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天文学感想

2022-05-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天文学感想

《归潜志》的文学史料学价值

摘要:刘祁的《归潜志》保存了极为丰富的金朝文学的史料,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主要体现在: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金末文坛各种创作思想与审美取向:十分翔实地记载了对金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各种时代背景性因素;保存了许多有关作家家世、传记、创作和评论的资料;录存了大量的诗、词、文作品;为考订金朝文学史料的真伪、正误提供了不少重要的材料;流露出作者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观点以及对各种文学现象的审美判断。由于有关金人诗歌活动的史料流传稀少,《归潜志》尤其显得珍贵,它对今人认识、了解和研究金朝文学具有非常显著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刘祁;《归潜志》;金朝;史料学;文学研究

文献标识码:A

刘祁的《归潜志》一书有着多方面的史料价值,为今人了解金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民族关系乃至军事、宗教等内容都提供了丰富、翔实的依据。文学史家对这一文献的重视程度更是自不待言,但一般都把它看作一部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文学理论批评撰述,将其中的观点与元好问的有关言论相互发明、印证,对于此书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建树和贡献予以首肯。已问世的有关研究成果大都普遍探讨其中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字。实际上,文学研究有很多切入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若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这部著作,可以发现,它在史料学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但迄今尚未有人做专门的发掘。

刘祁字京叔,号神川遁士,浑源(今山西浑源)人,出生于一个累世相传的官宦、文化家族。系出彭城(今属江苏)望族,五代末北迁,辽至金初先后居弘州顺圣县(今属河北)、西京浑源县(今属山西)。高祖刘撝,字仲谦,号南山翁,金朝首开科场时的词赋状元,累迁石州刺史。其律赋一直是有金一朝举子学习的范本,有“一代词学宗”(《归潜志》卷八)之誉称。其子刘汲,字伯深,号西岩,金中期著名诗人,有《西岩集》,已佚。元好问《中州集》卷二录存其诗。刘撝二婿张景仁、王元节,均以诗、文擅名当世。汲之犹孙从益,即刘祁父,字云卿,号蓬门,金后期文学名家,曾为监察御史、叶县令,有《蓬门集》,已佚。《中州集》卷六录存其诗。刘氏文化世家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其一,其传承和壮大与金朝盛行科举这一历史机缘息息相关。自刘撝以降,又有二子、三孙、二曾孙相继登第,世称“八桂堂”。金朝后期大文豪赵秉文有诗赞之日:“君家南山有衣钵,丛桂馨香老蟾窟。”(《归潜志》卷九)其二,其每一代成员都与同时期文坛领袖人物和诸多文化名人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并一直处于文化圈的中心地带。这些因素使该家族中的作家能敏感、直接地把握文学思潮的主导倾向,以弄潮儿的活力和自觉性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刘祁生于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少颖异,有“神童”之目。八岁随父游宦河南,从不少显宦、文人问学。其古文、赋得文坛名宿赵秉文、李纯甫、杨云翼、雷渊、王若虚等交口腾誉,有“异才”之称。稍长,数次参加科举考试,皆失利。正大八年(1231年)入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太学生。次年三月蒙古军围汴时,曾献策护城。天兴二年(1233年)崔立以城降,刘祁被裹挟参与崔立立功德碑一事,由此被特赐进士出身。金亡后北渡,辗转两千里由豫、鲁返回故乡隐居。乡帅高侯为其筑室以居,匾其室日“归潜”,专心著述,《归潜志》即撰成于此时。一时名士多有题咏。蒙古太宗十年(1238年),开科取士,赴试,魁南京,选充山西东路考试官。后入征南行台幕府。卒于海迷失后三年(1250年),享年48岁。刘祁在金末元初颇有文名,与许多文化名人都有过往来,并深得诸文坛巨擘激赏。著有《神川遁士集》22卷、《处言》43篇、《归潜志》14卷和《北使记》,前两种已佚,后两种今存。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诗》和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收录其诗,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和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均收录其文。

刘祁是金、元之际的文化名人、创作大家和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其文学思想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与一代文宗、诗文巨匠元好问的文学理论相互映照、补充,丰富和深化了当时文坛的时代内涵,有异乎寻常的历史影响和地位。《归潜志》是一部著名的笔记体撰述,记载了很多金末元初历史、文化事件,内容极为丰赡。它叙史实,记佚事,谈古今,辨句法,正讹误,保存了大量金及元初的诗作、诗事、诗评,记录了一百余位文学家的世系、生平、仕宦、思想、交游、创作、影响等情况以及当时人的有关评论,介绍了当时的文学思潮、创作宗尚、作家群体和流派、作品传播、文学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蕴含着作者本人的评价、判断,对于文学史研究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

笔者从《归潜志》辑录出有关金朝文坛遗事的文字凡157则。其内容和性质大都属于诗话。与诗话部分相比,《归潜志》中词话、曲话和文话的内容显得较为单薄,但也可见金、元词坛、曲坛和文坛状况之一斑。它们在保存当时诗、词、曲、文的创作、传播和接受活动的史料方面亦功不可没。作者的文学思想亦散见于这些记载与议论中。

刘祁在《归潜志》序中谈到本书的写作缘起:“独念昔所与交游,皆一代伟人,人虽物故,其言论、谈笑,想之犹在目。且其所闻、所见可以劝戒规鉴者,不可使湮没无传,因暇日记忆,随得随书,题日《归潜志》。‘归潜’者,予所居之堂之名也。”《归潜志》写成后,最初于元至大年间由孙和伯刊行,共14卷,但流传不广,一般抄本大都为8卷。明抄本今存者有何煌抄校本,现藏国家图书馆。清刻十四卷本有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学海类编》本等。民国时期,上海进步书局编辑出版的丛书《笔记小说大观》,第五辑收十四卷本《归潜志》。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崔文印点校本《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乃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整理而成。历代所出现的版本之多,亦足见其流传之广泛,影响之重大。《金史·文艺传》著录此书。《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金门诏《补三史艺文志》史部、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史部、钱大听《补元史艺文志》卷二皆著录此书。《归潜志》卷一至六为金朝(主要是金末)120余位人物的小传,卷七至卷一。杂记琐闻佚事,卷一一记哀宗亡国始末,卷一二述崔立叛乱时自己被胁迫为其撰功德碑的经过并探讨本朝盛衰的原因,卷一三为杂说,卷一四杂录作者与其他文人的酬赠诗文。书中所记金末史实多为著者亲历或亲见,颇为翔实,为元人编纂《金史》的重要依据之一。该书史料价值很高,可补正史之阙漏。《四库全书总目》谓“谈金源遗事者,以此志与元好问《壬辰杂编》为最,《金史》亦并称之。《壬辰杂编》已佚,则此志尤足珍贵矣”。

本书的文学史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其一,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金末文坛各种创作

思想与审美取向。诸如主张师古、“法唐人”而“得诸人之所长”的赵秉文,为诗宗卢(仝)李(贺)、黄庭坚而为文法《庄子》、《左传》的李纯甫,文学欧(阳修)、苏(轼)诗学白(居易)的王若虚,这些大家的诗论旨趣及他们之间的争论,书中都有记载。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卷八明确了南渡后之文风由中期尚尖新、浮艳向“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的转变。此风“由赵闲闲、李屏山倡之。屏山幼无师传,为文下笔便喜左氏、庄周,故能一扫辽宋余习。而雷希颜、宋飞卿诸人,皆作古文,故复往往相法效,不作浅弱语。赵闲闲晚年,诗多法唐人李、杜诸公,然未尝语于人。已而,麻知几、李长源、元裕之辈鼎出,故后进作诗者争以唐人为法也”。这段话既勾勒出文风由中期向后期演变的轨迹,又揭示了这一变革是在赵秉文、李纯甫这两面旗帜的倡引下完成的,成为后世研究金朝文学流程和规律的先导性言论。它反映了金末诗坛宗唐复古的基本倾向,勾勒出这一思潮由赵秉文开其端,至元好问总其成的大致轨迹,并指出其积极的历史作用在于反拨金中期的尖新浮艳、颓靡轻绮之习气而倡导雅正雄健、贞刚浑厚、华实相扶、骨力遒上的诗风。金、元诗的发展流程和走向证实这一论断是准确的。它还记载了一个围绕李纯甫形成的尚奇诗派,并强调了这批诗人突破传统的艺术范式和写作常格的美学价值,高度评价了他们的诗作成就和艺术追求。属于这一派别的诗人除旗手和领袖李纯甫外,还有麻九畴、李经、雷渊、张毂、宋九嘉、李夷、田紫芝、乌林答爽、王郁等。唐人韩愈、李贺等是此派诗人师法的对象。尚奇诗派的创作主张与宗唐复古诗学思潮相一致。刘祁本人也推崇李纯甫,诗文创作追求奇古,在当时独树一帜。诚然,刘祁言及本朝文学思想的发展时,也有记忆不准确或评价不公允之处,如谈到明昌、承安年间的尖新、浮艳诗风所列举的张翥(《中州集》作“张著”),刘勋有关诗句与其论断不能互相印证等。但这只是白璧微瑕。

其二,十分详备而真实地记载了对金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各种时代背景性因素。作者注意到社会、文化诸元素对诗歌创作的制约作用,抨击了金代中后期科举、世风对文学创作的不良影响,肯定了赵秉文、李纯甫和王若虚等人起衰矫弊、振兴文风的历史功绩。卷七“金朝取士,止以词赋、经义学”、卷八“金朝取士,止以词赋为重”、卷九“金朝律赋之弊不可言”和卷一0“泰和、大安以来,科举之文弊”等则深刻地揭示了金朝科举考试与律赋的兴衰、古文和文赋的繁荣等一系列正统文学的变革现象的直接联系,重在考察科举考试制度对文学创作的不良影响,为探索当时的文风演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其三,保存了许多有关作家家世、传记、创作和评论的资料。它以纪事为宗,故有关作家事迹,批评的内容最多。卷一叙述了若干帝王和宗室以及赵秉文、李纯甫等几位文豪的创作情况和特点。卷二以下记载了百余位金朝(主要是金末)成就和地位或显或微的文学家,描述了有金一朝的文人的各种文化活动,诸如宴饮、唱和、酬赠、往来以及与书法、绘画等有关的事迹,对每一作家都能联系文坛背景及其诗文特色作出准确、确切的概括和评价。涉及作者自己家族文学的言论有十余则,详细地记载了金朝浑源刘氏文化世家在当时的重大影响,给后人再现金文学原生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卷六叙及南渡后女真猛安、谋克文学家的崛起,例数完颜斜烈兄弟、移刺买奴、移刺粘合、夹谷德固、术虎士、乌林答肃孺等佼佼,赞其“作诗多有可称”。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记载。

其四,录存了大量的诗、词、文作品。如卷八所载刘祁《贺高汝砺七十寿辰》,卷九所载金后期与赵秉文迭掌文柄的杨云翼《寄赠赵秉文使夏》(中朝人物翰林材),麻九畴在南州所作《题雨中行人扇图》(幸自山东无税赋)、《戏题太公钓鱼图》(向使文王不猎贤)、《道人》(太公寿命八十余)、李澥《赠云中僧人德超》(邂逅云中老阿师)等诗,卷九所载金中期著名文学家赵可的词牌名已失的《席屋上戏书》(赵可可,肚里文章可可)一词,皆为其他文献所未载,由于《归潜志》而得以幸存。此书保存的诗、文佚旬也很多,另外还记录了不少文章篇目,如卷五所载麻革的《聂孝女传》、卷六所载僧德普的《弥佗偈》等,都为今人了解金朝文学全貌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其五,为考订金朝文学史料的真伪、正误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材料。如卷八所载金朝文坛第一位领军人物、由宋入金的作家宇文虚中的《念奴娇》(疏眉秀目)词,就是一例。该词作者历来有张孝纯、阎苍舒等说,《归潜志》卷八“刘从益说作诗忌用前人语”一则记其为宇文虚中所作,并称引词中“宗室家姬,陈王幼女,曾嫁钦慈族,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覆”数句。词学大师唐圭璋据以考订此词确为宇文虚中所作。卷四所载邓千江《望海潮》词,《中州乐府》亦收,但与之文字颇有异同。二书可相互比勘。

其六,在记述文学家生平、创作及其文学思想中,流露出刘祁本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观点以及对各种文学现象的审美判断,表现出作者重视横向研究、宏观研究的自觉意识。刘祁十分注意记录有关文学传播和接受方面的史迹。书中不但以很多篇幅谈论创作、接受主体,而且特别关注世风、科举等社会因素对诗歌的影响。这一研究方法对当代学者也有一定的启迪、借鉴意义。他既推崇唐诗,倡呼复古,又折中诸家,不拘一格,对赵、李二家均有所褒贬,所论较为持平。刘祁主张文学创作要有新意和生气,“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刘祁认为“文各有体”,不同的文学样式对语言有不同的要求,否则“非惟失体,且梗目难通”;各种形式的诗对语言的要求也各异,如“律诗最难工,须要工巧周圆”,“小诗贵风骚”,不宜“只作梗语”。金、元之际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转型期,传统的典雅文学开始向通俗文学转化,词、曲、小说等通俗文学逐渐取代正统文学样式——诗文而成为文坛的主流。卷八借作者与亡友王郁论诗之语准确地揭示了这一历史趋势,反映了刘祁文学思想的一个突出的方面,即把感情看作诗歌艺术的根本特征,以情论诗,认为“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须“感动人心”,读之“至有泣下”,批评“穷极辞藻,牵引学问”,“使人读之无所感动”的倾向。本于此论,他不鄙俚俗,指出“今之诗在俗间俚曲也”,一些毫无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的文人诗“不若俗谣俚曲之见其真情而反能荡人血气也”。这些论点对正统文学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民歌俗曲勃兴的历史趋势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则是书中唯一的曲话,语辞虽不多,但大都发前人之所未发。他肯定了文学创作从尚雅到尚俗的转折、嬗变的必然性,认为诗歌乃宣泄人情感之媒介,贵在感人,而这一功效于唐代体现在诗、于宋代体现在词、于金元则体现在“俗间俚曲”如“所谓《源土令》之类”,并痛斥说:“今人之诗,惟泥题目、事实、句法,将以新巧取名声,虽得人口称,而动人心者绝少,不若俗谣俚曲之见其真情而反能荡人血气也”。此论敏感地注意到当时正在兴起的散曲,肇启元以后文论家重视民间通俗文学的风气。

金、元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是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瞩目的学术领地之一。刘祁《归潜志》是一部在历史学、文学学研究方面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的著作。众所周知,金朝文学史料散佚良多,在当时人所撰、所编而有幸流传至今的第一手史料中,总集只有元好问编《中州集》和《中州乐府》,房祺编《河汾诸老诗集》,段克己和段成己著《二妙集》数部,别集仅存王寂《拙轩集》、王庭筠《黄华集》、王若虚《滹南集》、赵秉文《滏水集》、元好问《遗山集》和李俊民《庄靖集》等,词集仅有吴激《东山集》、蔡松年《明秀集》等寥寥数部,且其中不少为后人重辑本或残本,小说仅有元好问《续夷坚志》,另外还有一些数量虽可观但文学价值极为有限的道士的作品集,而文学理论批评专书则只有王若虚《滹南诗话》和刘祁《归潜志》。从今存史料的总体状况来看,由于有关金人诗歌活动的史料流传稀少,因此《归潜志》尤其显珍贵,其价值和作用自然不言而喻。它是今人了解、认识金诗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特地就其文学史料学价值做专门探讨,旨在引起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关注这部撰述的学术意义,庶几对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位颇有历史影响的文论家的文学思想以及进一步推动整个金、元文学研究领域的工作有所裨益。

责任编辑 潘亚莉

作者:张芙蓉

第2篇: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

关键词: 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回归经典

摘要: 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重视经典原著(理论作品、语言学作品、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这样则能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使教师愿意讲,学生喜欢学,既可拓展教师的研究视域,亦可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嚼出“原典”的滋味来。经典常常是意识形态的凝结,“回归经典”为旨趣的教学改革,就不能不从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出发,对经典进行必要的选择。

2006年,我去台湾辅仁大学参加一个关于国学的国际会议。当时也有一些北师大文学院的学生在那里学习。我询问他们与台湾学生交往过程中,大陆学生有何优势和劣势。他们回答说:要是谈宏观问题,我们可以侃侃而谈;要是谈具体的某篇文学文本问题,甚至到其中的字词的解释,我们就往往无法跟他们对话,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阅读过这些原著或阅读得不够细致或读过而忘记了。

我后来常想这次与学生的对话,思考我们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前苏联的以意识形态为纲的影响甚深,至今仍未能完全彻底摆脱前苏联的影响,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且课程多,课时也多,而不强调中国语言文学经典原著(理论作品、语言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是不重视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大而化之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确定的具体的名篇、原著知之甚少。其结果是“两头落空”:即,一头是理论空洞无物,另一头是对具体的经典文本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例如我们的本科生学完了《文学概论》课程,所得到的是教师或教材中古今中外杂糅在一起的“二手转述”(有的甚至是“伪知识”)。这种“二手转述”往往是教材的某些教条的教师个人综述,而转述者却不知道作为文论原著的中国刘勰的《文心雕龙》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何物。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宏观上能“侃侃而谈”,大而化之的议论,不能解决问题的空论;另一方面微观上则缺少原作原著的知识,一旦进入原著的某篇某段某句,只能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或因为从未读过,或读过而记不清了或遗忘了,实际上处于无知状态。

我参加过教育部1978年编制的教学计划(武汉)和1980年编制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云南)的会议。据我所知,当时思想未能完全解放,改革精神不够,都还是沿用“文革”前的计划,只作了小修小补,没有完全摆脱前苏联的影响。在建国初期,苏联派来了许多专家,帮助我们制定专业及教学计划,其特点之一就是“概论”、“通史”大行其道。民国时期的教学计划有问题但也有优点,优点——主要是细读古代经典原著——未能保留下来。建国后的大陆高校与台湾、香港的大学也交流不够,台湾、香港的大学中国文学教学更多的是保留了民国时期细读经典名篇、原著的教学传统。

二、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应有的方向: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

在语言文学学科中,我这里主要指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教学中,应该回归到经典名篇原著的阅读和教学上面。为什么要强调经典原著与名篇的阅读和教学,而不主张过多的“概论”和“通史”的教学?

因为经典的名篇、原著是一个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学科的根基,离开这个根基则学科就不能成立。经典的名篇、原著是什么?总的说,是经过时间一再检验的那些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的书。我认为原典有四大特点:

1. 原创性。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根据著作时的情况发现了人类知识某些方面,从而成为人类智慧的种子。那些开宗立派之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社会或开发自然或创造艺术的观念或优美的篇章。就诸子百家的著作而言,那是西周之后,中国社会陷入混乱,所谓“礼崩乐坏”,原有的“礼乐”不能维系人心,诸侯纷争,战争频仍,社会失序,人民痛苦不堪,怎么办?这就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差不多无所依凭的情况下,提出了不同的治理社会的方案,所以提出的思想完全是新的,具有原创性的。

2. 历史性。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本身就是具有历史针对性的,是为了所面临的问题而写的,其后又经过长时期历史检验和实践检验的,为后代一再阅读与研究的,形成了一个知识的谱系。儒家孔子《论语》之后所形成的所谓儒术,汉儒重实证,是第一期;宋儒崇理,是第二期;清儒,即所谓的乾嘉学派,继承汉儒的遗产,也是重考证,是第三期;新儒家,面对现代社会,重视古代思想的现代转化,是第四期。这四期儒学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衔接性的知识谱系,具有历史的深厚性。还有所谓“龙学”、“红学”等都是如此。

3. 深刻性。原典对问题做了入木三分的阐述,往往是整体的把握和局部提示都具有普适的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说的话,孔子似乎在两千多年前,就站在历史的转弯处,说着这些箴言,等候着21世纪在中国大地上流行的以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为核心的商业主义。关于“美”的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篇提出了“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说,在“物色”篇提出“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他说的话绝对不比朱光潜教授的美是“主客观统一”差。

4. 现实性和未来性。它博大精深,既指向历史,又指向现实,并具有启示未来的意义。它蕴含着人类的真理的种子,阅读这种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会获得全新的启发。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历史的场景和问题可能会换着花样重新出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道理。这时候,我们经典作家提出的被实践证明了的观点和知识,又可以再加以改造后派上用场。或者我们可以从它出发,用它作为种子在新的土壤上培育出新的思想来。

1923年,梁启超给清华大学学生写了一份《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其中开了许多书目,他在此篇附录一“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有《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梁启超说:“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我们是教语言文学的,学语言文学的,以上各书须读,就更需要了。对于文论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梁启超在此篇中也说:“六朝人论文书。论多精到,文亦雅丽。”[1]自然也是必须读的。我们今天选读什么名篇、原著,可以不受梁启超的限制,换一种时代之眼光,另选若干原著或名篇,但读经典的名篇和原著,不能不是我们语言文学教学的第一要务。

学习原典与学习“二手转述”的教材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一个人主动吃原汁原味的饭菜,与一个婴儿被动地吃大人嚼过的饭菜,是完全不同的。原汁原味的饭菜才有营养,才有味道,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这样,我们要帮助学生主动去学习原汁原味的原典,学到第一手的知识。“回归原典”的教学思路则能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使教师愿意讲,学生喜欢学,既可拓展教师的研究视域,亦可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嚼出“原典”的滋味来。这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言:“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每一个这样真正的哲学家,他的主要篇章对他的学说所提供的洞见常十倍于庸俗头脑在转述这些学说时所作的拖沓藐视的报告;何况这些庸才们多半还是深深局限于当时的时髦哲学或个人的情意之中。”[2]叔本华这段话,似可说明我们的思维要有所转变,多看经典原著,少看中庸的论文和“二手转述”的教材。

我们现在编写的古今中外杂糅性的《概论》、《通史》,理论的概念或结论,不是高度历史语境化的,而是带有形而上学的痕迹。这种形而上学的基本弊端是否认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因而是僵硬的、凝固的,不能反映事物和人的精神观念实际的变化,甚至去追求所谓的“最终解决”和“绝对真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说:“在形而上学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不变的、硬化的、永久如此的研究对象,是应当一个一个地、彼此独立地被研究。形而上学者思维于绝对不能相容的对立之中。他的说法是:‘是则是,否则否,除此以外即是鬼话。’在他看来,事物或者存在,或者不存在;同样地,某一事物不能同时是自己又是其他事物。正和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原因和结果也彼此处于固定的对立之中。这种思想方法,我们初看起来似乎是很有理的,因为它正是合乎所谓常识的。可是人的常识在家庭四壁之内的生活范围中,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伴侣,但是一踏上广大的研究的世界时,它立刻就会经历最可惊的变故。”[3]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中又说:“要是我们在研究工作中经常抱着这种观点(指形而上学),那么凡要达到最终解决和永久真理的要求就永远失去意义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是必然受到我们在获得这些知识时所处的环境的局限和制约的。同时,那些在旧的、但还十分流行的形而上学看来不能克服的对立,如真理与谬误、善与恶、同一性和差别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等,再也不能使我们对之表示过度的尊敬了。我们知道,这些对立仅有相对的意义:凡是今天被承认是真理的东西,都有现时隐蔽着的而过些时候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凡现在被承认是谬误的东西,也都有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被认作真理;那些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种种纯粹的偶然所构成的,而被认为是偶然的东西,则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4]

不要以为“概论”、“通史”比较系统完整,加强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其实也不尽然。常常有这种情况,越是系统完整的东西,越是离开本原的事实与真相,甚至是一种“学术的神话”。陈寅恪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卷的“审查报告”的话提醒我们:“今日所得见之古代材料,或散佚而仅存,或晦涩而难解,非经过解释及排比之程序,绝无哲学史可言。然若加以联贯综合之搜集及统系条理之整理,则著者有意无意之间,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熏染之学说,以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由此之故,今日之谈中国古代哲学者,大抵即谈其今日自身之哲学者也。所著之中国哲学史者,即今日自身之哲学史者也。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5]陈寅恪此话真正说到当今许多“通史”的弊端上面。现今的许多“概论”、“通史”一类的教材,由于是“二手转述”,系统则系统矣,完整则完整矣,可只是离原著的内容相差甚远。

三、经典的确立与意识形态的建构

有人或许会问,你主张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回归原典的教与学,可经典常常是意识形态的凝结,这样做会不会让我们教学的内容从现代退回到古典,从开放退回到保守,会不会让学生中经典文本中过时了的意识形态的毒害呢?

据我了解,在高校的教学中,几乎各国都有关于经典问题的争论。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美国的关于文学经典的争论。50年代是美国文学经典的确立时期。艾略特、里维斯、弗莱、布鲁克斯等成为了重要的文学经典的选择者,他们主要根据作者的权威、天才的程度、传统的力量、审美的魅力等标准加以衡量,来确定文学经典。那时,一般都认为,经典是历史选择的产物,它具有永恒的价值,它超越政治,与政治无关。但六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以文化为中心的社会运动。在激烈的文化辩论和斗争中,自由主义和多元主义盛行。多元主义分别从阶级的或族群的或性别的观点参与斗争。这些斗争和观点很自然地会折射到经典问题的讨论上面,于是50年代被确立的原有的经典往往被认为是白人男性的或欧洲中心和盎格鲁-撒克逊基督新教的意识形态的建构而已。这就说明了原典就包含了意识形态和原典是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产物。像在美国,经过六七十年代的社会运动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族群和不同的性别,用不同的意识形态建构了自己的经典。只有少数超越功利的有魅力的原典保持它的地位,其他经典都被意识形态的力量形塑,有的从经典变为非经典,有的由非经典变为经典。

也许我们还是把问题拉回到中国来谈,会使我们感到更亲切。中国古代经典在近代以来遭到质疑、批判、推翻,但在特定的历史下又重新得到再次肯定、推崇的历史,更能看清意识形态如何在树立经典或推翻经典中所起的作用。

如,被孔子称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包含巩固西周君主和贵族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内容的。当时的“诗”,特别是各国的国风,其作用是“兴观群怨”,这其中也含有对统治阶级的“怨”,但这种怨常常是“怨而不怒”,所以不但不会伤害贵族的统治,而且起到了“小骂大帮忙”的作用。所以这种歌谣是允许存在的。后来经孔子删改,留下305篇,成为了经典。但在东周,即战国时期,所谓“礼崩乐坏”,除孔子所代表的儒家之外,各诸侯国都不遵守西周时期所定的礼制,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受人们的认同,其经典地位除了在孔子所代表的儒家那里,成为了非经典。例如道家,就反对人为的治理,一切法律、道德、伦理、等级、制度等,都是人为的,所谓“六经”就是人为、人治的代表,是完全没有用的,他们主张“无为而治”,一切顺应自然,所谓“以天合天”,那么社会也就得到治理了。所以在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以六经文本,宣扬他的学说,没有人理他,如丧家之犬。总之,在战国时期,尽管有儒家极力宣传自己的主张,六经在多数人那里还是没有成为经典。从西周时期的“六经经典”论到战国时期“六经非经典”论,这是一大变化,这是意识形态变化折射的结果。

到了汉代,出了一个大理论家,这就是董仲舒。他的理论是要为汉代的统治服务的。汉代以武力取得天下,但如何来治理呢?最初曾尝试用黄老的道家思想,但遭遇到许多问题。社会处于无序状态。这时候董仲舒用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的思想进行改造,重新梳理“五经”为经典(因为“乐经”已遗失)。他从这“五经”里面抽取出“三纲”和“五常”的观念,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确立了社会伦理;提出仁、义、理、智、信这五种不变的德行,确立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伦理。三纲与五常相配合,社会就可得到有序的发展。三纲、五常来自何处,来自“五经”,“五经”就是经典,就是恒久之至道,就是不刊之鸿论。汉代从此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的意识形态与“五经”就这样完全结合在一起。此后中国传统社会延续二千多年之久,其中起起伏伏,“五经”作为经典延续了很长时间,虽然其中五经作为经典的命运也时有起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宋代是儒家学说的发展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五经”这时被扩展为“十三经”。儒家经典的位置更稳定了。为什么更稳定了?因为还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需要。

但是,古老的中国发展到近代,内部的各种矛盾暴露无遗,国家力量积贫积弱,而西方则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发展起现代工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资源不够,市场不够宽广,急需殖民地,而现代武器在现代工业化中也迅猛发展起来。帝国主义凭着自己的武力在世界上耀武扬威。贫弱的中国屡遭西方和东方帝国主义的侵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有志之士反省国家落伍的原因,他们发现正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及其经典,以其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死死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于是反传统的思想不胫而走,在向西方寻找先进的思想的同时,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新思想的视野下,即新的革命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儒家思想及其经典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就变为非经典。这是反传统的启蒙主义意识形态发出的声音。“文革”时期,传统文化被称为“四旧”,更处于被横扫之列。“文革”后期还有“批林批孔”运动,孔子及其所推崇的经典,更是成为革命的对象、打倒的对象。其批判言辞之激烈,批判手法之粗暴,更是前所未有的。这是“文革”意识形态嚣张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虽然人们的关注点转移,但孔子及其经典也还未进入我们的视野,因为那个时代主流的意识形态是清算“文革”,所谓“拨乱反正”,“乱”是“文革”极“左”之乱,“正”则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之“正”。孔子及其经典不在“平反”之列。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到9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起来了,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抬头,道德伦理下滑,社会上流行庸俗、低俗风气,商品经济的意识形态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时候,人们回过头来,瞭望我们的古代,我们在发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同时,也发现了孔子和他的谈话录《论语》,发现了另一个儒家孟子,发现他们所推崇的“六经”,我们从传统文化及其经典中看到了儒雅、人文、仁义、真诚、智慧、友情、自然、纯朴、节俭这一面,我们连忙往回走,力图接近它,这就是90年代兴起的国学热。何为国学?有的学者就认为,“国学”就是以“六经”为中心的一套话语。这明显是从反商业主义、反物质主义的意识形态所发出的声音。

看来,“五四”反传统和20世纪90年代的国学热,看似相反,前者是解构,后者是建构,却都反映了时代精神的需要,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经典形塑”与“意识形态”是同时登场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以“回归经典”为旨趣教学改革,就不能不从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出发,对经典进行必要的选择。就以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和文学理论经典而言,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人文与反人文的成分参杂,既有真、善、美、人文、自然、超脱、高雅的部分,也有假、丑、恶、低俗、庸俗、封建、腐朽的部分,我们搞教改只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精华糟粕不分而一把抓。我一直认为,现代的思想,如真、善、美、自由、平等、博爱这六大观念以及正义、民主、法制、包容等观念与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思想并非绝对对立。情况常常是这样,现代的思想在古代思想中也可以找到它的种子、幼芽或表达,有时是非常好的表达。如“真”,《庄子·渔父》篇有很好的表达,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善”,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普世性的精辟表达。“美”,柳宗元有很精到的表达,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6],比现代的所谓美在客观、美在主观、美在主客观的统一、美在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等说法还要好。我的看法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需要,我们所选定的标准可以不同,选择出来的作为古代经典的篇章也不同,所作出的阐释也可不同。这样,我们教学改革中,就可以不断地对“经典”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作出新的解释。

另外,“二手转述”的“概论”、“通史”,就没有意识形态的形塑吗?实际上,只要你一动笔,那意识形态就不找自来。只要检视建国以来所编写的各种“概论”、“通史”,我们就会发现,哪一种概论和通史不是意识形态的凝结?

四、教学改革要从教材编写开始

我们从教学中体会到原典教学的急迫性,但是这种注重经典名篇、原著的教学改革要从哪里开始呢?我们实践的结果是要从教材编写开始,因为教材是教学之本。没有合适的教材,教改无从谈起。目前重修教学计划未被提到日程上来。我们可以从自身的教学,开始这种改革的实验。在我的理想中,例如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文学史用二三十个学时讲个概貌就够了,也可以指定一部简单一点的文学史教材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其余时间都要讲经典作品。可以开出诸如“《诗经》研读”、“楚辞研读”、“汉赋研读”、“汉乐府研读”、“史记研读”、“陶渊明诗歌研读”、“二谢诗歌研读”、“李白诗歌研读”、“杜甫诗歌研读”、“白居易诗歌研读”、“韩愈散文研读”、“柳宗元散文研读”、“李商隐诗歌研读”、“欧阳修散文研读”、“苏轼诗词研读”、“柳永词研读”、“李清照研读”……等二三十种课程。重点在阅读和研究作品上面,作品的量要大,研读则要细,也提倡诵读。这种本科毕业出来的中文专业的学生,起码能背几百首古代诗词,一二百篇古代散文。胸中有这些诗词、古文垫底,出口成章,能力自然培养出来了,毕业后走出去从事相关的工作都会得心应手。

几年前,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和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就教材回归原典达成共识,前数年就开始编写新的“文艺学教材系列”。自从确立“回归原典”的教学思路之后,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用大力气抓教材建设,目前已出版“文艺学教材系列”的教材9部,教师用书1部。我们是如何通过教材的编写来引导学生学习经典的名篇、原著的呢?我们在《文学理论新编》一书有两段话,转引在这里,从中可以看到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

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往往是观念先行:编写理念既定,也就确立了教材的编写结构框架;然后是分章分节,最终以“六经注我”的方式完成了教材的编写。本教材的编写当然不是不要理念,而是在确立编写理念的同时,更看重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文本”。因此,在每一章里,我们首先精选出两篇(第四章为三篇)古今中外文学理论大家或作家的文章作为其内容之一,然后,通过对文本的详细注释和“作者简介”、“背景知识”、“文本解读”三个环节,去释放“经典文本”的魅力。由于“经典文本”是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发言,而无法完全涵盖某个文学理论的大问题,于是每章中又设计了“相关问题概说”,旨在对某一类问题作出补充性的说明、较系统的阐释。

这样,本教材每章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经典文本阅读;二、相关问题概说。如果说前者是“一斑”,后者则是“全豹”,两者相呼相应,取长补短。于是在编者与作者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构成了一种多层次的“对话”关系。而且如此一来,那种“六经注我”的编写思路也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注六经”式的新思路。我们相信,这样一种编写思路可能更合理,更稳妥,也更符合教学规律。因为对于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让他们一开始就接受一些抽象的、空洞的、有时甚至是教条化了的理论,不如让他们直接面对二、三十篇经典文章更有价值、更有成效。实际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思考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案,即是我们的初始动机之一。

我们已经开始使用这些教材。教学是有难度的,教师要讲新的内容,学生要读原著,这都不容易。但我们面对困难,没有退缩。师生共同努力,我们愿意在教学改革中走出一条新路来。

(本文为2011年10月16日作者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上的发言。2012年5月作了增补。)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讲读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21-22.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8-19.

[3]恩格斯.反杜林论[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0.

[4]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5]陈寅恪.陈寅恪集[M]∥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279-280.

[6]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M]∥柳宗元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730.

责任编辑:凤文学

作者:童庆炳

第3篇: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的探讨

摘 要:对于英语文学翻译来说,他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审美过程,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经过对原文的意境、内涵认真的揣度,深入的探索读者的审美需求,借助译文将原文的审美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读者就会比较容易了解原文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美学价值

文学翻译也可以认为是文学作品的二次创作,拥有比较复杂的艺术特征,文学翻译学者主要探究的内容也就是文学翻译的审美。美学思想对于所有的英语文学翻译来说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定的影响,美学隶属于哲学的范畴,艺术是美学主要的探究内容,然而翻译却是一种艺术活动,美学和翻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文学翻译的整个过程都会受到美学的制约。

一、突出形象,独显特色

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借助文学形象将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英语文学翻译经过自己对原文的了解和他们所掌握的英语表达技巧,对原文进行二次的创作,将原文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不同的翻译者会翻译出不一样的作品,不同的翻译内容表现出了原文多角度的美学内涵。有的翻译者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反映在翻译作品里,有的翻译者只是简单的进行探究,不同的翻译方法表现出原文不一样的特征,文学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译文,是将译者真实的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不去追究表达方式的差异,不去追究是否与原文内容一样,文学翻译是一种美学体验,将美学的不同面展现出来。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依据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展现作品的价值,有的译文简单明了,有的译文荡气回肠,有的译文温馨和煦。翻译者依据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和对原文的了解来翻译文学作品,不管翻译者会翻译出怎样的译文,他们都体现了不一样的翻译特色和对文学的感知水平。

二、传达美感,彰显价值

英语文学翻译是借助文字将作品的艺术特色尽情的表现在作品中。所有的文学作品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翻译的美学意义也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展现。译者翻译风格的不同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美学感受,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有属于自己的特征表现在里面,作品的美学价值表现在译文中,通过译文来彰显原文的美学价值,传达原文的内在美感。作品的魅力都需要用心去感受,《读书论》是英国学者佛朗西斯.培根著名的散文代表作,国内有许多的翻译版本,王佐良先生翻译的作品最具有影响力。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one by one;but the general counsels,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come best,from those that are leared.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谋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三、优化变量,引领定势

在相同的环境下,要想使用已有的办法快速的处理问题可以借助思维定势的作用。当情景出现改变以后,定势不会影响新办法的使用,如果思维定势不积极的话,创造性思维就会被发散,实现不了精准的转达。译者精准的翻译,可以真实的反应出作者的心声,译者一定要较好的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翻译不单单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它反映出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通过不一样的思维定势反映出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会表现出语言表达上的区别,还会对翻译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作者的文化风格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语境会给语言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每个单词都有很多的含义,语境不同翻译的意思也会不同,一定要将思维定势掌握好,词与词之间要保持意义的连贯。

四、创造灵感,体现意境

在文学作品里面,作品美学价值的表现是通过意境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情感需要意境进行烘托,因此,意境是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核心表现形式。译者在翻译文章的时候,如果没有将作品的意境充分的展现出来,他们翻译的作品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翻译作品,因此,原文的语境是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作品创造环境的反应是通过语境来实现的。译者不能直观的感受到原文的语境 ,只有经过不断的推测、揣摩原文的词语才能感受语境,译者在翻译原文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带着美学观点去感受原文的语境,这样原文的创造性语境才能得到显现,译者翻译出来的文章才能与原文更加相似。比如,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u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fragrance of theirblossms。从词义上翻译:桂花公园因有许多的桂花而得名,多彩的桂花开放会使公园里充满花香。如果模糊的进行翻译效果就会不同,金桂花芳香扑鼻,紫砂桂花味浓通透,桂花公园里所有的桂花竞相开放,当游人走进公园里就会有进入人间仙境的感觉。译文不但要表现出原文的含义,还要将原文的意境展现出来,译文不能只从表面含义进行翻译,这样翻译的文章会非常的枯燥,缺失美感。

五、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在开展英语文学翻译时,基本上是和其它形式的文学体系翻译是一致的。其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把原著中的情感体现出来,这也正是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追求的美学价值。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步骤,能够体现出英语文学美学价值。

第一,由于不同国家之间会存在有一定的文化坐,这样会对文学思想产生一定的差异性,这样的一种差异性会导致在进行翻译时所表达 的情感也有区别。所以,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要对文学作品的类型进行区分。比如:诗歌、小说、散文等。这些不同的文学类型都会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所以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要能够把握住不同文学类型来进行情感的还原。同时还需要注重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的情感,要对所其作品中感情的形式美进行体现。比如:我们在进行培根先生的《读书论》这个作品进行翻译时,应该对其作品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从这部文学作品的一段原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tric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我们可以总结出,其作者在进行创作的风格是一种较为细腻的风格,而且在其情感表达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较为淡然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就需要针对作者的这一个特征来进行翻译。对于这段原文,从当前许多的翻译版本中,我们可以发现王佐良先生所采用的古文翻译,让整段文字得到了升华,并且从其翻译的译文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的细腻情感,让其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内容显的更加典雅,有效地提高了这部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我们通过对许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作品中之所有被大家都关注与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文学作品中能够向读者展示出一定的文学韵味以及优雅的意境。

所以,我们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该把握住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意境。通过把作品中所包含的意境进行表现,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中文翻译过程中,要认真地对其意境进行揣摩,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来进行意境的表达。让其作品的文学意境能够以我们较为熟悉的方式进行表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其作品中所具备的文学意境,让读者体会到其作品中的蕴藏的美。同时,我们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要把英语原著中的韵律进行表现。要能够让读者像在阅读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时的那种感受,感受到英语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韵律之美。所以,在进行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把原著作品中的句式、气势、形式等能够体现英语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内容,尽可能地按照我国的审美来进行翻译,这样才能让我国的读者能够在阅读时,感受到作者进行创作时的情感以及审美,充分地体现出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六、结语

总之,美学价值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翻译工作者在进行原文的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作者的思路有明确的把握,熟悉原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创造优美的审美境界,这就需要读者全力以赴的去感知、去体验。只有这样,文学作品的精髓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全力以赴翻译完成的文学作品才能真正的将作者心声表达出来,读者才能比较容易的体会作品的美学价值,才能真正的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张荣.英汉翻译中译者对比意识的培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2]潘帅英.从翻译美学的视域审视文体翻译中的美学意义[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3).

作者:韩欣桃

第4篇:天文学新概论感想

仰望星空,畅游宇宙

智能科学与技术

李继坤

1210663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选修《天文学新概论》的初衷就是温总理的这首《仰望星空》。仰望星空,那里写满了宇宙的奥秘;仰望星空,心灵畅游于无垠的时空。仰望星空时,一个人的心胸才会如那星空般空阔辽远;仰望星空时,一个人的思想才会如那群星般自由璀璨。正是因为对星空的渴望,对宇宙的向往,所以我才选修了这门课。

之前就已经听选过此课的同学说,这课不错,老师不仅不点名,而且平时也不留作业。选了课才知道这门课真选对了!不是因为不点名、没作业,而是因为有幸遇到了这位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并在北京天文台多年从事天文研究的教授——苏宜先生。

苏教授虽已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岁,但仍精神矍铄,对天文学充满了热情。听他的课,不需要课本,不需要笔记,要的只是一颗自由的心,随他一起遨游太空,遍历宇宙。 陈寅恪曾说: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而学习天文、研究天文非思想自由之人不能为也。跟着苏老师一起,我们从地球的一草一叶出发,聆听地球与月球的窃窃私语,体会太阳与行星们的缠绵悱恻,欣赏银河系的美丽壮观,惊叹茫茫宇宙的浩瀚无垠。一路走来,我们仿佛乘坐着宇宙飞船,船长就是苏老师。我们边走边看,边看边听苏老师讲解。流星,彗星,行星,恒星,白矮星,中子星,主序星,食双星„„一路的风景让我们应接不暇。苏老师的讲解形象生动,中间还时不时地穿插一些他的有趣经历,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大开眼界。我们在时空中穿梭,追寻着宇宙的奥秘。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次在新开湖边看星星了。虽然那天晚上天气很冷,可是去的同学还是不少。苏老师拿着激光笔指着天上的星星给我们讲解这颗是什么星,那个是什么星座,怎样找北极星,如何根据星星来推算经纬度„„后来我们还用天文协会的望远镜看了星团,大家都兴奋不已。

康德说他一生只对两件事感兴趣: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大地。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可见,天文,自古就为人们所重视,而天文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也是不言自明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天文学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对天文兴趣的也日渐浓厚。在我看来,我南开不应仅仅开设天文学选修课,而应该设立天文系,给那些热爱天文的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培育人才。真心盼望南开的天文系能早日建成。

最后,感谢苏老师的辛勤教导,希望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我南开的天文学教育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第5篇: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100922班牛璐

10091027

本学期我选修了天文学概论这门课程,通过这十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不少感想。

还未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各类的百科全书,其中对天文方面的书最感兴趣。1997年第一次来北京,我参观了天文馆和古观象台,现在仍然记得在古观象台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的景象,可以说,我与天文学自小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了中学以后,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从物理方面对天文学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楚了诸如背景辐射,红移蓝移等一些专业概念,也发掘出了天文知识中更神奇的一面,激发了我探索天文奥秘的兴趣。

这学期的天文学概论课程中,来自北京天文馆的老师们为我们系统的总结了天文学中最基本的一些知识,诸如星座,彗星,行星与恒星以及关于观察天文现象的一些常识,这些知识对于天文学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

宇宙中的天体,近到月球,远到银河系,都对地球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人类活动。其中,太阳系作为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太阳这颗恒星又深深的影响这地球的各项物理指标与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天文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非物理系的学生,我们对天文的了解也许不会那么深入,所以本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及天文知识的平台,为我们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天文学知识中,星座知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东西方都对星座有着不同方面较为深入的研究。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否认了诸如占星术这类的研究,但是星座对于我们了解宇宙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星座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便于野外活动的人们在晴朗的夜晚辨别位置,同时可以为人们更好的定位天体以及相关的天文现象,从而更好的研究天体。

对于人类来说,天文现象不仅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还有许许多多天文爱好者的喜爱。天文现象不仅指诸如日月食,流星雨这样可供天文爱好者观看的现象,也有诸如太阳风这类影响人类活动的现象。而作为可供观察的现象来说,基本的天文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望远镜作为观察天文现象最简单最直接的工具,受到了天文爱好者们很大关注。因此如何选取望远镜以观察不同的天文现象,也成为了天文学知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对天文知识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了解,同时学到了很多观察天象的经验及技术,激起了我更多的参与到有关天文学方面活动的兴趣。同时,各位老师生动的讲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丰富的图片以及专业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成为社会所要求的新型人才的关键。而天文学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培养了一种爱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同时,探索宇宙不仅对于整个人类的进步有着深远意义,对于个人,思考宇宙与人生更能让我们的胸襟开阔,思维活跃,成为更有深度的青年。

感谢天文学概论这门课程,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准备与精彩讲解。也希望本课程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观北京天文馆或其他有关天文的博物馆或历史古迹的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天文学知识,培养更多的天文兴趣。

天文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它的存在至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以前一直认为天文学是一门十分枯燥且难懂的学科,但是经过这几周的学习,我深切体会到我对于天文学的知识是多么的匮乏、许多脱口而出的东西原来是错的……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占星术,即通过天体的运行来占卜凶吉祸福,预测自然灾害、战争的输赢和个人的命运,很多人认为天文学应当和占星术分开,后者是一种试图通过天体运行状态来预测一个人命运的伪科学,但是我想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神秘的占星术才使天文学不再那么单调,变得生动起来。但当代的天文学与占星术却有着明显的不同:现代天文学是使用科学方法,以天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占星术则通过比附,联想等方法把天体位置和人事对应;概而言之,占星学着眼于预测人的命运。

天文学的许多内容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从细微的方面讲,天文学上的黄道十二星座是现在很多女生感兴趣的星座的原版,但是这里所讲述的星座又与我们所说的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实际上黄道是有十三个星座的,在天蝎座与人马座中间还有一个蛇夫星座。另外,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日历就是在古代劳动人民悉心研究天文学、以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观察为基础创造出来的,历法是和人类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从宏观方面讲,月球和太阳引力会造成海水的潮汐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存在很大的影响,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对紫外线和信息信号影响不容忽视,再者,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在经济技术等重要影响因素之外,天文学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在天文学方面同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甲骨从商代(公元前2千年)起就记录了日食和新星,但中国古代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最大不同之处,我想就是古代天文学主要是政府的活动,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用于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的不断更新,研究天文学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在大学里甚至社会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有关天文方面的社团组织,人们似乎对天文学的兴趣一下子变得浓厚起来……

后来,我发现要想更深入的学习中国古代天文学,还必须必备良好的文言文功底,课件上有许多史书上记载的天文学现象,伴着老师生动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古代有这么多有关天文方面的小故事,当然这之中也有许多不同寓意的神奇想象,例如我国史书上就明确记载了公元前1059年5月29日和公元前1576年12月的两次五星联珠的奇特天文现象,而在这奇妙的现象之后更是有着著名的历史事件,这似乎蕴含着什么有趣的寓意。另外,也许是以前对于天文学的了解真的太少的缘故,我觉得上课的时候知识量真的很大,有很多知识都想要记录下来,可是每次上完课后,看着零零碎碎的笔记,总觉得不成体系,少了点什么。其实课上有些知识是高中地理中已经学过的,但是还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的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喜欢上了这种每次上课都是在积累自己不知道的同时又很感兴趣的知识的感觉。

第6篇:学习天文学概论的收获与感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100922班

牛璐

10091027

本学期我选修了天文学概论这门课程,通过这十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不少感想。

还未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各类的百科全书,其中对天文方面的书最感兴趣。1997年第一次来北京,我参观了天文馆和古观象台,现在仍然记得在古观象台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的景象,可以说,我与天文学自小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了中学以后,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从物理方面对天文学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楚了诸如背景辐射,红移蓝移等一些专业概念,也发掘出了天文知识中更神奇的一面,激发了我探索天文奥秘的兴趣。

这学期的天文学概论课程中,来自北京天文馆的老师们为我们系统的总结了天文学中最基本的一些知识,诸如星座,彗星,行星与恒星以及关于观察天文现象的一些常识,这些知识对于天文学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

宇宙中的天体,近到月球,远到银河系,都对地球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人类活动。其中,太阳系作为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太阳这颗恒星又深深的影响这地球的各项物理指标与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天文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非物理系的学生,我们对天文的了解也许不会那么深入,所以本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及天文知识的平台,为我们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天文学知识中,星座知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东西方都对星座有着不同方面较为深入的研究。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否认了诸如占星术这类的研究,但是星座对于我们了解宇宙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星座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便于野外活动的人们在晴朗的夜晚辨别位置,同时可以为人们更好的定位天体以及相关的天文现象,从而更好的研究天体。

对于人类来说,天文现象不仅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还有许许多多天文爱好者的喜爱。天文现象不仅指诸如日月食,流星雨这样可供天文爱好者观看的现象,也有诸如太阳风这类影响人类活动的现象。而作为可供观察的现象来说,基本的天文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望远镜作为观察天文现象最简单最直接的工具,受到了天文爱好者们很大关注。因此如何选取望远镜以观察不同的天文现象,也成为了天文学知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对天文知识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了解,同时学到了很多观察天象的经验及技术,激起了我更多的参与到有关天文学方面活动的兴趣。同时,各位老师生动的讲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丰富的图片以及专业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成为社会所要求的新型人才的关键。而天文学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培养了一种爱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同时,探索宇宙不仅对于整个人类的进步有着深远意义,对于个人,思考宇宙与人生更能让我们的胸襟开阔,思维活跃,成为更有深度的青年。

感谢天文学概论这门课程,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准备与精彩讲解。也希望本课程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观北京天文馆或其他有关天文的博物馆或历史古迹的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天文学知识,培养更多的天文兴趣。

第7篇:日本文学史感想

从明治维新到二次大战,日本社会走过了一个向现代急行军的八十年。在这毁誉半参的八十年之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总结。日本文学,正如其社会文化——左手菊花,右手十字架——静脉里流淌着儒家的仁义,动脉里奔涌着欧洲的人文,又带着日本传统的淡淡的悲伤意味,散发着不同于欧洲和中国文学的魅力。日本近代文学,上承江户时代的风俗文学,下启战后蹒跚起步的现代文学,从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带有启蒙性质的现实主义小说《浮云》,到明星派,白桦派,新思潮派的相继崛起,中间有夏目漱石和芥川龙之介两位大师的求索与思考,也有二战导致许多作家被迫从军,文坛陷入冷寂的悲怆。通过老师上课的讲解,我对于日本文学历史的发展有了大概的了解,在了解过程中我对夏目漱石的关注尤为突出,喜欢他的文学作风,那么我就把我在文学史课上印象最深刻的夏目漱石拿出来品味一下吧!

“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 作为被印上日元钞票的作家,夏目漱石对日本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日本文学史上的另一位大师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1867年(庆历三年)2月9日,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双亲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影响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其母在他十五岁时便因病去世,金之助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这些遭遇相信对于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如《少爷》、《三四郎》、《之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有着良好的家世,却不受父兄所重视,也因此他们往往是孤独地,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里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重新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

1888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与同学--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22岁那年,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就在这年,首次使用“漱石”为笔名。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据说其典故取自于中国的《晋书》孙楚传,相传孙楚年轻时想体验隐居生活,便对朋友王济说要去“漱石枕流”,王济对曰:“流不能枕,石不能漱。”孙楚于是辩称:“枕流是为了洗涤耳朵;漱石是为了砥砺齿牙。”这个故事显现了孙楚的不服输。金之助以“漱石”为笔名正符合他坚强的意志,但也有另一说法是金之助和孙楚均被视为怪人,故以“漱石”的典故以自喻。从此明确了“以文立身”的人生宗旨。同时他察觉到学习英语成必然的趋势,唯有精通英语才得以跟上时代潮流、强化国家,跻身为社会菁英份子。

1890年,23岁夏目漱石的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成绩斐然,并不时发表学术论文,因此1893年大学一毕业,他就在校长的推荐下顺利进入东京高等师范任教,同时积极参与正冈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两年后他辞职到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次年转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此后便一直担任教职到33岁(1900)1900年,夏目漱石奉教育部之命前往英国留学两年。夏目漱石不以在英文的优异表现自满,相较于明治维新之后时人竞以西学为尚的举动,夏目漱石却以他原有的汉学及日文基础,积极创作,发表了不少诗歌、俳句。苦读的生涯自然也影响身心健康。27岁罹患肺结核,为了养病,赴镰仓圆觉寺参禅,参禅的生活丰富了日后创作的题材,但他的病情并未十分好转,再加上神经衰弱,厌世的心情由是萌发。

回到东京后没多久与中根镜子结婚并于同年升任教授,留学时期,夏目漱石体认到所谓的英国文学和他以前所认识的英文有着极大差异,精通英文不足以增强国势,这使夏目漱石赖以生存的理想几乎幻灭,再加上留学经费不足,妻子又因怀孕而极少来信,他的神经衰弱因此更为加剧,一直到回国后他始终为神经衰弱所苦,但也刺激他更专注于写作。1903年返回日本,任第一高等学校英语教授和东京大学英国文学讲师,并常给《杜鹃》杂志撰写俳句、杂文类稿子。1905年,38岁时在(杜鹃)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而一再连载。深受鼓舞的夏目漱石因而有了创作的力量,此后十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

在夏目漱石《文学论》的序文里,有这样一段:

“在这里我决定,将从根本上解释‘何谓文学’的问题。同时我下决心,利用今后一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个问题,从而把它当做该研究的第一阶段。我把一切的文学书籍都收拾在行李底层,已经把自己关在一家租房里。我之所以要通过阅读文学书籍来知道何谓文学,是因为我相信以血洗血的手段乃为有效。我发誓,一定要追究文学到底产生于怎样的心理需要,因而在这个世界里生成、发达和颓废的。也发誓一定要追究,文学到底产生于怎样的社会需要,因而存在、兴隆和衰亡的。”

接着中篇小说《哥儿》、《旅宿》和短篇小说集《漾虚集》等接踵而出,夏目漱石一跃而为日本文坛的知名作家。1907年,他辞掉教职,从事专业创作,为

《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探讨爱情与遗产问题的长篇小说《虞美人草》开始连载,接着又陆续发表了《三四郎》、《其后》、《门》三部曲。《门》付梓不久,赶上大逆事件冲击文化界,他的创作由批判客观现实转向披露主观世界。代表性作品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是自传体小说《道草》和未完成的《明暗》。1911年曾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夏目漱石死后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代表作:《我是猫》

《我是猫》化愤怒为嘲笑,化嘲笑为利刃,又将这利刃直接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的化身乃至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偶像。夏目漱石发表于1905年的构思奇特而匠心独运的处女作《我是猫》奠定了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部富于诙谐的作品,以洋溢于字里行间的笑声引导人们驱散郁积在心头的愁云,振奋精神,从对现实的反思中燃起爱与恨的火焰。

这部别出心裁的长篇小说以幽默与讽刺为主要特征,由一只被拟人化的善于思索、乐于议论又富于正义感的猫担任叙述者与评论者,通过这只猫的眼睛俯视日本当时的社会与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并以连珠般的妙语警句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这只猫的主人苦沙弥,是个“像牡蛎一般把自己藏在壳里”、只知从书本中讨生活、一有机会就大讲知识可贵的教师。作品以直叙法表现了这个显然是作者自身影子的主人公自甘寂寞的自负心志,同时又使用旁敲侧击的手法揭示了知识分子因清贫而招致社会轻蔑的可悲现实;不仅如此,小说更通过穷教师苦沙弥与暴发户金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暴露了明治时代的黑暗,批判了“金钱万能”的世态。

奉金田之命去窥伺动静的拜金主义者铃木在与不谙世事而直言不讳的苦沙弥的一段对话中公然宣称:没有和钱一起去情死的决心是干不了经商这一行的,要赚钱,就非得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不可;透过对所谓三缺术的嘲笑,小说无情地讽刺了市侩哲学的丑恶本质。猫偷听到的金田与铃木的一段街头对话同样耐人寻味。金田见苦沙弥“不对金钱磕头”,总感到心里不痛快,恶狠狠地骂他是个“顽固透顶的东西”,扬言要“惩治”他,要让他“尝尝实业家的厉害”;铃木则随声附和,讥笑苦沙弥“太傲气”,“太不识相”,“根本不懂得算算自己是否会吃亏”,“打肿脸充胖子”,“难调理”,是个“缺乏利害观念的家伙”。 这段运用反语技巧虚贬实褒的描写,赞美了重视知识、热爱学问的文人学士狷介自好的品质,抨击了湎于金钱的泥潭中的肮脏的灵魂。正如鲁迅所云,《我是猫》“轻快洒脱,富于机智”,以飘逸的文体透过一系列冷嘲热讽否定了封建而落后的旧事物,对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弊端深表不满。这部自出机杼的作品,不拘泥于西方小说的模式,凭借联翩的浮想运用自如地安排了一连串出人意料的新奇、警辟而幽默的场面,寄余味于笑声中,其如珠妙语往往道破人情世态的机微,剥下邪恶、虚伪与愚昧的外衣,放射出理性的光芒。《我是猫》几乎由无数片断的插话式的细节构成全篇,并不以单一而集中的情节取胜,而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见长。这种不同凡响的艺术特征来源于对日本民族文学传统巧妙的吸收与成功的创新,来源于对西方理性思维与丰富学识的摄取与消化,更来源于对中国文化中愤世嫉俗而决不同流合污的文人气质的继承与发扬。化愤怒为嘲笑,化嘲笑为利刃,又将这利刃直接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的化身乃至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偶像,使夏目漱石这部以笑为武器而痛击时弊的传世之作显示出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勇气。

通过夏目漱石的介绍我们能看出日本文学史的一个时期的特点,正因为这些典型的作家,让我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多接触日本文学,从中获得知识,丰富底蕴。

第8篇:日本文学史感想

日本文学史感想

学习了一学期的日本文学史,虽然不能说有太深入的了解,但加深了我对日本文学的兴趣。以前一直觉得,日本的好多东西都是向中国学过去的,所以,日本文学应该跟中国文学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可是,学习过之后才发现,这种想法太天真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一面,不论她曾经想谁学习过,向谁借鉴过,当她把所有的东西集中在自己的土壤里,慢慢浇灌,培育之后,最终会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所以,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模仿,借鉴,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让它融入自己的思想,把它变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

就像说起中国古代文学就会想起唐诗一样,说起日本文学,就不得不会想起俳句。刚学日语时,接触的第一首俳句是松尾芭蕉的“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当时印象很清楚,觉得这首俳句写得太简单了,“一只青蛙跳进古池,扑通一声”,虽然很形象,但正是因为太形象,好像没有什么美感,而据说,这首俳句在日本非常有名,真是让我大跌眼镜。因为我觉得这跟唐诗宋词根本没有可比性。没有李白诗的豪迈,也没有柳永词的凄婉,简直就是毫无意境。而且居然只有一句话,就能称得上是文学作品,实在是让我觉得吃惊。但跟老师一起学习文学史后,让我逐渐对它有所了解。特别是在老师向我们介绍日本文学的理念「明き、浄き、直き、誠の心」之后,我再次品读芭蕉的这首俳句,轻轻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脑袋中一片空明,然后想象眼前是一个寂静的黄昏,夕阳打在一汪清幽的池水上,水底的青苔和水草给池水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色的水晕,在周围都一片静谧之时,一只青蛙扑通一声打破了这寂静,池水发出发出一声声响,水波一圈圈散开,让人心神荡漾,空气中还回荡着水波的回声...只是,到底怎样的一种声音呢,我发现自己居然无法用语言来将这种声音表达出来。也许,这也就是俳句的魅力所在吧。想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但最后还是因为词穷而止于嘴边,最后只能感叹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啊!因为任何恰当或是符合意境的语言最终都只是破坏了这种美而已。

另外,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甚至将樱花奉为国花,其实也和日本人的这种审美观有很大联系。以前只知道日本人喜欢赏樱花,日语中的「花見」就是特指的赏樱花。但从来没有想过日本人为什么如此喜欢樱花,只是把它当做一件理所应当的很自然的事情。但经老师介绍之后,我才了解到,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虽然看起来是自古以来传承下来,流淌在血脉里的东西,但还是能找到它的根源的。樱花一开全开,一败全败,凋谢时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点应该和老师上课所讲的「桜吹雪」的武士道精神是共通的。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老师介绍武士道精神后我自己也上网查了查资料,了解了一些。武士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剖腹自杀。武士自杀并非因为输不起,也不是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才因屈辱而自杀,武士并没有这么脆弱,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自己的心愿已经了,自己的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了。这时候就应该象樱花一样毫无留恋的凋谢。樱花「生命力は強くて、命は一週間だけ」,日本人喜欢的应该是她花期短暂但却开得热烈而绚丽,即使凋落时也表现出一种宁静与素洁吧。前一天还开得满枝都是,第二天却早已落得满地都是,不免让人觉得有几分凄惨,几分悲壮,让人感伤,催人泪下。这些特点都是与日本传说文化所推崇的英雄观和人生价值是一致的。在日本人的传说文化中,与“生时的辉煌”相比较,更为世人崇敬,更能折服民心的似乎是“死时的尊严”。

当然,我对日本人一些认识也有不理解的地方。比如:以前就有老师讲过日本人可以在樱花树下杀人。前几天看动漫就出现了这样的镜头:漫天飞舞樱花,有一种绚烂得无法比拟的美感,在这些樱花的背景下,仿佛一切都是美好的,突然,画面的主人公倒在血泊里,让人措手不及......而凶手——一个长发飘逸的美丽女孩,却一边握着滴血的剑,一边轻轻扬起了嘴角。还有,一位名叫坂口安吾的作家也曾这样写道:“樱花树下也许真的埋着尸体。看到樱花时,内心是那样不安,只因为那樱花实在是过于美丽了。于是便想到,在那樱花树下,一定埋藏着罪恶,比如,尸体。”出如此类,我都无法理解。虽然曾经也学习过日本文化,了解到与西方的“罪”文化不同,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文化,但真正理解起来远不如了解那么容易。难道日本人是用樱花的完美去掩盖自己的罪与耻?可是再怎么掩盖也不能将那些罪与耻抹煞呀!而且,用美去遮盖丑,岂不是让仅剩的美也变得不纯净了吗?就像在中日历史问题上一样,即便把教科书改变得面目全非,历史依然在那里,保留着她原来的风貌,记得历史的人也会将事实一代代传递下去,生生不息...... 记得老师在课堂上提到过《菊与刀》,一个从未涉足日本的美国作家,能够将日本人的心理剖析得连日本人自己都佩服,这让我很感兴趣。虽然这本书还没有读完,但也很受启发。作者是在日美战争的背景下去研究日本的,战争使得她无法亲自踏上日本的土地,去对日本的风土人情感同身受。她只能通过对战俘的接触,与曾经生活在日本国的美国人的接触,以及对前人研究的深入了解,去一点点剖析日本这个民族。

书中说,许多看似孤立的行为之间其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们之间公认的价值观以及客观的理论基础。而我们之所以不能理解日本人的有些行为,应该是源于我们不同民族之间所持的价值观吧。就如今年日本的汉字「絆」,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太深的羁绊,所以会导致彼此的不理解吧。就像书中所举的例子:在战争中,日本人认为救助受难者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几乎可以用“禽兽不如”这四个字来形容。作者解释道,这是源于日本人的人生观以及他们对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的看法不同于我们。这让我发现,所有在我们看来的不理解以及不可思议,当最终放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上时,一切好像都能说得通。因为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是判断题,不能决绝地给出一个是对或是错。所以,我无意于去评论它到底是对是错,唯一能做的,只是了解,然后把它化为我日后与人交往的工具,以减少与人的摩擦。

另外,深有感触的,不仅是文学史课上所学的内容,还有老师对我们的教诲。老师说过,大学精神在于文化传承,文化创造,育人,以及文化为社会服务。以前我一直认为,作为大学生,走出去应该给人以不一样的气质。但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气质自己也不明白。听完老师的教导,我逐渐明白,这种气质除了受文化被动的熏陶之外,还应该有自己主动对文化的接受以及自己发自内心的服务精神。大学生,不仅仅是文化的接收者,更应该文化的传承者。这样,当我们以大学生的姿态走在人群中,乃至以后踏入社会时,才能面带微笑,充满自信!

第9篇:传记文学学案

一、【传记有关知识】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也简称“传”。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二、【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3)从创作方法分:历史性传记和传记文学。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4)从篇幅长短分大传和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 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童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

1

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三、【传记阅读方法解说】

1、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2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

3、如何对传记进行鉴赏与评价和探究

学会鉴别传记材料。在阅读时,要注意鉴别材料是否恰当,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表现传主的特点,从这些材料里面是否能得出令人认同的推理、判断或结论。

对传记传主作出评判。一部传记里面既包含传主的立场,包含传记作者的立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立场。读者要学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对传主立场、传记作者立场做出适当评判。在阅读中,可以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和叙说的方式上来体会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评论,通过对传记的阅读要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

这类题目通常是论述题。答题应像写作一篇小的议论文,首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而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要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再次表明观点。

四、从命题的角度来赏析传记:

(一)概括传主成就 【命题特点】

传记作者为一个人物立传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其事迹、凸显其成就,因此,对传主事迹或成就的概括就成为主打题型。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文中写到的“某某”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哪些?请简要说明。(2)从文中看,“某某”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答题策略】

传记选材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第二,提取传记中的关键句,如每个自然段的首句或末句;第三,抓住有关传主事迹、成就的关键词;第四,概括时要准确具体,不可笼统。

例1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语段信息: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思路导航:语段介绍了黄遵宪到新加坡后的具体行动与做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黄遵宪活动进行概括:对侨民、对殖民者、对南洋诸生。参考答案:①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②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③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

(二)把握传主形象 【命题特点】

传记和小说一样,其核心任务就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所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成为传记考查的热点。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某某”这一人物形象。(2)作品中的“某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3)这篇文章表现了“某某”哪些优秀思想品质?

【答题策略】

作者对传主形象的刻画、对传主品格的弘扬总是通过对其事迹、言行的叙述描写来体现的,因此,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可以从四个方面思考:第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第三,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第四,注意作者对传主的介绍和评价。

例2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2009年高考江苏卷《画家黄永厚》)

语段信息: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

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思路导航:首先要理解“冰炭同炉”的喻意,“冰”和“炭”是水火不容的两种事物,那么,题干的意思即是要求考生找出黄永厚身上的两重性格,从行文中可以找到三个方面。参考答案:①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②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③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

(三)探寻因果关系 【命题特点】

传主的某一行为、成就或事迹常常是某些原因促使的,这种对某种结果的归因探寻,是高考人物传记常设的题型之一。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某某”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某某”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3)从文中看,“某某”做出某一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答题策略】

显性的因果和隐性的因果往往交织在文章之中,有可能是局部筛选与概括,也可能是全文筛选与概括,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筛选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第一,要看清楚文本相关文字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尽可能地穷尽原因,不可遗漏要点;第二,外因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大原因,解答归因题时要“内”“外”兼顾,不可偏废;第三,要分点解答,力求条理清晰,眉目清楚。

例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语段信息: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

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思路导航:对本题的解答首先应该找准信息对应点,紧扣题干要求进行概括归纳。答案要点有三个,作答时要考虑全面,条分缕析,表述简洁流畅。参考答案: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人才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③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四)探究人生启迪 【命题特点】

人物传记的阅读要求我们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这种题型旨在培养考生探索和思辨的精神,要求考生调动生活经验和各种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能合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传主的成功经历给我们哪些启迪?(2)传主的事迹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意义?(3)传主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

【答题策略】

这种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往往不设置唯一性答案,要求考生能够立足自我,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性化解读,思维应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超越文本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要紧扣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探究。同时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例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语段信息: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思路导航: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的提示,从“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两方面分别作答。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明确回答获得的启示是什么;其次要结合文章内容和时代特点,具体阐述理由。参考答案:[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实干精神值得学习。①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②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③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观点二]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值得学习。①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②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小结】:真实性: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传主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或功过得失。(概括,常用形容词或动宾短语)

文学性 (1)选材 (取舍)——通过(概括事实)真实而典型地反映传

(细节)——通过(概括事实)真实而细腻地描摹传主„„

(传主原话)——通过(概括事实) 直接展示传主„„

(2)环境描写 描摹了„„环境气氛(氛围),烘托了传主„„ (3)评价 作者直接评价

引用他人评语 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从侧面塑造了

传主„„形象 总之,人物传记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常考内容,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这种阅读题的频率有上升的趋势,望同学们在高一学好传记。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谈下一篇:托班美工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