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科技局工作总结

2022-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针滴滴答答,流逝的是光阴,在季节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留下了成绩证明。每周、每月、每个季度的我们,在工作方面都有着独特表现,获得成绩的同时,也有着众多的难忘时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我们,是该写一份工作报告,记录我们的工作之路。为便于大家更好的编写工作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xx年科技局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20xx年科技局工作总结

中药科技发展20年概述(1996—2015年)《中药现代化二十年》编写组

[摘要] 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20年来,在中药基础理论、物质基础、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体内过程、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质量标准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医药科学内涵的诠释,支撑了中药产业发展,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进展。

[关键词] 中医药; 现代化; 国际化

Summary of develop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wenty years(1996—2015)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wenty years" committee

[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doi:10.4268/cjcmm20162201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科学的结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原创的科学思维。传承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基本路线,就是要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转化为原创成果,解决当前医学科学难题,并诠释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将中医药原创思维和丰富经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传统优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屠呦呦研究员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掘中医药宝库的成功范例。

20 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药产业已有一定产业规模。但是,支撑中药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薄弱,主要表现为:中药基础理论缺乏现代诠释,对临床和新药研发的指导价值发掘不够;中药药效物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等研究还不够深入;符合中药特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还很落后,不能满足需求;确保中药“安全、有效、可控”的质量评控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比较落后;中药创新研究技术平台不完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创新中药品种相对较少等。

历经20年的快速发展,中药现代化成就斐然,现代中药产业已具规模,经济社会贡献度不断增长,国际影响不断提升[1]。与此同时,支撑产业发展的中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医药科学研究水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据统计,2000年以来,中药相关研究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0项[2]。将近20年研究成果及影响梳理归纳,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中药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逐步得到现代化的诠释与发展

为了科学阐释中药基础理论的深刻内涵,中医药研究者开始寻求与化学、生物信息、数学、计算机等科学工作者进行跨学科合作,特别是借助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方剂配伍理论、配伍禁忌、药性理论、毒性理论等中药核心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逐步得到诠释与创新发展。

1.1 中药性味理论研究 性味归经是中药的理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初步阐释了中药性味的本质及四性与五味的关系,包括中药同时具有性(气)与味;五味主要与中药的功效相关,四性主要与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相联系;四性可通过中药对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的影响予以评价归属,并探索出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的中药性味理论研究新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性味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代谢组学生物标记物的中药寒热性预测模型,用于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的归属评价[3]。

1.2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 在国家“973”计划3个项目支持下,丰富和发展了方剂配伍理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组分配伍理论”[4]。从现代医药学的角度揭示了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并依据“突出主效应,兼顾次效应,减少副效应”的原则,建立“效应配伍”策略,建立标准组分、组分配伍、组效关系、优化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体系,指导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和现代中药研发。构建了药性相关数据库及数字化中药组分库,并建立了基于组分配伍的组效、时效关系及多靶点整合调节作用的组分中药研制技术平台。“组分配伍理论”不仅为诠释中药“七情和合”配伍理论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而且开辟了一个重要方向,为创新中药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中药产业升级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中药毒性理论研究 中药毒性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用现代语言进行阐述,解决对中药毒性认识的不足和误解。中药毒性具有特殊性,通过系统研究,证明中药毒性强度在“有毒组分/成分药材毒性饮片毒性复方毒性”传递链上并不是等效传递的,打破了国外学者关于“化学成分有毒就推演到其药材有毒,并进一步认定含有该药材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毒”的不科学逻辑推理,有助于纠正当前国际上对有毒中药的一些偏颇甚至错误认识[5]。此外,通过对何首乌、大黄等的毒性证候以及毒性药效的相关性研究,用科学数据证明了“有故无殒”的中药毒性证候密切相关的中药毒性理论[6]。

1.4 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研究 在集成散在于历代的文献资料和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化研究,系统揭示了反药配伍禁忌的内涵及主要表现形式;反药配伍的稀疏关系、潜害特点,宜忌转化关系及开放性特点;提出配伍禁忌的规避及趋利避害的原则方法等,构建了基于“十八反”的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框架,丰富和发展了中药配伍禁忌理论[7]。

1.5 中药炮制研究 通过对传统炮制理论、炮制技术、炮制工艺与饮片质量标准等研究,初步建立了传统中药炮制传承体系、炮制技术创新发展体系、中药饮片生产和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事业对中药炮制技术、人才及产品的需要,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2 符合中药特点的药效物质、药理评价、药代过程、作用机制、安全性及临床评价研究方法学体系已经形成

2.1 中药分析方法和技术进步 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是产生药理活性的基础。对中药复杂成分的认知,需要分析技术和方法的进步。通过20年的发展,多维气/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超导核磁共振等先进仪器设备和在线筛选、高通量/高内涵筛选、虚拟筛选、等效反馈筛选等活性筛选技术得到应用,成为解析中药的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组分)的重要手段。针对如何快速、高效地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发现药效物质,研究人员创建了“谱效相关性筛选法”、“生物色谱法”、“成分敲入/敲出法”等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特别是针对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的整体研究难题,提出了“等效成分群”理论与方法,根据“从整体中解析部分,从部分回归整体”的研究理念,通过化学成分群定向敲除、活性反馈筛选、等效性评价等方法与技术,在中药复方全成分表征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比较“成分群”敲除前后原方整体药效的变化,反推“候选成分群”对整体药效的贡献度,经过多轮等效反馈筛选,从中药复方的众多成分中发现能基本达到原复方药效的等效成分组合[8]。目前该理论和方法在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中得到应用推广。

2.2 中药药效评价研究 现代检测手段的发展,使中药药效评价从整体动物病理形态、基本功能评价向细胞、分子水平的直观阐释发展,为从多层次、多环节、综合评价中药药效作用提供了支撑。整体与局部研究相结合、体外与体内相结合、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相结合成为中药药效研究的主要模式。近20年来,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病理环节、不同靶点,建立了系列动物模型,包括各种自发性疾病模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药物诱导或手术动物模型、模式生物模型等,也包括各种人源、哺乳动物来源细胞模型,较好地应用与中药药效作用评价[9]。一系列新技术得到发展应用,包括数据挖掘技术、基于作用靶点的筛选和评价技术、基于内源性功能网络平衡评价技术、基于体液药理学研究方法评价技术(体液药理学,包括血液药理学、脑脊液药理学、组织液药理学等)等,成为中药药效研究的重要方法。

2.3 中药复杂成分体内过程研究 中药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规律一直是个难题,也是重大科学问题。针对中药多成分造成体内暴露和变化过程的复杂性,提出中药“药代标识物(PK Markers)”的概念,并创建了生物样品微量物质分析技术、中药体内代谢物富集和制备技术、“诊断离子桥联网络”、“相对暴露法”、“物质组代谢组关联网络”等中药复杂成分体内过程研究方法学体系[1011]。另一方面,针对一些“药效确切、机制不明”的中药,可通过分析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群的改变等代谢组学研究手段来考察其药物机制和作用效果[12]。中药体内过程研究技术的进步,使体内过程的“黑箱”初步被打开。

《中药现代化二十年》编写组:中药科技发展20年概述(1996—2015年)

2.4 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我国科学家不仅阐明了部分中药的作用机制,更基于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及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观”思想,将系统生物学、“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等)、网络药理学等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的研究技术方法运用于中药作用机制的探索之中,取得了系列标准性成果[13]。例如,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分子机制[14],丰富了APL靶向治疗的理论,对于推动其他类型白血病和实体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5 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规范化研究 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1999年颁布《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即GLP》(试行)(2003年正式实施),其后在2007年SFDA颁布的新药技术审评补充条例中明确规定中药新药1~5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在获得GLP认证资格的研究中心进行,这表明目前中药新药的安全性评价逐渐与国际规范接轨。对一些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致毒机制、量毒关系、毒性分类、毒性预测等进行深入研究,搭建了关键技术平台,完善了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对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安全性、促进合理使用中药起到了推动作用[15]。

2.6 中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近20年来,根据中医药的临床特点,借鉴国际上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新药临床研究管理规范等经验,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技术体系不断完善,逐步与国际接轨。从中医临床评价研究的特点出发,建立了包括伦理审查、机构设置、研究中心和研究者管理远程数据获取、试验药品管理、数据核查和动态管理、数据分析等技术平台,形成了“现场与远程交互的三期四查”质控方法,即临床研究早期、中期、结题前三期;内审、二级监查、三级稽查与四级视察相结合,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大大提高了临床试验的质量。建立了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开展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催生了临床研究新范式的诞生,一种更加适合中医药临床特点的、临床科研一体化的临床研究模式已经在应运而生,使临床试验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16]。

3 建成了中药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平台

3.1 中药制药技术发展 围绕着中药新药研发的各个关键环节,攻克了中药药效物质高效分离与鉴定技术、组分中药筛选与新药研发技术、中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真空带式干燥技术、高速滴丸技术、中药经皮给药技术、中药缓控释技术、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等一批制约中药新药研发与现代化生产的共性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中药新品种研发和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培育了数十个年销售额过10亿的重大品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技术平台建设 随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现代中药研究平台。如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安全性研究、组分中药研究、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临床评价研究、中药新剂型研究、中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中药制药过程控制技术、现代中药数字化提取技术等。一些技术研究平台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研究平台标准化建设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对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支撑作用[1]。

4 构建了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

4.1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随着对中药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分析检测仪器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确保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均一”的质量评控体系已逐渐完善[17]:在安全性控制方面,对中药内源性有毒成分以及外源性有毒成分(农药及重金属残留、真菌毒素、二氧化硫残留等)建立了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在中药鉴定领域创建了基于ITS2的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为中药材物种鉴定提供了基因鉴定方法体系[18];在有效性评价方面,从控制“单一成分”、“指标成分”过渡到“多成分”、“有效成分”、等效/主效成分;在质量均一性方面,建立了针对整体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一致性评价技术来评价产品批次之间均一性与稳定性。特别是针对中药质量评价中存在的“指标成分选不准、含量范围定不准、药效关联性不强”的短板,创新性提出“等效成分群理论”以及“以等效成分群为标示成分”等更加符合中药复杂成分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19]。

4.2 《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质量标准大幅度提升 构建了包含来源或制备方法、性状、专属性鉴别、安全性相关检查、浸出物检测、含量测定等项目的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部分品种还建立了指纹图谱/特征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整体成分控制标准,使我国中药质量标准水平在很多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例如,《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中药2 158种,其中药材和饮片618种、植物油脂和提取物47种、成方制剂1 493种。无论是收载的品种,显微鉴别和TLC鉴别项目,HPLC含测项目及对照品、对照药材的数量均为国际植物药标准之最。新版药典还采用DNA分子鉴定法、生物效应评价法、LCMS联用法、指纹/特征图谱技术、一测多评法、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等新方法与新技术来解决行业难点问题,使得一大批中药标准已超越国际同类水平[20]。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中药标准的国际合作,我国学者也积极参加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丹参等9种药材27个标准已收入《美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有望实现“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目标[21]。

5 中药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

5.1 高水平论文显著增长 随着中药基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学者发表的中医药SCI论文从20年前不到100篇增加到每年超过3 000篇,增长了30余倍,占国际论文的比例约从5%增加到35%,增长了7倍,主导世界中医药研究。不仅SCI论文数量有了显著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上。例如麻杏石甘汤加减银翘散的标准汤剂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结果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22],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结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发表[23],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发表[24]等。还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在JA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Lancet等期刊上发表,这些高水平研究成果不仅带动中医药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

5.2 中成药海外注册研究进展 随着中药国际化的推进,一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中药产品以药品身份开展国际注册研究。如复方丹参滴丸(胶囊)(T89)将完成Ⅲ期临床试验观察,血脂康胶囊、扶正化瘀片、康莱特注射剂、桂枝茯苓胶囊也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还有一批中成药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国家注册销售。地奥心血康、丹参胶囊在荷兰通过传统药物注册获准上市,成为欧盟成员国以外获得市场准入的植物药先行者。

6 结论

近几十年医学发展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许多与中医药理念相一致。可见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其防病治病理念符合先进医学的发展方向,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中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24]。持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是应对当今社会慢性病、复杂性疾病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在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中药现代化实施20年进程中,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承担起了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任,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取得了一批突出成就。但是,中医药的发展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现代化、国际化战略还需要持续推进。下一阶段,中药科学研究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坚持创新驱动,在继承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保持中医药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催生新的科学发现和新的技术突破,彰显出中医药原创思维的现代科学价值。下一阶段,要坚持多学科结合、产学研结合,更加注重学科主导性发展和全球引领性发展。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行更前瞻的思考和全球范围的布局谋划,以世界领先、国际一流为目标定位,主动发起以我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导国际中医药相关标准制定,大力开拓中医药领域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构建国际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网络,为引领未来新医药学的形成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伯礼,张俊华.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2015, 40(17):3331.

[2]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资办公室.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EB/OL]. [20161030]. http://www. nosta. gov. cn/web/index. aspx.

[3] 匡海学, 程伟. 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中药性昧理论新假说与研究方法的探索[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 11(6):768.

[4] 张伯礼,王永炎.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 [J]. 中国天然药物, 2005, 3(5):175.

[5] 赵军宁, 杨明, 陈易新, 等. 中药毒性理论在我国的形成与创新发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0, 35(7):922.

[6] Wang J B, Zhao H P, Zhao Y L, et al. Hepatotoxicity or hepatoprote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the paradoxical effect of the Chinese herb Rheum palmatum L. in treating rat liver injury [J]. PLoS ONE, 2011, 6(9):e24498.

[7] 段金廒, 张伯礼,范欣生,等. 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 14(3):1537.

[8] Liu P, Yang H, Fang L, et al. Bioactive equivalence of combinatorial components identified in screening of an herbal medicine [J]. Pharm Res, 2014, 31:1788.

[9] 刘建勋, 任钧国. 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复方功效的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17(7):1372.

[10] 郝海平, 郑超湳, 王广基. 多组分、多靶点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考与探索[J]. 药学学报, 2009,44 (3):270.

[11] Yu K, Chen F, Li C. Absorption, disposition,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saponins from Chinese medicinal herbs: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do we need to know more? [J]. Curr Drug Metab, 2012, 13(5):577.

[12] 王喜军.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J]. 中国中药杂志,2015, 40(1):13.

[13] 张伯礼. 系统生物学将推动中药复杂体系的深入研究[J]. 中国天然药物, 2009, 7(4):241.

[14] Zhang X W, Yan X J, Zhou Z R, et al. Arsenic trioxide controls the fate of the PMLRARα oncoprotein by directly binding PML[J]. Science, 2010, 328:240.

[15] 高月,马增春,张伯礼.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安全性关注及再评价意义[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1):1.

[16] 刘保延. 真实世界的中医临床科研范式 [J]. 中医杂志, 2013, 54(6):451.

[17] 钱忠直.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质量标准——解读2010年版《中国药典》[J]. 中国中药杂志,2010, 35(16):2048.

[18] Chen S L, Pang X H, Song J Y,et al . A renaissance in herbal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from morphology to DNA[J]. Biotechnol Adv, 2014,32(7):1237.

[19] 杨华,齐炼文,李会军,等. 以“等效成分群”为标示量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16(3):510.

[20] 石上梅. 逐步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解读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5, 50(20):1752.

[21] 吴婉莹,果德安. 中药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16(3):496.

[22] Wang C, Cao B, Liu Q Q, et al. Oseltamivir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herapy maxingshiganyinqiaosan in the treatment of H1N1 influenza:a randomized trial[J]. Ann Intern Med, 2011, 155(4):217.

[23] Li X, Zhang J, Huang J, et a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arallelgroup,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Qili Qiangxin capsul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J Am Coll Cardiol, 2013, 62(12):1065.

[24] Wang L, Zhou G B, Liu P, et al. Dissection of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 realgarindigo naturalis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romyelocytic leukemia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 105(12):4826.

[25] 张伯礼. 面向未来:世界需要中医药[J]. 医学争鸣,2016, 7(1):1.

[责任编辑 丁广治]

第2篇:区科技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区政府xxxx工作的部署要求为牵引,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促进勤政廉政建设为主线,以提高科技行政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以逐步实现xxxx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为抓手,全面展开xxxx建设,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20xx年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健全,责任落实

为确保xxxx扎实开展,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确定了局xxxx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负责xxxx工作的全面组织实施;成员由副局长和办公室负责人组成,负责有关xxxx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各项规章制度和详细工作计划等。健全的组织机构为xxxx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制度完善,管理规范

在完善组织领导机构的基础上,为了确保xxxx和办事公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局不断完善各项制度,防腐倡廉,进一步把xxxx工作推向深入。一是我局坚持和完善了xxxx制度,建立了xxxx公示、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xxxx制度,做到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提高xxxx和办事公开规范化程度。二是建立了定期联系工作服务对象制度,并向工作服务对象发送征求意见书和召开座谈会,及时听取广大干部群众对科技工作的反映和意见。三是设立了局信箱、联系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对xxxx工作的投诉和举报。

三、平台建设加快,工作载体丰富

我局积极开展xxxx的平台建设工作,结合科技工作和xxxx工作的实际需要,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突出实用性,对原有的科技局网站栏目进行了重新设置,并在科技局网上建设了“xx区科技人才库”和“xx区专利信息资源数据库”,使xxxx的载体更加完善。

四、行风建设加强,服务质量改善

一是积极进行科技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科技工作。利用20xx年科技活动月、知识产权宣传周、防震减灾日等有利时机,深入农村、社区、学校,通过板报、培训、讲座、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全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加强科技工作xxxx的宣传的广度和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把国家、省、市科技计划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等相关事项及时公布到科技局网上,扩大了企事业和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3篇:20XX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范文

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范文1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我镇以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宣传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主旋律,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了各项科技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深入宣传

成立了以杨大章校长为组长,何清红书记为副组长各校校长任组员的,科技活动周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由各校长任具体负责,把本次科技活动周的工作落实到了实处。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召开了三次校长会,第一次校长会旨在解决校长的思想认识,让全体校长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次校长会旨在计划的制定;第三次教校长旨在计划的落实。各学校学校召开了教师会,旨在解决广大教师对科技活动周的思想认识,让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保证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的落实。

二、活动丰富,扎实开展

1、举办科技活动周启动式。我镇于5月21日上午在镇小举办了隆重的科技活动周启动式,对本次活动的安排和要求作了具体的布置,分管领导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对学生讲了科技活动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2、各学校班级出了一期专题黑板报。学校要求,每班出了一期题根科技有关的专题黑板报,学校作了认真检查,并进行了评比,通过黑板报的形式,使学生增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安全健康的理念,逐步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知识作竞赛。各校初赛,再选2人人参加镇比赛。通过这次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4、读科普文章、写科普文章、画科幻绘画。全镇3-8年级学生阅读优秀科普文章100余篇;4-8年级学生写读书笔记50余篇;3-8年级的学生参加画科幻绘画活动,共完成科幻绘画24幅,幅幅精彩、内容丰富。

5、各学校对各班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评比,对优秀班级进行了表彰。

我们会以此为新起点,结合镇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同时,我们要继续从兴趣入手,在科技活动中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把我镇科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们期待着通过此次科技活动周活动,能推动全镇师生主动投身于学校的各项科技活动中去。让我们更好地科学学习、科学生活、科学决策,科学地去做每一件事。总之,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使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校园里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范文2根据宣汉县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20xx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实施要求,结合我乡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乡各学校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宣传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主旋律,

认真开展了各项科技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乡各学校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深入宣传

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王毓臣同志为组长,各村小校长和各年级科技辅导员为组员的科技活动周领导小组。把本次科技活动周的工作落实到了实处。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学校成立相应组织,召开校会、教师会,让全体师生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保证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的落实。

二、活动主题爱粮节粮健康消费XXXX粮食科普进家庭进学校

三、主要工作

1、各班上了一堂爱粮节粮XXXX舌尖上的浪费的主题班会。

2、办一期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黑板报、学生手抄报。

3、学校通过红领巾广播站进行为期一周的粮食科普知识宣传并向家长发放了粮食科普知识宣传单。

4、教育学生在食堂就餐时吃多少打多少。用实际行动节约粮食。

四、活动效果

通过爱粮节粮健康消费XXXX粮食科普进家庭进学校主题教育学校食堂就餐时学生倒饭菜的现象明显减少了,下午放学,学生买零食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了。此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也对广大家长起到了教育作用。

宣汉县凤鸣乡中心校

20xx年6月3日

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范文3

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以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宣传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主旋律,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了各项科技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深入宣传

成立了以校长王活为组长,其他领导为组员的,科技活动周领导小组。召开了教师会,旨在解决广大教师对科技活动周的思想认识,让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保证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的落实。

二、活动丰富,扎实开展

1、5月19日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讲了科技活动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2、学校团委出了一期专题黑板报。通过黑板报的形式,使学生增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安全健康的理念,逐步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读科普文章、写科普文章、画科幻绘画。每位学生阅读优秀科普文章3篇以上。

4、通过此次科技活动周活动,能推动我校师生主动投身于学校的各项科技活动中去。让我们更好地科学学习、科学生活、科学决策,科学地去做每一件事。总之,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使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校园里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范文4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的有关精神,我县认真组织开展了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系列科技活动周活动。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群众性科普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科技活动周工作,为确保20xx年科技周宣传活动取得实效,县政府分管科技副县长滕连泽亲自过问科技活动周活动相关安排情况并督促落实。县经济商务和科技信息化局作为牵头部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青经信函〔20xx〕21号)就活动主题及主要活动内容进行了安排布置;县级相关责任部门负密切配合,精心准备、积极参与,抓好落实。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确保了20xx年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有序推进,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使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二、重点突出,内容丰富

(一)突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宣传主题,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集中宣传活动。

5月28日,由县经济商务和科技信息化局、县委宣传部、县科协、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和园林局、县卫生计生局、县粮食局、县总工会、县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主题的20xx年青川县科技活动周集中宣传活动在县城人民公园举行。活动围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通过展览展示创新作品和政策宣传,向社会公众宣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发展新理念,鼓舞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激情。共发放各类资料1.2万余份,展出展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宣传展板30余幅,12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二)科技专家助农活动扎实有序。

围绕我县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组织动员百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培训。一是县林业和园林局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沙洲镇、营盘乡和三锅乡等林业生产第一线,为当地的林农开展了林业产业(油橄榄、银杏和山桐子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技术讲座、技术交流、现场指导和答疑等活动。发放包括银杏育苗技术与规范栽植技术、核桃病虫害防治、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手册和油橄榄保花保果技术等宣传资料。此次科技活动周培训林农近1000人次,发放林业科普资料3000余份。二是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引导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热潮。首先是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以干部走基层解难题送服务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干部深入乡村基层和农户,采取科技下乡、巡回宣讲、举办讲座、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学技术用技术的技能。其次是稳步推进农民创业培训。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开展创业培训,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使其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方法、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其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增收增效。再次是建立农业信息服务进农家行动。建立农业服务热线12317,增强农业产业全程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专家咨询团的作用,加强专家能手直接为农服务的力度,推动互联网、语音电话和短信在农村的直接应用,架起政府与农民、科技与生产、农户与市场的信息金桥。三是全县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如马鹿、骑马等乡镇举办了科技培训、科技展览等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坝坝会等多种宣传方式,悬挂宣传横幅,结合远程教育节目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学习科技政策节目,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普知识及依靠科技致富的典型人物等,在全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加大了科技活动周的社会影响面。为发挥科技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骑马乡组织开展以农业科技咨询,田间管理知识宣传、示范和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及示范活动。5月25日上午,组织全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60人在新民村由新旺竹荪协会对当前袋料黑木耳的培育、种植、管护工作进行讲解,现场观摩和学习,并要求参会人员向村民宣传,进一步发展好全乡产业。马鹿乡充分利用川北薅草锣鼓队送文化下乡演出之际,组织全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50余人在砂石村、跃进村就科学种植、养殖技术进行了讲解、培训,培训会上乡党委书记还同群众交流了5月上旬带领乡、村干部与部分群众代表到茅坝、乐安、三锅、清溪等乡镇参观学习产业发展致富的一些看法、想法,要求他们向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等群众大力宣传科学种植、养殖,积极创新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促推马鹿产业发展,提高收入,充分发挥科技致富效果。部分乡镇创新培训形式,积极配合科技活动周,制作出一些贴近农民,实用性、实效性很强的农业科教专题片在乡镇广播站进行播放,满足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需求。

(二)突出爱粮节粮、膳食平衡、合理营养理念,加强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

20xx年粮食科技活动周以提高爱粮节粮的意识,宣传以绿色生物、信息技术为主导的节粮减损技术成果,宣传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粮食消费,科学减损的节粮理念。为充分体现我县粮食行业特色和区域特点,充分展示粮食科技新成果、新产品、绿色储粮技术、农村科学储粮技术。一是积极开展农户科学储粮技术下乡服务活动,利用墙报、赶集、发放资料和播放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光盘等形式大力宣传科学、先进、安全、环保、经济的农户储粮技术,展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成果。二是在县城街道展示了各种粮食的营养与健康图片,并向消费者宣传粮食食品卫生安全及粮食营养健康等基本常识,发放以大米、面粉、食用油的营养与健康宣传资料近20xx份,接待群众咨询300人次;三是在城区及主要乡(镇)场街路尾悬挂有关粮食食品卫生及粮食质量方面的大幅横标;四是同国有粮食企业一道走村访户,向农户宣传科学收割和储粮知识及国家粮油质量标准,并鼓励农户大力生产优质安全粮油(订单粮油);五是并结合这次粮食科技周活动,对全县36个乡(镇)开展了粮食执法检查活动,检查同时,向个体经营户宣传粮油精深加工科技新产品技术,绿色储粮技术,粮油运输技术规范,粮油仓储技术规范和粮油检验制度等。

(四)卫生科普宣传、专家义诊咨询活动有声有色。

围绕预防食品安全、疾病防控等主题,县卫生和计生局在科技活动期间组织百名医务工作者和乡镇卫生人员深入乡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和义诊医疗咨询活动;展出科普展板13幅,义诊义疗800人次。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医疗卫生进社区、免费义诊等各种形式,普及了卫生科学知识、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医疗卫生成果进入千家万户,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借助社会媒体力量以及发挥卫生宣传平台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了各种常见病、地方病的防病治病知识;加大献血、用血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妇女儿童的保健预防意识;提高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理念。

三、活动扎实,成效显著

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活动周活动,深入基层、科普基地、示范园、农户、乡村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据统计,在活动期间全县各级各部门共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36期,培训农民群众8000人次,发放各种科普宣传资料1.6万余份,展出科普挂图120套、科普展板400余块;参加宣传服务人员达500余人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23场次,接受综合科普知识咨询5700余人次。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营造了公众学科学、热爱科学、参与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科学素质,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青川、美丽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4篇:科技局20**年双拥工作计划

为扎实推进拥军拥属、拥政爱民工作,努力实现双拥工作目标,推动我县科学跨越发展,现根据我县科技拥军创建工作目标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大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双拥办的任务部署,立足行业特点,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形式,完善机制,努力提高我县科技拥军工作水平,努力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和提升驻县部队“能打仗、大胜仗”能力作出新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双拥办的统一部署,贯彻“部队所需,地方所能”方针,积极利用科技、教育资源和场地、设备优势,按照“突出重点、适度平衡”的原则,采取“基地+服务队”的科技拥军模式,合理安排科技拥军专项资金和具体项目,继续实施现役军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帮助部队提高兵员文化素质和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推动部队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推进双拥宣传,加强双拥文化建设

一是利用局例会、党员大会和集中学习时机,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上级关于深化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部分内容,大力宣传深化双拥工作促进军地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把全局人员的思想统一到拥军工作上来;二是在局政务公开栏和信息公开网上及时宣传我县双拥工作相关政策文件和开展情况,向局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宣传,不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三是积极参加由宣传部、双拥办双拥特色宣传。

(二)强化支前保障,扎实推进科技拥军

充分发挥科拥办的协调职能,向驻县部队广泛征询意见,及时制定科技拥军计划,围绕今年双拥工作任务部署,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教育资源和场地、设备优势,不断提升气象、农林、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等拥军服务队和阵地建设成效,协助部队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开展技术革新和攻关、支持驻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在开展部队科技建设的同时营造军民融合、真情拥军的双拥氛围。

(三)加强军地合作,共同培养实用人才

一方面,收集部队需求,科学安排课程。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手段,丰富培训内容。采用课堂辅导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将授课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员“即学即用”,教员“即问即答”,让参训学员在最短时间掌握和熟悉培训技术,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四)抓好科技动员,完成国动委交办任务

切实履行我局科技动员办公室的工作职责,贯彻落实县国动委下达的各项任务,做到不拖延、不敷衍、不塞责,认真负责、及时细致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做好保密工作和情况反馈,对出现问题和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不断提高我局完成科技动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我县的国防动员工作提供坚强的科技保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切实落实拥军工作责任制,按照县双拥办关于双拥工作任务部署,由科拥办负责统筹协调各科室,认真履责,形成合力,确保我局双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明确目标,落实计划

围绕今年双拥目标,切实落实科技拥军工作计划,把握创建工作的结合点和联系点,分解落实好科技拥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好活动。

(三)提高认识,优化服务

积极抓好作风转变,消除“四风”问题,大力开展科技拥军协调、咨询、合作,确保圆满完成双拥任务。

**县科技局

20**年3月6日

第5篇:xx小学20xx--20xx年工作计划

xx小学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特色学校创建为重点,转变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改革教学方法,规范师生行为,加强学校管理,争创一流学校。

二、学校概括分析

1、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1)教师基本情况 学校共有xx名教师,其中本科学历x人,大专学历x人,中师学历x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全体教师爱生乐教,勤恳工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2)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校共有学生 xx人,一年级 x人,二年级x人,三年级x人,四年级x人,五年级x人。他们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热爱班级体,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助人为乐,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2 、各项工作现状分析

(1)德育工作 上学期学校狠抓了德育工作,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和体育、文艺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各班利用班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任教师结合教材经常地给予学生德育教育,学生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进步非常快,良好的校风已初步形成。

(2)教学工作 全体教师认真工作,勤勤恳恳地抓教学,大多数教师工作成绩优秀,个别由于多种原因,成绩稍差。学校在教学上制定了奖惩制度,切实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位置。

(3)教研教改工作 学校划分三个教研组,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每学期必须组织的活动有听课评课活动。

(4)劳技教育方面 学校重视劳动技术教育,正常开设劳动课,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5)安全工作方面 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安全教育,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6)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带头作用,学校经常开展少先队活动,以少先队带动班级、学校各方面的学生工作。

(7)后勤工作: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提出了“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口号,并落到实处,加强了学校财务管理,将有限资金用于教学。

(8)全体教师能坚持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能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水平较高。

(9)在教师培养与提高方面,我校已有9名教师达专科以上水平,有8名教师还在参加本科培训学习,其他教师也积极参加进修学习,继续教育工作开展较好。

三、办学方向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整体提高教师素质;形成规范的教学常规,和谐整个教学管理;实抓均衡的学生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人才,争创一流学校。

(2)学校长远发展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优化教学手段,设备配置合理完善;提高教学成绩,力争全镇第一。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

(3)近期发展目标

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起点要高;育人环境改善,标准要实;课堂教学改革,观念要新;教育教学质量要不断提高,力争本学年内继续保持全镇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四、本学期各项工作的具体任务及目标

(1)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把育人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全体教师要牢牢把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为人师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各项工作围绕德育这个中心去开展。

(2)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本学期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严格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各年级各科成绩达到中上游水平。

(3)抓好教研教改工作,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科研兴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缩短学科之间、班级之间的差距。

(4)体育卫生工作,继续保持上一学期的体育卫生工作传统,上好“两操一课”,使环境整洁,学生人人会两操,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化。

(5)上好劳动课,提高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丰富他们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6)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和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定期对校舍进行现场勘察,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各种安全演练做到经常化。

(7)确实做到“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搞好后勤服务,加强校产及财务管理,将有限资金向教学一线倾斜;成立学校食堂,保证路远同学中午有质量上乘的可口饭菜。

(8)搞好少先队组织建设,发挥少先队作用,开展多种活动,带动全校各方面的工作。

(9)全体教师要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社会形式,同党委、政府、教委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按要求书写学习笔记。

(10)按照教学计划上好音乐课、美术课,开展好艺术教育活动,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各项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11)学校、教师要落实好培优补差计划,有计划,有落实。多加指导,将该项活动与兴趣小组有机结合起来,抓两头,促中间。

五、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措施和要求

(1)加大工作力度,严格各项制度落实。修定《教学常规检查评比制度》、《教学工作奖罚制度》、《教师考勤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教学工作。抓好评价、考核,考核成绩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2)抓好教学常规落实。规范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测试一系列教学活动。同时根据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降低教学目标要求。

(3)加大教研力度,向教研要质量,强化集体备课,写好每一节教案,严禁抄袭旧教案;要求既备教法,又备学法;既备过程,又备习题。教案真正实用,彻底解决只备知识点的问题。

(4)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益;节约资金,控制开支;购置部分电教设备,充实电教手段。

(5)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严格收费标准,决不乱收费,严格按收费程序办事。

六、大事活动安排(附后)

九月;

1、8月31日到校,开展“义务教育”宣传周活动,做好招、固生工作,9月1日开学。

2、制定各种学期工作计划;

3、校园环境卫生整治;

十月

1、少先队、各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2、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3、开展校园安全专题教育活动;

4、庆祝“国庆节”节系列活动;

十一月

1、组织教师基本功、学生书法、美术比赛;

2、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3、1—5年级月考;

4、召开家长会;

十二月

1、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活动;

2、组织教学特色展示活动;

元月

1、学期各项工作总结归档

2、期终质量检测

第6篇:20XX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

某市某系统党委 (20XX年XX月XX日)

20XX年,在市委的领导下,我系统党委按照某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围绕大局着力推进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 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理论武装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工作,我系统党委在整体推进和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大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把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的基础上,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XX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密结合某城乡某工作的实际,通过扎实有效地理论学习和研讨,将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使全局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二)抓好系统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我系统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做到年初有学习计划、有学习制度,平时有检查考核。每月安排一个课题集中学习一次,组织学习胡锦涛同志建党XXX周

1 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某省第XX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某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内容,对《廉政准则》“8个严禁,52个不准”进行充分讨论,在保证理论学习时间的同时,结合当前我市某项工作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成立机构,制定计划和方案,完善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重在载体和形式创新,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科学决策水平、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为推动我市城建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了理论保证。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学习内容包括政策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参观学习、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为推进开展读书活动的开展,拟文下发推荐书本名录,倡导个人有读书规划,规定每年每人读一本好书,定期交流心得体会。

二、 围绕建党XX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XX中全会精神,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创业创新型经济强市建设,我系统党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以打好“XX五”开局之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 扎实有序地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全系统中营造“大干快上、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以迎接纪念建党XX周年为专题,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在全系统内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在表彰一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的同时,倡导系统内其他党员向典型学习。

系统各党支部通过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和职工大会,认真传达、学习上级组织动员会议精神和各级领导讲话,引导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积极参加活动,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同时,各党支部还通过宣传栏、政务公开栏、横幅、简报、手机短信、网络、媒体等有效平台,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宣传活动中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推广各类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党员的热情和干劲,充分发挥典型模范带动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推动了活动深入开展。

系统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不断建立健全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工作机制,完善学习考核、激励等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文化修养水平。坚持集中学习与党课教育、个人自学、组织参加培训等相结合,制定落实好思想政治和知识理论学习,把学习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岗位练兵、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干部职工驾驭岗位工作职责能力,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能力。

三、 着重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3 营造的良好舆论氛围,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新闻报道的信息传递工作,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开展宣传活动,围绕我系统承担的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环境整治等各项中心工作,及时跟踪报道取得的成绩。20XX年全年,我系统党委下属各单位共报送XXX多篇信息,信息报送量在某市政务信息考评情况中名列前茅,某局、某局在政务信息、某快讯和某建设信息中位于前十名。

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资料,使广大干部职工明确工作目标,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让领导、各部门和群众更加了解我系统的工作情况,让广大群众对城乡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熟悉,支持配合城乡某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为全市某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 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建设

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充分展现某系统干部职工的良好形象。一是以学习落实《廉政准则》为契机,扎实开展“守纪律、塑形象、强作风、促发展”为主题的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和“破解熟人经济、提升服务水平”活动,积极营造高效廉洁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推动了机关事业单位效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

4 某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行业的公信力和信誉度不断提升。

20XX年,我系统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会议精神,以“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作为全年宣传工作的主线,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力求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担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一要继续开展理论学习进机关,督促实施中心组全年的理论学习计划和全年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每月做好《支部生活》、《领导文萃》等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二要继续围绕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某项等工作,开展宣传工作,尤其是对本系统承担的重点工程建设进行实时报道。围绕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主题,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宣传。三要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典型宣传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及时上报、立体宣传。把典型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四要加大新闻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信息员水平,密切与上级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突出事迹和亮点,圆满完成年初下达宣传报道任务。加强对外宣传力度,继续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组织优秀稿件及时更新内容,把我市城乡建设亮点工作和工作动态推广出去,提高各项工作在全市的影响力,使宣传工作多出精品、多出亮点、多

5 出成绩。

第7篇:共青团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

xx团县委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要点

一年来,团县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团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较好完成暨定工作任务。

1、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团省委xx次团代会和团市委xx次团代会精神。

2、春节前夕,团县委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分别走访慰问xx中心学校、xx一中的贫困学生和结对的xx镇xx等村的计生二女户。

3、加强在建希望小学管理,xxx和xxx希望小学举行落成剪彩典礼。同时,协助有关乡镇做好xx、xx等希望小学剪彩和下拨xx、xx等希望小学工程款。

4、清明节期间,组织城关地区千余名少先队员、团员青年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青少年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5、召开全县团队干部培训会。

6、举行“五四”表彰联欢晚会,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团组织、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青年制茶能手、县级青年文明号。

7、“五四”期间联合相关部门在xx一中举办全县“庆五

四、迎奥运”中学生乒乓球赛。

8、组织20xx年度县级青年文明号创建单位到xx镇开展“号户结对”活动,共有12个20xx年度创建县级青年文明号单位与12户计生二女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送上帮扶资金6000元和部分物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活动。

9、联合县委宣传部、移动通信分公司等部门在xx广场联合举行“动感地带杯”xxxx趣味运动会。

10、联合县委组织部、县直党工委、交警大队、兴业银行等部门举行“兴业银行杯”环城长跑比赛。

11、组织文艺宣传队下乡,与xx镇党委、政府在墟日的期间开展计生宣传,提高群众改变生育观念。

12、在xxxx举行以“手拉手 情系灾区小伙伴”为主题的庆“六一”文艺汇演。

13、在xx公园举行“xxxxxx”xx六一亲子活动。

14、开展“情系手足同胞,共建美好家园”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15、在xx、xx等企业开展非公团建工作。

16、成功举办世界xx乡亲联谊会第x届青年联谊会。

17、联合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县教育局、县文体局、县乒乓球协会等部门举办xx县“xx”乒乓球挑战赛。

18、“元旦”期间联合相关部门举行xx县全民健身登山活动。 一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比如农村团组织不断萎缩,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广大团员青年思想不够解放;团的干部成长流动不快;团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等等。

2009年工作计划

1、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团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为契机,抓住青少年入学、入队、入团、入党、成人仪式等时机,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

2、开展纪念建国xx周年和“五四” 运动xx周年等活动。以纪念建国xx周年、 “五四”运动xx周年、少先队建队xx周年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纪念活动,增强团员先进意识教育,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3、做好青少年维权工作,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要宣传、实施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抓好

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宣传。

4、加强阵地管理,推动青年文化。加强对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阵地以及学校团队组织等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主渠道和青少年活动阵地作为推进素质教育重要载体的作用,切实推进青少年文化阵地建设。

5、切实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力度。要发挥党群联建工作机制的作用,切实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力度,进一步完善形式多样的建团方式,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资料信息库,抓好工业园、商业区联建工作。同时,拟举办xx县工人运动会,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员青年交流联络,争取主动介入并有所作为。

6、深化文明号行动,推动行业文明。以信用建设和创新创效为核心,继续深化“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和“青年文明号一条街”创建活动,引导青年开展具有青年特点的信用实践。大力倡导“青年文明号真情助万家”活动,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做到“立足岗位、优质服务、营造环境、奉献社会”。

7、扎实推进爱心助学活动。进一步加大希望工程实施力度。以“大学生助学计划”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助学活动,拓宽助学渠道,动员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到助学活动中来,促进助学活动深入、持久、扎实地开展,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8、加强团内合作。要积极推动基层团组织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基层团组织交流联谊活动,使基层团的活力在相互协作中得到焕发,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促使基层工作全面活跃。

9、认真做好县、乡镇和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县委、团市委的要求,严格履行有关程序,立足整体优化,认真做好县、乡镇和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筹备工作。

10、整合社会资源。要紧紧依托党建带团建,在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通过项目化规范、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发展、信息化推动,不断形成新的工作合力,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11、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清洁家园行动为为载体,广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加强与海内外青年的联系与交流。要以世界xx乡亲联谊大会青年联谊会为载体,加强与先进地区、港澳台地区青年的交流联络工作,尤其是探索开展海峡两岸青年的交流合作活动,争取主动介入并有所作为。

上一篇:标识标牌施工协议下一篇:期中考后学习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