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2022-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如何指导幼儿家长开展早期阅读

摘 要: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開展早期阅读教育可以使幼儿通过阅读学会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早期阅读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开展早期阅读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认真指导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以此来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关键词:指导;家长;早期阅读;现状;策略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81

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备阅读理解能力,人们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快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有很大的推进作用的,因此在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阅读是人的天性,幼儿时期就会有阅读的意识,对于一切有颜色和文字的纸张,幼儿都会给予极大的关注,尽管他们不理解这是什么,但是他们仍然能够看得兴致勃勃。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一定要注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培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挖掘他们的阅读潜能,从而使早期阅读教育得到更好的开展。

一、对幼儿开展早期阅读的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发现,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全面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对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一项活动,还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做好配合,要让家长积极地参与进来,家校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育认识的不足,还有些家长不具备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能力。他们片面地把阅读的概念定义为对文字的阅读,这种理解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于汉字的掌握还不是很好,想让他们通过对文字的阅读理解文章的意思是很难的。在幼儿教育阶段,不能过分重视对文字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早期教育中的阅读的重点不是对文字的阅读,要认识到早期阅读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掌握阅读的能力和技巧。

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前教育的阅读主要是建立在对文字和图画的感知和理解之上,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认识的字有限,必须要通过对图画的阅读和理解来掌握阅读材料里的故事,并通过对图画的阅读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才是幼儿阅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以对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可以使幼儿从小在语言交际方面的能力得到增强和培养。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和理解,可以使幼儿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当幼儿具备了观察图画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画描述出来的能力,在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开始正式学习的时候,他们就能够非常好地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一定要加强早期阅读教育,使学生掌握阅读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

尽管目前人们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非常重视,但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展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做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需要有好的阅读材料,但是在目前的市场上,适合幼儿阅读的材料非常少。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幼儿阅读材料存在同质化发展的现象,在内容的编写上不能满足现代幼儿的发展,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这成为制约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幼儿园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幼儿具有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因此组织幼儿进行阅读的难度非常大。现在很多幼儿园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义务教育阶段要学习的知识为主,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显得非常枯燥无味,导致幼儿不愿意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阅读活动。幼儿认为阅读活动增加了他们的负担,阅读活动的开展限制了他们的自由。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增加课程教学趣味性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幼儿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既需要幼儿园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对家长的指导,没有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导致失去了很好的联合教育机会。利用家庭教育开展早期阅读,可以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阅读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同时家长也可以经常带幼儿到书店去购买他们喜欢的读物,这对于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幼儿园一定要做好对家长的指导工作,共同努力把早期阅读教育搞好。

三、指导家长开展早期阅读的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巨大作用,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幼儿养成早期阅读的能力,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这对于幼儿未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他们快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因此家长一定要积极参与早期阅读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对家长进行阅读教育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会家长如何选择阅读读物

想要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搞好,必须要学会如何为幼儿选择合适的读物,因此幼儿园在对家长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过程中,必须要教会家长如何选择读物,要善于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他们喜爱的读物。只有他们喜爱的读物,他们才会有兴趣和积极性进行阅读。

大多数幼儿都喜欢卡通类型的幼儿读物,这些读物里面有少量的文字介绍和大量的卡通绘画造型。幼儿通过对绘画的观察可以快速掌握阅读的技巧,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还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阅读材料一定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达到通过阅读使幼儿在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规划能力上都得到快速提升的目的。所以读物的选择是开展阅读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搞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阅读环境的营造

要想在家庭教育中做好早期阅读教育工作,必须在家庭里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宜阅读的环境。幼儿只有处于一个非常适合阅读的环境之中,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早期阅读的教育效果。因此家长在进行家庭阅读环境的创造时,一定要为幼儿设置专门用于阅读的区域。在这个阅读区域里面,家长可以将幼儿阅读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图表都张贴在墙上,有利于幼儿理解阅读材料里的内容。这样能够吸引幼儿更加主动地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使幼儿在不经意间掌握很多生活中的知识。

此外还要注意,在家庭早期阅读教育中,家长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把阅读材料里面的故事情节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际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帮助幼儿感受阅读材料里面的故事情节,使幼儿体验到早期阅读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增加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做好早期阅读教育。

(三)指导家长掌握提高幼儿阅读兴趣的方法

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需要幼儿本人的配合,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努力探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方式方法,家长必须学会了解幼儿的阅读需求。幼儿和成年人一样,要想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必须要明白他们喜欢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必须要学会观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育活动。家长要利用好幼儿的兴趣点指导幼儿从阅读中学会生活的道理和技巧,從而完全掌握阅读材料中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在早期阅读教育中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早期阅读教育,需要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阅读习惯对于幼儿未来更好地开展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纠正幼儿不良的阅读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才能更好地利用阅读获取知识。因此在阅读的时候家长必须要对幼儿进行阅读习惯方面的教育,让幼儿认识到读书的时候必须要有正确的坐姿。家长可以通过身边事例让幼儿明白不注意姿势的后果,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重视,改正不良坐姿。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只有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在进入学校开始正式学习的时候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

(五)指导家长学习阅读的方法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家长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家长学会阅读的方法,只有家长掌握了阅读方法,他们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更好地指导幼儿。家长要根据幼儿独特的心理特点,利用幼儿喜欢表现的心理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通过阅读和讲解使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初步理解阅读材料的故事情节,之后再让幼儿自行阅读。幼儿阅读后家长一定要趁热打铁,鼓励幼儿把故事讲给自己听。讲故事的过程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可以使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家长在指导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时,还可以和幼儿一起表演阅读材料中的故事,从而加深和幼儿的感情。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阅读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

家长参与幼儿的早期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尝试,对于幼儿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家长必须要和幼儿园积极配合,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快速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冯金好.幼儿园早期阅读:理念、举措与成效[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2]王蓓.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策略[J].教育观察,2018(2).

[3]倪飞归.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10).

[4]李丽娥,谢芬莲.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6).

作者:於佑玲

第2篇:假期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成长

宋少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副主任

最近,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中小学纷纷宣布提前放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孩子、教师和家长都猝不及防,回想起去年的超长假期,不少家长感到压力骤增。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在假期中高效学习与成长呢?

一、孩子学习方法不对头怎么办

寒假来了,有的家长马上进入“假期模式”,与孩子一起放松下来;有的家长给孩子安排了多种课外班,迅速让孩子进入假期学习状态……若想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并且在学业方面有所提升,在假期规划前,首先要做的应是帮助孩子分析学习与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存在的误区

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存在两个常见误区。

第一,只关注成绩,不分析成绩背后的深层原因。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就严加管教、训斥指责,可这背后却有一个家长容易忽略的问题,即孩子也想考好,也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没考好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孩子的学习系统存在问题。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个学习系统,正如人会生病一样,孩子在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时,学习系统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不佳。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对于孩子的后期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能直接告诉孩子学习的问题是怎样的、在哪里、应该如何去解决。

第二,只要求孩子改正错题,练习更多同类型题目。只改正错题是远远不够的,错题的背后往往是孩子解题过程中的漏洞。学习过程绝不是简单地做题、背答案,而是信息加工管理的完整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孩子要先完成对信息的收集、识别与分析,然后对信息进行梳理、加工,最后去执行、对外输出。这个过程是非常严密的,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偏差,就可能出现一些学习上的问题。

针对上述误区,家长要快速提升自我,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如果孩子都上初中了,家长的教育思维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又怎能教育好孩子?

(二)指导孩子高效学习的方法

人脑都有一个学习系统,收集相关的信息,识别相对应的符号,然后将其送到脑数据库,这一过程叫作语义解析。例如,当看到“石墨”这个词时,人脑会马上做出反应,它是由碳元素构成的,随后再把它送到大脑进行逻辑加工的部位。除此之外,学习系统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板块叫“价值决策”,它为我们开展的每一项工作提供心理能量支持。比如,当遇到难题时,我们需要很强的情绪平复能力,做好自己解题过程中的情绪管理,不断地给自己鼓励,同时还能找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这就是价值决策。在整个解题过程中,这几个板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的闭环流程,在周而复始地运行。

家长在跟孩子一起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错题的过程中,要结合错题发现孩子学习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在假期帮助孩子修复系统漏洞,进行专项提高。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掌握知识,熟悉题型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学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原理、基础例题,在练习册、模拟卷中也会遇到各种题型。如果常見的题型孩子都会做,说明孩子已经跨过了学科学习的第一个台阶—能够把教师所教过的知识都学会。但是教师教过的题型毕竟是有限的,随着年级的增高,各类型的题目让孩子应接不暇,甚至无从下手。其实难题往往是把直接给出已知变量的简单题型,变成需要先绕个弯儿去求解出一些变量,然后再求出最终解的题型,所涉及的知识要点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家长首先要判断孩子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是否完整到位,对各种题型是否熟悉,如果存在问题,就要加强练习。

2.遵循正确的解题步骤与程序

要想真正解决解题过程中的问题,家长需要培养孩子解题时的步骤规范性。孩子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遵循相关的解题步骤和程序,在考场上的发挥才会变得越来越稳定。因此,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分析错题的过程中,既要帮孩子认识到错题中反映的知识和题型问题,帮孩子弥补相关漏洞,也要检查解题的步骤和程序是否规范、科学、有效。

3.培养良好的心态与价值决策能力

考试不仅考知识,也在考心态和价值决策能力。比如,同样面对不会的题,有的学生会快速调整慌乱情绪,鼓励自己去尝试,结果试着试着题就解出来了;有的学生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甚至干脆直接放弃思考。因此,如何在遇到难题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稳定发挥,是每个孩子要锻炼的能力。家长可以询问孩子在面对难题时的心情、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并相应地教给孩子情绪调节、自我赋能的方法。

近年来,青少年的厌学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孩子对学习的错误认知以及错误的价值观,这一过程可能会受家长的错误引导影响。比如,有的父母跟孩子约定,只要把作业做完,就可以玩游戏,而且根据作业完成的情况决定游戏时间的长短。结果,孩子将玩游戏作为学习的目的。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处理方法,孩子会形成一个错误的观点,即学习就是为了玩游戏。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调整孩子的学习心态,可以从他的兴趣入手,从他对游戏的看法入手,告诉孩子游戏对未来各行各业带来的影响,以此激发他的兴趣,紧接着告诉他游戏的各个工种、程序设计、策划、美术、故事改编等。如果孩子感兴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搜集与游戏开发有关的信息。孩子会逐渐发现,游戏设计与开发需要强大的知识技能储备。这时,在孩子心中,学习和游戏就不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变成了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

二、孩子学习不自律怎么办

孩子在家学习,如何保持学习的自律自觉呢?制订假期计划是家长引导孩子落实时间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孩子做好自我管理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制订计划方面,家长们常常存在三个误区。

首先,制订的计划过于复杂。好的计划是具有可执行性的,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执行能力,从网上看到“某某学霸的计划”就照搬过来硬塞给孩子,结果孩子不但执行不下去,反而因为不能完成计划一次次受挫,感到沮丧、无助,甚至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孩子的能力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计划也要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其次,制订的计划缺乏趣味性。不少家长给孩子制订的计划只有学习,一张密密麻麻的时间表上,列满了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阅读……不要说执行了,单看计划表就让人感到无聊、压抑。家长给孩子制订的计划表要有趣、有意义,除了学习,还要有孩子喜欢的运动、游戏、手工、劳动等,这样的计划表才不会被孩子所排斥。

最后,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缺乏鼓励。很多孩子执行计划表的时间不超过三天,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在执行计划过程中感受到的都是失败,例如今天这个没完成,明天那个没做好。我们制订计划不是为了打击孩子,而是为了鼓励孩子,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当孩子完成了计划中的部分任务时,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这里说的鼓励并非金钱奖励,有的家长喜欢用金钱奖励孩子,比如跟孩子说只要这个假期表现好,压岁钱增加一倍。给孩子们奖励,不一定非要是物质方面的,我们可以奖励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进行有意思的探索,或者允许孩子犯一些小错误,给孩子一些小小的豁免权等。此外,如果孩子努力也无法完成某些计划,家长不要过于责备孩子,而是要和孩子一起调整计划。

如果家长能避免上述三点误区,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乐意接受计划,习惯执行计划。

要让孩子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家长可以利用假期,充分结合孩子的学习任务,调整其注意力管理模式。很多中小学生存在注意力问题,在家学习时,很多孩子容易一边学习一边走神儿,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让孩子分心,比如,门口经过一辆车,就跑到窗口看一看;父母打电话,就竖着耳朵听一会儿……这就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丢三落四、拖拖拉拉,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因此,家长需要调整孩子的注意力管理模式。

注意力管理模式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类型。他律顾名思义就是由他人“管”自己的注意力。很多家长习惯替孩子进行注意力管理:“你能不能不要做成这样”“能不能把书本放好”“做作业能不能不要做小动作”……家长管的结果是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些孩子虽然表面接受,但表情举止透露的是不情不愿。与此同时,孩子注意力管理模式的他律特征越来越明显,即孩子的注意力能否集中,非常依赖于父母的管控与束缚。注意力管理的另一种模式是自律。生活中我们注意到有些孩子在写作业时能全情投入,甚至别人和他说话都听不见。这样的孩子的注意力是怎样培养的呢?靠家长盯着,然后想方设法减少对他的干扰?恰恰相反,是孩子自己努力集中注意力,努力避免外界干扰。家长不要替孩子进行注意力管理,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进行自我管理,如果孩子在注意力自我管理方面存在困难,也可以让孩子接受一些注意力方面的抗干扰训练。

三、孩子叛逆不听话怎么办

说起叛逆,很多家长深有感触,人的叛逆期可以分为以下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两岁到三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摆脱了行动上的不自由,开始独立行走,想要按自己的想法探索世界。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自己干自己的事,越不让他干,他越要干。第二个阶段是八到十岁,这是一个典型的叛逆期,孩子愿意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有自己的想法,总想着去创造什么、去改变什么。第三个阶段是十四到二十岁,这一阶段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可以脱离家长独立行事。

针对以上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疫情居家出现逆反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对于两到三岁的孩子,家长需要给予有效的引导,可以制定家庭规则,引导孩子遵守家庭教育秩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放下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把孩子当作朋友,用平等的心态跟孩子交流,这样才能链接孩子的内心世界。

对于八到十岁的孩子,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实际需求,给予孩子需要的尊重、认可和鼓励,使孩子更加自信地成长。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家长需要静下心来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另一方面,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尊重孩子,增进亲子感情。这里说的陪伴不是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长坐在旁边玩手机。当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可以坐在旁边看书;当孩子玩耍时,家长可以陪孩子玩益智游戏,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朋友。

对于十四到二十岁的孩子,家长要改变说教或控制式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每个成年人都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每个孩子也是一样。首先,家长要学会放手,在给孩子爱的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其次,家长也要懂得向孩子示弱,让孩子感觉到,在某些方面父母需要孩子的帮助,激发孩子向上的内在动力。最后,孩子喜欢的偶像或榜样对其人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当家长发现孩子对自己十分抵触时,不妨请孩子信任或者钦佩的人与其进行沟通。他们的引领,能让孩子进入一个新领域;他们的激励,能让孩子有恒久的动力;他们的话语,能让孩子清醒地意识到永远有攀登不完的山峰。

要想幫助孩子高效成长,家长需要从各个方面思考和探索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适当地给予帮助与引导,让孩子的假期生活学而有法,宅而有序。

责任编辑丨庞 雪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坚持以“均衡、优质、特色”为主题,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全区教育呈现出重点突出、整体推进、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2020年3月小店区教育局结合区域内劳动教育实际情况,制定了《小店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意见》和《小店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纲要项目指南》,进一步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宋少卫

第3篇:浅谈家长对小学低年级孩子实施的“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

摘 要:本文探讨了家长对小学低年级孩子实施“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的问题,提出了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明确阅读目标,正确认识亲子阅读活动的性质和价值;有效指导正确的亲子阅读;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践证明,家长对小学低年级孩子实施的“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能提高家长对孩子亲子阅读指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其中一、二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要求达到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亲子阅读活动作为孩子课外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开展的以阅读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活动,它对于儿童身心成长具有特殊意义。小学低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是孩子从家庭教育走向正规学校教育的转折期,这个时期的亲子阅读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通过亲子阅读,孩子在父母的朗读、讲解、交流、游戏的阅读方式中,做到真正地热爱阅读,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成长。

一、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的定义

“亲子教育”是指以亲子关系为纽带的父母与子女一起参与、共同提高的一种科学育儿的教育形式,具有双向互动和情感交融的特点。

“亲子阅读”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亲子共读,又称亲子阅读,是指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亲子阅读,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成为连接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桥梁。本人认为这是一种父母与孩子互动读书的方式,这种读书的方式不是一种机械的行为,它应该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情感纽带。因此,亲子共读可以理解为大人与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阅读的过程。

二、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龄段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美和生命。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教学不一定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作家,但要以高品位的文学作品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语文阅读教学是“人”的教学,应该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倡导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生命个性的关怀。

亲子阅读,重点不在于孩子吸收多少,而是亲子共读时,亲子间眼神亲密的交流,这种心灵的支持会让孩子觉得是有安全感的,同时也会帮助孩子对于本身的情绪及周围情景的认知能力的掌握更有自信。这就已经是在完善孩子的人格,提升孩子的自身修养。亲子阅读所采取的父母与孩子一对一的阅读模式能给予孩子无可替代的父母之爱,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进而一生爱书,并能将这种愉快的阅读体验延续到孩子的下一代。

三、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

(一)明确阅读目标,正确认识亲子阅读活动的性质和价值

在开展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活动之前,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专题讲座、网上邮箱等形式,让家长明确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的目标重在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开展示范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通过开展家校互动活动等形式让家长明白:亲子阅读是家庭阅读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家庭阅读更多是家庭成员在空余时间里读书看报,是休闲放松、愉悦身心、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活动。在此基础上的亲子阅读活动应该是建立在以休闲、愉悦为特点的家庭阅读基础之上的,趣味性应该是它所追求的。通过阅读,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语言经验和认知经验,对孩子阅读能力的获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双方的交流互动,丰富了孩子的情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锻炼了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

(二)有效指导正确的亲子阅读

1.选择适合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活动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内容类型的选择范围应该综合全面,以文学读物为主,涵盖启蒙读物、思想品德教育与励志类读物、科普读物、人文历史知识读物、儿童图画书与卡通读物。

诵读类:《日有所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每天坚持诵读;《好妈妈儿歌400首》《新编儿歌365》等儿歌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童趣;《三字经》《弟子规》这些经典也很易于背诵,在孩子心中种下经典的种子,会让他们终身受益无穷。

儿童文学类:《一年级的小蜜瓜》《一年级的小豌豆》《一年级的小朵朵》《一年级的小豆豆》《张秋生小巴掌童话》系列、《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系列、《小猪唏哩呼噜》系列、《鸡毛鸭和鸭毛鸡》《没头脑和不高兴》《洋葱头历险记》《笨狼的故事》系列等,三年级后可以阅读罗尔德·达尔的作品和彩乌鸦系列。

科普类:《神奇校车》系列、《小牛顿科学馆》系列、《昆虫记》《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和一些介绍恐龙、大自然、天气、地球和宇宙等的书籍。

2.采用形式多样的阅读指导方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许多家长很烦恼,一是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二是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亲子阅读。其实,大家不必烦恼,只要你和孩子能共享阅读乐趣,不管是照字朗读,还是看图说故事,都是很棒的共读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读一读。共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可以是家长读给孩子们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家长听,更可以是双方配合的分角色读、接力读(其中以家长读为主,即使孩子基本或完全能够阅读,“听书”依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听”更享受、更兴奋、收获更大)。家长要以一个孩子的心态参与阅读,与孩子一同玩味、一同感受。除了读文之外,还可以读图。好的书籍,插图通常也出自名家,能让我们大饱眼福,很快融入故事情境。

(2)讲一讲。在读的过程中,还应配合讲。比如,一本书开读前,为营造阅读期待,很有必要给孩子讲一讲该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如,在为孩子读《安徒生童话选》一书时,先介绍该书的作者是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因其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包括《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创作。听了这些介绍,孩子“听书”的愿望强烈了,《安徒生童话选》便可以隆重开讲了。久而久之,孩子对名家作品也能如数家珍,无形中丰富了知识,更亲近图书了。

(3)品一品。遇到精彩的章节或段落,孩子往往激动不已,会提出“再读一遍”的请求,有时甚至要求读上很多遍。其实,家长应该抓住这样难得而自然的机会,让孩子们“品人物”“品细节”。《逃家小兔》是一个充满爱和亲情的童话故事,家长和孩子一起扮兔妈妈和小兔子,反复品读小兔子逃家的故事。这其实就是一种品赏,一种回味。在“品”的过程中进行交流,产生共鸣,生发想象,再现故事,同时还能积累语言,使书越读越“精”。

(4)聊一聊。随时随地,家长都可以和孩子聊书——聊作者、聊情节、聊感受、聊联想,等等。有“聊的”,说明孩子读进去了,读出味了,读上瘾了。当然,聊的时候不要把家长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因为这种交流完全是平等的。即使是需要“拨正”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让孩子有畅所欲言的空间,激励他更进一步的思考和体会。

(5)忆一忆。阅读的时候应鼓励孩子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感受,以此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产生共鸣。比如,读到《淘气包马小跳》,最有趣的是马小跳和他的三个死党张达、唐飞、毛超,他们不仅个个长得“歪瓜裂枣”,其貌不扬,而且还因为过于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而被老师和同学们视为永恒不变的“后进生”。但他们却是那么热爱生活,纯真善良,充满爱心……读到这些,孩子会想起自己的相似经历,会跟家长谈论:“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你们总把我们看成‘小大人’,不准这样不准那样。我们要野游,你们说那多么多么危险;我们要养小宠物,你们会说那又脏又累会得传染病的;我们被老师处罚,你们不让我们申辩,说老师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这种“回忆”和“联想”,让孩子对故事产生了更强烈的共鸣,获得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三)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看完后,相互交流一下读书心得。每周填写一次“亲子阅读记录表”,父母和孩子共同填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画,可以是照片……形式不拘,追求个性化的表现。鼓励孩子把书借给小伙伴看,也鼓励孩子向朋友借阅优秀的读物。

(2)把读书纳入全家的休闲计划中,父母和孩子共同制订家庭的读书计划。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按日历绘制一张读书表贴在墙上,比如当天读书30分钟,就在表中记录书名及时间。积累一段时间后和孩子一起回顾,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使孩子有成就感。

(3)把家庭藏书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鼓励孩子一读再读。

(4)在孩子的房间设专用书柜,随时放上孩子正在阅读的书和家长希望孩子阅读的书。

(5)家里要适当准备一些工具书,以便孩子有疑问时可以查阅,使孩子认识到工具书的作用。

亲子阅读是一种美丽的休闲,家长是帮孩子阅读,但不要替孩子阅读。家长要参与阅读,更重要的是欣赏孩子阅读。亲子相伴的阅读,是心灵收获的分享。家庭教育,阅读为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亲子阅读,只有明确阅读的目标,有效指导正确的亲子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亲子共读的实效性才能提高,让孩子在共读中变“阅读”为“悦读”,让孩子的成长之路溢满书香、印满墨痕。

参考文献:

[1]余珍有.日常生活中的早期阅读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2]季 燕.亲子阅读现状及家长指导策略的调查与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3]王西敏.图画书在亲子阅读中的使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石碁小学)

作者:梁翠霞

第4篇: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有效的课外阅读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我国语文教育专家吕叔湘先生说:“许多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句话,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如能长久坚持,必将终生受益。那么,家长该怎样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呢?

A:认清亲子阅读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孩子大了,就该让他自己去读书,培养独立能力。

点拨:亲子阅读不仅仅是教会孩子阅读,更是陪伴孩子一起分享阅读乐趣的时刻。孩子是非常需要家长的这份陪伴,以培养他们对阅读的持久兴趣。

误区二:时间一到,就把孩子拉过来看书,不管他是不是正在专注地玩玩具,或者是一个电视节目。阅读是每天的必须完成的功课。

点拨:粗暴地打断孩子的情趣点,再把阅读当作一项任务强压给孩子,势必会造成孩子对阅读的厌恶和反感,而导致反作用。

误区三:给孩子念完故事后,总是叫他复述这一页讲了什么,最好是能把整篇故事都背出来。每天给孩子反复念一首唐诗,直到他能自己背出来为止。

点拨:很多家长总是太功利,过分强调孩子的“输出”,却不重视自己的“输入”。其实,只有足够多的“输入”,才会有让人惊喜的“输出”。就好比写文章,要是没有充足的文学养料,哪能随心所欲地遣词造句呢?

误区三:亲子阅读就是认字。

点拨:专家认为,家长在进行亲子阅读时,千万不要过早逼着孩子学字。0-3岁的孩子,肯定还是从图画中理解故事更多。文字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个个图形,如果是机械地记忆,认识再多字的孩子也不过是台“识字机器”,只认得一个个单独的字,却不理解文字的真正含义和用法。

如今,中国的成年读物也越来越讲求“读图”,这正是在幼年时图画阅读严重缺失所造成的。因此对于0-3岁的孩子,应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图画阅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步由图向文字过渡,到了成年以后就该完全以文字阅读为主了。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反对孩子在自发需求下识字。特别是对于处在语言期的3-6岁的孩子,也不必扼杀他们主动学字的欲望。当孩子觉得只有认识封面上的字才能挑到自己喜欢的书、只有认识包装盒上的字

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食品时,家长便应该趁机引导他们学字。

B:为什么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书?

一个妈妈,或者一个爸爸带着孩子一起看书,这种在阅读过程中一对一的模式,最能培养孩子集中的注意力。而孩子又是最喜欢模仿家长行为的,家长参与的活动都会让孩子的兴趣大大增加。而且,在家长参与阅读的情况下,孩子不仅仅能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在阅读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营养成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家长所能给与孩子的这种爱,而正是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并让他一生爱书。

在中国,给孩子讲故事的常常是女性,但是父亲这个教育者的角色,在早期阅读中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性别的不同会让家长选择的读物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母亲往往会喜欢读那些细腻动人的故事,而父亲会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幽默的、有知识的或是有思想内涵的故事。即便是选择同一本读物,父亲和孩子共读的方式也和母亲很不相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得到多种类型的阅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C:孩子的阅读时间多长为宜?

在孩子早期阅读的时间问题上,要更好地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应注意以下两点:

1、每天晚上安排半小时左右,周末安排1小时的阅读较为合适。当然这不是死板规定,具体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而定。如果刚开始孩子静不下来,阅读时间为一二十分钟也行,慢慢来。如果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强,时间可以长一些。千万要注意的是,当孩子不想读而家长又引导不了的时候,不能勉强一定要读完一篇故事或阅读多少时间,否则会扼杀小孩子的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逃避行为和厌恶情绪。

2、每天阅读时间段安排要相对固定,比如每天晚上8:00-8:30,家长就给孩子读故事。一两个月后,每到这个时间段孩子就会主动要家长读书给他听,从而形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切忌阅读时间不固定,就是今天陪着读,明天一忙就不给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很难获得教育成效和形成习惯的。“不怕慢,只怕停”,只要每天坚持,时日一久,孩子的知识量和求知欲就会大幅提高。

D:如何让孩子从喜欢翻书到看书?

孩子喜欢看书,会让家长很开心。但是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好像不是很热衷听故事,而只是不断地翻书。你还没开始讲故事,他就已经翻过去了,这时,该怎么办呢?该如何让孩子从喜欢翻书到喜欢看书呢?

其实,孩子喜欢翻书,说明他已经对书产生了兴趣。孩子在阅读时,不只是靠视觉,也会靠听觉和触觉。此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1、用语言提示吸引孩子的注意。家长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吸引孩子对书中内容的关心和想听故事的渴望。例如,家长可以说“咦,这是一只小白兔呀?宝宝,我们来看看下一页是什么呢?”

2、用角色扮演来让孩子认同故事中的角色。比如家长可以说:“宝宝是强壮的老虎哥哥,不可以欺负小的老鼠弟弟哦!要跟朋友们团结友爱,朋友们才会喜欢你哦。”

3、巧设问题,让宝宝来猜一猜故事情节。在阅读指导中,让孩子仔细观察画面,再让他猜下一个情节,猜猜书中角色的话语等。”

E:为什么电视和网络无法替代读书?

孩子需要一个信息能受到控制的环境,这样他才能专心致志地去学习一些重要的观念。网络上提供的无止境且难以抗拒的链接,会让孩子迷茫地陷入一个信息的海洋;电视每秒钟24格不停跳动的画面,几乎不会让孩子留下观察和思考的时间,而且由于广告的缘故,电视节目总是被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造成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最重要的是,网络和电视,都会让孩子减少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交流的时间,并渐渐由于缺少这些情感交流,而对身边的事情漠不关心。

日本早期教育工作者曾经做过相关研究,发现过早就被家长往电视机前一放的孩子,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往往会延缓。因为在电视面前,孩子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位置,电脑有些声称“人机互动”的学习软件大多是程式化的“你做得好极了!”,而只有家长才能够做到每次朗读的声调速度会根据孩子的需求而变化,才能够及时注意到孩子的眼神、表情,及时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他们的进一步反应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他们的理解、情感。

F: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家长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

2、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通常,

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

3、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

4、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专家们认为,在家里,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G:如何指导孩子有效的课外阅读

第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自己首先起个表率作用,也要读书。若自己从不读书,强求孩子爱读书是难以说服、打动孩子的。还有,如果一个家庭每到中午、晚上都是电视的声音,那么怎能培养出爱好读书的孩子呢?列宁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起父母对自己儿时的教育时,他曾写道:我的家里有一个“肃静时刻”,到这时候大家同时工作或阅读,大人和孩子都一样,要打破这一安静时刻是不允许的。他说:“我不能不想起童年时代我们家每到晚上的情景,到处都是一派工作的气氛。父亲在自己的书房里办公,哥哥姐姐在看书或做作业,母亲坐在一张大桌子旁边做针线,我们两个小一点的坐在母亲边上看着小人书。”这样的“肃静时刻”不仅使孩子们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自我控制的习惯,还使他们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你们同孩子谈话,命令他的时候才进行教育。”其实,我认为那种潜移默化地影响才更深刻,更加根深蒂固。所以,一个家庭的良好读书氛围对孩子十分重要,远大于我们的说教。 第二,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坚持每晚读书的习惯。这一来要求要求孩子放学能够及时完成作业,每晚都能有15——30分钟时间静静地读课外书,养成每晚读书的习惯。

2、养成开口诵读的习惯(更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们)。“诵读”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是很有效的传统语文学习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无论是对积累、理解和表达都很重要。“诵读”本身也是语言实践,每天用15分钟、半小时读读精彩的文章或片断,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在诵读基础上熟记背诵一些经典的语言材料,更是受益终身。

3、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时可在读物上圈点、勾划、批注,读书后可摘抄好词佳句,可记录读书卡片,可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把从读物中吸收的营养,通过落实在纸面上而加以强化。

第三,为孩子推荐优秀的童书。即使优秀的读物,也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阅读。这就需要我们来帮助

孩子选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读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书的外部形式很感兴趣,可选图文并茂、装帧新颖的童话、民间故事、儿童诗和儿童报刊等。现在,我想向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适合我们孩子阅读的图书:《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中国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动物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当名人小的时候》《丁丁历险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舒克和贝塔》《木偶奇遇记》《小猪稀里呼噜》《爱心树》《淘气包马小跳》《绿野仙踪》……

这些书中的故事要么短小有趣,要么想象奇特,要么情节曲折,要么充满知识性,它们为孩子打开了一扇扇未知、智慧的窗户,相信当孩子沉浸在里面的时候会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和快乐的。

第四,让孩子能坚持来读课外书籍。如果孩子能养成持久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就更需要家长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建议如下: 一定内容。要读的书一经选定,就一定要读完,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一本一本地读的习惯。

二定时间。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切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要定量。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制定读书计划。根据某本书的具体情况规定孩子每天读的页数。

下面,请您回答自己几个问题,如果您的答案为“是”,那您一定是一位称职的好家长:

1、 您是否有时为孩子念故事书?

2、 您是否曾邀请孩子把他读的书读给你听?

3、您是否和孩子讨论过他所读课外书的内容?

4、您的家庭是否有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

相信大家在听了以上问题后,更加明白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做法。

愿我们的孩子能够在生命的早期就能养成阅读的习惯,把阅读视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

第5篇:浅谈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课外阅读

浅谈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课外阅读 各位家长:

下午好。欢迎家长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这是一个老师和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学习进步的交流平台,下面我就以“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课外阅读”这个话题,同家长进行一次交流。 首先,我想谈谈阅读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份材料:早慧孩子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以前开始阅读的。早期阅读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开开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能使儿童获得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从这份资料中可以看出阅读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我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些至理名言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读书的重要,这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以色列,把读书放在首位 ,法国,年人均读书11本, 日本,六成人读书成风...... 而我国课程标准规定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的每一本书和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从这些好的思维方法中得到好处,受到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觉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也曾说:孩子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30%,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70%。

第二,我简单谈谈孩子在校的读书情况。

学校从现在起非常重视孩子读书,每周有一节阅读课,中午有20分钟的读书时间,另外还开展读书活动,如读书演讲、朗读美文、讲故事等。这些读书安排和活动的开展,都大大的培养了孩子的读书兴趣,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终身阅读,这就需要家长协助老师把孩子的读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延伸到家中,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第三、具体谈谈怎样指导孩子读书

1、读书先从兴趣培养。

可以带孩子逛书店(奇智书店、全鑫书店、万物书店),特别是到成都等大城市旅游时,一定要带孩子去书店,感受那里的书香和人们挑书、买书的喜悦。或者去图书馆,去书吧(双

三、县政府、迎宾广场)感受人们专心读书的氛围。使孩子产生效仿别人也要买书和读书的冲动。

5---6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阅读文字多的如小说困难不大。先从孩子最爱看的书下手,让孩子读。不知道什么书时,可以问老师,或家长之间互相询问。选书时,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且帮助孩子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书籍。例如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孩子们非常喜欢。我在教上个年级时我给班里孩子们推荐后,发现孩子们有时间就读,有的孩子边读边笑。有的孩子一天就读完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在读书交流会上,我问孩子们喜欢马小跳吗?他们都说喜欢。谈着马小跳的装扮,马小跳的趣事,津津有味。有的孩子说,读了马小跳变得爱读书了,还有的学生说以前家长催着读书都不想读,现在自己就想读书。孩子的读书兴趣起来了,再读其它的书,就变得主动了。

2、选好书。

选国内外儿童经典名著、选名人传记、选自然百科等作品。买书不要太多,1-2本即可,读完再买。少买作文书,孩子兴趣不大,只有故事情节的书才吸引他们。如五六年级 中国部分(20本) 1.《稻草人》 叶圣陶著 2.《蓝鲸的眼睛》 赵冰波著 3.《蓝调江南》 金曾豪著 4.《骑扁马的扁人》(诗歌) 王立春著 5.《寄小读者》 冰 心著 6.《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 7.《水浒传》 施耐庵著 8.《论语》 孔 子著 9.《少女的红发卡》 程 玮著 10.《青铜葵花》 曹文轩著 11.《女儿的故事》 梅子涵著 12.《第三军团》 张之路著 13.《今天我是升旗手》 黄蓓佳著 14.《芝麻开门》 祁 智著 15.《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杨红樱著 16.《e班e女孩》 张 弘著 17.《呼兰河传》 萧 红著 18.《中国出了个邓小平》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生命的密码》 谈家桢著 《七彩的分光》 王大珩著 《灵性的王国》 张香桐著 《悠长的岁月》 贾兰坡著 《神奇的符号》 苏步青著 《与鸟儿一起飞翔》 郑作新著 《无尽的追问》 王淦昌著 20.《少年全球通》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外国部分(20本) 21.《骑鹅旅行记》 [瑞典]拉格洛芙著 22.《夏洛的网》 [美]eb·怀特著 23.《希腊神话》 [德]施瓦布著 24.《小王子》 [法]圣埃克苏佩里著 25.《王子与贫儿》 [美]马克·吐温著 26.《苦儿流浪记》 [法]埃克多·马洛著 27.《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28.《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 29.《鲁滨逊飘流记》 [英]丹尼尔·笛福著 30.《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 31.《哈利·波特》系列 [英]j·k·罗琳著 32.《爱的教育》 [意大利]亚米契斯著 33.《蓝色的海豚岛》 [美]斯·奥台尔著 34.《福尔摩斯探案集》 [英]柯南·道尔著 35.《做个快乐少年人》 [澳大利亚]安德鲁·马修斯著 36.《昆虫记》 [法]法布尔著

3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著 38.《外国历史故事》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9.《莎士比亚戏剧故事》 [英]查尔斯· 兰姆、玛丽·兰姆著 40.《世界上下五千年》 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

3、读书时间

最好每天读书20-30分钟。可以是中午饭后,也可以是下午写完作业的时候,还可以是睡觉前。双休日时间可以1-2个小时。只要坚持每天读,一定会有成效。

4、地点

现在多数孩子在家读书的时候多,也可以休息时带孩子去公园玩累了,看看书。外出旅游路途中枯燥乏味时,用读书来消磨时间也是一种好办法。

5、多种形式监督检查孩子读书

对于爱读书的孩子,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如: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你最喜欢小说中的谁?是一个怎样的人?等等,采用提问的方法。也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然后交流读书体会,可以评价人物,谈论情节,提出质疑。还可以谈动物、植物。总之,孩子读什么就和孩子谈什么,帮助孩子加深理解,练习表达。对一些精彩文段或篇章背下来。 对于不爱读书的孩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和孩子一起读书,言传身教。②.规定读书时间。③.规定读书页数。④提出读书要求:勾画或是写感受。⑤读书奖励。可以看动画片,上网,出去玩,好吃的等等。怎样检查读书效果呢?①.提问法:说说你读了什么内容?让孩子把故事讲给你听。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或者在读完以后。②.检查勾画的情况。询问孩子你学了几个好词,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让孩子把精彩的段落读给你听。如果家长也读了,要和孩子谈谈你对孩子勾画词句段的看法。③老师留读书作业时,要督促孩子读书,签字时要看看孩子的读书笔记。④.发现孩子读书专心,表现好,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表扬,推动孩子读更多的书。 第

四、给家长推荐一些阅读方法

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孩子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家长要向孩子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五年级学习了《猴王出世》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有目的地阅读《西游记》一书。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古人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家长指导孩子精读,要求孩子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孩子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孩子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名人的读书方法也很多,老舍是怎样读书的呢?

首先,广读,泛读。实际上正像是蜜蜂采花粉那样,广采博取。凡是他觉得有用的知识,都尽量广泛地涉猎。正象他说的,“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其次,快读,跳读。老舍说自己读书常常“读得很快,而不记住。”这实际是一种适应短期吞吐大量信息的快速读书法。对此,他曾幽默地说:“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再次,广读,泛读,快读,跳读,并不意味着老舍不细读,精读。他曾把但丁《神曲》的几种英译本,无论是韵文还是散文,都仔仔细细地读过一遍。不光读原著,还读评论,并且搜集了许多关于但丁的论著。1921年至1929年间,老舍读近代英法小说,也是采用此法。他顺藤摸瓜,读过名家的一本名著,便又找来他的另一部,一直追寻下去。“昼夜的读小说,好像是落在小说阵里。”那一段,他从法国的福楼拜,莫泊桑的小说里,汲取了不少创作精华。

以上是我近几年有关培养学生读书工作的几点体会,余秋雨说过:“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为了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你的孩子,祖国的未来,培养成为诚实、乐观、自信、自立、博识的一代新人。

欣赏中国名人书趣。

第6篇:家长指导孩子阅读手册

▲ 帮孩子选择精致的“文化点心”

* 可根据学校的推荐阅读书目或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孩子选择读物。低年级孩子以读彩色、大字、押韵、有趣味、可以朗朗上口的书为主,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图的童话书对孩子来说是很有魅力的。随着年级的增长,除了引导孩子读名著以外,还可以读读《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读者》及各种报纸等 。

* 鼓励你的孩子阅读来自多种文体的作品,拓宽他们的个人阅读视野。

* 给孩子准备一个小书架,具体做法是:每隔一段时买一本图书、杂志,逐年积累。可以带孩子走进书店,让他自己选择,家长略作甄别。

▲ 使孩子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

* 低年级的家长应该清楚:孩子的早期阅读,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兴趣”。不要把孩子能认多少字、背多少古诗作为目标,而要看孩子是否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使他激荡起一个急切的愿望,学会自己去读。等到中高年级后,孩子对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家长就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孩子轻松愉快地阅读,不要有压力,千万不要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厌烦和反感。阅读的多和少、深和浅并不重要,应该关注

的是:促使孩子喜欢阅读,有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要“急功近利”,要“细水长流”。

*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要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培养低年级孩子“读”的兴趣还可以从培养“听”的兴趣开始,坚持每天朗读一篇课文或讲一个故事,这样能使孩子建立起热爱书本、向往读书的愿望。

* 鼓励孩子利用读物。许多介绍社会知识和科普知识的书籍有使用的价值,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利用书中的知识。如孩子读了地理读物后,在旅游时,可以让孩子来设计旅行路线等。这种知识的利用不仅能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培养孩子的科学世界观。

▲ 和孩子分享快乐的读书时光

* 每天坚持花10—20分钟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对读本的看法。读到好的文章或段落,推荐给孩子,与孩子一起分享。* 和孩子一起读书时,尽量让气氛更轻松愉悦,这样他们会从中体会到更多乐趣。你可适当地进行提问,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内容。提问的安排前后不一,可在看书或讲故事前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看,去听,然后从故事中找出答案;也可在看书

或讲故事中间造成悬念,提出问题,让孩子通过思考来解答;还可在听、看完故事以后,进行提问,帮助孩子理解内容、主题,从而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 在孩子看书的过程中,孩子不能理解的或比较难理解的字词,你应耐心地解释,尽量使问题具体化,使他们易于理解。 * 低年级家长可根据孩子的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指导方法,可以先和孩子一起欣赏、研究画面,再朗读相应的文字;可以先给孩子讲故事的梗概,再指着文字朗读;可以和孩子合作阅读,你读生疏的,孩子读熟悉的;可以在阅读中穿插“问”和“议”。这样,既有利于阅读,也有利于发展智能。

* 让孩子在看完书后,可以复述一下故事的内容。在复述的过程中,你要认真地听,对个别问题还可以提醒或纠正。

* 如果孩子读过的书拍成了电影或电视剧,你可以让孩子去欣赏。

* 提供孩子能安静阅读的时间和地方。例如,把电视关掉 ,有适当的照明。

▲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孩子每天的读书量不求太多,主要是让他养成一种持之以恒的习惯。

* 低年级的孩子在读书时会碰到许多的“拦路虎”,面对孩子的提问,有些你当时就要解释,有些就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想,去查资料,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通过提问、动脑筋后,他会

明白许多道理,并且养成爱提问题的好习惯。

* 鼓励孩子对所读的书、文章,就全文或者某一两处地方,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启发,用文字记录下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读你孩子的文章。

* 教导孩子爱惜书籍,保持书的整洁、美观。自己的书可以用铅笔在上面作适当的标记,或者写下自己的启示、感受(喜欢、憎恶、崇敬、同情等)。

▲ 使孩子形成正确的读书方法

* 教会低年级孩子要一页一页地按顺序看,看的时候要仔细,要注意看懂画面上有什么人物、事物,他们在做什么,从而理解画面上所表达的意思。

* 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你可通过指导孩子阅读发展孩子的智力,提高能力。如指导孩子看连环画时,让孩子观察,然后把观察到的说出来,你要给以必要指导,发展观察力。遇到需要记忆的,你要让它记下来,发展记忆。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发展思考力。

* 一本经典读物或孩子特别喜爱的书,要引导孩子反复阅读。

第7篇:如何指导孩子绘本阅读

如今,绘本已然成了幼儿早期阅读的心灵花园。但绘本的阅读与传统的图画书有所不同。无论是扉页还封面,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读懂这一个个细节才能进一步领会其中的精妙。

★ 从封面猜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面上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根据这幅图画,可以引导孩子猜想他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

★ 会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正文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绘本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已经是故事中的一部分了。如《大卫去上学》封面是大卫站在黑板前,手持纸飞机正想投向某处,而扉页确是一个穿着红色高跟鞋的女教师双手交叉站在讲台前面的图画,而且她的脚是呈外八字站开。尽管作者并没有画她的脸,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老师生气了。那淘气的大卫这回又闯什么祸了呢?故事的矛盾真是呼之欲出。

★ 朗读正文毋庸质疑。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讲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我们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引导孩子阅读正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提问、说明,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有时还可以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子读图的敏感度。

★和孩子一起阅读该如何提问。不同的绘本采用不同的提问,我们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的结构需要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如《母鸡罗斯去散步》,中途停下来问:你说那只狐狸这次会不会抓住母鸡呀?这样的提问:让孩子对不断重复的情节忽然又有了一层新的关注,特别适合用在故事即将进入高潮的时刻。先问这样一句,然后把书拿出来让孩子看仔细,让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于这一页的细节,这就比一般单纯的朗读要更进一步了。在讲故事时我觉得最忌讳的就是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你懂了吗?”“这个故事你记住了吗?”这样直接的提问会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

★ 并未结束的封底。合上绘本时,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的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故事,本书讲一个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买牛奶的经历:躲闪自行车、摔破了膝盖„„故事的结尾,是小女孩的妈妈等在巷子口,然后和她一起朝家里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里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仿佛为了回应读者的期待,画家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小女孩和婴儿在喝她新买来的牛奶,她的一条腿搁在妈妈的腿上,两个膝盖上都贴上了创口贴„„封底没有重复书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

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首先要我们成人预先看过绘本,对绘本的内容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指导孩子来阅读绘本。

第8篇:如何指导农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浅谈指导农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摘要: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农村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提出了从加强家校联系,激发阅读兴趣、制定读书计划、教给阅读方法、开展读书活动等方面提高农村孩子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计划;方法;阅读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作为母语,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非常有限。现代阅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的阅读同样也这样理解。因为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学不好语文。所谓: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我所处的学校属于农村,没有图书馆,村里关于课外阅读的场所基本没有;学校的图书馆也是形同虚设,不仅藏书少也很少向学生开放;老师要求学生看课外书,学生也只是借一些漫画书看看,十分钟就搞定;农村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是很清楚,有的家长反对孩子看课外书,认为会影响学习,有的家长给孩子买课外书就答应买作文书,觉得看课外书的效果不如埋头做题海战术的效果明显。通过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比较,不禁为孩子的阅读现状而担忧,小学生正处于阅读兴趣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如果教师和家长不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不仅对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危害,也会对性格的养成、心灵的养育留下隐患。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呢?针对自己这几年班上开展的读书活动,在此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 加强家校配合,创造阅读条件。

课外阅读的落实,家长的正确认识与参与非常关键,我常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并通过家长会,引导家长阅读有关阅读重要性的书籍,让家长全面提升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此外请求校长克服资金困难,添置图书,开放图书馆,另外班级开辟图书角,让学生自愿捐出图书再选配图书管理员,让学生随时借阅。

二、 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

根据我的了解,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跟他们的家长为他们选择的图书有关,大多家长喜欢选择作文书,内容单

一、枯燥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在选择读物时,除了考虑“内容健康”和“注意配合课内教材”的要求外,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看的懂,推荐给学生的书以及推荐的读物是否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个性差异,因为同一心理年龄特征的学生,从总体上看

属于同一兴趣期,但由于受性别、智力、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阅读兴趣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他们感兴趣的,并适合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的书籍。教师应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兴趣方法。

(1)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主要以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为主,通过老师的引导打开学生的想象,以多彩的图画和丰富的想象来吸引学生,培养孩子想去阅读的愿望,教师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要求家长每天晚上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对于中年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向他们推荐这些书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介绍这些书的精彩篇章或感人情节或故事的悬疑之处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去看的愿望。

(3)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掌握了一些寻找信息的方法,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百科全书、经典名著等,再相机在教学中进行渗透,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榜样的激励作用,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最近看的书,与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榜样作用能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成就。

三、制定读书计划,培养阅读习惯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与家长、孩子共同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

(1)从时间上安排:学校规定1:30到校,我们就利用1:30到2:00这半个钟头的时间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图书,在家家长要保证睡前半个小时的阅读,寒暑假教师向学生和家长推荐必看的图书,家校共同联系,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从作业安排上:教师要减少书面练习,把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要联系到作业中,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另外要指导学生根据班级的阅读计划以及自己的阅读能力,给自己定个详细的周阅读计划,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的阅读计划进行检查指导。

(3)从体裁考虑。低年级要安排童话、小故事、绘本等内容浅显的读物,中年级可以安排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

四、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渗透。教师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把课内学的一些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了老舍的《猫》、 巴金的《鸟的天堂》后,分别推荐学生阅读这些作家的有关文集。这是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了有关课文后,寻找类似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以扩展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

(2)学会做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我所教的班级从一年级开始就让他们准备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不仅记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还让他们记下好文章中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段落”中,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笔记本中的“佳作欣赏”中。并提醒将这些笔记进行归类,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可喜的是每当他们在写作的时候遇到才思枯竭的时候,就能主动地翻阅笔记并能从中找到灵感。

(3)学会和作者想在一起。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4)学会思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要鼓励孩子勤思考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1)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另外还可以开展“背诗能手”“星级阅读小博士”“积累达标赛” 等评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2)结合课文、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问题开展活动。学完了《草船借箭》这课后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后开展《说三国》语文实践活动,活动上学生说三国歇后语、讲三国经典故事等,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与热情。再如结合学校开展的“爱我中华、诵读经典”活动举办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好报,查找了许多资料,结合自己的读书所得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办地有模有样,我将这些报纸进行展览,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许多东西。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要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真正的阅读能

力,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扎好根,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效果。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的说法也将会成为过去,我相信经过我们不懈地努力,明天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第9篇:家长如何指导孩子作文

三年级被称为习作教学的起步年级,三年级习作教学怎样起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作文是怎么回事,作文其实就是引导孩子把自己心里想表达的内容用文字写下来。因此,这里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孩子心里要有话,二是孩子很想把心里的话表达出来,三是孩子需要学会表达。很多孩子不会写作文,往往就因为与之相关的三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在写作文的时候,有的孩子心中总感到没什么内容;有的孩子心中有了内容,但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不想表达;有的孩子很想表达,但不知道怎么写下来,或者不知道怎么写得精彩。根据以上问题,我觉得引导孩子作文起步,作为家长,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一、用赏识的办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如今小学教师面临的情况是,大多数的家长,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甚至比教师的文化程度还高。家长对作文的好坏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就出现了家长经常是无意地伤害了自己的孩子的作文兴趣。因为家长在看完孩子的作文后,会在口中,经常冒出一些非常有道理的词汇来,比如说孩子的作文写得像流水账,错别字连篇。重点不突出,尽写些没有意义的事。词汇缺乏,用词不当,错话连篇。经家长这样一说,学生总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经过几次后,一听说写作文,学生就头皮发麻。

这是一个奇特的怪圈,本来是学生家长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但怎么作文这方面,却变成了这么个结果?

其实,这中间的原因,就是家长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缺少赏识的眼光,办了好心办坏事的事情。孩子开始写作文,他的程度,哪能与家长相比呀,他是正在蹒跚学步的孩子呀,你总得容他跌倒。跌倒时,应给予鼓励,或干脆假装没看见,让他自己去摸索、尝试,而绝不是指责。

因此,教孩子作文,首先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不要去想别人的作文怎么怎么地好,并且要求每次写作文一定要写到一定的字数。没有一定的字数是很难将事情说清楚的。写流水账行不行?行。学生开始学写作文,就是要写写流水账。流水账,至少在作文中培养了学生明白写作的顺序。写文章,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写得有条理。有条理就是有序。解决了能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事后,才不会使作文叙述事情颠三倒四,让人不知所云。更何况,在写人物做某事时,还真是要有描写他怎样做事的一连串的“流水”动作呢,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用“钢笔录相”,只有这样,才能感染人,打动人。

刚开始写作文时,学生能达到字数要求,一般都要大大鼓励。

模仿就是一条很好的自学之路。特别是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模仿别人的样子写作文可是学会作文的一个捷径。我们的不少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学习作文,就是要从学生喜欢写作文开始入手。要让孩子真正发挥自己的天分。

二、引导孩子热爱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孩子热爱生活,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这是作文起步最重要的手段。很多孩子对生活中的现象熟视无睹,就因为孩子感到生活处处是平淡的。家长要帮助孩子作文起好步,首先就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孩子热爱生活。

引导孩子热爱生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首先要使孩子感到人间充满了真情。一般来说,孩子对于人间的真情是比较漠视的,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感到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家长,要巧妙地引导孩子用心体会人间的真情。在家庭中,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呵护,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感受到。比如,有的家长就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家长做家务的辛苦,让孩子体会家长对孩子付出的辛劳。所以,有时候让孩子适当做点家务,对于引导孩子热爱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学校生活,家长也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真情。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要引导孩子懂得回报。只有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才能激起孩子的真情。而真情是激发孩子表达欲望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其次要引导孩子注意体会大自然的美好,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长都要帮助孩子发现其中的美。热爱太阳,孩子就会把太阳的美告诉家长;喜爱小动物,孩子就会把小动物们最可爱的地方绘声绘色地告诉周围人„„因此,假期间,就可以带着孩子到外面走走,让孩子感受家乡、祖国的巨大变化,让孩子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热爱生活,才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甚至波涛;而只有有了情感的调动,孩子才会去注意生活,从而在“作文素材的仓库”中储存大量的材料,才会使孩子产生表达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情、有心地对待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予孩子发现生活美的眼睛,使其丰富多彩的生活能涌入到习作中来。

三、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

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从牙牙学语到现在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口语中的大多数东西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口头语言的表达主要得益于家长,那么作为作文的书面语言的表达则主要来自于各种规范而优美的文章。在这之中,课堂上学习的课文是孩子学习写作的重要书面语言的来源。但单单靠这些课文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学校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孩子的书面表达要顺畅、优美,还得借助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因此,作为家长,可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其一是帮助孩子购买或借阅各种图书。为孩子选择图书主要可以遵循以下两条原则,一是与孩子的语文课本联系起来。有时教师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与课文相关的图书,家长一定要尽力配合语文老师为孩子购买。因为与课文相关的图书,孩子读起来会特别感兴趣。二是家长有时间要多陪同孩子去书店,让孩子自主购买图书。因为孩子自己选购的图书,他们就会特别喜欢读。

其二是家长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亲子阅读是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好方法。孩子读的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完一本图书以后,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交流。可以交流图书的内容,也可以交流阅读以后的收获。孩子经常性的阅读,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思想认识的水平,更能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当然,家长如果再努力一些,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把自己感悟到的写作技巧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就能在阅读中更加迅捷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不过,话要说回来,家长切忌总是跟孩子谈写作技巧,这样会影响孩子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三年级的孩子一般只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习写作,阅读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要想使孩子作

文起好步,将来作文水平有质的飞跃,在孩子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后只有一句话:阅读、阅读、再阅读。

四、督促孩子勤于动笔

在做好了内容材料和语言材料的准备以后,要引导孩子作文起好步,主要还是要让孩子多动笔。孩子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对写作感兴趣;其次,再慢慢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则。

要让孩子对写作感兴趣,那就必须多想一些办法。比如,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先和孩子聊一聊。聊得起劲了,家长就引导孩子把聊的内容写下来。再比如,孩子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写“放胆文”,也就是不提任何要求,包括写作方法、作文字数等,让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家长要多发现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有一个词语用得精彩,家长就可以“大大表扬”。另外,你家有电脑可以上网,你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作文起步的个人博客,把作文发到网上,一方面让孩子的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可以与他人交流;另一方面,长时间坚持写的话,孩子能在自己的博客上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至于渗透作文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做。一是家长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里学了些什么作文方法,让孩子把这些方法用上去;二是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孩子喜欢的写作方法,也可以让孩子仿照着用。

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那是训练孩子写好作文比较有效的方法。因此,当孩子三年级作文刚起步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坚持记日记。日记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些,可以写日常生活中的内容,可以写观察日记,可以写阅读感受等。孩子在记日记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奖励的方法,一定要让孩子坚持下去。

总之,孩子作文要起好步,多读、多想、多动笔是少不了的。在这过程中,注意孩子兴趣的培养及积极情感的激发也是相当重要的。

上一篇:给爷爷奶奶祝寿词下一篇:拟行路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