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GONE理论财务造假动因与对策研究 ——以中信国安为例

摘要:自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相继在世界资本市场里寻求投资以提高企业发展速度,但很多企业难以符合上市要求或维持上市状态,于是在上市或已经上市后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财务造假,虚报企业财报。自从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以来,上市公司企业财务造假的案例就屡屡出现,像长虹公司、千山药机等的造假行为都是因为市场的相关监管机构的不健全导致的。这样的现象阻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损害了公司的声誉,给广大的投资者带来了经济损失与心理伤害。纵观近几年我国信息产业的财务造假案例,其主要特点是涉及金额大、持续时间长、手段复杂。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遏制企业财务造假行为的扩散,保持证券市场干净正常地运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之后,获得了大量的市场资金与现金流支持,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凭借在京津冀城区之间的城市连接和市场联系,其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从国资企业、A股蓝筹公司到现在,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财务造假,但中信国安公司的造假手段并不高明。证监会在2021年发布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中,披露了中信国安2009至2015年7年间连续的财务造假行为,累计多盈利了 10.12亿元,令广大投资者瞠目结舌。因此,对信息行业财务造假事件进行研究,探索防范和治理造假行为的途径,能够遏制财务造假风气的泛滥,保持有效的市场运行。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优秀文献,梳理了目前相对主流的财务造假理论:冰山理论、三角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GONE理论,最终选取GONE理论对中信国安财务造假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来鉴别财务造假及其成因、影响因素、手段、治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深入分析信息行业造假的现状与特点。首先介绍中信国安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简介、股权结构和财务状况,其次详细阐述了财务造假的手段和内容。接着以GONE理论中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四因子作为切入视角分析其财务造假的动因,分别包括:公司蓄意隐瞒财务造假,大股东的贪婪和管理层、财务人员道德观念缺失构成的贪婪因子;公司内部体系与结构存在缺陷,外部审计监督不到位构成的机会因子;满足公司的资金需要,经营亏损避免退市的需要构成的需要因子;政府监管不力,对造假者惩罚力度小构成的暴露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行业、企业、监管等方面的研究,试图找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启示与建议。本文提出与中信国安财务造假产生原因相对应的防治建议:为了减少贪婪因子,提出了控制管理层和大股东的贪婪需求,其中包括建立高效的高管约束与激励政策、制定股东股权监控机制、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合理划分管理层和治理层,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为了减少机会因子提出要减少造假机会,包括完善公司内控体系,加强外审力度,健全独立董事制度;为了减少需求因子提出要抑制造假需求动机,包括制定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优化企业融资渠道的措施;为了增加暴露因子提出要增加暴露可能性,包括完善造假预警系统和加强监管机构处罚的建议。本文在对中信国安的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后发现:第一,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市场难以有效地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罚;第二,可以从财务和非财务方面进行分析,在造假行为发生前就进行干预,从而制止造假行为。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财务造假;中信国安;GONE理论

学科专业:会计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财务造假内容概述

2.1.1 财务造假的概念

2.1.2 信息行业财务造假的特点

2.2 财务造假的动因理论

2.2.1 舞弊三角理论

2.2.2 冰山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GONE理论

3 中信国安造假的案例介绍

3.1 中信国安公司概况

3.1.1 中信国安公司背景简介

3.1.2 中信国安公司股权结构

3.1.3 中信国安公司财务状况

3.2 中信国安造假案例回顾

3.2.1 案件回顾

3.2.2 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3.3 中信国安财务造假的影响

3.3.1 对公司自身的影响

3.3.2 对投资者的影响

3.3.3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4 中信国安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4.1 贪婪因子分析

4.1.1 公司制定高额营收目标

4.1.2 高管的贪婪

4.1.3 管理层和财务人员道德观念缺失

4.2 机会因子分析

4.2.1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4.2.2 外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4.3 需要因子分析

4.3.1 满足公司的资金需要

4.3.2 经营亏损避免退市的需要

4.4 暴露因子分析

4.4.1 政府监管不力

4.4.2 对造假者惩罚力度小

5 中信国安财务造假的防治建议

5.1 控制管理层和大股东的贪婪需求

5.1.1 建立高效的高管激励与约束政策

5.1.2 制定股东股权监控机制

5.1.3 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5.2 减少造假机会

5.2.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5.2.2 严控外部审计质量

5.2.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5.3 抑制需求动机

5.3.1 制定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

5.3.2 优化企业的融资渠道

5.4 增加暴露的可能性

5.4.1 完善造假预警系统

5.4.2 监管部门加大惩罚力度

6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论文提纲