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识字

2023-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教孩子识字

古人怎样教孩子识字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私塾教育,私塾老师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能让儿童过了识字关。学习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儿童背诵认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识字课本,便能识两千多字。识字之后便开始进行诵读训练,即大量诵读经典之作,熟练之后再由老师讲义,古代叫“开讲”。

为什么古代的识字教育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只要仔细地了解一下古代所采用的识字教材,就能发现其中奥秘所在。

从周朝的《史籀篇》,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凡将篇》,西汉的《急就篇》,南北朝的《千字文》,唐朝的《蒙学》,宋代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的《龙文鞭影》,清代的《小学韵语》等,中国的识字教材有十几种,上下约2600年的历史,都是遵循了以下几个规律:

1、音韵定位:以上教材全部都是韵语成文。古人早就认识到汉字在声音方面的特点就是一字一音,每个音都有一个韵。正因为汉字有韵,决定了汉字能够排列整齐,平仄押韵。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再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国语言文字达到了最高的艺术境界,这里面汉字的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韵几乎无法开启中国古文化教育的大门。所以从小培养儿童对韵的语感,是学习汉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古代童蒙教材几乎都是韵语的原因。

古人用韵还有第二个原因,用现代心理学的说法,韵语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记忆方法,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历史就是靠诗歌这种韵语的形式流传下来的。

2、四字一句:识字教材一般都是四字,个别也有三字,上面提到的10种权威的识字教材,有9种都是四字一句,只有《三字经》是三字一句。为什么用四字一句,这是很有讲究的。

儿童学语的过程是个训练发声的过程,因其控制声音的肌肉不发达,所以一次读的音节一般不超过四个。实验证明六七岁儿童读五个以上的音节和读四个以下的音节,其语句的完整性大不一样,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四字一句符合汉字组词的习惯。受平仄押韵的影响,汉字组词大多按几何级数增长。早期汉字一字一词,随着语言的发展,两字一词的复合词越来越多,如上下、左右、黑白、前进、后退、道理、光明,再发展下去则是以四字一词的复合词为多。《中国成语大词典》收录的都是这一类的词,这也是中国语言的精华。

3、文涵百科:翻开古代的识字教材,都是按儿童应当掌握的知识来编写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主要是天文、地理、人伦、道德、历史、农耕、祭祀、教育等,让儿童在学字的过程中就能学到终生受益的知识。学字有三个境界,其一是就字学字,这就好比用字典学字;其二是既学字又学句,这就好比用文章学字;其三是学字、学句又学知,这是古人学字的最高境界。

从形式上可以看出古人识字也是随课文识字,但是古人的随文识字和我们今天的随文分散识字截然不同,这就是古代识字教材的第四个规律,也是我们最难做到的一个规律。

4、集中识字、字不重复:现代语言教材无效重复占90%以上,古人恰恰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独辟蹊径。前面提到的“三百千”,其中《三字经》共1616字,《百家姓》共576个字,《千字文》共1000个字,“三百千”合起来共有汉字3192个,但不重复使用的字约2200个,生字占全部字数的70%,这么大密度的生字量,现代语言教材是望尘莫及的。

当我们用现代生理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去研究以上的古代识字教材和古人的识字教学方法时,会发现它们是非常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首先是教材。古人早就发现汉字像一盘散乱的珍珠,一个字一个词学习是非常笨拙的,必须用义理这根线将散乱的珍珠穿成串才好学。在形式上必须做到八字成韵,四字组词,两字分节,单字定声。这样每个汉字就会在特有的音流、形流和义流中固定下来。心理学证明,当无意义的识记材料按音节韵律排列后,记忆效率至少能提高10倍以上,如果再加上义理,记忆效率就更高。这就是古代识字教材的诀窍。

再看教法。儿童识记的特点是先整体输入,后逐步细化。古人很早就悟出了这一点,他们先利用儿童形象记忆强的特点,把几千字的课文背得滚瓜烂熟,这时儿童对字形的感知已有了六七成,稍加训读,即可分句组词,单个指认。这种文—句—词—字的顺序显然是从整体走向分散,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现代识字教学中的字—词—句—文的顺序则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符合成人抽象思维的特点。

实践证明,古人的识字方法有独到之处,相当高明,也非常合理,儿童学起来轻松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必须要认识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开始读和写。所以历代识字教学大多主张先集中识字,然后再读书。

编写识字课本《文字蒙求》的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能识二千字,可读书。”崔学古在《幼训》里也说:“凡训蒙勿轻易教书。识字至千字外,方用后法教书。”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集中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前人在识字教学中第一步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儿童集中地认识两千来字,然后才渐渐教他们读书。在这个集中识字的阶段,以教会儿童认字为主,至于每个字怎样讲,要求很低,怎样用,可以说完全不要求。这期间也开始教儿童写字,但是写字的进度跟认字的进度不一致,就是说,并不要求认什么字就写什么字。这是传统的集中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

林成滔先生在《字里乾坤》中也说:“汉语的主要特点是实行以单音词为基础的二次构词法为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识字教育没必要像拼音文字那样,分散开来用较长的时间去进行,而最好在短期内集中突击完成。”

所以古人让儿童集中学习约2000汉字,然后再教读书,这里面是含有深刻的教育思想的。

第2篇:财富心动力,教孩子识字纪实故事

一2006年,闯荡了十年的詹光志回到武汉老家。为了生计,曾是中学老师的他做了个“家教”:“不满意不收费!”的牌子站在了闹市。

他第一份家教是教一个8岁的小孩认字。这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孩,识字却不多,因为上学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钢琴、美术这样的艺术班上。

“当时也没有‘识字班’啊!”家长强调。家长的“牢骚”引起了詹光志的兴趣。第二天,他抽空跑了武汉十几家培训机构,却没找到一家“识字班”。教孩子琴棋书画,效果看得见,很容易让家长满意,赚钱也就容易;而教孩子识字,虽说有利于小孩的智力开发,但实际见效慢,吃力又不讨好,也就没有人愿意投资。

詹光志一阵兴奋:既然教孩子识字市场是空白,为什么自己不去做呢?

有了想法后,詹光志开始筹备。他在华中师范大学校内租了间教室,在人流量大的地段派发 “宝宝识2000字,自己可以读书看报”、“免费入学、满意付费”的宣传单。

不到两天,詹光志就招来了16个学生,年龄最大的10岁,最小的只有2岁。招生如此顺利出乎詹光志的预料,同时也验证了“教宝宝识字”有市场。

如何兑现“识字2000,读书看报”的承诺,教材和教学方法成了关键。詹光志买回了市面上能见到的十几个版本的“识字”书,仓促地选好了他认为比较好的教材,请了位幼教老师,采用大声朗读、穿插识字游戏的教学方法,开始了所谓的“趣味识字教学”。

两个月下来,孩子们识字的效果实在谈不上“好”。中途退学的就有5个,有的家长对识字效果不满意拒绝付费。詹光志第一个识字班没赚到钱不说,还赔进去几千元。

平静下来开始分析原因,詹光志在讽刺声中找到了他办班的“两大软肋”:一个是教材,另一个就是适合宝宝的识字方法。

痛定思痛之后,詹光志联系到教育心理学的教授,请他为自己买回来的识字书做鉴定。结果全部被否定!有的不适合集体教学使用,有的更被认为“粗制滥造”。

正当詹光志一筹莫展的时候,他遇到一位正在四处推广《中华识字宝》的人。书中内容四字一句、八字一韵,压韵易记,正是詹光志可遇不可求的。

这回,詹光志没有贸然拿着教材办班,他联系到一家幼儿园,免费教授那里的孩子两个星期的“中华识字宝”,效果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一致认可。这才决定选用《中华识字宝》。

教材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怎样保持宝宝识字兴趣的问题。詹光志马上想到请心理学专家针对宝宝心理,设计一套能保持孩子识字兴趣的方法。

方案设计出来后,詹光志又聘请了三位幼教老师根据方案进行模拟训练。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国内首个融入心理训练的识字魔法”亮相武汉。第一期开班没有一个中途退学。半年时间,詹光志就兑现了3-6岁的孩子3个月识字650个、6-8岁的孩子识字780个的承诺。很快,“宝宝识字班”一时间成了江城家长中谈论最多的话题。

随着“识字班”的成功,詹光志对这一事业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并设计出了一本自编的识字教材,就是现在使用的“国韵诵读”。这是一套针对3-8岁儿童的特训制定课程,在“亲近古人儒学,亲近美丽母语”的理念指引下,它以四字韵文组成的“仿古诵读”为载体,为儿童进行“正音、语感、背篇、识词、学知、明理、表达”等七大语言能力训练。特点是四字一句、八字一韵,达到通篇背诵、朗朗上口。精心选配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游戏,用递进式的学习内容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国韵诵读”是目前国内惟一一种给小孩子讲述儒家思想的识字教材。

2009年3月,詹光志的中国“心动力”教育中心正式成立。

目前,“心动力”的主要业务有:3-8岁儿童的识字教育、9-18岁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专门为孩子家长们作教育辅导的家长俱乐部。其中“识字班”为中心的主要教育内容,也是“心动力”的主要收入来源。以武汉为例,“识字班”就以社会招班、与幼儿园联办以及幼儿园培训老师这三种方式展开。“心动力”目前的毛利润每月都在10万元左右,也就是说,詹光志可年入百万!

从教孩子识字这个最简单、老百姓其实最需要的事情做起,这位昔日落魄的打工者,神奇地实现了自己创业的人生跨越!

第3篇:怎么教一年级孩子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段(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整个低段,孩子们要掌握1800字(一上400字,一下550字,二上450字,二下400字),要写1000字(一上100字,一下250字,二上350字,二下300字),在识字过程中,还要认识所有的笔画,会说笔画名称,能根据名称写出笔画。 如此大的识字写字量,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任务是比较艰巨的。又因为汉字有很多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孩子们要准确区辨就更难了。

那我们如何教学和指导,便于孩子准确识记呢?

一、识字

1.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毫无疑问是准确识记汉字的前提。识字过程中,对读音特别要提醒的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如“圆”的读音是整体认读音节,有的小朋友会忘记,进行拼读,那就错了。还有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要读准确,这是我们南方人的一个读音缺陷,要特别注意提醒孩子。

2.认清字形。读准音后,让孩子说一说这个字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构怎样。如“过”是半包围结构,“寸”加“辶”。如果是独体字可以说一说由哪些笔画组成的。独体字需要关注笔顺。如“小”,学生要能说出笔顺:竖勾,点,点。再如“木”的笔顺是:横,竖,撇,捺。正确的笔顺有助于孩子准确书写以及今后提高写字的速度,也能让字更美观。每个独体字在孩子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语文书课后写字表格中,都有笔顺。

3.尽量理解字义。有的老师可能会认为让孩子理解字义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的汉字在构字时就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如果忽视汉字意义的理解,学生今后的错字、别字的现象会让我们头疼欲裂。如“木”是个象形字,横表示树杈,竖是树干,撇捺是树根,是树木、木头的意思。孩子理解了以后就会组词:木头、树木、木材、木船、木工、木马、木偶、木耳等;同一课中还有一个同音字“目”,这个“目”的意思是眼睛,外面的方框儿就像上下眼眶,里面的两横是眼珠。可以组成以下孩子能理解的词语:目光、耳目、注目、目送、目见、目中无人等。

4.辨析运用。理解汉字的意思后,我们可以把一些平时孩子容易混淆的词语写出来,让孩子辨析。如上例中的“木”和“目”,可以让孩子选择填一填:

目 木

(木)耳 耳( 目 )

孩子选好后,再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也可以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运用。如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商店招牌、广告等上面找一找今天学过的汉字,让孩子感受识字的快乐,体验识字的成就。

二、写字

如果我们老师从写字的起步阶段就重视孩子对汉字美的感受、领悟和表现能力的培养,那么孩子的字就会越写越好。相反,如果我们认为孩子还小,没关系,等长大了再练也来得及,那就错了。一个人一旦养成一种习惯,要想改变,那是非常困难的。对写字来说,我们要关注的是这几个方面:

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写快字的前提。我一直很强调正确写字姿势的养成,每一次提笔写字都要啰嗦:写字坐姿“人坐正,背挺直,足安分”;写字姿势“一拳一寸一尺”;握笔姿势“捏、顶、靠”。目的就是一个,让孩子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习惯。

2.注意笔画的轻重变化,写出笔锋。汉字的美,很大的因素是因为笔画有轻重变化,有笔锋。如横,有长横、短横之分,竖有悬针、垂露之分,而撇就更多了:平撇、竖撇、短撇、长撇等。写的时候,分寸的拿捏是很重要的,孩子初学,可能一时表现不出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任由孩子写字像搭火柴棒那样随意书写。而是要把汉字美的标准树立在孩子的心间,并鼓励孩子努力去表现出来。

3.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摆好每个笔画的位置。如果说笔画是汉字的形,那么汉字笔画之间的断、连则是汉字的神韵所在。有的小朋友写的字单看笔画挺不错,但是合在一起就是没有味道,原因就是笔画和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摆的不够好。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借助田字格,让孩子通过田字格来感悟汉字笔画之间的关系,从而把字写好。

4.比一比,评一评,一个比一个写得好。有的老师认为多写就能让孩子把字记得更牢,写得更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孩子写字只要用心,课文后面生字表中的书写练习,加上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最多再写几个就可以了。关键是孩子要养成“不求快,而求好”的书写习惯。写好一个,自己和书中的范字比一比,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然后再写第二个。也可以伙伴之间互相评一评,哪个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个还不够,为什么。其实,评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秀的地方,那么改进或发扬也就有了方向,写好字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第4篇:如何教孩子记账?

花旗基金会理财教育的公共事务处协理杨淑娟建议,父母可以透过教孩子记帐,让孩子规划自己的财务、审视金钱流向,建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理财教育」可以从家庭开始,从记帐做起。

Q孩子多大可以开始记帐?

A︰「记帐」这件事需要有几个前提:第一,孩子有零用钱或压岁钱等可自由支配的金钱;第二,孩子具备基本的加减算数能力。这大约要到国小三年级之后。

Q为什么要教小孩记帐呢?

A︰根据花旗银行基金会在今年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觉得父母给的零用钱是「不够的」。而身为父母,也常常叨念孩子「很浪费」、「都不知道存钱」。到底是父母给的不够,还是小孩花得太多?若可以记录每次的花费,当讨论零用钱到底够不够时,就不会是件「罗生门」了。

此外,对孩子的好处是,透过详细的纪录,他会知道钱花到哪里,会帮助他认识自己的消费模式,调整自己的消费方式。父母也可以知道孩子的金钱流向,甚至进而看见孩子在乎什么。例如,你在帐上本发现,孩子每天都要买一杯饮料。结果不是因为他喜欢喝饮料,而是因为好朋友们每天都要喝一杯,这时,我们就可以发现原来饮料是他的社交工具。

Q要如何记帐?用什么工具?要注意哪些原则?

A︰有些人会用电脑软体记帐,然而,记帐最重要的是方便,随手随时可记,一边记帐还可以一边思考自己用钱的方式。最好的记帐工具就是一般有横格的本子。

记帐时,应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 分门别类:孩子年纪小,只要简单列下日期、收入、支出、项目、结余即可。国小高年级之后,可将项目细分成食、交通、育、乐等,并加上「想要或需要」的选项。分类精细,有助于审视消费时,一目了然。

$ 每笔消费都要记:无论金额多小都要记。

$ 定期检讨帐本:记帐的目的就是检视花费,在发下一笔零用钱前可和孩子讨论一下花费。孩子通常很难做的好,不要过度责备,因为他正在学习。

Q要怎样让记帐成为生活习惯?

A︰记帐虽然好处多,但是过程繁琐,要能落实记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鼓励。要让记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妨试试以下三个方法。

$ 每天记帐:孩子不记帐,有时是因为时间久了,实在想不起来钱花到哪里去。年纪愈小,愈需要父母的陪伴,每天找时间和他回想今天的花费,记录下来。如果每天记帐很困难,一周至少要记两次。

$ 让孩子体验记帐的好处:如果孩子零用钱有盈余,帮他将钱存入银行,让

他看见金钱增加的真实感。必要时给予一些奖励,例如,每月帐面盈余多少,父母就拨多少钱入户头,让孩子有努力的目标。但给孩子零用钱不要和成绩及家务绑在一起,小时候父母用钱控制孩子的行为,孩子长大后也会用钱控制你的期待。哪天,当你要求孩子洗碗时,他会跟你算洗一个碗多少钱,或在外打工洗一小时碗可以赚多少钱。

$ 与财务规划挂勾:有时会碰到一些节日,花费较高,例如死党生日、父亲节、母亲节等,需要提前规划,以免透支。也可善用孩子的梦想,帮助他用计画满足梦想。例如他想买一台两千元的游戏机,父母就可以和他一起规划,每个月储蓄三百元,半年后就有一千八百元。另外,为了奖励他,父母赞助两百元,游戏机就可到手。

Q如果不认同孩子的花费,要如何和他沟通?例如,家长认为只要球鞋够好,什么球都能打;孩子则认为,每种运动都应有专属的球鞋。

A︰当孩子将钱花在你无法认同的地方,先别马上下判断,认为他浪费。过多的价值判断反而使得孩子不愿意让父母知道他的花费,抗拒记帐。

有时候青少年买一双又贵又炫的球鞋,或许是运动需要,但主因可能是寻求同侪的认同,在孩子看来这的确是「需要」;但父母可能认定这是「想要」,不同于「需要」。为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妈妈只愿意买「三双二十元」的袜子,而孩子非「一双二十元」的袜子不穿,那么,妈妈就直接提供她可以接受的金钱二十元,其他不足的,孩子必须撙节花费,从现有的零用钱支出。

有时候青少年买一双又贵又炫的球鞋,或许是运动需要,但主因可能是寻求同侪的认同,在孩子看来这的确是「需要」;但父母可能认定这是「想要」,不同于「需要」。为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妈妈只愿意买「三双一百元」的袜子,而孩子非「一双三百元」的袜子不穿,那么,妈妈就直接提供她可以接受的金钱一百元,其他不足的,孩子必须撙节花费,从现有的零用钱支出。

第5篇:如何教孩子剪纸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幼儿园 陈芝兰

兴趣导入 为了引入幼儿从未见过的剪纸活动,我们首先带领幼儿一同观看录像。片中民间剪纸大师剪出的栩栩如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孩子们。我们问幼儿:“小朋友们愿意学剪纸吗?”他们高兴地说:“愿意!”于是我们将自己剪出来的作品向幼儿展示,并让他们拿在手里看。观察和对实物的直接接触,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

而师生一起动手操作,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先剪了几种简单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让幼儿看。当他们开始跃跃欲试的时候,我们顺势向幼儿传授了如何折叠纸张剪贴窗花的技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折叠的层数越多,剪出来的效果越好。他们举一反三,越折越精,越剪越好,兴趣也越来越高。

在掌握了一系列剪纸的基本技法后,我们开始让幼儿练习构图能力,练习的过程仍然是从调动幼儿兴趣入手。

在小班,我们先在玻璃板上涂上颜色,画上好看的动植物图案,让幼儿用竹签沿线刻画,刻好后用投影仪投放影像,其效果与剪纸窗花相同。孩子们看了很开心,很快产生了构图创作的欲望。这时,我们鼓励幼儿离开教师给好的图案线条,自己随意在玻璃板上刻画,刻好后就给他们投影放映。幼儿争先恐后地抢着放映,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构图能力。中班的幼儿用竹签在涂有白广告色的玻璃片上任意刻画,强化巩固了对各种形象特征的印象。老师按照幼儿的能力,分别提供有图形、不完全图形和没有图形的三种形式。幼儿在玻璃上刻画,如果画得不满意可刷上广告色重新创作。此外,幼儿的画可以拿到投影仪上投放,使幼儿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作品,提高了兴趣,为幼儿创造性剪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带有艺术意味的剪纸环境。幼儿园的环境属于隐性课程,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以及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培养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我们十分重视幼儿的参与,将幼儿和教师的剪纸作品布置装饰活动室,鼓励幼儿用各种形象组合粘贴成剪纸画,贴在活动区内,让幼儿充分欣赏剪纸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纸作品的语言。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努力创设一个符合农村特点、它有童趣、有剪纸特征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剪纸活动的愿望,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师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发展。

一、循序渐进

小班,我们让幼儿从练习撕纸开始,培养幼儿对整体形象的感知能力。第一步,我们把一些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形象,打上孔让幼儿撕。幼儿边撕边讲述自己撕的是面条、饼干、皮球等。从撕直线、撕曲线到撕简单的图形,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第二步,我们把这些形象画在纸上,不再打孔,让幼儿沿着轮廓线撕,幼儿对事物形象的整体感知更强了。在撕纸的过程中,教师尊重幼儿的意愿,肯定幼儿撕的形象,又不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如问幼儿撕出的形象还像什么,不断强化幼儿头脑中的印象。第三步,逐渐过渡到脱离画线直接撕纸,达到想撕什么就撕什么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引入剪刀的使用,同时建立使用剪刀的规则与要求。让幼儿从一接触剪刀,就知道“剪刀是工具,起立离桌时,剪刀要平放在桌上,剪刀不能对着人,剪完纸后,剪刀放回小筐,碎纸要随时放在容器里”的规则要求。随着幼儿使用剪刀越来越熟练,经历了滑轮廓剪到脱线剪的过程。小班幼儿能初步掌握对折剪,在剪纸过程中转纸不转剪刀的方法。

到了中大班,幼儿的剪纸技巧越来越娴熟,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需要的不是教师每天教授一两种剪样,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提示,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采用了“创意十二诀”创造性思维教学的策略,注重培养幼儿自由自在地进行剪纸创作。

1、加一加、连一连

幼儿剪出一个图形时,教师鼓励幼儿随心所欲地在形象上添剪点什么,和什么地方连接起来图形会有什么变化, 产生什么结果等。大班幼儿剪刀下的图形既逼真又形象,他们已经能熟练地运用民间剪纸技法,动物的触角(须),人物的发丝,植物的生长动态,越是细微之处幼儿越是剪得惟妙惟肖。如,在剪出的花上再剪出眼睛,花就有了神情,太阳剪出嘴巴就会表达感情,昆虫触角加上女孩的小辫子,就变成“美人虫”。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变一变 在幼儿学会剪各种动植物基本形状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幼儿剪得要有变化。如,鱼的嘴巴有大小或张开闭合的变化,鱼身有长短胖瘦的变化,鱼鳍有尖圆的变化,鱼尾有尖圆直曲或张开闭合的变化,鱼鳞可以变成半圆、尖形、锯齿形、曲线等。

经过这样具体而生动的引导,幼儿的想像力就会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中得到发展。他们剪出的鱼就不再仅仅是老师所教的鱼,而是带有幼儿独特的情感、反映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想法、有个性的多种多样的鱼,如“大嘴鱼”、“青蛙鱼”、“机器鱼”、“美人鱼”等上百种。

美工教育所追求的较高境界是自由创作。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我们带着他们走出幼儿园,上山岗,走进田野„„让他们观察公路上往来的车辆,池里游水的鱼儿,果园中果树花、叶、果的形态变化,农舍中鸡、鸭、牛、羊的动态姿势„„我们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剪纸的形象与内容。

由于有了系统扎实的基本功,又有了丰富的观察体验,幼儿个个兴趣浓厚、信心十足,创作灵感如泉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如“美丽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多彩的秋天”、“神奇的海底世界”、“和睦的虫鸟家族”、“农家小院”等。一名幼儿在剪贴“海底世界”时,给小鱼剪了个扎着小辫子的娃娃头,还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条美人鱼。”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剪纸创作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促进发展

我们在指导时,已避免了偏剪纸而忽视幼儿其他方面发展的问题。开始,幼儿只是闷头剪,剪了的作品都说不出所以然。我们及时提出要求,确定目标:小班幼儿在剪出作品的基础上,会用一句话讲述作品;中班幼儿能够用一段连贯的语言讲述作品;大班幼儿能够根据作品发挥想像,完整地讲述作品。现在孩子们不仅能剪出形态各异的作品,而且讲述也绝不雷同。

幼儿通过剪纸活动,其有意注意的时间长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为剪纸不像绘画,可随机丰富画面,它要求幼儿能统筹设计整个作品,这就锻炼了幼儿的统筹安排能力。该园幼儿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在成人看似不成材料的废纸上,幼儿会巧妙安排,合理利用。另外,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在剪纸活动中得到了培养,他们会协商剪纸内容,会合作完成作品。剪纸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还可以促进他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不用笔勾线,全凭自己的想像发挥,极大地发展了自身的创造性。总之,剪纸活动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2009.

第6篇:如何教孩子写作文

听到太多的抱怨,全是因为孩子的作文。有叫孩子听写的,有干脆拿来自己写的,越俎代庖,还得童言童语,那叫一个辛苦。为解救天下父母,我来教几招,你回去试试? 孩子要会写文章,先得学会叙述。连一件事情都说不全,如何能写得了那狗屁教师要求的800字? 要想孩子会叙述,家长先要做示范。好多家长只在和孩子一起写作文时,才会叙述事情,平时根本就是直奔结论。

给家长布置第一个作业:每天至少讲一个故事给孩子听,而且要绘声绘色。

不要叫,不一定非得是格林童话、安徒生,只要是你身边发生的事就行,但得详细说,不是完成任务式的,是生动形象的。

——宝宝,老妈早上送你上学回来,走到小区门外时,呀,天灰蒙蒙的,细细的雨密密地下下来,老妈头上都是小小的水珠,象戴了很多珍珠呢。马路上都湿了,有的地方还积了水,踩上去 “啪啪啪”的。老妈走到一条沟边上,想跨过去,哪知道脚落下去的地方有块橘子皮,脚站不稳了,啊呀呀,连摇五下手臂都没站住,就听见“叭踏”一声,你猜怎么了? ——哈哈哈,妈妈摔倒了!!

——妈妈摔了个四仰八叉,半天起不来呢!

平时你一定这样说:妈妈今天摔了一跤。数一数,才几个字?再到上面数一下,是几个?而且你那样说,根本就没让孩子参与的意思,小孩子才聪明,知道你没拿他当个人呢,他以后就没自信在你面前说事情。你详细地说的好处至少有两个:第一,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会在脑子里演义你说的情景,对不对得上号没关系,只要他入情入景就好;第二,他感受到你的重视,他以后会更多更积极地参与。

好了,下面是第二个作业:引导孩子完整叙述。

不能光你讲,也得让孩子讲。 每个家长都会问孩子在学校的事,但都是让孩子做是非题或者选择题,孩子还没开始叙述,就被你生生地封杀了。

——妈妈,妈妈,我告诉你一件事。(热切拉扯着妈妈的衣服)

——说吧,快说,妈妈正干事呢。(正眼也不看)

——妈妈,今天小明和小杰打架了。

——啊?有没有打你啊?(有,没有)

——没有。

——老师知道了吗?(知道,不知道)

——知道了。

——小朋友打架对不对啊?(对,不对)

——不对。

——你不要去打噢!

——嗯。

——下次有小朋友打你,你就去告诉老师。

——(无语)

——妈妈说的听见了吗?有没有听见啊?

——听见了~(转身跑掉了。)

——这孩子,唉~(无限惆怅状)

你是不是这样问的?多无趣啊,老师一定已经教育过一通了,你又来,烦不烦呢?久而久之,小孩就懒得和你说事了,活活憋死你。

——妈妈,今天小明和小杰打架了。

——是吗,快说给妈妈听听(放下手里的活,至少,边干活边正视着孩子。)是什么时候的事啊?(记述文六要素之发生时间——要让孩子准确说出上午、第几节课等)

——在什么地方吵起来的啊?(六要素之发生地点——准确说出具体地点及特征) ——怎么就会吵起来呢?(六要素之事情的起因)

——后来呢?(六要素之事情的经过。注意了,这个是重点,一定让孩子讲得绘声绘色,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动作、情态及双方的情绪反应等。多用象声词、形容词。当然要注意别将严肃的事情演示得太过轻松滑稽。) 比如:你是怎么看出小明的拳头很有力?(看到小明的脸憋得红红的诸如此类)小杰被打的地方怎么样了?小杰哭的声音有多大啊?

——六要素之事情的结果,我就不多说了,你自己会问了吧?总之,整个过程要全心全意,并且愉快自然,让孩子非常愿意告诉你事情。其实,只要你会全心参与孩子的话题,他是很愿意什么都告诉你的。

你经常这样提问,孩子就会在观看事情发生时注意那些你会问的东西(记叙要素),你愿意和他分享过程,他就会绘声绘色。好了,完整有了,生动也有了,只要给他一件事情,400~500百字应该没问题了。

现在,进入第三个步骤:让孩子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叙述。

平板记叙,就只停留在记流水账的阶段,在记叙事件中,只要遇到能感受的事,就得设法调动所有的感官,让孩子体会各种感觉器官带来的不同感受及它们之间融合后的奇妙和哲理。

端上一碟菜,招呼孩子:

——闭上眼睛,用鼻子闻闻,说出菜里都有哪些气味?(酱、葱、蒜、菜香、酒、糖等) ——看看有几种色彩?看到颜色好看的菜,身体会有什么反应?(嘴里会有口水、肚子会更饿等)

——尝一尝,细细感觉,说一下嘴里的各种感觉。(咸淡软硬等)

父母再讲一下整个烧制过程,重点介绍各种用料对最后结果的作用。

再来,让孩子一起帮你挑衣服。

——颜色、款式、质地、价位、年龄、适合穿着的场合等等。

生活中随时随处随事都可以对孩子进行训练。要注意,所有的活动都是互动,是互相补充,涉及的方面越多越好,角度越新奇越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作业:培养孩子有自己的观点。

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生硬地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所用的手段则是直接将大人们的看法、观点强加给孩子,只要孩子有不同于你的东西,一概否定。家庭、学校、社会统统都是这样。

前几天去参加一个社区会议,内容是社区工作者汇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那一个下午,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深深地为自己曾经是语文教师而感到耻辱。如果不是会后有五十元钱可以领,我一定当场就自杀(哈哈,钱的力量可见一斑。)

汇报工作的十来个社区工作者,个个都准备了两到四页稿子,清一色的以“在党的几届几中全会精神指导下,三个代表······”开头,一路口号下来,你看到的是一个宣读着的躯壳。更甚的是有一个从一月份请产假到十一月份才上班的副主任,也能读出三张纸的报告。

我做初中语文教师时,最痛苦的事就是挑灯批改作文。字是雕龙画凤的,句子是狗屁不通的,读到最后也不知道在讲什么。人说最会得精神病的人群是精神病医生,我想不用多久,我一定发疯。所以痛下决心,动脑筋解放自己。

我带孩子们去看了一场电影,回来下达指令:用最少的字,写下看后的感觉。(很愉快的一件事,如果让他们写800字,那就前功尽弃了。)孩子们特别高兴,调皮的几个还在算计着用一个字来交差,哈哈,没事,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部电影,想自杀的是那个导演。

作文很快都交上来了,最老实的用了一百多个字,最多是用四个字、两个字的,观感五花八门。很好,我要的就是这个。

孩子们的观点目前停留在完成作文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观点。

作文讲评课上,我读了所有同学的作文(让他们知道别人的想法,产生好奇),接着下一道死命令:列出十个场景来说明你的观点。可以讨论,相同观点可以合作。写不出的,扫地。全写出了,老师扫地。

为了能看到我扫地,这些小兔崽子那个兴奋啊。最后自然是我扫地啦。

孩子的记忆力惊人的好,电影细节被扫荡得极尽极致。我将所有贴到后面墙报上,并明确表露对那些提出新奇哪怕是出格的观点的学生的欣赏。

至今,我有童心,我有很“前位”、很“出格”的想法,都得感谢孩子们。

只要是孩子自己的感觉,什么样的都是对的。因为那是他的认识,即使非常不合适,也不用当场予以否定,要给他时间,让他自己去体会,自己去认识。如果能再引导他寻找到一定的依据来支持这些感觉,给他一个轻松的氛围自主表达,并给予鼓励,久了,孩子就会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特点,不会人云亦云。

父母不能居高临下,不能强制灌输,对不同观点,多用辩论的方法,因为人在辩论时思维最为活跃。周边所有的事,都可以信手拿来。

辩论切忌论输赢。要让孩子认识到不同观点的存在才是正常,我们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而不是说服别人。上帝让我们长得各不相同,就是告诉我们,有个性是人类生存的特点(近亲就会畸形)。别让孩子因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一样,就激动、愤怒、失落。多鼓励孩子,他不会因为你的骂骂咧咧而改掉缺点,但他会因为你的信任而建全优点。

老板,是有自己想法,并可以要求别人去实施这些想法的人。打工的,都是用自己的精力去实现别人想法的人,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是为了完善别人的事业。你如想要孩子成才,现在就开始培训他吧。

一篇能完整叙事、内容生动、多角度表达、有自己观点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能写出这样文章来了的孩子,就能成就有生活、有乐趣、有内涵、有个性的幸福人生。

祝你的孩子在新年里有新的成就!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