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辍学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研究 ——基于对L县X镇的调查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取得了很大成就,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在贫困地区的农村,由于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学生辍学现象愈演愈烈,既影响到我国教育的发展,又严重制约了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解决学生辍学问题。首先,论文以贫困地区L县X镇的两所初中为样本,通过对两所初中的校长、教师、学生等开展调查研究,了解贫困地区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生辍学的现状。结果发现,公办学校学生辍学率高于民办学校;“慢班”学生辍学率高于“快班”;学生辍学率存在高峰期;辍学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辍学学生中女生偏多;寄宿生辍学率较高;辍学生集中在“慢班”,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偏下;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辍学率较高;公办学校隐性辍学现象严重等等。其次,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初中生辍学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和危害:不利于学生身心及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利于家庭的良性发展;不利于“普九”的巩固,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等等。再次,进一步揭示影响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等。最后,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提出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建议和策略。主要包括改善师资队伍和教育方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改善学生周边的社会文化环境;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有效解决初中生辍学问题等。学校、家庭、社会等齐心协力,共同解决辍学问题,遏制辍学的源头。

关键词:城镇化;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

学科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样本的选择

(二)调查样本学校的基本情况

二、L县X镇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

(一)公办学校学生辍学率高于民办学校

(二)“慢班”学生辍学率高于“快班”

(三)学生辍学存在高峰期

(四)辍学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

(五)辍学学生中女生偏多

(六)寄宿生辍学率较高

(七)辍学生集中在慢班,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偏下

(八)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辍学率较高

(九)公办学校隐性辍学现象严重

第二章 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危害

一、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不利于“普九”的巩固,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四、不利于家庭的良性发展

五、不利于学生身心及职业生涯的发展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分析

(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二)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

(三)无序的撤点并校

(四)社会文化因素

二、家庭因素分析

(一)家长的观念问题

(二)家长对子女缺乏管理

(三)非常态家庭的影响

(四)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

(五)家长法律意识淡薄

第四章 城镇化背景下减少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的策略

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一)鼓励广大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二)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三)完善教师、校长的交流和轮岗机制

(四)鼓励并支持教师在职进修

(五)建立学校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才成长机制

(六)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二、改善学生周边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二)注重舆论宣传引导

(三)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学生营造温暖的家园

三、改进家庭教育,有效控制初中生辍学问题

(一)督促子女入学,并明确责令子女辍学是违法行为

(二)提高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的认识

(三)父母要关注并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

(四)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问卷调查

附录二:辍学调查访谈

致谢

上一篇:存款金融论文提纲下一篇: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