数,商不变。 (4)被除数和除数都减去一个数,商不变。

此时学生直接进入了数学知识的研究中,拓宽了知识面,有利于充分经历规律形成过程,全面理解了“商的不变性质”;同时也沟通了加、减、乘、除四种情况下商的不变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

二、采取举例法验证猜测。

猜测是规律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验证是数学学习活动过中重要的一步。猜测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验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当的帮助,组织协调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验证,使得到的结论尽可能是完善的。如验证“商的不变规律”的四种“假说”,采取以小组为单位,举例验证。验证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数,商不变的过程:

算式:24÷6=4

算式:50÷10=5

验证:

验证:

(24÷2)÷(6÷2)=4

(50÷2)÷(10÷2)=5

(24÷3)÷(6÷3)=4

(50÷5)÷(10÷5)=5

(24÷6)÷(6÷6)=4

(50÷10)÷(10÷10)=5

(24÷1)÷(6÷1)=4

(50÷1)÷(10÷1)=5

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这不仅为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商不变规律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同时也为学生体验数学学习过程创造了条件。

三、对验证结果提出质疑,促其反思。

小学生的验证一般是不完全归纳法,从部分到整体,有时会造成结论的不正确或不完善。只有对学生的验证结果提出质疑,促其反思。正是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的验证活动才能表现为不断补充、不断修正、不断地完善的过程。其间同伴的质疑与补充,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在这一过程中显得突出重要。如:教学“商不变规律”时,对学生验证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一个数,商不变的验证提出加上的数是个相同的数吗的质疑,引导学生举出反例。如:算式:30÷10=3

(30+1)(10+1)=2„9

(30+2)(10+2)=2„8

(30+3)(10+3)=2„7

此时,再次提出质疑,你能解释加上的一个不相同的数是怎样的不相同吗?促学生进行反思。举例,如:算式24÷6=4

(24+12)÷(6+3)=4 ,(24+24)÷(6+6)=4 ,(24+48)÷(6+12)=4 。

说明24加12,6加3都是加上原来这个数的一半;24加24,6加6都是加上原来这个数的1倍;24加48,6加12都是加上原来这个数的2倍。此时点拨学生,其实同学们加上“不相同的数”是有规律的,可以转化成下面的情况。如:

(12+12)÷(4+4)=3, (12+24)÷(4+8)=3, (12+6)÷(4+2)=3

24÷8=3

36÷12=3

18÷6=3

(12×2)÷(4×2)=3, (12×3)÷(4×3)=3, (12× )÷(4× )=3

最后归纳得出:在除法里,只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是不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商是会变的,完善了规律的内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规律的探究,少不了让学生猜测、让学生验证、让学生质疑、让学生争论。唯有此,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成“过程性目标”。

趣味数学智力题

A组:

1.兄弟俩轮流数数,兄每次数单数,第一次数1,接着数

3、

5、

7、

9、

11、

13、15。弟每次数双数,第一次数2,接着数

4、

6、

8、

10、

12、

14、16。请快点回答,兄数的8个数的和比弟数的8个数的和少几?

2.相邻两个双数分别与某数相乘,所得的两个积相差100。问某数是多少?

3.在1至100这一百个数中,两个数相除商是2的有( )对,其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最小的一对是( )和( ),被除数和除数都最大的是( )和几? 4.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5.妈妈对小琴说:“我给你9角钱,你到邮局去买邮票,只要3分、4分、8分这三种,每种张数一样多。”问小琴最多能买回多少张邮票?

6.从

8、

9、

16、

19、23和27这六个数中选出5个数,使其中3个数的和是另外两个数的和的2倍。应该怎么选?

7.某数乘以4的积比它乘以40的积少900,这个数是多少? 8.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与丙数的和大3,丙数与乙数相差多少? B组:

9.把100分成12个数的和,使每个数中都有数字“3”。怎么分?

10.口袋中有9个球,每个球上标有一个数字,分别是

1、

2、

3、

4、

5、

6、

7、

8、9。A、B、C、D四个人每人从口袋中取出两个球,A取的两球数字和是10,B取的两球数字之差是1,C取的两球数字之积是24,D取的两球之商是3。请问,口袋中剩下的一个球标有一个什么数字?

11.马戏团里有22只常见的森林动物,22只动物共有40只脚,2只脚的动物是4只脚动物的2倍。问两只脚的动物有几只?(注:还有没有脚的蛇)

12.哥五个各有一些糖块,大的比小的多。老大把自己的分给大家一些,谁有多少块再分给谁多少块;然后老二把现有的块数分给大家一些,谁现在有多少再分给多少,老

三、老

四、老五也照此方法办;最后五个人每人都有32块糖。请问原来各有多少块糖? C组:

13.小牛对人说:“昨天,我跟两位象棋高手下棋。我面前摆着两副棋盘,我一个人走两盘棋,同时跟这两位高手比赛。你们猜,谁胜谁负?”“准是你两盘都输了。”人们知道小牛刚学下象棋,连马步怎么走都记不住。“不对。头一回,两盘都是和棋。第二回,我输一盘,赢一盘。无论再下多少回,我也不会同时输两盘棋。”“你吹牛。”

两位象棋高手出来证明:小牛没有吹牛,我们也没有让棋。是他采取巧妙的办法来和我们下棋的。小牛用的是什么巧妙办法。

14.我准备2元钱去买东西,只要不超过2元,不论买的东西是多少钱,都能拿出正合适的数目,不需要售货员找钱。

可是我不希望带很多零钱,要求只带最少的硬币和纸币。那么,硬币最少带几个?纸币最少带几张?

15.1×2×3ׄ×48×49×50=?1到50的五十个数相乘,乘积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用笔算很困难,用电子计算机算,很快就算出这是一个65位的数。这个65位的数,尾部有好多个零。现在请你巧算一下,到底有几个零?(注:不是10个零) 答案:

A组:1.8;2.50;3.50对,2和1,100和50;4.5段;5.90÷(3+4+8)=6,6×3=18张;6.(8+19+23)÷(9+16)=2(倍);7.900÷(40-4)=25;8.乙数比丙数大3。 B组:9.100=30+30+13+3+3+3+3+3+3+3+3+3;10.7;11.由题目可知,2只脚动物与4只脚动物的脚的只数相同,40÷2=20(只脚),20×2=19(只);12.用还原法分析,80、

41、

21、

11、6块。

C组:13.为了方便说明,不妨给两位棋手取两个名字:一位是高明,一位是毕胜。小牛和高明下的那盘棋,让高明先走;另一盘棋让毕胜后走。然后,小牛看看高明怎么走,就照搬过来对毕胜,再看毕胜走哪一步,又搬回来对高明。这样,表面上是小牛同时下两盘棋,实际上是高明和毕胜对下。高明和毕胜不可能同时赢,小牛就不会两盘都输。14.硬币:1分1个,2分2个,5分1个共4个;纸币:1角2张,2角1张,5角1张,1元1张共5张。15.在1到50这五十个数中,末尾有0的数有

10、20、30、40、50五个,相乘的积末尾有6个零;末尾有5的数有

5、

15、

25、

35、45五个,与末尾没有0的偶数相乘,积的末尾有6个零,因此,这个65位的数尾部有12个零。(注意:50=5×10,25=5×5 A组:

1.兄弟俩轮流数数,兄每次数单数,第一次数1,接着数

3、

5、

7、

9、

11、

13、15。弟每次数双数,第一次数2,接着数

4、

6、

8、

10、

12、

14、16。请快点回答,兄数的8个数的和比弟数的8个数的和少几?

2.相邻两个双数分别与某数相乘,所得的两个积相差100。问某数是多少?

3.在1至100这一百个数中,两个数相除商是2的有( )对,其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最小的一对是()和( ),被除数和除数都最大的是( )和几? 4.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5.妈妈对小琴说:“我给你9角钱,你到邮局去买邮票,只要3分、4分、8分这三种,每种张数一样多。”问小琴最多能买回多少张邮票?

6.从

8、

9、

16、

19、23和27这六个数中选出5个数,使其中3个数的和是另外两个数的和的2倍。应该怎么选?

7.某数乘以4的积比它乘以40的积少900,这个数是多少? 8.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与丙数的和大3,丙数与乙数相差多少? B组:

9.把100分成12个数的和,使每个数中都有数字“3”。怎么分?

10.口袋中有9个球,每个球上标有一个数字,分别是

1、

2、

3、

4、

5、

6、

7、

8、9。A、B、C、D四个人每人从口袋中取出两个球,A取的两球数字和是10,B取的两球数字之差是1,C取的两球数字之积是24,D取的两球之商是3。请问,口袋中剩下的一个球标有一个什么数字?

11.马戏团里有22只常见的森林动物,22只动物共有40只脚,2只脚的动物是4只脚动物的2倍。问两只脚的动物有几只?(注:还有没有脚的蛇)

12.哥五个各有一些糖块,大的比小的多。老大把自己的分给大家一些,谁有多少块再分给谁多少块;然后老二把现有的块数分给大家一些,谁现在有多少再分给多少,老

三、老

四、老五也照此方法办;最后五个人每人都有32块糖。请问原来各有多少块糖? C组:

13.小牛对人说:“昨天,我跟两位象棋高手下棋。我面前摆着两副棋盘,我一个人走两盘棋,同时跟这两位高手比赛。你们猜,谁胜谁负?”“准是你两盘都输了。”人们知道小牛刚学下象棋,连马步怎么走都记不住。“不对。头一回,两盘都是和棋。第二回,我输一盘,赢一盘。无论再下多少回,我也不会同时输两盘棋。”“你吹牛。”

两位象棋高手出来证明:小牛没有吹牛,我们也没有让棋。是他采取巧妙的办法来和我们下棋的。小牛用的是什么巧妙办法。

14.我准备2元钱去买东西,只要不超过2元,不论买的东西是多少钱,都能拿出正合适的数目,不需要售货员找钱。

可是我不希望带很多零钱,要求只带最少的硬币和纸币。那么,硬币最少带几个?纸币最少带几张?

15.1×2×3ׄ×48×49×50=?1到50的五十个数相乘,乘积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用笔算很困难,用电子计算机算,很快就算出这是一个65位的数。这个65位的数,尾部有好多个零。现在请你巧算一下,到底有几个零?(注:不是10个零)

答案:

A组:1.8;2.50;3.50对,2和1,100和50;4.5段;5.90÷(3+4+8)=6,6×3=18张;6.(8+19+23)÷(9+16)=2(倍);7.900÷(40-4)=25;8.乙数比丙数大3。

B组:9.100=30+30+13+3+3+3+3+3+3+3+3+3;10.7;11.由题目可知,2只脚动物与4只脚动物的脚的只数相同,40÷2=20(只脚),20×2=19(只);12.用还原法分析,80、

41、

21、

11、6块。

C组:13.为了方便说明,不妨给两位棋手取两个名字:一位是高明,一位是毕胜。小牛和高明下的那盘棋,让高明先走;另一盘棋让毕胜后走。然后,小牛看看高明怎么走,就照搬过来对毕胜,再看毕胜走哪一步,又搬回来对高明。这样,表面上是小牛同时下两盘棋,实际上是高明和毕胜对下。高明和毕胜不可能同时赢,小牛就不会两盘都输。14.硬币:1分1个,2分2个,5分1个共4个;纸币:1角2张,2角1张,5角1张,1元1张共5张。15.在1到50这五十个数中,末尾有0的数有

10、20、30、40、50五个,相乘的积末尾有6个零;末尾有5的数有

5、

15、

25、

35、45五个,与末尾没有0的偶数相乘,积的末尾有6个零,因此,这个65位的数尾部有12个零。(注意:50=5×10,25=5×5)

整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偶数.如0,2,4,6,„等都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如1,3,5,7,„等都是奇数.可用2n表示偶数,2n+1表示奇数(其中n是整数).

奇、偶数有下面一些重要性质:

1.一个整数是奇数就不能是偶数,是偶数就不能是奇数,奇数不能等于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3.奇数个奇数的和(或差)为奇数;偶数个奇数的和(或差)为偶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或差)总是偶数.

4.两个奇数之积为奇数;一个偶数与一个整数之积为偶数.

5.若干个整数相乘,其中若有一个乘数是偶数,积就是偶数;如果所有的乘数都是奇数,积就是奇数.

6.如果若干个整数的积是偶数,那么乘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如果若干个整数的积是奇数,那么所有的乘数都是奇数.

7.偶数的平方能被4整除,奇数的平方被4除余1.

8.相邻两个整数之积必为偶数,其和必为奇数.

奇数+偶数= 奇数 奇数-偶数= 奇数 奇数X奇数= 奇数 奇数X偶数= 偶数 奇数/偶数= 不能整除.... 奇数X任一整数=奇数或偶数 偶数X任一整数=偶数

“0”是不是偶数?

今天我在翻练习卷中碰到一个有趣的题目:

在1,2,3,........,99,100这100个整数之间任意添加号或减号,其结果总是偶数,为什么? 解答: 因为有50个奇数50个偶数

50个奇数相加减结果是偶数

50个偶数相加减结果是偶数

偶数和偶数相加减结果永远是偶数

我们知道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是这个数自身的属性,称为奇偶性.在自然数中,我们发现奇数、偶数总是按一定次序交替出现。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奇数+奇数=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

3、偶数+偶数=偶数

4、偶数-偶数=偶数

5、奇数+偶数=奇数

5、奇数-偶数=奇数

根据上面的规律可以概括成一条:几个整数相加减,运算结果的奇偶性,由算式中奇数的个数所确定,如果算式中共有偶数个奇数,那结果一定是偶数。如果算式中共有奇数个奇数,那么运算结果一定是奇数。(0也是偶数,为什么?) 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就可以无须计算结果得出结果的奇偶性。

“0”是奇数,还是偶数?判断标准:凡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所谓整除就是商数必须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因为:0+2—0,商数是整数,所以:“0”是偶数.

阅读材料:

“0‟与无穷小是否一回事?无穷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不断地变小,在不考虑负数情况下,无穷小就越来越接近于”0”;“0”是一个确定的数,它是一个常量.“0”可以作为无穷小的唯一的数.“0”本身就是无穷小量,无穷小量却未必是“0”.再者,在四则运算中,“0”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但不能作为除数或分母;无穷小在四则运算中,可以作为除数或分母.

“0”的定义是什么?《辞海》上的一种解释:“它在任何计量单位中表示„没有‟.”《国语辞典》上是;“在算术上其意义为无,以0表之.”数学老师也常说:“0”——表示“没有”.一减

一、二减二……都等于“0”,给“0”下定义:“0”表示“没有”.这是无疑的.

然而,“0”的意义是不是仅表示“没有”呢?“0”不仅表示“没有”,而且还表示多方面的内容及其作用,列举略述于下:温度表上的“0”度(零度),表示一个特定的温度——冰的熔点.所谓“0”度,自然不能说是“没有”温度.人们常说的“0”时(零时),即:24时.这是个明确的时间概念,不会说成“没有”时间.

在数轴上,“0”用一个确定的点——原点“0”表示,“0”的相反数还是“0”(一0=0),“0”的绝对值仍是“0”(|0|=0).

在记数时,用“0”可以表示数位,如:0.0

2、、0.2、20、200、2000……中的“0”,均表示数位,有相同或不相同的数位. “0”是补空位的数目.数的空位,必须补上“0”,如:10

5、、1005.…··;又如、 必补“0”的数位,如疏忽未补,其数位错,其数目必错.

“0”在四则运算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在加、减法中,一个数加“0”、减“0”,均仍得原数;在乘、除法中,“0”乘任何数的积为“0”,“0”除以任何非“0”数,得商为“0”.

在通用科学记数法的十进位制中,“0”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逢十就进一位,而在该位写上“0”.“0”在十进制中,代表着:从一往上,较大单位依次是:

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从一往下,较小单位依次是:分、厘、毫、丝、忽、微、…….

在当代电子计算机高科技中,“0”就是一位特别重要的新型的“代表”.它的作用就更大了.因为电子计算机采用0与1这两个基本数码的二进位制,任何数码都由这两个基本数码组成.二进位制所需要的记数的基本符号只要两个:0与1.可以用1表示通电,0表示断电;或1表示磁化,0表示未磁化;或1表示凹点,0表示上凸点.

第7篇:指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有效策略的探究心得体会

中卫六小 路帆

《数学课程标准》不仅强调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呢?下面就几个具体的《找规律》的课例来谈谈我的认识。

一、在自主学习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的欲望,当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学生的活动愈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就越能反映学生的个性,越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比如教学《找规律(周期规律)》时,教者在挂图出示盆花是两盆一组,每组依次是蓝花、红花之后,问:如果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展现。结果有的学生想出了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15是单数,所以也是蓝花;有的学生用文字代替盆花:蓝红蓝红蓝红„„;有的学生画出了不同的图形:○△○△○△„„;有的学生用拼音的首字母表示lhlhlh„„;也有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了计算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惊喜的发现自己也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也就在这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对题目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从而逐步建构知识。

二、在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自己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知识。依据上述理论和小学数学学科的具体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和交流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获得新经验、新知识。由于操作总是在动态中进行的,符合儿童好奇爱动的特点,也符合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为此要积极创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通过让学生拼一拼、摸一摸、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取新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教学《找规律(搭配规律)》时,教者创设情境:老师到商店挑礼物。看到了3个可爱的木偶娃娃,旁边有2顶漂亮的帽子,老师决定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一顶帽子,一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呢?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是从实践入手。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有2顶帽子和3个木偶娃娃的图片,请拿出来,摆在桌上,一人动手搭配,一人认真记录,研究一下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学生在自己动手搭配的过程中发现,其实要想准确无误的得出结果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先拿第一个木偶娃娃,可以搭配2顶帽子;再拿第二个木偶娃娃,再搭配2顶帽子;最后拿第三个木偶娃娃,还可以与2顶帽子搭配,这样就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那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搭配,还能得出这个6,其实就是3×2所得。学生在自己动手搭配的过程中发现了有序搭配的注意点,得出了有序搭配的种数就是把两种搭配物体的数量相乘。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之后,对于搭配方法的种数就理解得比较透彻了,即使在一段时间后,他对所学知识遗忘了,但他知道这个结论的形成过程,只要稍稍加以操作,或画图,或摆学具,都能很快想到解决的办法。如果仅仅记住了一个公式,一旦遗忘,便无从想起。

三、在实践运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无论知识还是技能都必须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运用才能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所以,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从学生平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范围、活化教材内容这一目的。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如教学《找规律(间隔规律)》时,教师让学生找身边的这样的规律,学生找到了手,五个手指头中间有四个空挡,两边的事物比中间的多1;拱桥的桥桩的个数比中间拱洞的个数多1;电线杆的根数比广告牌的块数多1;此外还有栏杆、窗帘、梳子、学生队伍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一定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会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富有成效的活动,形成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8篇:科学探究小论文——马是如何睡觉的?【中学生优秀科学探究小论文】

科技小论文

——马是如何睡觉的?

很多人也许很奇怪,马是如何睡觉的呢?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马躺在地上睡觉,而人要睡觉,马也是要睡觉的。毫无疑问,它们就是站着睡觉的。

马属于奇蹄目动物,身体细长,四肢健壮,善于奔跑。所以,马中的姣姣者有千里马之称。但是马有于其他家畜不同的特性,它们喜欢站着睡觉。在夜里无论什么时候去看它,它始终站立着,闭着眼睛睡觉。

有的人会问,马既然站着睡觉,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马很聪明,它平时站着休息时,往往会轮流将一只后脚休息,休息的脚微微弯曲轻轻放在地上,承载较少的体重,两只前脚与另一之后脚承载大部分的体重,很像人的三七步。况且它有四只腿,与人类的两只腿不同,那四只腿可以支撑住马,让它不会倒下来。

其实,马形成站着睡觉的习惯是有原因的。古代野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沙漠草原地区,既是人类的狩猎对象,又是豺、狼等肉食动物的美味家肴。它不像牛羊可久以用角与敌害作斗争,唯一的办法,只能靠奔跑来逃避敌害。而豺、狼等食肉动物都是夜行的,它白天在隐蔽的灌木草丛或土岩洞穴中体息,夜间才出来捕食。野马为了迅速而及时地逃跑,在夜间不敢高枕无忧地卧地而睡。即使在白天,它也只好站着打盹,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不测。现在的家马虽然不像野马那样会遇到天敌和人为的伤害,但它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的,因此野马站着睡觉的习性,至今仍被保留了下来。除马外,驴也有站着睡觉的习性,因为它们祖先的生活环境与野马极为相似。而有一种说法是,马因为体重太重,而且趴着时要站起来很费时间,站着睡觉,一旦发现敌害就可以立刻逃跑。

有养过马的人都知道,它也不是一直都是站着睡觉的。据发现,只有在非常安全舒适的情况之下,马才会躺下来睡觉。一天之内可能只有短短十几分钟是躺下来睡觉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站着睡觉,所以我们不容易察觉。白天站在马桩旁它也会打瞌睡,只要它头越来越低,眼皮越来越重,就表示它快睡着了。马在很快乐时会躺下来打滚,这有一点像人的伸懒腰。通常它会选定一个地方,先用前脚跪下来,然后整个身体躺下来,四脚朝天左右翻滚。站起来的时候是先站前脚,再站后脚。站起来之后全身抖一抖,抖掉砂土。

不过更让人惊奇的是,马在24小时里可以睡大约73次觉,不过每次都只是合几分钟眼,最长绝不会超过五分钟。马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打瞌睡。因此,我们平时很少能看到马睡觉。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只要去探究,什么都可以解决。

第9篇: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核心,许多新课程的实践者对探究的认识存在偏差与误区。笔者认为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就要:有探究的欲望、有问题空间、引导建构亲历探究过程、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激励评价保持探究热情。让孩子在科学探究学习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探究学习 探究 科学 问题

一、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探究过程本身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交流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二、 当前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对我国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来说既是一个新的理念,又是近十年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所一直推崇的教学思想。因此一谈到科学课,很多老师就认为要进行研究性学习。一说起探究性学习,许多老师总认为一切知识都要学生来探究完成。于是乎,无论学习内容难易,不管学生学情如何,一味地放手让学生探究,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长期以往,必然造成学生的探究能力低下,智力衰弱。如果一切都放手给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等原因,学生难以正确使用“支配、控制、调整”的权利,这就必然导致探究活动偏离方向或浮在空中。笔者认为当前探究性学习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①有的科学知识都应该用探究的方式来教授。 ②只要学生参与动手的学习活动就是探究式教学

③忽视教师主导作用,走入片面追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④忽视讨论交流评价,走入单纯追求气氛的误区

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教学活动。

三、探究引领孩子学习科学

(一)要有探究的欲望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案例:人教版三年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引入“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将一个石头放入水中,石头会怎样?将一个木块放入水中,木块会怎样?为什么石头在水中下沉而木块在水中上浮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这种探索的情感。学生在进行动手操作后又追问“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大小关吗?那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物体在水中的下沉和大小有关吗?那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既然物体在水中的上浮、下沉和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那到底和什么有关呢?”遇到眼前的问题,就极大地激发了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要有问题空间

探究了问题不等于就有了问题空间 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引领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案例中的学生似乎也进行了热闹的“探究”,但并不是因为好奇而产生问题,因为问题而展开讨论,因为讨论出现分歧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为问题是教师预设的,学生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在“跟”着教师走。教育家刘默耕说“问题是按照孩子们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还是按照你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问题。”

质疑问题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

(三)引导建构亲历探究过程

探究式教学活动特别强调:动手之前先要动一番脑筋,根据提出的科学问题,想清楚实验如何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变量,实验怎么做,做的时候注意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和途径等。

1、引导建构

在教学中,尽管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表达交流,但学生却很难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根本谈不上自觉运用,甚至一些学生自主学习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无策。

在教学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不顾及学生实际为探究而探究,仍应以引导讲解为主、自主探索为辅。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让学生科学的探究、交流、讨论与合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真正的融会贯通。因此,要想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务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要有充分的探究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研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据《小学科学教育》显示:探究性课型老师在引导学生研究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应占总时间的45%左右。苏霍姆林斯基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四)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建构主义把协作交流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从理论上说儿童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儿童的思维彼此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 。

在合作学习中,孩子们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具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借助集体的智慧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交往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当然,合作学习是以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基础的,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交流讨论如无源之水。

(五)激励评价保持探究热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活动情况并给以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当然,评价目的不仅在于评价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教师要给学生参与表达创新的机会,不要把个人意见强加学生,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创新的兴趣,给每个学生评价的权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无错原则”。

四、科学引领孩子在探究中成长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应当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能力的基础上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能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和思考、能积极运用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自然世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升学生自我科学素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可以在科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习有趣的科学和有趣的学习科学这两个方面,让学生感受科学的价值,让科学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科学引领孩子理性的认识世界,合作探究学习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探究让学生看有所感,思有所启,探有所获,科学课堂是探究知识,经历过程、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为学生的发展、成长考虑一生,科学探究之路是孩子成长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德国大众创新下一篇:中学副校长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