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初中生物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以陕西省部分乡镇初中为例

摘要:我国当前教育现状总体还处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由于一些政策的原因,陕西省部分地区至今尚未将初中生物纳入中考内容,造成学校、教师对生物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对生物学习积极性明显低于其他学科。另一方面,乡镇中学本身在教学软件和硬件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受到限制,也进一步对生物学科水平产生影响。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业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的能力进行判断,它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紧密相关。研究表明,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行为、思维、情绪和学习成就等,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目前有关初中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对初中学生进行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的研究比较欠缺。本研究以自我效能感培养原则为理论指导,根据陕西省安康、榆林两个地区学生的生物学习方面的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在榆林和安康地区各设置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分别进行实验教学和常规教学,最后收集两个地区的实验相关数据并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一个学期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该策略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具体结论如下:(1)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行为的选择性和学习行为的持久性;(2)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自我效能感培养的策略,确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归因方式、情绪调控。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扩展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初中生物教学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我效能感的提出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自我效能感理论

1.3.2 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2 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2.1 问卷的选取

2.2.2 问卷的维度及信效度

2.2.3 研究程序

2.3 研究结果

2.3.1 学生得分频数分布

2.3.2 学生得分描述性分析

2.3.3 学生得分差异性分析

2.4 结论

3 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及案例分析

3.1 自我效能感培养原则

3.1.1 主体性原则

3.1.2 差异性原则

3.1.3 情境性原则

3.1.4 反馈性原则

3.1.5 科学性原则

3.2 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

3.3 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的案例分析

3.4 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在考试及日常中的应用

4 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与假设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自变量

4.2.5 实验因变量

4.2.6 无关变量的控制

4.2.7 实验数据的处理

4.3 实验步骤

4.3.1 实验前测及被试的选取

4.3.2 实施培养策略

4.3.3 实验后测及数据的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安康地区实验结果分析

4.4.2 榆林地区

4.4.3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越边境贸易发展论文提纲下一篇:股票投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