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煤矿机电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煤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篇:煤矿机电论文

煤矿开采中现代煤矿机电的应用

摘要:综合机械化与电气自动化生产技术在煤矿开采中进行应用,是现代煤矿机电的具体应用表现,切实发挥了一体化机电的作用,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与产量,对保障高效、现代化、高产煤矿生产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此, 本文从现代煤矿机角度,探究煤矿开采对其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煤矿开采;现代设备;煤矿机电

引言:

礦井生产采煤工艺技术是否先进,会直接影响到矿井生产能力与安全性。对此,生产单位应在生产机械上应该注重采煤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以提升矿井高效生产与安全生产为核心。加之我国工业自动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代煤矿机电水平越来越先进,为高危煤矿行业提供了自动化与安全性保障,避免过多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投入,能够保障人员安全。对此,煤矿机电的现代化水平对推动煤矿开采具有积极的生产效益,应该对此方面尤为关注。

1.综合机械化煤矿开采技术应用

综合机械化煤矿开采技术,简称为“综采”,其破、运、处、支、装五个环节均实现了开采机械化,减少人力资源的输出,保障了开采生产效率与人员安全。

1.1实现了矿井生产的规模化

矿井生产的高效、高产与安全,是煤矿开采技术水平先进性与否的第一判断标准,高综采生产面的单产,提升了高效、高产,集中化一矿一面又或者是一矿二面。综采高效高产保障了综采的工作面强度,促使煤矿机电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再加上工作面出煤点的全面提升,切实完成了煤矿开采目标量。对此,综采运行设备和矿井开采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否可靠,能够极大程度地缩减工作面的辅助工序运行时间,促使综采的工作面实现高效、高产效益,尤其是综采放顶煤和长壁综采方面的高效高产。

相对来说,技术化新型综采机械设备,能够推迟综采综合工作时间,这是煤矿机械化发展的方向。机械装备特点集中表现在设备能力较为突出。功率超过800KW,电牵引采煤机每小时的生产能力大约在1000-1200t以上,破碎机、转载机、运输机每小时生产能力大约在500-2000t以上;现代煤矿机电的机电一体化水平越高,煤矿开采的自动调高、快速割煤等技术功能越强,同时也能实现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采煤机自动化控制,加之其生产运行的可靠性和设备技术良好,保证了煤矿开采率与安全性[1]。

1.2采煤长短壁综采技术的应用

综采成套装备设置表现出良好效益的煤矿采煤技术,工作面布置的运输平巷、回风平巷、通风系统等系统设备较好。通常情况下,大综采的工作面长度越长,越能够提升煤矿采煤机割煤量,进而减少了工作面斜切进和端头生产工序的生产时间。对此,煤矿开采产量就较好。为了明确综采工作面长度的合理性,会接祖与工作面日产量的吨煤成本最低或者是最高为基本判断标准,制约工作面的长度影响因素包括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刮板运输机铺设长度等方面。从设备技术生产条件角度来说,合理加强工作面推进长度,能够在减少工作面的搬家次数基础上,保障煤矿开采生产效益。

相比较而言,短壁综采的机械化水平集中表现在:回采巷道的机械化快速掘进、综采下端头、工作面上的快速作业。在这种煤矿开采技术支持下,煤矿才开的缓倾斜较为中厚、厚煤层中小型矿井为主,不能完全与长壁综采结合使用,主要是由于开采工作矿井的回采块段比较小。

2.电气自动化在煤矿机械设备中的具体应用

采煤机起步于中厚煤层,一直到大功率、薄煤层、大采高强力的滚筒采煤机。也同样从无链液压牵引、有链液压牵引等方式,逐渐向变频调速、电磁滑差无链电牵引方式转变。从煤矿开采高度来看,液压支架的高度也从中厚、薄煤逐渐向支架型式、厚煤层技术方式演变,进而过渡到四柱支撑式的低位放顶煤、两柱式高危放顶煤等多种架型发展,煤矿开采机械型号种类变多,利于生产单位根据煤矿开采现场情况不同而选择合适的机械型号与开采技术[2]。以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为例,其实现了综采煤矿开采工作面的高效、高产目标,这也是煤矿开采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充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现阶段,国内煤矿生产技术、产出效益与生产条件为出发点,电液控制液压支架集中使用在年产量超过400t以上一次采全高长壁的工作面,而600t以上则集中使用放顶采煤工作面、薄层开采工作面,尤其是电液控制系统的升级发展,能够集合各矿生产特点,对保障煤矿开采效率、质量与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再加上电气自动化系统及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机械化操作结合了人性化特点,使得综采工作面的远程装备监控、专家诊断系统技术的可靠性、准确性、快速性等特点成为煤矿机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综采装备液压直接与采煤机远程监控需求的结合,采煤机按照矿产煤层变化来自动调节煤层软硬和割煤速度,经过自动化的动态检验检测程序的综采支架液压胸膛的受力点和压力点有待加强,自动调节支架的退役输送机位移等方面也有所提升[3]。可以说,电气自动化系统及技术的研究,更加着眼于采煤机工况的在线检测,如故障检修、故障预报、故障点的显示和位置传输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缓解了人为无法解决的开采细节问题,促使综合机械化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现代煤矿机电开采生产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煤矿行业发展中,人们不断谋求生产效益与生产安全质量,自然会将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应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促使煤矿开采稳定与安全得到保障。但从我国的现代煤矿机电发展水平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其仍然在各方面存在有待加强之处。对此,为了保障煤矿开采质量,提升现代煤矿机电生产技术及其管理水平,从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是推动我国煤矿开采项目和煤矿行业发展的要点。

参考文献:

[1]王亚栋.变频技术在现代煤矿机电工程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1(17):113-114.

[2]毋晓军.现代煤矿生产中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技术探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4):127-128.

[3]韩晓光.变频技术在现代煤矿机电工程中的应用[J].石化技术,2020,27(03):305+309.

作者简介:潘乐(1987-10),性别:男,民族:汉族,安徽淮南,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单位: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煤矿机电,单位所在地和编号:安徽宿州 234000

作者:潘乐

第二篇: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

摘 要:当前,我国煤矿事故频发,危害程度也不断加深。事实上,事故的发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矿井机电设备环节出现问题是很多煤矿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煤矿发生机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大致包括设备老化、造型缺乏合理性、检修不及时以及配件的质量不过关等。针对引发事故的具体原因,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强化用工制度的管理、注重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等,试图从以上方面出发,有效地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 机电设备 管理 事故 预防

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给煤矿的生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它不仅造成设备的损害,制约煤矿生产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导致人员受到伤害,甚至还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等更为严重的事故。故而,为了避免由机电事故导致的灾难给人们的精神和社会生活造成痛苦,也为了避免矿井和矿区遭受进一步的破坏,分析并总结机电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的建议和对策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 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机电设备相对陈旧、老化

煤矿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煤矿设备进行巨大的投入,因为设备只有成套购买才能彼此契合、正常运转,并且不同套别之间还要彼此配套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故而,企业需要一次性地投入巨大的资金来满足设备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很难满足,无论是国企或私企,鲜少有企业能够在设备方面投入充足的资金,这就导致了很多煤矿设备的更新速度都比较缓慢,一些陈旧老化的设备仍运转在生产第一线上。除此之外,煤炭设备制造行业本身的发展水平有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说,目前的煤炭设备制造业在工艺设计、科学技术、加工制造、检测手段及原材料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还比较弱,再加上所涉电子、材料、液压与机械零配件的行业能力还不能很好的匹配等原因,都导致了煤炭行业的整体装备处在相对落后水平,并为平时的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1.2 设备检修不够及时

目前,一些正规煤矿多半采用运输机、采煤机、支架和掘进机等先进的采掘设备进行生产,处于自机械化至自动化的迈进阶段,不过,长期运行和操作失误等难免会导致设备出现损坏。此时,就需要企业能够对设备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修。不过,由于设备本身陈旧,员工的技术能力和整体素质还达不到要求标准等原因,设备维护工作量非常大。难以做到标准而规范的月检和年检,多半是哪里坏了就修哪里。统计数据表明,75%左右的机电设备发生事故都是操作失于规范及检修工作不到位共同造成的。

1.3 设备造型、配件规格、配件质量问题

我国的煤矿设备存在品种少、质量差、水平低的劣势,尤其是一些高新的技术产品与机械基础产品,都需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完成,而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在选型方面对配套性的要求很高,实际操作环节中,设备与地质、管理、运输等方面不匹配的情况较多。此外,在配件规格方面,煤炭设备制造企业的结构散而小,配件尺寸、材料、性能及规格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厂家的配件基本无法彼此匹配,或多或少都在配件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很多小厂家出于利益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这些都造成了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和检修。

2 预防煤矿发生机电事故的对策

2.1 健全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

健全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首先,煤矿需要制定一个稳妥而可行的设备管理规章及制度,制度约束内容需要涉及下井检验防爆设备、定期检查机电设备和安全装置的管理等方面。比如,可规定:电气设备下井前再次通电试验,必须凭“防爆电气设备验收合格单”和“防爆合格标志”签发下井合格证[1]。同时,还要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责任、机电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保养和维修、现场管理、采购、验收制度等进行统一规定。其次,要注意落实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彼此結合的原则。一定要做到设备是谁使用就由谁进行管理和维护,一些关键的设备还要落实到人头。设备的管理者需要参加岗位培训后才能进行上机操作。对于那些需要进行交接班的设备,操作人员还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对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全面记录。最后,对于大型设备的安装和验收程序也要进行进一步规范,需要对设备的安装、改造、修理和验收等环节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2.2 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修

煤矿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对于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防雷接地、供电保护与压风设备等要进行及时的检验,对于安全仪表要进行周期性的鉴定和标较,禁止使用没有按照规定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另外,还需要对混合提升系统进行一年一次的测定,对其他系统进行三年一次的测定。对立井升降和斜巷人车人员用的防坠器进行一年一次的脱钩实验,半年一次的不脱钩试验。对用于提升装置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进行标准检验,及时更换锈蚀、磨损和断丝超限的钢丝。安装新通风机时,要及时进行性能测定与试运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每月一次的检查,并按照规定实施性能测试。水管、水泵、闸阀与排水设备要在雨季前夕进行全面检修,做好联合排水实验工作,检测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实施,以便充分保障检测质量。

2.3 加强对员工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培训

职工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矿企业应加强对职工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机电设备使用者能够熟练的操作设备,对于设备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能够进行基本的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强化职工综合素质的方式来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不仅要建立一支先进的管理队伍,还要拥有一批先进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发挥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2]。对于在保护机电设备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员等,可以对他们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来鼓励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结语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企业需要对机电设备的购买、维护、检修和管理工作进行加强重视,从细节着手,从规范出发,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而保障企业安全、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传顺.加强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0,29(33):91.

[2]胡芳.浅谈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114.

作者:艾军

第三篇: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

【摘 要】煤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煤矿开采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运用大量的机电设备,由于种种原因,机电设备会出现很多安全事故,对采煤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带来威胁,发生安全事故,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是機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同时,由于采煤环境复杂,工作条件艰苦,人员失误操作也会引发机电事故,所以进一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文章对如何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事故

前言: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安全事故是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煤矿机电发生事故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1],同时还能诱发瓦斯爆炸和煤矿煤尘,对整个矿井的作业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注重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3],对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行预防,促进煤矿企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保障,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2],是煤矿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分析

1.1机电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

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资金,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由于投入工程的资金有限,所以导致机电设备更新速度慢,仍然沿用陈旧的设备进行生产。另外,相关的煤矿机电设备制造业不够发达,很多技术落后于国外,导致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1.2缺乏健全的机电设备检修流程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变大,很多大型的生产设备被应用到煤矿开采工作中,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条件下,很容易造成应用频繁的零部件磨损问题,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和检修工作十分必要,而且要求机电设备的检修更加全面和细致。由于我国目前检修团队的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素质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一般都是当问题出现后,哪里出问题修哪里,没有做全面和细致的检查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故障的发生风险。另外,我国很多机电设备比较陈旧,所以维修工作相对困难,只有在设备出现故障以后才能进行维修,缺乏全面的检查,也存在维修工作做得不到位的情况。

1.3设备配件质量不达标

由于受到经济水平发展的制约和限制,我国机械制造业仍然在发展和探索过程中,所以所生产的机电配件质量相对较低,虽然价格很便宜,但是在配件的使用过程中抵抗标准和使用寿命都与发达国家的设备部件有较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以及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给设备维修工作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1.4相关部门缺少监察力度

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注重经济效应,而忽视了机电设备的看管工作。同时,为了缩减开支,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和部门对机电设备进行监察和管理。将所有工作精力都放在煤矿生产工作上,即便设置了监察部门,也没有发挥部门的应有作用。

2减少煤矿机电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的策略

2.1加大煤矿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

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明确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大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促进机电设备及时更新换代,对一些问题严重的陈旧设备进行更换,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同时应该注重煤矿企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快速的掌握设备的操作和简单的维修技术,是有效降低机电设备运行故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2.2组建高素质的机电设备维修团队

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组建高素质的机电设备维修团队,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检修流程,对有效避免机电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维修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不断提高专业维修工作技术水平,企业应该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的方式,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机电设备管理维护岗位,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引入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整体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水平。还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提升整个机电设备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

2.3注重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煤矿企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论是开采深度还是开采量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该注重新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不断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善于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来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机电设备的使用性能。同时,需要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减少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投入。

2.4开展信息化监察与管理

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应该注重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首先,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设备的检修制度,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选型、设备维护保养等等,一系列信息化管理流程提升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同时,要加强设备运行的有效监察,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对有效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

文章对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我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煤矿生产要注重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不同的工作环节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对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煤矿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彭博欣.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1723-1724.

[2]李瑞刚.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当代化工研究,2020(16):127-128.

[3]陈晨,曹西鹤.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科技风,2019(16):180.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州市能源生产技术羊场指导站)

作者:胡振州

第四篇: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煤矿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这对煤矿中使用的机电设备的安全性提出来更加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笔者首先分析了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继而对目前我国煤矿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了一系列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以期为减少煤矿机电事故、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关键词:煤矿能源;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艰苦的生产条件与复杂的生产过程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再加上煤矿企业在近些年引进了更多新设备与新技术,这在提高煤矿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造成了更大的难度。对此,煤矿技术人员首先需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加以认识与明确,如此才能够分析出我国目前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实意义

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机电设备种类繁多,包括挖掘设备、支护设备、钻井设备、通风设备等。这些结构复杂的机电设备出现问题之后极其容易引起煤矿安全事故,经统计,国内外相当一部分影响恶劣的煤矿安全事故是由于疏于管理的机电设备造成的。煤矿企业需定期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这些重要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避免煤矿安全事故对矿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此外,煤矿企业引入机电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科学管理机电设备能够有效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煤矿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增长。

2 我国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现有机电设备陈旧老化

据了解,我国目前不少煤矿企业都存在着机电设备超龄服务的现象,这些仍在使用中的机电设备大多已经陈旧老化。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由于煤矿生产涉及到的机电设备种类比较多,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成套购买,设备与新技术、新产品的更新都需要花费数量庞大的资金,大部分煤矿领导者都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选择忽略机电设备超龄服务,并在使用过程中对其安全性抱着侥幸心理。在这些领导的影响下,煤矿工作人员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识越来越薄弱。机电设备也极其容易在多粉尘、高湿度等恶劣环境下出现损坏或锈蚀的现象,此时如果不对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安全隐患就此产生,严重造成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进一步增加。

2.2 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亟需提高

近些年,我国机电设备新技术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煤矿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这一发展趋势对机电设备相关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严重不符的是,煤矿领导没有形成较强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也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大部分操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与专业素质都偏低,他们都无法操作高科技的现代化机电设备,甚至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这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2.3 行之有效的机电设备检修制度缺乏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机电设备检修制度缺乏。检修人员在执行自己的检修任务时,往往会由于煤矿领导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与制度的缺陷而难以认真、负责地展开工作,再加上煤矿检修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不高与经验不足,其检修过程通常只是一扫而过,很难发现设备中存在的细微安全隐患。

3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3.1 提升机电设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关系,所以煤矿企业必须将重视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增强煤矿管理者及其他工作人员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利用安全知识宣传将安全管理理念灌输给员工;一方面还要定期向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均需在正式上岗前接受培训与考核,煤矿企业还可以邀请业内专家采用讲座的形式为本企业工作人员提供进一步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引入也可以帮助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水平逐渐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煤矿需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定期对机电设备管理人與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者予以奖励,对落后者也要予以恰当的惩罚,为了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煤矿需从物质和精神双方面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激励。

3.2 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制度

针对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环节存在的问题,需通过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来解决。如前文所述,煤矿安全生产中涉及到众多机电设备,因此需对其选型、安装、维护等各个过程加强安全管理。在检验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存在缺陷的机电设备,需立即停止使用并予以返厂,严格禁止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在初始安装阶段,需严格实施点检,以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打下基础。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定期检修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煤矿企业除了要定期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检修与验收之外,还应制定良好的检修计划,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排除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

3.3 引入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开采的需求越来越大,煤炭开采的深度与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应对这一难题,大量新技术、新产品在煤炭行业涌现,机电设备的功能不断强大,其操作也逐渐复杂起来,再加上煤炭生产涉及到众多的机电设备,传统的手工记账、人工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此时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需要。因此,煤矿一定要采取措施引入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辅助管理下方便快捷地记录下矿井下的瓦斯浓度、湿度、通风等信息,并将这一系列信息建立成完整的列表。

4 结束语

综上,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几率,能够为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促进煤矿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增长。对此,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从而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志文,李提军.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298+333.

[2]吴海军.探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3,14:137+139.

作者:张强

第五篇: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

摘 要:煤矿资源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近些年来,煤矿产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在煤矿生产工作中,大量的应用机电设备,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发生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给工作人员和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如果机电设备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同时还严重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比如我们熟知的煤矿瓦斯爆炸以及矿井水灾等事故,严重破坏了煤矿生产秩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和相关部门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减少机电事故发生几率,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文章对机电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提供一些优化建议。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机电事故;措施

前言:随着煤矿机电事故发生频率的提高,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煤矿事故的有关新闻,所以煤矿机电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越来越大[1-2],煤矿机电事故发生是制约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引发煤矿生产事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面对这种情况,对煤矿机电设备加强管理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是有效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3],只有提高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为工作人员生命和安全提供保障[4],避免给煤矿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

设备检修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煤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采煤工作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设备,比如运输机、采煤机和掘进机等等,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促进了煤矿生产企业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转变,然而在具体的设备应用过程中,由于运行时间过长,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设备部件的损坏。所以引发了一些安全问题,在具体的设备应用和管理工作中,要求设备维护人员定期的开展维护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运行故障和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降低机电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目前我国很多煤矿生产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在长时间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老化和陈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煤矿企业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另外,很多企业是私有企业,无力承担新设备的经济压力,在设备更新换代工作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陈旧落后的设备仍在运行和使用,因此,造成了一些设备安全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电事故发生的几率,对煤矿企业健康与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设备型号与工作要求不匹配。目前煤矿企业应用的机电设备中,由于设备的种类和质量较差,很难满足目前矿产企业生产的工作要求。另外,一些新引进的设备仍然处在调试和适应过程中,很多技术的应用仍然在尝试和试验阶段,所以也造成了一定的机电安全事故发生风险,在具体的煤矿生产工作中,由于技术人员对设备的型号选择不够合理,与煤矿工作生产需求不匹配,同样也造成了机电事故发生风险。

技术人员匮乏。煤矿生产工作通常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环境艰苦,同时相关福利待遇很低,在工作中还具有一定的风险,属于高危行业,所以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员相对缺乏。另外,从事机电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不足,在具体的工作中很难高效的完成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导致整个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没有发挥管理工作的效果和作用。

2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措施

(1)建立健全的设备维修和检修机制。煤矿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和检修工作机制,在具体的检修工作中,需要注重细节检修,对一些重要的结构和元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果发现零部件出现了磨损和损坏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更换,保障机电设备运行性能满足煤矿生产工作的要求,另外,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计划,定期的对机电设备进行停产检修,检修工作应该按照每日检修的频率开展,检修工作不能松懈,特別是需要对一些关键的零部件的使用状态和运行情况进行掌控。另外,需要做好设备的清洁工作,比如除锈、换油、清除集煤、集尘、杂物和防腐等等,在检修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步检查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拆卸的设备零件要按顺序逐一进行编号,甚至某些零部件的安装位置拆卸前也要刻印定位。然后,编写检修报告和档案。

(2)增加资金支持,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矿山企业应该注重设备的更新和换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一些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换,目的是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机电事故发生。在当前的设备使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安全标准,并判断其是否满足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要求,只有各项安全技术指标的检验结果符合安全生产标准,才能将设备投入生产和使用。

(3)对设备的使用和运行进行科学的现场管理。完善的机电设备现场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具体的煤矿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管理标准,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规划,并全面落实规划的内容,作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对设备以往的问题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控制。另外,在具体的设备现场运行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流动检查的方式强化工作流程监控。

(4)引进技术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煤矿企业应该大力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和岗位竞争机制,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并对现有人员进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可以进一步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注重设备的科学使用和规范使用,避免由于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专业人才的引进能够进一步提升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促进煤矿生产企业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结论:本文对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和减少机电故障发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要求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设备检修、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层面,有效的减少机电事故发生,对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杰. 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石化技术,2020,27(06):252-253.

[2]李瑞刚.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当代化工研究,2020(16):127-128.

[3]陈晨,曹西鹤.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科技风,2019(16):180.

[4]任双换. 增强机电设备管理 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 内燃机与配件,2017(15):111-112.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山东唐口煤业有限公司机厂,山东 济宁 272055)

作者:赵振泉

上一篇:平面广告论文下一篇:绿色节能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