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应用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科学探究作为现代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但是由于教育阶段的学生年纪比较小,在实际科学教学过程中仍旧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科学实践活动等,这都难以满足新课改下所提出的要求。文章针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探讨,结合教学问题提出几点可行对策,希望以此来推动科学教育工作顺利展开,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也开始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我们可以将科学探究模式应用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科学探究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未来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此教育阶段学生年纪较小,再加上思想认知水平存在局限性,很难理解科学教学过程中所讲解的知识点。所以优秀教师应改变教学策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进而培养其科学素养且弥补传统教学上的不足。

二、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探究模式,现如今被小学科学教学频繁所运用,它具有很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此教育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低下,所以可以借助科学探究来调动起课堂参与度,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参与到科学教育活动中,这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还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适当地给予学生包容,这样才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且发挥科学探究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价值。第二,科学探究模式的运用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改变以往被动参与的不良现状,能够主动学习,进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提高学生新知识输入效率的目标。第三,科学探究教学应用在科学教学活动中,也是为了满足新课改下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所以教师也要结合科学知识的性质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够让其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收获知识,且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进一步拓宽其知识维度以及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二)提高班级学生科学素养

传统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致使学生科学素养难以得到提高,这也迫切需要教师去处理,因为这直接关乎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需要予以高度重视。所以新时期小学教师还应当将科学探究模式应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它有助于提高班级学生科学素养,本身此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就比较低,所以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展开科学教育指导,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推动教育活动顺利展开,进一步弥补传统教学上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收获知识且健康茁壮成长。科学探究模式应用在科学教育中,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沟通渠道,因为学科与学科之间往往是相通的,所以更应该发挥此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价值,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够实现拓宽其知识维度的目的。

三、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运用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调查数据显示,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运用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教学模式单一问题比较突出。本身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年纪就比较小,对抽象化的科学探究知识点并不能够较好地掌握,所以教师更加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但是,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创新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整个科学教学活动往往过于单调乏味,这样就会致使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出现走神等行为,无形之中也会拉低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创新教学理念,自身的思想观念往往比较落后陈旧,甚至有一些人员盲目地遵循旧的教育理念,这都会致使整个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将科学探究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二)相应科学设备不足

除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影响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外,相应的科学配置不足也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身科学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必须要完善相应的仪器设备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让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重难点知识,特别是对小学教育阶段的孩童来讲非常的重要。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学校在科学设备上的资金投入往往不足,难以推动科学教育工作顺利展开,也会加大教师授课压力,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此外,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使得他们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也难以提高其学习质量和效率,会使其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能实现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由于科学设备不足,也会致使科学探究教育活动进度停滞不前。科学教学综合性比较强,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重难点知的记忆,也要借助相应的设备完成相应的操作,但是鉴于科学设备不足致使科学教育效率低下。

(三)学生创新意识薄弱

现代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所以优秀教师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既要讲解基础理论知识,也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直接关乎其未来成长与发展。然而实际状况是,很多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仍旧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再加上很多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也不高,这都会对科学教育活动造成一定的阻碍。而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力,对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小学教育阶段的孩童正处于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一个关键时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教育指导,但是很多教师由于不够重视创新意识培养,致使班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严重缺失,难以满足新课改下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甚至会影响后续科学教学工作的时效性。

(四)缺少科学实践活动

目前,小学教育时期的孩童由于年纪较小,在实际科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缺少科学实践活动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效率。因为任何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而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操作能够对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也能够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但是部分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也难以推动科学教育工作顺利展开。

其次,即使开设了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凸显出来。部分教师往往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致使学生没有实践操作的机会,这也会致使科学实践活动丧失了存在的意义,难以让我学习到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应用,致使整个科学教育工作效率受到影响,这对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也是不利的。除此之外,即使开设了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但是实践活动内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符合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这样也会影响整个科学教育工作的效率。

四、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创新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育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展开教育指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且提高技能。而科学教学本身所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传统落后单一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反而会影响其整体学习效率,所以为了满足新课改下所提出的要求,小学教师还应当创新科学探究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育引导,让学生能够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要运用其他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使他们改变以往被动参与的不良现状,主动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科学教学任务,这都能够让其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进行相关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掌握他们的实际学习状况,进一步制订可行的方案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也要改变以往盲目遵循旧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的现状,结合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此外,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其他学科学习提供帮助。

(二)完善科学探究机械设备

科学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必须要借助设备辅助教学,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而以往由于相应的科学设备不足,难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其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新时期下学校还应当完善科学探究机械设备,要确保科学设备的充足,这样才能够满足科学教育活动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其通过操作机械设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本身理解能力就存在着局限性,可以通过引导他们使用仪器设备来掌握相应科学探究,通过操作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探究这门学科,这对其综合技能的提升非常重要。

同时,学校要加大在机械设备上的资金投入,也要引进先进且专业的设备投入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为教师科学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学生各方面成绩都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例如,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机械设备简化抽象化的科学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吃力,反而觉得简单且易懂,进而为后续教育活动铺平道路,当然也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便让他们能够正确操作机械设备,且发挥机械设备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最大价值。

(三)提高学生科学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教师的忽视致使学生创新意识比较薄弱,这对其未来成长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我们还应当制订可行的教育方案来展开教育指导。本身科学教育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够收获知识且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这也是素质教育下所提出的具体要求,需要教师予以高度的重视。比如,在进行相关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促进其创新能力,当然教师也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以便在学生出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进行探究,并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要将科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这也有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因为任何学科教学活动要想顺利进行,都需要学生具备一个较高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够提高其科学知识运用能力。近几年来,小学科学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其比较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是因为部分学生缺乏创新精神,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相关科学探究活动中来,让其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小学教育时期正是启蒙阶段,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时期,为此教师通过有效的教育指导,能够让学生形成科学创新意识,进而发挥科学探究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价值,为后续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四)开展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一些漏洞,致使学生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高,所以为了满足新课改下所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还应当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提高自身动作操作能力。本身科学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倘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低,将难以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速度,所以优秀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欲。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也只有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之上,才能够让其努力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技能。当然,教师也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确保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例如,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内容,待他们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对本章节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而探索的过程相对来讲也是比较有趣的,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记忆本章节重难点知识,进而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价值。

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与家长互动交流,帮助教师减轻授课压力,因为家长往往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要做好榜样,让学生在家中也能够进行相应的知识学习,进一步达到最初的科学教育目的。除此之外,在与学生家长交流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学生在家作业的完成实际状况,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展开教育指导,让科学探究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价值,也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并不高,教学中仍旧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科学设备不足、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成了阻碍教育活动进度的一个因素,所以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创新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而学校也要完善科学设备,教学中也要提高学生科学创新意识并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提高其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为其学科科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夯实基础,且促进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童彩琴.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家长,2021(3):135-136.

[2]董君芳.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运用[J].新课程,2021(3):206.

[3]孙建.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幻画报,2020(11):181,183.

[4]戴朋.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幻画报,2020(9):90-91.

[5]蔡金萍.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2020(8):86.

[6]陈胜.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0(20):32-33.

[7]吴清颂.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6):59.

上一篇: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下一篇: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